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安全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977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8分钟,共有122位用户关注,42人点赞!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江南水乡乌镇,共商互联网发展之计,共谋网络空间治理之策。在此,我谨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刚才,主席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理念,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主席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现了对互联网时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去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主席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强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网络空间合作,网络空间“朋友圈”不断扩大。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人类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让世界真正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成为休戚与共、命运攸关的共同体。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就是希望我们更好把握信息时展趋势,共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实现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建设人类共同新家园的客观需要。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了人们生产生活空间的空前拓展,已经成为人类共有的新家园。让这个新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和责任,也是我们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出发点。应当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也是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只有牢固树立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精诚协作、群策群力,才能把互联网建设好、发展好。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挑战的迫切要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现在全球有30多亿网民,还有30多亿人上不了网,绝大多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信息鸿沟仍在拉大;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尚不完善,难以平衡反映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公害,影响着全球互联网均衡、安全、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哿ν心、携手应对。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发掘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应当看到,互联网正在引领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突破和飞跃,日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就需要我们把互联网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助力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2年来,一直是互联网领域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中国作为有7亿多网民的网络大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以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为指引,加强彼此政策协调与合作,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
第一,我们应在完善治理规则、推动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方面深化合作。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推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需要汇全球之智、聚各国之力。当前,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尤其需要各国登高望远,坚持平等相待、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我们应当把尊重网络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维护各国在网络空间平等的发展权、参与权、治理权,着力改革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搞网络霸权,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要充分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的作用,加快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国际化进程,形成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更加平衡地反映各方利益关切。
第二,我们应在促进互联网创新创造、实现共同发展方面深化合作。互联网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为经济结构优化提供着重要支撑。我们鼓励和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创造,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培育,加快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各国应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技术研发、跨境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创新等领域合作,在网络空间创造更多利益汇合点、合作新亮点。过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改革开放。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第三,我们应在加快网络普及、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方面深化合作。随着信息化加速推进,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新基础设施。国际社会有责任在全球范围促进信息技术普惠式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加快网络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增强其自身网络发展能力,为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应当加强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网络便民、信息惠民的新途径新方式。中国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战略对接,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第四,我们应在扩大网络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方面深化合作。互联网在思想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携手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充分展示人类文明多样性,在互动互鉴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各国应积极发挥互联网在传承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弘扬正义、善良、阳光、美好的正能量。我们要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中国愿深化与各国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网络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知相通,让不同文明的花朵竞相绽放、多姿多彩。
第五,我们应在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维护良好秩序方面深化合作。网络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必须通力协作、共同应对。维护网络安全,重要的是树立共同、互信、合作、可持续的网络安全理念,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不能为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而牺牲别国安全。我们应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沟通协商,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领域的战略互信,建立常态化应急响应机制,有效管控分歧、防止误判。同时,还要深化在技术研发、规则制定、信息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和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共同建设和平之网、安全之网。
全球网络安全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7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10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 社会道德 建设 防范措施
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近二三十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发展异常迅速,在迎接信息社会来临的同时,人们也发现计算机犯罪现象正在急剧增加。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一体化的典型表现手段和形式,全球化的进程将深刻影响互联网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问题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平均20s钟就会发生一起黑客事件,目前全世界约有80%的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除原有的计算机犯罪频频发生外,其他新型的网络犯罪如网络、网络诈骗也在蔓延。网络犯罪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络犯罪及其控制对策予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的研究集中在计算机管理、网络安全及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防范犯罪的措施,有的从法律视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也是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最的有效措施。
1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再认识
网络犯罪是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还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上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虚拟社区这些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网络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犯罪也呈现出一种犯罪的新形态。网络犯罪正是经济一体化、网络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机犯罪基础上“孵化”出来的网络犯罪,因为计算机发展迅猛,广泛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网络,网络正是由这种需求而构造起来的,它使经济得到更为迅速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负面效应—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常常发生在特定的场所—网络空间内,有人称之为“虚拟空间”“赛博空间”或“第五空间”,它区别于现实的生存生活空间,是一个没有客观实体的世界,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精神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网络犯罪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
2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展态势
在网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犯罪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完成,并且,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这些犯罪的实施。大量的网络诈骗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汤普生警告说:“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增长最快、涉及面最广的一种白领犯罪行为。”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说:“电子商务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核心,但其安全间题常令人头痛万分。”一份研究发现,英国约有8%的商品在网上订购后始终没有送到消费者手中。骗子利用人们善良的天性,在电子交易活动中频繁诈骗用户,对此各国法律专家也很头痛;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将更加严重。近年来,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之市场失范和法律的不健全,网上假冒、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止,十分猖撅,案件数量持续增长,重、特大案件增多,犯罪后果严重,损失巨大。在众多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尤以侵犯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最为严重;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将不断增多。据美国官方统计,银行每年在网络上被偷窃的资金达6000万美元,而每年在网络上企图电子盗窃作案的总数高达5-.100亿美元之间,“电子扒手”平均作案值是25万美元,而持枪抢劫银行只有7500美元。“电子扒手”多数为解读密码的高手,作案手段隐蔽,不易被抓获,通常能够查获的约为1 /6,而只有2%的网络窃贼被抓获;网上贩毒将发展迅猛。因特网也把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有类似意向或目的的人联系到一起,并且使他们能通过因特网确定供应来源。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利用等级结构图和清晰的地域边界的执法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毒品犯罪的发展。
全球网络安全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58位用户关注,36人点赞!
在各方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在此,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出会的各位嘉宾,对所有为大会作出贡献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届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通过视频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理念和主张,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在国际社会引发热烈反响。的讲话以全球视野、宽广胸襟,鲜明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充分展现了对互联网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准确判断。
的讲话,重申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强调要坚持网络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彰显了道义力量。
的讲话,阐明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提出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展现了对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指引。
的讲话,擘画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美好愿景,强调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进一步增进共识、加强合作,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使命和担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深入阐释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提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完善治理规则、促进创新创造、加快网络普及、扩大网络交流、应对安全挑战等五个方面深化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会期间,来自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围绕“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坦诚交流,畅所欲言,共话全球互联网发展前景,共谋网络空间治理良策。在思想交流、技术展示、经贸合作、共识形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大会交流和分论坛讨论气氛热烈,富有专业深度、思想创见。大家反映,大会分论坛由各专业部门承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议题讨论很有深度,碰撞出不少思想火花,体现了专业性、思想力。许多论坛人气爆棚,一座难求,精彩观点层出不穷。
二是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汇聚了全球尖端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和多位中外企业家表示,首次举办的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展现了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先进科技成果,展现了互联网强大创新活力,必将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创新成果涌现,亮点纷呈。我接触的几位观众跟我讲,博览会的新技术、新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脑洞大开”,充分感受了科技发展的非凡乐趣,对未来的智能化、网络化生活十分憧憬,满怀期待。
四是《乌镇报告》凝聚各方共识,成为大会标志性成果。专家普遍认为大会高咨委通过的《乌镇报告》是《乌镇倡议》后续进程的重要一步,必将成为各方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共识性文件。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在三天时间里,与会嘉宾就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重点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愿以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以“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指引,在共识中增进共享,在共享中深化共治,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只要在尊重网络的基础上,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和标准,促进网络空间的平等尊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必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互联网的基因,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只要持续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打造泛在、移动、智能、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培育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促进网络空间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必将更加凸显。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只要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积极搭建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网上交流共享平台,制定完善有利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贸易规则,着力消除贸易壁垒,在网络空间创造更多利益汇合点、合作新亮点,促进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必将更多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我们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是无国界、无边界的,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命运攸关,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我们紧密协作,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依法打击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等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障亿万网民合法权益,加强网络伦理和网络文明建设,促进网络空间的安全有序,网络空间这个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将实现更加安全、稳定、繁荣的发展。
会议期间,大家也很关注不久前中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网络安全法》。这部法律的出台,目的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通过立法保护网络安全,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中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我们的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开放的大门打开了就永远不会关上。出台《网络安全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而不是限制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合作而不是搞贸易壁垒,更不是针对哪个国家、地区或企业。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这几日,千年古镇的历史底蕴、创新发展的时代活力、平等开放的峰会氛围、务实高效的交流合作,已经汇聚成激荡希望与梦想的前行力量。乌镇因其独特魅力而成为永久会址,乌镇因互联网而享誉全球,乌镇因大家的思想创见而异彩绽放。让我们把乌镇时光留存心底,把思想共识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共同谱写互联网造福人类的美好篇章!
全球网络安全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9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81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生活新领域,治理新难题
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它是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意见表达的广阔平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实现一瞬间的资讯分享、刹那间的信息分发,人们前所未有地被连结在一起,结构成声息相连的网络命运共同体。互联网还具有极大的聚合性,新闻、教育、医疗、政务、金融、交通、科技、市场等几乎人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放置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同一个网络、同一个世界。
接入国际互联网21年来,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cn域名数量约1225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10多年来,互联网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传奇,2014年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中占比已达7%,超过美国。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并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环节,并逐渐成为各类产业可以借力的重要平台和腾飞翅膀。
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消极的一面。色情、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犯罪,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歪曲历史、造谣污蔑、侵权盗版、虚假新闻,破坏舆论环境,侵蚀主流价值;煽动、宗教极端、网络、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国家和社会稳定,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编造传播谣言、攻击国家体制、侵蚀意识形态、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序良俗、恶化道德风气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在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少数网络强权以邻为壑,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而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互联网领域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解决网络侵权、违法与犯罪,依法管网治网,净化网络空间,成为了国际治理的重要主题。究其实质,互联网助长违法犯罪滋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犯罪乐土,不仅是由于人类的治理能力尚赶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由于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日益凸显的国际治理缺陷所致。少数互联网强国利用不对称甚至压倒性网络信息技术,奉行网络霸权,控制、支配、宰制国际互联网,甚至以邻为壑,侵犯他国网络,对他国互联网管理政策进行粗预。
网络空间,中国愿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强调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依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现实空间,战火硝烟仍未散去,恐怖主义阴霾难除,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而网络空间也日益有成为各国角力战场和违法犯罪温床的危险。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的防范和治理,对无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行为的打击,在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匮乏的情况下,都很难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有效管制。
面对问题与挑战,主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在尊重网络的基础上,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这正是互联网发展的美好中国愿景。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互联网发展美好愿景与当前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现实,根源于不平等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国际互联网巨头不仅在数量上超过2/3为一个国家所垄断,尤其是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和规则也为其所垄断,从而产生了以所谓网络自由为名,对各国网络的侵蚀与破坏。
正是基于对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存在问题的深刻认识,主席提出了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四项原则是:尊重网络,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的具体内容是: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动力与目标,四项原则是指导精神与基本遵循,五点主张兼顾当前与长远,既提出了应立即着手解决的具体任务,也指明了未来应该着重努力的重要方面。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不仅是互联网国际治理上的中国表述,更是我们为互联网国际治理所贡献的中国方案。
“尊重网络”原则是中国方案的根本与出发点,“网络”概念是中国贡献的核心与灵魂。网络承载的是人类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公平正义的理想和愿景,也是针对当前互联网治理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站在人类未来的至高点上所提出的重塑互联网国际治理秩序的中国方案。以互联网为切入点重塑国际公正合理新秩序的中国努力,集中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心声,彰显了国际道义的力量。尤其是在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信息鸿沟最大的地方,部分发达国家以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压倒性优势垄断国际网络治理,而中国则倡导同发展中国家充分合作,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在网络问题上,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存在深刻分歧和两种主要认识:
一种是享有不对称、甚至压倒性技术优势的某些网络强国扭曲的网络“自由”论。他们一方面否认网络,不同意别国将平等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将互联网视为所谓全球公域,坚持超越客观条件的网络自由,否认自由与秩序的张力,试图将他国网络空间变成法外之地或不设防的环境而予取予求;另一方面却坚决维护自己网络空间中的,甚至提出散布着硝烟味的所谓先发制人的网络自卫权论,利用能力优势在全球网络空间无限扩展自己的边界,将网络空间变成了充满压迫、剥夺、支配、宰制的角力之地。
另一种就是由中国倡导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可的网络论。中国坚持《联合国》确立的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网络针对的是网络霸权,是以反对网络霸权来保障网络权利,其要义就是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和构建良好秩序。由于不合理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和严重失衡的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分配,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某些网络强国的全球监控以及正在蔓延的网络犯罪,不仅严重威胁全球所有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也使许多被监控对象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大数据沉淀、挖掘和利用能力上的差别,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中面临不公平竞争,发展权利受到侵害。而在坚持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可以保障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真正使互联网发展惠及全球所有地区和国家,造福人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是包括国家、地区和普通公民在内,所有网络主体平等享有网络权利的重要基石。
中国方案的重要价值
在关于网络和互联网国际治理的两种争执中,否认网络的论调不过是自相矛盾、曲论狡饰,用以掩盖自己网络霸权实质的陈词滥调;而尊重网络才是真正符合所有国家安全、与利益,构建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正如当年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中国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大贡献一样,今天主席所提出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方案和四项原则,也必将成为中国为构建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所做出的重要思想与制度贡献。
事实上,我们看到,尽管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主张不愿接受和认同,但维护网络作为中国关于互联网治理的核心理念,因其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意愿,赢得了广泛响应和支持,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世界,触动了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旧体系。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范围内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互联网虽然是全球化的,但它必须被置于法治和之下。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全球网络安全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9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68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目前,汉柏具有业界领先的基础网络、网络安全、应用网络和云计算等产品线及解决方案,业务范围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府、电信、交通、公安、社保、广电、教育、金融、智能楼宇、医疗、酒店等各行业,在全球拥有众多成功典范客户。
发展历程
2005年,汉柏在北京市永丰投资建设了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国内研发基地,正式迈入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汉柏聚焦数据通信领域创新技术,攻关核心技术,连续推出包括基于powerpc、mips和x86架构的多款硬件平台,更创新地将高性能的网络转发和全面的安全保障融入自主研发的ironscreen os操作系统中。汉柏研发了包括防火墙、交换机、流控、ip语音的多个系列的全线产品,推出了全球首款1u万兆防火墙、国内首个单频点、虚拟蜂窝技术的wlan产品等。到目前为止,汉柏共获得了50多项专利和10多项软件著作权。
2010年,汉柏以自有品牌正式进军国内市场。在北京cbd成立汉柏运营总部,销售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并斥巨资在天津滨海高科技园区投建2.2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群,构建汉柏全球研发总部,打造3000人规模的研发航母,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与汉柏的美国硅谷和北京研发中心形成联动和互补,形成汉柏全球三大研发基地。
同时,汉柏建立了500坐席的全球客服中心和24小时技术服务中心,100多位资深技术人员随时待命响应,辐射和支持全国20多个城市。此外,汉柏还建立了千万级的备件库,是国内第一家全方位的备件服务公司,客户故障设备能在第一时间得以快速解决。
未来展望
全球网络安全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96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0分钟,共有260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全球信息安全正面临着新背景、新威胁与新形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新发展使信息安全上升为非论文联盟传统安全的重要命题:网络空间的战略与争夺、社交新媒体的兴起、信息安全跨界震荡的新特点、黑客与病毒的上升趋势、个人极端主义和恐怖事件的蔓延,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和总结。对中国而言,在新国家安全观已经明晰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战略需要进一步细化,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从社会、文化等各个视角,对信息安全加深认识。本文试图在全球信息安全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和文化战略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各家指正。
1 信息安全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在信息安全的组织机构、管理规范、技术推进、产业发展、人才教育、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等方面,都有所推进。2001年,在国家信息领导小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信息安全要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2004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将“信息安全”列入了党代会文件,并将信息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防安全并列为国家安全的五大要素之一。
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在中外学术界尚有一些不同的表述。信息安全的对应英文有information security和cyber security,前者含义较广,涉及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以及数据的安全;后者含义较窄,主要指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的概念,信息安全的目标也从最初的作战信息保密发展到了信息在各环节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由最初的“防止泄密”发展成为防范、监测、管理、评估、控制、攻击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实施技术。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轨迹也经历了从通讯保密到信息安全再到信息保障的发展阶段。张新华曾介绍了“国外学术界和业界经常谈论的信息安全的7p问题,即privacy(隐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licing(秩序治理)、psychology(心理效应)、protection of net(网络保护)”,法国学者夏尔一菲利普一戴维也曾列举了全球学者关于安全的各种定义,分析了全球安全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但都未明确界定信息安全。
笔者以为信息安全应当作如下的定义:“国家、机构、个人的信息空间、信息载体和信息资源不受来自内外各种形式的威胁、侵害和误导的状态和方式。”这一定义可从4个维度来理解:
?首先是信息安全的对象,应当包括国家(城市)、机构和组织、家庭和个人。1998年,温一施瓦陶(winn schwartau)在其所著《信息战争》(informationwarfare)一书中将信息战争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包括个人信息战、公司信息战、全球信息战,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信息安全的三类对象。
?第二是信息安全的内容,包括信息空间、信息载体和信息资源的威胁、侵害和误导。对于信息安全的内容,学术界以往较多地聚焦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有学者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指信息的安全,而且指网络系统的安全。实际上,信息安全已是一个涉及许多领域的多维现象和概念,应当从空间、载体和资源的多维角度加以认知。
?第三是信息安全的来源和形式。信息安全的威胁、侵害和误导既来自外部和内部,也有主观和客观的形式,还有精神和物质的因素。以黑客和个人极端主义的威胁而言,有境外和境内的黑客,也有个人极端主义的表现和网络空间飞速发展造成的客观因素,还有网络冷战思维的影响以及网络系统技术要素的制约。信息安全正呈现如下的特点和趋势:社会总体信息结构的高度脆弱性和风险性,安全攻击源和防范对象的不确定性,信息空间活动主体的虚拟实在化,数码世界难以控制的虚拟性、匿名性和隐密行为,反传
转贴于论文联盟
统的技术维度和复杂的“人一机”关系谜团,网络世界的互联互动与全球“即时效应”,信息安全的不对称性和反传统的力量对比格局,信息安全的多维特点和综合性。
?第四是信息非安全形态与安全形态的主要标志。信息非安全形态主要包括:威胁,如网络空间战的威胁;侵害,如黑客攻击的侵害;误导,如传播虚假信息给公众带来的误导。信息安全形态的重要标志则是在论文联盟积极防御基础上的临威不惧和临危不乱。这需要从社会、文化、技术、制度和军事等各个层面统筹协调,从而形成从容应对的智慧韬略和不惧不乱的氛围。
2 当代全球信息安全的新环境
2.1 网络空间战的威胁
2011年5月,美国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将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新的战场,建立由三部分组织成的威慑战略:拥有网络武器、制定网络武器研发计划、规定网络武器使用范围。2011年7月,美国又公布了《网络空间行动战略》,提出了5大战略:首次将网络空间列为与陆、海、空、太空并列的第五大行动领域;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加强合作;护军事网络安全和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这些举动,引发了世界其他国家信息安全的担忧。北约正在计划建立网络部队,印度计划拨巨款拟筹建网络司令部,inm公司也在从事“网络水军”的研发技术。伊朗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下令升级互联网“过滤器”,阻止“翻墙”行为。英国在2010年注重了全球安全的不确定性等主题的研究。
信息安全的新发展呼唤全球共商建构网络空间的治理并建立全球网络空间的竞争合作规则。英国电信集团董事长迈克尔-雷克在2011年6月伦敦举行的网络安全论坛上呼吁:应该设法争取达成某种网络技术不扩散条约,在全球禁止使用和不扩散大规模网络杀伤性武器。201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新闻公报中也提出应合作推动保障国际信息安全并达成共同行为准则。
2.2 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的威胁
互联网社交新媒体推动了网上公共领域的形成,并在一些国家动荡中发挥了动员、放大和催化的作用。2011年8月英国伦敦骚乱即是一典型案例。为了应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威胁,有的国家采用了在一定的时空中断手机通讯的方法。如美国旧金山铁路管理部门为防止大规模的集会抗议活动,曾于2011年8月11日16时至19时切断了4个火车站的手机信号塔的供电。
针对威胁日益严重的社交新媒体的负面作用,各国从道德和制度上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英国《卫报》曾列举了负责任地使用微博的9种方式,其中包括“除非你看到事情发生不要发微博”、“设法求证”等。欧盟记者协会高级顾问赫尔穆特认为: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自由沟通的过程中,也需要仔细甄别其中信息的真伪。阿联酋迪拜政府则做出规定:任何在社交网络上散布恶意虚假信息或进行鼓吹宣传、试图危害公共安全的人都会面临一个月至三年以下的监禁。
2.3 信息安全跨界震荡的威胁
信息安全近年来呈现出跨国界、跨行业、跨城界现象。2011年8月,中美警方联合摧毁了全球最大的中文联盟“阳光娱乐联盟”,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穆勒在给中国公安部发来的感谢信中提及“鉴于当前犯罪活动多为跨境活动,全球的执法机构必须史无前例地提高合作水平”。2011年日本海啸引起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信息公布的及时性、真实性与全面性关乎日本和周边国家的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出境旅游安全等。经济全球化使一国危机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某国的战乱使各国侨民面临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呈互相交织状态,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能源资源安全、严重传染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的威胁和挑战增加,构成了信息安全的新特点。
2.4 网络黑客的威胁
近来年黑客攻击事件不断增加和升级。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在对黑客组织表示担忧的同时,认为网络转贴于论文联盟
攻击将可能成为下一场“珍珠港事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一奈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美国目前最大的损失是网络间谍行为和各类网络犯罪所造成的,但未来10年左右,网络战和网络恐怖主义可能成为更大的威胁。2011年8月,韩国警方破获韩朝黑客联手攻击韩国网络游戏案件,网民损失64亿韩元,预示着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威胁的可能性。欧盟于2011年6月宣布成立“计算机紧急情况反应小组”,并加紧论文联盟网络安全立法,在欧洲刑警组织框架内组建网络安全部队。美国五角大楼甚至表示将把高级别黑客攻击视为“战争行为”。为了应对网络黑客的威胁,欧盟与美国于2011年11月初首次联合举行了网络安全演习。
中国360安全中心2011年7月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新增木马等恶意程序数量已高达4.48亿个,平均每秒出现29个新木马,比2010年同期增长346%,每天约有453万台电脑受到木马攻击。中国国家互联网安全中心2011年8月9日在中国大连举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共监测发现近48万个木马控制端ip,其中有22.1万个位于境外;2010年在中国实施网页挂马、网络钓鱼等不法行为所利用的恶意域名半数以上在境外注册。中国成为世界上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
2.5 个人极端主义的威胁
在网络支持下的个人极端行动也日益加剧。网络空间带来了跨时空自动、多空间跳跃、以个体对阵国家、前沿后方交叉等个人极端行动形成了攻防不对称的威胁与侵害的特点。
2005年,新加坡17岁高中生颜怀旭(yan huaixu)在网上发表攻击其他族群的言论,新加坡法院依法对其进行判处并毫不讳言《煽动法》适用于互联网,原因是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与多文化的国家,需要及时避免一些言论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将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置于首位。2011年7月,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连环恐怖枪击事件,犯罪嫌疑人布雷维克在案发前曾在互联网聊天室里多次极端言论。
针对个人极端主义的威胁,一些国家推出了应对之策。奥地利宪法保卫和反恐局局长疲特一格里德林认为,如果警方能储存有“微弱迹象”的互联网言论,可以使警方对个别潜在作案者做出更准确的风险判断。中国全国人大在2011年10月分别审议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以及《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对恐怖活动及其组织、人员等作了初步的界定,拟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从而在反恐立法和信息安全立法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3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的新特点
3.1 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
据2011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2011中国互联网大会提供的信息以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7月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6.2%,手机网民达3.18亿,微博用户数1.95亿,网民中的微博使用率也从13.8%提升到40.2%。互联网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新挑战。如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数达到2.17亿,比例高达44.7%,另有24.9%的网民遭遇了账号或密码被盗,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了消费欺诈。
3.2 社交新媒体的利弊得失并现
中国每10位网民中已有超过4位是微博用户,并且这种增长的趋势还在加强,微博已成为中国公民话语系统新载体和公众信息交流的网络新空间。一些驻华大使馆也在网上展开微博外交,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微博已分别拥有20万、16.5万和5万名粉丝。个人既可以成为“知识信息集散地,也可以成为与事实相背离的谣言策源地,甚至成为危害公众安全的信息动员平台。社交新媒体在带来信息公开和信息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失真和可能的“群体极化”现象。这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网络管理的重要话题。
3.3 中国信息安全呈泛化形态
从范围而言,中国信息安全已突破传统的军事安全、信息技术安全的范畴,向金融、粮食、食品、能源、专利、文化等领域渗透与拓展。从空间而言,信息安全已无国界之分,越来越呈全球化形态。从对象而言,信息安全在传统的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已延伸至城市信息安全、机构信息安全和国民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已渗透至各个领域。
以城市安全和交通安全为例,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数量已多达657个,城市安全面临火灾、台风、交通、地震、公共卫生等前所未有的挑战。仅以2011年为例,北京、武汉、广州、重庆、深圳等城市先后经历了暴雨淹城的气象灾害,准确的气象环境信息成为城市安全的要素。从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的交通安全和城市地铁的安全案例分析,物物相联、人物相联和人人相联的信息安全机制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针对信息的泛化形态,中国积极运用信息安全传播的方法来编织安全信息网。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核事故后,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每天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2011年3月中旬,中国各地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中盐总公司随后了“中国食盐储备十分充足”的信息,食盐价络回落,市场秩序恢复。这一案例证明了信息安全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3.4 中国信息安全面临全球的挑战转贴于论文联盟
信息安全已上升为全球竞争新平台和全球挑战新热点。2011年9月,在联合国第66届大会上,由俄、中等四国联合提交了《确保国际信息安全的行为准则》(草案),同月又有52个国家的信息情报机构首脑聚会俄罗斯,进论文联盟一步讨论这一草案。2011年11月初,由英国外交部主办的国际网络大会在伦敦召开,成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全球网络安全会议。会议围绕如何建立网络监管模式展开讨论,被认为在信息安全的国际共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信息安全的跨国界特点和全球竞争的新形势使中国的信息安全在统筹国内信息安全的同时,必须将信息安全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来加以谋划,以争取主动。
3.5 中国信息安全的韬略有待细化
2011年9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注重综合安全,追求共同安全,促进合作安全。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家信息安全形势,在国家新安全观指导下由国家层面制定国家信息安全的总体战略和应对举措已是刻不容缓。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的新环境、新趋势、新技术、新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判断,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标准规范,信息安全需要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理念与实践,结合中国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顶层设计和细化举措。
4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的文化战略
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解决中国国家信息安全问题需要以文化的自觉形成信息安全的软力量。中国国家信息安全应实施协同、疏导、中庸、人本、诚信等五大文化战略,这些文化各自的内涵都非常丰富,但可以从信息安全的维度予以认知。
4.1 协同文化
协:古汉字由左边部件的“十”(或作心)与三个“力”组合而成,公元1世纪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众之同和也”,即共同合作的意思。信息安全需要倡导和平、发展、合作的文化理念并解决信息安全争端。
全球信息安全的发展面临全球治理和共同责任的问题,要求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础的国际信息安全合作新秩序,实现共同信息安全。在国与国的交往中,需要运用协同文化进行信息的沟通合作。2011年6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宣言》专门提到了信息安全:“信息领域存在的安全威胁令人担忧。具有全球和跨国性质的网络犯罪问题要求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广泛开展合作。上合组织成员国愿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加强协作”。
信息安全需要采取跨部委、跨部门、跨机构、多机关、多学科的方法予以推进。2011年5月,中国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挂靠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机构成员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负责人组成。但从全球信息安全和中国自身信息安全发展的态势分析,中国需要建立起更权威和更具协调能力的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会,藉以负责国家战略的制定,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分工协作,以提升协同应对的能力。
2001年11月,欧洲国家及美、日、南非等30国共同签署了《网络犯罪国际公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网络犯罪的各国协同的国际公约。2011年9月,由中、俄等四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并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提出了全球信息安全的普遍诉求:不得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信息战和网络战;强调信息,同时尊重信息自由;倡导各国合作打击信息犯罪和信息恐怖主义;呼吁确保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的安全;建立多边、透明、民主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制等。2011年11月,主席在法国戛纳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作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合作谋求共赢”的讲话,充分体现出中国倡导的协同文化的理念。
4.2 疏导文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的夏王朝创建者大禹在治理洪水中采用了疏导的方法,面对漫天的洪水,大禹改变了他父亲鲧采用的围堵的方法,而是乘坐交通工具,沿山林勘察道路,开通了田间沟渠,使积水流人河流;疏通了许多河道,使河水顺利流入大海。对社交新媒体的管理也应采取疏导的方法。在对网络空间的管理中,用开放有序、创新发展、积极疏导的管理理念和举措代替封堵隔离和被动防御的做法,既为人们提供适度的宣泄渠道,并适度地包容,同时也积极疏导,为防止现实犯罪的发生建立预警和预案机制,建立并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和标准。诚如英国学者马丁一基尔达夫所指出的:“互联网时代,聪明的领袖善于‘领导’互联网,而不是‘被互联网领导’。……聪明的领袖善于利用互联网,增强影响力与执政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把领导力让位于互联网”。
4.3 中庸文化
中国古代《十三经》中的《礼记?中庸》中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讲,人们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之时称为中,表现出来而都符合节度称为和。信息安全倡导中庸文化就是要国与国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行为都能控制在节度和道德的范围之内,防止极端、失真以及对抗行为的发生。中庸文化的遗产对于信息安全中网络行为的自律、机构之间和国家之间交往中倡导和谐共生的和平发展之道,是重要的文化力量。信息安全的威胁、侵害和误导,在很多情况下正是行为走向极端的表现,而中庸文化可以引导人们树立起人际交往、机构交往以及国际交往的中节的文化规范,从而使信息安全在“和”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理性可控的局面。
4.4 人本文化
公元前7世纪,中国先秦文献《管子?权修》中讲:“一年之计,莫如种树;十年之计,莫如种树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意思是讲,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安全同样如此。
在信息安全中倡导人本文化,就是要注重国民的生命安全,注重提升国民信息安全的素养,注重保障个人的隐私和信息传播权。2011年6月和10月,中国媒体报道了必须严打经济数据泄密者,并通报了国家统计局有关公务员泄露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这说明了中国经济信息管理中的疏失和国家公务人员中信息安全意识的淡薄。中国国防大学注重加强国家安全的地方党政干部培训,已举办38期,共有800多名高级管理者接受了培训,体现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注重提升高级管理者信息素养的人本文化。
信息安全的宗旨之一就是教育公民、协同预警。应组织公民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实践演习,将信息安全作为全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4.5 诚信文化
诚和信字,《说文解字》分别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从人从言。所谓人言为信,意为人的言论要言必由衷,无不信者。
在社会上广泛出现的网络虚假信息、电子商务诈骗影响了社会与经济的健康运行,也败坏了国家与企业的信用形象。中国《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微博”曾于2011年8月就诚信相关话题展开了调查,结果在“你是否经历过网络不诚信事件”的问题回答中,100%回答经历过,说明网络诚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网络安全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7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近日,美国国务院、司法部、商务部、国防部等部门共同颁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下称《战略》),集中阐述了美国政府有关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计划。该文件被白宫官员称为“美国在21世纪的历史性政策文件”,标志着美国互联网政策第一次有了顶层设计,对全球互联网发展形势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战略》全文共25页,整体描绘了美国政府关于网络空间发展、治理与安全的战略蓝图。《战略》阐述了美国政府在网络空间着力推进的七大政策重点,分别涉及经济、网络安全、司法、军事、网络管理、国际发展、网络自由等领域,这七大政策重点构成了美国“网络外交”的主要内容。此外,《战略》还强调了美国在网络空间领域始终坚持的三个核心原则:基本自由、隐私、信息的自由流动。根据《战略》,一个开放、安全、通用、可靠的国际网络空间是美国对未来互联网的构想。
夺取网络空间的信息主导权
美国政府此次出台《战略》,意图以美国价值观引领全球互联网发展,夺取网络空间的信息主导权,其背后有着全面而长远的战略考虑。
首先,美国积极应对全球互联网信任危机。美国《战略》,实质上是一份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战略,因为仅从目录来看就会发现,全文除了一小部分谈的是网络空间的发展问题,其余大部分谈的都是网络保护、网络治理和网络对抗。
其次,美国极力推崇互联网自由。美国近年来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提交第44届总统的保护网络空间安全的报告》、《网络空间政策评估》等多份政府文件中,均不断强调网络空间是与太空、海洋并列的第三大全球公地。新出台的《战略》同样将网络空间和其他两个公地视为同等重要,并进一步指出美国要确保在网络空间的战略威慑力,推动相关国际规则的构建,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地的自由进入和调动。
再次,美国需要互联网政策的顶层设计。克林顿政府、布什政府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方面都曾推出过战略计划,奥巴马上任以来也曾过《网络空间政策评估》等文件,但这些文件仅仅是围绕技术提出了相关政策问题的解决思路。而新出台的《战略》则是美国政府针对全球互联网推出的首份国际战略与政策报告,重要程度远远超越了上述文件,其内容与目标已从美国自身的网络空间范围扩展到全球网络空间。
应对美国《战略》
尽管这份战略中没有点名任何国家,但文中仍然“保留”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一贯偏见,多处对中国“暗中”关照。此外,《战略》中使用了“cyberspace”,而非传统的“internet”,表明美国的该项政策不仅限于互联网领域,还可能包括未来的物联网、云计算网络等新兴网络形态,也反应出美国将要在这些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最大程度上谋求自身利益的真实目的。
全球网络安全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5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31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攻击凶猛“史无前例”
5月12日晚,wannacry勒索病毒(中文名“想哭”)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想哭”主要利用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的电脑。电脑感染后会显示一个信息,称用户电脑系统内的档案已被加密,须向黑客支付价值约300美元甚至更多的电子货币比特币来赎回。同时黑客还警告,金额会在3天后翻倍,若7天内还是没收到,就会把所有文件删除。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病毒的发行者利用去年被盗的美国国家安全局自主设计的 windows系统黑客工具 eternal blue,把今年2月的一款勒索病毒进行升级后就成了wannacry。
至欧洲时间5月14日早上,多达150个国家的20万台电脑遭该勒索病毒的侵害。受到该病毒影响的不仅仅是校园网,还包括部分企事业单位。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有近 4 万家公共和私人机构受到了攻击。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称,受害者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涉及教育、银行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欧洲的警方协调机构估计,至少有 20 万个个人终端成为本次攻击的受害者。
“想哭”病毒致使医院瘫痪,扰乱了运输网络,还使企业无法运转。欧洲刑警组织表示,尽管勒索软件的出现并非新鲜事,但是“想哭”病毒的攻击规模“史无前例”。
由于本次攻击是勒索病毒借助了蠕虫的传播方式,病毒通过系统漏洞进行入侵,无需用户点击下载,恶意程序就能远程植入系统。同时,病毒能启动扫描功能进行二次传播,这就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传播,局域网在这次事件中受冲击最大。
在英国,英格兰和苏格兰医疗系统的部份电脑系统受病毒感染,运作大受影响。除了英国,遭受“想哭”袭击的有一长串名单: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美国物流集团联邦快递(fedex)、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renault)、西班牙电信(telefónica)、西班牙电力公司(iberdrola)、葡萄牙电信(portugal telecom)等都受到影响。俄罗斯和印度的情况最严重,这两个国家仍广泛使用“最容易中招”的微软视窗xp系统。
据360安全专家介绍,这次的“永恒之蓝”勒索蠕虫,是nsa网络军火民用化的全球第一例。一月前,第四批nsa相关网络攻击工具及文档被shadow brokers组织公布,包含了涉及多个windows系统服务(smb、rdp、iis)的远程命令执行工具,其中就包括“永恒之蓝”攻击程序。
据追踪比特币非法使用情况的伦敦公司 elliptic enterprises 称,截至当地时间周一,用户只向黑客支付了总计约人民币 34 万元赎金。不过,这些赎金只占此次网络攻击所产生实际损失的一小部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硅谷网络风险建模公司 cyence 的首席技术官 george ng 称,在考虑了电脑系统平均备份比例以及遭攻击公司的业务范围后,估计此次网络攻击造成的全球电脑死机直接成本总计约 80 亿美元。
转机源于“无心插柳”
电脑专家指出,大部份的病毒依靠引诱使用者点击一些由黑客撰写的电邮附件传播;但“想哭”有所不同――它可以自动在内网散播,让病毒在短时间感染许多系统,导致“想哭”病毒大面积传播爆发。
“想哭”病毒,是一种勒索病毒。所谓勒索病毒,是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新型网络病毒。它的特点是,不仅具备传染性,而且以敲诈勒索赎金为目的。另外就是这个病毒很顽固,每台机器的加密方式不同,被它恶意加密的文件,除了病毒制造者外,目前无人能解。
安全专家提到:“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中,我们个人会做很多防护措施,比如安装杀毒软件。但这次病毒影响最大的不是个人所使用的互联网,而是政府和企业内部的网络,这些网络在过去的管理当中,由于没有打补丁,导致了漏洞的存在,病毒就得以在这些系统中快速传播,从而对政府或企业的业务系统,比如说交费、学生的毕业论文、加油等等产生极大影响。勒索病毒不单单是影响一台电脑,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5月14日下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紧急通报,监测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勒索病毒出现了变种wannacry 2.0,与之前版本的不同是,这个变种取消了kill switch,不能通过注册某个域名来关闭变种勒索病毒的传播,该变种传播速度可能会更快。
关于勒索病毒的变种,专家解释,病毒变种,危害程度和第一版的病毒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加速了病毒的传播速度。过去病毒为了对抗杀毒软件、安全软件,做了一些机制来保护自己,现在的变种就是打开了这样的一些保护机制,更加肆无忌惮地在网上传播,传播速度更快。
对于变种病毒的防范方法,专家说:“变种之前和变种之后的防护方法其实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是针对用户的电脑打补丁,把漏洞修补。政府和企业用户,不仅仅要解决单台电脑的问题,还要通过网络策略的配置,来解决病毒的快速传播问题。一旦一台电脑中毒,要把病毒控制在一台电脑当中做隔离,这时候就需要通过网络的手段来控制病毒的快速传播。”
wannacry勒索病毒第一波虽然来势凶猛,但发展速度很快就减缓下来。原来是一位英国网络安全人员无意中阻止了第一波的发展势头。
他发现在代码的一开始,有一个特殊的域名地址( ),完全不像一个正常的域名。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思科的网络安全人员也发现了这个域名。他们发现,在之前网络上完全没有针对这个域名的访问,而从勒索病毒爆发开始,这个域名的访问量激增,峰值达到了每小时1400多次。
发现这个域名之后,这位英国网络安全人员照例进行了搜索,发现那个域名地址并没有被注册,出于职业习惯,他花了一点小钱就对这个域名进行了注册。他发现这个域名几乎连接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电脑。当时,他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这个域名不简单。
事后才发现,他当时随意的注册,简直立了大功!随着对病毒代码的进一步分析,安全人员发现,这个域名看起来像是病毒作者给自己留的一个紧急停止开关( 防止事情失去他自己的控制)。也就是说,每一个感染了病毒的机器,在发作之前都会事先访问一下这个域名,如果这个域名依旧不存在,那就继续传播,如果已经被人注册了,无论是被病毒作者本人还是被其他人,那就停止传播。
就是这个简单的域名,经英国那位网络安全人员不经意间的注册,就触发了病毒作者留给自己的紧急停止的开关……
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
勒索病毒在给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同时,也再次拉响了网络安全的警报,包括公安教育医疗能源等防护失当,引人深思。面对此次勒索病毒,360、亚信、安天、安恒、绿盟、可信联盟等迅速行动。
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童宁认为,此次勒索蠕虫病毒虽然造成不小的损失,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失为一堂生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提示社会各方面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随着网络日益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安全的威胁也将从虚拟走进现实。“随着物联网设备走进生活,网络安全威胁可能更加普遍,假如被‘劫持’的不是电脑,而是无人机或无人驾驶汽车,给人们带来的危险将是直接而现实的。”
全球网络安全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8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48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素材展示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式于2015年12月15日上午在浙江乌镇举行。本次博览会有80多家浙江本土企业参展,涵盖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各领域。互联网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造福了一方百姓,昭示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引领全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成就斐然,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中国拥有全球1/5以上的网民,在全球互联网十大巨头中占四席,是无可争议的网络大国;在“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方针指导下,中国正稳步迈向网络强国。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升级、扩容,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和福利。这些便利和福利,迅速通过网络向全世界辐射。
互联网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的一大传奇。它是人类对世界的想象与瞩望,更是人类对这想象与瞩望的亲手缔造。今天,互联网淡化了距离,让世界成为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高端、前沿性的问题,互联网安全更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思想指引,是指导我们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根本思路。
中国是积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确保国内网络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主席指出:“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中国的这一倡议,也是构建安全、良好、平等、共赢的全球网络秩序的必由之路。
素材运用
互联促创新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人民的创造力将会为国家的未来书写新的辉煌。
互联网为创新积蓄力量。尽管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尽管中国的科技事业已经接近了世界顶尖的水准,但在国际竞争的格局中,中国依然是一个追赶者。接入互联网20年,中国网民超过6亿,世界互联网十强企业中,中国占据了四席,一个世界网络强国已经逐渐展现出其雏形。十多年来,互联网产业就是中国经济的传奇,在新时期,互联网将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互联网为创新搭建平台。民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才能是不竭的,而互联网则可以为智慧的展现提供最广的空间,为才能的施展搭建最优的平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任何人只要拥有好的创意,就能够插上腾飞的翅膀,打破固有的藩篱,实现全新的突破;而相比之下,传统的生产要素已不再那么重要,只要能够获得市场认可,互联网就可以得到所需的资源,从而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肯定地说,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一个万众创新的美好景象正在向世人徐徐展现。
如今,互联网的创新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追随国外巨头的时代早就过时了,中国很多方面不是在追随而是在领先、引领。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基因,创新发展是迈向网络强国的先导力量。我们期待创新,期待弯道超越。
双赢的智慧
互联网正以席卷之势风靡全球,互联网让世界成为地球村,在给中国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和福利时,也迅速通过网络向全世界辐射,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只有具备双赢的智慧,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生存。
竞争需要有双赢的智慧。竞争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目标的手段。在竞争中,应坚守“双赢”的原则。阿里与腾讯的竞争,无疑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为重要的纷争。在过去一两年中,腾讯与阿里在各个领域的凶猛扩张,各自聚合了非常庞大的资源,都是为了争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赢得胜利,但如果双方仅靠相互封杀来争夺地盘,无疑会导致鹬蚌相争的双输结果。
合作也要有双赢的智慧。合作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合作的前提是共同支撑,优势互补,这中间要体现双赢的智慧,才能使双方真诚相待,保证合作的正常开展。正是由于郭子仪、李光弼的团结合作,才使国家转危为安,最终平定叛乱;正是由于第谷和开普勒的团结合作,才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征服了全世界;正是由于维勒与李比希的团结合作,才使他们成为有机化学的创始者,震撼了化学界……所以,真诚合作才能达成双赢。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运用双赢的智慧,处理好双方或多方的关系,才能取得成功。
携手共进,才能维护安全
互联网安全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只有携手共进,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维护网络安全。
全球网络安全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8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76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摘要: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是惊人的、前所未有的,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还滋生了计算机犯罪。科学技术不是外在于社会的力量,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社会的生产关系、规章制度、法制法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都要有相应的变革,只有这样高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至成为祸害。
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近二三十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发展异常迅速,在迎接信息社会来临的同时,人们也发现计算机犯罪现象正在急剧增加。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一体化的典型表现手段和形式,全球化的进程将深刻影响互联网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问题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平均20s钟就会发生一起黑客事件,目前全世界约有80%的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除原有的计算机犯罪频频发生外,其他新型的网络犯罪如网络、网络诈骗也在蔓延。网络犯罪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络犯罪及其控制对策予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的研究集中在计算机管理、网络安全及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防范犯罪的措施,有的从法律视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也是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最的有效措施。
1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再认识
网络犯罪是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还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上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虚拟社区这些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网络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犯罪也呈现出一种犯罪的新形态。网络犯罪正是经济一体化、网络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机犯罪基础上“孵化”出来的网络犯罪,因为计算机发展迅猛,广泛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网络,网络正是由这种需求而构造起来的,它使经济得到更为迅速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负面效应—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常常发生在特定的场所—网络空间内,有人称之为“虚拟空间”“赛博空间”或“第五空间”,它区别于现实的生存生活空间,是一个没有客观实体的世界,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精神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网络犯罪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
2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展态势
在网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犯罪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完成,并且,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这些犯罪的实施。大量的网络诈骗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汤普生警告说:“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增长最快、涉及面最广的一种白领犯罪行为。”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说:“电子商务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核心,但其安全间题常令人头痛万分。”一份研究发现,英国约有8%的商品在网上订购后始终没有送到消费者手中。骗子利用人们善良的天性,在电子交易活动中频繁诈骗用户,对此各国法律专家也很头痛;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将更加严重。近年来,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之市场失范和法律的不健全,网上假冒、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止,十分猖撅,案件数量持续增长,重、特大案件增多,犯罪后果严重,损失巨大。在众多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尤以侵犯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最为严重;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将不断增多。据美国官方统计,银行每年在网络上被偷窃的资金达6000万美元,而每年在网络上企图电子盗窃作案的总数高达5-.100亿美元之间,“电子扒手”平均作案值是25万美元,而持枪抢劫银行只有7500美元。“电子扒手”多数为解读密码的高手,作案手段隐蔽,不易被抓获,通常能够查获的约为1 /6,而只有2%的网络窃贼被抓获;网上贩毒将发展迅猛。因特网也把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有类似意向或目的的人联系到一起,并且使他们能通过因特网确定供应来源。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利用等级结构图和清晰的地域边界的执法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犯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