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优质范文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18 12:56:02 查看人数:63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385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274位用户关注,43人点赞!

一、严肃权力运行,强化机制建设

为强化招投标制度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市建设局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全过程及监管事项进行了剖析、分解,编制了工作流程,找准容易产生腐败的风险关键点14个。根据风险程度的大小确定了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色表示不同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并在制定的工作流程中分别注明风险点及风险等级,制定了工程建设招投标各个工作环节规章制度,建立了招投标监管工作风险等级风险点目录。

二、依法实施监督,统一规范管理

市建设局设立网站将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向全社会公开透明运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工程建设招投标公告的到中标结果的公示,一个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的完整过程,全部在网络上公开,全程接受监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在开、评标室等重点部位设有闭路监控系统,对现场所有人员的活动和环节进行监控,并制成光盘以备后期查询,防止易发多发地点风险的发生。一是招标文件备案人员与开标现场监督人员实行分离,二是在开标前对监管人员实行随机抽取制度,以避免监管人员与招标人、人提前发生接触。三是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评标监管方式,由以前的监督式管理改为备案式管理,实行审批与监管分离。

三、加强部门协调,搞好监管工作

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积极推行投标保证金统一托管、招标文件统一发售、评标报酬统一支付的三统一制度,在最易发生风险的地方设立闸门,有效地杜绝了明招暗定和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行为的发生。招投标监管也从过去的内部封闭式运行程序转变为公开透明式运行程序。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通过建设局网站可随时对每一个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中的签批时间和意见进行查看。通过将部门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与网上审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同步监督,使风险点被及时发现并予以曝光和纠正。

四、严格行为规范,实行动态管理

重点加强对市场行为主体评标专家的日常管理,印制了《建筑工程评标专家管理手册》。使专家明白自己作为专家时的责任、权力、义务,有章可循,依法办事,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依法认真评标,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制定了《评标专家评标表现评价意见表》,由现场监督人员根据评标专家现场评标表现如实填写对专家实行动态管理,一标一评,签字确认,结果记入评标专家个人信息档案。对在评标过程中不主动申请回避、不认真审阅资料、不独立评标或影响他人评标以及索要高额评审费等无理要求的专家,分别给予口头劝告、当场纠正、督促继续教育等处理。拒不改正错误不听劝阻的将提请省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推行闭合管理,实行跟踪服务

为防止中标后随意更换建造师、转包、违法分包、任意进行合同变更、不合理地增加合同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施工合同的全面履行,营造诚信经营、忠实履约的市场环境。市建设局在管理环节上实行由招标办、质、安监等各职能部门共同实施的闭合管理,制定了《邢台市建设局工程建设招投标跟踪管理手册》,将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与合同跟踪管理相结合,不定期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生产建设。对挂靠他人投标、违法分包。转包者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中标无效,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经济、法律责任。加强招投标投诉处理,将工程合同履约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覆盖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全过程运行监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4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34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曾经指出:要着力研究和解决涉及全局和扰乱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问题,努力防止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这是国家工商总局首次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市场监管领域,并提出了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与当今对风险管理日益重视的背景密不可分。本文认为,要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本质,全面构建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厘清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内涵与外延,厘清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对象、目标、范围、内容,厘清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与系统内部业务管理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厘清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内部运行程序和外部保障体制、机制等。基于此,本文运用系统科学原理,在全面分析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系统性与区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试图从总体上构建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

一、基于系统科学的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框架分析

(一)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把握下列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在考虑建设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时,要从整体出发,立足整体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部分的分析来达到对整体的深刻理解,反对分割研究、简单相加的思想。

2.层次性原则。任何一个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级别、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系统都是高一级系统的一个要素,任何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子系统。这些要素、系统相互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有层次的网络。

3.动态性原则。要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活系统,统筹研究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而把握其过程与未来发展趋势。

4.开放性原则。要素间、系统间、系统与外部环境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5.最优化原则。要求在研究的过程中,动态地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统筹兼顾、综合优化,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整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的最优化。

(二)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

运用系统科学分析可以得出,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是政府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并与其他外部系统、子系统、要素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关系。

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本身可分为内部风险管理子系统和外部环境支持子系统。内部风险管理子系统又可以分成风险前信息预警模块和风险后事件处置模块两部分,风险前信息预警模块由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范围、风险管理内容和风险管理标准等元素组成;风险后事件处置由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控制和结果反馈等元素组成。环境支持子系统由法律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标准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等元素组成。

二、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预警系统的设计

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对风险信息的识别、评估和决策,进而采取措施处置市场监管风险,尽可能以最小损失或成本,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市场秩序正常运行的一项职能管理活动。

(一)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范围

风险因素普遍存在。在我们周围,既可能存在诸如暴风、冰雪、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因素,也可能存在诸如炸弹、毒药、病菌等人为灾难风险因素,但这一切并非与所有人都相关,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感受到“风险”的存在。用风险管理术语表述,只有通过“风险暴露”,才真正成为“风险”。

(二)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内容

笔者在阅读大量风险管理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市场监管系统性风险与区域性风险的相关论述进行文献分析后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概念借鉴了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表达形式,是一个外引性概念。市场监管系统性风险也是指单个风险主体,即单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无法预防和控制的、跨区域的传导性风险,如三聚氰胺、禽流感等市场监管风险:区域性风险是指单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能够预防和控制,一般不涉及风险主体系统和全局的非传导性风险,如局部性制假售假、伪造商标等市场监管风险。系统性风险与区域性风险是一组相对概念,相对于中央,省级辖区内市场监管风险是区域性风险,相对于省域,省以下地方辖区内市场监管风险是区域性风险。

市场监管风险大致可分为结构性市场监管风险和运行性市场监管风险。结构性市场监管风险是由人的天然属性以及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性市场监管风险是一个客观风险。对于这种风险因素,风险主体不能将其消除,只能延缓或控制其发生。运行性市场监管风险是履职风险,是组织管理风险的一部分。是因组织运行不当而引起的。对于这种运行性市场监管风险,风险主体完全有能力将其消除。

(三)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分类

一种是以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建立一个坐标体系或风险矩阵;另一种是以风险特征确立若干等级。按后一种方法划分,市场监管风险大致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高度风险有四个特征:1.互动量极大,对公众的健康、安全产生广泛影响;2.涉及高度敏感的信息和问题,如果外泄将产生严重问题;3.影响人群广泛;4.跨部门和组织,连带性强。中度风险有三项特征:1.互动程度中等;2.资料与信息外泄可能产生问题;3.影响一定数量的人口。低度风险有三个特征:1.系统是独立的;2.主要公开的信息;3.产生影响有限。

三、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事件处置系统的设计

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事件处置系统是一个风险后应急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风险预警信息进行评估后进行科学决策,并及时组织和动员处置资源,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危机和突发事件,减轻和消除不良后果,尽快恢复常态。在信息化环境下,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事件处置系统是一个依托电子政务网(局域网)、公共互联网构建起来的电子网络自动处理平台。整个电子网络自动处理平台可分为数据交换系统和数据共享界面两个部分。

(一)数据交换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是一个物理网络系统,主要功能是归集和交换数据。依托网络和数据交换设施,这个网络系统在组织内部纵向沟通上下级机关。横向整合各业务部门;在组织外部联结相关管理部门。其主要功能是将分散在系统内外的市场监管风险信息数据采集起来,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比对、交换和储存后,向各相关节点发送风险管理信息,并为数据共享界面提供技术支撑。

整个数据交换系统都是建立在市场监管风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资源交换体系基础之上的。由于

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在内部是分散在各业务管理、战略管理等部门中,在外部是分散在相关系统(或部门)中,许多数据标准不统一,因此必须依靠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以原始数据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工具,其主要任务是定位发现和重新组织数据。市场监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是依托公共互联网、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而构架的跨部门、跨地域信息资源交换的电子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主要是运用公共互联网主干道,将符合互联网网络通讯协议(tcp/ip协议)标准的各业务系统联接成网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传输和交换。主要模式:集中交换,将信息资源集中于共享信息库中,需要者通过访问共享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交换;分布交换,信息资源储存于各业务信息库中,需要者通过交换结点(或中心交换结点)实现信息资源定向交换:混合交换,是集中交换和分布交换的组合。主要节点是:

1.数据归集。数据归集是数据处理中心通过接入网关。将分散在各业务系统数据库的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数据采集起来,输入交换数据库,并努力保持交换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各数据提供部门业务系统同步,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实时更新。

2.数据交换。在现实中,各业务系统一般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因而无法直接对接。数据交换就是依托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将归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目,转变为标准格式xml,并对产生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与维护,以及将需要对外发送的数据存放在交换数据库中供其他系统共享或直接交给数据发送系统向外发送,从而实现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跨地区、跨部门的交换。

3.数据比对。由于归集的数据中含有大量的“垃圾”和“病毒”,“垃圾”是数据收集中的无用数据:“病毒”是数据处理中的变异数据,因此需要净化。数据比对是依据一定的数据比对原则和程序,从交换数据库中抽取相关数据输入比对数据库进行比对,以保证信息数据与其反映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便最后将有效数据,即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数据传输到服务终端或储存到数据仓库中去。

4.数据储存。数据储存主要运用数据仓库技术,依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自动从比对数据库中获取有效数据进行多主题储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共享服务界面。储存数据库一般由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库和服务信息库组成。基础数据库储存汇总比对后形成的统一的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信息总表;管理信息库是储存维护系统管理信息数据表和系统辅助信息数据表,主要是在管理数据交换时用得到的各种数据表;服务信息库中储存的是从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库中抽取的相关数据,加工后可供使用。

(二)数据共享界面

数据共享界面是一个虚拟系统。主要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各计算机终端界面上设立功能窗口,建立人机互动机制,将相关领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集结起来,形成一个虚拟讨论、决策空间,将整个电子网络自动处理系统充当决策、指挥、执行反馈等的操作平台,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1.风险识别。任何风险都有一定预兆。风险识别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由计算机对采集的风险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市场监管风险因素,存在哪些市场监管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发生风险的概率、后果等;并按规定渠道发送风险预警信息。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swot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环境分析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等。

2.风险评估。相关人员接到风险预警信息后,运用风险评估技术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发生概率及其损失程度,并拟定风险处理备选方案,为下一步风险管理决策做好准备。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是:风险矩阵、风险忍耐度等。

3.风险决策。风险管理决策是指依据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宗旨,在科学的风险识别、评估的基础上,选择风险管理工具,制定处理市场监管风险方案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程序包括:了解和识别各种风险的存在、风险的性质,估计风险的大小:拟定若干风险处理方案;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优化方案。

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选定风险处理方案后,进行配置资源和组织行动的整个过程,包括方案落实和方案调整。方案落实是按既定方案办事:方案调整是根据风险处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减少和消除方案误差。

5.总结提升。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总结提升是对已经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评价,以取得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和提升能力的效果。成功的案例还可以作为范本,存入计算机数据库,供以后学习和参考。风险管理评价的阶段和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风险管理处理技术评价、风险管理社会效果评价等。主要方法包括影响评价法、效益评价法、过程评价法、系统综合评价法等。

四、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环境支持系统的设计

(一)法律保障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基本法,对于政府风险管理的立法主要是政府处置公共紧急状态和危机情境方面,如《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等,而对政府处置日常社会公共风险的立法很少,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立法更是空白。

(二)组织保障

组织是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得以运行的基础。鉴于目前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的特征与组织现状,我们的重点不是重新组建一个新的组织系统。而是在原有的其他业务管理、战略管理基础上分离出一个独立的职能系统或次组织形式。从逻辑上说,市场监管风险管理组织保障包括风险业务管理和组织行动协调两大职能系统。

(三)资金保障

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技术服务方面,需要购置计算机设备、扩大电子政务网(局域网)容量,需要购买网络服务、系统支持软件等,需要招聘网络系统维护人才;在实体运行方面,需要大量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去减轻和消除风险危机:在环境建设方面,需要大量的人、才、物,而所有的一切还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

(四)人才保障

实施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现有的常规人力资源来处理日常市场监管风险,而且还需要大量“高、精、尖”管理和技术人才,用于风险预警分析、风险矩阵管理、计算机维护和信息网络管理等。

(五)标准保障

市场监管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间只有标准统一,才能实现融合。

(六)制度保障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6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27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一)创新服务路径,进一步提升助动发展能力,以积极作为全县工商赢得地位

唯有紧扣发展才能与地方政府形成共同语言,唯有服务为先才能为执法创造良好空间。我们要着眼于全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转变增长方式,切实增强经济竞争力的特性,充分发挥工商综合职能,构筑高位引领平台,创新落实服务发展机制。

1、以轻纺城提升改造为龙头,重振市场强县雄风。一是全力助推轻纺城提升改造。做好政府和市场业主的参谋,优化轻纺城和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布局,改造硬件设施,完善市场功能,力促集群提升。加强划行归市,分类集聚,拉长市场链。着力推进国际化、公司化、订单化交易,致力推进轻纺城国际贸易区和创新拓展区建设。建立市场营业房流转公共信息系统平台,依法加强二手营业房市场监管,合理调控市场商务成本。牵头加强对经营户的业务培训,注重发挥轻纺城各大商会作用,深化协作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巩固和提升工商在市场的影响力。大力建设市场“商业文明”,深化“信用轻纺城”建设,探索市场和谐发展新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继续严厉打击缺尺少码、虚标产地、商标侵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注重品牌隆市,加强整体策划,开展强势宣传,打响“中轻城”品牌。二是推进市场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场建设标准,积极引导各镇街加大对农贸市场的改造力度,重点解决食品安全和市场环境“脏、乱、差”问题,切实为老百姓改善购物环境。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业态,推进专业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方式接轨,提高商品市场流通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深化“放心市场”建设。在全县食品、副食品批发市场推开“放心市场”的建设,实现“放心市场”与“放心店”的有效对接,构建全县食品立体“放心工程”。要积极推开商品交易市场的商品准入工作,督促市场举办单位成立商品准入办公室,严格按索证、审验、发卡的程序把好商品准入关。全面推进市场信用建设、品牌市场建设,充分运用星级市场评定和重点市场培育的抓手,强化市场动态监管和责任制落实,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2、以品牌战略为基点,全力提升我县民营企业竞争力。坚持以品牌战略为基点,进一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工商助动民企的主导作用。健全梯级推进的品牌多向度培育机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品牌培育库,不断创新品牌载体。坚持多源拓展,量体裁衣,帮助企业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驰名、著名商标培育,确保驰、著名商标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努力实现我县品牌培育的跨跃式发展。要按照“一厂一标、新品新标”的工作方针,帮助指导新办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引导企业做到商标与字号的一体化运作。要大力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积极指导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因应“块状经济”发展需要,合力打造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服务商标、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系列品牌。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与企业联手保护知识产权的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商标印制企业信用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协会转型,加快转变职能、强化功能,提升效能。深化“5511”培训工程,不断提高企业家素质。

3、以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要立足职能,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努力服务“三农”,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惠农和市场助农等工作机制。健全市场主体准入服务体系,尽快建好企业登记、年检的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注册、网上年检,努力打造“网上工商”,提升工作效能。要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升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搭建产业平台;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家庭工业和种养殖业,培育农产品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充分发挥合同指导的职能,全力助推广“订单农业”。要深化“红盾护农”行动,深入开展“打假保农业”专项整治,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二)创新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维序能力,树立市场监管权威,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准入机制、惩防机制和信用监管机制,实现对各类市场行为的精确监管和全程监管。

1、建立防控一体的市场准入机制。今年合伙企业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商号认定保护等新法将全面实施。我们必须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建立科学有效的多层级的准入监管模式:对新型市场主体要满腔热情,悉心引导,完善准入规则;对高危主体要严格监控,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损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经营项目必须从严把关、防止失管、失查、失控;对边缘主体要有序规范,积极引导和帮助具备条件的经营户领取营业执照;对非法劣质主体要及早清除,坚决取缔违法情节严重、屡查不改的无照经营户。强化年检工作,加大对“两虚一逃”行为的查办力度,健全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2、健全违法行为惩防机制。要进一步清晰“攻大戒小”的执法理念,科学定位大奸与小过。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就是大奸,要严查不贷。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成长性的无知过失行为就是小过,应采取行政指导和行政告诫,把小过变成合法、合规、合程序。要探索立体式案件查处机制,建立“专案组”制度,对全局的特大案件、疑难案件、新类型案件进行集中攻关。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围绕重点食品和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行为;有效开展商业贿赂治理,重点打击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给予、收受回扣和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等名义给付对方财物的商业贿赂行为;以仿冒侵权为打击重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规范我县定牌加工企业的经营行为,强化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全面推广和提升柯桥所建立假冒伪劣商品比对中心的做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真假商品比对数据库,面向社会,科学引导广大消费者识假、知假、打假。有效把握监控广告的话语权,积极拓展广告监管领域,努力提升完善广告监管机制。做好合同格式条款备案的扩面工作,加强合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3、建立信用通联的综合监管机制。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要按照工商主导、统一标准、注重运用的工作原则,全面推进政府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明确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公示查询和各部门应交换的企业信用信息具体数据。落实企业信用建设专项经费,建立企业信用数据运行平台,借助局域网和互联网,整合企业信用的征集、交换、评价、查询、公示,提升企业信用监管水平。全面落实各项信用监管制度,完成信息纠错补录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夯实工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基础。积极实施市场主体的信用预警,逐步建立起对失信企业和失信市场行为的信用联合防范机制和社会性惩戒机制。深化企业信用指导,加快建立企业信用资产的培育机制和企业联络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的诚信教育,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形成失信可耻、守信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维权机制,进一步提升维权能力,营造公共安全环境

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锁定消费维权这一风向标,全面巩固农村这一根据地,紧紧抓住公共安全这一敏感区,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尽心尽责。

1、建立公共安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去年,作为省政府的试点,我县的“多员合一”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书记、省长吕祖善作了重要批示。这项工作已正式写入今年县委及省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承担责任,巩固深化农村公共安全员的整合工作,真正实现“一网多用”,“多员合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构筑由县、镇、村三级联防、共促安全的农村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创造出新的农村公共安全管理模式。

2、健全农村消费安全准入防范机制。继续推进农村“放心店”“提质扩面”,着力提高“放心店”的配送率,加强放心店源头监管;放大“放心店”品牌效应,积极推进“放心店”标准化建设;鼓励建立“放心店”自律性组织,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放心示范店”的监督,进而实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等距离监管;加大对农村“放心店”业主培训力度;大力普及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全面整治食品批发源头;进一步完善重点商品的准入制度,巩固和完善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

3、完善流通领域综合执法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预警为先的监管理念,加快推进流通领域商品监测体系和消费安全举报系统建设,全力打造12315综合执法平台。要进一步强化精确质量监测机制,加大检测费用投入,结合消费、投诉热点,重点检测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致力提高专项抽检要精确度和权威性,引导消费者确立科学、理性、文明的消费理念。继续完善“四位一体”的食品快速检测体系,有效净化食品消费市场,清除餐桌污染。加快推进12315信息化网络建设。整合现有业务系统,统一建设集“申诉举报、执法调度、质量监控、统计分析、预警防范、应急处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调度指挥系统。

内部管理格局是社会监管格局的动力源和基本保障。要以开展“规范管理年”和“作风建设年”为抓手,以能力建设、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为基本任务,以有能作为、有序作为、有限为根本目标,强化系统凝聚,整合内部职能,提升行政能力,刷新工商形象,用规范和谐的内部管理格局来营造内和外顺、稳定有序的内部管理格局。

(一)以班子建设为根本,提升行政能力,实现全系统的有能作为

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的行政能力,班子是关键、培训是基础,机制是保障。一是强化中层班子选拔管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竞争择优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多向度、精确化的考核模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优秀领导班子创建,提升局、所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开展以团结和谐干在实处、科学发展走在前列为主要内容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永不自满、做带头想干事的表率,永不懈怠、做带头会干事的表率,永争一流、做带头干成事的表率。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培训培养。探索“菜单式、学分制”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按照“突出综合素质、提升岗位技能、实施全员培训、促进终身学习”原则,建立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能力培训体系。推进工商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积极争取注册官试点。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从内部激活干部人才资源。继续深化和完善红盾工程系列创建活动,通过能手评比、评先等激励手段,全面强化行政能力建设。

(二)以优队强所为基础,推进效能革新,实现全系统的有序作为

要以创建便民、高效型工商机关为目标,着眼于优队强所,促进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监管模式的改革,从而推进效能革新。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从办公设施、执法装备、到信息化水平等为基层工商所创造良好的执法监管条件。优化基层工商所的软工作环境,考核激励政策继续向基层倾斜,鼓励机关干部向基层流动。积极开展星级工商所创建活动,建立星级评定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优队强所”的行政执法机制。改革和完善工商所的监管模式,建立以信用分类分层监管为基础、以网格化巡查为依托、以属地化责任落实为保障的责任区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全覆盖,责任全落实。要根据省局的要求,全面实施“强队砺剑工程”,整合经检执法资源,强化经检执法力量,形成综合执法拳头,逐步确立12315统一受理、经检队和工商所集中办案、财务部门规范处置、法制监察全程监督的办案机制,实现行政执法的全透明、全规范。三是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要科学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提升监管的效能,用信息化监管、用信息化办案、用信息化发照、用信息化年检、用信息化预警、用信息化来实现对网络经营等新兴领域的监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业务系统整合的突破口,将责任区监管体系、12315执法体系、流通领域监管体系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融合成一体。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74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一、 注重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市场监管所以党的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旗局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路、 措施、目标和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将党风廉政工作融入市场监管的事业发展之中,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监管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 积极主动做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为促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习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中心所结合《廉政准则》、旗局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把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重点,以学习文件、加强宣讲作为宣传教育手段,引导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和利益观,培养执法人员爱岗敬业的新风尚,使执法人员做到廉洁自律始于一举一动,正气正德始于一点一滴,从思想上廉洁守法, 从行为上防微杜渐。

三、狠抓落实,廉洁自律和制度执行力明显好转

(一)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日常工作

市场监管所严格执行局机关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公车使用纪律,要求工作人员按时按点上下班,严格执行局机关制定的请销假制度,并将每月的出勤情况上报局办公室,形成了让干部职工自觉遵守、部门约束、旗局监督的良好机制。

(二)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转变作风

市场监管所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四官’问题”相结合,把转变干部作风、提能增效作为整治的最终目标,促进干部职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同时强化了岗位责任制,真正将工作责任落到每个人身上,杜绝门好进,事依然难办的现象出现,让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落到实处。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34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政府全面推动,主导金融中心建设

无论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践,政府推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是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方式。一是明确功能性金融中心的整体建设格局。以政策为引导,统一部署,最终形成中央支持、政府推动、市场自发的三方合力。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将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纳入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获得国家各部委政策支持;围绕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设计、制定金融业总体规划和支持、配套方案。三是统筹出台配套政策。围绕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整体规划,形成统筹一体的政策体系,减少政策间的相互掣肘,引导把握政策方向。

改革开放创新,强化金融资源配置

功能性金融中心重点在金融改革、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上,传统区域性金融中心重在强调广泛的、不特定的业务和产品创新;而功能性金融中心则强调创新应符合功能性金融中心特定的资源配置。一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金融开放创新新格局。加强与纽约、伦敦、港澳台等境内外金融中心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统筹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二是推动金融开放,积极推动跨境结算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跨境投融资产品创新,推进外债规模切块管理改革试点、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等重点改革工作,持续拓宽企业跨境融通渠道,推动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三是支持金融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新型服务贸易,加大对“走出去”企业信贷、保险、融资担保等方面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鼓励引导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创新。

围绕核心功能,集聚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是金融功能实现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更要求围绕着功能性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打造金融机构集群,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一是发展金融机构总部集群。吸引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设立法人总部或区域总部。引进央企、大型民企、境外金融资本入股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法人机构拓展布局。二是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三是创新金融机构门类。积极打造全牌照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银行卡清算机构、养老金管理、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民营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专业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资金托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信用卡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四是构建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支持小贷、担保、私募基金、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创新型金融减量增质、做大做强,开展兼并重组,与传统金融业态错位发展。五是发展金控集团。集中金融机构股权,开展股权运作和收购重组,组建以金融资产为主的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加大业务整合力度,实现控股金融机构混业经营。

发展要素市场,建立金融市场体系

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完备的市场体系是功能性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功能载体,围绕功能性金融中心功能定位,必须健全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一是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完善要素市场机构体系。积极稳妥发展要素市场,不断丰富资产类、权益类、商品合约类三大交易市场板块,完善交易功能载体。对接国内外高标准金融经贸规则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引导和鼓励国家金融要素市场开展多层次合作。通过建立透明、规范、信息充分的交易制度支持要素市场发展。二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要素市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积极创新交易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和功能,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推动建立业务创新合作平台和沟通交流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在要素市场寻找合作机会,扩展业务范围,完善要素流转和融资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国有交易市场(控股)集团,引导同类要素市场间兼并、重组或战略结盟。支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性、全国性定价和交易结算平台,增强要素市场集聚辐射效应。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注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依托“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模式新技术开展业务创新,注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同时加强无形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对创新进行有效指导及监管。四是推进要素市场创新转型。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要素市场围绕本业深化发展。推动要素市场开展业务、制度、模式、产品、服务创新,不断优化运营机制,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高机构盈利能力。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4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33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任何金融产品都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对金融市场管理的关键就是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互联网金融所改变的是传统金融的方式而不是金融本身,无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如何虚拟化和技术化,核心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技术,因此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样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管理的关键也是对信用风险的管理。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金融”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市场较传统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防范。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来自制度设计缺失、交易过程失控、风控手段缺乏和互联网应对方案缺位四个方面。

(一)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制度设计缺失

1、未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特点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的《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都是基于传统金融而制定的,已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如为控制传统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而设定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等规定,对互联网金融的适用性较弱;对于p2p贷款、众筹融资等新的融资类业务无相关法律文件可循;在第三方支付领域,虽然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网上支付业务的管理体系,但在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支付等新兴领域,很多政策仍处于空白阶段。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旦发生经济案件,投资者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维护自身权益。

2、监管主体处于多头和部分监管真空状态。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由央行监管,互联网基金理财由证监会监管,互联网保险由保监会监管,市场处于分业监管状态,并且没有形成互动协调机制;现在互联网企业多为跨界经营,涵盖支付、信贷、担保、保险、基金理财等多个领域,各业务之间存在着大量关联和交易,由于各监管部门只负责相应职责,因此对于业务之间的关联和交易存在监管真空;同时p2p借贷、众筹融资、网络货币等新业态尚未明确监管主体,监管信用风险更无从谈起。

(二)对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的监控手段薄弱

1、对参与主体的合规性没有设定有效验证,加大了交易信息不对称风险。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都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进行,使得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很大。加之对于主体身份识别、信用违约记录、交易目的核查等信用风险评价要素并未设立系统的验证方案,更加大了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办理大额资金汇划时无需使用必要的安全校验工具;p2p网贷平台风险准备金不足的违规性问题无系统核查、也没有资本约束设置,目前已发生过多起卷款潜逃事件。

2、对互联网滞留资金没有实现有效跟踪,导致信用风险积聚。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时,首先必须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开设账户,之后资金才能在互联网上流转。虽然在资金的调拨过程中,依旧离不开银行的底层服务,但从业务性质上,第三方支付平台事实上从事了与银行结算类似的业务。沉淀资金往往会在第三方处滞留一两天甚至一两周不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大量的资金沉淀会导致其信用风险积聚;当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各银行系统账户轧差结算时,每笔客户资金的来龙去脉变得更为复杂,又相当于屏蔽了外部对资金流向的识别,使得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注册虚拟账户的任意主体,都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账户间的资金转移(如网络洗钱)。

(三)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控制的手段缺乏互联网金融市场由多边信用共同建立,网络节点交互联动,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波及整个网络。由于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隐蔽性强,关联度高,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分析手段。

1、未与央行征信系统关联,信用风险识别手段单一。除传统的金融机构外,互联网公司尚无法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相互之间也没有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目前互联网公司信用风险审核主要依托其网络平台,信用风险识别手段单一,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完全凭借各自的审核技术和策略,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互联网公司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多边信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技术风险以及平台的脆弱性对整个金融网络的影响不容忽视。

2、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传统信用风险分析方法难以运用。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具有无限性、广泛性、无序性等特点,海量的信用交易数据储存在网络后端的access、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中,在提取数据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时,不可避免地被大量无用信息所困扰,造成工作量大、分析效率低下,难以作出有效分析和判断。

(四)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各种非预期事件没有系统化应对方案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金融市场面对的是开放的网络通讯系统、不健全的网络监管、各种非预期的电脑黑客以及不成熟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和机密技术,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若爆发系统性故障或遭受大范围攻击,将可能导致各类金融资料泄露和交易记录损失。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基础架构所使用的大部分软硬件系统均是国外研发,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互联网金融设备较为匮乏,使得我国整体互联网金融安全面临一定威胁。而对于上述因素对金融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系统化应对方案。

二、国际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在全世界都面临挑战。因为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而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对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管体制相对健全,体系内各类法律法规协调配合机制较为完善,能大体涵盖接纳互联网金融新形式,不存在明显的监管空白,通过分析总结他们的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参考借鉴。

(一)美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美国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发源国,一直致力于改造和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更加重视对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这一新渠道业务,美国政府从宏观到微观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根据互联网金融特点迅速补充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的风险控制方面,从网络信息安全、电子签名、电子交易等方面补充出台了《网络信息安全稳健操作指南》、《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安全与稳健程序》等系列规则。如《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签名法》中规定,必须事前向消费者充分说明其享有的权利及撤销同意的权利、条件及后果等;消费者有调取和保存电子记录的权利,消费者享有无条件撤销同意的权利。

2、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并建立互相协作机制。以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为例,出台了《爱国者法》、《电子资金转移法》、《诚实借贷法》等法案,并要求联邦和州两个层面,采用现场和非现场核查手段重点对交易过程进行严密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爱国者法》中规定,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定位为货币服务企业,要在美国财政部的金融犯罪执行网络注册,并及时汇报可疑交易,保存所有交易记录。

3、设立专门信息平台,对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各类需求。随着大量金融业务迁至互联网上交易,各类高科技网络诈骗花样百出,对此,美国政府设立专栏网站,实时更新互联网诈骗、消费者权益受损等案例,开展广泛的互联网消费权益警示教育,促进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旨在降低互联网金融消费损失;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白领犯罪中心联合组建了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消费者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电话、电邮和上门等多渠道进行投诉。

4、微观审慎的监管。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变化,对新推出的各类产品制定详细完善的监管规则。比如对于市场新推出的众筹业务,主要是从防范风险、保护投资人的角度进行规定:首先是对项目融资总规模限制,每个项目在12个月内的融资规模不超过100万美元;其次是投资人投资规模限制,根据每个投资人的财务情况对融资规模有一定限制,比如投资人年收入或净值低于10万美元,总投资额不能超过2000美元或其总收入的5%。

(二)英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英国除了像美国一样,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监管框架内、补充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进行了一些有特点的尝试。

1、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监管职能。英国英格兰银行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负责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当然也包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但因该部门制定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规流程较长,在具体法规流程未出台前,允许自律性较强的行业协会承担相关监管职能。如英国成立了全球第一家p2p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已发展成为良好的行业自律组织,协会章程对借款人设立了最低标准要求,对整个行业规范、良性竞争及消费者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充分结合现有征信体系,促进信用信息双向沟通。英国利用市场化的征信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征信体系,可提供准确的信用记录,实现机构与客户间对称、双向的信息获取;同时与多家银行实现征信数据共享,将客户信用等级与系统中的信用评分挂钩,为互联网金融交易提供事前资料分享、事中信息数据交互、事后信用约束服务,降低互联网交易不透明风险。

三、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综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管理现状,参考国际管理经验,建议从完善制度体系、丰富风控手段和建立互联网安全标准三方面构建管理体系。

(一)在现有框架下,补充完善互联网金融法规及监管体系

1、加快互联网金融的立法速度,逐步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互联网参与主体进行约束,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制定风险准备金制度,根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征制定市场准入机制;对金融交易过程加大风险控制,建立交易过程监控法规,通过现场和非现场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互联网滞留资金实行有效跟踪,对于电子交易合法性、安全性加快立法速度,出台数字签名以及电子凭证有效性的条件和标准;针对网络金融犯罪加大惩治力度,以降低网络金融犯罪案的发生几率。

2、根据参与主体特征,建立分工明确的监管框架。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是传统业务向互联网的延伸,对其监管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其风险主要来自网络建设和运营等方面,因此,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可监管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建设和互联网金融运营业务;互联网企业利用成熟的互联网运营手段和技术将金融业务嫁接于互联网,其风险主要来自金融业务相关方面,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要对其强化金融关联业务的监管,并且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地带。

3、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功能。2013年12月3日,央行下属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与75家机构共同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这被认为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最高水准的行业自律机构,被视为互联网金融迈向行业监管的过渡性举措。行业协会可根据创新业务特点,在相关法律法规未出台前,先行设定行业标准,规范相关业务发展,在促进新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防止和缓冲风险影响。

(二)建立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

1、丰富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数据库,加快配套征信系统建设。一方面,创建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全面采集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互联网征信体系数据库,同时关联央行征信系统,对比完善互联网金融数据;另一方面,将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传递给央行征信系统,实时更新征信信息,全面共享数据库信息,为客观评价企业和个人信用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

2、设立互联网金融投诉平台,掌握一手信用违约数据。可以参照美国政府的做法,由央行、公安部等部门联合成立互联网金融犯罪投诉中心,接受消费者多渠道投诉,掌握市场真实信用风险状况。同时设立专门网站,实时更新诈骗案例,进行互联网消费权益警示教育,促进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建立面向互联网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一方面,以互联网金融数据库平台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甄选价值信息,并与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结合,开发综合型信用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整合、深入分析和加工,建立互联网金融市场评分机制和信用审核机制;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参与主体多为非专业金融机构和人士,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可在数据库平台上增加信用风险自评模块,方便互联网企业通过平台数据监测自身风险能力、改进业务营运环境,完善金融网络多边信用环境。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安全标准,从根本上确保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我国应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现状,建立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体系,尽快与国际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和规范接轨,使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业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逐步实现整个金融系统的协调发展,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此外,我国要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研发的支持,力求在数据加密、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网络防护体系,脱离在硬件设备方面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技术上的独立。

四、结束语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2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56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一、回望过去,我们的市场监管工作有力有为

过去一年,是我局忙碌、收获的一年,国卫复审迎检期间,全局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迅速投入工作中来,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无私奉献,展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最终,高分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迎检,我们的工作受到县级领导的肯定。

一年来,大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了理论武装,强化了政治担当;我们坚决贯彻国家总局、省局、市局、县委、政府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守底线”与“拉高线”相结合,坚决守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全县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市场安全事故。同时,统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质量强县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各领域监管服务工作,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2019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荣获社会事务部门二等奖;保留了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在全国市场监管12315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

今年以来,在急难险重任务上,我们一如既往地贡献着市监力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从大年初一起,全员取消休假,坚守岗位、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第一时间督促相关行业暂停营业,同时竭力保障市场供给,并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悉心指导复工复产,为我县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市场监管人共同努力,合力付出的结果。对此,县委、县政府给予充分肯定。在此,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年,我们要进一步把这股劲头和精神发扬光大,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

二、实干创新,不负韶华,扎实做好**年市场监管工作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市场监管工作责任重大,今年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会的部署要求,紧扣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工作目标,强化机制创新,加强工作融合,严格市场监管,推进综合执法,统筹做好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

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具体到市场监管部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局部署的中心工作就是大局。作为一个“管市场”“守底线”“促发展”的综合性大部门,我们一定要凝聚共识、提高站位、勇于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局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当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高效监管的实践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用实干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

(二)推动“两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一是深化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和千家企业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质量提升。二是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完成各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完成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事中事后监管。三是筑牢计量技术基础。推进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工作,推进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动态监管。强化对民用“三表”、集贸市场公平秤监督管理,全年开展监督检查不少于4次。四是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和证后监管,开展工程质量、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检测市场监管整治。

推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优化创新环境。一是扩大知识产权规模,确保全年新增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去年。二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扎实开展商标、专利质押融资工作。三是强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抓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培育、认定、推荐工作;四是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升商标受理窗口业务质量,加强非正常商标申请监控,开展服务窗口前移活动。

(三)聚焦“三大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聚焦民生关切,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持续推进12315执法体系建设。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深化12315“五进”、绿色通道等基层维权网络建设。强化消费投诉举报大数据分析运用,加强监测预警、督办通报,完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约谈等制度。二是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以石油化工行业创建为主线,在全县石油化工行业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创建。三是加大重点消费领域执法整治。开展消费欺诈、侵犯个人信息、预付卡跑路等消费痛点堵点问题专项整治,妥善应对重大消费维权、群体维权事件。

聚焦发展关切,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巩固和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广营业执照自助打印服务,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领域广泛应用;承接好市级下发县级行政许可工作的实施。应用小微企业名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类扶持政策,完成**年贷免扶补工作。抓实抓好“小个专”党建工作。

聚焦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是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强化案件查办。强化直销监管,严厉打击传销违法行为,完成175个无传销社区(村)的创建工作二是加强网络和广告执法。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监管,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优化广告监管方式,健全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定期约谈、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监测执法力度,深化互联网广告监管整治。三是强化新型监管机制。强化信用约束,规范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工作,持续推进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提高企业年报率,确保年报率不低于上年度。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融合和统一规范,完善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市场监管内“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大力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年底前实现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检查常态化。四是加强重点监管执法工作。强化商品交易市场和合同行政监管。积极落实“双打办” “打私办”等工作职责。聚力线索核查清仓见底,持续深挖根治,着力推动长效常治,做好扫黑除恶打建结合工作。

(四)坚守“四大底线”,维护和谐稳定的市场环境。

坚守食品安全风险底线。按照食品安全“零容忍”的要求,压实各级责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严厉惩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持续抓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切实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时段、重点食品的集中整治工作。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达90%以上。持续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明厨亮灶”建设。

坚守药品安全风险底线。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违法犯罪行为。推进“两法”(《药品法》、《疫苗法》)实施,落实药品安全责任,进一步巩固药品安全治理成效。加强疫苗监管。加强特殊药品、大型医疗设备等重点品种监管,全面完成医疗器械化妆品国抽和省抽市抽任务。加大对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超范围和超经营方式、经营使用假劣药品以及未经注册和过期医疗器械等行为的检查力度。着力提升全县药品医疗器械执法能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坚守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底线。坚持“把隐患当事故处理”的观念,以液化石油气气瓶、油气输送管道、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以及大型游乐设施、客运架空索道、厂内专用车辆、“三无”电梯、简易升降机隐患治理为重点,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抓好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节假日安全保障,定期开展安全状况分析,确保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100%。

坚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底线。聚焦儿童用品、农资、烟花爆竹、成品油等重要消费品,紧盯水泥、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物、电线电缆、食品相关产品、装饰装修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强化监督抽查、产品风险预警和专项整治措施,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100%进行处理。

(五)开展“五项行动”,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继续开展集贸市场提升行动。二是开展农村集体聚餐规范管理行动。落实农村集体聚餐信息收集、报告和备案等工作机制,强化农村集体聚餐规范管理,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开展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管专项提升行动。四是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工程提升行动。五是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保障服务行动。

(六)抓牢“八大整治”,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开展米线、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专项整治。二是开展网络订餐“净网”专项整治。三是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处方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四是开展气瓶检验机构和机械式停车设备专项整治。五是开展重点领域认证乱象专项整治。六是开展减税降费专项整治。七是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八是开展市场流通乱点乱象专项整治。

三、迈上新台阶,市场监管队伍是关键 (一)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责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准确把握机关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庸、懒、散”作风顽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2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92位用户关注,25人点赞!

2020年,**所在县局党组、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严格按照县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天保所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育监督,努力探索从源头防治和惩治腐败现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工作,为使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就2020年**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学习教育,提升干部队伍思想认识,认真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按照县局的统一部署,所长牵头组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全体干部职工通过文件或“云岭先锋”app认真学习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县委相关会议精神、县局相关会议精神,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细化责任分解,强化落实,落实“ab岗”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谈话促廉。所长严格落实分管领导组织召开的季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会议廉政工作安排,所长以身作则,对干部职工开展廉政谈话。二是目标责任促廉。所长与县局分管领导、所上干部职工与所长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巩固“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成果,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保证日常执法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二、持续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规范管理,筑牢反腐拒腐防线,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管理,监督制度落实。一是按照上级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制度规定。二是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全体党员、干部无违反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行为发生。

三、依据职能职权认真履职,开展各类监督检查,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一是始终围绕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药械使用安全等,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我所持续开展了扫黑除恶、扫黄打非、药械市场、餐饮服务环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监督处罚力度,规范辖区内各类市场的良好秩序,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二是做到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市场违法行为,在2020年上半年我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1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三是严格落实“两法衔接”、案件公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确保了行政处罚案件的公开、公平、公正。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5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43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构建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是当务之急

不可否认,金融业的分业监管,带来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的巨大发展。然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体制机制在2015年股市的剧烈波动中已经暴露了其缺陷。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必须出台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监管条例、新型的监管手段和数据管理平台。利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市场杠杆和有效抑制非法违规的操作,维护市场稳定。监管部门的工作导向。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缺少数据库。银行有银行的数据库,证券有证券的数据库,保险也有自己的数据库,监管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库更多,但基本上是碎片化的。建立中国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构架,将分散的、碎片化的数据源进行整合,实现金融市场大数据的交叉共通互融,并通过丰富的应用,发挥金融市场数据的最大价值。行业发展的技术导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金融业进行金融创新的技术保障和关键。在其推动下,我国金融业早已超出了存贷汇兑等传统业务模式,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金融市场创新路径的选择本质上是技术引领的制度选择。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金融产品、以“阿里云”为基础的商业数据库武器、以“蚂蚁金服”为典型的全牌照金融架构,都是行业发展的技术导向成功的证明。构建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平台是适应和引领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重大技术创新,最终改革和完善监管体制,实现风险监管全覆盖。危机研究的经验导向。历次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进行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重塑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国际各方在反思中认识到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性,认识到及时、充分、准确、全面的数据是监管机构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重要基础,纷纷构建起全面、系统的金融市场监测平台,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积极探索市场风险计量和识别工具及手段,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建设中央数据库就是美、欧等经济体在这一考虑下的重要举措。借鉴国际经验,建设数据平台就是推动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市场和监管的物质基础。金融安全的任务导向。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全球性市场波动、冲击、传染等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和提升。建立权威、及时、全覆盖的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首先可以对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即时成像、动态跟踪,使得潜在金融风险早发现、少发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定点调控,减少风险的累积,堵住风险源头,防止交互传染,从而达到金融市场的长效均衡;其次可以从宏观审慎的角度,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和观测,预测金融市场运行轨迹,推动早期预警机制的形成;再次可在全覆盖的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基础上,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和稳定性评估,有利于提高金融危机的吸收能力和处置能力;最后可通过定期市场信息及研究分析,形成信息对称的主渠道,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波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因此,建立立足于现代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作为金融市场全要素的数据映射,能让监管机构随时随地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交易动态,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升监督管理的精准度和调查研究的针对性,为定向的、个性化监管方式提供数据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合规审慎运营,以微观均衡促进宏观均衡。

构建中国(上海)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

上海是国家规划的国际金融中心。政府和中央银行联手,在上海探索构建现代金融市场全口径监测数据库平台,实现跨行业、跨市场、跨境的监测系统,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时代的选择。上海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金融监管全覆盖高度重视,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希望能尽快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数据库的建设是很好的切入点和抓手。同时,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已经对数据库建设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跨境、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市场监测已有一定的积累,数据平台建在上海,可以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形成新的碎片化。从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看:一是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二是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众多,许多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营运中心、交易中心、票据中心、离岸业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研发中心等也汇聚上海,积聚效应非常明显;三是我国金融子市场近80%的交易量集中在上海,整合、构建、提升原有的监测数据有较好的基础。因此,积极促成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平台在金融要素、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和专业人员高度集中的上海先行先试、落地开花,相当于全国数据的80%已经覆盖,可为最终推动全国数据库平台项目落户上海打下重要基础。互联网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是突破口一方面,现代金融市场的基础已经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新业态后,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明显化,现行的碎片化监管无法应对系统性风险。近年来频繁暴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2015年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和2015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公司风险事件的集中爆发都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我们可以以互联网金融治理为契机,从加强市场基础设施角度,以建立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平台为抓手,从建立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入手,逐步实现新型金融业态监管全覆盖。其中,建立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是互联网金融治理的主要路径,也是主要目标。首先,通过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及时获取相关监管信息。治理互联网金融首先要知道市场中有多少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主体。由于所有互联网金融主体都是通过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所以,我们可以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展业三原则要求,在业务环节提示互联网金融与监管部门的系统对接,以此来摸清市场的底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由于是系统对接,数据上传,互联网金融主体、产品、资金和实现方式等一览无余,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监管的牌照准入、审批登记、检查核查和直接接触等方式方法,真正进入事中事后监管,形成新的监管体制和机制。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能及时对这些互联网金融的产品销售和资金流向进行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而且,系统监测本身就是日常的规范,能防止风险累积。其次,通过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解决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现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端,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在信息不对称下,金融监管可能会失灵,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混乱。2015年以来股市homs配资、云南泛亚、“e租宝”等事件的爆发,表面上是监管规则缺失,但根本上还是监管机关对这些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够,无法及时跟踪监测,出现监管盲区,也就无法适时地进行规制。互联网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能成为市场信息对称过程中的主渠道、权威版和即时通。再次,通过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落实《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的相关原则。“一致性”“穿透式”“全覆盖”“集中监控”等原则是近期提出的互联网金融整治工作的原则。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难以有效监测并预警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央银行无法及时监控资金的流向,大量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使得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社会资金流向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因此掌握金融市场资金的流向,具有一个汇集市场所有数据的监测数据库就成为保障互联网金融规范稳健发展的前提。最后,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建立的目标就是通过数据库来实现金融监管。现有数据库侧重的是金融产品的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功能,监管功能尚未发掘。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是以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将市场上的互联网平台与监测数据库对接,包含一套从法律关系、监管制度、市场主体、从业人员、行业自律,到基础资产市场、登记、确权、流通、外部评级等指标,通过风险管理的评估参数和数据模型将一些监管规则数字化,对监管对象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功效,减少监管工作的盲目性,大幅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效率。也许,互联网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的建设能为整个金融市场监测数据库平台的建设开创新的路径,通过互联网金融监测数据库的先行先试,为构建现代金融市场监管框架提供模板。

作者:吴水平 陈晓虹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4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2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今天,来参加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兼职监察员经验交流会,我感到十分高兴。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我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很及时,准备的也很充分。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这一重要时期,省工商系统能够及时召开这样的经验交流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工商局党组的政治敏感性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力度。今天,与省、地、市局领导和基层一线干部见面,看到我们队伍整齐、精神振奋,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作为基层工商所兼职监察员,为从源头上预防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刁难群众、办事拖拉等现象,作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实现了“干好工作完成任务,管好干部不出问题”的目标。

几年来,工商局在服务大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主线,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实施品牌兴市、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发挥职能,转变观念,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促进经济发展优惠政策,深入开展上门服务、现场服务、变通服务、跟踪服务、包扶服务等优质、特色服务活动,大力落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好事快办的工作措施,营造了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谐的工商执法环境,促进了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支持自主创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培育市场体系等重点工作落实上,全力以赴,很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先后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糖业有限公司、木业集团提供优质服务,注册资金4.8亿元,减免缓收登记费用近10万元。主动帮助企业建立了木业集团和金正油脂集团,结束了市没有集团公司的历史。积极支持农村万百千放心工程,两年来共发展200家放心农家店,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消费者,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全省首家颁发了专业合作社执照,到目前共颁发了27户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注册了农字号商标86个,培育了“雪城2号”、“金珠”等6个知名商标,协助市政府和各类协会注册了“富锦大米”、“富之锦”等10个地域商标,帮助农民推销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近千万元。

二是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规范经济秩序。重点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全力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国务院的《食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集中开展了系列食品市场整治行动,全市流通领域未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抓住人民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坚持重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强化了农资市场、粮食市场、成品油市场等重点商品市场的清理整治,查处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大要案,树立了执法权威,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尤其在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中,在市场准入、商品备案、台帐建立、巡查打假等方面严格执法,查处农资案件62件,为农民消费者挽救经济损失余30余万元。

三是狠抓干部教育管理,积极塑造新的形象。工商局党组提出了“两年三抓”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年、网络科技使用年、抓基础、抓基层、抓基本功活动的开展,使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为此,市纪委在工商局召开了现场会,促进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连续九年被评行风建设最佳单位,赢得各界的好评。

上述成绩的取得,既是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部门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工商局全体干部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强化基层工商所“纪检监察员”建设,是适应工商所停收“两费”后工作职能转变的需要,更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工商局抓住了基层工商所兼职监察员这个龙头,采取了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掀起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高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我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要强化工商所内部监督制约。在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好的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抓得紧、抓得细。在机制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二是要把廉政建设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紧贴工商行政执法开展执法监督,重点抓好高风险岗位廉政风险的预防,开展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深化延伸党务、政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监督,实现监督工作的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一、严肃权力运行,强化机制建设 为强化招投标制度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市建设局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全过程及监管事项进行了剖析、分解,编制了工作流程,找准容易产生腐败的风险关键点14个。根据风险程度的大小确定了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作风信息

  • 整顿机关作风
  • 整顿机关作风81人关注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动员部署 10月20日听取了书记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和书记做的关于机关工作作风整顿的报告后,10月22日我们在院周会上传达了会议精神,11 ...[更多]

  •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
  • 市场监管作风建设63人关注

    一、严肃权力运行,强化机制建设 为强化招投标制度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市建设局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全过程及监管事项进行了剖析、分解,编制了工作流程,找 ...[更多]

  • 纪律作风的建议和意见
  • 纪律作风的建议和意见61人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口计生系统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全系统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更多]

优质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