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目的 本规程旨在确保注氮作业的安全进行,预防潜在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注氮作业的现场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职责
1. 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注氮作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检查注氮作业的安全执行。
四、操作程序
1. 作业前准备
- 检查氮气供应设备,确保氮气纯度、压力和流量符合标准。
- 确认作业区域无火源,关闭可能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
-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防静电工作服。
2. 注氮作业
- 连接氮气管道至目标系统,确保连接牢固无泄漏。
- 缓慢开启氮气阀门,观察压力表,控制注入速度。
- 定期检测系统内的氧气浓度,确保其低于安全阈值(通常为5%)。
3. 作业中监控
- 监控氮气压力,防止超压。
- 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报告。
4. 作业后处理
- 关闭氮气阀门,断开连接,做好现场清理。
- 记录注氮作业的相关数据,包括时间、氮气用量、系统压力等。
五、应急措施 - 发现气体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关闭氮气源。 - 如遇人员窒息,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六、培训与评估 -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注氮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掌握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 对注氮作业进行定期评估,识别并改进潜在的安全隐患。
七、维护与保养 - 定期检查氮气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及时维修更换故障部件。
标准
1. 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及行业标准,如gb/t 13663《工业氮气》、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
2. 遵循企业内部的安全操作流程,确保作业安全、高效。
3. 持续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注氮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规程的实施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与最新技术和安全要求保持同步。所有相关人员都需了解并遵守此规程,以确保注氮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煤矿的注氮工作人员。
第2条注氮工作人员应完成下列工作:
!负责操作注氮泵等机具向采空区和巷道注氮。
#检查、维护注氮管路系统。
$负责注氮泵等机具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上岗条件
第3条注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注氮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熟悉制、注氮的工作原理。
$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制、注氮的有关规定。
%熟悉注氮的正规流程、操作程序。
&熟悉注氮设备的参数以及对注氮的相关要求。
熟悉注氮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知识。
(要了解工作范围内的管路系统(包括管径、接头方式、阀门型号及安装地点等)。
)熟悉《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防灭火的有关规定。
_掌握煤矿自燃发火的机理及防治知识。
!+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 注氮管路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不漏气。
第6条 注氮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地点,应首先检查瓦斯等气体以及巷道顶帮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
第7条 井下注氮操作场所附近必须安设电话,能与调度室、制氮气机司机保持联系。
第8条 注氮的操作,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注氮量、注氮方式等。
操作准备
第9条 井下注氮检查:检查工作场所附近的巷道顶帮及气体情况,检查管路及阀门的状况,确保安全、完好。
第10条 地面注氮前的检查:检查注氮机组的状况,包括检查机组油量、冷却水系统、仪器仪表、阀门等是否满足要求。
操作顺序
第11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井下操作顺序:安全检查→打电话要求供氮气→!打开阀门注氮→观察记录注氮量;
地面操作顺序:安全检查→开启制氮机组→正常供气。
正常操作
第12条 下井后要沿注氮管路行走,并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有漏气要及时处理。
第13条 用氮气防灭火时,要对管路进行检查,对管路中的积水要及时排除。
第14条 将管路接到防火墙上预留的注氮孔管路上,打开阀门。
第15条 观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由其通知制氮厂供气。
第16条 观察并记录注氮量。每隔1小时记录1次仪表值,并填入注氮记录表上。
第17条 随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超限时要停止工作,先进行处理。
第18条 达到设计的注氮量时,要停止注氮,待有关人员作出检查、决定后再决定撤出管路或继续注氮。
第19条 停止注氮时,要先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注氮机组值班人员后,再关闭阀门。
第20条 工作面开切眼时要预先埋设注氮管路,沿走向每推进50米时,再沿工作面埋设注氮管路,通过顺槽中的支管与注氮管路系统相连。
第21条 根据设计的注氮量进行注氮操作。
第22条 通过临时密闭预留的注氮孔管路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向火区注氮”的操作程序。
第23条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要保证停产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密闭不漏风。
第24条 开机前首先打开冷却水总进水阀门。
第25条 关紧载荷阀门,打开排气管路阀门。
第26条 合上电闸,检查各电表和指示是否正常。
第27条 开关在手动位置,按启动按钮,电机电流升到满表位置,当回降到正常值附近时,按运转按钮。
第28条 空车起动后,操作者应注意检查:油泵压力表指针是否马上升压;电机、压缩机的声音是否正常;检查各运动部位温度是否正常;空车运转约10分钟左右。
第29条 将减荷阀手轮逐渐打开,压缩机开始加载,一、二级气缸压力表开始升压,逐渐达到规定值。
第30条 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此时各工况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缩机吸气温度应不大于40℃。
2.压缩机排气温度应不大于160℃。
3.冷却水进水温度应不大于35℃。
4.冷却水排水温度应不大于40℃
5.传动机构润滑压力(油泵压力表):0.15---0.35兆帕。
6.传动机构润滑油温度应不大于70℃。
7.二级排气压力应不大于0.4兆帕。
第31条 压缩机的停机必须做到卸载停机。
第32条 停机前操作者必须先关闭减荷阀,停止供气,使压缩机空运转数分钟,若排气管道中设有放空阀,也应打开阀放空。
第33条 按停止按钮,断电使机组停止运转。
第34条 停机后约15分钟左右待各气缸逐渐冷却后,再关闭冷水阀停止供水,并放掉机内的存水(水管最低位置的水阀打开),以防冬季冻结。
第35条 排放中间冷却器和储气罐内的凝结油、水。
第36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小时作亚次运行记录。
第37条 首先对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要求:
1.检查空压机油气桶的油位,油位应位于窥镜刻度线的上限与下限之间。
2.检查制氮机组各阀门的位置。注氮阀门应处于关闭位置,注氮压力调节间处于预先调节好的位置(一经调节好以后,无须再动),注氮放空阀应处于开启位置。
3.检查水量、水温是否满足要求。
4.检查电器设备,绝缘与防爆要符合要求。
5.制氮机组所有的排污阀,进行1次排放。
第38条 开启冷却水进水阀门,使冷却水循环系统开始工作。
第39条 合上高低压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指示是否正常。
第40条 瞬时点动空压机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应符合电机旋转指示方向)。
第41条 启动空压机,使得空气罐升至满压,打开膜分离系统的进气阀。
第42条 手动闭合膜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然后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氮气系统,使得系统达到正常压力。
第43条 校验氧分析仪。将氮气取样阀关闭,旋开氧电池底部的螺钉,让空气直接进入氧电池,等待5分钟,观察测量值是否为20.9%,如果不是,需继续调整。
第44条 调整纯度控制阀,直至产出的氮气浓度合格。在产出合格的氮气之前,产出的气体将自动通过放空电磁间排空。
第45条 打开产品氮气出气阀。
第46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排气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0---60℃。
第47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空气缓冲罐每隔1小时必须排污1次。
第48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1小时作1次运行记录。
第49条 制氮机组停机时,应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1.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停止按钮。
2.关闭空压机(按照操作说明规定执行),膜分离器将在停止进空气时通过渗透侧放空管自动降压。
3.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
4.关闭水冷却系统水源。
第50条 定期更换过滤芯。在更换过滤芯之前,应关闭压缩空气入口阀门,使管路泄压。
第51条 定期对安全阀、冷凝液排放管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52条 冬季停机或长期不用时,应将各部件的冷却水全部放掉。
特殊操作
第53条 处理漏气管路时,要首先关闭阀门,如果需要停气,还要通知制氮厂停供氮气,并向调度室、通防部门汇报。
第54条 处理漏气管路时,要有3人以上,并有人检查氧气浓度,如果低于20%,不得操作。
第55条 井下发现不适合注氮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调度室和通防部门汇报。
第56条 机组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要停机。
收尾工作
第57条 交接班时,要将当班的注氮量、火区检查情况、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的情况进行详细交接。
第58条 交接班时,制氮机组运行记录要一并交接。
第2篇 注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压力释放
1、切勿使用额定值低于此压缩机系统最大额定压力的工具,相应地选择工具、空气软管、管件、阀门、过滤器和其他接头,对这些工具切勿超过制造厂的额定安全操作压力。
2、只是在压缩机不运转和不加压时方可打开流体过滤罩,在拆卸过滤罩前先关停压缩机,并将油槽放干净。
3、利用带适当止动装置的工具紧固所有软管连接,防止工具或软管端意外地断开和排出气体。
4、在打开任何管线、接头、软管、阀门、放泄塞、接合处或其它部件如过滤器和管线加油器前要排出所有内压。
5、在紧固或松动连接点前要排除所有内压,切勿试图在有压力的情况下紧固泄漏的由壬接头。
6、在柴油机醚启动辅助装置所用的可更换汽缸里的乙醚是高压的,切勿击穿或用火烧这些汽缸。不管这些汽缸是否充满或放空,切勿试图从这些汽缸上拆除中央阀芯或侧向减压阀。
火灾和爆炸
1、如果发生溢漏,应立即清除溢漏的燃油、润滑油或冷却剂。
2、将电力布线包括蓄电池接线柱和其它接线柱保持在良好情况下,更换已经开裂、磨损、切断或以其它方式损坏的任何布线,将所有的接线柱都保持在清洁和紧固的条件下。
3、当燃料罐或管线发生损坏时,应立即更换,而不能以焊接或以其它方式进行修理。在燃油系统中已知泄漏的情况下切勿储存燃油或试图运转压缩机。
4、在维修和操作压缩机时,在现场附近要放好适当充满的bc级或abc级灭火器。
5、切勿将乙醚喷入压缩机的滤清器或喷入既为发动机服务又为压缩机服务的滤清器,否则可能对压缩机或人员造成严重损害。
运动部件
1、要让手、胳膊和身体的其它部分还有工作服远离皮带、皮带轮和其它运动部件。
2、切勿在风扇或其它护罩拆除的情况下力图操作压缩机。
3、在此压缩机周围工作时,尤其是处于护罩内的高温或运动部件的影响时,要穿戴紧身工作服并护好长发。
4、在准备启动或操作压缩机时,要确保所有人员都离开压缩机或不妨碍压缩机运转。
5、在压缩机内,上面或周围工作时要佩戴个人保护设备包括手套和安全帽。
6、在对设备准备修理或维护时要对传动装置采用适当的锁定程序。
氮气
来自generon npu的成品气内氧气浓度不能维持人的生命,如果在不通风的地方释放时,氮气将置换氧气,会造成导致伤亡的窒息。
清洁的工作环境
1、在设备维修期间绝对清洁是必要条件,在对内部零件进行工作时使用不起毛的布是必要条件。
2、此套装置设计结构紧凑,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装置的出入口区必须保证畅通无阻碍。
3、应该及时清理泄漏的流体,防止滑跌危险。
4、保持所有装置的清洁将能确保及时制止流体泄漏,防止出现高代价的停工时间和修理。
第3篇 注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煤矿的注氮工作人员。
第2条注氮工作人员应完成下列工作:
!负责操作注氮泵等机具向采空区和巷道注氮。
#检查、维护注氮管路系统。
$负责注氮泵等机具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上岗条件
第3条注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注氮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熟悉制、注氮的工作原理。
$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制、注氮的有关规定。
%熟悉注氮的正规流程、操作程序。
&熟悉注氮设备的参数以及对注氮的相关要求。
熟悉注氮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知识。
(要了解工作范围内的管路系统(包括管径、接头方式、阀门型号及安装地点等)。
)熟悉《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防灭火的有关规定。
_掌握煤矿自燃发火的机理及防治知识。
!+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 注氮管路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不漏气。
第6条 注氮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地点,应首先检查瓦斯等气体以及巷道顶帮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
第7条 井下注氮操作场所附近必须安设电话,能与调度室、制氮气机司机保持联系。
第8条 注氮的操作,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注氮量、注氮方式等。
操作准备
第9条 井下注氮检查:检查工作场所附近的巷道顶帮及气体情况,检查管路及阀门的状况,确保安全、完好。
第10条 地面注氮前的检查:检查注氮机组的状况,包括检查机组油量、冷却水系统、仪器仪表、阀门等是否满足要求。
操作顺序
第11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井下操作顺序:安全检查→打电话要求供氮气→!打开阀门注氮→观察记录注氮量;
地面操作顺序:安全检查→开启制氮机组→正常供气。
正常操作
第12条 下井后要沿注氮管路行走,并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有漏气要及时处理。
第13条 用氮气防灭火时,要对管路进行检查,对管路中的积水要及时排除。
第14条 将管路接到防火墙上预留的注氮孔管路上,打开阀门。
第15条 观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由其通知制氮厂供气。
第16条 观察并记录注氮量。每隔1小时记录1次仪表值,并填入注氮记录表上。
第17条 随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超限时要停止工作,先进行处理。
第18条 达到设计的注氮量时,要停止注氮,待有关人员作出检查、决定后再决定撤出管路或继续注氮。
第19条 停止注氮时,要先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注氮机组值班人员后,再关闭阀门。
第20条 工作面开切眼时要预先埋设注氮管路,沿走向每推进50米时,再沿工作面埋设注氮管路,通过顺槽中的支管与注氮管路系统相连。
第21条 根据设计的注氮量进行注氮操作。
第22条 通过临时密闭预留的注氮孔管路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向火区注氮”的操作程序。
第23条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要保证停产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密闭不漏风。
第24条 开机前首先打开冷却水总进水阀门。
第25条 关紧载荷阀门,打开排气管路阀门。
第26条 合上电闸,检查各电表和指示是否正常。
第27条 开关在手动位置,按启动按钮,电机电流升到满表位置,当回降到正常值附近时,按运转按钮。
第28条 空车起动后,操作者应注意检查:油泵压力表指针是否马上升压;电机、压缩机的声音是否正常;检查各运动部位温度是否正常;空车运转约10分钟左右。
第29条 将减荷阀手轮逐渐打开,压缩机开始加载,一、二级气缸压力表开始升压,逐渐达到规定值。
第30条 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此时各工况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缩机吸气温度应不大于40℃。
2.压缩机排气温度应不大于160℃。
3.冷却水进水温度应不大于35℃。
4.冷却水排水温度应不大于40℃
5.传动机构润滑压力(油泵压力表):0.15---0.35兆帕。
6.传动机构润滑油温度应不大于70℃。
7.二级排气压力应不大于0.4兆帕。
第31条 压缩机的停机必须做到卸载停机。
第32条 停机前操作者必须先关闭减荷阀,停止供气,使压缩机空运转数分钟,若排气管道中设有放空阀,也应打开阀放空。
第33条 按停止按钮,断电使机组停止运转。
第34条 停机后约15分钟左右待各气缸逐渐冷却后,再关闭冷水阀停止供水,并放掉机内的存水(水管最低位置的水阀打开),以防冬季冻结。
第35条 排放中间冷却器和储气罐内的凝结油、水。
第36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小时作亚次运行记录。
第37条 首先对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要求:
1.检查空压机油气桶的油位,油位应位于窥镜刻度线的上限与下限之间。
2.检查制氮机组各阀门的位置。注氮阀门应处于关闭位置,注氮压力调节间处于预先调节好的位置(一经调节好以后,无须再动),注氮放空阀应处于开启位置。
3.检查水量、水温是否满足要求。
4.检查电器设备,绝缘与防爆要符合要求。
5.制氮机组所有的排污阀,进行1次排放。
第38条 开启冷却水进水阀门,使冷却水循环系统开始工作。
第39条 合上高低压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指示是否正常。
第40条 瞬时点动空压机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应符合电机旋转指示方向)。
第41条 启动空压机,使得空气罐升至满压,打开膜分离系统的进气阀。
第42条 手动闭合膜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然后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氮气系统,使得系统达到正常压力。
第43条 校验氧分析仪。将氮气取样阀关闭,旋开氧电池底部的螺钉,让空气直接进入氧电池,等待5分钟,观察测量值是否为20.9%,如果不是,需继续调整。
第44条 调整纯度控制阀,直至产出的氮气浓度合格。在产出合格的氮气之前,产出的气体将自动通过放空电磁间排空。
第45条 打开产品氮气出气阀。
第46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排气温度,一般应控制在50---60℃。
第47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空气缓冲罐每隔1小时必须排污1次。
第48条 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1小时作1次运行记录。
第49条 制氮机组停机时,应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1.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停止按钮。
2.关闭空压机(按照操作说明规定执行),膜分离器将在停止进空气时通过渗透侧放空管自动降压。
3.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
4.关闭水冷却系统水源。
第50条 定期更换过滤芯。在更换过滤芯之前,应关闭压缩空气入口阀门,使管路泄压。
第51条 定期对安全阀、冷凝液排放管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52条 冬季停机或长期不用时,应将各部件的冷却水全部放掉。
特殊操作
第53条 处理漏气管路时,要首先关闭阀门,如果需要停气,还要通知制氮厂停供氮气,并向调度室、通防部门汇报。
第54条 处理漏气管路时,要有3人以上,并有人检查氧气浓度,如果低于20%,不得操作。
第55条 井下发现不适合注氮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调度室和通防部门汇报。
第56条 机组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要停机。
收尾工作
第57条 交接班时,要将当班的注氮量、火区检查情况、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的情况进行详细交接。
第58条 交接班时,制氮机组运行记录要一并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