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检查与启动前准备
2. 正常运行与监控
3. 故障处理与应急措施
4. 维护保养与清洁
5. 停机与关闭程序
目的和意义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同时符合环保法规要求,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注意事项
1. 设备检查与启动前准备:
- 操作员应熟悉设备结构和操作手册,检查收尘器各部件是否完好,确保无异物、松动或损坏。
- 确认电气线路正常,接地良好,防止电击事故。
- 开启前,检查滤袋是否安装牢固,避免运行中脱落。
2. 正常运行与监控:
- 启动收尘器后,密切观察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读数,确保设备运行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 注意观察风机运行声音,如有异常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
3. 故障处理与应急措施:
- 发现设备异常,如温度过高、振动过大等,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维修人员。
- 在处理故障时,务必切断电源,避免触电风险。
4. 维护保养与清洁:
- 定期清理滤袋上的积灰,保持设备过滤效果。
- 检查轴承润滑情况,适时添加润滑油,防止磨损。
- 清洁收尘器内部,防止粉尘堆积引发火灾。
5. 停机与关闭程序:
- 关机前,应先降低设备负荷,逐渐减小风量,避免滤袋受压不均。
- 全部工作完成后,断开电源,关闭阀门,做好设备封存。
请注意,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安全帽等,遵守车间安全规定。对于不确定的情况,切勿擅自处理,应及时向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咨询。务必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收尘器的高效、安全运行。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气箱脉冲袋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
警告:本操作(工种)所存在的职业危害有:粉尘、触电、机械伤害,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定进行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一、 运转前的检查:
1、 检查气源是否正常,压力0.5-0.7mpa,管路有无漏气现象。
2、 检查各部紧固螺栓紧固情况,检查星型卸料器,检查风机轴承油位是否正常。
二、 运转中的检查
1、 检查气源是否正常,压力0.5-0.7mpa,管路有无漏气现象。检查各管路是否漏气,脉冲阀、提升气缸是否工作正常。
2、 检查卸料器工作是否正常,各部有无异响、振动。各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5℃。
3、 对无卸料器的收尘器应检查下料翻板阀是否活动灵活。
4、 及时与中控联系,关注磨系统主收尘器压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检查收尘效果是否良好,排风机出口含尘量情况,若目测有尘烟,则判断收尘器内有坏袋,需换袋。
三、 设备检修时:
1、 设备维修时,必须把现场开关打到0位,并通知电工对该设备进行拉闸断电,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
2、 设备检修时,应定期更换收尘器滤袋,检查修补风道,检查分料阀开度、翻板阀位置等。
3、 检修完成后,要对设备进行试车。
第2篇 进入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流程
风险分析
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事项
应急措施
作业前准备
1、岗位员工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确认现场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完好、到位;
3、确认袋收尘各室盖板、防爆阀关闭并密封良好;
4、检查应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
5、检查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1、粉尘;
2、高处坠落;
3、机械伤害;
4、物体打击;
5、其他伤害(滑跌、扭伤、摔伤、碰伤等)
1、岗位员工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保持防护罩完好;
3、保证安全通道畅通;
4、工器具定点摆放
1、劳保用品不正确穿戴不许上;
2、严禁设备带负荷启动;
3、上岗前禁止饮酒
1、受伤员工应大声呼救或用携带的通讯工具呼救;
2、救治:
2.1 机械伤害:发现设备或人身伤害事故应直接急停设备,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2.2 灼烫:人员如果灼伤后,立即进行大量的凉水冲伤处防止伤害深度加深;
2.3 物体打击: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2.4 粉尘:正确佩戴防尘劳保用品,严重者就医检查;
2.5 噪声:正确佩戴护耳器,严重者就医检查;
2.6 中暑: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及时采取如补充液体、人工散热等急救措施;
2.7 中毒及窒息:中毒时要把头侧放,以便充分呕吐,窒息时应解开伤者上衣领扣,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
2.8 其他伤害(碰伤等):视具体伤害类型采取应措施施,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
3、伤情严重时及时拨打 120,同时汇报上级领导;
4、派专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救护车
作业过程
1、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开车前应对储气罐、空气过滤器排污一次;
2、检查阴极﹑阳极﹑分布极﹑横向收尘板(包括各振打系统﹑吊挂装置)螺栓是否拧紧和焊牢。消除阴﹑阳极各部位的尖角毛刺和焊渣。检查阴﹑阳极﹑分布极振打装置﹑排灰装置转动是否灵活;
3、检查待起动设备上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并确认下一级设备无故障后,方可通知中控开机;
4、检查气缸、振打、锁风卸料器是否正常工作,电磁阀控风是否切换灵敏,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粉尘;
2、噪声;
3、机械伤害;
4、物体打击;
5、高处坠落;
6、其他伤害(滑跌、扭伤、摔伤、碰伤等)
1、检查时控制设备温度、声音、震动在合理范围内;
2、检查时不要靠近旋转位置,不要用手或工具捅运转中的设备;
3、各部位物料流动正常,无异物甩出
1、严禁用手或工具捅运转中的设备;
2、严禁跨越皮带或清扫运转皮带下的积料;
3、严禁睡岗
检修过程
1、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工作票,审批检修操作流程;
2、准备检修工具;
3、将排风机、控制箱、电场、振打等设备停电及放电;
4、监护人员做好监护;
5、清理现场卫生;
6、进行设备调试
1、粉尘;
2、机械伤害;
3、物体打击;
4、灼烫;
5、高处坠落;
6、触电
1、穿戴好劳保用品;进入人员不得超过2人,检修人孔门出必须有安全员或相关人员监护,且确保通讯设施良好;
2、严格遵守检修操作流程;
3、上下楼梯时确保一只手抓紧护杆;
4、气体检测;使用安全电压;
5、检修完成后,由安全员或现场监护人员清点人数及检修工具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关闭人孔门
1、严禁不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严禁设备未完全停止时检修或进行设备保养;
3、严禁设备带电检修
4、窑点火过程中,不得进入窑头、窑尾收尘器
作业结束
1、恢复拆除的安全防护设施;
2、现场;确认收尘器内无人;
3、设备具备开机条件;
4、办理送电手续;
5、设备运行情况;
1、机械伤害;
2、粉尘;
3、高处坠落;
4、触电
5、物体打击
6、起重伤害
7、其他伤害(滑跌、扭伤、摔伤、碰伤等)
1、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完好;
2、确认收尘器内无人;
3、确认设备具备开机条件;
4、现场做到“工完场清”;
1、严禁不按要求恢复拆除的安全防护设施;
2、严禁不清理现场;
第3篇 低压脉冲袋式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
一、调试前检查
1.1检查净气室、上花板不允许有任何杂物,防止吸入风机或堵入滤袋。
1.2灰斗内不得有任何杂物。
1.3整个除尘器所有门盖均由海绵胶条密封,应关闭严密,不得有漏气现象。
1.4传动部位各润滑点应加足润滑油。(减速机加注中压齿轮油,螺旋输送机加注锂基润滑油)
1.5压缩空气管路内必须清洁,干燥,防止铁屑等杂物吹入二位五通阀及气缸。
1.6压缩空气气压应调至2.5~4kg/cm2,如粉尘粘度大,可稍增加压力,但不得高于5 kg/cm2
1.7检查收尘器的各测点仪表和电气接线是否正确。
1.8检查风机转子方向是否正确。
二、经上述检查后,方能进行试运转
2.1无负荷运行:
无负荷运行四小时(其中纯机械二小时,送风二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2.1.1 各传动部位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噪音,电机温升不得超过40℃。
2.1.2 压气系统通气后,二位五通阀及气缸不得有漏气现象。
2.1.3 监测电机电流不超过正常运转电流范围。
2.1.4 各室清灰气缸按顺序动作,应能听见明显的气缸阀到位声,检查每室电磁阀,需动作迅速、灵活,气缸阀到位准确。
2.2 负荷试运转
无负荷运行合格后方能进行负荷运行,负荷运行结合工艺进行,运转时间不少于连续八小时,运转之中除满足无负荷运转要求外,尚需满足下列要求:
2.2.1 收尘器压力降:△p应控制在80~180mmh2o。
2.2.2 入口温度小于195℃,大于露点10℃以上,出口与入口温差小于40℃。
2.2.3 收尘器无漏风、冒灰现象。
2.2.4 收尘器入口应保持-30~80mmh2o负压。
2.2.5 收尘器入口浓度应小于60g/m3n
2.2.6 收尘器出口浓度小于100mg/m3n
三、操作方法:
3.1开启压缩空气
3.2开机
启动收尘器引风机,收尘器即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各气缸阀均处于排风开启状态)
3.3集中手动操作
手动操作在除尘器顶部进行,一般试运行阶段以手动为主。
3.2.1 启动控制盘电源
3.2.2 清灰开始,脉冲阀对滤袋进行清灰(清灰程序祥见控制说明书)从第一室开始,按顺序逐室进行清灰,清完一个周期,各室清灰结束后,启动卸料螺旋输送机和卸料器,运行五分钟后关闭卸灰阀及螺旋输送机,从此完成一次手动操作。
3.3程序控制器自动操作
程序控制器自动操作的调试经专人操作。
该种操作一般在调试完毕后正常运行时使用。其所选择参数,如各室清灰时间间隔,清灰周期时间等,均由手动调试初步确定后进行(按程序控制器说明)但由于工作条件改变,可逐一进行修改。
启动程序控制器电源,定时程序开始工作。
自动控清灰过程:
清灰时间6~40min(可调)
周期间隔5~60min(可调)
四、开机顺序:
空压机--螺旋输送机--螺旋插板阀--清灰程序控制器--引风机
五、关机顺序:
引风机--清灰程序控制器--空压机--螺旋插板阀--螺旋输送机
六、日常维护
lcdm1400型低压脉冲袋式收尘器需要严格的维护,管理制度,以保证其长期安全、稳定的进行。
6.1每班交接岗时需检查收尘器各动作部位是否正常。
6.2每班检查压缩空气气源是否稳定在2.5~4kg/cm2。
6.3收尘器周围环境需要每班清理打扫,防止设备上及其周围积留粉尘。
6.4岗位工需严格监测,除尘器的工作情况每半小时记录一次,自动操作出现异常时需立即汇报值班长及时处理。
6.5岗位工每班监测排风管排放情况,一旦发现排放超标(冒烟)立即停机检查滤袋是否有破、掉等现象,应迅速予以更换和修复。
6.6工况开始时提前开启除尘器,工况停止时收尘器应继续运行五分钟至10分钟再停止卸料器及螺旋输送机。
第4篇 袋式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
1 开停机顺序及注意事项
1.1开机顺序:先启动给料机、脉冲反吹装置,后启动离心风机;
1.2停机顺序:开机顺序的逆过程;
1.3注意事项:
1.3.1风机停后应继续让收尘器工作一段时间;
1.3.2经常检查气压、脉冲反吹装置、差压,避免袋子堵塞。
2 开机前的准备
2.1确认滤袋完好,如有损坏或糊袋应及时更换;
2.2确认油雾器内有油;
2.3放空水分离器内的水;
2.4确认人孔门密封好;
2.5确认各螺栓紧固;
2.6确认供袋收尘压缩空气畅通、压力符合要求;
2.7确认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3 运行中的检查
3.1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根据出口气体含尘浓度判断布袋有无损坏;
3.2根据系统负荷状况调整排风机阀门开度;
3.3及时放空气水分离器内的水;
3.4根据润滑卡片添加油雾器内的油;
3.5根据声音判断各阀工作情况,根据压差情况调整脉冲周期;
3.6检查盖板是否盖严,系统是否漏风、灰斗是否积灰;
3.7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4 停机后的维护保养
4.1检查滤袋是否正常,糊袋、破袋及时调整、更换;
4.2检查提升阀密封情况,灰斗是否积灰,盖板是否变形;
4.3检查差压取样管是否堵塞,袋笼是否完好;
4.4检查各螺栓是否松动、脱落,并及时紧固、更换;
4.5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5 袋收尘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5.1排出气体含尘量超标:原因:滤袋破损;粉尘输送设备堵塞,处理方法:更换滤袋;检查恢复粉尘输送设备;
5.2排气量减少:原因:糊袋;收尘管道不正常,处理方法:检查高压气体压力是否正常脉冲反吹装置、差压是否正常;检查收尘管道。
第5篇 袋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时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禁止酒后上班。
2、严格按巡回检查项目及检查点进行检查,发现故障立即汇报处 理。
3、定期检查传动皮带、传动链的防护罩是否安全可靠。
4、定期检查更换收尘袋,保证密封无跑、冒、漏,收尘良好。
5、上收尘器平台检查、保养设备时,扶手要抓牢,行动要稳当。
6、收尘储气罐应定时放水、油等杂物,冬季注意管道防冻。
7、定期清洗风机减速机,定时给各润滑部位加规定牌号的润滑油。
8、在清理绞刀杂物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机进行。
9、绞刀作业时,严禁打开上盖或将手伸入绞刀内。
10、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设备时,必须对各气动阀和气管接口部位 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防止气管脱落或气管爆裂伤人。
第6篇 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 ,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粉料罐收尘器 的操作 与维护
3 风险辨识
爆炸、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粉尘
4 防护用品
安全帽、工作服鞋带防护手套尘口罩
5 操作流程
5.1 开机前
5.1.1 确认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完好、齐。
5.1.2 检查所属设备均应处在良好状态,各孔是否全部关牢。
5.1.3 检查确认设备危险区域无人或障碍物,方可开机。
5.2 运行中
5.2.1 严禁肢体触及设备运转部位。
5.2.2 观察各处法兰、壳体是否冒灰漏风,如有应及时协调理。
5.2.3 排风机壳体是否破损、漏跑灰,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检查处理。
5.2.4 收尘器运行期间,严禁打开检修门。
5.3 维护与检修 维护与检修
5.3.1 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 清理。破损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 清理。破损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 清理。破损按照要求每周检查收尘器滤芯或袋,如出现堵塞及时清理。破损
49 / 186
更换 。
5.3.2 检修作业时,严防异物掉入灰斗或高空抛。
5.3. 3内部检修结束后,应确认收尘器无遗留物品方可关闭门。
6 应急措施
6.1 发生爆炸事件时应立即将相关信息汇报上级领导,启动公司的急救援方案。
6.2 发生触电时,切断源使人尽快摆脱。
6.3 发生机械伤害时,应先切断危险源防止二次根据情况进行处置。
6.4 发生高空坠落时,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并根据害情况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