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司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检查锅炉设备:确保锅炉本体、附属设备(如水处理设备、给水泵、烟道等)无异常,各阀门开关灵活。
2. 燃料准备:根据锅炉类型和设计要求,储备适量的燃料,如煤炭、燃油或天然气。
3. 水质检测:对给水进行化验,确保水质符合锅炉运行标准,防止结垢和腐蚀。
二、启动操作
4. 排放冷凝水:打开排污阀,排除锅炉内的冷凝水,直至流出的水温接近室温。
5. 注水升温:关闭排污阀,缓慢注入软化水,待水位达到正常工作位置,启动燃烧系统预热。
三、运行管理
6. 监控压力:保持锅炉压力在允许范围内,过高时通过安全阀排放,过低则及时补充蒸汽或热水。
7. 观察火焰:确保燃烧充分,调整风门、油门或煤气阀门,以保持最佳燃烧状态。
8. 定期巡检:检查锅炉各部位有无泄漏、异常声音或异常温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处理。
四、停炉操作
9. 缓慢降温:关闭燃烧器,逐渐降低负荷,使锅炉缓慢冷却至适宜温度。
10. 放水保养:待锅炉冷却后,排尽锅内积水,加入适量防腐剂进行保养。
五、应急处理
11. 紧急停炉:遇有严重故障或危险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炉按钮,切断电源,并启动应急预案。
1
2. 火灾应对:发现火源,迅速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并通知相关人员。
目的和意义
司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司炉工的操作行为,确保锅炉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该规程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锅炉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注意事项
1. 司炉工应持证上岗,熟知并严格遵守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
2. 工作期间禁止酒后操作,保持清醒状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3. 加强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引发意外。
5. 对于任何异常现象,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6. 在设备检修或维护期间,务必切断电源,挂上警示牌,确保安全。
7.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8.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耳塞等。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具体操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和设备特性进行,以确保安全和高效。司炉工需始终保持警惕,以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司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6.1 一般规定
16.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6.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6.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6.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6.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16.2 开车前准备
16.2.1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16.2.2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16.3 运行中的检查
16.3.1 必须首先打开引风机,开启导热油循环泵。
16.3.2 开启司炉点火中控系统。必须先按下燃气和风机停止按钮。
16.3.3 点火前必须先启动风机,待风机吹3-5min方可点火。
16.3.4 炉灶正常着火过程中随时观察引风机、导热油循环泵使其处于工作状态,若故障不能及时排出必须停火。并观察油温,若超温必须及时汇报当班班长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6.4 停车操作
16.4.1 长时停车司炉中控系统必须断电,天然气总阀必须关闭,并将管道内天然气放空。必须待导热油温度降低后,方可关闭导热油循环泵和引风机。
16.4.2 如遇停电,必须及时关闭天然气总阀,防止天然气泄漏。
16.5 安全注意事项
16.5.1 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气体。
16.5.2 每班不少于一次检查每只炉膛,检查锅子是否正常。检查炉膛四周砌砖是否正常。点炉时先将火种引入炉膛,然后开天然气阀门和鼓风机。点炉完毕,调整天然气阀门和鼓风量,使之匹配,让天然气完全燃烧。炉膛里严禁乱扔乱烧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事故发生。
16.5.3 操作时应戴手套,点炉及观火时不准站在观察口正中位置。
16.5.4 对天然气更要注意泄漏、压力等问题,做到有问题及时排除解决,天然气管道设备操作工无权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