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工作计划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61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31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154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就应该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使学生逐渐具备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历史核心能力的关键。

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包括四课,每一课我都编写好导学案。如第3课导学案: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学提纲: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是指从 到 的时期。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从 年到 年。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广泛开展 、 和 。在此期间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 。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影响(结果)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三、三大改造

时间:从 年开始到 完成。

1.三大改造的内容是 。

2.改造的形式是对农业和手工业采取 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 、 等方式。

3.改造的实质是用 代替 。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

总结:1953―1957年我国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在经济、政治、法制三方面各有哪些探索?

随堂练习(略)

第一步,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或借助网络等手段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填空,对教材的主干知识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做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找出了自己在自学中不懂的知识点,防止眼高手低。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加强。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首先,教师要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是什么,讲述了哪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在整体上有一个全新认识。然后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锻炼,而且在教学中突出了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步,检查学生练习。对做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

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条理规范、语言表达准确、概括要点全面等。教师通过反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进行教学调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当这个学习主题的四课内容全部学完后,笔者会让学生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学习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要能够复述主干知识点,并能依据学习主题,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如下主题总结:

1.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成就:

(1)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2)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三大改造的完成

2.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失误:

(1)1958年

(2)1958年化运动

(3)

3.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英雄人物:

“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0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4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中考录取还要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或依据

该负责人称,鉴于西安市、榆林市、安康市已经承担了我省高考改革试点,为进一步扩大试点地区覆盖面,为全省顺利开展中考和高考改革提供经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从关中、陕南、陕北分别选取宝鸡市、汉中市、延安市作为试点地区。

新政策中,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计分科目定为“4+4”模式。即以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作为基础录取计分科目,再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科,从历史、地理和道德与法治中选择2科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基础录取计分科目之外的4科,由各市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同时,中考录取时还要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或依据,条件成熟的市(区)可逐步过渡作为重要依据,引导学生、学校、家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过程性写实记录为主,结合试点情况,逐步探索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等级转换分数计入录取总分。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中考录取将继续坚持将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不低于50%的招生指标分解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并适当向农村、薄弱初中倾斜,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各市(区)优质高中学校指标生分配情况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13科全考8科计分

初二就要开始参加中考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中考招生实行“两考合一”,不再分别进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将实行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共13科。高中录取实行“4+4”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以及自选共8科计入录取总分,其他科目不计分。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方式;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方式;“体育与健康”的体质健康实行现场考试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和信息技术实行现场操作考试方式;音乐、美术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

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和制卷,考试统一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进行,时间为三天。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英语;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物理和道德与法治,考生为九年级学生。第三天上午考化学和历史,考生为九年级学生;下午考生物和地理,考生为八年级学生。

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5月底前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5月底前进行。音乐、美术的终结性考试时间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进度并结合实际安排。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的成绩采用试卷原始得分登记,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体育与健康考试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所有操作考试科目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音乐、美术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

等级呈现方式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具体等级划分标准、分数与等级转换办法和等级划分比例确定等由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试点市今年新初一学生开始实施

部分科目分值提高

据了解,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从试点地区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七年级学生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思想品德”变成“道德与法治”。全省统考笔试科目增加生物、地理(考生为八年级学生),增加信息技术为操作考试科目。

将理化合卷考试变为物理和化学分卷单独考试,将政史合卷考试变为“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分卷单独考试。“道德与法治”为开卷笔试,而“历史”变为闭卷笔试。

“英语听力部分”分值从20分调整为30分,“物理”试卷满分值从70分调整为80分,“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值从60分调整为80分,“历史”试卷满分值从40分调整为60分,体育考试分值从50分调整为60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评价将采用“客观记录+写实记述+材料佐证”的方式,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生自我记述、教师综合描述、相关事实材料清单等八个方面进行记录,并以《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呈现,为高中招生提供参考。

2020年左右全面推行招生改革

9月4日,省教育厅的《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提出,试点的宝鸡、延安、汉中,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其他市(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起,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继续实行现有的招生录取办法,积极为2020年左右全面推行招生制度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46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7分钟,共有113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八年级的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升学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二历史老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工作计划(二)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4、加强辅导。以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成绩。

5、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6、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再除去两分钟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7、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8、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9、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0、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教学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适应课改发展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时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初二历史上册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开端,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为110年,共24课时。

这一段历史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却是社会剧烈动荡、内外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社会变革异常快捷的一个历史时期,历经清朝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新陈代谢的节律非常快。其间,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斗争,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2、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不多。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但是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而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四、工作目标

(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 动脑筋”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教学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情况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塬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塬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4.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6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50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29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2016年九一八事变85周年活动策划书一

一、活动主题: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二、活动目的:9月18日,是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日子,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国防生历史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国革命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拟开展关于9.18事变的纪念日活动,组织我校学生学习了解祖国那段苦难屈辱的历史,了解日本帝国主义悍然侵略中华的史实,以及9.18事变引发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反抗的历史经历。

三、活动时间:2016/9/1811:30-13:00(9:1811:00)

四、活动地点:校区主干道

五、活动对象:

六、邀请嘉宾:

七、主持人:

八、活动过程:

1、10点30分现场工作人员到位,做活动前准备。

2、11:30由主持人简单介绍活动主旨,介绍现场嘉宾。

3、由老师讲话。

4、由宣布活动开始。

5、活动正式开始,现场工作人员发放传单,组织大家签名。

九、前期准备:

1、横幅制作,宣传单内容编写打印,宣传板图片收集制作。

2、活动设施准备(音响,话筒,桌子等)

3、场地确定,时间确定及现场布置

4、活动宣传

5、撰写活动策划书,预想相关状况并作应急准备

十、经费预算:

横幅一条

宣传单500张

照片打印张元

签字笔10支元

矿泉水一件20元。

总计元

十一、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让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让那段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备注:

1、活动期间统一着夏常服;

2、活动期间注意军事道德素养

3、活动工作人员另行安排

4、对期间表现优异者给予表扬

5、如遇突发事件另行通知

2016年九一八事变85周年活动策划书二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泛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安排,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二、主题: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三、时间:9月14日至9月20日

四、活动安排

1、9月14日:利用校本或综合实践课组织收看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要求各班学生写出观后感,每班推荐10篇上交(统一纸张:方格信纸)。

2、9月15日16日:利用双休日,由家长组织一次红色旅游或为老革命献爱心活动或听讲一个革命故事。写出旅游日记或爱心日记或故事感悟上交,每班10篇(统一纸张:方格信纸)。

3、9月17日:上午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宣誓签名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下午,召开一次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主题班(队)会。同时,利用课前一支歌时间,启动爱国歌曲大家唱。

4、9月18日:举行防空警报试鸣演练。试鸣时间为9月18日上午10:00-10:15。试鸣时,组织疏散演练,演练结束后集体默哀,警示学生勿忘国耻,沉痛悼念革命英烈,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

5、9月19日:组织开展一次手抄报、征文比赛。

6、9月20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活动。

各班要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培养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五、工作要求:

1.引导学生理国。日本近期的错误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中华儿女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愤慨是可以理解的。班主任应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国家的基本利益和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做到爱国有理有利有节,把爱国感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具体行动。

2.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各班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按照要求把好关、把好度。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确保不出差错,不出纰漏。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31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4分钟,共有134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新一年,新计划,你的计划做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大家查阅。希望你们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__、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_、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_”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4、加强辅导。

以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成绩。

5、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6、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再除去两分钟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7、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8、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9、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0、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集体教研”、“学案导学”、“习惯培养”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在继续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抓好学生习惯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在总结上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制订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一(1)、(2)班,共约90多名学生。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但初一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行为习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国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钟我展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通过不同时期文化成就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文学家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2、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3、具体措施

(1)研究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注意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研讨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认真学习初中历史教法、学法指导意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

(3)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学案。备课做到实用性强,提高课堂效率;组织好每一次单元检测工作;

(4)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我的三分钟我展示”为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述历史、评价历史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生发展,提高合格率;

(5)重视集体的力量,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对学生的培养计划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措施: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探讨历的人物的优秀品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生不良行为加以改正;与所有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3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1分钟,共有197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新的一学期快要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为初二的历史教师需要写一份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二第二学期历史教学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工作计划(一)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89.88 ,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2班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教材简介

(一)教材体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川教版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涉及的时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止,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前后共53年,属于《中国历史》第三板块,即中国现代历史。中国现代史同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一样,仍按主题与时序结合、主题下分课的体例。根据《课标》要求,教科书将教学内容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等七个学习主题。其中前三个学习主题是按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三个阶段各设一个主题。第一学习主题叙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反映新中国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第二学习主题叙述从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反映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三学习主题叙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反映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实践。第四至七学习主题,以专题形式呈现,分别叙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这些领域的代表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就,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在这四个学习主题里,又按时序反映这些领域的历史发展概况。全书在七个学习主题下共安排21课和三次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主题活动。

(三)教学要点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恢复了遭受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文化建设等重大成就。但是,也发生了“大跃进”的严重失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四)教材特点

第一,中国现代史教科书严格以《课标》规定的主题内容为基本依据。

第二,教科书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知识内容作了相应的拓展。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实际各不同,一些学生在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获得更大的发展,因而教科书对部分知识内容作了相应的拓展。

第三,为了及时反映《课标》未来得及反映的最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加强教科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充分体现现代史教科书的时代性特点,教科书把一些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写进教科书,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共十六大召开、“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

第四,《课标》的某些内容跳跃性较大,为了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反映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内容的内在联系,教科书对部分内容作了补充或拓展,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减轻了学生负担。对于《课标》“内容标准”以外增加的内容,教科书均用号标明。

五、教学重难点:

第二学习主题叙述从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反映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三学习主题叙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反映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实践。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4、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教学工作计划(四)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6)班的历史课,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不是中考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教学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包括4课活动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4、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7、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德育渗透

本学期通过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我国在经济、国防、外交、科技、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9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36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期初二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79.88 ,合格率为97.40%,优秀率为57.14%.略高于东莞市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三十八分种。我打算将课堂内的三十八分种分成三份:前三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种教学新课;后十分种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8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92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关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结合《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笔者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通过大量教学情境创设、主题探究,以国歌为主线,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片段一】创设历史情境,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

为了引发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导入环节,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视频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87页,阅读第1、2自然段思考该作品:(1)作者是谁?(2)猜测该作品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从而在聆听与思考中走进历史情境。从教学设计意图看:一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二是歌词可以突出课题主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课堂实施来看,大多学生在聆听与阅读的过程中思绪会自觉飞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当中,这说明学生的思维以及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历史学习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义勇军进行曲》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是成功的。

在讲述“西安事变”这一内容时,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的内容要求,教师播放《西安事变》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形象真实的影像资料历史情境中感知历史。从教学设计意图看: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共为什么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影像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热烈,学生感受到了张学良、杨虎城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襟。

【片段二】重视过渡巧妙自然,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

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当然也要重视这一教学细节,这时候就必须发扬教师的主导功能。从教学设计的构思与实践看,引导过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用事例说明,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第二,及时总结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理解,表述提出问题,进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教学,引导过渡确实能考验教师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机智的驾驭能力。

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教学中,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时,教师拓展延伸:时光飞逝,这场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可这段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随即出示一些图片,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表达可以概括为: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增强国力。从教学设计来看,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寄语: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升华情感。

【片段三】发挥音乐的历史功能,突出课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3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55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区位与现状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i 30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万亩。规划地块位于滑县新区北片区,区域内有部级重点文物明福寺塔,紧邻城市主干道滑州路,距新区管委会仅几百米之遥,占地面积约为186.9亩,约128559平方米,位于新区中心地段,也是新区内最大的公共绿地。

滑台大云寺文化园占地面积12.46公顷,位于滑县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内。南临主干道滑州路,基地东、西、北三侧现为村庄,基地内现有部级重点文物明福寺塔一处。目前,周边配套设施正日益健全,随着文化园的开发建设,必将为滑县人民提供一处大型的休闲、旅游度假场所。规划用地形状较为方正,南北长约417米,东西宽约299米。

从地形高程来看,地块内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中部洼地与滑州路有3.5米高差,基地北侧最低处高程为海拔55.38米,基地西北最高处高程为海拔60.46米,地块的最大高差约为5.08米。基地内现为村庄用地,保留部级文物明福寺塔一处,除村民住宅以及明福寺塔周边的临时建筑外,还未进行开发建设。

滑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合大多数北方植被的生长。

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 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日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

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明至初,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人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改属安阳市。

滑县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现存的历史遗存包括北宋明福寺塔、瓦岗寨遗址、皇姑寺塔、宋衲墓碑等。而与规划地块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历史遗存和典故包括明福寺塔、欧阳书院以及古滑州十二景等。

明福寺塔――明福寺塔为砖石结构,八边形密檐塔,原高9层,后遭雷击仅存5层。1929年募捐修葺,改为7层,因塔基损坏严重,将原灰砖砌成塔基更换为青石塔基,并改原八角亭式顶为桃状顶。现塔高43米,地面直径11米,平面呈八角形,塔体逐层叠涩内收,略呈优美的抛物线形,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用青石筑成,塔身及塔刹则由70余种不同规格的灰砖砌成,塔身各层角隅均筑砖雕仰俯莲组成的精美的竹节状倚柱,塔身外壁镶嵌50多类共1234块佛像雕砖,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具有唐代遗风,由此该塔有千佛塔之称。门楣下绚丽的垂幔装饰及檐部叠涩砖上的仰莲图案,特别是独特精美,具有印度塔柱风格的各层莲花竹节依柱等均为宋代早期砖雕之杰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塔身内采用空腹结构,中空呈筒状。塔壁中间辟砖砌梯道与塔身外平座上的攀沿走道相结合,盘旋而上可至塔顶,尽览古城风貌。这种奇特的结构手法,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唐宋塔的嬗递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研究价值。该塔初建于唐,后修于宋,现存为宋塔。原来的明福寺香火兴旺,规模颇大,而后几经苍桑,其寺早已不存,唯塔留之。佛塔在民国时重修。1963年1月20日,明福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书院――欧阳书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的住所,书院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角,坐北向南,长150米,宽80米,在历史上有记载“文湖荡漾于其前;伴水渊沥于其后;奎峰耸峙于其左;浮屠屹立于之右。历来贤尹多会于此,为作育人材之所”。据《滑县志》载:书院内建有富丽堂皇的画舫斋和秋声楼。画舫斋是欧阳修的“燕私之居”,因形似“舫”,故日“画舫斋”。画舫斋宽一丈,深七丈,“以户相通,凡人其室者,如入乎舟中,而又栏杆其旁,以为坐立之倚,植佳花美木于左右,以为登览之助”。整座书院堪称滑县内一大胜景,历来贤能之士多汇聚于此,以育人之所闻名遐迩。

古滑州十二景――古滑州是位于黄河故道上的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郁,有大量的人文自然景观遗存。根据滑县县志记载,古滑州有十二胜景。其中有八处距离规划区较近。尤其十二景之一的“浮屠瑞霭”即是描述明福寺塔的景观。古滑州十二景名录:鲋岭松楸、帝庙著灵、双潭秋月、龙门夜雨、金堤浮翠、白马灵津、龙井烟迷、茅屋白云、狗脊云封、浮屠瑞霭、画舫澄波、天台表胜

总体规划构思

规划原则

保护文物,民保民享原则――规划中以部级文物明福寺塔为核心,严格遵守文保紫线,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明福寺塔,使大众能够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明福寺的地位和价值,更好的欣赏历史文物的建筑艺术与人文之美,在明福寺塔周围建设明福寺博物馆,形成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式布局的基本形制。如此,既可以展示和介绍佛教艺术以及明福寺塔的变迁,充分发挥文物建筑的教育作用,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知识;又可以实现文物建筑的“民保、民有、民享”,实现其最大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

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原则――规划用地原为村庄用地,植被较为丰富,基地内高差有一定变化。规划尽量利用现有的植被以及地形的变化,因地成形、因林成景,形成自然式山水园林的意境与风情。利用周边天然水源,引水成湖,营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形成错落有致的微地形的变化,多层次的景观绿化配置,使其成为滑县新区健康、绿色生活的新地标。

以人为本,全民共享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多样。规划充分挖掘古滑州的人文、历史与自然资源,通过佛教文化园、儒家文化园以及道家山水园等概念的植入,以及对古滑州十二景的重新诠释、演绎,融人文风情于自然风光之美,丰富滑县人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尊重大众对于文化休闲产品的多样性选择,真正营造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态公园。整体协调,多元互动原则――文化园的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

周期长、影响大的政府性公益事业,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协调,因此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整体协调、充分论证,合理地安排分期建设,形成园区建设景观效应与社会效应最大化,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规划目标

展现古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人文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的和谐之地。打造以明福寺塔为核心,佛、儒、道文化相融合,雅俗共赏的4a级园林式文化旅游休闲风景区。

规划愿景

塔寺相合皆佛缘,江湖咫尺亭台间。规划中以现存的部级历史文物明福寺塔为核心灵活组织寺院与书院的布局,利用自然的水系,结合古滑州的人文自然景观,合理组织水系和山体,并将传统园林建筑小品穿插其间,形成“虽由人作、宛白天成”的自然山水式同林,营造咫尺天涯的风景意向。

规划策略

以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明福寺塔为中心组织整个文化园,以明福寺与大云寺形成佛教文化园、以欧阳书院为主体形成国学文化园、以秋声宾舍及仿古商业街形成特色休闲商业区,各个园区之间以近百亩的自然山水同林贯穿,形成景观与建筑相互交融的空间意向。

功能结构布局

本规划方案采取“核心带动周边,景观园林串联各区”的规划结构,形成“一核、一带、八点、四片区”的规划结构布局。(一核:以明福寺塔为核心;一带:营造自然的环水景观园林区八点:营造新滑州八景;四片区:佛教文化区、书院文化区、中心广场区、休闲宾舍区及民俗商业街区)根据对于文化园的规划策略与定位,确定六大功能组团:

佛教文化园――由明福寺塔及博物馆区以及滑台大云寺寺庙区组成,其间由寺前广场相联系,植菩提树两株,广场约4500平方米左右,可以满足举办各种大型佛事活动的场地要求。

欧阳书院文化园区――根据书院相关建制的要求以及滑州欧阳书院的相关典故,修建欧阳书院一座,以严整的四合院格局与后面自由的园林特色相结合。

自然山水园林区――在佛教文化园与书院之间穿插一处大型自然山水园林,园林引基地南侧关干渠水源形成景观水系,或因地堆山,或随坡成岸,并依据滑州人文典故造景,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为滑县人民提供一处大型开放公共绿地。

中心广场区――在基地西南角,欧阳书院前设置一处大型国学广场,广场不仅可以有效组织进入开放式园林以及书院区和寺庙区的交通,同时又为市民平日休闲活动提供了一处大型公共场地。

休闲宾舍园区――根据文化园的经营以及对于旅游服务配套的要求,在基地西北角设置秋声宾舍一处,为室外温泉宾馆。既能与园林的景观相互辉映,又能为进行礼佛观瞻活动的信众提供一处舒适的休息场所。

民俗商业街区――结合总规的要求,在基地东侧沿万顺路布置民俗商业街一条,与庙会等佛事活动相结合,形成较有规模、有特色的仿古商业街区。

景观(环境)设计

规划结构

整个规划区整体景观贯彻“多元渗透、有机联系”的原则,由点、线、面构成“一心、两片、三区、多节点”的景观体系。(一心:明福寺博物院核心景观区及保护区;两片:大云寺西园林区和大云寺东园林区;三区:大云寺寺庙及景观区、欧阳书院及景观区和入口广场景观区;多节点:以古滑州八景以及多处园林小品。

景观节点规划

古滑州为黄河故道,有丰富的人文地理景观。文化园内景观设计取黄河“九曲十八弯”的风水意向,结合叠山理水处理,巧妙的将古滑州八景嵌入其间。同时,充分挖掘欧阳修在滑州间的典故,营造各种景观小品,合理的经营景观流线,将亭台廊榭穿插其间,营造具有丰富历史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园林景观。滑州八景景点

浮屠瑞霭――以明福寺塔为中心营造方形塔院,塔前正南方置青石供桌一个,院中植高大银杏数株,佛香缭绕,营造千年佛塔前吉祥瑞霭的景象。

双潭秋月――儒家文化强调求取功名,结合古滑州十二景之一“双潭秋月”在书院主入口处设曲水一处,以曲桥一座划曲水为双潭,桥名登云桥,寓意“寒窗苦读、平步青云”。

天台表胜――在园中心处堆土成高台,台上筑亭一座,登台远眺,全园胜景景,一览无余。台名天台,亭名览胜亭。

龙井烟迷――结合古滑州十二景之一“龙井烟迷”,于大云寺与明福寺塔院间另辟一处幽静小院,中心掘土成井,名龙井。上覆井亭一座,既可绕亭观景,又可清修。亭中可焚香一注,寓意“龙井烟迷”。亭后有曲水绕过,环水植竹林,名“曲水环翠”。

画舫澄波――相传画肪斋为当年欧阳修的书斋,今于欧阳书院之后,临水建画舫斋一座,斋似船似亭,可凭湖观鱼,或斋中品茗、清谈,再现当年古滑州胜景“画舫澄波”的意向。

白马灵津――利用园中较为宽阔的水面,形成较为平缓的岸线,点芦苇数丛,置形态优美的太湖石一块,题字“白马灵津处”。

龙门夜雨――在全园的北面利用堆土成山将水分为数条支流,山崖悬挑成壁,壁下有水流穿过,可以在山上引水成小瀑布,落入水流中,岸边小径绕水而过,形成古滑州名景“龙门夜雨”意向。

金堤浮翠――将水面开阔的区域池底加深,给人以水波浩淼意向,水面上种大片荷花,水深处置堤岸,堤岸上设栏杆,休息座椅,可凭栏观荷。春夏之际,满池荷花青翠欲滴,如清风拂面,取名“金堤浮翠”。

建筑设计

大云寺仿唐建筑群及附属建筑

根据唐代禅宗佛寺的建筑规制,重修古滑台大云寺。从南至北共四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排列为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殿。其中大雄宝殿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结构,面阔七开间大殿,金厢斗底槽,单檐庑殿顶。其余分别按三开间和五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中轴线上所有建筑均采用高级楠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依制在山门内第一进院落左右设钟楼和鼓楼,其余院落均在正殿两侧设置配殿。各进院落建筑之间均有廊庑相连。建筑选材均选用较为密实的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明福寺塔院建筑群

结合全国重点文物明福寺塔的保护要求,在其周围依照塔院式构图的形制建设明福寺博物馆,提供祭祀佛塔及观瞻佛事等礼佛活动的场所。同时,也使游客能更好的了解明福寺塔的历史沿革,加强文物保护意识。明福寺博物馆分为山门、东西配殿和正殿,主要是用于文物展示及文物管理用房。除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外,其余建筑均采用五开间歇山顶,建筑采用高级楠木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欧阳书院建筑群

欧阳书院建筑群严格按照书院建筑形制要求,综合南北方书院特点,采取四合院式布局,所有建筑均采用三开间硬山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并充分与周边园林景观结合,风格古朴淡雅。建筑均采用高级松木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秋声宾舍建筑群

秋声宾舍位于规划地块的西北角,规划建设四组庭院式宾舍,建筑以露天温泉为中心进行组合。建筑为日式仿木构结构,悬山坡顶,出檐较为深远,朝向温泉处设置外廊。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木材选用高级松木。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就应该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使学生逐渐具备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历史核心能力的关键。 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历史信息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61人关注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就应该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使学生逐渐具备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笔 ...[更多]

工作计划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