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1. 准备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完好无损,包括熔炉、模具、工具等。
2. 材料准备:选用合格的铜原料,避免杂质影响浇注质量。
3. 安全装备:穿戴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和防尘口罩,确保个人安全。
4. 熔炼过程:控制熔炼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危险。
5. 浇注操作:平稳、准确地将铜液倒入模具,避免溅出。
6. 冷却处理:遵循冷却时间,防止铜件变形或裂纹。
7. 后期加工:待铜件冷却后进行打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目的和意义
铜浇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降低作业风险,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预防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烫伤等事故,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注意事项
1. 熔炼前检查设备,确认无故障,避免熔炉泄露或爆炸。
2.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铜浇注的危险性及应对措施。
3. 铜液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飞溅,务必谨慎操作,保持安全距离。
4. 使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工具接触铜液,避免普通金属工具产生火花。
5. 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铜烟尘积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6. 浇注过程中如遇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7. 冷却过程中不得随意触碰模具,防止烫伤。
8. 工作结束后,清理现场,妥善存放工具,关闭电源,确保无火源遗留。
以上规程应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每位员工都有责任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铜浇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按照“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和要求,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操作。
2、对生产设备、仪表、仪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焙烧炉及其仪表:检查焙烧炉及温控表是否正常,炉床是否平整、干净。打开炉门,检查气阀使用前是否完全关闭。炉内有无余气。若炉内有余气,必须用风扇排除炉内余气,以防点火发生“打炮”、“爆炸”等事故;在确认一切安全、正常后,敞开炉门,用明火点火、升温,预热炉体。检查电炉、控制柜及仪表。检查“功率开关”是否完全回到“0”位,不得带功率启动电炉。开启增压水泵,检查水压是否正常,通过电缆、感应铜圈是否漏水。检查炉壁、炉领情况,是否需要修补、新作。线路是否完好。开启控制柜电源,检查“电压”、“功率”等仪表是否正常。检查热电偶指示是否正常。
3、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保养设备。
4、熔炼工炉前操作,必须戴好平光镜。
5、转包浇注工炉前接铜水、浇注时,必须系好盖脚布、戴好手套和眼镜。
6、生产、熔炼过程中,炉前工要注意熔化情况和炉况,预防“搭桥”和“穿炉”事故发生。
7、炉前接钢水、转包浇注时,要防止发生铜水飞溅、烫伤事故。
8、熔炼、浇注过程中,非岗位生产、操作人员,未经许可,应远离熔炼、浇注高温生产作业区。
9、当班熔炼结束后,炉前工应用石棉板将坩埚炉口盖上,防止坩埚因突然急冷而产生微裂纹、裂缝缺陷。
10、熔炼结束后,通水电缆、电炉铜圈的循环冷却水应保持通水冷却6h以上,以防停水过早引起铜圈受坩埚高温过热作用,而发生变形、氧化锈蚀。
第2篇 铜浇注安全操作规程
1、按照“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和要求,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操作。
2、对生产设备、仪表、仪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焙烧炉及其仪表:检查焙烧炉及温控表是否正常,炉床是否平整、干净。打开炉门,检查气阀使用前是否完全关闭。炉内有无余气。若炉内有余气,必须用风扇排除炉内余气,以防点火发生“打炮”、“爆炸”等事故;在确认一切安全、正常后,敞开炉门,用明火点火、升温,预热炉体。检查电炉、控制柜及仪表。检查“功率开关”是否完全回到“0”位,不得带功率启动电炉。开启增压水泵,检查水压是否正常,通过电缆、感应铜圈是否漏水。检查炉壁、炉领情况,是否需要修补、新作。线路是否完好。开启控制柜电源,检查“电压”、“功率”等仪表是否正常。检查热电偶指示是否正常。
3、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保养设备。
4、熔炼工炉前操作,必须戴好平光镜。
5、转包浇注工炉前接铜水、浇注时,必须系好盖脚布、戴好手套和眼镜。
6、生产、熔炼过程中,炉前工要注意熔化情况和炉况,预防“搭桥”和“穿炉”事故发生。
7、炉前接钢水、转包浇注时,要防止发生铜水飞溅、烫伤事故。
8、熔炼、浇注过程中,非岗位生产、操作人员,未经许可,应远离熔炼、浇注高温生产作业区。
9、当班熔炼结束后,炉前工应用石棉板将坩埚炉口盖上,防止坩埚因突然急冷而产生微裂纹、裂缝缺陷。
10、熔炼结束后,通水电缆、电炉铜圈的循环冷却水应保持通水冷却6h以上,以防停水过早引起铜圈受坩埚高温过热作用,而发生变形、氧化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