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报告范文

纺织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14

纺织调研报告

纺织调研报告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424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1分钟,共有147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01.德国大客户破产“拖累”大连纺企400万美元

6月10日,德国零售巨头arcandor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提供的信息,该集团在中国目前共有2000多万美元的订单。大连有超过10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被卷入了这场破产风暴之中,出口金额累计将超过400万美元,其中出口未收回金额最多的超过100万美元,最少的也有10万美元。据了解,受arcandor集团破产波及的大连纺织出口企业中,有4家出口企业约170万美元左右的出口业务已经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获得80%以上的赔偿,剩余部分若追偿成功,有望全额追回。

arcandor集团,成立于1881年,雇员人数超过5.4万人,2008财年集团合计销售额204.7亿欧元。正是由于该集团悠久历史和在服装行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纺织出口企业都以能够拿到arcandor集团下属的广利(ouelle)和加斯达(karstadt)的订单为荣,并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该集团提出的出运后120天付款的苛刻条件。

高端

02.十家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联合社会责任报告

6月2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会上铜牛、大进、华孚、红豆、经纬、乔顿、海天、如意、报喜鸟、天圣等十家纺织服装企业面向全世界首次公开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均依照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责任报告纲要csr―gates的要求编制,并经第三方机构独立验证。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连续第三次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启动实施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三年工作规划。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宣布实施纺织行业社会责任三年工作规划,目标为:至2011年底,全行业建立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企业达500家,按照csr―gates《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达100家。

政策

03.9月1日将有23个鞋类国家标准正多实施

我国运动服装行业产品的术语、安全、试验方法等项目的标准基本空白,迫切需要一部行业标准来规范运动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据悉,已经有23个鞋类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通过专家审查,并将于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其中包括《鞋类术语》、《鞋类帮面试验方法可绷帮性》等。此外,由泉州各品牌鞋企参与的《篮排球专业运动鞋》、《胶鞋、运动鞋外底不留痕试验方法》、《工矿靴》、《布面童胶鞋》和《胶鞋健康安全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也进人预审阶段。

04.福建省纤检所与国际检验机构牵手检测合作

从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6月16日,福建省纤检所与法国bv国际检验集团上海申美商品检测有限公司签署了检测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纺织品检测、技术提升、标准制定、培训、举办研讨会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这标志着福建省纤维检验所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迈出了与国际检测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第一步。双方的合作将为福建外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冲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协会

05.中产协编写行业发展战略报告

近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组织多方专家齐聚北京,为编写《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召开首次工作会议。为提升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层次,进一步具体落实规划要求,做大做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特委托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组织编写《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对国内产业用纺织品重点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方向,并在此工作会议中分为8组,重点从国内外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概况、趋势和意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措施和建议,医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洁净布,土工布、农业用纺织品、安全防护纺织品,复合材料、特殊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膜,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工作以及原料和装备问题和发展方向、任务等方向作专题讨论。据悉,此研究报告还将作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制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指导意见》的参考内容。

06.中纺协将首次承办2009itmf年会

6月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在北京会见了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哈里特・那林一行,双方就2009年10月23―25日在上海举办的2009年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hf)年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磋商。

2008年7月2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加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含会,成为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在该组织的唯一正式代表,正式参与ithf的各项活动并履行国家代表职责,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纺织业对世界的开放程度。同年10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参加了在毛里求斯举办的2da8 ithf年会,并邀请全体会议代表参加2009年在上海举办的itmf年会,据悉,这也是中国首次承办itmf年会。2009ithf年会的主题被定为“世界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纺织业界代表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产经

07.中国纺织品在欧召回量增多

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4月,欧盟累计召回74项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幅为270%。其中,中国制造的纺织服装产品为52项,同比增幅高达64.3%。欧盟召回的产品中,有17项为婴幼儿服装及制成品,其中12项产地为中国,占70.6%。召回原因以勒颈窒息危险为主的共14项,其中产地力中国的共12项,占中国全部被通报产品的92.3%。2009年4月,欧盟共宣布召回纺织服装产品19项,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7.5%。其中13项产地为中国,占全部召回纺织服装产品的68.4%。

相关部门建议,中国儿童服装生产企业,要严格按输入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高度重视欧美服装安全法规的内容,特别是输欧儿童服装上绳带和小部件的安全项目要求,积极寻求应对措施,降低出口风险;对产品设计的安全性能要进行评估,尽量完善合同条款,降低产品不能出口或返工整理带来的经济损失;及时与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联系,合力突破技术难关。

08.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有回暖迹象

虽然在今年头4个月,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累计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但3月份纺织品出口同比降幅收窄,服装出口呈正增长。4月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环比增长2.7%。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的最坏时期

已经过去,市场出现复苏回暖迹象。

美国纺织服装贸易办公室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类别进口数量降幅在两位数,但是来自中国的针织布、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衫、化纤针织衫和内衣裤等产品,同比增长最高达两倍多,显示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强劲。

09.重庆将打造万州最大服装产业群

兰雁是全球最大的牛仔生产商,主要是以出口为主,包括为lee和李维斯等牛仔品牌代工。金融危机后,兰雁近八成的出口订单受到波及,从而转向内需市场,将在重庆万州“特星工业园”中设立工厂。与此同时,福建道崎运动鞋厂、浙江温岭运动鞋厂、青岛制带厂等一批企业也确定落户,这将成为重庆万州最大的服装、鞋业集群。

与青岛双星彻底决裂、自立门户的运动鞋服连锁企业特星,其集团总部已正式藩户重庆万州,将牵头这些企业,建成“库区纺织产业园”、“库区鞋业产业园”,并携手一批东部沿海,以鞋服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抱团”投资三峡库区,打造集纺织、服装、制鞋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集群。这也是重庆市最大的集服装、鞋业于一体的产业群。

调查

10.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前明未现好转

6月11日,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58.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与前4个月10%的增速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220.29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368.23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5.5%和-8.1%,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幅度依然高出41.85和17.34个百分点。5月当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123.06亿美元,较上个月减少1.87亿美元,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21.29亿美元,同比增速-14.75岩。其中,纺织品单月出口48.95亿美元,同比下降16.28%,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下跌41.75%;服装及衣着附件单月出口7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71%,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下跌14.86‰

产经

11.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为毛织业鼓劲

6月19日,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会,宣布第八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将于2009年11月1日~4日在广东东莞大朗举行。各主办、承办、协办和支持单位的相关领导及国内外相关新闻媒体等约100人参会。本次新闻会以“展示大朗毛织业崭新形象,提振中国毛织业发展信心”为主旨,广邀行业领导、业界专家、生产企业、行业媒体参加,切实深入分析了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毛织产业发展问题,并为一年一度的毛织商贸盛会加油鼓劲。

12.温州服装发展平台7月投入使用

6月16日,温州服装发展平台推进工作恳谈会在腾旭工业园举行,该平台将从中选择优秀中小企业入驻,引领全市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率先突围。温州服装发展平台由温州市服装商会和温州腾旭服饰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目前,市经贸委已提请市政府将该平台列为公共服务平台示范点项目,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平台发展。温州服装发展平台虽然于7月中旬才投用,但签订意向协议的企业已有200多家,届时服务于温州服装发展平台的温州服装发展大厦也将正式投入使用。

13.海南省筹建服装工业园

6月17日,从海南省服装行业发展大会上获悉,海南省正在筹建海南旅游休闲服装工业园,在现有以岛服为代表的服饰基础上,该工业园将着重发展旅游休闲品牌,加快服装加工产业优化升级。目前海南省服装生产企业近千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51家,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去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全省服装行业工业产值仍有14.22亿元,服装出口额达4800万美元。据透露,海南省还将建立具有海南服饰文化特色的服装展示中心和批发市场。

国际

14.耐克下半年订单减10亿美元

6月24日,耐克公布了2008/2009财年第四季度和整个财年的经营业绩报告。截至今年5月31日,耐克第四季度收入47亿美元,同比下降7%;扣除汇率因素,收入与上半年持平。整个2008/2009财年,耐克收入192亿美元,同比口各增3%,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4%。欧美市场的疲软从今年下半年的订单金额变化可以看出一丝端倪。按地区分布,今年下半年美国市场订单金额减少4%,欧州、中东和非洲市场则减少24%。耐克公司表示,2009年6月到11月,该公司主打的“耐克”运动鞋、服装产品订单金额只有78亿美元,同比减少12%,约减少10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订单金额也将同比减少5%。

科技

15.英国公司研发出均匀裸晒不留“痕”的神奇泳衣

英国斯塔福德郡kiniki公司研发出了一系列由专利材料制成的泳衣泳裤,穿上这种泳衣泳裤,不用也一样可以晒出均匀的健康肤色。kiniki推出的泳衣系列tan through,其专利布料上有数千个微孔,能让80%阳光穿过泳衣照射进肌肤。物料本身是透明的,一旦tan through泳衣表面特别印上动物斑纹和抽象图案,制造扰乱人类视力的假象,因此旁1人只会看到实色衣料。

奖评

纺织调研报告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3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50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在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看来,“当今世界已进入美学与视觉时代,时尚、科技、环保是未来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连续举办的“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正是孙伟挺战略构想的具体体现。2013“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以“新色纺 新时尚”为主题,除了探寻时尚本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启设计创新之旅。

双核驱动:科技时尚并行

历经三年积淀,“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走过了“色纺的时尚源动力”、“来自源头的梦幻”、“源创有型有色”的发展阶段,如今,大赛以“新色纺 新时尚”为主题,再度拉开色纺时尚的创新大幕。

孙伟挺介绍,色纺行业将由创新主导,个性色纺、平价色纺、环保色纺引领美学时尚。基于此,2013年大赛瞄准总体经济放缓后的色纺行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定调“新色纺 新时尚”。“大赛将以华孚最具设计创意的设计师产品系列为指定纱线,凸显新的规则、风格和趋势。这预示着华孚色纺从强调趋势、色彩的阶段进入到以设计创意与工艺技术创新‘双核驱动’的新阶段。”

随着我国纺织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的步伐悄然加速,华孚基于纺织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变这一发展趋势,率先提出了“新色纺、新时尚”的品牌主张,通过引进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让创意借助技术研发从源头贯通到终端。

提及色纺纱,孙伟挺充满感情:“色纺纱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财富,还是美化生活的新时尚,更重要的是色纺产品具备节水减排优势,用三分之一色纤维可以生产百分之百的有色产品,色纺产品更具保护环境、贴近生命的含义。可以说,支持色纺产业就是支持环保事业,支持新时尚,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强国。”

“色纺纱一直是快时尚的幕后推动者。”孙伟挺说,“我们一直鼎力支持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就是要告诉业界,面料的花型不仅可以织出来,而且可以纺出来。近年来,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线条和图案的纱线产品,将自然景象、人文物品当中的肌理要素抽象出来,艺术化地融入到色纺纱线中,产生了一种来自源头的梦幻时尚,使华孚产品在服务快时尚的同时,升级服务于高雅时尚的品质生活。”

华孚之梦:冲刺百亿蓝图

在华孚的战略规划图上,清晰地表明:2015年华孚将实现色纺营收、资产、市值超百亿元。

华孚正处在朝着大目标速跑的道路上,但现实不利的纺织环境也给华孚平添了阻力。中国纺织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人工成本上涨、外贸加工产业缩水以及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商业变革。

孙伟挺强调,“传统意义的赢利模式正在失去优势,华孚不能再重复旧有方式,必须在科技与时尚的双轮驱动下,寻找新的利润点。现在华孚更乐于将色纺行业视为时尚创意产业,将色纺纱视为时尚创意产品,这也是除环保特性以外,色纺纱产品本身与生俱来的时尚、科技特性所决定的。从时尚性看,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从科技特性看,色纺纱先染后纺的生产工艺,在纤维染色、配色及多纤维混纺方面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目前,华孚在创新创意方面深度发力:公司已有45项专利申报得到受理,其中包括1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

除此之外,华孚每年研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达40余项,赛络纺、紧密纺、涡流纺技术被应用于色纺纱新产品;开发出彩段纱、波纹纱等外观花式新产品,ptt、纤维素类及各类功能性化学纤维被研究应用开发出系列新产品。华孚色纺紧随绿色环保、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主流,探索新的纺纱技术,改进纺纱工艺,利用再生棉、再生涤纶、再生绢丝及精梳亚麻等原料,开发了具有特殊外观的环保节能新产品。

孙伟挺说,下一步,华孚将通过建立生产基地、颠覆竞争格局、吸纳企业人才、跃上资本运作平台以及产业转移、开发新疆等五个阶段,迅速开疆扩土,今天已经形成浙江、新疆、长江、黄淮四大板块的战略格局。

纺织调研报告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3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10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7月1日,在纺织企业与协会期盼中,“上调出口退税”的救命政策仍未出台。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纺织与质量处处长曹学军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对纺织行业形势的判断以及各方面意见仍存有分歧,目前各个部门仍在协调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遭遇出口减缓的压力,出口大户纺织业受影响最大。为此,商务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下称中纺协)、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下称中纺商会)等多个部门今年上半年开展广泛调研,寻求解决之策。其中,通过上调出口退税政策拯救纺织业的呼声很高,最为普遍的一个说法是,相关政策6月底将明确,“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但现在看来,这一政策已因争议过大而暂时搁浅。

寻找脱困良方

今年3月初,由中纺协会长、各分会会长带队,六个调研组奔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和河北调研。此六省集中了中国最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和产业集群,调研目的,是要为纾解纺织业的困境寻找办法。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幅持续下降。今年1月至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量增加2%,但是服装出口单价下降了1%,输美的服装出口总额下降4.6%。而在有“外贸出口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上,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成交额下降了11.5%,对欧美出口成交金额下降了30%。

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纺织行业的服装出口已连续五个月增速放缓。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质仙告诉《财经》记者,尽管表面上看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但同去年相比,人民币已经升值近10%。因此,把出口额换算为人民币计算,实际增长率大为缩水;“再扣除通胀因素的话,出口实际增长率很可能为零或负数。”

对于大部分出口型企业而言,形势不容乐观。4月,中纺协调研组将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提交给发改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建议内容包括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由11%回调至15%;取消棉花进口划准税;希望国家对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对中小企业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向《财经》记者介绍,提出建议的目的,在于希望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能够平稳进行,希望政府在政策措施的制定上能够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既考虑到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

5月中旬,中纺商会亦赶赴山东等省份调研纺织服装出口形势,随后呼吁:纺织服装业面临空前困难,希望国家放松调控政策,为企业的发展生存留下空间。中纺商会亦将纺织企业的意见收集整理上报至商务部。

自5月初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财政部,开始深入调查研究相关政策。

参与过政策研究的李质仙告诉《财经》记者,上述部门几经协调和统一意见,已形成一份内部报告。

李质仙称,所提交的意见中,最为实质的一条是对纺织行业出口退税进行回调政策,即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个百分点。其余提议则较“虚”,比如说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放慢人民币升值的速度等。

转型阵痛

相关报告提交上去后,目前尚未下文。曹学军说,目前政策走向尚不明朗,主要是取舍问题。她认为,纺织行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但由于产业本身存在大量价格竞争的产品,向低成本地区进行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短期内也不能靠一两个政策得到很大的改观。从根本上说,行业的发展还是要靠结构调整。”曹学军说。

不过,仍未完成结构调整的中国纺织业今年遭遇了不少困难。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据中纺协统计,全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97%,其中棉纺织业的利润率为3.93%,服装业为4.32%。

在“2008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国际棉花贸易洽谈会”的发言中,曹学军将导致纺织行业出现困难的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外部市场需求的减弱;三是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四是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1月至3月,国内纺织原材料价格指数上涨3.3%,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9%。今年《劳动法》实施后,又使得全行业劳动成本增长近30%。

与此同时,银行贷款之门紧闭,也给纺织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了很大压力。吴迪对《财经》记者介绍,大多数企业反映,各地银行对纺织企业贷款项目的审批普遍从严,不少地区由于认为纺织行业属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对纺织企业一般不予放贷,使得企业用于产业调整提升的技改、研发、环保等项目无法推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告诉《财经》记者,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使行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速度过慢。“加上利润较低,能够投入创新的资金也相对微薄,给结构调整带来很大的困难。”

今年上半年,陆续传出纺织企业倒闭或亏损的消息。吴迪表示,纺织企业的波及面很大,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职工就有1088万多,算上规模以下的,估计达到2000万。

扶持争议

自2006年起,中国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调整。当年9月15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2007年7月1日,服装、鞋帽、箱包出口退税率亦由13%下调至11%。

出口退税政策意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纺织行业的转型。然而,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世界经济受到冲击,带来了中国出口减速等一系列问题。赵玉敏说,这些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

然而,一旦出口退税回调,是否会带来政策的回退?对此,业内仍存有争议。

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表示,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需要限制资源性和出口规模过大的产业发展,因此此前一直是下调出口退税。如果回调就涉及到政策走向的问题,政府对此会存有一定的顾虑。不过,纺织行业不仅牵涉到行业发展,还牵扯到职工就业的问题,政府会从全盘进行考虑。

6月4日,商务部财务司司长李荣灿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员大会的发言,几乎给那些期待出口退税回调企业泼了一盆冷水。李荣灿表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委将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近期不会有新的出口退税动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说:“政策调整的方向是要支持创新和结构调整,出口退税的回调对创新的支持能有多大效果?能否真正促进产业的优化调整?”她认为,目前纺织企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还遇到不少问题,政府不如在提高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发展方面加大投入,以促进产业向西部平稳转移。

纺织调研报告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0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调研情况表明,281家市场总商铺56.6万个,经营面积3300万平方米,总销售额6000亿元,占18%,体现其在行业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十一五发展纲要的实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提升。

首先,专业市场要实现软件环境的提高。专业市场不仅需要从硬件入手改善经营环境,更要从软件入手,改善市场服务功能体系,完善在市场内部实现一站式采购、便捷商务的服务体系。

第二,专业市场硬件的提升。

专业市场硬件的提升是这两年的主旋律。一批现代化的市场不断出现,但交通、仓储、运输、安全等设施仍需不断的改善提高。

第三,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只有8%的市场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比例相对较低,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通过网络实现的无形市场电子商务正日益显现其快速、便捷、交易成本低、信息量大的高效率优势。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市场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把产品、技术、信息、交易搬到网上,实现交易的网络化,是行业发展、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要求。

第四,是从业者素质的提高。专业市场的投资者、经营者要不断提升专业市场的经营理念。不能局限于市场的物业管理、商铺租售等一般,而是转变经营方式,树立市场的品牌意识,适应日益增长的国内外贸易形势的需求,实现升级发展。

第五,是要解决行业同质化竞争。专业市场存在着在同一区域内经营产品种类、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相同的问题,亟需改善。

专业市场如何提升,主要通过两个层面来解决。

第一个层面,是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管理和行业引导。

在专业市场的提升阶段,政府管理部门必须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及强制行政规范,以督促专业市场规范运作,健康发展;行业协会也要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行业交流,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促其不断提升。

第二层面,专业市场自身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

1、加强市场与企业、产业集群的交流:

专业市场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行业品牌建设、技术进步、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大有可为,适应区域产业经济乃至全行业的发展。

2、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交流: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中国纺织发展过程有的经济市场形态。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国内专业市场同行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回顾美国、日本、韩国的专业市场发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

专业市场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必要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在人员培训、软硬件建设、市场服务、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方面,都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能改变低水平的面貌,实现市场整体水平的提升。

纺织调研报告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6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12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徐文英作了《纺织行业“十三五”创新发展及展望》的报告。他就当前纺织工业的发展形势,以及创新驱动、确保“十三五”期间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讲解和说明。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在题为《2016年中国长丝织造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主题报告中讲道,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各产业集群统计数据分析,长丝织造行业上半年运行状况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征:产量产值稳步增长、收入利润有所增长、库存压力略减、投资积极性略有好转、长丝织物出口恢复增长。

王加毅指出,当前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有所突破、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节水减排成效显著等几个方面。同时,行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结构不合理矛盾凸显、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形势严峻等方面。面对这些问题和现状,行业未来的发展应该围绕加快高新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难关;发展先进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绿色环保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培养互联网思维,紧随时代步伐等主题和重点展开。

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在《化学纤维的创新应用及趋势》的报告中,从化学纤维发展趋势和化学纤维创新应用两方面对化纤应用进行了说明和讲解。研讨会上,还进行了2016 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附名单)

纺织调研报告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2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01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行业研讨会上,各成员国代表围绕纺织行业尤其是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孙瑞哲作了题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中国纺织工业”的报告。报告以中国纺织工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纺织工业对全球纺织业的作用为依据,对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变局、机遇、创新、发展优势和发展预期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孙瑞哲在报告中指出,近期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变局包括:对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棉花价格不稳定引发较大行业风险,国内市场需求对行业提出新要求等。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显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产业用纺织品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纺织品出口格局更加均衡,从侧重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纺织产业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并不断优化等。在此形势下,中国纺织工业的创新之举在于“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并举”。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表现为:注重上游纤维产业的创新,优化化纤产品机构,发展新型高性能化纤产品、高仿真化纤产品、生物基型新材料(如可再生纤维素纤维纤维、甲壳素纤维、蛋白质类纤维等),提高可再用类纤维的回收利用率,稳定和优化棉花的产供系统,提高单位纤维的利用率,发展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纺织品等。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纺织产业制定了《十二五品牌发展纲要》,计划在2015年前建设100个覆盖全产业链的知名区域品牌,1000个覆盖产业链的知名企业品牌,这些品牌将共同为产业创造1万亿的品牌附加价值。

孙瑞哲还指出,中国纺织工业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持续推进各种环保措施的落实,并以科技为导向,提出了“现有资源+替代资源+回用资源”全方位的资源统筹管理和使用方式,提倡将现有资源的使用最优化、将替代资源的发展合理化、将可回用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为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量化的标准和规范,通过推进实施不同形式的标准保障产业的持续发展。

纺织调研报告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4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31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纺织产业迅速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产业的建成,对于消化我县的优胜农产品资源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棉花生产的产业链,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使县域经济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极有可能成为我县纺织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县纺织企业用工的现状如何?“招工难”、“留人难”的症结在哪里?怎样缓解这些矛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历时一个月,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妇联、劳动服务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基本状况和突出问题

1、齐装满员率低。我县共有纺织企业(含印染企业)14家,可提供就业岗位3686个,根据调查的资料统计,现有员工3074人,其中女性员工2455人,占员工总数的79.86%。在岗的员工中,合同期限在一年内的高达883人,占员工总数的28.73%,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年内终止、解除合同的315人,占员工总数的10.25%。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尚有612个岗位无人上岗。

2、工资水平不高、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严重。14家企业年度应支付工资总额为3810.8万元,实际支付3123.4万元,年度累计拖欠工资687.4万元。

14家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1033元,从绝对值来看,不算太低,但这是员工在延长劳动时间后的报酬,如果按每月劳动29天、每天8.5小时计算,每小时的工资为4.19元,换算成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167.36小时),员工的月工资仅为702元。挡车工的平均工资约800元,换算后仅543元。

企业滥用职权、依据土政策罚款、克扣员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

3、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和取消法定节假日较为普遍。从14家企业正常劳动时间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普通员工月工作日一般为26—30天,大部分为28天以上。日工作时间为8—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可能还会延长,个别企业甚至达14小时。员工在节假日上班和加班后,还基本上得不到法定标准的工作报酬。

4、工作环境欠优。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纺织行业的劳动条件一般较为恶劣,特别是在技术含量不高、设备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尤为突出。我县的纺织企业,在噪音、粉尘超标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的比例很大,少数企业甚至高达80%。工伤事故发生频繁,年内工伤高达2617人次,平均每三个多小时就有一个人发生工伤。

5、社会保障福利情况令人担忧。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全县纺织企业员工的各种社会保险(包括国家规定的强制保险)甚至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收取押金和扣压证件的事情时有发生。

6、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调查资料统计,20xx年三季度我县有剩余劳动力15295人,其中女性劳动力7470人,这些劳动力恰恰是纺织企业所急需的。但根据问卷调查,绝大多数人不愿到本地就业,特别不愿到纺织企业就业。这样,就形成了一边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边又找不到合适劳动者的怪圈。

二、主要原因分析

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对于我县来说,熟练纺织工可能欠缺,但决不会招不到一般员工。造成纺织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1、企业先天不足。自古就有“男不进矿、女不进纺”的说法,说明纺织行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我县的大部分纺织企业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装备较差,资金不足导致劳动保护的措施跟不上,个别企业甚至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采取措施,使得劳动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特别是年轻女性,在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今天,到哪个行业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更不想涉足纺织行业。

2、行业竞争无序。随着本地纺织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对市场和熟练工人等的竞争越发激烈。比抬工价、争夺熟练工的行为不断升温,员工在企业间无序流动,导致企业招工更加困难。由于企业用工本身缺口大,加之熟练工的攀比心态,经常出现工人今天来、明天走的局面,老板无所适从,也使企业不能按计划正常安排生产。

3、报酬水平过低。由于纺织行业竞争激烈,且利润率不高,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物化成本受市场制约,企业只能从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想办法。纺织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往往是企业的首选对象。一旦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形成“待遇过低—开工不足—效益低下—降低工资水平”的恶性循环。

4、劳动执法不严。执法 不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就企业而言,企业对劳动力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就员工而言,由于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雇佣思想十分明显,做一天算一天,和企业总是离心离德,难以和企业捆在一起。从而,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

5、管理机制欠缺。纺织加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员工的作息时间难以把握。因此,如果没有较完善的奖励机制,是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如何应对加班和空闲,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办法简单,吸引力不够。另外,一些企业在后勤和安全保障方面缺乏考虑,员工的食宿难以统一管理。而从事纺织工作的员工又多是一些年轻女性,安全保障跟不上势必会影响她们安心工作。

6、劳动力的心理原因。由于我县的工业起步较迟,剩余劳动力从80年代初期就开始到广东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外出打工致富的家庭比比皆是。多年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已较为适应外面的环境,随着广东沿海地区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待遇的进一步改善,大都不愿再回乡务工;而新增劳动力受此影响,也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此不太愿意到本地打工,更愿意到外面世界去闯一闯。

三、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首先,提高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引导企业经营者从依法办企业的高度,认识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依法办企业,就必须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否则就是违法经营。引导企业经营者用长远的眼光来经营企业,与员工建立互惠、互赢、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要引导员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时刻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员工树立遵守劳动合同的意识,切实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能把企业当菜园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第三,要通过基层党政组织和群团组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从县域经济的大局和长远考虑,投身纺织行业,以解企业用工不足的燃眉之急。

2、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在法律法规上玩火的。要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企业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要通过严格执法,使企业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逐步规范到法制的轨道。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加大企业劳动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劳动卫生设施尽快符合国家规定,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经济发展、企业效益、物价上涨等因素,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政府也要加大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把短缺、急需的人才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直接为县域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纺织调研报告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78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庄小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赵强、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克思、晋江市副市长庄天怀,来自泉州和晋江的发改、经信、科技、教育等部门领导,以及来自院校、研究院所、企业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会。

“纺城有家・先锋力量”对接会暨“2017中国面料之星”启动仪式在柯桥举行

近日,“纺城有家・先锋力量”对接会暨“2017中国面料之星”启动仪式在柯桥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中国轻纺城市场委员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中国服装新锐品牌商业联盟、《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承办,网上轻纺城、全球纺织网、国家纺织面料馆支持。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辽宁西柳服装市场、沈阳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州白马服装市场等8个专业市场集群,天虹、日月新、九鲲鹏等70余家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近三百家优质面料供应商参加。“中国面料之星”活动自2011年首届举办以来,以其权威性、专业性及精准性得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热情参与。作为目前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面料调查活动,去年,“中国面料之星”首次走进中国轻纺城,与柯桥经营户展开贸易对接,备受市场好评。此外,本次活动成立 “纺城有家・红基金”,这个基金由市场广大党员自发成立,重点用于敬老助幼等公益活动上,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纳川展示2017秋冬新品及最新空间形象

6月16日,以“看不一样的我”为主题的贝纳川2017秋冬新品及最新空间形象会在常熟举行,展示了贝纳川对时尚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构想,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贝纳川。

本次贝纳川2017秋冬时尚会以“怪异梦境”为主题,探索未来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畅想未来人类的生活如何被科技影响,同时科技如何跟传统艺术相结合,未来和过去怎样融合共存,迎合当下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本次会贝纳川还首次了女装,成为企业全新突破。同时,贝纳川6代空间新形象“续”横空出世,该作品出自日本空间设计师伊藤胜之手,“续”呈现了不规则的美感,成为传统服饰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

贝纳川所属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刚表示,贝纳川新零售的重要路径就是供应链,从商品研发到生产,再到终端销售,大大加速了商品的产销体系。同时利用自己生产线的优势,设立快反线,实现快速反应,满足店铺的需求,从而打造出一个适合贝纳川的柔性供应链。

纺织调研报告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96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8分钟,共有291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一、纺织行业的美丽与梦想

“美丽纺织,责任发展”,美丽是目标,责任是手段。在过去10年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美丽中国”也在去年党的十以后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词汇。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和纽带呢?

谈到美,可以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他的这句话放在当今也颇具现实意义,“美丽中国”正是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大好机遇。经过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让所处的环境山清水秀,让消费者和老百姓享受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虽然“中国梦”已经承载着很多内容,同时大家仍然在为“中国梦”填充新的内容,但是“美丽中国”应该说是“中国梦”的必然内涵。现在需要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因为国家和人民到了追求并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时候。同时,实现这个美丽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漫长的努力。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宏观战略。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康社会,十则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写入了报告。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与这一战略发展过程高度契合,事实上,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就始于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在迄今为止的近10年间,纺织行业的发展使业界日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正向着“美丽纺织”的梦想与目标前进,全面践行社会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愿景下的中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

1. 出口市场

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13年1 — 7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 5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但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大主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图 1)。一方面是由于出口市场不振、需求不旺,但同时也在提醒行业,出口市场份额降低不仅是成本要素增长的问题,还存在责任竞争力的问题。这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提出了在产品健康和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领域实施更高标准的要求。

2. 国内市场

首先,国内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形势并不乐观,2013年限额以上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一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其次,网购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产品销售最具成长性的渠道,2012年中国服装网络销售额达到3 188.8亿元,占全部网购额的24.45%,预计到2016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将达9 200亿元。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网购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网购一族不仅非常关注买家的商业信誉,而且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第三,虽然网购规模成长迅速,但中国国内市场仍未得到充分释放,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的差距从1980年的3.05倍上升到2012年的4.60倍,这说明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仍处于相对下降的需求曲线中(图 2、图 3)。

3. 经济效益

虽然总体来看(图 4),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继续扩大(2013年1 — 5月,我国纺织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 089.49亿元,同比增加18.05%),但是一项对企业家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家对下期行业运行预期总体较为谨慎(图 5)。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估计2013年纺织行业人均工资涨幅为10% ~ 15%。而国内外棉花价差依然存在,这对棉纺企业竞争力及效益的影响依然十分突出。

4. 劳动生产率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图 6)。虽然今年以来,纺织工业实现生产力素质、产业规模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但是,中国劳动力规模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同时,新生代工人就业理念和趋向导致纺织业的人力资源短缺。再有,中国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按照目前的趋势预测,到2030年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挑战以及工人就业趋向的挑战,让纺织行业只能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更令人担忧的是,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0.43%,明显低于同期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71%)。可见,科技与产品、品牌价值与商业模式、人才素质、企业制度、科学管理等仍是行业创造人力资源新优势的主要矛盾。

5. 产业安全

近年来,纺织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行业安全的问题。所谓行业安全,这里主要是指这 3 个构成要素:一是资源安全,也就是原料、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的有效供给和获得性问题;二是质量安全,也就是供应链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与消费者安全问题;第三是贸易安全,也就是公平的贸易环境与市场需求增长的问题。

举一个根本性的例子,即产业原材料px的供应问题。如图 7 所示 ,2012年,我国涤纶产量3 057万t,已占我国化纤产量的80.6%,约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67.3%;2012年行业的px需求量已达到1 400万t,px产量775万t,进口630万t,对外依存度高达45%;预计到2015年,我国涤纶产量约为3 900万t,pta产量约为3 350万t,需要px约2 200万t。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群众抗议px项目的事件,其中对行业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必须充分与民众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提高其对有关产品和项目的科学认识。

6. 节能减排

从节能减排领域来看,2012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因为从这一年开始,纺织行业开始同时面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三重压力。一是中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例如环境保护部、质监总局联合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某些排放标准已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2013年完成的重点减排项目名单,398个工业废水治理项目中有105项事关纺织服装企业;工信部则公告第一批符合《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的企业名单。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已经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形成了非常严格的外部监督。三是不断趋严的行业准入条件,包括融资限制越来越严格。此外,iso 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即将,极有可能将碳税征收纳入到wto多边tbt体系框架内。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产品检验、企业资质的验证外,未来碳足迹检验认证很可能成为一项新的增加中国企业附加成本的工作。

7. 产业转移

我国纺织行业近年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趋势,就是行业的区域转移,即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转移。通过对《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中期评估发现,产业转移已经是全行业的共识,但是目前产业转移的形势并不乐观。《规划》预期到2015年中西部产值将占到全行业规模产值的28%,而到去年为止,中西部占全国产值的比例还不到20%,因此完成28%的目标压力非常大。究其原因,首先是产业转移并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其次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的程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在缺乏产业配套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下,现有转移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树立正常健康的产业转移的诉求,也就是说产业转移应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不仅仅是谋求单纯的成本的降低,甚至是社会责任标准的降低,这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近开展的一项调研也表明,产业转移不仅不能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也无助于劳动时间、员工流动率等核心问题的解决,而且转出地和转入地在环境、劳动力等领域的标准差距几近消失。调研表明,2011年,转入中西部的企业中有超过2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将近60%的转移企业利润率不足9%(图 8)。

8. 挑战带来的新思考

通过分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以发出新的思考。一是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忍痛蜕变的历史节点,所有要素的变化都正在产生“正向择优”效应;二是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三是如何以创新行动履行对员工、客户、环境和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责任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准入、品牌内涵和商业绩效;四是产业转移(国内转移和国际转移)的机会在于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而绝非更低的社会责任标准或更小的利益相关方期望。

三、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中国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经过 8 年时间,从一开始普及和提升社会责任理念,到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和创新责任机制的新阶段。这期间,中国纺织行业主要开展了信息披露、能力建设、专题研究和跨界行动等 4 个方面的工作。

1. 信息披露

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包括行业、产业集群和企业 3 个层面。在行业层面,早在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了中国首份行业层面的社会责任报告,开创了风气之先,到今年是连续第七年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iso26000所倡导的企业以外组织的社会责任在中国最早、最长期的制度化实践。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到今天已经在中国得到了普及,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工作一直是一种孤独的存在。以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2006 —2008年的 3 年间,中国每年只有一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那就是纺织行业的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直到2009年,中国才有了 5 份非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而其中的两份是来自纺织行业,一份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行业社会责任年报,另一份则是中国第一份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2012年,中国已经有181份非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但这些报告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一种在政府部门推动之下的行为。2012年,我国非企业组织报告95%以上的增长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然而,政府推动固然重要,但是自觉自愿围绕自己的诉求报告更加重要。

从产业集群层面来看,2009年平湖市经贸局和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的《2008浙江省平湖市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在中国开创了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和地区行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这两个先河。2013年,石狮、虎门、西樵、盛泽、海宁、萧山和王江泾等 7 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集体社会责任报告。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集思集益:能够集中、宏观地反映大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使各方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条件,理解行业发展路径,协助化解行业发展挑战。二是群策群力:超越企业,反映出政府、企业、当地社区和居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协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展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另外,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报告,对区域品牌建设也非常有利。

在企业层面,为了便于企业科学、规范地开展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研究制定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报告指导体系,也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csr-gates)和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csr-vrai)等。这些体系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在“写出报告”的同时“写好报告”,另一方面也能使企业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管理出报告”、“报告促管理”。

2009 — 2013年间,7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了近180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约半数报告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会平台,50余份通过独立第三方的验证或协会鉴证。经过 6 年的努力,纺织行业不仅成为中国社会责任报告份数最多的制造业行业,同时也是报告验证比例最高的行业,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高。

6 年的努力证明,科学、系统的编制依据对于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行业的所有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质量在各个维度上都比较均衡,但是按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srgates)编写的报告在各个维度上质量都更高(图 9)。而且,按照csr-gages编制的报告在指标覆盖率和内容实质性上都全面高于非csr-gates报告。因此,一方面建议更多的企业应该参与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建议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和深入地使用简便易行的行业性社会责任报告解决方案。

需要阐明的是,企业不能单纯为了发报告而发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也必须与商业价值联系起来。为此,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推出了“负责任的生产”工作机制。该机制旨在向全球供应链推介优秀纺织服装企业,引导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认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责任表现。入选“负责任的生产”机制的企业均是近年来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与信息披露方面已有建树的纺织服装企业,其参与商业推介的产品须从“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产品(面料)中核选。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3年推出的“责任资产”计划,将通过建立更广阔的平台,对接品牌和采购商以责任信息进行商业推广。

2. 能力提升

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根本手段和长效措施。多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致力于将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和资源引入行业,携手为行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能力建设。例如,2012年,通过引入国际劳工组织的score项目,利用培训和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浙江省平湖市12家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对 5 家企业开展了两轮现场指导,使其环境表现和劳动生产率都明显提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bsci一起培训了200余家企业的700余名管理者,自2007年以来,联合会与bsci的培训项目已经培训了超过 1 万名管理者和员工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与江西省新余市商务局、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等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合作,为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社会责任培训。

3. 专题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持续密切关注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在2012年主要开展了两项专题调研活动:一项是企业内部的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另一项是产业的区域转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申诉和沟通机制研究了不同申诉机制建立和运作的成本、效果,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总结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与行业特色的内部员工意见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1年底启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调研项目。2012年,项目组探访了东、中、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家企业,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转入、转出地的当地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深入调研。2012年底,项目组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2013年4月9日和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瑞典驻华大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联合举办了两场调研报告会;4月23日,合作双方还与香港瑞典商会在香港举行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及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专题座谈会。

4. 跨界行动

纺织行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内的跨界行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跨体系合作,另一个是跨行业共建。

就跨体系合作而言,我们认为,不同体系间的集体行动,可以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并整体提升全球社会责任体系和标准的运作效率、可信性及透明度。早在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与欧洲bsci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两个体系的合作。2010年,与bsci和美国的sa8000就体系间进一步合作进行了多论洽谈。2011年,与sa8000签订了类似的协议,并且与wrap和solidaridad达成一致,最终 5 个体系协议同意在中国设立“社会责任体系合作中国顾问委员会”(mac)。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各社会责任标准和体系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对话和共识,加强体系间的融合与合作。具体来说,5 个体系希望通过这个委员会研究制定在劳动者保护领域指导各个标准体系的审核和认证实践的具体要求的通用指南,这些指南也将极大地便利工厂实施各有关标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实施不同标准体系时的重复性或冲突性工作。2012年,mac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就社会保险、职业健康与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13年7月,第三次mac会议召开,在这个会议上,sedex(供货商商业道德信息交流组织)加入了mac,使得开展体系协同的标准和体系达到了 6 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不断努力推进跨行业协作,并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致力于将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经验移植到其他行业。在2010年之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协助中国工经联、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行业和企业组织完成了它们的社会责任指南体系的编制。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程参与了中电标协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筹备,积极开展经验分享与跨行业合作。2011年下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各利益相关方组成起草组,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协调人组织完成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讨论稿)的起草。2011年12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签订了社会责任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社会责任工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作为起草组的主要成员,在广泛征询各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和完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先后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和定稿。作为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以《csc9000t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主要参照依据,将为电子信息企业和相关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性的指引。

2012年下半年,为了给《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提供行动注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专家还作为主要编委编纂完成了《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2013年初,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协会正式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指南》和《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案例集》,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初步完成了社会责任领域的规范构建。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在与中小企业全国理事会开展合作,下一步,二者将合作推进中国上千万家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纺织调研报告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9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04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我县纺织企业用工的现状如何?“招工难”、“留人难”的症结在哪里?怎样缓解这些矛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历时一个月,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妇联、劳动服务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基本状况和突出问题

1、齐装满员率低。我县共有纺织企业(含印染企业)14家,可提供就业岗位3686个,根据调查的资料统计,现有员工3*4人,其中女性员工2455人,占员工总数的79.86%。在岗的员工中,合同期限在一年内的高达883人,占员工总数的28.73%,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年内终止、解除合同的315人,占员工总数的10.25%。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尚有612个岗位无人上岗。

2、工资水平不高、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严重。14家企业年度应支付工资总额为3810.8万元,实际支付3123.4万元,年度累计拖欠工资687.4万元。14家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1033元,从绝对值来看,不算太低,但这是员工在延长劳动时间后的报酬,如果按每月劳动29天、每天8.5小时计算,每小时的工资为4.19元,换算成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167.36小时),员工的月工资仅为702元。挡车工的平均工资约800元,换算后仅543元。企业、依据土政策罚款、克扣员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

3、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和取消法定节假日较为普遍。从14家企业正常劳动时间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普通员工月工作日一般为26—30天,大部分为28天以上。日工作时间为8—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可能还会延长,个别企业甚至达14小时。员工在节假日上班和加班后,还基本上得不到法定标准的工作报酬。

4、工作环境欠优。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纺织行业的劳动条件一般较为恶劣,特别是在技术含量不高、设备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尤为突出。我县的纺织企业,在噪音、粉尘超标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的比例很大,少数企业甚至高达80%。工伤事故发生频繁,年内工伤高达2617人次,平均每三个多小时就有一个人发生工伤。

5、社会保障福利情况令人担忧。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全县纺织企业员工的各种社会保险(包括国家规定的强制保险)甚至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收取押金和扣压证件的事情时有发生。

6、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调查资料统计,20*年三季度我县有剩余劳动力15295人,其中女性劳动力7470人,这些劳动力恰恰是纺织企业所急需的。但根据问卷调查,绝大多数人不愿到本地就业,特别不愿到纺织企业就业。这样,就形成了一边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边又找不到合适劳动者的怪圈。

二、主要原因分析

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对于我县来说,熟练纺织工可能欠缺,但决不会招不到一般员工。造成纺织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1、企业先天不足。自古就有“男不进矿、女不进纺”的说法,说明纺织行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我县的大部分纺织企业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装备较差,资金不足导致劳动保护的措施跟不上,个别企业甚至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采取措施,使得劳动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特别是年轻女性,在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今天,到哪个行业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更不想涉足纺织行业。

2、行业竞争无序。随着本地纺织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对市场和熟练工人等的竞争越发激烈。比抬工价、争夺熟练工的行为不断升温,员工在企业间无序流动,导致企业招工更加困难。由于企业用工本身缺口大,加之熟练工的攀比心态,经常出现工人今天来、明天走的局面,老板无所适从,也使企业不能按计划正常安排生产。

3、报酬水平过低。由于纺织行业竞争激烈,且利润率不高,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物化成本受市场制约,企业只能从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上想办法。纺织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往往是企业的首选对象。一旦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形成“待遇过低—开工不足—效益低下—降低工资水平”的恶性循环。

4、劳动执法不严。执法不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就企业而言,企业对劳动力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就员工而言,由于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雇佣思想十分明显,做一天算一天,和企业总是离心离德,难以和企业捆在一起。从而,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

5、管理机制欠缺。纺织加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员工的作息时间难以把握。因此,如果没有较完善的奖励机制,是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如何应对加班和空闲,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办法简单,吸引力不够。另外,一些企业在后勤和安全保障方面缺乏考虑,员工的食宿难以统一管理。而从事纺织工作的员工又多是一些年轻女性,安全保障跟不上势必会影响她们安心工作。

6、劳动力的心理原因。由于我县的工业起步较迟,剩余劳动力从80年代初期就开始到广东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外出打工致富的家庭比比皆是。多年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已较为适应外面的环境,随着广东沿海地区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待遇的进一步改善,大都不愿再回乡务工;而新增劳动力受此影响,也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此不太愿意到本地打工,更愿意到外面世界去闯一闯。

三、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首先,提高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引导企业经营者从依法办企业的高度,认识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依法办企业,就必须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否则就是违法经营。引导企业经营者用长远的眼光来经营企业,与员工建立互惠、互赢、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要引导员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时刻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员工树立遵守劳动合同的意识,切实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能把企业当菜园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第三,要通过基层党政组织和群团组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从县域经济的大局和长远考虑,投身纺织行业,以解企业用工不足的燃眉之急。

2、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在法律法规上玩火的。要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企业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要通过严格执法,使企业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逐步规范到法制的轨道。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加大企业劳动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劳动卫生设施尽快符合国家规定,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经济发展、企业效益、物价上涨等因素,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政府也要加大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把短缺、急需的人才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直接为县域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纺织调研报告

01.德国大客户破产“拖累”大连纺企400万美元 6月10日,德国零售巨头ARCANDOR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提供的信息,该集团在中国目前共有2000多万美元的订单。大连有超过10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被卷入了这场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纺织信息

  • 毛纺织行业调查报告
  • 毛纺织行业调查报告26人关注

    第十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自今年5月中旬开始接受全球参赛报名以来,再次引起了国内外青年服装设计师和在校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 据统计,目前 ...[更多]

  • 纺织调研报告
  • 纺织调研报告14人关注

    01.德国大客户破产“拖累”大连纺企400万美元 6月10日,德国零售巨头ARCANDOR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提供的信息,该集团 ...[更多]

报告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