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要防止在用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确保它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与管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涉及国家专业法规和本单位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及有关人员培训的系统工程,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人员从事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贯彻执行“容规”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
2.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
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建档。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各方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1.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1)负责任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2)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3)审定压力容器更新规划,审批压力容器检验维修计划;
(4)对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负总责。
2.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由技术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知识与技能:
(1)熟悉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内容;
(2)掌握所管理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状况及使用条件;
(3)能对压力容器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4)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及调整、校验知识。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当前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压力容器登记卡片。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设计单位向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必要时提供的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中、高压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书。
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单位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如在原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
(2)产品质量证明书,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技术特性;
c.压力容器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d.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e.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f.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g.钢板、铸锻件、零件无损检测检验报告;
h.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报告;
i.压力试验报告。
如焊缝经过返修的,还应有焊缝返修记录,包括返修部位、次数及返修的检验评定结论等。
(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对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提供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织和质量检验的资料提交用户;
(4)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情况,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压力容器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
(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的告。
综上所述,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基础化,才能不断促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
第2篇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安全管理措施
1. 消毒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必须掌握压力灭菌器的基本构造、性能、操作程序及维护保养知识;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操作,不得擅自简化程序。
2.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每次灭菌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各个开头、阀门是否完好、内筒及内筒排气口是否有杂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检修后才能使用,使用完毕要关闭水、电、气开关,下班前要再次检查各个阀门、电源、是否关好,确认后方能离开。
3. 压力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消毒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或从事其他工作,应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保证灭菌效果;要经常确认压力表的指示情况,当压力表达到0.25kpa以上时要关闭进气阀,切断电源,对供蒸汽的管道进行检查,非消毒员不得在消毒灭菌室闲谈逗留,不得触动灭菌器的各种开关。
4. 按规定申请技术监督局每一年对安全阀、减压阀检测一次,每半年对压力表、灭菌器检测一次,保证其正常运行。
5. 对灭菌器每周进行生物检测一次,每个无菌包都用化学指示卡检测,每件灭菌物品用化学指示胶带检测,以便确定是否进行灭菌程序,达到灭菌标准质量。
6. 每天灭菌器使用前进行bd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能进行整天的灭菌工作,不合格时要查找原因并检修。
7. 各种试验、测试结果要认真记录、签名,保存三年。各班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做好交接班工作。
8. 根据物品性质采用相应消毒灭菌方法,并做好消毒灭菌前后的安全检测。
9.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区分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的存放区域,有醒目标记,避免混淆。
第3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要明确责任3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
明确各方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1. 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1) 负责任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2) 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3) 审定压力容器更新规划,审批压力容器检验维修计划;
(4) 对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负总责。
2.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由技术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压力
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知识与技能:
(1) 熟悉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内
容:
(2) 掌握所管理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状况及使用条件;
(3) 能对压力容器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4) 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及调整、校验知识。
蔡 霞
第4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必须了解主要内容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涉及国家专业法规和本单位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及有关人员培训的系统工程,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人员从事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贯彻执行“容规”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
2. 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 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 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 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 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 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
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
8. 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 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建档。
蔡 霞
第5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必须做好档案工作4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当前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 压力容器登记卡片。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 设计单位向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必要时提供的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中、高压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书。
3. 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单位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 竣工图(如在原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
(2) 产品质量证明书,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合格证;
b.产品技术特性;
c.压力容器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d.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e.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f.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g.钢板、铸锻件、零件无损检测检验报告;
h.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报告;
i.压力试验报告。
如焊缝经过返修的,还应有焊缝返修记录,包括返修部位、次数及返修的检验评定结论等。
(3)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对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提供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织和质量检验的资料提交用户;
(4) 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 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情况,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 压力容器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7) 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
(8) 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的告。
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基础化,才能不断促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
蔡 霞
第6篇 压力管道日常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使用单位应当贯彻执行本规则和有关压力管道安全的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配备满足压力管道安全所需求的资源条件,建立健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体系,在管理层设有1名人员负责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派遣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操作和维修工作;
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经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3、使用单位已经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有效实施;
4、使用单位已经建立压力管道技术档案和压力管道标识管理办法;
5、使用单位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
长输管道和公用管道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公共安全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以使用户、居民和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了解压力管道安全知识,提高公共安全意识。
输送可燃、易爆或者有毒介质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具备:
1、事故预防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2、巡线检查制度;
3、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且定期演练。
在管理制度中应当对下列事项作出明确规定:1、在用压力管道需要进行一般修理、改造时,其修理、改造方案由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2、在用压力管道需要进行重大修理、改造时,向负责使用登记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并由经核准的监检机构进行监督检验;3、使用有安全标记的压力管道元件;4、按期进行定期检验。
操作规程
管道使用单位应当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管道的安全操作要求。管道的安全操作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管道操作工艺指标,包括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或者最低工作温度;
2、管道操作方法,包括开、停车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管道运行中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作业人员
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对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由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使用单位负责。
特种设备应急处理
建立应急预案的目的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为识别其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并有效做出响应,避免或降低灾害的后果和范围,应建立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有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单位应将应急预案报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特种设备应急组织与职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队伍;特种设备使用影响较小的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特种设备应急的设施、设备与器材
特种设备应急准备包括物资准备和资料准备:
应急物资准备:准备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所需的物资,包括通信设备和器材、安全检测仪器、消防设施、器材及材料、个人防护、救护器材、照明设施、破拆工具及其它救灾物资。
应急资料准备:包括特种设备的技术资料、现场工艺流程图及平面示意图、现场作业人员岗位布置与名单、应急人员的联络方式和地址、生产现场承包方或供货方人员名单、质量技术监督、医疗、消防、公安等部门的电话、地址及其它联系方式等。
内外部的联络渠道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内、外部应急联络渠道。包括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分包方(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方)、医院、消防等部门/人员的联络方式和地址、电话及其它联系方式。应保证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的畅通。
应急的流程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应急预案中详细描述应急的流程,包括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各应急机构和人员的现场应急响应,以及向有关方面报告的程序。
应急的启动与恢复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应急预案中详细描述应急的启动与恢复。包括在何种情况下启动应急程序。应急响应发生和紧急情况有效处理后,由谁通过何种形式宣布应急撤消等。
使用单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应启动应急,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时,使用单位领导要直接指挥,使用单位各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
应急培训与演练
应对特种设备使用负重要职责岗位的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熟知岗位上可能遇到紧急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
使用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演练前应经过演练策划和批准,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告知,演练次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以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工作,以及应急响应规定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应急方案的评审与改善
使用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演习和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审,对演练规定、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的修订,也应注意总结本单位及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及时修订相关的应急预案。
第7篇 压力容器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压力容器是施工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工作手段,需要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在我场如:锅炉的使用和熔接工的氧气乙炔使用及消防器材的存放等都属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范畴,因此,我们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和制梁场的工作性质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持证上岗当班期间不得睡觉,不得饮酒。
2、锅炉工在对锅炉使用之前应检查锅炉状况是否良好,同时对压力表、安全阀进行检查落实是否在有效期内,否则不得使用。对水泵、电源、水源等进行调查是否正常,点火前应对煤炭进行检查是否有雷管等易爆物品。
3、点火后,应注意观察气压上升情况,当气压上升到规定的压力后应用手动检查安全阀而后再将气压烧升到安全阀规定的起动标准,检测安全阀是否能正常使用。
4、在锅炉使用期间,如发生锅炉某部位漏气,不管大小都要紧急停炉,再如发生停水、停电、水泵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也要采取停炉措施。
5、锅炉使用过程中随时要补水,严禁常送气,少补水,多加煤。应使锅炉内的水位始终保持高水位状态。
6、交接班时除当面要交代锅炉运行状态同时在交接本上也应写出书面的运行记录。
7、作业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如需暂且离开不超过二十分钟情况下,必须将火压上,锅炉打满水,严禁强火、高气压离开岗位。
8、锅炉煤渣的清理应先灭火后清理严禁带火的煤渣倾倒在废墟堆,以免发生火灾。
9、气割作业前应检查乙炔表、氧气表是否到期或损坏,氧气管和乙炔管及气割把子是否漏气。
10、作业前,要将氧气、乙炔瓶分开摆放,摆放距离不得小于5米,氧气、乙炔瓶严禁暴晒或受高温烘烤,夏季施工,要覆盖遮阳篷布。
11、乙炔表应安装回火阀,操作人员按要求配带防护用品,严禁跑直流的氧气表继续使用,严禁氧气管、乙炔管及气割把子和氧气表、乙炔表沾污机油和其它油污,以防发生化学反应,发生爆炸。
12、氧气、乙炔瓶的存放,空瓶和实瓶应分开存放,存放场所应清洁卫生,杜绝与其它工具和材料同在一处存放。
第8篇 压力管道施工过程中焊接质量管理措施
压力管道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压力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除保证材料的品质外,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钢制压力管道工程施工的关键过程。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压力管道工程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获得优质的管道焊接质量,必须使焊接全过程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原材料的质量、焊接材料的质量及其控制与选择、坡口的加工质量及管道组对质量、焊接环境(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现场条件(如登高或地沟作业等)、焊工素质、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等等。实践证明,从上述诸多因素中,归纳整理为若干关键环节,抓住这几个关键环节不放,就能有效地使焊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地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下面就有关环节进行分析阐述。
一、人员素质
对压力管道焊接而言,最主要的人员是焊接责任工程师,其次是质检员、探伤人员及焊工。
1.焊接责任工程师是管道焊接质量的重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一系列焊接技术文件的编制及审核签发。如焊接性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及其报告、焊接方案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等。因此,焊接责任工程师应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掌握管道焊接的第一手资料;监督焊工遵守焊接工艺纪律的自觉性;协助工程负责人共同把好管道焊接的质量关;对质检员和探伤员的检验工作予以支持和指导,对焊条的保管、烘烤及发放等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质检员和探伤人员都是直接进行焊缝质量检验的人员,他们的每一项检验数据对评定焊接质量的优劣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质检员和探伤员首先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并应熟悉相关的标准、规程规范。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秉公执法,严格把握检验的标准和尺度,不允许感情用事、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保证其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权威性,从而保证管道焊接质量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焊工是焊接工艺的执行者,也是管道焊接的操作者,因此,焊工的素质对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个好的焊工要拥有较好的业务技能,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练成的,而是通过实际锻炼、甚至强化培训才能成熟,最后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焊接资格。这一点相关的标准、法规对焊工技能、焊接范围等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一个好的焊工还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才能自觉按照焊接工艺中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在焊接过程中集中精力,不为外界因素所干扰,不放过任何影响焊接质量的细小环节,做到一丝不苟,最终获得优良的焊缝质量。
4.作为管理部门人员,应建立持证焊工档案,除了要掌握持证焊工的合格项目外,还应重视焊工日常业绩的考核。可定期抽查,将每名焊工所从事的焊接工作,包括射线检测后的一次合格率的统计情况,存入焊工档案。同时制订奖惩制度,对焊接质量稳定的焊工予以嘉奖。这为管理人员对焊工的考核提供了依据。对那些质量较好较稳定的焊工,可以委派其担任重要管道或管道中重要工序的焊接任务,使焊缝质量得到保证。
二、焊接设备
1.焊接设备的性能是影响管道焊接的重要因素。其选用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满足工件焊接时所需要的必备的焊接技术性能要求。
②择优选购有国家强制ccc认证焊接设备的厂家生产的信誉度高的设备,对该焊接设备的综合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如焊机输入功率、暂载率、主机内部主要组成、外观等。
③考虑效率、成本、维护保养、维修费用等因素。
④从降低焊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考虑,尽可能选用综合性能指标较好的专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国内外,许多焊接设备生产厂家都是专机专用,并打出了品牌。因此选用焊接设备的原则首选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优中选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并提高。
2.设备的维护保养对顺利进行焊接作业、提高设备运转率及保证焊接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所必需的。因此焊工对所操作的设备要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对于经常损坏的配件,提前做好储备,要在第一时间维护设备。另外设备上的电流、电压表是考核焊工执行工艺参数的依据,应配备齐全且保证在核定有效期内。
三、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焊条和焊丝是直接进入焊缝的填充材料,将直接影响焊缝合金元素的成份和机械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焊接材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应与母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相匹配。
②应考虑焊件的复杂程度、刚性大小、焊接坡口的制备情况和焊缝位置及焊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
③操作工艺性、设备及施工条件、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合理性。
④焊接工人的技术能力和设备能力。另外,焊接材料按压力管道焊接的要求,应设焊材一级库和二级库进行管理。对施工现场的焊接材料贮存场所及保管、烘干、发放、回收等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确保所用焊材的质量,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和焊缝的成分与性能符合要求。
四、焊接工艺
1.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焊接工艺文件是指导焊接作业的技术规定或措施,一般是由技术人员完成的,按照焊接工艺文件编制的程序与要求,主要有焊接性试验与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方案、焊接作业指导书等内容。焊接性试验一般是针对新材料或新工艺进行的,焊接性试验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基础,即任何焊接工艺评定均应在焊接性试验合格或掌握了其焊接特点及工艺要求之后进行的。经评定合格后的焊接工艺,其工艺指导书方可直接用于指导焊接生产。对重大或重要的压力管道工程,也可依据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方案,全面指导焊接施工。
2.焊接工艺文件的执行。由于焊接工艺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作为技术文件进行管理的,是用来指导生产实践的,一般是由技术人员保存管理。因此在压力管道焊接时,往往还须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将所有管道焊接时的各项原则及具体的技术措施与工艺参数都讲解清楚,并将焊接作业指导书发放至焊工班组,让全体焊工在学习掌握其各项要求之后,在实际施焊中切实贯彻执行。使焊工的施工行为都能规范在有关技术标准及工艺文件要求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除了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规定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外,还必须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及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焊接质量的检验包括了焊前检验(材料检验、坡口尺寸与质量检验、组对质量及坡口清理检验、施焊环境及焊前预热等检验)、焊接中间检验(定位焊质量检验、焊接线能量的实测与记录、焊缝层次及层间质量检验)、焊后检验(外观检验、无损检测)。只有严格把好检验与监督关,才能使工艺纪律得到落实,使焊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
五、施焊环境
施焊环境因素是制约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焊环境要求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才能保证所施焊的焊缝组织获得良好的外观成形与内在质量,具有符合要求的机械性能与金相组织。因此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使焊工技能不受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施焊材料的最低允许温度时,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提出预热要求。
2.焊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所选用焊接方法的相应规定值。当超过规定值时,应有防风设施。
3.焊接电弧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90%(铝及铝合金焊接时不大于80%)。
4.当焊件表面潮湿,或在下雨、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或采取措施仍达不到要求时,不得进行施焊作业。
六、结束语
压力管道的作业一般都在室外,敷设方式有架空、沿地、埋地,甚至经常是高空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质量控制要求较高。由于质量控制环节是环环相扣,有机结合,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导致的都是质量问题。而焊接是压力管道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其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制造工期,因此过程质量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根据压力管道的施工要求,必须在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文件和环境等方面强化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严格措施,才能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确保优质焊接工程的实现。
第9篇 火电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随着火电机组数量和容量的增加,电厂压力容器的数量和参数也随着增加,这就需要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按规章制度解决电厂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一系列问题。国家颁发的有关压力容器的一系列条例、法规和标准,对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十分重要,因而必须持之以恒地认真贯彻执行。但各电厂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不同,执行规章制度的深度和力度也不一样,导致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因此分析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很有必要。
1 火电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压力容器的选择、验收无专业管理人员参加
做好新建机组压力容器的选择、验收工作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保证,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新压力容器的技术特性和安全状况。但某些单位的扩建处(技改处)无压力容器专业人员,使用单位也无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参加此项工作,给压力容器移交生产后的技术管理增加了困难。
1.2 在役的压力容器技术资料不全
新压力容器的验收工作不到位,缺乏完整的技术资料,使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不能正常进行。
1.3 压力容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有的单位虽制订了压力容器管理制度,但执行不严,有的单位则无此项管理要求。具体表现为:
(1) 单位无专业压力容器管理人员;
(2) 无全年度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
(3) 没有对车间(分场)运行人员进行压力容器的操作培训;
(4) 单位缺乏压力容器数量统计和安全状况等级的概念;
(5) 没有对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进行校验或检修;
(6) 压力容器超期服役,没有定期进行检验或检验不按要求进行;
(7) 无台帐和技术登录簿。
1.4 压力容器的改造未进行技术审批
压力容器的改造应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应经有关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例如改进高压加热器水位测量装置,需要在筒体上开孔,开孔的位置和焊接工艺及其开孔的加强计算等均需技术主管签字。但有的单位却不经技术审批就私自开孔、胡乱施焊、随意更换设计材料,这些均是不合法的。
1.5 压力容器的检修单位无资质
现在电力行业的检修沿袭传统的模式,压力容器的检修单位没有经过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批。
1.6 不按规定进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校验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规定了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1次,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及精度等级也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但在压力容器使用中,由于设备运行停不下来,或安全阀位置太高不好拆卸,或单位不重视等原因,致使安全附件不能校验和检修,有的安全附件甚至好多年都不进行拆卸,腐蚀锈死,不能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1.7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无安全状况等级
对使用单位来说,压力容器检验结论报告是相当重要的,结论报告至少包括:
(1)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
(2) 压力容器能否继续运行的意见;
(3) 继续使用至下一个检验周期的时间;
(4) 继续使用的最高工作参数;
(5) 压力容器(含安全附件)使用的限制性条件及注意事项;
(6) 检验及审核人的签字和检验单位的印章。
现在很多电厂的压力容器只进行专项检验,但专项检验不能代替定期检验,所以应注意区分定期检验和专项检验,并要有压力容器检验后的安全状况等级和结论。
1.8 定期检验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密切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检验的质量和检验员的安全,应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有关条款,做好以下工作:
(1) 容器内部温度低于35℃时人员方可进入;
(2) 将容器内部的介质排净,隔断气液或蒸汽的来源,设置明显的隔离装置,切断有关电源;
(3) 压力容器内部氧气含量应达到18%~23%(体积比)。必要时应配备通风、安全救护设备;
(4) 行灯电源不准超过12 v;
(5) 清扫内部腐蚀部位和易产生裂纹的部位;
(6) 容器内部检验时,容器外部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如电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检修班组负责开启容器、通风和打磨焊缝,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金属检验室配合检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因此要求在检验前办理好工作票,检验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
2 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建议
(1) 新建(扩建)机组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应按要求进行监检,扩建部门应设专人负责整理和建立新建机组的压力容器专档,并与生产单位办好档案移交工作,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定检工作。
(2) 新建(扩建)机组负责压力容器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向生产部门的压力容器专责移交新建机组的压力容器清单,便于尽早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生产单位的压力容器技术管理人员应参加新设备投运及安全阀的校验工作,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登录薄》,并逐步使之完善。主管领导应有牢固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意识,领导和指导有关压力容器的重要问题的处理。
(3) 应对在役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建立完善的档案,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安全阀的校验值(启座、回座压力)应由车间技术员和生产技术科压力容器专责共同审定和签字认可。
(4) 应注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金属监督的关系,不能混淆。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微机管理。
(5)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应该突出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压力容器管理技术人员应该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对设备缺陷应做到心中有数。制订检验计划时应把所发现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检验项目,并落实责任人。
(6) 在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奖惩制度;在明确压力容器专责职责范围的同时,要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奖惩分明,充分调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第10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引言1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要防止在用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确保它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与管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蔡 霞
第11篇 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要防止在用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确保它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与管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必须了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涉及国家专业法规和本单位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及有关人员培训的系统工程,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人员从事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贯彻执行“容规”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
2.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建档。
二、要明确压力容器管理责任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各方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1.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1)负责任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2)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3)审定压力容器更新规划,审批压力容器检验维修计划;
(4)对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负总责。
2.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由技术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知识与技能:
(1)熟悉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内容;
(2)掌握所管理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状况及使用条件;
(3)能对压力容器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4)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及调整、校验知识。
三、必须做好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工作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当前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压力容器登记卡片。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设计单位向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必要时提供的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中、高压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书。
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单位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如在原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
(2)产品质量证明书,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合格证;
b.产品技术特性;
c.压力容器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d.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e.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f.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g.钢板、铸锻件、零件无损检测检验报告:
h.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报告;
i.压力试验报告。
如焊缝经过返修的,还应有焊缝返修记录次数及返修的检验评定结论等。
(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包括返修部对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提供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织和质量检验的资料提交用户;
(4)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情况,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压力容器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
(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材料质量证明书、综上所述,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基础化,才能不断促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
第12篇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措施范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①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②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③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④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⑤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⑥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①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②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③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④压力管道单线图;
⑤《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⑥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第13篇 压力管道施工过程中焊接质量的管理措施
压力管道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压力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除保证材料的品质外,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钢制压力管道工程施工的关键过程。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压力管道工程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获得优质的管道焊接质量,必须使焊接全过程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原材料的质量、焊接材料的质量及其控制与选择、坡口的加工质量及管道组对质量、焊接环境(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现场条件(如登高或地沟作业等)、焊工素质、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等等。实践证明,从上述诸多因素中,归纳整理为若干关键环节,抓住这几个关键环节不放,就能有效地使焊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地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下面就有关环节进行分析阐述。
一、人员素质
对压力管道焊接而言,最主要的人员是焊接责任工程师,其次是质检员、探伤人员及焊工。
1.焊接责任工程师是管道焊接质量的重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一系列焊接技术文件的编制及审核签发。如焊接性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及其报告、焊接方案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等。因此,焊接责任工程师应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掌握管道焊接的第一手资料;监督焊工遵守焊接工艺纪律的自觉性;协助工程负责人共同把好管道焊接的质量关;对质检员和探伤员的检验工作予以支持和指导,对焊条的保管、烘烤及发放等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质检员和探伤人员都是直接进行焊缝质量检验的人员,他们的每一项检验数据对评定焊接质量的优劣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质检员和探伤员首先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并应熟悉相关的标准、规程规范。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秉公执法,严格把握检验的标准和尺度,不允许感情用事、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保证其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权威性,从而保证管道焊接质量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焊工是焊接工艺的执行者,也是管道焊接的操作者,因此,焊工的素质对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个好的焊工要拥有较好的业务技能,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练成的,而是通过实际锻炼、甚至强化培训才能成熟,最后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焊接资格。这一点相关的标准、法规对焊工技能、焊接范围等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一个好的焊工还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才能自觉按照焊接工艺中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在焊接过程中集中精力,不为外界因素所干扰,不放过任何影响焊接质量的细小环节,做到一丝不苟,最终获得优良的焊缝质量。
4.作为管理部门人员,应建立持证焊工档案,除了要掌握持证焊工的合格项目外,还应重视焊工日常业绩的考核。可定期抽查,将每名焊工所从事的焊接工作,包括射线检测后的一次合格率的统计情况,存入焊工档案。同时制订奖惩制度,对焊接质量稳定的焊工予以嘉奖。这为管理人员对焊工的考核提供了依据。对那些质量较好较稳定的焊工,可以委派其担任重要管道或管道中重要工序的焊接任务,使焊缝质量得到保证。
二、焊接设备
1.焊接设备的性能是影响管道焊接的重要因素。其选用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满足工件焊接时所需要的必备的焊接技术性能要求。
②择优选购有国家强制ccc认证焊接设备的厂家生产的信誉度高的设备,对该焊接设备的综合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如焊机输入功率、暂载率、主机内部主要组成、外观等。
③考虑效率、成本、维护保养、维修费用等因素。
④从降低焊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考虑,尽可能选用综合性能指标较好的专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国内外,许多焊接设备生产厂家都是专机专用,并打出了品牌。因此选用焊接设备的原则首选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优中选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并提高。
2.设备的维护保养对顺利进行焊接作业、提高设备运转率及保证焊接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所必需的。因此焊工对所操作的设备要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对于经常损坏的配件,提前做好储备,要在第一时间维护设备。另外设备上的电流、电压表是考核焊工执行工艺参数的依据,应配备齐全且保证在核定有效期内。
三、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焊条和焊丝是直接进入焊缝的填充材料,将直接影响焊缝合金元素的成份和机械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焊接材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应与母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相匹配。
②应考虑焊件的复杂程度、刚性大小、焊接坡口的制备情况和焊缝位置及焊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
③操作工艺性、设备及施工条件、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合理性。
④焊接工人的技术能力和设备能力。另外,焊接材料按压力管道焊接的要求,应设焊材一级库和二级库进行管理。对施工现场的焊接材料贮存场所及保管、烘干、发放、回收等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确保所用焊材的质量,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和焊缝的成分与性能符合要求。
四、焊接工艺
1.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焊接工艺文件是指导焊接作业的技术规定或措施,一般是由技术人员完成的,按照焊接工艺文件编制的程序与要求,主要有焊接性试验与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方案、焊接作业指导书等内容。焊接性试验一般是针对新材料或新工艺进行的,焊接性试验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基础,即任何焊接工艺评定均应在焊接性试验合格或掌握了其焊接特点及工艺要求之后进行的。经评定合格后的焊接工艺,其工艺指导书方可直接用于指导焊接生产。对重大或重要的压力管道工程,也可依据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方案,全面指导焊接施工。
2.焊接工艺文件的执行。由于焊接工艺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作为技术文件进行管理的,是用来指导生产实践的,一般是由技术人员保存管理。因此在压力管道焊接时,往往还须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将所有管道焊接时的各项原则及具体的技术措施与工艺参数都讲解清楚,并将焊接作业指导书发放至焊工班组,让全体焊工在学习掌握其各项要求之后,在实际施焊中切实贯彻执行。使焊工的施工行为都能规范在有关技术标准及工艺文件要求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除了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规定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外,还必须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及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焊接质量的检验包括了焊前检验(材料检验、坡口尺寸与质量检验、组对质量及坡口清理检验、施焊环境及焊前预热等检验)、焊接中间检验(定位焊质量检验、焊接线能量的实测与记录、焊缝层次及层间质量检验)、焊后检验(外观检验、无损检测)。只有严格把好检验与监督关,才能使工艺纪律得到落实,使焊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
五、施焊环境
施焊环境因素是制约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焊环境要求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才能保证所施焊的焊缝组织获得良好的外观成形与内在质量,具有符合要求的机械性能与金相组织。因此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使焊工技能不受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施焊材料的最低允许温度时,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提出预热要求。
2.焊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所选用焊接方法的相应规定值。当超过规定值时,应有防风设施。
3.焊接电弧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90%(铝及铝合金焊接时不大于80%)。
4.当焊件表面潮湿,或在下雨、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或采取措施仍达不到要求时,不得进行施焊作业。
六、结束语
压力管道的作业一般都在室外,敷设方式有架空、沿地、埋地,甚至经常是高空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质量控制要求较高。由于质量控制环节是环环相扣,有机结合,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导致的都是质量问题。而焊接是压力管道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其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制造工期,因此过程质量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根据压力管道的施工要求,必须在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文件和环境等方面强化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严格措施,才能保证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确保优质焊接工程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