军训随笔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5282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4分钟,共有115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随着装甲战车群攻入“敌”阵地,持续10多天的我军最大规模高寒条件下基地实战化演练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落下帷幕。此次演练创下我军多个首次:整建制装甲旅首次在高寒条件下开展实战化演练,地处温区的机械化炮兵旅首次在高寒地区按新大纲演练火力战斗新课目,我军新组建列编的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首次亮相演兵场……
司令部军训部部长魏文豪对记者说:“这次演练有机步、装甲、炮兵三个不同类型的作战旅全员参加,作战要素和装备类型齐全,旨在探索形成高寒条件下不同类型部队新的训法战法,评估作战能力,采集各类武器装备战技性能试验参数,锻造复杂战场环境下‘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劲旅。”
记者一路跟随参演部队采访,发现许多新看点。
看点一:进入基地就打仗
2013年1月8日凌晨5点,寒风凛冽,夜色如墨,一声汽笛长鸣,打破了朱日和训练基地车站的沉静。通过铁路输送,某装甲旅首次成建制进入高寒地区,实战化演练随即打响。
军列刚停,全副武装、防寒装具齐全的参训官兵,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防空分队实施警戒,装甲战车点火起动,自军列开下便迅即向集结待机地域开进。不到1个小时,战场小站又恢复宁静。
记者看到,新型装甲指挥车成为 “流动中军帐”,指挥部队直奔战场,占领阵地。茫茫大漠被积雪覆盖,坦克乘员熟练运用卫星导航系统和电子地图,战车在雪原上疾驰。
此次演练之前,该旅就进行了22项技术创新和革新,联合中石化某研究所进行技术攻关,在柴油里添加抗凝剂,调整配备能抗-40℃严寒的柴油,确保了装备严寒天候仍动力强劲。
参演部队宿营地依托地形隐蔽开设,各类装备在雪地伪装网包裹下遁形雪野,流动哨、潜伏哨日夜警惕……
他们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组织召开作战会议,定下作战决心,上报决心要点,下达作战命令;合理运用所属及配属侦察力量,全维实时感知战场态势信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自主研判情况,依托指挥信息系统确定战斗构想。
这天上午10时30分,基地某山地间,突然战神怒吼、铁骑突出,一场装甲合成营高寒山地实兵实弹演练渐入高潮。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刚刚列装的多种新型坦克、步战车、装甲车,向冰雪覆盖的目标地域展开攻击。
自行火炮首先对敌展开点“穴”打击,一发发炮弹准确地砸在“敌”前沿防御阵地上。
步战车在侦察分队指挥下,迅速占领发射阵地,2枚导弹轰然出击,“敌”电子干扰站瞬间灰飞烟灭。
机械爆破扫雷车轰鸣前出,1枚扫雷弹划出一条黑色弧线命中雷区,4号高地雷区顿时腾起团团烟雾……
合成营身手不凡,所属12种火器,使用10种弹药,全部首发命中,随机布设的14个靶标被摧毁13个。
部队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该旅旅长侯明君介绍,他们已参加了18场演习,而冬季在这种高寒条件下打实弹,而且还是全程实弹尚属首次。对高寒高原条件下作战行动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所了解。此次部队整建制出动、实战化演练、全兵种检验,重点突出信息化指挥、信火打击等内容,全面提高了装甲机械化部队全天候整体作战能力。
某装甲旅打完仗正撤离,某机械化炮兵旅又抵达……
装甲车队碾冰破雪,向铁路站台机动;自行火炮隆隆开进,奔赴演练阵地。
如今这里的演练,来了就打,打了就走,一切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而展开。
看点二:全程按实战化演练
车轮碾碎积雪。这天晚19时,笔者乘车驶向某旅野战兵营。
结果,转了几个山包仍找不到。莫非走错了地方?我们按时间推测,已过预计车程,千人百车安营扎寨,为何还不见踪影?
这时,两名暗哨身披白色伪装服突然现身,眉毛和面罩上挂满冰霜。原来车已不知不觉闯入营地,带哨的下士张荣说:“我们的枪瞄准你们好一会儿了。”
几经查验,笔者被允许进入野战兵营,这才看到,帐篷、坦克到处都是,覆盖着白色的雪地伪装网,不走近很难发现。
这与记者印象中横平竖直的野营村不一样。作训参谋刘宝贵告诉笔者:“这样配置是按实战要求,人员可以随时上车,迅速编队出动。”
一夜呼号的七级大风给初来乍到的某炮兵旅实弹演练一个下马威。靶标不再是某个山头的圆圈,而是换成了随机抛射的发烟弹。
某集团军副参谋长张宏告诉记者:“炮兵当中我们采取了最难的一种方式射击,导调组随机显示目标,发烟弹打到哪儿,哪儿就是目标。有风的情况下不到三秒就抓不住了,对我们侦察兵捕捉目标要求非常高。这是我们自己加压的,就是要把科目设难、设险。”
当日14时,陌生地域,未经百炼,导调组当即下达演练科目:四种火炮对同一目标集火打击。此时最大风速已近每秒10米,快接近某型火炮的使用极限值了。
只听“轰!”地一声炮响,目标发烟弹应声出膛。当笔者刚看到弹着点时,指示烟幕已随疾风飘散。稍纵即逝瞬间,密集的弹雨已齐刷刷地砸向弹着点处。
“说实话,打之前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该旅旅长李游华坦言,“过去打实弹都是打圈圈,这与实战要求还有些距离,今年我们主动把最新型火炮拉到冰天雪地里实射,就是为了锻造实打实的打赢本领。”
十二连炮长张金东记得,过去打靶,就是山头上画个圈,它不会拐弯,不会机动,只要操作熟练,百发百中也不是难事。
此次演练效果,拉直了该旅官兵出发前的问号:能否确保恶劣天候顺利命中随机抛射的发烟弹,能否确保某新型火炮严寒条件下实弹射击效能不降,能否确保临时更换的十几种油料确保车辆行驶?
决胜高寒演兵场,初步检验了该旅装备的优良性能和过硬打赢本领,让每名官兵更加坚定了坚持实战化训练的信心,提升了战神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
李游华告诉记者,为了训练紧贴实战,这次演练,旅里主动把最新型的火炮拉到冰天雪地里实射。门坎高了,演练变得不好看了,指挥员一键敲下,各单元网聚联动,整个火力打击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开门红”也少了些光彩,第二轮射击就有2枚弹打偏了。
“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打仗才能让敌人过不去!”翻看并不给人“长脸”的火力打击成绩单,演练总导演、某集团军副军长张晓明谈了自己的看法:能打仗、打胜仗,眼睛不能盯在四平八稳的“开门红”上。战场上什么难打就练什么,什么欠缺就补什么,只有这样,靶场上的“开门红”,才能变成战场上的“一击致命”,才能真正练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部队。
看点三:打假治虚转作风
运筹这场实战化演练前,有人提议事先摆练,理由甚至很“充分”:气温-32℃,千人百车远程机动,坦克、火炮、步战车、导弹等所有类型火器都要打实弹,安全压力巨大;这是我陆军新型主战装备第一次在严寒条件下投入实弹演习,理应打得“漂亮些”……
但军区首长对此不以为然:“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要想明天战场制胜,今天必先打假治虚,彻底转变训练作风。”
这天上午,参演的某炮兵旅召开的演练讲评会,检讨的“火药味”越来越浓。21分钟的演练复盘视频,6次被导调组叫停,不符合实战要求的细节被一一“拎出来”现场解剖……
连续10天,记者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现场跟随采访3场严寒条件下的实战化演练,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演兵场上的“花架子”越来越少,“和平积习”正在被一一铲除。
“拎出”一堆问题、“抠出”多条教训,难道是演练搞得不好?否!数据显示,此次演练填补了我陆军部队高寒地区演练的多项空白。
那讲评为何频频“向我开炮”?司令部军训部魏文豪部长指出,长期不打仗,让一些官兵慢慢滋生了许多“和平积习”。复盘视频中暴露出的“演练地域,排长还像操场上一样集合队伍下达课目”;“对抗演练中,战车‘头顶’彩旗冲锋”等等“和平积习”,藏在部队训练的各个角落,打起仗来要吃大亏。
某旅4种火炮对同一目标集火打击,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导调组照样“挑刺”:演练结束,剩余弹药就地打光,倘若返程还有“敌情”,再先进的火炮也是废铁。某旅摩托化机动刚出营门不久,一位带车的排长就打起瞌睡,当场受到警告处分。
张晓明副军长掷地有声地说:“要求全军‘能打仗、打胜仗’,就是要我们真正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训得不错也要‘找茬儿’,这比打出‘满堂彩’更重要!”
记者看到,未经摆练的演习其实更加精彩。无论是远程机动、指挥控制、战场感知还是全维防护、信火打击、综合保障,这次各参演部队每一个环节都力争严格按实战要求展开。某旅尚未接“敌”,部署在演练地域侧后翼的自行火炮就发出怒吼,弹雨准确地砸在“敌”前沿防御阵地上。
面对军区、集团军演练指导组,侯明君旅长开始演练讲评。
“坦克分队,14靶13中,确实是个好成绩,但首发命中后,有6辆坦克第二发炮弹未能及时击发。平时瞄的是靶子,战时打的是敌人。首发命中,第二发卡壳,照样是灭顶之灾!”
“想起来就一身冷汗。”处于二梯队的坦克一营营长陈志强说。原来,二梯队有2辆步战车冲锋时陷进雪窝,电台此时也被冻得不给力,与指挥车联系中断。
导调组一针见血地指出:装甲旅不预演、不摆练,首轮射击14个目标13中,但全旅给养只按人头、演练天数携带,如果遇上大雪天补给跟不上,多待一天也会饿肚子。
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这场演练,大家查摆的问题越来越多,“首发命中”引出的串串问号,使大家在更多的层面看到与实战的差距。
军训部步兵装甲兵处处长杨金龙的话一针见血:“首发命中”并不等于就能打胜仗,我们训练的每一步都要用实战的尺子量一量,问题在哪里,差距有多大。
看点四:蓝军旅首次亮相演兵场
2013年1月17日上午,我军新组建列编的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首次亮相演兵场,他们的演练课题是:模拟蓝军重型作战旅严寒条件下地域防御战斗。这是全军首支被赋予模拟蓝军任务的机步旅,如何逼真地扮演好蓝军角色,发挥磨刀石的作用,成为该旅新近转型后的首要课题。
在该旅蓝军研训中心,记者看到这里从环境布设到组织架构,都参照外军设置。他们的目标是将这里打造成全军的蓝军研究中心。
“我们这个旅蓝军研究中心是全军第一家,是全军唯一的一个研究蓝军的机构,目的就是想打造一个能够进行蓝军研训,包括演习分队研究,也就是从旅一级到连一级分队研究的平台。”该旅作训科长刘博说。
这次演练,该旅安排了基础训练、战备转级、战术机动、作战筹划、战斗实施和严寒条件下武器效能试验共六个训练内容,重点演练指挥机构的部分队占领阵地的程序和方法,组织阵地工事构筑的能力方法, 和进行战术动作演练。
该旅领导介绍说:“朱日和地区高寒,炮弹会产生弹道偏差,容易产生近弹,第一发在进行校炮校枪基本上都出现了近弹现象,因为低温造成弹丸初速度偏低,因此要有意识地往目标的偏上方打一点。”
气候严寒对重型武器战车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坦克发动机,以前战士们都是想办法散热,现在他们却要用各种手段保温。
该旅平时训练与众不同,在演练现场的所见,让记者感到惊奇:装甲分队的行军时,第一辆坦克炮口直指前方,后面的坦克炮口朝向或左或右,最后两辆的炮口则一直指向编队后方,整个编队形成了全向360°的防御。笔者多次参加训练和演习,这样编队行军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动中防御。”该旅旅长周志国介绍:“以往部队机动,坦克都是炮口朝前,看起来整齐美观,但遇到突况时反应速度慢。用现在这种方式机动,部队遇到情况立即就能投入战斗。”真有这么神?无巧不成书。这时,编队两侧突然遭到小股敌人袭击。平时遇到这种情况,部队往往会有短时间的混乱,处理不当,很容易遭受损失。
但坦克编队并没有被冲散,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队形。记者通过电台听到指挥员冷静指挥:“各车按警戒方位还击,迅速前进。”话音未落,枪炮齐鸣,火力反击立即展开。整个分队就像移动的堡垒,部队很快脱离险境。
看点五:联合作战实验场无冬眠
朱日和训练基地的冬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
连日来,装甲车队碾冰破雪,向铁路站台机动;自行火炮隆隆开进,奔赴演练阵地。几支部队一走一来,在同一片阵地上轮番上演实弹射击演练……这里春夏秋冬已实现全年度训练满负荷。
时值隆冬,此时若走进位于大漠深处的我军最大、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演兵场,就会看到智能化混合雷场、染毒地段以及堑壕、暗堡等工事星罗棋布,城市作战、特种作战阵地犬牙交错,基地官兵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导调保障着一场场演习的展开。
在基地的神经中枢―导调大厅,巨幅屏幕上,部队演练态势图、宿营地实时图像、阵地实时图像交替切换。基地技术工作站站长郭立生轻点鼠标,紧张忙碌地测试着分布在千里雪原上的神经末梢。
茫茫雪原,一辆辆白色特种车里,键盘敲击声密如急雨,一道道复杂电磁信号扑向战场上的滚滚铁流。全军唯一一支专业化“电磁蓝军”正在演练构设复杂战场环境,为即将进驻的冬训部队编织复杂电磁天网。
寒风呼啸,数十名技术人员坚守大漠深处,昼夜接力测试13个系统上万个电子设备,确保基地各类信息系统严寒条件下“耳聪目明”……
演练阵地,一队队数据采集员肩扛手提设备跟进摄录,一幅幅画面、一组组数据,实时传回基地导调指控大厅。
晚上10点,基地司令部灯火通明,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参谋长李培长带队逐条研究着冬季部队驻训方案。导调评估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做到真正为战斗力负责。他告诉记者,随着部队基地化训练成为常态,基地也迎来满负荷运转,短短半年时间,就有5个师旅在这里摆兵布阵,轮番鏖战。
今年冬训,基地主要负责采集、编写复杂电磁环境、阵地靶标、激光仿真交战等系统性能试验参数报告,满负荷检验联合作战实验场高寒条件下性能。
“明天的战争,将首先在作战实验室打响。基地化训练是部队走向战场的最后一级台阶。我们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学习、充电、换脑,成为基地人的常态。”基地政委王志安的话语略显沉重。
军训随笔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8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30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态。”这是常挂在某炮兵团团长赵海臣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凭借这种“时刻以冲锋姿态抓战备抓作战能力”的拼搏精神,任职3年,团队连续3年创造年度实兵演习全优佳绩,团队一跃成为“军事训练一级达标单位”,他本人也成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胸前佩戴上了2枚二等军功章。
解散“常委示范班”
赵海臣所在团有个“常委示范班”,每次训练考核,“常委第一班”都是讲第一课、开第一车、打第一枪,高难课目,总是第一个上。
“在这个团,‘常委示范班’就是标杆,就是样板。”然而,赵海臣走马上任当团长刚3天,就和政委商量,并决定解散这个“常委示范班”。
为了说服大家,那天赵海臣给团首长出了一道简单的战术作业题:“两军作战,炮群完成射击任务后,需要多长时间能转移完炮阵地?”几名常委听后面面相觑。“6分钟之内不转移走,整个炮阵地就可能被夷为平地。”赵海臣一句话,说得大伙额头直冒汗,“军事指挥员重在练指挥,绝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
从那以后,赵海臣带领各级指挥员开始重点练指挥能力,并研究制订了《团营连三级指挥员训练实施方案》,确定了从团到连、从上校到中尉、从静态到动态考核评估量化新指标。他们还以《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制定了奖惩激励机制,把三级指挥员的指挥能力达标考核成绩列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兵怎么练,官就怎么练。为了尽快提高指挥素质,赵海臣经常把部队拉到野外,组织实兵演练、对抗演练、模拟演练,火力打击、联合作战、沙盘推演都成了必训科目。他们以沙盘兵棋对抗、实兵对抗为重点,采用军政互换、轮流上阵指挥的办法,把团、营、连三级指挥员推向对抗演练一线。
在赵海臣心中,有一个矢志不移的标准:一切工作都要向“打赢”看齐。如今,该团三级军事指挥员人人能进行网上指挥对抗,个个达到合格军事指挥员的标准,优秀率达87%,比过去提高了13个百分点,团队连续3年参加上级组织的大型演习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不该吃的‘肉’绝不能嘴馋”
俗话说,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多吃草。可是团长赵海臣有一天却突然叫停了团里以往为训练补助的一笔经费。人们很不理解:团长还要不要训练积极性了?赵海臣的理由是:那笔补助经费全部来自团里出租的两块菜地,而团里没有火炮专用训练场,菜地应该改成火炮训练场,不能再出租了。
“那两块菜地,是团里唯一的额外收入,断了这个财源,影响可就大了!”面对质疑,赵海臣动情地说:“有多大的影响,也没有直接影响部队训练重要。”在赵海臣的建议下,菜地很快改成了火炮训练场。至此,这个团的战炮分队每年都有90%的科目,在这个训练场展开训练。短短半年时间,实战能力提高了一大截。去年的一次实弹战术演习中,该团地面火力打击、防空火力打击和战术考核成绩全部优秀,防空导弹列装后首次实弹射击实现发发命中。
赵海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一天,一家光缆施工单位老总找到赵海臣,许诺部队出兵几天帮助施工,给团里30万元报酬。这时,班子里有人动心了:“咱地处塞外,天高皇帝远,偷偷施工干几天没人能知道,再者,咱团今年搞营房维修和训练场整治,正愁没钱呢,赚这笔钱正好用来搞建设。”“只要对战斗力有影响,别说是几天,就是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赵海臣果断放弃了这次赚钱的机会。
“咱也成立一个‘魔鬼训练营’”
前年士官选取结束后,赵海臣考核全团新选士官体能,结果,大部分士官的成绩只为合格。下士李伟私下说:“我是瞄准手专业,要那么好的体能有啥用?只要会瞄准就行了。”
“没有过硬的体能,在战场上何以打持久战?”赵海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团常委沟通后,决定从体能抓起,成立一个“魔鬼训练营”,每年利用两个月时间,对全团所有初选士官和直招士官进行全方位训练。
赵海臣亲自设计“魔鬼训练方案”,使魔鬼训练的环境酷似实战,让每一个走进“魔鬼训练营”的战士,如同矿石投进高炉冶炼。“魔鬼训练营”里的受训者,除了扛圆木、钻泥潭、爬管道、潜污水外,还要经受耐高温、耐严寒、抗眩晕等一系列高强度训练;每天晚点名前要完成30个引体向上、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200次马步冲拳;清晨一起床就是10公里武装越野,腿上还要绑着几公斤重的沙袋。
两个月集训后,从“魔鬼训练营”出来的人,包括教官在内,谁也说不清自己究竟被扒了几层皮,掉了几斤肉,反正是个个脸色黝黑、浑身是劲,而且能准确地执行射击口令,协调一致地操作火炮,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如今,“魔鬼训练营”已培养数百名“魔鬼战士”,全团战斗班长85%来自“魔鬼训练营”。
“训保连不能只锄杂草、擦玻璃”
一天,赵海臣见几个兵在机关楼擦玻璃,一问是“训保连”的。赵海臣转身来到营区炮场,看见有二三十个士兵在拔杂草,一问又是“训保连”的。
“你们连的兵每天都干啥?”赵海臣找到训保连连长魏明哲了解情况。魏明哲直言不讳:“在完成部队平时训练保障任务的情况下,再干点杂活。”
“训保连不能只锄杂草、擦玻璃”。随后,赵海臣给训保连加了一项新的任务:兼职模拟“蓝军”小分队。为了发挥好这块“磨刀石”作用,赵海臣把卫星定位、电子对抗、激光模拟等先进设备,全部配属“蓝军”小分队。“蓝军”小分队从外军的编制装备、作战特点、战法运用到指挥控制规律,逐一进行研究。很快,“蓝军”小分队掌握了大量的外军信息,人人达到能熟练运用外军的作战思想、战术和战法。
随后,赵海臣组织部队进行实兵对抗训练,“蓝军”小分队成了全团所有分队的假想敌。结果,面对漆黑一片的夜晚,正在执行作战任务的车队,刚一开灯驾驶,就被“蓝军”小分队侦察到了,被判“出局”;一个营指挥员只因手机关机后,没有把电池和机体分离,被“蓝军”小分队通过卫星定位锁定目标,被判为全营“阵亡”……
自从有了“蓝军”这块“磨刀石”,这个团的分队对抗训练从此有了靶子,战术训练也不再走过场了。过去阵地上“画圈”、“标点”,红必胜、蓝必败的简单化模式一去不复返了。通过近似实战的环境磨炼,这个团先后摸索出“快速机动、反袭扰、抗信息攻击、夜间反击”等17项新战法新训法。赵海臣感言:“演兵场上的险局、危局、败局,逼跑了‘常胜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节节攀升。”
军训随笔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06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军训第一天。秋日的太阳依然炽热,烤干了地面,正一点点榨取着我仅剩的体力,侵蚀着我坚持下去的意志。终于,最后的防线也垮了。我无力地望向教官,却仍是那雕塑般的站立之姿。c我们轻薄的衬衫不同,他那厚重的集训服已被汗水浸透,汗珠如同一张网,密布在那坚毅的脸上,又争先恐后地从他嘴角跃下。然而越是炎热、疲惫,那军姿越是笔直,似与烈日在顽强斗争,不屈服的身影在阳光下格外挺拔,汗珠也在他额间闪着耀人的光辉。教官坚定的目光直射进我的心底,我心中猛的一震,旋即,昂起头,继续坚持。
笔挺军姿如清泉凉爽了烈日下浮躁的心,为我注入了坚持的力量,化作触动心灵的回忆。
军训第三天。初秋的第一场雨淹没了夏的酷热,淅淅沥沥下着,训练场肯定不能待了,为了不耽误军训的进程,我们在教室里进行着冲刺般的训练。每一个动作都被教官要求精益求精。“立正。”随着一声令下,抬头,挺胸。忽然,一双有力的大手放在我的肩头,轻轻地纠正着。“注意,两肩后张,这个小小的动作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气势,对,保持,加油!”教官的话多了几分亲切的关怀,心中像是有股暖流涌过,充满了力量。细致的指导包含了军人对细节的关注,没的说,加油!冲刺!
细节上的指导警醒了懈怠的心,为我注入了细致的教诲,化作触动心灵的回忆。
军训第七天。秋日难得的晴天,碧空如洗,只是分别的愁绪点点酝酿,会操前最后一次训练。教官的喉咙因连日训练早已沙哑,教官却从未少喊一句口令。“同学们,最后的冲刺了,加油,坚持住。”原本嘹亮的声音却愈加沙哑,听着他干涩的嗓音,我不禁心里酸酸的。来不及感伤,为了向往的第一名,挺直腰板,坚持训练,站直。最后关头,教官仍然鼓励着我们。是啊,没有理由停下,加油!
军训随笔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47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军训多么活跃的动词。每天的哨声仿佛是一只小布谷鸟,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立正”“稍息”“跨立”……一个个熟悉的口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命令,更是呼喊,对使命的呼喊,令我们的心无比活跃。
军训多么快乐的形容词。拉歌,休息,这些平常又特殊的动作是疲劳的身心暂时得到解放,《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一首首熟悉的军旅之歌令我们这些小军人无比兴奋,顿时对那些严格要求我们的教官产生敬畏,然后内心无比的快乐。
军训多么严格的名词。站军姿,齐步走,正步走……无不显示着“军人服从命令”的豪迈宣言,令我们肃然起敬,军队的严格是胜利的保障,这正说明了我们对人民军队的无比尊重,教官的一言一行,不正是当代军人的体现吗?
军训让我融入了集体,军训让我更加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与挑战,让我学会坚持。我想,以上的一切,都是军训带给我的灵感吧。
以上文字特为2007年军训夏令营所写
军训随笔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7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07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9月初,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广达电脑也爆出通过向品牌无线互联网应用领域扩张来推销自有品牌产品的计划。“这种新产品将以扩展的mid(移动互联网设备)设计为基础,增加更强大的通信功能。”广达电脑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timli表示,广达已经推出了产品样品,并且正在进行客户测试。
联系到今年5月,拥有液晶显示器市场半壁江山的aoc首次推出基于威盛芯片的envision超便携笔记本电脑; 以及今年6月份,以mp3起家的华旗爱国者与英特尔共同了全球第一款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在超移动领域,一些原本处在pc边缘的厂商已经借着超移动的东风,开始了在pc领域的尝试。
多因素促成扩军
新军的频繁进入,不能不提及上游厂商的支持和推动。
或许是曾有过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铩羽而归的经历,英特尔在超移动领域更加重视对合作伙伴的扶持。从财力、研发设计能力雄厚的英特尔前所未有地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打造专属平台,并大举造势来看,其决心绝不可轻视。目前,全球已经有25家设备制造商开发了35款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mid。
而一心一意做超移动产品的威盛也不甘示弱,同样形成了一个规模颇为可观的产业阵营。在威盛旗下,全球已有近40家设备厂商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了惠普、aoc、同方、长城等。
“据推测,显然是万利达曾经推出的基于amd芯片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引起了英特尔的关注,随后才有了双方的洽谈和合作。”万利达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英特尔之所以在众多厂商中找到万利达,相信决不是无的放矢的结果。
上游厂商推动之外,选择进入超移动领域则是这些新军调整原有产品线的结果。
“万利达能做m-book,是基于两方面的积累和传承: 其一是技术的积累和传承; 其二是资源的积累和传承。”万利达董事长吴惠天告诉记者,多年来对各类小屏液晶产品研发与制造端的探索,已经让万利达完成了制造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技术积累,如软件方面的屏幕驱动、电池管理等,以及硬件方面的产品结构设计、主板、模具、表面工艺等。
aoc推出envision超便携笔记本电脑,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因此能有效降低各环节成本,从而在保证适当利润的前提下推出极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此外,凭借品牌显示器已有的销售渠道进行铺货,也有利于降低其渠道成本。而华旗涉足mid,一方面则发挥了自己此前在数码领域的优势; 一方面又抱住英特尔,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机遇。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曾表示,正是认定爱国者mp4是mid的原型,才开始与爱国者接触并合作mid产品。
不过,在进军超移动领域的背后,暗藏的是新军企业更大的野心。提起万利达,业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dvd生产厂商,而事实上,在万利达集团目前的产业结构里,dvd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0%。吴惠天告诉记者,推出m-book超便携电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让it业界重新认识万利达品牌。
aoc也有着拓展业务的新需要。据aoc中国区总经理徐文选透露,公司正在进行一系列运作,以扩大自身业务为分拆上市做准备。就目前而言,冠捷旗下拥有aoc、maya等品牌,但仅仅集中于显示器业务,相对单薄,此番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无疑是aoc一系列拓展动作之一。而随着数码产品的同质化及微利时代的到来,像华旗这样靠数码产品起家的企业,也必须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突围,否则极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新军”面临“三道坎”
尽管新军们信心十足,但进入新行业、推出新产品、打造新品牌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新进入者难免会像运动场上的新秀一样,撞上“新秀墙”。
分析人士认为,超移动新军的第一个挑战来自品牌知名度。以aoc为例,aoc在pc行业的经验并不丰富,笔记本电脑对于aoc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线,初期操作不会像显示器业务那样得心应手。envision虽然作为显示器品牌存在多年,但却是一个全新的笔记本电脑品牌,知名度和用户认可度都亟待提高。
第二个挑战来自渠道培训。沿用厂商原有销售渠道虽然方便,但由于笔记本电脑销售有其特殊性,需要对分销商、销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效果对超移动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有直接影响。
军训随笔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25位用户关注,42人点赞!
有人曾经说过:“每天唤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留恋睡梦多一点,你就离现实中的梦想远一些。”的确,人要有梦,更要为梦想付出汗水。
我出身在美丽的江南水乡,吴侬软语,茉莉清香,并没有给90后的我注入太多尚武的血液,高考过后,身边的同学大都选择了普通生,而我却选择了国防生,选择了军营。
大一升大二的那个暑假,我随集大国防生参加了军区组织的“国防生暑期基地化集训”,地点是以“严格”而闻名的南昌陆军学院,为期一个月。
七八月份的南昌是出了名的火炉,白天气温在40度以上,即便是晚上,凉席也是热的,电风扇里吹出的阵阵热风使人难以入眠。但考验我们的不止是气候的炎热,更有提干队老班长和他严酷的训练。早晨5:30起床,晚上10:30熄灯,当中排满了各种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学习,烈日炎炎下的队列训练,泥泞草地上的摸爬滚打,5公里的体能考核,早已司空见惯。
陆院的生活是如此的充实,但年轻的我们,内心却总有泛起波澜的时候。
那晚,结束了一天的训练,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洗衣服,因为刚爬过战术,手上、胳膊上都磨破了,一碰到肥皂水就会疼,再加上天天跑步,练深蹲,两条腿酸的连楼梯都下不了,我心想:“现在正当放暑假,为什么高中同学都在休息,而我却在自找苦吃,早知道就不考什么国防生了。”就在我独自抱怨时,耳边传来了熟悉的旋律:“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我一下子就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家,想起了那温馨的童年。
父亲是一名海航转业军人,小时候的我不爱睡觉,任凭母亲怎么哄都没有用,只有父亲在我耳边轻声哼唱这首《军港之夜》,才能哄我入眠,久而久之,这首歌早与父亲的慈爱,家的温暖,深深联系在了一起,可如今,儿子长大了,离开父母,离开家,为了梦想独自远漂。没有如山的父爱,没有如水的母爱,不变的唯有这首《军港之夜》。一时间,我对父母深深的思念化作了眼眶中打转的泪珠,那一刻我思念我的父母,却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从军报国的梦想。我觉得自己报考国防生,选择部队,不是一种巧合,这是在延续父亲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梦,这是两代人之间的交接。父亲在他的那个年代,毅然告别了城市的繁华,选择了军营,难道他不知道军营有着与世隔绝的寂寞?难道他不知道部队有着训练的苦和累?难道他不知道军队有着铁的纪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却依然将高考过后的我送进部队。因为他知道,部队是锻炼人,使人成长的地方,这里的寂寞,是拒绝了灯红酒绿之后的朴实;这里的辛劳,是熔铸男子汉意志品质的火焰;这里的纪律,更培养了我们一生的雷厉风行。集训期间这些小小的困难,和父亲那时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既然父亲可以坚持下来,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到这里,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明白了自己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这里面既包含了有国才有家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满腔热忱。所以,我要坚持下去!
军训随笔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37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军训回来,变了很多,当然,变化也是要记录下来的,在部队里,没有桌子,就算有,我也懒得动笔,回到家,再写到小荷,和网友们一起分享乐趣吧!
我不喜欢单调的词语,比如:又一次,你我他。取题目,我也不喜欢呆板的。就按军训来说吧,我写军训笔记,题目也不会用那些所谓“小学生”词语。例:《军训我好开心》,这种题目,额,我不是一般的反感,但是,好像来了小荷之后才这样的。小荷使人成熟!
讲正题,关于题目的——
我只是在这里说清楚,以便每次你们都问我题目什么意思,我比较懒,不想费手力多打几个字。
军训心情——橙色:
看到这个题目,就表示着,这篇文章是写关于部队里的状物的,如:飞机,大炮。
军训心情——紫色
这个题目,讲的就是部队里的景色,像花花草草,军人们晨跑这样的叙事,不过我承认,写这个我不拿手。
军训心情——绿色
看到这个题目,也就是说,绿色心情,是写开心事,开心了,眼前一片代表美好,使人憧憬的绿色,不错吧!
军训心情——灰色
灰色是伤心事的代表,看见灰色,我心里也不舒畅,我尽量少写一些伤心事。
军训心情——褐色
军训随笔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64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军训多么活跃的动词。每天的哨声仿佛是一只小布谷鸟,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立正”“稍息”“跨立”……一个个熟悉的口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命令,更是呼喊,对使命的呼喊,令我们的心无比活跃。
军训多么快乐的形容词。拉歌,休息,这些平常又特殊的动作是疲劳的身心暂时得到解放,《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一首首熟悉的军旅之歌令我们这些小军人无比兴奋,顿时对那些严格要求我们的教官产生敬畏,然后内心无比的快乐。
军训多么严格的名词。站军姿,齐步走,正步走……无不显示着“军人服从命令”的豪迈宣言,令我们肃然起敬,军队的严格是胜利的保障,这正说明了我们对人民军队的无比尊重,教官的一言一行,不正是当代军人的体现吗?
军训让我融入了集体,军训让我更加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与挑战,让我学会坚持。我想,以上的一切,都是军训带给我的灵感吧。
以上文字特为2007年军训夏令营所写
军训随笔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93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8分钟,共有177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明天上战场,决不是一句口号,准备就是打仗!军事战略家的使命拷问振聋发聩、惊天动地,告诉每个军人必须瞪大眼睛!
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来自历史,更现实的是来自当今。对于一名军人来说,穿上军装只有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
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准备不好敌人就可能来。战争对军队来说,没有“天气预报”。时刻准备打仗,是军人的神圣使命。抓作战准备就是抓打仗。这个认识几十年来始终牢牢刻在“叶挺独立团”每一名官兵心头。
“快起来,有情况!”
2013年4月9日凌晨,警报声在“叶挺独立团”营区骤然响起。团里官兵机敏地从床上跃起来,装背囊、领物资、清点人数、启封车辆……一辆辆装甲战车驶出营区,呼啸而去。表针显示,用时共1小时55分。
这是集团军一次不打招呼、不定内容的全员全装拉动,课目多、节奏快,地形复杂、转换频繁。到达集结地域后,“叶挺独立团”官兵脚下生风,迅速展开指挥所布设、隐蔽伪装等行动,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近1个小时。
千里奔袭拉得动,战场亮剑打得准。现场组织的集团军首长不无感慨:几十年过去了,“铁军”部队时刻保持箭在弦上,随时准备上战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血性一点都没变!
有人说,这支部队的官兵睡觉也睁一只眼,此言不虚。
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叶挺独立团”的官兵有底气――
新装备列装不到一年,首次紧急机动到某山区便10发10中;先后完成远程机动、泛水登陆、信息攻防、抢险救灾等十几项课目研究演练。
全团官兵一年四季迷彩服不离身,即便是体能训练,官兵们也都是全副武装。尽管跑起来很笨重,可打起仗来就是这个样。打仗穿什么,平时训练就穿什么。
完善补充战备等级转换、战时政治工作、战时后勤保障和战场装备维修等方案上百份,研发革新战备器材500余件……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战场上丢了枪会丢命,平时不会用枪、用不好枪同样会丢命。2012年冬天,时任团长刘豫在训练场发现,战士们为了提高战术速度,不少人把枪绑在手臂上,还有些战士为了提高武装越野速度,图“利索”,把枪横向固定在背囊上。
“打仗时,遭敌伏击怎么快速出枪?如何快速组织反击?”刘团长接二连三地发问,让“耍花枪”的官兵无地自容。
刘豫个头不高,剃寸头,清秀的脸庞上,嵌刻着一双鹰隼般的眼睛,迷彩服下的两条胳臂,肱二头肌鼓鼓的。这位从战士干到团长的“老铁军”,出身军人家庭,自幼血管里就奔涌着强军精武的热血,军人的血统、敢拼的劲头、打仗的精神伴随着他走过军旅的每一步,先后参加了全军夜训改革现场会、“铁拳―2004”涉外演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汶川抗震救灾、“确山决胜―2011”实兵检验性演习等重大任务,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平时像打仗一样训练,打仗才能像平时一样从容。现在,团里官兵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手里拿着枪,不管是战术训练,还是武装越野,他们时刻保持持枪姿势,随时准备出击。
关于枪的故事还有续篇――
为了确保枪库武器完好无损,领出即能战斗,刘豫又带领机关人员琢磨出“修正后再入库”的战备之法:每次搞完实弹射击,将射击成绩与弹着点位置上报军械员,军械员使用校靶器对存在射弹偏差的枪支进行修正,确保入库枪支没有射击偏差,拿出即可战斗,大大提高了首发命中率。
二
越是艰苦,越是残酷,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越能体现一支部队的战斗精神,越能考验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打仗没有选择条件的理由,什么时候打,打什么样的仗,由战争的规律来决定,军队的选择只有一条,应对战争,打赢战争。
这些道理,“叶挺独立团”的官兵心里都明白。
上甘岭战役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山头削低2米,志愿军击退敌人650多次冲击,歼敌25000余人,创造了一次战役在3.7平方公里的狭小阵地上,投入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等多项世界纪录。抗美援朝的战斗精神对他们来说常讲常新,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力量成为一股强大的练兵动力。
2006年寒冬的一天,气温骤降至零下15℃,狂风卷裹着雪沙砾呼啸而来,刮在脸上如刀割般生疼。伏牛山下,野营拉练的战场上,时任“叶挺独立团”参谋长的刘豫头戴棉帽,脚穿防寒靴,裹着厚厚的皮大衣,铆在雪窝里如雪人般纹丝不动,头发、眉毛上结满了冰霜。
新装备刚刚配发,能不能适应严寒条件下作战要求,后勤保障如何全程跟踪伴随?为了弄清楚严寒条件对新装备使用、作战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摸清新装备的抗寒指数,刘豫正在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试。
此时,他已在漫天雪野里蹲守了6个小时!
不远处,一个“铁疙瘩”蛰伏在雪地上,时停时动,时快时慢,地面上滑出了道道雪痕。“-10℃,室内温度-3℃,启动前油箱温度正常,能够保证快速启动……”刘豫一边用对讲器和车内技术骨干沟通联系,一边仔细记下一组组数据。
“气温每降低3℃,油耗每小时增加××升,启动时间降低××秒……”随着时间推移,刘豫手中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他显得异常兴奋,全然不顾越刮越大的风雪。他的心里揣着一本“明白账”:自己蹲守6小时,采集到数百条有价值的数据,将进一步提升部队严寒条件下的拉动速度。
“为战斗力提升吃点苦头,值!”
“利剑在手,快速出鞘是第一个关口。”
未来战场首战即决战,能不能把部队在最短时间内拉到指定地域,迅速投入到战斗,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军事行动的进程和结果。
2012年底,取得实兵对抗演习“大满贯”的二营返营不久,便接到时任团长刘豫指令:部队迅速机动到100公里外某地域执行增援任务。
“这个时候搞拉动,团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任营长杨国旺不免心生狐疑。要知道,实兵演习刚结束,人困马乏,急需休整,更重要的是,老兵刚退伍,部分战斗岗位出现空缺,换季保养后新装备仍处在封存状态。
“紧急拉动会不会出纰漏?”杨营长的担心很快成为现实:部分临时补充的司机技术不熟练,将车开到了“敌”阵营;部分封存车辆机动途中由于油温持续过高,导致“粘缸”……接二连三的“洋相”,让刚扛回红旗的二营官兵忐忑不安。
部队离目标集结地越来越近,战备拉动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战斗岗位人员空缺,临时补缺造成战斗力下降,有的战士战备背囊里缺这少那,有的战士水壶里的水只装了半壶……部队到达目标集结地时,比预期时间慢了1个多小时。
突击作战拉动结束了,但在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全营官兵寝食难安。作为全团战备拉动速度最快、携行物资最齐全、战斗力最强的营级单位,为何会在这次演练中险情不断,“洋相”迭出?
“战争不会因为你装备封存就不打,不会因为你刚完成大项任务就不打,不会因为你在休整休假就不打!”刘豫的“三不会”让在场官兵面红耳热。
接下来,“战备拉动常态化”的探索风暴在“叶挺独立团”迅速刮起:针对老兵退伍、新兵未下连的空白战备期,让新兵入营即编队,一边参加入伍训练一边参加战备演练,保证战斗岗位不空缺;针对地震突发、台风来袭等突发性任务,他们增加了抢险救灾预案,开发出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确保部队一声令下,随时出击;提高封存装备拉动率,每半月组织一次全员全装拉动,定期检验封存装备性能,拉动时设置各种险情,确保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
三
“涉深水者得蛟龙”。置身于“叶挺独立团”,把全部身心与他们紧紧贴在一起,才知道这群青年官兵有多可爱可敬,才知道他们的打仗意识有多强。
我们不希望战争,但必须面对战争,必须去赢得战争。因为当战争舞起血色的时刻,决定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军人在这个舞台上,既是导演者,也是践行者,以生命为代价。
“叶挺独立团”机关楼前,4块高3.6米、长9米的立体牌匾傲然矗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明天上战场你准备好了吗”,“铁心向党、使命至上、敢打必胜、勇当先锋”,“见任务就上、见第一就争、见先进就学、见问题就改”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班排宿舍,“军人生来为打赢”,“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把岗位当战位、把工作当追求”等战斗格言随处可见;就连饭堂的“铁军”有线电视,也会隔三差五地播放演习场和训练场精彩镜头。
对!“叶挺独立团”就是为打仗而存在的。
就最简单的战备物资而言,怎么装、装多少算合适,这个团的标准只有一个:实战,将来可能打什么样的仗,今天战备就准备什么内容。
二战时期,在北非的一次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军坦克向意大利军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军还开炮还击,但过了3分钟,反击突然停止,意军摇白旗投降。事后,问及原因,意大利人却理直气壮地说道:“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不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笑柄,但“叶挺独立团”的官兵却没有一笑了之。时至今日,意军“振振有词”的战败理由,依然是“叶挺独立团”进行战备工作的长鸣警钟。
“该装进去的一定要装进去,该拿出来的一定要拿出来。”团领导将笔者带进战备库室,宽敞明亮,整洁有序。随手打开一个战备包,褥子、褥单、蚊帐等15种物资一样不少。
“个人物品装多了,战时背负的物资太重,消耗体力太大,影响作战行动;物资装少了,同样影响单兵作战。”团领导还告诉笔者一个细节,就个人战备物资而言,在“叶挺独立团”就有十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规范,既有冬季被装携行标准,也有春秋季被装携行标准;既有执行海训任务被装携行规范,也有高原物资准备标准……单野战食品这一项,就有载员食品、乘员食品、高寒山地食品等六大类45种。每次遂行演习、救灾等任务,团里官兵都会随身携带一张“单兵作战行动卡”,内容涵盖个人基本情况、携带武器、运行物资等14类信息,既规范又方便。
“战备物资准备,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行动,要背不同的物品装备,保证既能用得上,又不成包袱。”早在7年前,“叶挺独立团”就根据不同任务及不同级别的战备行动,建立起相应的战备物资数据库,背囊里的物品、连队运行的物资是动态的,随时可以调整。这种精细化作战准备,不由你不叹服。
四
有人说,这支部队人人都能上战场,个个都是战斗员。此话听上去有点夸张,但笔者亲眼所见,焉能不信:训练场上空阵阵厮杀声响彻天际,战士们个个“杀”红了眼,你出拳,我飞脚,每个人都想一击制“敌”,泥巴迸到嘴里面,眼睛都不眨一下。丛山密林中,“蓝军”实施电磁干扰,欲瘫痪“红方”信息指挥系统,“红方”见招拆招,立即布设虚拟指挥系统,同时一道道指令透过指挥终端下达分队,兵车疾行,利剑般穿梭迂回,战炮长啸,怒吼着扑向一个个“猎物”,准确击中目标,对面山坡即刻浮起一朵朵蘑菇状云烟……
2005年3月31日,这一天,时任军区司令员范长龙来到“叶挺独立团”检查工作。
训练场上杀声震天,官兵们兴奋得嗷嗷叫。就在此时,一行车队缓缓驶来。“司令员来啦!”车队在二营六连一班的训练位置停了下来,范长龙带着检查组迈着稳健的步伐向一班走来。
“稍息,立正!首长同志,装步二营六连一班正在组织班战术训练,请指示!”
班长陈伟迅速整队报告。动作敏捷利落,口令干脆响亮。
范长龙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你们班组织一下战术基础动作。”
首长的抽考,让全团官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班能不能完成任务?能不能为团队争得荣誉?”
“腿脚”硬实基础牢,自然不会人仰马翻。受领任务后,一班战士迅速行动,快速跃进,向右滚进,高姿匍匐,战士们时而敏如猿猴,时而迅如猛虎。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训练还在继续,此刻,战士们已经连续爬战术920米!比平时训练整整多出840米!
首长不发话,考核还在继续。战士们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沾满了泥巴和磨出的血迹,头上升腾起阵阵白雾,脸上的汗水和尘土混在一起,勾勒出一副天然的“迷彩伪装”。
“停!”随着范长龙一声令下,战术基础动作考核结束,时间最终定格在12分钟,战术距离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080米!
“你们个个都是小老虎,你们班就是小老虎班呐!”看着战士们手肘上的血水,范司令员激动地说:“我们部队如果都能这样训练,个个都是小老虎,能吃苦、肯牺牲,部队肯定能打仗!”
于是,“小老虎班”的威名不胫而走,为“叶挺独立团”的荣誉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在“小老虎连”的连史馆里,一班全体8名战士与首长的合影,已成为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激励连队官兵刻苦训练、爱军精武,时时刻刻想打赢、练打赢。
走进“红九连”的荣誉室,一幅张红杰班长的照片引人注目,此人乃炊事班班长,当年,他是响当当的“武状元”,全副武装、戴着防毒面具跑400米障碍,成绩依然保持在1分40秒左右,更令人惊异的是,他不仅可以做“单杠大回环”,还能做“单臂大回环”,全团唯一一个。
照片上的张红杰,看起来意气风发,精神十足。张红杰已退伍10年有余,“叶挺独立团”官兵如今熟悉这个人的已不多,大多数人甚至连他的面都没照过。警侦连军龄最长的班长、四级军士长陶传志当年是张红杰的战友,他告知笔者,张红杰个头不高,身材瘦弱,但爆发力强,百米速度能达到12秒40左右。
“他追求极致的完美。”陶传志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当时,团里能做‘单杠大回环’的战士并不少,他不服气,就研究练习‘单臂大回环’。”这项训练对臂力、身体平衡性和爆发力的要求极高,为此,张红杰坚持每天举哑铃300个,快速原地起跳300次,挂立单杠1个小时,双杠直立臂1个小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半年下来,张红杰练得壮壮实实,不仅练成了“单臂大回环”,5公里越野、战术基础等训练成绩也突飞猛进。
“一个炊事班长,干嘛非要这么折腾自己?”
陶传志摆摆手,笑着说:“他不仅折腾自己,还把自己班里的炊事员‘折磨’得不轻。”平时早晨,炊事班的“早餐”是:3趟400米障碍,外加冲坡800米;午饭前,张红杰带着全班一起做“单杠大回环”;体能训练时间,俯卧撑、仰卧起坐、百米冲刺等课目轮番上马。
笔者不由得回忆起曾经担任过“铁军师”师长的一位军委老首长的话:“把兵练成这样,世界上什么鬼都不怕!”
诚哉斯言。
2013年4月中旬,“叶挺独立团”炮兵营组织的实弹射击演练在某山区展开,一辆辆车载火炮火光频闪,远处的靶标冒起一个个尘柱。此时,二号炮车却始终“沉默不发”,未见动静。
“坏了,出故障了!”见此情景,修理技师窦繁荣顺手抄起修理器材,朝炮阵地跑去。然而,窦技师还未到阵地前沿,二号炮车却已怒炮出击,首发即命中!
“故障已经排除了。”担负炮手的炮营营长王跃飞从车上跳了下来。原来,发射瞬间突然出现了炮弹卡壳,王营长根据训练经验,自行判断故障,重新填弹并启用拉火绳引燃了火炮,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分钟。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叶挺独立团”,像王营长这样,上了战场能打仗的官兵不胜枚举。
大学生士兵李彩慧,说话柔声细气,做事慢条斯理,秀气得像个大姑娘。可打起仗来,就像换了一个人,勇猛如虎。
2010年,装甲步兵合成群特战行动演练在中原腹地展开。这次演习,李彩慧所在连担负远程火力的目标引导任务,李彩慧成为入选目标引导组的唯一列兵。
战斗打响前,李彩慧和2名战士一起携带北斗定位仪、激光测距机、电台等步兵特战引导装备,悄悄潜伏至“敌”前沿防御空隙展开侦察,并按轻重缓急确定了火力调遣方案。
战斗打响后,享有直接召唤合成攻击群火力打击“特权”的李彩慧,依据目标价值和战场态势变化,娴熟地操作特战引导装备,快速发出一组组火力调度指令。在“李调度”的引导下,上级加强的2架武装直升机快速锁定目标,对“敌”指挥所实施突袭,某型迫榴炮群运用新弹种直瞄点状打击,将“敌”坦克分队打得措手不及……
一仗打下来,李彩慧的脸上让硝烟熏得黑黝黝的,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如“许三多”一样憨态可掬。
让列兵担任“火力调度师”,直接召唤攻击群火力,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可“叶挺独立团”就敢这样做!
这么多年,“叶挺独立团”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随时准备上战场,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战场真理”却延续下来,融入官兵血脉。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对抗演习,从团党委常委到司、政、保障各部门的机关干部,从营连主官到炊事员、卫生员,人人的定位只有一个――战斗员。
一次,全师组织比武考核。步兵专业的5公里武装越野最受瞩目,兄弟单位的参赛带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军事主官。而“叶挺独立团”派出的干部则有近一半是政治干部。
“上战场,我们政治干部照样能接过军事主官的枪!”参赛的带队干部、时任八连指导员刘伟杰拍着胸脯,最终,他们取得了全师第二名的好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2000年7月,刘伟杰从济南陆军学院毕业分配到“叶挺独立团”。到团里第二天,连长通知他:“下午5点,营里对新排长进行摸底测试,内容以军事技能、体能为主。”
接到通知后,刘伟杰就在心里盘算:“这哪是摸底测试,无非是想看看我这个新排长行不行,是英雄,一下就能站得住脚,是狗熊,以后走路就要低着头。”
下午5点,刘伟杰和其他5名排长准时来到训练场,远远地看到连队战士围成一个方形圈,老远就能听到加油鼓劲的吆喝声。走近一看,发现营里所有的连队主官呈“二”字形排在战术障碍网前,中间站着营长,手里握着一块计时表。
2个障碍网前各站着4名连长、4名指导员。“呵,原来是连长与指导员的pk接力赛!”刘伟杰小心翼翼站在队伍后面,饶有兴致地观看这场比赛。
卧倒、低姿、侧姿、出枪……两边的动作如出一辙,干净利落,每一组出枪完毕,下一组接着出发,热浪翻腾在周围,每个人脸颊上都挂着豆大的汗珠。
吆喝声、喝彩声搅和在一起,回荡在偌大的训练场上,让刘伟杰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营长宣布成绩,“政工组71秒,军事组69秒。”几名连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脸,战士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时至今日,已担任三营教导员的刘伟杰,记不清自己第一次摸底时的考核成绩,但他对那种比武氛围却记忆犹新。他告诉笔者:“从到团第一天,就感受到浓浓的精武氛围,军事干部与政治干部较着劲比着练的传统,一直都没变。”
在“叶挺独立团”党委“一班人”看来,战场上,子弹不长眼,敌人不留情,不论是军事干部、政治干部,还是炊事员、司务长,都应该是素质过硬的战斗员。他们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坚持从严抓好参训率和参训时间,确保训练内容不落一人,训练时间不差一秒,训练标准不降一分。
“每次训练考核,团里都坚持统一标准,不搞特殊,基础好也罢差也罢,专业对口也好不对口也好,机关基层、主官副职,只要上了考核场,标准都一样,难度都一样。”刘伟杰接着说道:“谁不合格,谁就在全团官兵面前作检讨,考核不过关的干部,资历再老也不提升使用,成绩不合格的机关战士,业务再熟练,也要回到战斗班排‘加钢淬火’。”
在“叶挺独立团”,没有“舒服”的岗位,更没有可以“偷懒”的职位。在一般单位,卫生员、炊事员、司务长,往往因军事训练成绩不佳,比武场上难见他们的身影。而“叶挺独立团”的卫生员、炊事员、司务长,就敢和全团最牛的战斗班“过招”。
那是2003年8月,团里组织的“铁军杯”军事大比武正如火如荼,“刘老庄连”炊事班长曹宇带领炊事班出战,全班手榴弹投掷成绩均在60米以上,引体向上全班5人一共做了272个,全副武装跑400米障碍全部合格。曹宇个人在“单腿深蹲”比武考核中,以916个的成绩一举打破全团尘封多年的纪录。
五
10月的庇山,风景宜人,泛黄的树叶点缀在层层山峦中,温柔的阳光穿过树丛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左前方2500米发现敌碉堡,快速行进予以歼灭!”
笔者看到,“叶挺独立团”政委梁中辉正在密切关注炮膛,迅速搜索目标、瞄准跟踪、果断击发,炮弹直落靶心。
“漂亮!”笔者暗暗叫好。轰出“满堂彩”的梁中辉从战车里钻出来,浑身湿漉漉的。见到笔者,他略带歉意:“你稍等一会儿,我忙完手头的训练,咱们再聊。”他一把甩掉满脸的汗水,吆喝着几名营主官围在一起,交流刚才装甲车超远距离射击的体会。
学理论、记要点、练技能、找问题……官兵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天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时给官兵们添些麻烦。就在梁中辉准备组织“装甲车弹坑路驾驶”课目训练时,黑压压的乌云瞬间吞噬了温柔的太阳,天空中传来隆隆雷声,铺天盖地的黑云幻化成千万条黑色巨蟒,缠绕翻滚,扭曲绞杀。顷刻间,瓢泼似的大雨从天而降,砸到黄土上惊起阵阵灰土,本已坑坑洼洼的“弹坑路”,此时更是“面目全非”,注满水的坑道,犹如一个天然屏障挡在战士面前……现场组织训练的作训股长王利锋提出,天气异常,是不是取消这次训练?
“未来战场可不会眷顾你时时都是好天气!这么难得的练兵机会,咋能错过!”梁中辉咬牙撂出一句话,撸起袖子,一头扎入大雨中。刚刚发出“出发”指令,指挥车的车体立刻剧烈晃动起来,梁中辉发动车辆,猛踩油门,飞驰而去。一辆辆装甲车结队呼啸,多路生风,在狂风暴雨中,在恶劣环境中疾行。
此时,山的另一边,“叶挺独立团”新任团长耿长江,正在带领百余名官兵紧张筹划即将进行的实兵对抗演习。随行的同志告诉笔者,3个月前,原团长刘豫升任“铁军师”参谋长一职,集团军侦察处处长耿长江接任刘豫,成为“叶挺独立团”第44任团长。
这个新团长是啥路数?笔者很是好奇。梁中辉对新搭档的“底细”很了解,介绍得也颇为详细:耿长江刚入伍时是“铁军师”警调连一名普通战士,靠个人的刻苦努力而破格提干,在排长、副指导员等一线带兵人岗位上,又因作风过硬、见解独到、军事素质突出,很快被师司令部选中,成为作训科最年轻的参谋,在作训科一干就是10年,其间担任过两年师直属队中的精锐――侦察营营长,最终成为师作训科科长的不二人选。10年间,耿长江多次组织指导“叶挺独立团”参加改制换装5年建设验收、“铁拳―2004”涉外演习、“前卫―2006”演习、“铁拳―2007”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检验性演习等多项重要训练演习活动,对“叶挺独立团”情况相当熟悉,团队参与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本人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参谋”,被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5次荣立三等功……
对这些介绍笔者还是觉得不过瘾。耳闻是虚,眼见为实,笔者决定当面拜会一下耿团长。当晚,偌大的山里,除了稀稀拉拉的虫鸣声和呼呼作响的树叶晃动声,听不到其他声音。笔者乘坐“勇士”车,在蜿蜒曲折的小道上一路颠簸,左突右拐数公里,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口找到了团指挥所。
跳下车,并未见到耿长江,在洞口等候的参谋告诉笔者,耿团长正在和师首长进行视频通话。“悄悄进去观摩一下。”笔者从宽近1米、高不足2米的洞口钻了进去。山洞里空间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披着迷彩网的指挥车稳稳地停在中间。轻声踱步走上车,耿团长正在向王华飞师长通报军情。
“千万不能大意,这次情况很复杂,‘敌情’一定要摸准。”通话临结束时,王师长又一次叮嘱。
“一切都准备完毕,保准让‘敌人’抓不到尾巴。”耿团长显得信心满满。
挂上电话,关上视频,耿团长戴帽起身。
笔者迎上前去:“看来耿大团长很有自信嘛。”
耿长江笑盈盈地说:“自信源于实力,改制换装16年,团里几届班子接力打基础,倾力练打赢,部队的训练基础好,官兵素质高,整体战斗力强,打赢这仗我感觉绝对没问题。”
近距离观察,这位入伍23年的新任团长,英武中透着睿智。
耿长江出生在河南虞城县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父母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所以他们家算是书香门第。由于父母忙于上班,无暇照顾耿长江,便将他送到乡下的爷爷家,直到6岁才回到县城上学。受乡土气息的影响,耿长江打小就有点“野”,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孩子王”。回县城读书后,这种调皮的性格仍未改变。父母为此颇为头疼,就在家中墙壁上挂一块黑板,父母每天指定一首诗歌让他们兄妹3人背诵,谁先背过了,就在自己名字下面打上钩,代表“过关”了。少年耿长江本不爱背诗,但为了“显摆”自己的聪明,还是囫囵吞枣地背过了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辛弃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等上百首诗词,每次都第一时间打上钩,然后很神气地在哥哥和妹妹面前走来走去。
常言道:老大疼,老小娇,挨打挨骂正中腰。耿长江处在“正中腰”,挨打挨骂倒不多,只是少了点被“关注”,父母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哥哥身上,所以对耿长江并没有刻意提出要求,“任其自由成长”。那个时候,耿长江也曾隆重地规划过自己:当一名律师。当然,他没有想过律师是帮助别人打官司的,他关注的是,在某个公共场合上,自己一个人站在人群中央,用自己的智慧和观点去舌战群雄,看起来似乎很神气。
当律师的热乎劲还没过去,很快,耿长江又对“军装”产生了兴趣,至于原因,还是那句话:“穿上军装很神气。”于是,高中还未毕业,他就向家人提出了当兵的想法,接着,便是报名、体检、政审,一切顺理成章。在“铁军师”警调连,耿长江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当上班长,但他还不知足,又想当能够指挥更多人、更加“威风”的干部了,最终靠训练场上的突出表现而破格提干,后来又成为师作训科最年轻的参谋。
2005年,耿长江从“铁军师”作训科副营职参谋提升为师属侦察营营长。侦察营是个啥地方?虎狼成群,个个都是提刀劈子弹的主儿,随便拎出来一个,一眨眼工夫撂倒三四个普通人没问题!一想到自己要天天带这些如狼似虎的战士们搞训练,耿长江心里就有些发怵:要让那些小子心服口服,还真需要几把刷子。
其实,耿长江的手里攥着“金刚钻”呢。他的轻武器射击打得异常准,请注意,是“异常”,指哪打哪,弹无虚发。一次,他组织营里进行自动步枪射击训练,训练结束后,战士们吆喝着让他演示一下,弦外之音颇有“将军”之意。“给我10发弹。”换上弹夹,耿长江迅速端起枪,直接跳过直瞄的动作,朝着头靶就是10枪,战士们凑过来看靶纸,一下惊呆了:10发弹不偏不倚全部从靶子最中间的圆圈穿过。
“营长,你这枪法和《士兵突击》里的老a有一拼,不用瞄竟然都打得这么准!”战士们咋呼起来。他淡定地说,打枪就像开车,需要一种感觉,开车叫“车感”,射击要的是“枪感”,找到了“枪感”,你们也能拼得过老a。
当好一名侦察营长,光靠射击还不够,耿长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显得有些焦虑。后来,耿长江告诉笔者,他并不认为这是焦虑,更愿意称之为“间歇性恐慌”,暂时性能力不足带来的危机感,而消除这种恐慌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练”。那段时间,他把自己扔进了“兵堆”里,战士练啥他练啥,战士怎么练他就怎么练,战士练到什么时候,他就练到什么时候。
游泳一直是耿长江的弱项,当侦察营营长之前,他很少下水,更别提劈波斩浪了。为了补上这个短板,耿长江开始自我加压,岸上训练,枯燥的岸上动作一练就是一整天,胸部磨出了血痕,手臂肿得老高,晚上躺在床上,他还在不停地练习划臂蹬腿动作。水库训练,他把自己扔进深水里,不准战士帮忙,自己一个人在水里扑腾,也不知道呛了多少口水,晒脱了几层皮,经过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他已经熟练掌握了仰泳、蛙泳、自由泳等多种游泳姿势。
有一天,上级组织官兵体检,一名女军医差点被惊坏了,眼前这个帅气十足的军官全身伤痕累累,一数,竟有13处大小不一的伤疤。女医生关切地说,你一个营职干部,还整天跟战士一起骨碌个啥劲儿,在旁边看看就得了!这话耿长江不爱听,他眼一瞪:“看看?看能看出战斗力来?战争年代数枪眼,和平年代数伤疤!”听完回答,女军医肃然起敬。
几个月后,耿长江练就了一身的钢筋铁骨,侦察营所有课目他全部合格达标。本领恐慌消除了,耿长江带兵更是得心应手。当年,军区组织侦察兵大比武,耿长江率队先后夺得2个单项第一,个人荣立三等功。
从这之后,他又先后担任师作训科副科长、作训科科长、集团军侦察处处长,每到一个新的岗位,眼前似乎总是摆着克服不完的难题,这时候耿长江的心态也变了,他不觉得难办或者难受了,总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2013年7月9日这天,太阳高照,万里无云,“叶挺独立团”礼堂里庄严肃穆,师政委张红兵代表师党委向全团官兵郑重宣读任职命令:“刘豫任师参谋长,耿长江接任团长。”
“‘叶挺独立团’传统悠久、敢打必胜,逢敌必亮剑,强敌也能战,无论是谁担任团长,都要以一颗忠诚、担当、奉献的心去带兵打仗、练兵打仗!”
双手紧握,四目注视,面对年富力强的新一任团长,刘豫饱含深情地对耿长江说:“现在,我将这个接力棒郑重地交给你,希望你把它牢牢抓在手里,继续传下去!希望在你的任内,‘叶挺独立团’这柄钢刀的刀刃越磨越锋利!”
军训随笔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3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12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聘请武警中队官兵。
培养新生养成吃苦耐劳、文明守纪、团结拼搏、互相帮助、知难而上、勇于进取的优良作风。
8月6日至8月15日,历时10天。每天上午8:00—11:00;下午2:30—5:30。上午、下午中间各休息一次,休息时间20分钟。
按时完成军训科目。学员绝对服从教官,教官听从军训指挥部领导的安排,不得随意更改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军训任务。
8月6日开幕。
8月6日下午整理内务 。
1、床铺的设置,被子叠放整齐,置于床铺的一端。
2、物品的摆放整体化一。
目的:建立正规的内务制度,培养优良作风。
方法:以连为单位,由教员讲解示范。
要求:各连内务整洁有序。
8月7日—8月9日进行齐步行进及立定的训练。
目的:使学生掌握队列基本的动作要领,基本的齐步行进步伐,培养良好的姿态,克服自由散漫的现象。
方法:由教官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单兵训练,分组练习。
要求:严肃纪律,精神振奋,姿态端正,刻苦训练。
8月10日—8月11日进行跑步行进及立定训练。
目的:掌握跑步行进的要领。
方法:教官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单兵训练,分组练习。
要求:积极领会,为分列式打好基础。
8月12日—8月13日进行正步行进及立定的训练。
目的:掌握正步的动作要领。
方法:教官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单兵训练,分组练习。
要求:认真体会。
8月14日拉练。
8月15日上午对军训科目进行系统的复习巩固。
8月15日下午汇报表演及闭幕式。
(1)、各连进行表演:立定间转法;三种步伐。
(2)、表彰先进经:军训指挥部检查、研究,评出优秀连队两个。每个连队评出五名优秀学员,并予以表彰奖励。
(3)、领导讲话
(4)、闭幕
8月16日—8月17日休息
1、科目一 军事思想
教学要求: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对军事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
2、科目二 军事科技
教学要求:了解军事技术的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力的观点,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考核兰课堂提问,检查笔记
3、科目三 现代国防
教学要求: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或就、国防领导体制及国防政策,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思想。
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
4、科目四 国际战略环境
教学要求:了解国际战略环境的概况及我国周边安金环境的虏史和现状,认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
5、科目五 高技术战争
教学要求:了解高技术战争的演变历程、发展趋势及特点,认识科技与战争.的关系,增强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