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脚手架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2篇某grc安装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3篇穹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4篇某植钢筋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5篇x风筒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6篇某钢结构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7篇斜巷运输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第8篇风筒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第9篇z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第10篇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第11篇创新焦化厂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第1篇 斜巷运输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1、斜巷运输要求
1、新安装绞车绞车安装在巷道一侧,其最突出部位应距轨道外侧不小于400mm。小绞车固定时,jd-11.4型绞车可用4根直径20mm、2.0m长的铁锚杆,端头用树脂药卷固定牢固(每孔不少于2卷)铁锚杆与小绞车底盘、小绞车底盘与小绞车机座螺栓联接固定必须牢固可靠,用双螺帽防松。迎头一台绞车可以用四根金属摩擦支柱做压车柱加固,前两根站柱要深入顶板 200mm 以上,后两根站柱要垂直打设,顶部打在特制的固定横梁上。
2、严格执行上、下山'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严禁蹬钩头'的安全制度。
3、绞车司机要经过专门培训,且要持证上岗,精心操作,要做到:
①开车前,要认真捡查各操作系统是否灵活,声光信号是否请晰:安全制动装置、钢丝绳、地锚、压车柱子及生根绳是否牢固可靠;
②严禁断电、超速、不带电、无信号或信号不明开车;
③)开车时要集中精力,接到明确的声光信号,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如信号不明,必须重新联系;
④绞车运行不允许急开急停,忽快忽慢,要求平稳匀速;
⑤绞车运转过程发现绳松或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和处理;
⑥处理矿车掉道时,严禁司机离开绞车,手严禁离开闸把。
4、把钩工在工作中应做到:
①每次开车前,应详细检查挡车器、钢丝绳、保险绳及连接装置,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完,不得挂车起钩;
②发出开车信号前,要再检查一遍,钢丝绳、保险绳是否挂好,运输路线上是否有障碍物,道岔是否严密等。确认无误,方可发出开车信号;
③钩头、销子必须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带有明显裂纹或其它东西代替;
④提升设备或材料前,要认真检查车辆装得是否牢固可靠、是否超宽、超高等,妨碍运输时,要重新装封;
⑤矿车运行中,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矿车掉道后,要用预先规定的信号与司机联系,处理掉道事故,要发送慢速升降信号;
⑥所挂车数不得超过规定,其中对挡车器等保险设施要经常关闭,放车时才打开,严禁车未松或车刚松就打开下山口挡车器;在斜巷中,jd-11.4型绞车只准拉一辆车,超重车提升或串车提升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5、一部绞车必须有两人,实行绞车司机和把钩工固定岗位责任制,严禁窜岗或混岗。点铃信号要声光兼备、清晰可靠,操作按钮要灵敏可靠,闸把、闸皮安全可靠限位螺丝调整适当,施闸后,闸把位置在水平线以上0~40°即应闸死,闸把位置严禁低于水平线。
6、斜巷运输要做到 '一坡三档',上口必须设联动档和地档,下口安装保险档或 保险网;保险档一律使用l8kg/m钢轨,托架使用11#工字钢,联动档横梁插入巷壁不小于300mm。地档的埋设深度不小于800mm且用硷浇注。横档的一端要用螺栓与地档站柱连接,横档距轨面的高度一般为400~600mm;保险档要用红白漆间隔漆成,处于闭合状态,只有车辆通过时方可打开;上、下山的掘进,保险档要紧跟迎头,最远不超过13m。
7、下山施工行车时,下山迎头及下山人员必须全部进入躲避峒或其它安全地点。
8、上山施工拉回头轮(10t滑轮)的绞车,其迎头霸王桩(直径40mm圆钢,长度1.5m),数量3根安设必须牢固、可靠,插入底板1m(煤)或0.6m(岩),横梁插入两帮不得少于400mm,使用2根工字钢进行搭接时,搭接长度1.2m,用3付卡缆连接固定牢固。
9、对于斜巷运输,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开车:
a矿车没挂保险绳;b钢丝绳磨损断丝超过规定;c制动闸制力不够;d信号不通;e没有护绳板;f绞车生根绳,压车柱子不齐全,不可靠;g上下山无保险装置及防跑车装置。
10、斜巷上下口必须悬挂“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醒目标志。
11、斜巷设施的管理本着谁使用谁维修谁负责的原则,所有设备和设施必须挂牌留名,责任到人。
2、人力推车
平巷人力推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坡度大于7‰时禁止人力推车;
②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时、观察前方是否有人或障碍物,接近道岔、弯道、风门,弯道出口时,摧车人都必须保持警惕并发出信号,严禁低头推车;
③在能自动滑行的坡度上停放车辆,必须用可靠的制动装置,将车稳住;
④严禁放飞车;
⑤推车过风门时、严禁用车撞风门或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3、使用对拉绞车安全要求
(1)绞车司机必须了解斜巷长度、坡度、变化地段轨道状况、安全设施齐全牢固可靠;按规定车数挂车严禁超挂车。
(2)开车前司机必须对各处进行详细检查,绞车各连接件和各种保护应灵敏可靠;声光信号要准确齐全,绞车压车柱应牢固可靠。
(3)绞车司机操作必须看清听清信号,信号不准或没有听清,不准开车,应集中精力,不准急聚开车、停车,严禁两个刹车装置同时刹车,严禁放飞车。
(4)绞车司机和信号把钩工每班工作前要仔细检查钢丝绳、钩头、三环链、插销、车场;轨道、道岔等,正常使用保险绳。
(5)对拉绞车要固定专人开车,严禁新工人操作,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开车。
(6)两对拉绞车司机配合要默契协调一致,应保持绞车在变坡行使时匀速平稳行使。
(7)对拉绞车运行时,两车之间严禁有人。
(8)使用对拉绞车运输时,两部车的司机都必须在岗操作不得离岗。
4、提升安全效验
当巷道坡度在10°~25°之间11.4kw绞车的受力分析:
在掘进巷道坡度大于10°小于25°的情况下,jd-11.4kw绞车使用5′钢丝绳,最大绳长不超过150m,挂一个车出货。分析可行性:
1.一个煤车重量g=1650kg(车自重650kg、煤车重1000kg)
2.钢丝绳重g=m×l=126.86kg(5′钢丝绳、绳经15.5mm,每100m重m=84.57kg、l=150m)。
3.分析拉车时,牵引力f1的大小(如图16、17)
f1=g×sin25°+u1×g+u2×g绳cos25°+g绳sin25°
=1650×sin25°+0.015×1650×cos25°+0.2×126.86×cos25°+126.86×sin25°
=796.35(kg)
式中:u1--矿车运行时的阻力系数取0.015
u2--钢丝绳摩擦阻力系数取0.2
4.分析松车时牵引力f2的大小(如图四)
f2=1650×sin25°+126.86×sin25°-0.015×1650×cos25°-0.2×126.86×cos25°
=705.51(kg)
5.jd-11.4kw绞车牵引力为1000kg,大于f1、f2。故牵引力满足要求。
6.验算安全系数f:
5′钢丝绳破断拉力f破为12500kg
拉车时f=f破/f1=12500/796.35=15.7>6;松车时f=f破/f1=12500/705.51=17.7>6
安全系数满足要求;故jd-11.4kw绞车,使用5′钢丝绳,长度不超过150m,在不超过25°的情况下可以挂一个车运输。
5、斜巷运料及停车安全要求
(1)、用车运料:宽度:材料严禁超过车宽;高度:从车皮上沿向上把材料摆放成三角形,材料最高部分距巷道矮部分不小于200mm;长度:拐弯巷道材料两端距巷道两边的距离不小于300mm,若小于300mm将料全部卸掉,将车推到另一个弯道重新装料。车上材料必须用8#铁丝绑牢固,防止窜料。车拉到位置需要卸料时人员应口对好,抬卸材料要行动一致,防止碰手碰脚。人员推车应站在车的后方,严禁站在车的两侧。
(2)、斜巷运送当班迎头支护材料,如打工字钢,可将材料的一端装在车皮内,装在车皮内矮的一头必须向迎头方向,高的一端距巷道顶部最矮部分不小于200mm(如巷道顶梁、捕车器横梁或保险挡的横梁等),车拉到指定位置需要在斜巷中停车卸料时,人员必须站在上坡方向卸料,首先将料从车皮拉出,卸到地下,斜巷度数较大,为防止卸料下滑,下坡一端可用长半圆木或其它材料搭临时站挡,挡住材料,等材料卸完后人员再进行抬料。卸料时下坡方向严禁站人。
(3)、斜巷松料,料松到位,在车的下方,用两根方木,紧贴轨道内侧竖两根然后在上面横一根,最后再竖一根,十字型排列,插在矿车钩头下面,挡住矿车防止矿车下滑,然后方可进行卸料。
(4)、在倾斜巷道需要停车清理时,人员必须站在巷道上坡方向清理,清理一段距离, 需要拉车时,人员必须全部进入躲避硐和把钩工口对清楚,把钩工送还信号要明确,绞车司机必须集中精力,听清信号,根据信号操作,严禁手离闸把。
(5)、在斜巷上口离绞车司机近的地点清理货物时,也要安排专人观察,专人把钩,行车时人员必须全部安全躲避,把钩人员同时担任警戒工作。
(6)、需要在斜巷中停车作业时必须由跟班队长亲自安排,绞车司机和上、下口把钩工,司机和把钩工必须指定到专人。
第2篇 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一)采面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前,作业人员首先要弄懂开口位置、方位、施工方法,断面规格,支护形式,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严禁盲目组织生产。
2、开切眼、楼眼、开口前,必须将巷道上方,固岩开口点前后5米的厢柱加固,锁好开口两翼帮顶,根据施工断面要求,撤除开口点背帮背顶,材料无论煤层或岩层采用打浅眼,少装药,松动放炮开口施工,若煤层松软采用手工琢口施工,当进度达5米时,支护按规定:缓倾斜煤层,一梁二柱,柱距0.7米,排距1.0米,急倾斜煤层“井字型”或“人字”型,井距0.8米,四周有柱窝,窝深0.05米,“人字型”支护,厢距0.8米,下方打地梁的要求成形后,方能正常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安全措施施工。
3、开切眼、楼眼、配风联络巷,距碛头的空硕距不能超过0.5米,背帮背顶严实,所有的浮矿浮矸必须清除。当施工倾角大于30以上,施工过程中必须设挡矿(矸)板,施工时的矿矸分段下放,同样要设挡矿(矸)板,同时楼眼口、切口挡板必须坚实,设挡要关好,严禁放空仓。
4、开切眼、溜矿楼眼施工与上回风巷距10米时,10米贯通前,必须对上回风巷贯通点前后5米的围岩加固,一是渗厢,二是打抬梁,抬梁一梁二柱背帮背顶严实,防止漏柱。
5、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上下人员及传送材料,必须安全喊话,上下人员必须抓稳,踩实,严防掉矸(矿)块伤人,上下人员必须当第一个人到安全点后,方能通知第二个人上,严禁多人同时上下。
6、配风巷施工按作业规程断面要求施工外,必须加强配风巷与开切眼或楼眼汇接处的支护,支护方式采取抬梁,抬棚式支护,防止汇接处断面大而产生围岩片帮冒顶,配风巷与切眼,楼眼汇接边沿,浮矿浮矸收净,同时设横挡,防止矿矸窜入切眼或楼眼伤人。
(2)采面初采期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从开切眼开帮,到老顶岩层第一次大面积破断失稳而垮落为采面初采期或顶初次采压,初次顶板来压征兆如下:
顶板岩层积聚活动,顶板下沉速度和支梁上栽荷会猛增,煤壁片帮、预扳出现台阶式下沉,严重时会推垮工作面,初次来压时易出现冒顶事故的危险,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
①初次来压期,要缩小柱排距,即由原来的0.8米缩小到0.6米,排距1.0米缩小到0.8米,同时切顶线的密集控制到4根/米,缩小矸石垛间距中对中6米一个,密集切顶线与矸石垛内沿成直线。
②根据悬露顶板破碎情况,采用横板连锁棚子,正悬臂交错顶梁或正悬臂梁支护,控制顶板。
③靠煤壁一侧,采取打贴帮支柱或打支柱管理好矿壁,同时矿壁必须采直,严禁留伞檐。
④严禁工作人员在无护身柱的保护下作业。
⑤采面凡遇到下列情况均属老顶来压征兆:(1)矿壁连续片帮,(2)支柱载荷增大(如断柱梁较多,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3)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一般零点几毫米增加到十几毫米,(4)矿壁顶板断裂,(5)靠矿壁顶板掉渣(表明大冒顶即将发生),(6)支柱拆断,发出辟裂声(紧接着顶板就冒落)。
(三)采场顶板周期来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当初次来压之后引起的老顶失稳,矿压显现,为周期来压,根据本矿煤层开采特点,采场周期来压一般为15-20米之内,采场周期来压采取下列技术安全措施。
1、下井技安(技术人员)加强采场地压现测,掌握顶板来压呈现规律,在周期来压之前,作好顶板来压前材料预防准备。
2、周期来压,技术安全措施按初次来压要求相同之外,必须加强楼眼配风巷,上风巷安全出口区域的顶板管理:(1)渗厢,(2)加密支柱,(3)采用矸石垛锁口,(4)采用抬棚锁好配风巷,上风巷交汇处的断面。
3、周期来压之前,技术人员(技安)必须如实将来压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给作业人员讲清楚,严禁冒险蛮干,抢工图快。
(四)采场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采场顶板冒落两种特点:一是漏垮型顶板冒落,二是复合推垮型冒落。
1、漏垮型主要在矿层倾角较大或直接顶异常破碎,而工作面的支架护顶能力差或护顶失效使破碎顶板从该处漏垮,往往从开始就向顶板上方发展而漏空,造成工作面失效而引起工作面垮塌,措施如下:a选用合适的支护方式支护密度(排距、柱距、矸石垛间距和质量),使支护系统有足够的强度,b对支护系统质量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支护,保证煤壁直支柱直,矸石垛与密集柱切顶线直,支柱必须稳定,护顶工作效果一定要有保证,顶板必须背严背实,c炮眼口不能对准支柱,放炮崩倒的支柱及时扶正,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2、推垮型冒顶特点:四无、且快、大、动悬,垮前无明显压力,没有明显预兆,垮后没有断梁折柱,而支架大部沿正倾斜方面倾倒,垮后硬岩层大面积悬露,但工作面仍无明显压力,垮顶时间短速度快,往往来不及撤退,冒顶前采面直线顶已沿煤壁断裂,垮冒范围大,往往从老塘到煤壁,推垮型冒顶往往导致多人伤亡恶性事故,推垮型冒顶(落)发和的地点如下:①采场开切眼(楼眼)附近,②地质破碎带附近,③老巷附近,④上、下回风巷(配风巷)地点,⑤局部冒顶区附近,⑥大倾角的中下部,⑦顶板岩层含水的地段,采取的技术措施:(1)从采面开采方法上,采取伪俯斜布置,初采时采用走向长壁,(2)控制采高,使软岩垮落后能超过采高,(3)尽量避免回风巷(配风巷与工作面斜交),(4)根据采场不同易冒落地点,采取打用戗柱,戗棚,使顶板迎岩体岩块可能推垮的方向,(5)开切眼(楼眼)附近控顶区附近砌码矸石带的办法。
(五)采场上下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上下安全出口是工作面与上下顺槽巷道交接处控顶范围比较大,顶板岩层的受力破相对比较大和复杂,是回采工作面必须加强支护的部位,随工作面推进,在一扒一支的间隔中,已破碎的直接顶可能局部冒顶,在老顶来压期间,老顶岩迫使直接顶施加给支柱的测压,推倒部分支柱,而造成冒顶。
防止上下安全出口的局部冒顶措施:(1)在上下安全出口与配风巷之间架设二根横垛(一梁一柱),材质必须在大于0.12米以上,锁住四方口子,或用矸石垛码锁口,矸石垛长1.5米,宽1.0米,高采高充填严实,严禁空心。(2)在一扒一支的间隙中,必须坚持先支后拆,必须始终设有可供顶板局部冒落的空挡。(3)在缓倾斜煤层开采最好采用“井字型”厢和矸石垛配套,倾斜可采用戗柱及顺板支护,防止侧向力推倒支架。(4)跟班技安(班长)加强现场盯岗,确保重要部位的安全。
(六)回柱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放顶线上的支柱受力一般不会是均匀一致的,人工回撤,支柱时,顶板会立即冒落,若回柱人员未及时退到安全地点,就有被砸危险,特别是分段回柱回撤最后一根支柱时,特别注意:回柱放顶采取的技术安全措施:①回柱放顶时必须二人一组,一人看安全,一人回柱;②回撤支柱前必须清理好退路,回柱人员在护身柱的保护下操作;③回柱放顶的操作方法:a敲帮问顶,检查顶板管理安全,清退路,b打好护身柱或砌码砂垛,c准备回柱工具,d一人看安全,一人柱柱收柱,e补打新密柱,加强新一轮切顶线,为了防止架柱线上方大块游离岩块在回柱时倒转推倒采场支柱的冒顶应采取下列措施:(1)技安(班长)加强地质观察,记载岩层变化部位及尺寸,(2)破碎带范围加强支护,(3)当破碎带(大块岩)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可在局部范围内加强支护增长砂垛尺寸,锁好上下两翼的口子,(4)增大支柱承载能力,如换钢性支柱,(5)特大岩块全部处于入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在回撤支柱,(6)木支柱面每回撤一段,必须留信号柱,并砍口子。
(七)遇地质破碎带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当采矿工作面遇到垂直工作面或斜交工作面的断层时,在顶板活动过程中,断层附近的破断岩块可能离层而下滑,推倒支柱而冒顶,采取的措施,距断层面两侧加设木垛或矸石垛,支护在原规程基础上加密,同时迎着岩块可能不滑的方向支设柱。
当遇到采矿薄化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地质观察分析,掌握薄化带范围,采取硬过或挠过的办法,顶板管理采取一梁二柱支护,并锁好上下方变化起止点两侧的口子,最好用石带或木垛支护。
(九)掘进工程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掘进碛头顶板(围岩)冒顶、片帮、可分二大类,一大娄:一是支护不及时,使巷道顶板(围岩)内已适破坏的岩埠失去周围岩体的联系而冒落,二是支架失效,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护顶护帮作用,而导致与周围岩层安全失动的联系的岩块得不到有效支护而冒落。
地质构造破破带附近掘进巷道时顶部浮石冒落,层理裂隙破坏引起顶板冒落等。
二大类:放炮崩倒支架,护顶接顶不严,支护质量差而导致的岩块砸坏支架的冒顶,在掘进过程中防止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个碛头必须配备1.5米以上的长钎,问顶敲帮时二人一组,一人看安全,一人敲帮,敲帮人站在支架完好的安全点,由外到里,由左到右,一旦发现危岩必须立即剥下,直到安全为止。
(2)掘进碛头必须使用前探梁等作临时支护,前探梁3根,长度不超过3米,前探梁上方铺木板。
(3)为了防止放炮崩倒,崩歪支架,固定支架5米范围内使用固棚器加固。
(4)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设计进行巷道支护,掘进全岩层时可采用光爆技术。
(5)巷道交岔点要有专门的抬棚设计,按设计要求架好抬棚。
(6)掘进巷道贯通时,特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掘进巷道贯通的专项安全措施,必须由技术负责人亲自审查,并指定专人贯彻,监督实施,直到施工完毕。
对施工的掘巷道交岔点处冒顶技术措施
(1)开岔口应开原采巷道冒顶的范围、选择顶板的地质条件比较好,远离别的交岔点,停采线和煤柱等,压力影响的地方。
(2)必须在开岔口抬棚支架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的棚梁,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棚。
(3)架设抬棚要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力,抬棚承载能力一般选择正常支护材质承载能力的2--3倍,并且要及时支护,缩短顶板暴露时间。
(4)开初掘进的新巷与原有巷道要保持较大的夹角(45以上为好),当开口处的围岩夹角被压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
(5)斜井施工,碛头后方10米点必须设三柱,三横挡,防止矸石窜下伤人。
(十)维修巷道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刷大或维修巷连续撤换支护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巷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里边工作,撤换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维修作业必须三人一组,一人看安全,二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在护身柱的保护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必要时采以超前支架,维修必须坚持先架后回的原则,斜井维修必须由上到上,维修点下方10米处必须设三柱三横挡,防止矸石窜下伤人。
第3篇 某grc安装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grc安装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grc吊装、涂饰
⑴.高空临边作业时,有高处坠落和掉下材料的危险。安装人员上下应走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栏杆、支撑上下。站在活动平台上支模要系好安全带,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禁止抛掷任何物体。
⑵.安装应按工序进行,在没有固定好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否则构件受外界影响容易倒塌伤人。
⑶.遇有恶劣天气(六级以上强风、大雪、大雨、大雾),停止吊运作业。
⑷.施工中,必须支搭安全网和防护网,并经常清除网内杂物。
第4篇 z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一)采面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前,作业人员首先要弄懂开口位置、方位、施工方法,断面规格,支护形式,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严禁盲目组织生产。
2、开切眼、楼眼、开口前,必须将巷道上方,固岩开口点前后5米的厢柱加固,锁好开口两翼帮顶,根据施工断面要求,撤除开口点背帮背顶,材料无论煤层或岩层采用打浅眼,少装药,松动放炮开口施工,若煤层松软采用手工琢口施工,当进度达5米时,支护按规定:缓倾斜煤层,一梁二柱,柱距0.7米,排距1.0米,急倾斜煤层“井字型”或“人字”型,井距0.8米,四周有柱窝,窝深0.05米,“人字型”支护,厢距0.8米,下方打地梁的要求成形后,方能正常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安全措施施工。
3、开切眼、楼眼、配风联络巷,距碛头的空硕距不能超过0.5米,背帮背顶严实,所有的浮矿浮矸必须清除。当施工倾角大于30以上,施工过程中必须设挡矿(矸)板,施工时的矿矸分段下放,同样要设挡矿(矸)板,同时楼眼口、切口挡板必须坚实,设挡要关好,严禁放空仓。
4、开切眼、溜矿楼眼施工与上回风巷距10米时,10米贯通前,必须对上回风巷贯通点前后5米的围岩加固,一是渗厢,二是打抬梁,抬梁一梁二柱背帮背顶严实,防止漏柱。
5、开切眼、楼眼、配风巷施工,上下人员及传送材料,必须安全喊话,上下人员必须抓稳,踩实,严防掉矸(矿)块伤人,上下人员必须当第一个人到安全点后,方能通知第二个人上,严禁多人同时上下。
6、配风巷施工按作业规程断面要求施工外,必须加强配风巷与开切眼或楼眼汇接处的支护,支护方式采取抬梁,抬棚式支护,防止汇接处断面大而产生围岩片帮冒顶,配风巷与切眼,楼眼汇接边沿,浮矿浮矸收净,同时设横挡,防止矿矸窜入切眼或楼眼伤人。
(2)采面初采期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从开切眼开帮,到老顶岩层第一次大面积破断失稳而垮落为采面初采期或顶初次采压,初次顶板来压征兆如下:
顶板岩层积聚活动,顶板下沉速度和支梁上栽荷会猛增,煤壁片帮、预扳出现台阶式下沉,严重时会推垮工作面,初次来压时易出现冒顶事故的危险,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
①初次来压期,要缩小柱排距,即由原来的0.8米缩小到0.6米,排距1.0米缩小到0.8米,同时切顶线的密集控制到4根/米,缩小矸石垛间距中对中6米一个,密集切顶线与矸石垛内沿成直线。
②根据悬露顶板破碎情况,采用横板连锁棚子,正悬臂交错顶梁或正悬臂梁支护,控制顶板。
③靠煤壁一侧,采取打贴帮支柱或打支柱管理好矿壁,同时矿壁必须采直,严禁留伞檐。
④严禁工作人员在无护身柱的保护下作业。
⑤采面凡遇到下列情况均属老顶来压征兆:(1)矿壁连续片帮,(2)支柱载荷增大(如断柱梁较多,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3)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一般零点几毫米增加到十几毫米,(4)矿壁顶板断裂,(5)靠矿壁顶板掉渣(表明大冒顶即将发生),(6)支柱拆断,发出辟裂声(紧接着顶板就冒落)。
(三)采场顶板周期来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当初次来压之后引起的老顶失稳,矿压显现,为周期来压,根据本矿煤层开采特点,采场周期来压一般为15-20米之内,采场周期来压采取下列技术安全措施。
1、下井技安(技术人员)加强采场地压现测,掌握顶板来压呈现规律,在周期来压之前,作好顶板来压前材料预防准备。
2、周期来压,技术安全措施按初次来压要求相同之外,必须加强楼眼配风巷,上风巷安全出口区域的顶板管理:(1)渗厢,(2)加密支柱,(3)采用矸石垛锁口,(4)采用抬棚锁好配风巷,上风巷交汇处的断面。
3、周期来压之前,技术人员(技安)必须如实将来压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给作业人员讲清楚,严禁冒险蛮干,抢工图快。
(四)采场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采场顶板冒落两种特点:一是漏垮型顶板冒落,二是复合推垮型冒落。
1、漏垮型主要在矿层倾角较大或直接顶异常破碎,而工作面的支架护顶能力差或护顶失效使破碎顶板从该处漏垮,往往从开始就向顶板上方发展而漏空,造成工作面失效而引起工作面垮塌,措施如下:a选用合适的支护方式支护密度(排距、柱距、矸石垛间距和质量),使支护系统有足够的强度,b对支护系统质量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支护,保证煤壁直支柱直,矸石垛与密集柱切顶线直,支柱必须稳定,护顶工作效果一定要有保证,顶板必须背严背实,c炮眼口不能对准支柱,放炮崩倒的支柱及时扶正,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2、推垮型冒顶特点:四无、且快、大、动悬,垮前无明显压力,没有明显预兆,垮后没有断梁折柱,而支架大部沿正倾斜方面倾倒,垮后硬岩层大面积悬露,但工作面仍无明显压力,垮顶时间短速度快,往往来不及撤退,冒顶前采面直线顶已沿煤壁断裂,垮冒范围大,往往从老塘到煤壁,推垮型冒顶往往导致多人伤亡恶性事故,推垮型冒顶(落)发和的地点如下:①采场开切眼(楼眼)附近,②地质破碎带附近,③老巷附近,④上、下回风巷(配风巷)地点,⑤局部冒顶区附近,⑥大倾角的中下部,⑦顶板岩层含水的地段,采取的技术措施:(1)从采面开采方法上,采取伪俯斜布置,初采时采用走向长壁,(2)控制采高,使软岩垮落后能超过采高,(3)尽量避免回风巷(配风巷与工作面斜交),(4)根据采场不同易冒落地点,采取打用戗柱,戗棚,使顶板迎岩体岩块可能推垮的方向,(5)开切眼(楼眼)附近控顶区附近砌码矸石带的办法。
(五)采场上下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上下安全出口是工作面与上下顺槽巷道交接处控顶范围比较大,顶板岩层的受力破相对比较大和复杂,是回采工作面必须加强支护的部位,随工作面推进,在一扒一支的间隔中,已破碎的直接顶可能局部冒顶,在老顶来压期间,老顶岩迫使直接顶施加给支柱的测压,推倒部分支柱,而造成冒顶。
防止上下安全出口的局部冒顶措施:(1)在上下安全出口与配风巷之间架设二根横垛(一梁一柱),材质必须在大于0.12米以上,锁住四方口子,或用矸石垛码锁口,矸石垛长1.5米,宽1.0米,高采高充填严实,严禁空心。(2)在一扒一支的间隙中,必须坚持先支后拆,必须始终设有可供顶板局部冒落的空挡。(3)在缓倾斜煤层开采最好采用“井字型”厢和矸石垛配套,倾斜可采用戗柱及顺板支护,防止侧向力推倒支架。(4)跟班技安(班长)加强现场盯岗,确保重要部位的安全。
(六)回柱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放顶线上的支柱受力一般不会是均匀一致的,人工回撤,支柱时,顶板会立即冒落,若回柱人员未及时退到安全地点,就有被砸危险,特别是分段回柱回撤最后一根支柱时,特别注意:回柱放顶采取的技术安全措施:①回柱放顶时必须二人一组,一人看安全,一人回柱;②回撤支柱前必须清理好退路,回柱人员在护身柱的保护下操作;③回柱放顶的操作方法:a敲帮问顶,检查顶板管理安全,清退路,b打好护身柱或砌码砂垛,c准备回柱工具,d一人看安全,一人柱柱收柱,e补打新密柱,加强新一轮切顶线,为了防止架柱线上方大块游离岩块在回柱时倒转推倒采场支柱的冒顶应采取下列措施:(1)技安(班长)加强地质观察,记载岩层变化部位及尺寸,(2)破碎带范围加强支护,(3)当破碎带(大块岩)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可在局部范围内加强支护增长砂垛尺寸,锁好上下两翼的口子,(4)增大支柱承载能力,如换钢性支柱,(5)特大岩块全部处于入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在回撤支柱,(6)木支柱面每回撤一段,必须留信号柱,并砍口子。
(七)遇地质破碎带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当采矿工作面遇到垂直工作面或斜交工作面的断层时,在顶板活动过程中,断层附近的破断岩块可能离层而下滑,推倒支柱而冒顶,采取的措施,距断层面两侧加设木垛或矸石垛,支护在原规程基础上加密,同时迎着岩块可能不滑的方向支设柱。
当遇到采矿薄化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地质观察分析,掌握薄化带范围,采取硬过或挠过的办法,顶板管理采取一梁二柱支护,并锁好上下方变化起止点两侧的口子,最好用石带或木垛支护。
(九)掘进工程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掘进碛头顶板(围岩)冒顶、片帮、可分二大类,一大娄:一是支护不及时,使巷道顶板(围岩)内已适破坏的岩埠失去周围岩体的联系而冒落,二是支架失效,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护顶护帮作用,而导致与周围岩层安全失动的联系的岩块得不到有效支护而冒落。
地质构造破破带附近掘进巷道时顶部浮石冒落,层理裂隙破坏引起顶板冒落等。
二大类:放炮崩倒支架,护顶接顶不严,支护质量差而导致的岩块砸坏支架的冒顶,在掘进过程中防止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个碛头必须配备1.5米以上的长钎,问顶敲帮时二人一组,一人看安全,一人敲帮,敲帮人站在支架完好的安全点,由外到里,由左到右,一旦发现危岩必须立即剥下,直到安全为止。
(2)掘进碛头必须使用前探梁等作临时支护,前探梁3根,长度不超过3米,前探梁上方铺木板。
(3)为了防止放炮崩倒,崩歪支架,固定支架5米范围内使用固棚器加固。
(4)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设计进行巷道支护,掘进全岩层时可采用光爆技术。
(5)巷道交岔点要有专门的抬棚设计,按设计要求架好抬棚。
(6)掘进巷道贯通时,特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掘进巷道贯通的专项安全措施,必须由技术负责人亲自审查,并指定专人贯彻,监督实施,直到施工完毕。
对施工的掘巷道交岔点处冒顶技术措施
(1)开岔口应开原采巷道冒顶的范围、选择顶板的地质条件比较好,远离别的交岔点,停采线和煤柱等,压力影响的地方。
(2)必须在开岔口抬棚支架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的棚梁,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棚。
(3)架设抬棚要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力,抬棚承载能力一般选择正常支护材质承载能力的2--3倍,并且要及时支护,缩短顶板暴露时间。
(4)开初掘进的新巷与原有巷道要保持较大的夹角(45以上为好),当开口处的围岩夹角被压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
(5)斜井施工,碛头后方10米点必须设三柱,三横挡,防止矸石窜下伤人。
(十)维修巷道的顶板管理技术安全措施
刷大或维修巷连续撤换支护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巷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里边工作,撤换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维修作业必须三人一组,一人看安全,二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在护身柱的保护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必要时采以超前支架,维修必须坚持先架后回的原则,斜井维修必须由上到上,维修点下方10米处必须设三柱三横挡,防止矸石窜下伤人。
第5篇 穹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穹顶安装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⑴.按穹顶安装部位进行编码。
⑵.操作人员应掌握一般安全安装知识。
⑶. 穹顶面积较大,遇有恶劣天气(六级以上强风、大雪、大雨、大雾),停止吊运作业。
第6篇 脚手架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⑴.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
⑵.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⑶.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⑷.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⑸.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混用。
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⑴.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硬化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
⑵.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⑶.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⑷.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
⑸.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格牌一块。
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⑴.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⑵.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⑶.为保证屋面施工时避免零散材料下落,除在作业层脚手板下方设置水平安全网外,还应在脚手板上满铺一层彩条布。
⑷.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⑴.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⑵.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⑶.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⑷.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⑸.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⑹.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⑺.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
⑻.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⑼.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蓝吊下。
第7篇 风筒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为优化井下通风系统,风筒管理施行标准化。由于通风距离长,风筒吊挂弯曲以及转弯处不符合标准,导致掘进迎头风量不够,高矿长提出要求,加强风筒吊挂标准,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现需要统一整改,对我矿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操作顺序:
运输风筒→吊挂风筒→现场操作→日常维护→拆除回收风筒
一、风筒吊挂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悬挂风筒的拉线至少每隔30m进行一次固定,拉线要与巷道坡度一致,风筒吊挂高度不低于1.6m。
2、风筒吊挂要平、直、稳,避免车剐、炮崩,要逢环必挂,吊挂材料要相同,吊挂方式要统一,30m长度内高低差不大于50mm。
3、大巷高顶操作时要设台架,工作时要站稳;在电机车运行的巷道中吊挂风筒时,要设安全警戒,严防被电车剐、撞,并应注意防止架空线触电伤人。
4、吊挂风筒登梯作业要将梯子放稳靠牢,专人扶梯
5、作业工程中,注意观察顶板、两帮是否有片帮现象,锚杆是否坚固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二、现场操作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接头严密(手距接头0.1m处感觉不到漏风)
2、无破口(末端20m除外)
3、无反接头,软质风筒要反压边
4、吊挂平直,逢环必挂
5、风筒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
6、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7、风筒是否脱落,风筒是否吊挂牢靠,安装在巷道底板时,加垫凳的高度是否不低于300mm。
8、风筒是否有破口,通风机及其与风筒连接处是否漏风。
9、是否环环吊挂,做到“两靠一直”(靠帮,靠顶,平直);末节风筒距工作面的距离,是否岩巷不大于10 m,煤巷不大于5 m;风筒分叉有无三通。
10、风筒吊挂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11、井下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有煤安标志的风筒。
12、风筒要编号管理,贴号向外,号码正规大小一致,距接头1m,并在一条直线上(临时风筒除外)。
13、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90度及以下的拐弯必须设弯头),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用过度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14、风筒接头要反压边,反压边要规正,严密不漏风。风筒无破口,修补破口的补丁要剪裁正规,粘贴牢固。风筒百米漏风率≤8%。
15、通巷工区负责炮掘工作面准备每天不少于1节的备用风筒,综掘工作面备用风筒不少于2节,满足生产需要。掘进工作面的备用风筒必须叠放整齐,全部存放在备用风筒箱内,备用风筒箱放置地点距迎头不的大于100 m。
16、吊挂风筒材料消耗记录台帐
三、更换风筒时,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必须切断掘进巷道的电源,在巷道入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2、掘进头及回风流中瓦斯传感器必须灵敏可靠。
3、必须配置专职安检员和瓦检工负责把口和检查瓦斯。
4、停风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必须有机电部门、矿调度室及总工程师批准,停风停电时间以不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为基础。
5、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四、日常维护和拆除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风筒工负责所管辖区域内风筒的安装、运送、维修和拆除等工作。及时将不用或损坏的风筒回收上井,并及时修补井上下破损的风筒。
2、入并必须带足必要的用具和材料,必须熟悉自己分管地区掘进工作面情况,如风筒直径、长度、巷道掘进速度或贯通日期等。
3、经常检查井下风筒,如有破口要随时修补,做到不漏风。
4、风筒在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分岔处要设三通。
5、斜巷和立井掘进时,风筒接头、风筒的绑扎要特别牢固。
6、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局部通风机,必须停机时,应与掘进工作面的班组长和司机联系,待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后方可更换。当巷道内瓦斯涌出量大时,必须把工作面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再更换风筒。
7、巷道掘进完工后,应在通风区的指挥下及时把风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风筒要装车运至井上,进行冲洗、晒干和修补。
8、拆除风筒时,应由里往外依次拆除。拆除独头巷道风筒时,不准停局部通风机。
9、应注意防止运行中的矿车撞、挤、剐风筒。
10、风筒上井后,首先应刷洗、晒干,检查风筒损坏情况及耐用程度,再根据检查情况分别处理。
11、修补风筒时,粘补风筒的胶浆应按要求配制。根据破口大小裁剪补钉,补钉以圆形为好;补丁压边应大于破口尺寸20毫米;为防止补钉补后翘边,补钉边应裁成斜面;补钉和破口应刷净至露出胶质风筒本色,晾干后才能涂上胶浆进行粘合,补丁粘合后应用木手锤砸实,使其粘合严密,保证不漏风;粘好的风筒应再涂上滑石粉。对100毫米以上的大破口,必须先用线缝合后再进行粘补。
第8篇 某植钢筋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植钢筋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钢筋加工
⑴.工地设加工场地,因此对加工机械如切断机、调直机等,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由钢筋场工长进行。
⑵.钢筋加工场地外围做好维护工作,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成型时要有专人操作,钢筋调直时人员不得随意穿越。加工现场内搬运钢筋注意周围人员安全,钢筋分类码放整齐。
⑶ 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距电气开关或配电箱不少于800mm。
⑷.钢筋加工及钢筋堆放场地必须使用保护电闸箱及控制柜,电气开关柜和焊接设备操作地面应铺设橡胶板或其他绝缘材料。
⑸.随机电源开关灵敏,漏电保安器完好。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有效。
⑹.拉直钢筋,卡头要牢固,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止行人。
⑺.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并缓慢松懈,不得一次放手。
⑻.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加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各部分螺栓必须紧固,不得松动,作业按'十字'作业法操作。
⑼.工具夹具不得有开焊和裂纹,盘条钢筋应放在盘条架上进行,盘条架应安放稳固,转动灵活。
⑽. 钢筋加工、搬运时,应防止钢筋崩、弹、甩动造成碰伤烫伤和触电事故。
⑾. 严禁用钢筋触动电气开关,钢筋头、铁锈皮应随时清除,集中堆放,清扫工作场地时,电气设备不得受潮。
⑿. 操作人员应对配合人员的安全负责,配合人员听从操作人员的指挥。
第9篇 创新焦化厂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机电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焦化厂的机电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随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从细节处着手,推动机电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而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是提高焦化厂机电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机电管理工作要定期安排技术和安全培训。重视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工作,并以此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理念,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无形中影响着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文化影响力促使企业员工将安全放在首位,将技术水平与安全挂钩,通过技术能力的提高减少安全隐患。
二、创新技术管理理念,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
1、学会总结,不断进步。机电管理工作对工作者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说在工作中不仅要明确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对于别人所犯的错误也应该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避免错误,不断进步。
每周进行机电工作总结的方式要求相关人员总结一周的工作得失,交流技术经验,在员工心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和员工善于反思、总结、认真踏实的做事风格。
2、善于引进外来经验,加强机制管理模式。通过对标、交流学习,将外来技术管理理念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机电管理模式。
机电管理工作将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提高机电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不仅加强对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监督和管理,还要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技术人员进行约束和影响。
建立赏罚分明的机电技术人员管理机制,以此作为约束技术人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第三,机电管理工作要发挥个人魅力,经常与机电技术人员谈心交流,从心理上解决技术人员工作中不正常的心理行为,从根源上解决技术管理的漏洞。
3、树立“定期更新设备、对设备改进型维修”的理念。设备老化是影响焦化厂生产的重要问题,对于机电设备不仅要定期检查维修,还要从长远出发,树立“改进型维修”的理念。
对一些过时或老化严重的设备要及时清理更新,不能死抱着成本节约的观念,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改良设备的眼光,通过改进型维修以提高其性能,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三、加强现场的管理与监督
机电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故障频发,一个小问题都能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从现场工作抓起,从细节抓起,加强对现场技术工作管理和监督,是提高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必须要具备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技术过硬的工作能力。此外,将现场监督与专业监督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不仅有现场监督作保障,还有每天定期的监督检查做补充,这样方能保障焦化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第10篇 某钢结构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钢结构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进行电焊操作。
2.屋面施焊时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作业面必须设置灭火设施,并应设专人配合拉线,看火,并戴好防护镜。
3.钢结构屋架安装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操作人员协同操作,屋架就位后必须设置临时横向支撑,避免屋架产生水平位移或倒塌。
第11篇 _风筒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为优化井下通风系统,风筒管理施行标准化。由于通风距离长,风筒吊挂弯曲以及转弯处不符合标准,导致掘进迎头风量不够,高矿长提出要求,加强风筒吊挂标准,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现需要统一整改,对我矿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操作顺序:
运输风筒→吊挂风筒→现场操作→日常维护→拆除回收风筒
一、风筒吊挂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悬挂风筒的拉线至少每隔30m进行一次固定,拉线要与巷道坡度一致,风筒吊挂高度不低于1.6m。
2、风筒吊挂要平、直、稳,避免车剐、炮崩,要逢环必挂,吊挂材料要相同,吊挂方式要统一,30m长度内高低差不大于50mm。
3、大巷高顶操作时要设台架,工作时要站稳;在电机车运行的巷道中吊挂风筒时,要设安全警戒,严防被电车剐、撞,并应注意防止架空线触电伤人。
4、吊挂风筒登梯作业要将梯子放稳靠牢,专人扶梯
5、作业工程中,注意观察顶板、两帮是否有片帮现象,锚杆是否坚固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二、现场操作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接头严密(手距接头0.1m处感觉不到漏风)
2、无破口(末端20m除外)
3、无反接头,软质风筒要反压边
4、吊挂平直,逢环必挂
5、风筒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
6、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7、风筒是否脱落,风筒是否吊挂牢靠,安装在巷道底板时,加垫凳的高度是否不低于300mm。
8、风筒是否有破口,通风机及其与风筒连接处是否漏风。
9、是否环环吊挂,做到“两靠一直”(靠帮,靠顶,平直);末节风筒距工作面的距离,是否岩巷不大于10 m,煤巷不大于5 m;风筒分叉有无三通。
10、风筒吊挂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11、井下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有煤安标志的风筒。
12、风筒要编号管理,贴号向外,号码正规大小一致,距接头1m,并在一条直线上(临时风筒除外)。
13、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90度及以下的拐弯必须设弯头),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用过度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14、风筒接头要反压边,反压边要规正,严密不漏风。风筒无破口,修补破口的补丁要剪裁正规,粘贴牢固。风筒百米漏风率≤8%。
15、通巷工区负责炮掘工作面准备每天不少于1节的备用风筒,综掘工作面备用风筒不少于2节,满足生产需要。掘进工作面的备用风筒必须叠放整齐,全部存放在备用风筒箱内,备用风筒箱放置地点距迎头不的大于100 m。
16、吊挂风筒材料消耗记录台帐
三、更换风筒时,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必须切断掘进巷道的电源,在巷道入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2、掘进头及回风流中瓦斯传感器必须灵敏可靠。
3、必须配置专职安检员和瓦检工负责把口和检查瓦斯。
4、停风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必须有机电部门、矿调度室及总工程师批准,停风停电时间以不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为基础。
5、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四、日常维护和拆除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1、风筒工负责所管辖区域内风筒的安装、运送、维修和拆除等工作。及时将不用或损坏的风筒回收上井,并及时修补井上下破损的风筒。
2、入并必须带足必要的用具和材料,必须熟悉自己分管地区掘进工作面情况,如风筒直径、长度、巷道掘进速度或贯通日期等。
3、经常检查井下风筒,如有破口要随时修补,做到不漏风。
4、风筒在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分岔处要设三通。
5、斜巷和立井掘进时,风筒接头、风筒的绑扎要特别牢固。
6、更换风筒时,不得随意停局部通风机,必须停机时,应与掘进工作面的班组长和司机联系,待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后方可更换。当巷道内瓦斯涌出量大时,必须把工作面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再更换风筒。
7、巷道掘进完工后,应在通风区的指挥下及时把风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风筒要装车运至井上,进行冲洗、晒干和修补。
8、拆除风筒时,应由里往外依次拆除。拆除独头巷道风筒时,不准停局部通风机。
9、应注意防止运行中的矿车撞、挤、剐风筒。
10、风筒上井后,首先应刷洗、晒干,检查风筒损坏情况及耐用程度,再根据检查情况分别处理。
11、修补风筒时,粘补风筒的胶浆应按要求配制。根据破口大小裁剪补钉,补钉以圆形为好;补丁压边应大于破口尺寸20毫米;为防止补钉补后翘边,补钉边应裁成斜面;补钉和破口应刷净至露出胶质风筒本色,晾干后才能涂上胶浆进行粘合,补丁粘合后应用木手锤砸实,使其粘合严密,保证不漏风;粘好的风筒应再涂上滑石粉。对100毫米以上的大破口,必须先用线缝合后再进行粘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