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672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共有275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理想答案】
1、导引;载着;慈爱
2、jǐ;pá;yú;liáobìn
3、濯;玷;誉;碌碌
4~5:c;b
6、示例:第一节连环使用了四个比喻,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前两个比喻为后两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漫漫黑夜里,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行人的路;理想像路一样,引导人们走向光明。所以,这节中心意思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7、略
8、示例:理想是星,导引前进的方向;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断线的风筝,摇摇摆摆,不知归宿。
9、b
10、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11、诗人将自己对理想的赞美、期盼之情寄托在晴日、春*之中,它们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年代,要抓紧行动。
12、a孤独苦闷(绝望自卑)。
b萌生希望(看到希望)。
c重拾信心(重启心门)。
13、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
14、实指的“门”:
(1)少年的家门;
(2)老人的家门。
虚指的门:
(1)少年的心门;
(2)人们的信任之门。
15、提示:(1)主人公是“少年”;
(2)主人公是“老人”;
(3)“少年”和“老人”都是主人公。能陈述理由即可。
【袁隆平的“寻梦园”答案】
1、忽然;突然;竟然
2、jí;suì;pèi;xiǎng
3、睿;憧憬;蕴;淳
4、d
5、(1)要解决全世界人民吃饭的问题,造福全人类。
(2)他所追求的有着“淳美境界”的伟大事业以及为完成这个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精神。
6、略
7、c
8、(1)“美丽”的园艺场、少年的梦——“美丽”的记忆、永远的梦幻——“美而”的憧憬、终身的誓愿——义无反顾的追求、神话般的奇迹一一两大心愿、更淳美的梦。
(2)“神话”形象地说明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是一般人难以研究出来的。“始终”与“40年”相呼应,表明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一直起先导作用,突出他“杂交水稻之父”的地位。
9、(1)开篇“从没想过”“似乎也没有必要”表明二者的确毫无关联,引出下文。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2)用翔实准确的数据说明他创造的是神话般的业绩,赞颂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3)“美丽”一词语意双关,既指下文袁隆平所说园艺场的美丽,更指袁隆平梦想的“美好”、内心的“美好”和成就的辉煌。
10、c
11、(1)~(3)×;√;√
12、袁隆平是一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伟大科学家。他少怀志向,心系大众,献身科学,执着追求,不畏艰辛,不懈奋斗,不断追寻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是一个思想和精神境界都很高尚的人。
13、81岁诞辰,友人为他举行欢宴,而他本人却不能参加,这一情节有力地突出了爱迪生的忘我工作的精神。
14、钟情于科学研究是他一向的品质;为了挑战一个全新的目标
(或:研究橡胶是他从事的全新的学科);为了美国的发展
(或“为改变美国橡胶靠进口的状况“)。
15、用光明和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迪生引导世界走向光明,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表达了后人对爱迪生的敬仰之情。
16、(1)勤勉忘我的工作态度;
(2)为全人类造福的远大抱负。
【航天女英雄答案】
1、yān;shùn;tòng;bèng;diǎn
2、觑;簇;截;渺;坠;翼翼;峻;邃
3、(1)跃跃欲试
(2)簇拥
(3)面面相觑
4、bd
5、因为让教师去开创普通人航天的道路将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
6、(1)健壮专门
(2)寻常
(3)寂静
7、(1)“终于”一词表现了人们对“挑战者”号升空期待已久的心情。
(2)儿子具有和妈妈一样的优秀品质。
8、这说明麦考利夫的英勇壮举鼓舞了更多的勇士,他们要继承麦考利夫的遗愿,完成进一步探索太空的事业。
9、神圣;光荣;严峻;激动;强烈;永远
10、(1)教育孩子们要为人类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2)一方面指麦考利夫乘坐的飞船的名字,另一方面,她是第一个将进入太空的普通人,她将冒着生命危险在太空中给美国几百万孩子讲两节课,这都极具挑战性。
(3)这样一种精神,将影响着下一代,不论民族、不论地域、不论国界,因为探索宇宙是整个人类的事业。
11、史考特给妈妈鼓气,祝贺妈妈竞争成功,把心爱的小青蛀送给妈妈,表现了对妈妈的关爱;麦考利夫的英雄品质给了儿子积极的影响,儿子鼓励妈妈,也具有一种英雄气质;写史考特对麦考利夫起了陪衬作用。
12、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13、(1)突出汉斯的精神。
(2)救援工作的困难。
(3)反映母亲担心的原因。
14、突出汉斯参加救援的坚决。
15、(1)安慰母亲,不要为他担心。
(2)突出汉斯去救援的决心。
16、突出母亲担心汉斯回不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体育颂答案】
1、(1)皮埃尔·德·顾拜旦;法;现代奥运之父
(2)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
2、jī;zhuó;sù;cù;mēn
3、曦;惕;逾;矫;谐
4、(1)容光焕发
(2)无与伦比
(3)深思熟虑
5、略
6、高尚;卑鄙;堕落
7、(1)突然,出乎意料。
(2)狡诈的计策。
8、(1)示例: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2)略
9、既指形体的匀称协调,更指精神道德的高尚健康。
10、b
11、(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体育给人类带来希望的阳光、生命的活力。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体育锻炼不仅本身存在着排忧解闷、振奋精神的作用,而且能使人精力充沛地投人工作和学习。
12、略
13、褒扬;贬低
(意思相近的词亦可)
14、略
15、一个人要有自信心,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
【长城万里行答案】
1、(1)愿望
(2)闯;走;爬;涉
2、jī;zhuó;jié;pō
3、拓;慨;戈;博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c
6、文章就是要写“我”的梦,表达“我”的理想、和追求。有了梦,才有了实现梦的“长城万里行”,二者是理想与行动的关系,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有了两个梦的交代,后文“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才不显得突兀。
7、穷;荒凉;沉睡;生机;认识;热爱;开拓
8、(1)这里指坚持不懈。
(2)勾勒、描绘。
9、略
10、从历史和文化内涵方面举例。
11、c
12、(1)~(3):×;√;√
13、继续行走,继续写作,为祖国建设尽绵薄之力,去实现自己人生的追求。
14、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个徒步走完象征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为了领略长城的雄伟气势,了解长城过去、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她理等方面的情况;使更多的人了解长城一带的西北地区,热爱大西北、开发大西北;同时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对意志的磨炼。
15、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或:陕北的山。
16、(1)因为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包容一切。
(2)因为陕北的山纯净、寂静,能够涤荡人的心胸,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心灵变得纯洁。
17、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0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86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雾满拦江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李渊篡夺了隋朝杨氏江山;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抢夺了他的妃子,隋炀帝的妹妹杨氏,使唐朝遭受了第一次巨变;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将女儿送入皇宫,使李唐变为武周;随着杨贵妃隆重登场,终致安史之乱爆发,煌煌大唐差点倾覆。
雾满拦江以其一贯犀利幽默的文风再次解读了大唐三百多年的历史。洞见深刻,言辞麻辣,以正史为本,说的是正史没有详尽描述的社会现实,奇特、赞叹,却又让人豁然开朗,会心一笑。
《用文字呐喊》
邱晓雨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
《用文字呐喊》一书采用人物访谈的形式,记录了阿来、莫言、张贤亮、贾平凹、韩少功、迟子建、张抗抗、实、二月河、李洱、白先勇等一大批中国当代最特立独行的文人,披露的人生故事、心灵疆域和存在之思。他们用中国最具穿透力的声音,对社会、时代、世界、理想、死亡、幸福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思想评述。这是他们每个人的简明创作史和思想史,所勾勒出来的,是过去30多年中国文人的进化轨迹。
《抱怨的艺术》
盖伊 温奇著 李娟 王秀莉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优秀的员工,应该学会有效地抱怨,准确地反映问题;聪明的老板,应该懂得员工的抱怨,及时解决矛盾;合格的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抱怨,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只有学会抱怨的艺术,相处才会更和谐;消费者熟悉投诉的技巧,才能获得更周到的商家服务;
掌握抱怨的艺术,让你拥有快乐的生活,让你更加自尊自信!
《寂静苍穹下――回不去的旅人》
李初初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寂静苍穹下――回不去的旅人》说的是一个男孩在经历没有结局的爱情后,自我放逐、浪迹天涯的旅行故事。一个人,滇川藏、青、新、内蒙,漫长的旅程,广袤的西部,回忆一点点爬上心头。一个人,以风景为友,告诉他们自己曾经多么地爱过。
他走到她的家乡,想着她欢笑的声音;走在她曾经走过的大街小巷,想着她的相伴。他在思念的原野,徒劳地捕捉正在渐渐走远的爱情幻影。
《名将之死》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27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一、展览概述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2020年8月,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普场馆特效影院专委会共同组织开展了“光影科学梦——2020年度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以下简称巡映活动),面向公众免费开展科学家电影公益展映,包括《钱学森》《袁隆平》《我是医生》等三部科学家电影。2020年5月开始,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委会面向全国开展了“致敬新时代,礼赞科学家”为主题的向科学家致敬征文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为更好的达到活动效果,中国科技馆将遵循“见物见人见精神”原则,以《钱学森》《袁隆平》《我是医生》三部科学家影片为核心,配套开发适合在科普场馆展示的图文展板,介绍影片中科学家故事及背景资料,总结提炼科学家精神,展示我国科学家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美术造型吸引观众参观,引导公众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同时,展示全国青少年学生的优秀“书画科学家”作品,展示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家、崇敬科学家、感恩科学家”的心声。
展示地点:中国科技馆西大厅
展览面积:280m2(40米×7米)
展出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
展览性质:小型即时展览
二、展览形式
1.展览形式:
(1)《钱学森》《袁隆平》《我是医生》三部科学家影片通过异型展板展示,如图1。插画采用分层打印的方式来排布,可在亮的地方安装光源(如太阳,星星等处)。
头部为主题和前言,尾部为电视放映和主办单位,电视放映内容为巡映电影海报、片花等(相关视频由中国科技馆提供)。书本上的二维码可以链接到网站内容。
图1装置样式
(2)“书画科学家”作品通过展板展示。需要展示的优秀作品共有50幅,除绘画外,还需展示作者姓名、学校、获奖情况等信息。拟用2个展板进行展示。
图2“书画科学家”作品展示效果图
2.展览材料:书本的外形拟采用石膏材质;插画的分层打印采用亚克力。
3.展板尺寸:书模型每个高3米,宽度大约6米,按三维模型比例。(详细尺寸见模型)。
字体:汉仪粗宋简;汉仪闫锐敏行楷简。
4.展览整体效果图:
图3展览整体效果图
三、展览文本
1.前言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立下了一座又一座科技创新的里程碑。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最闪亮的星,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则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爱国之情和创新之意,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普场馆特效影院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40余家科普场馆共同举办“光影科学梦”2020年度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首次在全国近40座城市全面开启科学家电影巡映之旅。
活动将面向公众公益展映《我是医生》《袁隆平》《钱学森》等3部优质科学家电影,影片跨越历史时空,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科学家形象,再现了科学大师们为推动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卓越历史功勋。
在三本历史的书卷里,描绘了钱学森的航天征程之梦,袁隆平的禾下乘凉之梦,吴孟超的大医治国之梦。时间流逝,科学家精神永不消逝,2020年盛夏,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定格,走进光影世界,体会一场盛大的光影科学梦。
2.(1)袁隆平——禾下乘凉梦
语录:在很多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试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把还长,子粒像花生那么大,我非常高兴,就和我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
(2)钱学森——航天征程梦
语录: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
(3)吴孟超——大医治国梦
语录: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 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吴孟超
3.尾部
指导单位: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普场馆特效影院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20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袁隆平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自年轻时他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顽强奋斗,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坚定、锲而不舍。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体现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上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863”项目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很快获得了成果。他没有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袁隆平不仅倾心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而且长期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在他眼中,杂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之做出了极大努力。
袁隆平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平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袁隆平,一个研究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还在继续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一个做着“禾下乘凉梦”、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毕生理想的可敬知识分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自主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此,农村司、农村中心党支部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矢志民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伟大实践上来,把个人发展统一到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上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国际观,在科技管理的本职岗位上,努力落实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二、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执着创新,不断完善宏观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不间断的管理创新。要以仁者的胸怀、勇者的胆识、智者的头脑、志者的坚韧,不辞艰辛,不惧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造,适应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不断开拓宏观管理新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事业不断攀登新高峰。
三、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维不落后时代,部署不脱离实际。坚持科研方向从需要中来,科研成果到需要中去,把科技发展的节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提升自我。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7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52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还记得卧薪尝胆的勾践吗?在那个时期每个人心中,或许他只是一个被夫差侵略领土的国王,或许他注定是被历史所遗弃的一个失败者。但是他不这么想,他对自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要加油,只要我自己坚强起来,没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向前走。他开始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将夫差赐予的耻辱化为动力,每天了解国家大事并完善越国的国家制度。在他自己感到疲惫想要放弃时,会吃一些苦胆让自己将曾经的失败化为坚强,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相信大家都看了中国达人秀,了解冠军刘伟的事迹吧!我是中国达人秀的铁杆粉丝,之所以会崇拜这个栏目不是因为我如此得喜欢周立波,伊能静,和高晓松这三位评委,而是因为刘伟——一个再普通不了的人。他是一个没有双臂的人,他是一个戴着眼镜极瘦的人,但在我心中他是最坚强的人。没什么可惊讶的,普通人用手去弹钢琴,他是用脚去弹钢琴,难度可想而知。当他的脚趾触碰哪一个个琴键时,优美的旋律从中荡漾而出,或许他是用心在弹奏生命之曲。当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弹奏后,观众无不起立鼓掌。他曾说:我要么就好好的活着,要么就立刻死去。他选择了好好的活着,坚强的品质铸就了他的成功。
司马迁的坚强让他在受辱后完成了着名的史记;袁隆平的坚强使他在努力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之父……我们也需要坚强,坚强是成功的前提,如果失败了就放弃又能成为什么成功的人哪?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94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94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农村老太柴小女为救4名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感动了十里八乡,感动了万千网友。众多网友称她为“最美奶奶”。
8月12日下午4时左右,12岁的程浩杰陪着奶奶柴小女到湍河边洗衣服。不远处是4个本村的学生――褚玉田、褚贝贝在河堤旁刷洗编织袋,庞彦召、闫圆圆在河里嬉戏打闹。衣服很快洗完了,就在程浩杰和奶奶拿着洗完的衣服往河岸上走时,突然听到一声“救命啊”,一个小孩滑入深水中,其他3个小孩想去拉她,也相继滑入水中。柴小女迅速扔下手中衣服跑去救人。在程浩杰的帮助下,庞彦召很快被救了上来。柴小女让程浩杰回村喊人,随后将褚玉田、褚贝贝也先后救上了岸,此时柴小女已经筋疲力尽。当得知闫圆圆还没上来时,她又返身往深水中游去。程浩杰喊来大人时,水面上已经没了柴小女和闫圆圆的踪影。当村民从深水中找到柴小女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40多分钟后,闫圆圆也被打捞上岸。现场目击者说,当老人和遇难的孩子被捞上来时,很多村民都哭了。
老人出殡那天,数千父老乡亲自发前来为她送行。
[深度评论]
生命中的感动,也许不需要言语,那无声的感动更让人刻骨铭心。柴老太就是这样的人,平凡的人,伟大的心,不惊人的举动,却为伟大的壮举。它是生与死的抉择,是卑微与高尚的分水岭,也是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她用生命书写了奇迹。她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却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伟大的母爱,同时又超越了母爱。其实,面对落入河水中的孩子,老人即便不去施救,也可能不会有人责怪她,毕竟她年龄大了。其实,4个人落水,老人救出一个,社会也会给她褒奖。每救出一个,她都可以上岸喘口气。当救出第3个孩子时,她筋疲力尽,完全可以上岸了,因为她这时已经没有能力救人了。但是,这些可能都没有发生。发生的是她与时间赛跑,来不及喘口气,一次又一次扎入深水中去救人。面对人生的多项选择,柴小女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临危救人,以命换命。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落水者,而把死的可能留给了自己。她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从平凡向伟大的转折,从平民向英雄的嬗变。
[运用方向]
(1)感动真好 (2)平凡与伟大 (3)生与死 (4)选择 (5)大爱无疆
李艳萍22年收养80多个孤残儿童,被誉为“爱心妈妈”
[素材传真]
在山西省孝义市瑶圃村有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农家院落,这里是49岁的李艳萍和她所收养13名孤残子女的家。这些孩子大多是智障儿和畸形儿,吃喝拉撒睡全要靠李艳萍一个人照料。22年来,李艳萍先后收养了80多名这样的孤残儿童。“孩儿们都是命了,猫猫狗狗还都有一条命,更不要说是孩子们了,感觉他们可怜,我说就把他们养起来吧,一直就养着!”李艳萍说。由于缺乏固定的收入来源,李艳萍独自拉扯这么多孤残儿童越来越步履维艰,20多年来就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不理解和支持她,但是李艳萍却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毅然一个人撑起整个“家”。7年前丈夫的去世对李艳萍是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家庭一下失去了顶梁柱,她从此不得不一个人把孩子们的生活扛在肩上。由于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李艳萍和孩子们的生活也每况愈下。尽管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一定补助,社会上偶尔也有好心人捐助,但一家人的生活仍然过得相当清苦。14口人住在两间破旧的平房里,四个孩子睡一张土炕,一个月只买20块钱的肉,一家人吃得最多的菜是卷心菜。尽管生活很艰苦,但李艳萍每次听到孩子们围着自己喊“妈妈”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会一扫而光,感到无比欣慰。
[深度评论]
22年收养80多个孤残儿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李艳萍却做到了,这靠的是什么?这靠的是爱心,这靠的是对善行的坚持。李艳萍以自己孱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家,以自己质朴的爱构筑着美丽的精神世界。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心妈妈”李艳萍正是用行动诠释了这样的中华美德。她以宽广的仁爱之心和朴素情感,默默奉献社会,不求索取、不图回报。她的家境并不好,但她舍小家,为大家,以力所能及的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在助人之中寻找快乐。她用爱传递着温暖,把无私的母爱送到了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品尝着人生的快乐与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带给我们各种观念的冲击,特别是对仁爱之心的冲击,是明显而让人遗憾的。很多人因为名利而忽略了爱的伟大意义,也有很多人只爱亲人或者仅爱自己,视大爱、仁爱、兼爱等传统思想为累赘。当人们发现社会越来越功利的时候,开始有了某种对大爱、仁爱、兼爱的渴望与需求。感谢李艳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生活中不乏大爱的闪光。
[运用方向]
(1)爱,是不会忘记的 (2)质朴而闪光的精神 (3)责任与道德 (4)社会需要热心肠 (5)苦与乐
93岁老人周泽骅劝阻跳骚者蹿红网络
[素材传真]
2011年8月23日,上海一个老式居民区里,一位女孩坐在152号楼5楼的窗台外,双脚在空中晃荡着。“有人跳楼”的消息迅速传开,围观的人越聚越多,下午3点钟左右,现场的围观者已近两百人。围观者中,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快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只有93岁的周泽骅,挥动着苍老的手臂,用尽力气发出一点嘶哑微弱的声音:“不要跳,不要跳!”这段视频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两万多次,在优酷网上的点击量则已过百万。有人看到这位93岁老人“身后尽是嬉笑的脸,等待别人鲜血换取瞬间刺激的看客”。也有一个北京女孩想起自己曾在公司大楼见到的跳楼场景:“(人们)在底下笑着等她跳,还有人起哄催促快跳。当女孩被救下后,散去的人群意犹未尽,骂声一片,极度失望。”
[深度评论]
也许,周泽骅老人远没有那些看客“见多识广”,他只会颤巍巍地叫:“不要跳,不要跳,有什么事情回家和妈妈讲讲,就都解决了。”这甚至还在围观人群中引起一阵哄笑。但这位耄耋老人以他的举动,告诉了世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本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些人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身上,真善美甚至起码的伦理道德都严重缺乏。周泽骅老人的行为告诉人们,人间确有真情在,高尚与渺小、爱心与冷漠,绝对是有天壤之别的。每个人都要将道德感、同情心放到重要的位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守护着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因此,提高幸福指数,仅仅依靠物质的满足是不行的,而是要多提升道德境界,多提高心理柔软度,多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善事好事。这样才会知足常乐,恬淡自在。这种安详、安然和安静,不正是人生的重要目标吗?这是周泽骅老人带给我们最有意义的思考。生活中确实有等待别人鲜血换取瞬间刺激的看客,但更有93岁老人历经沧桑的博大善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做一个善美的人”努力起步,社会冷漠就能得到消除,道德的温暖自然就会惠及更多的人,社会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运用方向]
(1)敬畏生命 (2)同情与冷漠 (3)高尚与渺小 (4)构建精神家园 (5)呼唤公德
13岁少年因学习成绩被父亲殴打致死
[素材传真]
路文让是西安灞桥区洪庆街道办路家湾村人。今年夏天,水果普遍涨价,他和妻子周春玲搞点水果零售,生意比往年明显好些,这个43岁的男人甚至在心里盘算,等儿子小华(化名)报完名回家,他要心平气和地和开学后上初二的儿子说说这学期的要求。8月31日上午,母亲带着小华去学校报到,班主任将几名学生和家长留下来谈话。回家后,母亲把小华在学校不乖的情况给路文让说了一下,夫妇俩就共同给小华做思想工作,想让他以后好好学习,不要再沉迷于游戏。没想到两句话没说到一块就发生了口角,继而发生了打斗。本来教育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好,没想到孩子正处于逆反期,父子交流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父亲动了手,儿子就拿砖块在他头上拍了一下,这才越打越厉害……路文让是从上午9时左右开始打,打完后快到中午12时,他看孩子伤情可能严重,还跑到村里去找村医,因为当时医生没在家,他返回家就拨打了120。据路文让说,他最后一眼看到孩子神志还清醒,以为孩子的伤情不会危及生命。在儿子被120送到唐都医院后,路文让没想到儿子竟然离开了人世。
[深度评论]
在这起人间惨剧背后,却是一个迭遭挫折、生活困顿,把未来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的男人改变命运的失败努力。“只要学习好,啥苦我都能吃”,在爱的名义下,这个失败的父亲却毁掉了自己最爱的东西。人们常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父亲对孩子宽大、厚重而严肃的爱,但如果这种爱超越了限度,则变成了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使爱变成了恨,甚至变成了罪过。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天下的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切勿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快乐乃至生命,不要将如山的父爱母爱变成终生遗憾,不要让不该发生的悲剧再次上演。心理学家认为,打骂一定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而孩子“犯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在孩子犯错时,就事论事地给他们分析原因,引导他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与孩子平等对话非常重要。“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应该适当把握教育的“度”,因为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运用方向]
(1)家庭教育 (2)爱与恨 (3)严与宽 (4)父爱如山 (5)合适的方式
留学生回国割肝救母
[素材传真]
22岁的彭斯高中时曾就读广州执信中学,因为成绩优秀,高三时到美国学校交流一年。2008年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修读会计专业。今年,彭斯54岁的母亲陈雪梅因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等待了两个月,却因器官供源紧缺,命悬一线。刚刚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彭斯闻讯后,立即从美国返回广州。因母亲坚决不要自己儿子的肝源,他瞒着母亲签字成为肝源供体,并在活体移植手术中切除自己60%的肝脏,移植入母亲的体内,挽回了母亲的生命。手术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送给了彭斯一份特别的荣誉证书――“彭斯,鉴于你帅气、勇敢、坚强的表现,已被授予最佳形象大使奖”。记者浏览网络论坛和微博发现,“割肝救母”的事迹,在这段时间内,感动了各个年龄层的网友。
[深度评论]
百善孝为先,彭斯捐肝救母弘扬了感恩反哺的孝心,纠正了对新一代年轻人普遍比较自私的偏见。的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美德却渐行渐远,尤其是在受几代人宠溺的青年人中,很多人考虑的是得到而并非付出。彭斯的言行为此树立了一个榜样,对促进80后、90后反思自己与长辈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动力。这位80后小伙的反哺孝心感天动地,让人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希望。也许在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有太多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丑行劣迹刺痛了公众的眼睛,一次次触碰着道德底线。自私、狭隘、贪婪、冷漠,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日益普遍的“啃老族”现象使80后被定义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一代,看不到他们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和孝道。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终日沉溺网络游戏、赖着父母不断乳的子女,“孝子”的意义已经完全颠倒。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那份对家庭的责任心,没有那份对家人无私的爱,彭斯是很难做出这样的牺牲。有多少人愿意从自己健康的肌体上割下60%的肝脏?但彭斯做到了。
[运用方向]
(1)孝心无价 (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榜样的力量 (4)担当责任 (5)爱的哲学
袁隆平超级稻亩产突破900公斤
[素材传真]
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当天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会,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经专家组验收,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据了解,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袁隆平估计,要是全世界杂交稻种植面积增加7500万公顷,产量就能增加1.5亿吨,也就能多养活4~5亿人口。水稻单产的提高,也将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农民的收入也有望提高。
[深度评论]
袁隆平以自己的信念实现了心中的梦想,他创造的神奇,让人备受鼓舞。他堪称当代的“神农氏”!回想当年“放卫星”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是狂热得要抓着头发离开地球,却承载着多少人吃饱肚皮进入共产主义的梦想。然而,那终将是一场梦。如今,我们进入了实实在在的超级稻时代,袁隆平不仅有力地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世纪之问”,而且还把超级稻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实现亩产900公斤,不只是让全国人民惊喜一回,它意味每年增产的粮食总量将超过200亿公斤,按人年平均占有粮食总量400公斤计算,将能多养活5000万人。毫不谦虚地说,这是中国人对“地球村”沉甸甸的贡献。我们应当感谢袁隆平,我们更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03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袁隆平个人优秀事迹作文
袁隆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还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袁隆平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梦想是研究并种出杂交水稻,和这有关的两个梦分别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梦中,袁隆平发现禾穗如同葡萄一样硕大饱满。他和他的助手正坐在如大树一般高的稻丛下乘凉,这也就应了一句话: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理想这盏指路灯,指引着袁隆平,让他更加努力。在研究水稻的过程中,他有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在研究水稻时也遇到了困难,有一次,他早上来到田边,700多株秧苗被连根拔起,而且都不见了,过了几天他才在学校的枯井旁,发现了五株残缺不齐的秧苗,这才能继续研究下去。后来,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就,相两优900(超优千号)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创世界亩产记录。
他在工作上严谨认真、勤奋努力,在别的时候,却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人。在他小的时候,亲戚、朋友都认为他长得丑,但是他坦坦荡荡,说:“我虽然长得丑,但丑得很帅。”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身体健康的人。有一次他掉下了水,然后就去学游泳,教练选别人去参赛,没有选他,他自己偷偷的进去了。教练看他如此热情,便同意他试一试,谁知他竟然获得了第1名。袁隆平拉小提琴、下棋、游泳等运动样样精通。
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还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和“改革先锋”称号与奖章。这样一位优秀的老人,却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点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虽然去世了,但他仍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
袁隆平个人优秀事迹作文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当我知道了袁隆平爷爷的事迹以后,深深的震撼、感动了我!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您让我们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米饭,让我们中国人不再饿肚子。
妈妈告诉我:是袁隆平爷爷让我吃饱饭的。可是这位可爱的爷爷今天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可敬可爱的爷爷。
妈妈带着我查阅资料,我终于知道了这位让我吃饱饭的爷爷。
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原来人竟然还有吃不饱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为吃的发过愁,我想吃的妈妈都会满足我。
袁隆平爷爷从小的理想竟然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我猜应该也包括他自己,连做梦都是梦到自己在一人高的稻米下睡觉。为了“吃饱饭”的理想,爷爷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水稻新品种研究当中,扎根农村,扎根水稻田中,经过不懈努力,他实现了当初做的梦,将水稻亩产再提高,如今向着1200kg/亩发起冲击。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解决了全中国的饥荒问题,包括我和我的家庭。
爷爷是您用一把稻谷养活了中国数十亿同胞,是你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靠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让我们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把杂交水稻当做理想和终身事业为之奋斗的,正是他的努力和坚持,今天才能人人有饭吃。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他是一位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个人优秀事迹作文
温馨的餐桌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广阔的稻田里,一位耄耋老人辛勤工作。在阳光下,他显得很年轻,只是背有点弯,脸上有几道皱纹而已,没错,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袁隆平爷爷。
他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一辈子有两个理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让全世界人民都吃饱饭,可这又是何其的困难,但是袁隆平爷爷他真的做到了。八年时间,只为调配杂交种;炎炎夏日,14天的奔波,只求一株雄性不育种;身患胃病,他一只手捧着肚子,另一支手扶着稻穗。没错,这就是我们所崇敬的袁隆平爷爷!终于,新一代杂交水稻横空出世,平均每年解决3500万人温饱问题,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而且杂交水稻还有着巨大的潜力,还可以继续研究,这极大解决了一个有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
饱饭人应当忆袁公。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倾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而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在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911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旱稻亩产619公斤,真正实现了每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
他勤于科研,身材瘦小,风吹日晒皮肤黑,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奖项很多,却为人低调,可他从不在意,攻艰克难,一丝不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给母亲写的那封信,他为了人民不再挨饿,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母亲即将过世,自己却因开会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多少的悔与盼都成了老人的惦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希望每位坐在餐桌前的同学都能忆起那位国士无双——袁隆平。从此碗中有米饭,心中有袁老!
袁隆平个人优秀事迹作文
是谁,在田间辛勤工作;是谁,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是谁,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种种疑问指向一位伟大国士——袁隆平。
望着面前热气腾腾的米饭,一位辛劳的身影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田地埋头苦干,一次次实验造福于民,您的功名被人传颂,您的身影永存于人们的心中!您虽已是高龄老人,但您不辞辛劳,一直在田间穿梭,一直为人民服务;您整天潜心实验,但您丝毫不古板,爽朗的声音回荡在我们的心中,您的发明成就,也成为人们暂无绝口的美食,成为了人们的福音,解决了人们的饮食问题。像这样的伟人、国士,被所有人所赞颂。
可是,就在昨天,您却远离了我们,远离了世界,远离了您的实验成果……当您的遗体在驶过长沙街道时,许多人追随着您,大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话音刚落,许多人泣不成声。
关于粮食,你们这样说:“一粒粮食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当记者问:“您还担心这种现象会发生吗?他释然的回答:“不可能了。”说完,他松了一口气。
关于工作,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国的梦。“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样说。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1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6分钟,共有174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考量,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戏曲学包括戏曲文献、戏曲史、戏曲理论三个部分,其关系为“论”从“史”出,“史”从“文献”出,戏曲文献的研究是我们一切理论建构赖以立论的基础。作者与文本是文学活动极重要的主体,考订曲家、剧目是建立戏曲文献学科的重要途径,是廓清和开拓戏曲研究版图的重要抓手。有清一代文献浩繁,大量有关曲家剧目的散见文献史料亟待勾稽和考辩。笔者关注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的研究,在翻阅《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国地方志集成》、《清代诗文集汇编》、《学福斋诗集》、《?s亭杂俎》等档案史料时,对其涉及的黄图??、徐柱臣、许树棠等三位清中叶曲家的生平行实与著述进行力所能及的考辨,以期尽可能确定其时代坐标,为日后宏观整体地研究清代戏曲作些谳疑。
一、黄图??行年宦迹补考
黄图??字容之,号焦窗居士,亦号守真子,松江人。荫生,雍正六年入都谒选,任杭州府同知,迁湖州通判。乾隆五年量移衢州同知,迁河南卫辉知府。所著《看山阁全集》六十四卷,其中《看山阁集闲笔》十六卷内有不少关于戏曲创作的理论。作剧十种,其部分结集名为《排闷斋传奇》或《看山阁乐府》,其中《雷峰塔》刊于乾隆三年,是现存最早以白娘子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当前学界一般将黄图??的生年订为康熙三十八年(1699),对其卒年,有定为1770(乾隆三十五年)或其后者,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明清江苏文人年表》,而《明清传奇综录》、《古本戏曲剧目提要》、《中国曲学大辞典》等作1700―1771后。有按照黄图??《看山阁全集》诗文系年,定为1757(乾隆二十二年)、1758(乾隆二十三年)、1759(乾隆二十四年)间者,如邓长风先生《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中的梳理总结。[1]近年汪宏超先生在《明清曲家考》下编《石庞和黄图??的生卒年》一文对上述观点有评述总结,提出其卒年为乾隆二十三年。[2]然关于黄图??的生卒年与宦迹还有可补考者:
首先,在官方档案中,《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卷2的档案载:“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内用河南卫辉府知府黄图??,江苏人,年五十六岁,由监生现任浙江衢州府同知,经巡抚雅尔哈善以该员才具明白,办事克勤,给咨到部。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内引见小村具谨慎。”[3]《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卷18的乾隆二十六年十月档先载引见档称其为“河工捐免保举”,其后自述称:“臣黄图??,江苏松江府华亭县监生,年五十八岁。现任浙江衢州府同知,捐免保举,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分俸满,推升河南卫辉府知府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谨奏。乾隆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4]
其次,在方志中,毕沅、刘钟之、德昌主持篡修,题署“乾隆戊申孟秋镌”(即乾隆五十三年)的《卫辉府志》卷十二《职官.知府》栏中赫然载录:“黄图??,江苏华亭人,监生。乾隆二十六年任。”其下任赵瑗“云南昆明人,进士,乾隆三十年任”[5]。
故此,黄图??的卒年最早应在乾隆三十年(1765),他于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三十年间任河南卫辉府知府。关于黄图??的生年,上述档案显示其乾隆二十六(1761)年五十八岁,则其生年为康熙四十三年(1704)。
二、曲家徐柱臣生平行实及著述新考
徐柱臣,字题客,号雅宜,昆山人。徐柱臣为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1631―1694)之曾孙。袁枚《随园诗话》卷二第五十五则云:“余亲家徐题客,健?c司寇孙也,五岁能拍板歌。见外祖京江张相国,相国爱之,抱置膝上。乳母在旁夸曰:‘官官虽幼,竞能歌曲。’相国怫然曰:‘真耶?’曰:‘真也!’相国推而掷之,曰:‘若果然,儿没出息矣!’两相国性情相似。后徐竟坎?埃?为人司音乐,以诸生终。《自嘲》云:‘文章声价由来贱,风月因缘到处新。’此语,题客亲为余言。”[6]55而张相国即康熙朝尚书、大学士、太子太保张玉书(1642―1711)。则徐柱臣至迟生于1694年之前五年,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又《随园诗话》卷十三第六则云:“题客性耽词曲,晚年落魄扬州,为洪氏司音乐以终,惜哉!”[6]433可推知徐柱臣在袁枚前逝世,即嘉庆二年(1797)前。又《随园诗话》于乾隆五十五年有随园刻本,综上,徐柱臣生于康熙二十九年前,与袁枚为亲家,年龄相仿,卒于乾隆五十五年前。
关于徐柱臣的名号寓意,《北梦琐言》卷一载:“唐宣宗皇帝,好儒雅,每直殿学士从容议论,未尝不论前代兴亡。颇留心贡举,尝于殿柱上自题曰:‘乡贡进士李某。’”[7]徐柱臣用“题柱”故事为名字,实则既欲中进士,又欲为朝廷柱石之臣。但徐柱臣只得贡生名号,由于家庭蓄乐的熏陶,最终痴迷于唱曲,老年沦落为人家伶工正谱,这严重违背了其家族的期望,被流俗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败家典型,难怪刘声木《苌楚斋续笔》卷六《徐柱臣言行》云:“徐柱臣字题客,诸生,昆山人,口口相国乾学之族孙,袁简斋明府之亲家。少负才名,工度曲,论音律不失分寸。吴下老伶工时求其正谱,自以为不及。平居,狎客歌郎座间常满,实败家子弟之最不肖者。”[8]然清末杨恩寿却对此持不同意见,其《词余从话》在转述了前及袁枚记载的徐、张两家的后人因对酒与曲的不同爱好而导致不同命运后,云:“究之谢傅、汾阳,寄情声伎,亦未尝为人品累也。”[9]认为不能因喜好而累及人品,唱曲对文艺创作不无裨益。徐柱臣对自己喜好唱曲,亦是不悔,《江苏诗徵》转引江藩话云徐柱臣:“少负才名,与钱詹事竹泉、王侍郎兰泉先生游。为人豪放不羁,习拳勇,力敌数十人。工度曲,论音律,不失分寸,虽吴下老伶工,时求题客正谱,自以为不及也。屡试不第,弃举子业,馆于扬州汪氏,遂携眷属卜居于大东门内,狎客歌郎座间常满,兰泉先生正言规之,应曰:‘临川云,其次致曲’大笑而去。”[10]
关于徐柱臣的戏曲音律爱好及造诣,上文知其“五岁能拍板歌”,袁枚云其性耽词曲。在家庭尚未衰败时,徐柱臣可能蓄养过家班[11],沈大成《学福斋诗集》卷二十六有《徐雅宜花间听曲图》,称徐柱臣“徐君之才汉中郎,尤精乐律调宫商。北曲顿洗里人耳,南词久登作者堂。白发老师为敛手,红妆小妓还断肠。兴来填谱花生管,醉后转喉尘绕梁。”甚至将其唱曲填词的才华与汤显祖、沈?z相提并论,“风流文采实无伦”,“徐君嗜音今古稀”。此诗同时提及其“从宦游滇中”的经历。[12]384-385其晚年落魄扬州,为洪氏司音乐以终,《扬州画舫录》卷十《虹桥录上》云:“徐柱臣,字题客,号雅宜,昆山人。工诗文,书法苏、米。来往扬州,主于洪氏。”[13]且此处洪氏极有可能为乾隆后期扬州盐商蓄养的名八大内班之洪班主人洪充实。《扬州画舫录》卷五云:“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而黄元德、张大安、江启源、程谦德各有班。洪充实为大洪班,江广达为德音班,复征花部为春台班。……今内江班归洪箴远。……此皆谓之内班,所以备演大戏也。”(1)乾隆元年为感激竭力维持苏州梨园利益,免梨园差役的织造府“海大老爷”,苏州梨园子弟汤鸣卿等60人和织造府内班艺人梁绍芳等35人联名在老郎庙立下“钦命督理苏州织造内务府郎中兼浒墅关税务世袭拜他喇布喇哈番加三级纪录五次海大老爷奕世感恩碑。”苏州梨园子弟名单中有徐柱臣的名字。[14]若此徐柱臣即袁枚亲家,则可知其对戏曲爱好之切。
关于徐柱臣的姻亲,其早年入赘丹徒张氏,即其外曾祖父之孙张适为婿,徐柱臣师储大文《存研楼二集》卷七《寿藩伯张君五十序代》即为张适所写,卷十六《祭张天门学士文》为张适之父张逸少所写,交代了张玉书及其后裔的情况:张玉书长子张逸少字天门,号青山,翰林院学士,曾官直隶学政,其子张适字叔度,官河南直隶布政使,其子为张冕,字冠伯。该序云张适“婿昆山题客徐君,自当武其家。丹桂一枝,琼花两树。”张适的夫人为“彭城少保敏达公之女,四孙英敏。”其岳父为康雍乾三朝重臣李卫,此时张适已有四子。[15]454、581故徐柱臣与张冕为郎舅至亲。
张适曾有家班,康熙五十三年(1714)前,其父在世时庄园中即有家班演唱。张适大修庄园后,更蓄孙、莫二家班,其中新秀众多,演唱、伴奏俱精。家班既演昆曲,也唱花鼓。时昆曲名伶荆玉和琼树分别在孙、莫二班,他们扮相俊美秀丽,演唱表演动人。家班常为园中主人表演,并招待宴请的宾客。乾隆十三年(1748)张适为忌者所中伤,被告入狱,庄园没收入官,戏班遂散。张适次年死于狱中,其子张冕回京口老家,替人操琴谋生。[16]袁枚曾有《春雨楼题词为张冠伯作》,云:“《金荃》谱好何人制?道是京江张公子。公子沧桑四十年,鄙人约略能弹指。侬住钱塘江上村,钱塘作镇李将军。乘龙婿得张延赏,花烛人间第一春。”“两家门第气如虹,况复嫦娥出月宫!”“谁知白日堂堂去,黑云一阵风来处。窦氏贪争沁水田,石家祸起珊瑚树。魏其宾客霍家奴,昆冈失火烧无数。”“青山庄在路人游,台榭荒凉草数丘。”“可怜一品令公孙,曾是当年看杀人。飘泊鳏鱼身一个,春雨楼中泪潜堕。”“耳聋怕听兴亡事,手滑能调断续弦。乞食吹箫归不得,为人权作李龟年。乐府千章韵更娇,旗亭雪小月轮高。曲终酒散琵琶断,剩有秋江咽暮潮。”诗末原注,张氏“为文贞公(笔者注:康熙名臣张玉书)之孙、总督李卫之婿。父适作方伯,家产籍没”。[17]袁枚此诗以绮丽之词抒发悲愤之情,形成哀婉凄清之美。此诗作于乾隆十八年(1753),由于显赫的家世,这位张公子在早年享尽荣华、万人争羡,中途遭受巨变,晚年沦落凄凉。通过此诗,可推知张冕颇有才情,善于词曲。同时,此诗揭示了包括徐柱臣在内的旧家子弟,在封建时代利益阶层的争斗中,个人被环境所播弄而无法支配自己命运的悲剧。
徐柱臣曾与妻兄张冕同随储大文治学。储大文《存研楼文集》卷七题“受业张冕冠伯、徐柱臣题客编校”《存研楼二集》卷一题“受业丹徒张冕冠伯、昆山徐柱臣题客编”。[15]1、359《存研楼二集》卷九《冠伯张子时文序》、《冠伯张子墨卷选序》称赞张冕科举时文“既专且工”,将来必然能继承其先祖遗风,仕宦发达。[15]477《存研楼二集》卷五有《题客徐子诗稿序》称徐柱臣“嗜吟”。《存研楼二集》卷五有《青山庄文宴集序》称乾隆五年,徐柱臣与张冕曾组织八郡人士在?沉昵嗌阶?进行文宴,后结集。得益于良好的青少年家教熏陶,徐柱臣文艺素养极高,诗词书画均擅长,《国朝书画家笔录》云其“天资敏妙,诗词瑰玮渊雅,书法得晋人风骨。”[18]《皇清书史》卷三云其“书法得晋人风骨,书法苏米。”[19]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其词【珍珠帘.云空碧落寒光透】云:“深深款款,反复低徊,不减《西厢》。冷秀之笔。”“深情若揭。”评其【珍珠帘.游丝????春光暮】云:“迤逦写来,有不得不折,不忍不折之妙。”[20]而储大文《艮岑乐府序》评其词“致密而机弥流,功深而光弥耀,虽谓题客诗宗太白,乐府亦宗太白可也。”[15]426
徐柱臣著作,现知有:
(1)《艮岑乐府》二卷,刊行于乾隆八年,国家图书馆有藏。
(2)《全清词?雍乾卷》收徐柱臣词5首,分别是《珍珠帘?拜月》、《珍珠帘?折花》、《忆秦娥》、《八六子》、《齐天乐?秋蝉?次周草创韵》[21]
“艮岑”为东北方的小山,“岑”还有幽寂苦闷之意。徐柱臣为徐乾学的孙辈,徐乾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左都御史,擢刑部尚书,与明珠相倾轧,后被解官南归。在家乡因亲属、门客倚势欺人,屡被控告,受夺职处分。至徐柱臣时家道已衰,又不事进取功名,性好填词度曲,晚年流落扬州为人家教授优伶唱曲。《艮岑乐府》极可能是在南方流寓,想望家乡昆山,联系身世家道沉浮及人生命运的述怀反思之曲,从上面三首词作中多次出现“吟肩料峭江南客”、“锦风光,暗中抛掷,回头怎忍思量”、“旧家幽怨尚能说”等词句,也可透露出旧家子弟的悔思与追忆。
(3)冯桂芬《苏州府志》还载有:“徐柱臣,《智节记》、《春雨楼集》、《?h真阁集》。”[22]
(4)《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撰,(清)张冕、徐柱臣编,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15]
(5)《明清文人年表》载其著有《雅宜山樵稿》、为吴伶所定曲谱(佚名)。[23]
另外,《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五十二则、《小仓山房诗集》卷七载其尚有《穿云沽酒图》、《随园同人集》收其《题对雪图》五言律诗一首,首句为“不起东山卧”。据沈大成《学福斋集》卷一《答徐雅宜论<易>;七八义》,见出其对易学的兴趣。[12]8
三、许树棠生卒著述小考
关于清代戏曲家许树棠及其剧作,庄一拂先生在其《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较早给以关注,其“许树棠”条云其:“字号、里居、生平皆未详。”《?h?u裘》存抄本,二卷二十四出。[24]其后的不少成果(主要是工具书类)间或对许树棠及其剧作进行关注,然在其剧作体制、存佚、年代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讹。
邓绍基主编《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云:“许树棠,清代戏曲家。字号、里居、生平等未详。约乾隆时在世。著有《?h?u裘》传奇,今未见。”[25]《中国曲学大辞典》“许树棠”条云:“乾隆时人。字思召,号憩亭。浙江海宁人。清嘉庆十四年进士,候选知县,未及铨,卒。年二十八。作有《?h?u裘》传奇,今存。”“?h?u裘”条云:“许树棠作。有旧抄本。二卷,二十五出。写司马相如、卓文君事。”[26]而李修生主编的《古本戏曲剧目提要》“?h?u裘”条在介绍了明代袁于令的同名43出传奇后云:“元人范居中等和清人吴孝胥、许树棠等都有同名杂剧,俱佚。”然该书在清代传奇部分的“?h?u裘”条云:“许树棠撰,未见著录。许树棠,字憩亭,海昌人,生平事迹不详。此剧分上下两卷,共25出。本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7]《中国剧目辞典》“许树棠”条云:“清人,生卒年月不详。所作传奇有《?h?u裘》一种,今存。”[28]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许树棠”条云:“字憩亭。海昌(今浙江海宁)人。生平未详。所撰传奇《?h?u裘》,今存。”“未见著录。现存清抄本,北京图书馆藏。题《?h?u裘传奇》,署‘海昌许树棠憩亭撰’。凡二卷二十四出,首另有《标目》。”[29]程华平《明清传奇编年史稿》嘉庆十四年条云:“许树棠(1787?―1814?)于本年中进士。”[30]
可见,上述近期的研究成果关于许树棠的剧作体制有传奇和杂剧之别,关于其遗存形式有存与佚或不详之别。关于许树棠其人的籍贯、年代、字号更是莫衷一是。
其实,关于许树棠及其剧作,吴晓玲先生早在《1962年访书读曲记》的“?h?u裘传奇二卷廿五出”中予以披露,指出北京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藏有该传奇抄本,衍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并对它们的编号、行款、题签、出目做了介绍。[31]其后邓长风先生在1994年出版的《明清戏曲家考略》一书列《十四位清代浙江戏曲家生平考略》一文,该文通过勾稽道光《海昌备志》卷十五《选举》、卷十八《人物拟传(二)》、卷四十一《艺文十五》、卷四十四《艺文十八》等资料,指出许树棠为浙江海宁人,嘉庆十三年举人、十四年进士,候选知县,未及铨,卒。终年二十八。列出其四代世系简图,推断其生卒年为(1787?―1814?),其著述《诗经维解》四卷、《憩亭杂俎》一卷、《淡圃诗文集》二卷皆未刊,存佚不详。[32]
然综观以上诸家论述,都没有给出许树棠的确切生卒年。其实这一问题是可以稽考的。据许树棠《?s亭杂俎》卷首孙清所录小传,憩亭嘉庆戊辰举人,己巳进士,壬申卒,年二十八,其夫妇生卒均同时同日。[33]由此可推知许树棠嘉庆十七年(壬申)卒,年二十八。故其卒年是嘉庆十七年(1812),生年是乾隆五十年(1785)。
比对以上诸家观点可知,浙江海宁人许树棠演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题材的25出传奇剧作《?h?u裘》现存,关于许树棠的其他著述存佚问题,李灵年《清人别集总目(上卷)》和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给以了详细介绍,(2)均云《淡圃诗词稿》一卷、《敝帚集》一卷藏于浙江图书馆。其实,经笔者查阅,浙江图书馆尚藏有许树棠《?s亭杂俎》光绪十八年铅印本。笔者又查阅国家图书馆目录,知许树棠《?h?u裘传奇》二卷、《?s亭杂俎》乌丝栏抄本二册、《敝帚集钞》一卷、《三易偶解》一卷均藏于该馆。
注释: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39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6分钟,共有243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1】
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谓是大功至伟。
然而,他对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却感到“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他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我想,仅从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们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谦逊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让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人喜欢张扬、高调。比如,表现在学习上,喜欢吹嘘自己的博学与能耐,看过几本薄书,就自诩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写过几则公开发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诗人、作家。表现在工作上,喜欢凡事必称大,有的事还没有做,就开始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成绩,便“拉长、吹大、垫高”,热衷于在媒体上“精心包装,隆重推出”。这种喜欢张扬的人,虽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许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取得一时之利,但这种人往往行之不远,登之不高。而谦逊的人则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做人行事,这才是成就大业的基点,是走向成功的长梯。
也许有人担心,谦逊的人,久而久之,会被人遗忘,终究会吃亏。其实不然。这些人、这些事或许一时难以广为人知,但当他们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创造了业绩,以默默无闻的品格作出了贡献,名声自在众人心中。这正像袁隆平所说的,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
特别是谈到物质享受时,袁隆平认为,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贵,穿方面只要朴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弯路,少留遗憾,身心才会健康,心情才会愉快,事业才会做得长远。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正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应大力弘扬的就是袁隆平这种谦逊美德,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越是成绩突出,越是贡献巨大,越是形势大好,越要保持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谋事尽责,多做贡献。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大有起色,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2】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袁老深爱着祖国,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间,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生活。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90后”袁隆平曾经称自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兴,喜好自在,专长松懈。袁老就是这样热爱着生活,一不小心还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的田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花费心血去适应、去提高、去改变。在工作之外,也要顾及生活、照看好家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唯有此,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
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3】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看到老百姓因粮食不足而深为饥饿所困时,他便悄悄埋下了消灭饥荒的梦想种子。袁隆平院士曾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便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开了袁隆平追逐“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序幕。
十年田垄勇突破
袁隆平院士的追梦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且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艰难的探索时期,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科研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_冲击、百姓们生活困苦,但尽管形势如此严峻,袁隆平却坚守住了自己战斗的阵地,一步一步的推动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事业迈向世界。
梦想之路无止境
2019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而事实也证明袁老的辛苦研究并没有白费,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公斤目标达成!袁老终身奋斗的事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淡泊名利守初心
袁隆平院士的杰出贡献让我们肃然起敬,国家也给予了至高荣誉但他的生活依旧朴实无华。他曾言道“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他也给出最真挚的建议与指点。他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却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他喜欢呼吸田野的气息,喜欢与稻田亲近。他,平实而伟大!
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4】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首先,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再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专业和院系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及教学科研培养工作办成、办好、办到位。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科大高知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党员干部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5】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79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77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袁隆平优秀事迹个人心得感悟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袁隆平优秀事迹个人心得感悟
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09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袁老深爱着祖国,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间,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生活。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90后”袁隆平曾经称自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兴,喜好自在,专长松懈。袁老就是这样热爱着生活,一不小心还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的田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花费心血去适应、去提高、去改变。在工作之外,也要顾及生活、照看好家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唯有此,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
袁隆平优秀事迹个人心得感悟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看到老百姓因粮食不足而深为饥饿所困时,他便悄悄埋下了消灭饥荒的梦想种子。袁隆平院士曾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便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开了袁隆平追逐“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序幕。
十年田垄勇突破
袁隆平院士的追梦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且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艰难的探索时期,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科研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_冲击、百姓们生活困苦,但尽管形势如此严峻,袁隆平却坚守住了自己战斗的阵地,一步一步的推动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事业迈向世界。
梦想之路无止境
如今,袁隆平院士虽已成为年过九旬的老者,可他真正诠释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句话,他仍然坚持杂交水稻技术研究,探寻着更多可能。2019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而事实也证明袁老的辛苦研究并没有白费,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公斤目标达成!袁老终身奋斗的事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