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一、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技术工作流程,确保技术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以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技术实施、研发和维护的部门和个人。
三、职责分配
1. 技术部门负责人:负责规程的制定、修订和执行监督。
2. 技术人员:遵循规程进行日常技术工作,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规程的合规性检查和效果评估。
四、技术工作流程
1. 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需求分析、设计规划和技术选型。
2. 开发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编码,确保代码质量,定期提交进度报告。
3. 测试阶段: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功能完整,性能达标。
4. 部署上线:完成部署文档,进行预生产环境测试,确保稳定后正式上线。
5. 运维阶段:定期进行系统监控,及时处理故障,持续优化系统性能。
五、技术文档管理
1. 文档编写:所有技术文档应清晰、完整,包含必要的图表和注释。
2. 文档更新:随着项目进展,及时更新相关文档,保持与实际工作同步。
3. 文档存档:使用统一的文档管理系统,确保文档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六、沟通协作
1. 内部沟通:定期召开技术会议,分享项目进展,讨论技术问题。
2. 外部沟通:与业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理解业务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七、培训与发展
1.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升团队技术水平。
2. 技术研究:鼓励员工参与新技术研究,推动技术创新。
八、异常处理
1. 异常上报:发现技术问题或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记录。
2. 问题解决:制定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定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九、持续改进
1. 反馈收集:收集内外部反馈,对规程进行持续优化。
2. 效果评估:定期评估规程执行效果,调整不符合实际的部分。
标准
1. 执行本规程时,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更改流程。
2. 所有技术活动需遵循最佳实践,确保技术工作的专业性和合规性。
3. 技术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文档习惯,保证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项目中的沟通与协作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为导向。
5. 对于规程的执行情况,公司将定期进行审计和评估,对违反规程的行为将进行相应处理。
6.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将以最新版本为准。
以上规范旨在提升我们的技术工作效能,通过规范化操作,实现技术工作的高效、稳定和持续改进。每位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共同维护良好的技术工作环境。
规范技术规程范文
第1篇 塔吊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技术交底
塔吊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技术交底
塔吊安全操作规程规范
1、起重机和行动应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提升繁荣和兴衰无障碍物阻挡的回转半径,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2、指标的变幅起重机,力矩限制,以及各种旅游限位开关和其他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充分完整,灵敏,可靠,是不是免费的调整和拆除。限制装置所禁止的运作机构,以代替停车。
3、操作必须在现场的工作环境,道路交通,架空电线,建筑物及构筑物,如体重和分配全面了解有关情况。
4、起重机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机械性能的命令,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混淆或错误的信号,操作员可拒绝执行。如果由于事故造成的失败的指挥系统,应负责指挥。
5、手术室远离地面,面临困难的命令,他们可以设置高,地面两个指挥军官,或引入有效的指挥联络。
6、强风或大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应暂停操作。
7、起重作业,所占的比重可能不会有工作人员留在下面或使用。禁止人员被解除起重机机。
8、严禁使用起重机吊重机倾斜,铺设地下电缆,并取消或凝结的重物在地面上,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现场或模板,必须在解除宽松,起重机,必须提供解除业绩的行动,不得超载和解除不明物体重量。
9、起重重物应是顺利和固体带不得堆放或悬挂重物分散的对象。零星物件或物品必须用钢丝绳葫芦或解除后,固体带。绑扎钢丝绳和对象不得小于30度角。
10、取消满负荷或接近全部产能提升重物时首先应该是20-50公分从地面到检查:稳定的起重机,制动器的可靠性,顺利重量,并带该公司。
11、起重机,以提高和降落速度的统一,严格禁止和缓慢然后快速然后突然刹车。关于平稳旋转行动。来到一个完全停止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时,可向扭转。
12、起重机钢丝绳使用的制造技术应该被用来作为依据的证明文件,如无证资格进行测试,然后才能使用。应连接钢丝绳卷筒坚实,整齐地排列不扭结,变形,可能没有所有绳接头。
13、下班后,起重臂的风向,并远离臂钩高达2-3米的最高排名的机构。
塔机的安全运行技术交底1
1、起重机司机和信号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资格和认证。
2、司机应熟悉起重机和详细说明的力学性能,以符合规范。
3、司机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指挥人员开始之前的行动中,行动明玲表示之前,如发现明确的信号,不自由运作。
4、应该有两个起重机司机,一名司机操作,和其他车手在地面监护,以防止发生意外。
5、当挂钢丝绳索具,钢丝绳张力吊钩,经营者应立即暂停沉重,而且它不能袖手旁观底部的繁荣,以防止重物下降,炸伤繁荣崩溃。
6、取消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土地禁止手臂或两个动作在同一时间。
7、没有解除重物自由落体的应用。
塔机的安全运行技术交底2
1、塔吊司机和信号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司机应熟悉塔吊机械性能和说明书,遵守说明书中的要求。
3、司机得到指挥人员明确的信号方可开始操作,动作前先鸣铃示意,如发现信号不清,不要随意操作。
4、塔吊每班应有二名司机,一名司机操作,另一名司机地面监护,防止发生意外。
5、当挂好钢丝绳索具,起升吊钩钢丝绳绷紧时,操作人员要立即远离吊重物,更不能站在起重臂的下方,防止重物坠落、臂杆塌落伤人。
6、起吊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7、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
8、起重臂改变仰角时,必须空载运行,变幅时不能同时做其他动作。
9、禁止做快速回转,防止回转过快造成物件就位困难和重物离心力过大发生危险。
10、操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
11、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和行走。
第2篇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规程规范
1.铁路技术设备防洪、防寒、防暑、防火等的相关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分别对防洪、防寒、防暑、防火工作进行了规定。
防洪工作。由铁路局发布防洪命令,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准备,按时完成防洪工程,储备足够的料具及车辆,组织抢修队伍。对流量大、河床不稳定的桥梁建立观测制度。一旦发生灾害,积极组织抢修。
防寒工作。应提前做好准备,铁路局应对有关人员进行防寒过冬教育,对铁路技术设备进行防寒过冬检查、整修,储备足够的防寒过冬材料。
防暑工作。在相关生产车间、候车室应设有降温设备,炎热季节应有足够的防暑用品和药物。暑季前应对防暑降温设备进行检查、整修。
防火工作。蒸汽机车应有火星网,严禁在非指定地点清炉,运行中要关严灰箱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客车等均应备有灭火器,客车内的锅炉、餐车炉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2.设置道口的有关规定
铁路与一般道路平面交叉的地点,应设置道口;在交通繁忙或通行高速列车的地方,应采用立体交叉;在车站内不应设置道口。道口的等级与标准,按铁道部规定执行。
3.列车制动机试验的有关规定
自动制动机、手动制动机和货车的自动制动机对空、重车调整装置作用良好,制动梁及吊、各拉杆、杠杆无裂损。
4.调车作业速度的有关规定
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不准超过下列规定: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40km/h;推进运行时,30km/h;调动乘坐旅客或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限货物的车辆时,15km/h;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5km/h;遇天气不良等非正常情况,应适当降低速度;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10m的安全距离。
5.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速度控制
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在接近被救援列车或车列2km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同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与请求救援的司机进行联系,或以在嘹望距离内能够随时停车的速度运行(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防护人员处或压上响墩后停车,联系确认,并按要求进行作业。
6.列车退行速度的限制规定
列车退行速度不得超过15km/h。
第3篇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范
1、 参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学徒工、实习生、代培人员和民工),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经体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高空作业。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和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禁止登高作业。
3、 防护用品要穿戴整齐,作业衣着要灵便,裤角要扎住,戴好安全帽,禁止穿光滑的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应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件上或金属结构架上,不准系在活动物件上。
4、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设施。距地面3米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档板或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5、检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防护板、安全网)必须安全可靠,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度为宜,禁止2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严禁冒险作业。
6、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7、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8、作业人员从规定的通道上下,穿防滑鞋,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
9、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以外。
10、高空作业走行用的脚手板,厚度不小于5厘米,且两端用8号铁线绑牢固定,严禁探头板。
11、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用具、绳子、坐板、安全带有无损坏,确保机械性能良好及各种用具无异常现象方能上岗操作。
12、操作绳、安全绳必须分开生根并扎紧系死,靠沿口处要加垫软物,防止因磨损而断绳,绳子下端一定要接触地面,放绳人同时也要系临时安全绳。
13、施工员上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上岗时要先系安全带,再系保险锁(安全绳上),尔后再系好卸扣(操作绳上), 同时坐板扣子要打紧,固死。
14、下绳时,施工负责人和楼上监护人员要给予指挥和帮助。
15、施工操作时辅助用具要扎紧扎牢.以防坠伤人,同时严禁嘻笑打闹和携带其它无关物品。
16、楼上、地面监护人员要坚守在施工现场.切实履行职责.随时观察操作绳、安全绳的松紧及绞绳、串绳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排除。
17、没有安全防护设施,楼上监护人员不得随意在楼顶边沿上来回走动。需要时,必须先系好自身安全绳,尔后再进行辅助工作。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地面、楼上监护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看书看报玩弄手机,更不得随意观赏其它场景。并要随时制止行人进入危险地段及拉绳、甩绳现象发生。
18、操作绳、安全绳需移位、上下时,监护人员及辅助工人要一同协调安置好,不用时需把绳子打好捆紧。
19、雨天或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采取可靠防滑、防寒或防冻的措施,水、冰、霜等及时清除。
20、夏季作业应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工作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降温措施。
21、 靠近电源(低压)线路作业前,应先联系停电。确认停电后方可进行工作,并应设置绝缘档壁。作业者最少离开电线(低压)2公尺以外。禁止在高压线下作业。
22、 要处处注意危险标志和危险地方。夜间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施工。
23、 进行高空焊接、氧割高空作业时,必须事先清除火星飞溅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
24、在石棉瓦屋面工作时,要用梯子等物垫在瓦上行动,防止踩破石棉瓦坠落。不论任何情况,不得在墙顶上工作或通行。 超过3公尺长的铺板不能同时站两人工作。
25、严禁坐在高空作业高空无遮栏处休息,防止坠落。
26、施工员要落地时,要先察看一下地面、墙壁的设施,操作绳、安全绳的定位及行人流量的多少情况,待地面监护人员处理、调整,同意后方可缓慢下降,直至地面。
27、要坚持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确保工程服务质量。
28、不准乱拿甲方或客户的物品,不得损坏甲方或客户的各种设施。
29、高空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服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统一管理。
第4篇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规程与规范
1.铁路技术设备防洪、防寒、防暑、防火等的相关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分别对防洪、防寒、防暑、防火工作进行了规定。
防洪工作。由铁路局发布防洪命令,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准备,按时完成防洪工程,储备足够的料具及车辆,组织抢修队伍。对流量大、河床不稳定的桥梁建立观测制度。一旦发生灾害,积极组织抢修。
防寒工作。应提前做好准备,铁路局应对有关人员进行防寒过冬教育,对铁路技术设备进行防寒过冬检查、整修,储备足够的防寒过冬材料。
防暑工作。在相关生产车间、候车室应设有降温设备,炎热季节应有足够的防暑用品和药物。暑季前应对防暑降温设备进行检查、整修。
防火工作。蒸汽机车应有火星网,严禁在非指定地点清炉,运行中要关严灰箱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客车等均应备有灭火器,客车内的锅炉、餐车炉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2.设置道口的有关规定
铁路与一般道路平面交叉的地点,应设置道口;在交通繁忙或通行高速列车的地方,应采用立体交叉;在车站内不应设置道口。道口的等级与标准,按铁道部规定执行。
3.列车制动机试验的有关规定
自动制动机、手动制动机和货车的自动制动机对空、重车调整装置作用良好,制动梁及吊、各拉杆、杠杆无裂损。
4.调车作业速度的有关规定
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不准超过下列规定: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40km/h;推进运行时,30km/h;调动乘坐旅客或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限货物的车辆时,15km/h;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5km/h;遇天气不良等非正常情况,应适当降低速度;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10m的安全距离。
5.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速度控制
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在接近被救援列车或车列2km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同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与请求救援的司机进行联系,或以在嘹望距离内能够随时停车的速度运行(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防护人员处或压上响墩后停车,联系确认,并按要求进行作业。
6.列车退行速度的限制规定
列车退行速度不得超过15km/h。
第5篇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挡风系数摘自《建筑施工机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挡风系数 摘自《建筑施工机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表a-1 φ48×3.5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
步距 (m) | 脚手架 类型 | 纵距(m) | ||||
1.2 | 1.5 | 1.8 | 2.0 | 2.1 | ||
1.20 | 单排 | 0.1581 | 0.1723 | 0.1865 | 0.1958 | 0.2004 |
双排 | 0.1489 | 0.1611 | 0.1734 | 0.1865 | 0.1856 | |
1.35 | 单排 | 0.1473 | 0.1601 | 0.1732 | 0.1818 | 0.1861 |
双排 | 0.1379 | 0.1491 | 0.1601 | 0.1674 | 0.1711 | |
1.50 | 单排 | 0.1384 | 0.1505 | 0.1626 | 0.1706 | 0.1746 |
双排 | 0.1291 | 0.1394 | 0.1495 | 0.1562 | 0.1596 | |
1.80 | 单排 | 0.1253 | 0.1360 | 0.1467 | 0.1539 | 0.1575 |
双排 | 0.1161 | 0.1248 | 0.1337 | 0.1395 | 0.1424 | |
2.00 | 单排 | 0.1195 | 0.1298 | 0.1405 | 0.1471 | 0.1504 |
双排 | 0.1094 | 0.1176 | 0.1259 | 0.1312 | 0.1338 |
注:1.双排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是指内、外立杆的平均值;单排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系按双排脚手架外立杆等值采用;
2.当采用φ51×3钢管时,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中数值乘以0.96采用。
表a-2 常用配件与材料、人员的自重
名称 | 单位 | 自重 | 备注 |
扣件:直角扣件 | 13.2 | ||
旋转扣件 | n/个 | 14.6 | - |
对接扣件 | 18.4 | ||
人 | n | 800~850 | - |
灰浆车、砖车 | kn/车辆 | 2.04~2.50 | - |
普通砖240mm×115mm×53mm | kn/m3 | 18~19 | 684块/m3,湿 |
灰砂砖 | kn/m3 | 18 | 砂:石灰=92:8 |
瓷面砖1500mm×150mm×8mm | kn/m3 | 17.8 | 5556块/m3 |
陶瓷锦砖(马赛克)δ=5mm | kn/m3 | 0.12 | - |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 kn/m3 | 17 | - |
水泥砂浆 | kn/m3 | 20 | - |
素混凝土 | kn/m3 | 22~24 | - |
加气混凝土 | kn/块 | 5.5~7.5 | - |
泡沫混凝土 | kn/m3 | 4~6 | - |
表a-3 敞开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φ48×3.5mm)脚手架的挡风系数值
步距 (m) | 纵距(m) | |||
1.2 | 1.5 | 1.8 | 2.0 | |
1.2 | 0.115 | 0.105 | 0.099 | 0.097 |
1.35 | 0.110 | 0.100 | 0.093 | 0.091 |
1.5 | 0.105 | 0.095 | 0.089 | 0.087 |
1.8 | 0.099 | 0.089 | 0.083 | 0.080 |
2.0 | 0.096 | 0.086 | 0.080 | 0.077 |
注:当采用φ51×3钢管时,表中系数乘以1.06。
第6篇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程用词说明摘自《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明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