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各类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安全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操作前的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损坏、松动或异常现象。
2. 操作步骤说明:详细列出设备启动、运行、停止的正确顺序。
3. 安全规定:设定禁止行为,如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操作设备,禁止穿戴宽松衣物或携带杂物进入工作区。
4. 维护保养程序:定期进行设备清洁、润滑和调整,预防故障发生。
5. 应急处理程序: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如设备故障、火灾等,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确保其掌握规程。
目的和意义
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同时保护设备不受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规程的实施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此外,它还有助于企业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因安全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维护企业的声誉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1. 每位员工必须在操作设备前阅读并理解规程,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2. 操作时应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3.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进行调整或清洁,以免发生意外。
4. 发现设备异常时,立即停机并报告,切勿自行处理。
5. 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隐患。
6. 遵守规程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持续的过程,员工需定期复习,确保知识更新。
7. 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应及时更新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新的培训。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应定期监督和评估规程的执行情况,确保其有效性。只有当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规程,才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操作过程 该干什么,不干什么,或设备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操作人员正确操作高呼斩依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规范。对提高可利用率、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起着重要作用。
1.安全操作规程 的制定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内容要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维护要求,结合生产及工作环境进行编制。
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安全管理规程、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过程规程。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的规定;安全要求是对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所作的规定,它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核心。
如果安全操作规程 的内容较多,一般将设备系统或工作系统划分为若干部分展开撰写。划分方法可按设备系统划分,如将机械 设备系统划分为动力、传动部件。执行部件和控制系统等;按作业内容划分为“大模板施工”、“升板施工”、“滑模施工”、“顶管施工”等。按操作程序划分,如操作准备、启动操作、运行操作、停机操作等。实际划分可根据机械设备组成情况、作业性质、操作特点等而定。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作业环境要求的规定,对设备状态的规定,对人员状态的规定,对操作程序、顺序、方式的规定,对人与物交互作用过程的规定,对异常排除的规定等。一般通用内容如下:
(1)开动设备接通电源以前应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各种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2)开动设备前首先检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并按润滑图表卡片进行润滑工作。
(3)变速时,各变速手柄必须转换到指定位置。
(4)工件必须装卡牢固,以免松动甩出造成事故。
(5)已卡紧的工件,不得再行敲打敲打校正,以免损伤设备精度。
(6)要经常保持润滑工具及润滑系统的清洁,不得敞开油箱、油眼盖、以免灰尘、铁屑等异物进入
(7)开动设备时必须盖好电箱,不允许有污物、水、油进入电机或电器装置内。
(8)设备外露基准面或滑动堆放工具、产品等,以免碰伤影响设备精度。
(9)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10)采取自动控制时,首先要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11)设备运转时操作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异音、异味、发热、振动等)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凡属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排除。
(12)操作者离开设备时,或装卸工件、对设备进行调整、清洗或润滑时,都应停止并切断电源。
(13)不得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14)调整或维修设备时,要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拆。
(15)人员思想要集中,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16)特殊危险场所的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