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70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有哪些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原料准备:确保所需化学品的纯度和质量,精确称量,避免误差。

2. 溶液配制:根据配方准确混合酸碱溶液,注意温度控制和搅拌均匀。

3. 中和反应:监控ph值变化,适时添加反应剂,保持反应平稳。

4. 后处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确保产物纯净。

5. 废弃物处理:合规处置废液,防止环境污染。

6. 安全防护: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装备,预防化学灼伤。

目的和意义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其重要性体现在:

1. 提高生产效率:标准化操作减少错误,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物收率。

2. 确保安全:预防化学事故,保护员工健康,维护工作环境。

3. 保证品质: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性能稳定,满足客户要求。

4. 环保合规:合理处置废弃物,符合环保法规,降低企业风险。

注意事项

1. 在原料准备阶段,务必核对化学品标签,防止误用,确保安全。

2. 配制溶液时,避免直接接触酸碱,使用专用工具,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3. 中和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ph计,缓慢加入反应剂,防止剧烈反应导致溅溢。

4. 后处理阶段,需多次洗涤以去除杂质,但要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5. 废弃物应分类存储,定期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6. 操作过程中,始终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化服,确保个人防护。

7. 注意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搅拌器、ph计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运转。

8. 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按照应急预案处理,及时报告上级。

中和岗位的操作规程是确保生产安全、高效和环保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 工艺操作标准

1.1 控制各中和槽液位,保持液体平衡;

1.2 观测各中和槽连通溢流口是否畅通;

1.3 接收合格灰浆(电石渣浆),浓度:25%—30%之间;

1.4 一次中和ph值2.0—2.5;二次中和ph值8.5—9.0;

1.5 贫液处理中和、曝气后滤液cn― ≤0.05mg/l;

2. 岗位任务

2.1 利用本岗位设备将灰乳与大萃取送来的萃余液进行中和反应,使ph值控制在2.0—2.5,并输送至压滤机岗位,完成一次中和;

2.2将小萃取岗位送来的萃余液与灰乳(电石渣乳)进行中和反应,使ph值控制在8.5—9.0,输送至压滤机岗位,完成二次中和;

2.3将贫液处理后液添加所需药剂反应后,输送至压滤机岗位,完成含氰废水处理;

3. 操作步骤、方法

3.1开车准备工作

3.1.1开车人员:主、付操作工、班长;

3.1.2操作用具齐全;

3.1.3化灰岗位开始供料,使储灰槽液位大于1/2;

3.1.4各中和槽内无异物,连通溢流管畅通;

3.1.5盘动各中和槽搅拌,使其达到正常状态。

3.2开车步骤

3.2.1 联系大萃取送料,与灰浆(电石渣浆)在一次中和进行中和反应,待液位达到1/2时开启搅拌装置,开启充气阀门;

3.2.2 矿浆依次溢流入其余中和槽,待液位达到1/2时开启搅拌装置,开启充气阀门;

3.2.3 联系压滤岗位,待一次中和槽充满后开启对应的上料泵,滤液送小萃取;

3.2.4 联系小萃取送料,与灰浆(电石渣浆)在二次中和槽进行中和反应,待液位达到1/2时开启搅拌装置,开启充气阀门;

3.2.5 二次中和槽充满后开启对应的上料泵,滤液送深度治理。

3.3停车

3.3.1接停车通知后,通知前岗位停止送料;

3.3.2关闭充气阀门停止充气;

3.3.3根据需要停止搅拌装置,但要加强盘车,防止沉槽。

3.4长期停车

如需长期停车时,必须将各岗位的槽、池、罐清理干净;

4. 事故及故障处理

4. 1 混合搅拌槽无充气,原因:空压机故障,处理:检修空压机。

4.2 电石渣管无料液出,原因:电石渣管堵塞,疏通电石渣管。

4.3 搅拌槽满槽,料液溢出,原因:前序工段输送液流量太大,以前序工段联系,调小输液量。

4.4 搅拌槽无搅拌,原因:搅拌叶片脱落,处理:停机检修。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有哪些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原料准备:确保所需化学品的纯度和质量,精确称量,避免误差。2.溶液配制:根据配方准确混合酸碱溶液,注意温度控制和搅拌均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中和岗位技术信息

  •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70人关注

    有哪些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原料准备:确保所需化学品的纯度和质量,精确称量,避免误差。2.溶液配制:根据配方准确混合酸碱溶液,注意温度控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