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方案范文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29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3585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共有251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一、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有效整合,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和协同联动,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进而创造幸福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是各个城市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机遇,推动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信息社会迈进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城市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加快建设省内一流县城,推进“八个”,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改进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八个”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全民福利为核心,坚持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公共平台和各类社会服务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为政府各部门构建更加高效运行的管理平台,为社会各领域创造更加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多,资金需求量大,必须统筹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建设项目,提高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率。要选择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重点项目优先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2、整合资源,协作共享。依托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建设集中统一、部门共享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跨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协作,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3、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县智慧城市公共设施、基础网络和支撑平台,规避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和潜在风险。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规范,遵守有关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规定,建立规范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政府主导,合力推动。强化政府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化环境、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鼓励通信运营商、企业、公众等社会多方参与,努力形成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的整体合力。

5、以人为本,深化应用。把贴近百姓、服务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用得起、用得好作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积极适应政府、企业和公众日益提高的实际要求,确定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给公众带来的便捷和幸福感。

(三)主要目标

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建成完善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居于全市前列,实现城市宽带进楼入户、农村所有行政村能宽带上网,建成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光网城市。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应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健康发展。建成我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60%县级部门无纸化办公。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创新、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信息广泛利用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及社会信息化普及应用水平,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

三、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及资金筹措

(一)主要任务

根据市上要求和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县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重点抓好九大应用系统建设,初步形成全县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打造幸福。建设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基本实现县级部门无纸化办公;建设洪水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洪水灾害险情进行实时监控;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节约会议开支,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建设综合应急指挥系统,提高政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全县医疗管理水平;建设特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对特殊车辆进行实时管理、监控和调度;建设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形成“数字农业”的基础框架;建设教育信息化系统及“平安校园”,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重点项目

1、建设县电子政务系统

2012年建成包括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电子政务内外网和标准化中心机房的县电子政务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政务管理体制创新。该项目由县信息办负责实施。

2、建设县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

2012年建设县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农产品供求服务系统、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系统,逐步形成“数字农业”基础框架,建成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和服务三大体系。该项目由县农业局负责实施。

3、建设县洪水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012年建成县洪水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县11个镇、3个社区和重点水库、湖坝、河道建成视频监控系统,对洪水灾害险情进行实时监控。该项目由县水利局负责实施。

4、建设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

2013年建设连接县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业务数据,整合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该项目由县卫生局负责实施。

5、建设县视频会议系统

2013年建成连接县政府及各镇、社区的视频会议系统,提高办公效率,节省会议费用。该项目由县信息办负责实施。

6、建设县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2014年建成县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并与省、市对接,提高各级对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的保障能力。该项目由县应急办负责实施。

7、建设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

2015年建成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咨询、科技、创业、市场开拓、法律维权、培训、融资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市上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对接。该项目由县工发局牵头负责实施。

8、建设特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2015年建设出租车、客运车、危险品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煤车辆治超监测系统,对特殊车辆进行实时管理、监控和调度。该项目由县交通局负责实施。

9、建设教育信息化系统及“平安校园”

2013年建设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系统;2014年建设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2015年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校园安全的全面有效监控。建设自动感应式学生到校、离校短信实时通知的信息化系统和覆盖全县教职工的短信互动平台,实现教育管理部门、教职工、家长互动沟通平台。该项目由县教育局负责建设。

(三)资金筹措及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负责的建设项目,提早计划,加大上省跑市力度,争取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将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及运行维护费用列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支撑推进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要抢抓机遇,申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在信息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我县的倾斜支持帮助。三要运用市场机制,采取企业投入、政府分期偿还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各通信运营商和社会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拓宽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努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工发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交警大队、县信息办、县应急办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县政府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县信息办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全面负责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编制、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加大宣传普及。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广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知识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动全社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增强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提高全县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高品质智慧城市,实现幸福创新发展。

(三)建立共享机制。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技术标准、制度规则的创新能力和保障能力,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和符合标准规范、统一的信息交换接口,推进全县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3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37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举措和成效

赤水市作为一个相对欠开发、欠发达的西部旅游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本着“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扬长避短、彰显特色”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打造智慧旅游平台为抓手,以建设“全国一流的智慧旅游平台”为目标,着力建设连接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的智慧应用体系,加速推进旅游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游客体验个性化;以智慧旅游建设为引领,带动并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推动智慧城市取得突破性发展。

组建领导机构。赤水市成立了智慧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建设等工作。市财政、监察、审计、旅游、住建、交通、经贸、广电、电信、移动、联通、旅发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抓好各项落实工作。

强化项目支撑。一是按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100个示范景区工作要求,赤水市于2012年启动了100个示范景区建设工作;二是完成了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建设,明确其为智慧旅游平台的数据中心、指挥中心。

构建信息平台。赤水智慧旅游平台系统覆盖6大景区和3个中心,由288套高清摄像机、310台应急对讲机、300个森林防火传感器、7套空气质量监测仪、6套水质监测仪、18套门禁闸机、7套led显示大屏、78台控制电脑、192tb存储硬盘、512gb云计算内存等硬件终端组成。所有硬件由光纤链接,构成“一大两小”的数据高速通道,从而有效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整个系统分为营销决策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应急指挥体系、游客服务体系、生产运营体系、企业管理体系等6大应用体系,34个子系统,包括23个应用系统和11个支撑系统。项目设计方案通过贵州省信息中心组织专家评审,于2014年9月动工建设,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深化智能运用。智慧旅游平台投入使用后,可实现赤水市游客服务智能化、市场营销智能化、生态保护智能化、应急指挥智能化。在游客服务智能化方面,游客可以通过网上在线、手机app、微信、无人售票机等任一方式,凭系统确认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二维码、智能手环等,实现游客在景区购票、检票,在特色商店购物,汽车租赁,导游服务,酒店、餐馆预定和消费的“一卡通”服务,有效解决了游客“不知道在哪吃住”和“随处需要排队等候”的问题。在市场营销智能化方面,通过对手机来源地和车牌归属地的大数据分析,智慧旅游平台可以科学判断出宣传投放地是否正确,宣传方式是否精准,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开发包装是否符合游客的需求。生态保护智能化方面,系统可以监测景区的“星星之火”,并自动向指挥中心、相关领导、一线责任员工报警;可以监测水位和水质变化并预警;可以监测空气动向和空气质量变化。既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景区优质环境的宣传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在应急指挥智能化方面,系统可以实时视频监控景区内游客的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哪个节点需要分流;可对景区员工、换乘车、观光车、娱乐项目实行无线指挥调度;可群发信息告知游客关于交通状况、车位情况、天气信息、景区环境等情况,有效解决应急指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游客旅游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问题。

发展新路

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赤水市将制定完善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充分利用“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等整合信息资源,通过打造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政府资源的共享开放。

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赤水市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着力解决投资难、共享难和运营难的问题。积极引入ppp模式,政企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实现互利共赢。在这一模式下,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几年后再通过支付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持续投入,这样一来既可解决启动资金缺乏的难题,也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投资的保值增值;同时,通过采集、分析来自智慧城市各个方面的数据,挖掘数据价值,能够催生丰富的创新服务。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还能够培育一些新产业、新生态,拉动经济增长。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赤水将强制性地要求各部门打通数据通道,实现资源共享,并依照ppp模式将智慧城市相关系统交予专业公司运营。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2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48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随着浙江省“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交通圈的建成,浙江高速公路已从路段集中建设期逐步转入路网联动运营期,全省交通联网化、生产要素信息化、交通功能平台化、营运机制市场化已成必然趋势。为此,2012年省政府提出将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建设浙江智慧城市。作为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智慧高速”应运而生。

2013年2月,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控股,省内高速公路管理、投资单位出资的浙江智慧高速公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主要承担开发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完善提升一体化职能,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增值服务商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专业化服务运营。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与发展,“智慧高速”已在共建共享、应急联动、出行服务、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保障高速路网安全畅通、公众出行方便快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浙江“智慧高速”品牌。

协同指挥 逐见成效

依托自建平台,智慧高速已形成由省级相关部门和各高速公路业主共同参与的浙江高速公路运行服务指挥中心,作为省政府应急指挥体系和综合交通指挥平台的重要支点,通过实时数据处理、监控动态管理、体系常态运行,实现参与各方统一指挥与联动协同,及时开展突出事件、突发状况等应急处置和协调调度,在重大节假日、危化品突发事故、恶劣天气灾害期间,在高速公路应急技术支撑、交通疏导协同、畅通安全保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关键效果。

资源共享 凸显效能

围绕路网应用,浙江智慧高速已实现3200公里路段信息共享,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85%以上,已接入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省气象局常规气象信息、省旅游局景点信息以及高德路况数据信息,初步实现多源数据之间融合,有效开展路网运行协同,有力推进全省打击偷逃工作。截止目前,智慧高速累计已采集路况信息近60余万条,跨路段协调3公里以上拥堵5000余起,拥堵3公里以上时间年均下降15%,先后协助破获国内首例利用液压装置逃费专案、假冒集装箱专案等重特大案件四起,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并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服务出行 智慧快捷

聚焦用户体验,智慧高速已建立包含“12122”一号通、“两微一端”(智慧高速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项应用在内的全省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咨询、投诉、导航、求助、救援、报警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已形成与浙江在线、fm93、fm91.8、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交通旅游导报等省内主流媒体之间的信息合作渠道,通过24小时不间断提供高速公路公共信息服务,主动发出智慧声音,提前预告出行指南,在诱导出行、服务咨询、商业运营等方面发挥了专业作用,树立了品牌形象。其中,智慧高速app获评2014年“全国十佳交通信息服务手机软件”,自投入运营以来,app累计路况信息15余万条;智慧高速微信粉丝数累计接受信息查询近500余万人次;12122客服电话累计接听200余万通,用户粘性持续增强,终端效应逐步显现。

技术研发 迭代创新

围绕省级任务,2014年组建成立的智慧高速云工程与云服务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重点研究智慧高速大型软件与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重点研发交通流大数据分析预测及并行处理、物联网及移动终端使用等核心技术,已打造智能交通、交通信息化两大核心产品系。其中,智能交通已形成以监控管理系统、春运平台、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视频车流量识别系统、智慧服务区等为代表的多项产品解决方案;交通信息化已实施开发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高边坡检测系统等多套应用管理软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技术产品,目前已拥有智能交通与信息化领域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35项、各类技术成果60余项,并将以此为基础,全面启动智慧高速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系统展开功能迁移上云工程。

产业生态 渐趋成型

着眼跨界应用,智慧高速以“互联网+高速路网”为切入点,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视频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紧扣数据应用分析和信息互换合作,解构“两网融合”技术路径与产业前景,面向旅游、金融、物流等产业方向,先手开展“互联网+高速公路网”关联产业培育及开发工作,重点推进省旅游合作项目、物流合作项目,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打造新型产品,构建外部生态,搭建产业联盟,提高平台专业运营能力和商业化服务水平,为全面铺开数据服务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20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作为智慧城市的专业it服务商,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赛迪时代)自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者”的战略转型以来,利用先进的建设方法,从政府服务、工业经济、人防应急、公共安全和社会事业五大领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技一法”方法论

将先进技术全面融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体系。赛迪时代建设智慧城市则是基于“三技一法”的方法论,“三技”指云计算、物联网、soa三项关键技术,“一法”指“梳子型”方法。

基于丰富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赛迪时代认为:智慧城市中信息系统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无限需求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智慧城市采用云计算技术的根本原因;城市中主体的主观意识性与客体的客观物质性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智慧城市电子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内在原因;智慧城市中应用系统使用过程中整体功能的复杂和协同性与开发过程中模块功能的简单和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智慧城市采用soa架构的重要原因。

为了支撑智慧城市庞大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基于云计算来建设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时,云数据中心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整合计算资源和数据,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公众服务提供更好的平台。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物联网则是智慧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联网+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将人类带入全面智能化时代,而与通信与it的结合是物联网成功的关键因素。

智慧城市业务涉及城市信息化的多个子行业,所以采用soa架构,所有的系统基于一个统一的底层基础平台非常重要。赛迪时代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包括协同政务、社会维稳、城市应急、智慧医疗、城市管网、智慧社区等各个方面,通过soa的架构,各个系统之间避免了分离化、条块化的孤岛现象,相互之间运用统一的底层基础软件平台,更适用于大型超复杂系统,为容灾存储、远程切换提供便利。

统一的底层平台更有利于实现跨领域的大规模服务集成和管理,实现技术上的持续扩展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同时方便未来的技术扩展,为形成一体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通过soa架构,可将智慧城市构建设成一个可组装可拆卸的、松耦合高内聚的大规模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智慧城市“梳子型”构建模式

“梳子型”模式是赛迪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梳子的“筋”是可组装可拆卸的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梳子的齿是若干多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应用系统,与支撑平台组装在一起可形成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拆卸开则可独立运行。

“梳子型”模式体现了赛迪时代对城市如何变得“智慧”的思考。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首先就是要避免智慧城市建设陷入更大的“孤岛”。城市的行政工作需要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合作机制。其次,城市的智能化体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新科技为一个城市核心系统的设施、连接和智能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再次,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变。城市管理者必须考虑到城市各系统之间的内部关系,以及系统相互联系中所面临的挑战,为城市系统革命性转变做好准备。

智慧城市推进模式

当前,国内外各类城市都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不同的城市的现状不同、需求不同、信息化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推进模式。

在进行智慧城市的推进时,赛迪时代建议遵循的原则是:保护历史投资,灵活适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模式,充分考虑城市现状与需求。

根据多年国内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赛迪时代将我国的城市分为a、b、c三类。以“梳子型”智慧城市支撑平台为基础,赛迪时代的智慧城市推进策略有三种:从头起步、急用优先和整合优先。

1. 从头起步策略(适用于c类城市)

步骤一:根据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制定智慧城市规划。如城市3至5年的发展愿景、重点提升的能力、聚焦的领域、重点扶持的行业等,这些都是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路径的主要依据。

步骤二:加强基础建设,打造应用支撑平台。赛迪时代的应用支撑平台封装了云计算能力、soa能力、海量数据集成能力、物联能力、行业服务能力、泛在能力,因此为快速构建数据互通、应用集成的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步骤三:基于应用支撑平台,构建多行业、多领域的应用。如:智慧医疗、电子政务、城市应急、智慧社区等。

2. 急用优先策略(适用于a、b、c类城市)

步骤一:根据城市需求,先建设急需的应用系统。可以先安排一批社会民生效果明显、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条件较成熟的重点智慧示范工程,以政府智慧城市应用建设和采购启动市场,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方式和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智慧型民生服务。

步骤二:建设应用支撑平台,整合多类应用。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将已建设的多类应用接入,并基于此平台构建未来的多类应用。

3. 整合优先策略(适用于a、b类城市)

步骤一:新建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整合已有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在数据层面能够解决异构数据源共享的问题;在应用层面,用soa的方法实现不同应用间相互访问和调用;在流程层面用bpel等手段实现快速的流程集成。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91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56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用地理思维的角度去观察城市,我们可以了解城市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基于地理信息的直观表达,可以揭示城市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关系以及空间结构,城市中的人与环境的内在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等。用地理信息去研究城市可以跨过早期的简单因果关系直接进入现代广泛流行的相互作用关系论中。城市中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单个因素活动可能是没有规则的,如果用地理的角度去研究就会显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地理信息作为一种空间表达、空间呈现和空间关系的描述信息,为人类进行空间思维提供了交互语言。借助于地理信息清楚了解城市各种运作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对城市进行统筹,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应急救灾等方面可以做到更好。地理设计是一种将地理科学和gis方法融入到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方法学。相对于传统的城市设计,地理设计更强调了依托地理环境背景,对城市建设进行方案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功能、方法、工具和模型根据原有的空间及属性信息结合当前输入的设计方案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并把评估结果用地理的方式直观表达出来,快速地为设计者提供反馈互动,让设计者及时了解设计方案在各个方面引起的影响,进而进行设计方案的迭代修改,直到生成总体效果良好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包含信息共享及协同工作机制,让更多的人和部门同时参与到设计阶段中,确保方案的优良特性。地理设计的系统方法及实现工具在日益完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多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智慧城市有多个特征,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可持续性。城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劣也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城市的智慧化程度。城市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含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城市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及城市社会管理等方面。在城市运行维护管理中,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收集城市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分析评估城市管理效果,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调适原有的管理体制、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管理效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让城市的运行进入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状态中,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2时空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智慧城市是依托信息科技和智能技术来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及时感知、互联传递、利用和分析,从而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机制,提升城市科学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融合计算等。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人、事、物、组织都必须依附于空间环境内,而对不同时态下的人、事、物、组织的空间存在位置的描述亦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理信息,是描述任何事物的位置元数据。从空间维度来看,可以将所有完整的事物主体描述信息看成是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结合,考虑与测绘地理信息进行区分,不妨把地理信息分类为基础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而政务专题信息、卫生专题信息等社会要素则是泛在地理信息的一个个子集。可以看到,跳出传统狭隘的基础地理信息思维,整合利用基础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才可以把社会人文的所有对象结合空间思维来思考和决策,这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提供城市“智慧”的前提。时间和空间,是自然宇宙的两个维度,也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两大通用规则。时空信息的结合,为融合利用城市海量信息指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城市可以空间为横轴、时间为纵轴,钻取城市信息,建设一个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只要尽可能多地接入城市感知信息(比如温湿度与空气监测信息、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各种定位信息、城市摄像头、公交刷卡信息、pos刷卡信息、通信基站连网数据、交通卡口信息、etc不停车收费记录等等,将感知的概念再延伸一些,还有遥感遥测信息、企业和个人去公共服务窗口办业务记录、个人住宾馆酒店的记录、乘车和乘飞机时的身份记录等等),实现城市信息的大集成,就可以展示城市现在、再现城市的过去、模拟城市未来。想象一下,坐在智慧城市的运行中心,在以大幅地图为背景的屏幕上,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各局部的气象环境、温湿度、pm2.5等,可以回顾城市的历史气象,还可以模拟将来气象;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人流、车流动态,可以回顾历史人流、车流,还可以模拟未来4小时、8小时、12小时内的人流车流;可以查看任何一个人或车的运动行进轨迹,还可以揭示其在空间上的时间规律;可以看到水文水质情况,可以回顾和预测水位信息,还可以及时提醒污染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警情,可以回顾历史警情,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警情波动的时间区间和空间区间;可以看到最新的遥测信息,可以获得地面滑坡、违建的智能提醒,还可以生成应急警告或清违指令;等等。从城市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以往主要着力于时间维的信息分析和利用,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在时间维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维,时空信息的融合利用,给了城市运筹帷幄的底气和智慧。城市要获得和提升智慧,需要持续提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充分获得信息的能力,没有高度信息化的城市没资格谈智慧,所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伸信息感知触角、集成城市信息;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城市汇聚一个庞大的综合数据库,而不加以呈现、分析和利用,那么信息的价值度必然很低,城市也谈不上智慧。时空思维是实现城市智能与智慧的主要手段,由于时间一直是城市信息的主要元数据,因此要提升城市智慧,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提高城市的空间思维能力:1)如何把从各种途径采集、感知、分布和汇聚的海量信息进行空间化,将其转化为泛在地理信息,从而能实现对海量信息的空间呈现和抽取,为城市管理者和服务对象提供空间思维辅助。2)如何赋予计算机系统一些空间业务规则,从而实现城市的空间智能。从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的角度来看,需要实现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基础和泛在地理信息)的随需共享,以支撑各行业部门及各种协同应用需求。

3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框架设计

智慧城市的空间基础框架需要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时空信息展示呈现要求,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城市的各种尺度、各种样式、各种来源、各种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具体来说除了基础的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实景影像、2.5维等数据外,城市的基本地物,如地下空间、管网、地上城市部件、建筑、桥梁、城市宗地、城市规划定案等都应纳入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服务范畴。基础空间数据的共享整合,优先采用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数据集中,并整理好各地物实体的空间关系,比如社区和宗地的关系、宗地和建筑的关系、建筑和地下空间及管网的关系等,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城市空间实体数据库,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高性能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一些正在规划、正在设计、正在建设的空间实体,可以通过地理服务方式,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满足智慧城市的时空分析需求,需要将大量的人、事、物、组织等社会人文信息进行精确空间化,生产城市的泛在地理信息。传统的基于标准门楼牌数据的匹配服务,能满足标准地址的精确匹配问题,不能满足非标数据的空间化需求,也不能解决地址描述信息的非标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智慧城市的时空框架设计:

1)建立位置资源库,构建丰富的地理标识库。

在标准地址门楼牌库的基础上,混合各种地址编码技术,采集和抽取大量的城市地理部件或人文地理标识,建立位置资源库,并不断地补充完善;大量的城市感知设备都是重要的电子标识资源,要纳入位置资源库统一规范管理。

2)提供强大和精确的位置寻址服务,支撑快速空间化的重要基础地理服务。

3)与产生城市管理信息的关键业务系统结合。

泛在位置信息在业务中进行确认是最为准确的,与各关键系统的地址登记模块进行结合,给结合系统提供选择性输入位置描述或空间坐标,能减少非标地址的产生,减少批量空间化的压力,甚至能获得一些位置资源标识。

4)建立动态感知信息接入平台。

大量的前端感知信息要进行空间呈现,需要解决动态信息接入、空间化及基于空间规则的预处理、分发和基于空间地图的动态展示等所有问题,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接入平台负责处理。

5)提供泛在化的地理信息服务。

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服务要满足随时、随地和随需的要求,由于数据分布、保密等客观原因,大量的泛在地理信息还是分布于不同单位,但整体上要按soa架构,实现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服务和融合共享服务,满足智慧城市对地理信息的流程化协同共享的需求。

4应用案例研究———以智慧纽约为例

纽约市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与商港,也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其集中、高效、密集、多样性及无尽的创造可能性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先天优势,智慧纽约设计内容关注于城市环境的5个层面:土地、空气、水、能源以及交通运输,期望2030年为全纽约人建设一个更加便利、美丽、健康和平等的城市。目前美国智慧城市设计所遵循的是“纽约市(2007-2030)城市总体规划”(planyc),主要涵盖十大模块目标。通过纽约智慧城市设计案例可以认识到,智慧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主要体现在所关注方向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更需结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将关注面扩展到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内容中去。而地理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空间呈现、对空间关系的计算处理能力,为人的空间思维提供了重要辅助手段,从而提升个人或组织的智慧。在以地理信息为载体的智慧纽约的设计建设中,人们通过城市部件的位置,可以找到维护保养单位;通过危急事故区域,可以找到最近的应急资源和队伍;通过环境污染的演进路线,可以找到污染源;通过传染病分布分析,可以找到可疑传染病源;通过个人的位置,可以找到最近的酒店、商店和朋友等,这些都是基于地理信息获得和提升智慧的具体表现。通过地理信息为载体的资源统筹、分析数据、构建模型,能够提供良好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和方法。

5结束语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5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59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南京,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6000年的漫长发展,这座历史名城现今也步入了现代化的建设,搭上了智慧城市的时髦快车。 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块之一,云计算作为智慧城市的大脑,是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词。南京市公安局利用中兴云计算技术,成功地建设了一套适应海量数据处理的高性能道路图像监控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该平台从现有的6个数据分中心获取和汇聚道路监控数据,以便提供集中式的道路监控数据管理功能,为开展各种车辆监控数据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服务能力。

智慧环保——华盛顿、无锡

华盛顿税务局面临着大量的水资源和下水道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其中包括数百项资产,从配水管和阀门到公共消防栓和水表。通过部署ibm智慧的水管理解决方案,华盛顿水务局机构现在能够在地图上查看每个资产的详细位置和状况,从而生成员工工作日程表,提高员工生产力和缩短路途时间。预测性分析功能帮助减少高成本的服务中断,使华盛顿水务局能够集中资源,基于服务需求构建新费率模型。通过预测性维护和自动化仪表读数,华盛顿水务局成功地将客户电话维修请求减少了36%,同时加快人员处理紧急情况的速度。此外,员工优化功能帮助减少华盛顿水务局对合同工的需求,每年为华盛顿水务局节省大约180万美元,同时减少20%的燃油成本。

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爆发,不仅让烟波浩渺的太湖蒙上了阴影,更让无锡乃至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区的饮用水源面临严重危机。

一场“智能干预,环保太湖”的行动就此展开,国家设立重大专项太湖蓝藻监测项目,要求对太湖富营养化水体各种指标进行监管和控制,对蓝藻分布动态实时智能化监测,防止水危机发生。

太湖蓝藻环境监测系统以物联网为平台,基于gis实现对水污染源24小时不间断进行数据和视频监测。监测数据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并实时传送和导入监控平台。通过智能化自动监测,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各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排放 ,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干预处理。同时,监控数据自动导入,防篡改,确保环保部门数据的真实性。

智慧交通——新加坡交管局、芬兰交通局、昆士兰州高速公路公司

利用来自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i-transport系统的历史交通数据及实时交通信息,ibm的“交通预测工具”在预先设定的时段内(10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对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总体预测结果远远高于85%的目标准确率。采用这些预测结果,陆路交通管理局的交通控制人员能够更好地通过预判管理交通流,有效防止交通堵塞。

芬兰交通局希望通过统一视图,获取道路状况、事故及交通的全面信息,通过分析和优化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主动管理和控制交通拥堵,提供帮助司机和通勤人员选择绕行路线的能力。通过建设交通预测系统,前瞻性的管理和优化城市总体交通流量,同时通过向公众城市交通状况预报,使公众能更好地安排日常出行,通过对仿真场景分析,了解基于对交通流量和状况的预测,实际通行能力可能的变化情况。芬兰交通局将7.8万公里的道路交通数据转换成关键信息,帮助提高道路管理效率、增强道路安全和运营效率

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也是昆士兰的州府。该城市发展迅速,这导致了交通拥堵迅速升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营布里斯班主要的收费公路及桥梁的澳大利亚和昆士兰政府需要有效地管理日益增长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减少驾车者在高速路上花费的时间,减少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实时查看城市和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提高对交通事故的响应能力,对城市交通网络和交通服务能力进行可视化展现。

昆士兰州高速公路公司通过集成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实现对城市交通状况如交通流量、拥堵情况、道路施工及封闭以及交通事故的综合可视化展现,借助先进的ibm智能运营中心的集成,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和事故管理处理,同时为驾驶员推荐最快的线路以避免拥堵,增加道路通行量,减少拥堵和污染物排放。驾驶员不需要再停车缴费,从而大大减轻了拥堵的几率,增加了高速公路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智慧应急系统——深圳、拉美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成为人口密度逼近香港的大城市。

以“智慧”的城市运营方式,保障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深圳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仔细考察了国内、国际的各个应急指挥系统后,深圳政府最终选择了中兴通讯的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借此提升城市级报警运营的智能化水平。

在项目实施之前,深圳已先后建立了110(公安)、 119(消防)、122(交警)等专业指挥中心。为最大限度地兼容原有系统,保护用户投资,应急指挥系统采用应急指挥中心集中统一接警,根据不同的警情类别分类、分级处警的业务模式。由专业指挥中心处理日常报警事件,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则由联动中心进行统一调度指挥。通过这一应急指挥系统,深圳实现接处警系统的实时、准确、高效,保证报警受理在任何情况下的不间断服务。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6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66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智慧城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当前智慧城市主要是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视频监控、gps、移动终端等感知设备,通过交换共享、数据挖掘、主动推送、智能分析等信息系统功能,实现民生服务均等便捷、企业发展创新有力、城市管理敏捷高效、政府决策及时准确的目标。

赛迪设计认为,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而是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运行和管理模式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支撑和引领,打造基于历史分析、现状改善及未来规划的良性发展机制,以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效的业务运作模式以及敏捷响应的信息化环境,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驱动力,同时支持敏捷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及时准确的政府决策目标的实现。

当前对智慧城市理解的误区

智慧城市建设“操之过急”。当前各省市急于完成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同时学术界和咨询行业也急于争取合作项目,导致智慧城市的深层次研究分析比较薄弱,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目的、分期目标、建设路径等内容,大多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没有和中国的发展形势、城市发展定位等现状充分融合,缺乏可操作、论证充分的指导方法。

智慧城市建设重信息化,轻业务。当前各地出台的智慧城市规划中,尚没有脱离传统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仍然以信息化重点工程为依托,阐述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业务运作,业务运作支撑信息化运行,而智慧城市不仅是信息化建设,而是将城市各构成要素进行充分融合和调动,以一个充满创新活力和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动态有机体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智慧城市该如何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应回答四个问题:智慧城市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指导、谁来主导、阶段计划)?赛迪设计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立体的、有机的、动态的、持续改善的统一体。在既定规划期限内,从建设时间、建设阶段和建设主体三个维度考虑,可逐层细化到具体的建设方案和建设内容,最终可拆分出若干建设任务。

明确统筹协调部门,引领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面向上级领导、中层干部、实施和技术人员及相关接口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以加强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形势、解决方案、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等内容的了解。同时借助外脑,通过专业第三方咨询机构提供的专业指导、分析评估、技术交流、技术支撑等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达成统一思想,保证后续机制改善、业务梳理、项目建设及运营顺畅执行。

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流程。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应用层)、监督管理机制(工作流程、点检制度、考核机制等);二是资金政策,完善适应实际情况的智慧城市资金投入和管理办法,实现集中统一、高效、低成本的管理制度;三是建立既符合国家要求、又符合实际的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

协调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归口部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积极参与,首先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目的、框架和路径,由此在组织协调后续规划和建设工作中,能以清晰的思路对第三方咨询公司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各层领导、各个部门清晰灌输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各项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智慧城市中枢神经的作用。

清晰划分建设阶段。基于信息化和业务的融合层次不同,将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可根据不同领域发展特点,拆分出多项建设内容。

一是信息化支撑业务运作,取代手工。比如支撑公文办理、会议活动(视频会议)、督查考核、档案管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等业务的协同办公平台。

二是信息化促进业务优化。比如物理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以智慧交通为例,包括基于信息化指导的停车场、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业务运行优化和管理机制创新等基础环境建设。通过基础设施规划、运行和管理模式优化、信息化建设三者之间的支撑引领和深度融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

三是信息化引领业务创新。比如以电子商务为纽带连接产业链各环节以及企业与市场,建立形成高效快速的市场开拓模式,提高行业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促进以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生产业发展壮大。合理安排建设主体。基于智慧城市建设范围不同,分为如下四类建设模式,并可分解出不同的建设主体:

统筹建设:针对光纤、宽带、地下管网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基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协同办公平台等面向大多数部门的信息化项目,都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建设。

多部门联合建设:针对城市应急、城市运行管理、政府智能决策、市民服务等涵盖多部门业务的领域,需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项目启动、业务梳理、需求分析、项目执行等整个建设过程。

行业内独立牵头建设:若某一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其他部门在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则这类项目由该部门独立牵头建设,比如针对为公众提供出行信息、驾车诱导等服务的出行管理系统,需要交通部门在各方配合下牵头建设完成。

单部门独立建设:某一部门为支撑自身独立业务运作或提升管理,进行单个信息系统建设,比如林业局的森林远程防火预警、统计局针对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交通部门的交通仿真与决策系统等。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3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38位用户关注,36人点赞!

北京国宇祥工程咨询公司认为国家已从战略层面上肯定了智慧城市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二)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项目市场分析

1、智慧城市简介

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目架构方案及商业模式

(一)项目总体架构方案

(二)重点领域架构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项目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装修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二)技术要求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设备方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数据中心装修方案

1、编制依据

2、装修要求

3、装修工程量及造价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用、公用辅助工程

(一)场地布置

(二)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辅助卫生用室

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面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气部分

5、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工作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安装工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5、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入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用

6、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人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金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支撑环境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人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支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 表:

1、附表1 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2、附表2 项目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

4、附表4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5、附表5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表

6、附表6 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7、附表7 项目摊销估算表

8、附表8 项目折旧估算表

9、附表9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0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49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五年前,ibm敏锐地发觉“智慧”的发展趋势,并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带入中国。这一概念不仅符合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政府重视民生的政策,因而在中国得到迅速推广。

“智慧”的“自转”与“公转”向人们阐述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人人都会成为“智慧”的推动者。现实也很乐观,国内ict领域的多数企业,甚至传统家电企业都在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推动部分新概念的落地: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不一而足。

放眼全球,智慧城市的广泛建设带来很多先进经验,而众多的国际企业成为传递经验的践行者。ibm作为智慧城市的引领者自不必提,而来自日本的nec也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作为一家有百年历史的ict企业,nec是日本较早倡导智慧城市的企业之一。据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井汪杰介绍,nec于1977年首次提出“c&c”(computing&communication)的伟大构想,预见了计算机与通信融合的大趋势,这也是nec所倡导的“以物联网与云计算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雏形。在日本,nec参与了数量众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管理模式和系统构筑经验。作为文化相近的东方友邻,日本的智慧城市战略及实施经验对中国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日本,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概念存在多年,日本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系列国家信息化战略来推进国家ict建设,最终建成无缝的基础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发展战略,激活产业和地域的活性并培育新兴产业,从而体现以人为本,创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

1. 个人信息管理

“i-japan”战略有一个核心内容——“国民个人电子文件箱”,其目的是让国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资支付等各种手续,达成信息共通并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使国民享受一站式的电子政务服务。nec的云计算共通核心服务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等已在日本的长崎市、横滨市、富士市等几十个城市和区域导入。

2. 数字医疗

目前东京的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类医院已经得到普及。电子病历系统整合了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和知识库,能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和护理信息,为护士提供自动提醒,为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帮助。此外,医院还通过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实现了医生移动查房和护士床旁操作。

目前日本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诊疗过程的数字化、无纸化和无胶片化。其中,nec不仅参与日本各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构筑,还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推动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院和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区域医疗服务网的发展。

3.节能减排

日本在2007~2008年间迅速展开了对智能城市构成要素的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相关要素的试点实验,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建设包含各要素在内的综合智能社区。在官民联手建设智能社区联盟的同时,日本也在横滨市、北九州市、丰田市、京阪奈科学城这4个地方开始了试点实验。

nec在2012年提出了强化收集及分析“大数据”的业务方针,并成立了专门针对能源的分析组。在何时何地,何种装置生产或消耗多少电力,这些信息正可谓大数据。nec致力于将自己的数据分析技术充分应用于电力领域。

以上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设中关于政务、医疗和能源三个领域的概括。从关系民生的细小之处中不难看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正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nec正在将这些经验带到中国。

智慧“武器” 民生为本

nec于三年前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围绕民生的五大问题:安心安全、节能环保、交通物流、医疗养老以及教育,建立一种能够应对城市变化的机制,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居民生活环境。据中井汪杰介绍,nec致力于在城市的各项功能中,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将人流、物流、信息流整合利用,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

nec(中国)从2012年起将智慧城市作为公司新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中国国情,基于物联网应用,将日本先进的智慧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并服务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现代化建设。nec积累了大量基于物联网的行业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安防/生物识别、节能环保、智能交通/物流、智能医疗/养老、防灾应急等等,它们组成了nec攻城拔寨的智慧“武器”。目前nec在中国重点推进安防/应急、节能环保、养老、物流等方案。

智慧安防——人脸识别/指纹识别

nec的图像识别技术、状态不变性分析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对图片、视频和指纹的智能分析,广泛应用于智慧安防领域。目前,nec人脸识别及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澳门海关和香港海关的通关认证中。在中国大陆,nec与本地伙伴合作将其导入到国家司法考试的身份认证中。

2011年,nec为安徽省建设完成的千万级指掌纹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指掌纹系统,平均30秒即可完成一枚现场指纹查询比对工作。新系统启动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查破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是2001年以来安徽历年平均破案数量的10倍以上。目前,安徽全省共建设了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终端系统2300多套。今后,该系统还可进行扩容,最大可存储5000万人捺印指纹数据,从而大大提高系统对跨省作案案件的查破能力。

此外, nec还将人脸识别技术与独特的视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流通行业,以发现内部人员和顾客的偷窃行为或者提前识别vip客户,革新购买体验,增加营业额。

智慧养老

——老年公寓智慧管理系统

中国正走向老龄化社会,但养老的理念和实践都非常落后。nec在日本有着多年提供医疗和养老院智慧解决方案的成功经验。从2011年开始,nec与北京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包括移动化服务管理、实时数据挖掘、基于云的数据分享、智能人员定位等特点的智能老年公寓管理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

——楼宇能源管理系统(bems)

建筑物八成以上的耗电来自空调或照明,nec楼宇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在建筑中安装大量的温湿度及影像传感器,对空调和照明进行能耗控制,实现对大型建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

此外,在清洁能源方面,nec拥有世界领先的锂电池技术,目前已成功运用于新能源汽车中,日产的leaf电动车采用nec的锂电池曾创下单次充电续航185公里的记录。nec高性能电池还可应用于家庭储能系统,从而解决由于太阳能、风能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能源浪费问题,实现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智慧物流——智能冷链管理系统

nec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包括: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冷链管理系统、电动车telematics系统、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移动车牌识别系统等。目前,nec已将日本先进的智能冷链管理系统引入中,并成功地用于医药流通领域。

民生一直是nec智慧城市战略关注的重点,中井汪杰表示,在防灾应急、医疗养老和节能环保方面,nec不只是建立一个物理的系统,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整套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得来。以防灾应急为例,日本这个地震频繁的国家在震后应急通信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井汪杰举了个例子,在东京都厅联络灾情有专门的屋子,政府设立专门的接线员与各个区进行电话联络。政府对这些接线员有个特殊要求:必须住在步行五分钟可回到联络室的范围内。这是由于一旦发生严重的地震,现代化的交通中断,移动通信瘫痪,只有步行和固定电话是可靠的——这是只有nec才能提供的经验。

把脉症结 实现智慧

中国的智慧城市事业已从前期“概念导入”进行到“规划和试点”阶段,截至目前,政府已经完成193个智慧城市试点规划。在中井汪杰看来,未来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从方案规划到深化应用”,二是“从单纯信息化建设转向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带动本地的产业升级”。同时他也看到,目前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这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障碍。他说:“各部门已经进行了多个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系统间缺乏关联,且可能逻辑顺序混乱,信息化投入达不到最优化的统筹运作的效果。”而这个障碍最终还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去破除。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43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智慧医疗行业5g应用分析

当前5g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基于新型智能终端的远程操控类场景,例如机器人远程手术等;二是基于高清视频、影像的远程指导和诊疗类场景,包括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急救指导、远程教学和远程超声诊断等;三是基于医疗健康传感器和设备数据的远程监控类场景,包括患者实时定位和体征采集、远程输液监控等;四是院区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管理等。综上分析,5g在智慧医疗中的4类应用包括远程设备操控、目标与环境识别、超高清与xr(包含vr/ar等)播放、信息采集与服务。5g智慧医疗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同时,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在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方面提供远程化和信息化服务,创新智慧医疗业务应用,节省医院运营成本,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及下沉,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水平,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协助推进偏远地区的精准扶贫。5g引领智慧医疗数字化转型传统医院通常采用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进行设备资产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账目登记的准确性,还通过系统提供各类账薄、报表等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5g智慧院区管理利用5g海量连接的特性,构建院内医疗物联网,将医院海量医疗设备和非医疗类资产有机连接,能够实现医院资产管理、院内急救调度、医务人员管理、患者体征实时监测、院内导航等服务,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目前医疗系统主要应用包括pis视频、运行监控、实时通信、紧急等。5g作为新一代移动宽带通信技术,其传输效率远高于4g网络,并且可以很好规避lte-m系统的频段资源限制。5g通信技术具备低时延、大宽带、广连接的特性,可以从本质上解决智慧医疗业务的通信速率及质量问题;同时5g网络频谱可以满足智慧医疗多项业务的并行通信需求,实现各类通信服务的高独立性与安全性;5g通信网络的高连接密度,结合物联网编码技术有助于实现对智慧医疗运营的全量数据感知与传输,为智慧医疗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基础。

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充分发挥运营商5g和云网优势,为医卫行业重点打造“1+1+1+n”产品体系,如图1所示。“1”张5g医疗专网,包括院内专网、远程专网。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切片与upf分流等技术,叠加mep算力能力降低业务时延,提供面向医疗行业的专属网络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高品质、高可靠的网络服务,满足医卫行业终端、平台和应用的高速、可靠、安全互联。“1”朵云边新型基础设施,包括院内医疗边缘云、区域公有云。针对应用上云、监管上云、边缘云定制等需求,提供从机房托管到iaas、paas、saas一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为医卫行业用户提供完整的上云解决方案,并提供托管式边缘云,抢占医卫行业云计算市场。“1”个平台底座,即中国移动自研onehealth平台。融合5g切片、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整合集成自研和生态应用,提供符合医卫行业应用与服务需求的基础平台能力,满足医疗行业用户业务、连接、计算、安全等需求,构建医疗机构统一的门户、账号、权限、认证管理等体系。平台包含四大核心组件:综合接入网关实现多网融合接入;边缘云平台提供应用管理、服务管理等平台能力;弹性资源池提供基础的计算、存储等资源;态势感知平台是整个专网及边缘云态势的展示平台,可提供网络带宽、安全态势等感知。“n”个业务领域创新特色应用,主要包含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区域医卫、智慧康养、智慧药监和智慧医保六大领域。以5g智慧医疗云平台为基础,打造以移动医护、5gvr探视等创新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医院体系,以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等新兴应用为核心的远程医疗体系,以应急救援等特色应用为核心的区域医卫体系,以智慧康养平台等主流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康养体系。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g+智慧医疗”项目案例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一、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有效整合,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和协同联动,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智慧应急信息

  •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
  •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29人关注

    一、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有效整合,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 ...[更多]

方案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