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危害操作规程
一、安全防护措施
1. 工作前检查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无损坏或故障。
2.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滑鞋。
3. 在处理有害物质时,必须遵守通风和隔离规定,使用专用工具。
二、应急处理程序
1. 设定清晰的紧急撤离路线,定期进行演练。
2.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启动警报系统,并按照预定程序疏散。
3. 了解急救知识,熟悉急救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三、作业流程规范
1. 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进行工作,避免随意更改。
2.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事故。
3. 对于高风险操作,需获得授权并有专人监督。
四、人员培训与教育
1.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须完成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3. 定期评估员工的安全行为,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目的和意义
这些危害操作规程旨在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作场所的事故率,提高生产效率,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和产品损失,保证产品质量。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和保险费用。
注意事项
1. 不得私自修改或忽视操作规程,任何变更都需经过正式审批。
2. 遵守规程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团队协作的一部分,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安全环境。
3. 在遇到不确定情况时,宁可暂停工作,寻求指导,也不要冒险行动。
4. 保持警惕,预防意外,如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5. 个人防护装备必须妥善使用,不得视为累赘而省略。
6. 危害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每位员工都有责任确保自己和同事的安全。
请注意,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持续的监督和改进,任何反馈和建议都应被认真对待,以不断完善和更新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
危害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噪声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第一节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章适用于公司井上下绞车房、通风机房、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站或其他产生噪声地点的操作。
第二节 上岗条件
第二条 提升机司机、通风机司机、局部通风机司机必须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第三节 安全规定
第三条 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卫生限值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1.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2.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3.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
4.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
5.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6.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第四条 井上下绞车房、各硐室室内墙壁、屋面铺设吸声器或设置隔声屏。
第五条 在产生噪声的地点必须佩戴耳塞。
第四节 操作顺序
第六条 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第七条 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第八条 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九条 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第十条 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第2篇 测风测尘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测风测尘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尘肺病、急性化学毒物中毒。
(二)操作规程
一、测风
1、检查测风站周围有无行人、车辆,顶板、煤帮支护情况等项目。
2、检查所携带的各类仪器、仪表是否完好。
3、开始测风时风表空转30s,采用合适的测风方向,姿势采用侧身法或改进法,风表与风流方向垂直,同一断面测量3次。
4、及时填写牌板,做好记录,填写台账及报表。
二、测尘
1、检查采样点周围有无行人、车辆,顶板、煤帮支护情况及架线高度等项目。
2、检查所携带的各类仪器、仪表是否完好。
3、采样点设在回风侧,采样高度为1.5m左右,仪器采样口迎向风流,连续性产尘作业在正常状态5min后采样,间断性作业在人工作业时采样。
4、采样时调节好仪器流量,保持流速稳定。
5、做好记录,填写台账及报表。
(三)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携带自救器,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第3篇 刮板输送机司机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操纵刮板输送机拉煤矸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煤尘、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矽(尘)肺病、听力下降。
(二)操作规程
1、刮板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上岗前先检查操作地点的支护,机头机尾固定及喷雾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信号装置是否灵敏可靠,设备部件是否齐全、完整、紧固良好,溜槽、链条有无损坏现象。
4、接到刮板输送机信号后,向胶带运输机司机发信号,并确认机道内无人员后,打开喷雾开关,点动开机,启动转载机运转。
5、运行中要经常注意各传动部位的声音及振动情况、煤量的大小和是否有大块煤矸及其他杂物。
6、收到停机信号,拉净煤矸再停机,关闭喷雾,闭锁开关。保持岗位、设备干净整洁,底板无淤泥、积水、杂物。
(三)应急措施:
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2、加强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3、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尘口罩。
(四)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携带自救器,做好个人防护。
2、正确使用喷雾降尘装置,确保喷雾质量。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4、对除尘系统加强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第4篇 电焊工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2、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警示牌。
3、将所使用的设备、配件、用具准备齐全 ,并认真检查确保完好。
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5m;运输使用轻拿轻放;气瓶不能接触高温和明火,周围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5、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
6、火焊切割时,应防止回火现象。
7、切割较大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或下滑的措施。
8、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
9、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把线;关掉氧气瓶、乙炔瓶阀门,码放好氧气带、乙炔带,分类码放好焊接工件;清除焊渣,清点工具,打扫好施工现场,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10、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
第5篇 提升机司机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提升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听力下降。
(二)操作规程
1、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
2、提升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3、提升信号清晰,监视器清楚,各种仪表正常。
4、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按操作顺序启、停提升机。
(三)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噪耳塞,定期更换。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3、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减少噪声。
第6篇 通风机司机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通风机运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听力下降。
(二)操作规程
1、通风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机房及其附近20m范围内严禁烟火。
3、备用通风机须完好,备用通风机必须在10min内投入运行。
4、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发现通风机风量、负压变化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5、通风机有紧急情况,可先倒通风机运行,然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填写各种运行记录。
(三)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噪耳塞,定期更换。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3、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减少噪声。
第7篇 粉尘监测工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第一节适用条件
第一条本章适用于公司井上下对产生粉尘的监测操作。
第二节上岗条件
第二条必须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考试合格后,监测人员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
第三节安全规定
第三条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判定标准如下:
粉尘种类 | 游离sio2含量(%) | 呼吸性粉尘浓度(mg/m3) |
煤尘 | ≤5 | 5.0 |
岩尘 | 5~10 | 2.5 |
10~30 | 1.0 | |
30~50 | 0.5 | |
≥50 | 0.2 |
类别 | 生产工艺 | 测尘点布置 |
回采工作面 | 采煤机落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 | 回风侧10~15m处 |
司机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工移架、回柱放顶顶移刮板输送机、司机操作刨煤机、工作面爆破处。 | 在工人作业的地点 | |
风镐、手工落煤及人工攉煤、工作面顺槽钻机钻孔、煤电钻打眼、薄煤层刨煤机落煤。 | 在回风侧3~5m处 | |
掘进工作面 | 掘进机作业、机械装岩、人工装岩、刷帮、挑顶、拉底。 |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处 |
掘进机司机操作掘进机、砌碹、切割联络眼、工作面爆破作业。 | 在工人作业地点 | |
风钻、电煤钻打眼、打眼与装岩机同时作业 | 距作业地点3~5m处巷道中部 | |
锚喷 | 打眼、打锚杆、喷浆、搅拌上料、装卸料 |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5~10m处 |
转载点 | 刮板输送机作业、带式输送机作业、装煤(岩)点及翻罐笼。 | 回风侧5~10m处 |
翻罐笼司机和放煤工人作业、人工装卸料 | 作业人员作业地点 | |
井下其他场所 | 地质刻槽、维修巷道 | 作业人员回风侧3~5m处 |
材料库、配电室、水泵房、机修硐室等处工人作业 |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 |
地面作业场所 | 地面煤仓等处进行生产作业 |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
第五条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时段进行,呼吸性粉尘可采用定点或个体方法进行。监测周期如下:
监测种类 | 监测地点 | 监测周期 |
单班个体呼吸性粉尘 | 采、掘工作面 | 3 个月1次 |
其他地点 | 6 个月1次 | |
定点呼吸性粉尘 | 1 个月1次 | |
粉尘分散度 | 6 个月1次 |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6 个月1次 |
测尘点数量 | 测尘人员数量 | 测尘仪器数量 |
<20 | ≥1人 | ≥2台 |
20 ~40 | ≥2人 | ≥4台 |
40 ~60 | ≥3人 | ≥6台 |
>;60 | ≥4人 | ≥8台 |
第七条粉尘监测工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监测。
第八条进行粉尘监测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第九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第四节操作顺序
第十条进行监测前首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第十一条佩戴防尘口罩。
第十二条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地点进行粉尘采样。
第十三条离开产尘地点,摘下防尘口罩,对采样点粉尘进行保护。
第十四条对粉尘进行鉴定分析。
第十五条将监测结果告知从业人员。
第8篇 爆破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爆破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煤尘、矽尘、硫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矽(尘)肺病、急性化学毒物中毒。
(二)操作规程
1、爆破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等制度;按规定使用水泡泥,炮眼封泥填满封实。
3、装药前,检查施工空间支护是否完好,炮眼是否清净,瓦斯浓度不超过1.0%,洒水降尘。
4、爆破前,按规定保护好设备,布设警戒站岗人员,按规定连线,接到起爆命令,发出起爆信号后等5s后再起爆。
5、爆破结束,待炮烟散尽后,检查顶板支护、瓦斯、有无落炮、拒爆、残爆,如正常及时洒水降尘。
(三)应急措施:
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发生急性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救出现场,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上风向侧;解开衣领,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按压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尽快将病人送往医院。
2、加强通风、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化学毒物浓度。
3、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四)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携带自救器,做好个人防护。
2、湿式作业,正确使用喷雾降尘装置,确保喷雾质量。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4、对除尘系统加强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第9篇 电气焊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焊接、切割工件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锰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紫外线等。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慢性锰中毒。
(二)操作规程
1、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施工前排查隐患,对出现影响施工安全的隐患及时处理。
2、准备工作要认真仔细,气管、钢瓶、减压阀、电焊机和焊把处于完好状态。
3、防护用具穿戴整齐,消防器材(灭火器、水管、防火沙)准备齐全,氧气、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10m。
4、电焊机接火时,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带电作业。
5、结束任务,关掉电源、阀门,清理施工现场杂物,施工地点不得留有火源。
(三)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焊接面罩、焊接护目镜、焊工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3、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第10篇 掘进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煤尘、噪声、振动一氧化碳、甲烷。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矽(尘)肺病、听力下降,局部振动病、急性化学毒物中毒。
(二)操作规程
一、打眼
1、施工前先敲帮问顶,摘除危岩悬矸,严禁空顶作业。
2、风、水管路连接要牢固,保持打眼机具完好。
3、钻具前方严禁站人,防止断钎伤人。
4、钻眼结束后,要先关水使风钻空运行一会儿后关风,吹净其内部残存的水滴,防止零件锈蚀。
二、锚杆支护
1、施工前先敲帮问顶,摘除危岩悬矸,严禁空顶作业。
2、检查风、水管接头完好情况及钻眼机具的运转情况。
3、操作时,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施工。
4、施工完后,确认工程质量,关闭阀门,软管盘好。
三、架棚支护
1、施工前先敲帮问顶,摘除危岩悬矸,严禁空顶作业。
2、检查施工所用支护材料是否合格、齐全。
3、架棚迎山、退山、扎角、穿帮、背顶符合质量要求。
4、施工时,正规操作,保证退路畅通。
5、工程质量合格,清理现场卫生。
(三)应急措施:
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发生急性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救出现场,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上风向侧;解开衣领,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按压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尽快将病人送往医院。
2、加强通风、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化学毒物浓度。
3、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四)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携带自救器,做好个人防护。
2、湿式作业,正确使用喷雾降尘装置,确保喷雾质量。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4、对除尘系统加强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第11篇 掘进工职业危害操作规程
第一节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章适用于公司井下掘进巷道和开拓巷道施工的操作。
第二节 上岗条件
第二条 掘进工必须熟悉掌握喷雾控制系统和作业规程,经公司培训中心培训时,必须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第三节 安全规定
第三条 回风巷必须安装两道风流净化水幕,第一道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不大于30m,第二道距第一道不大于50m,并保持完好。
第四条 喷雾效果必须覆盖全断面。
第五条 掘进工作面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应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天或每周冲洗一次并做好记录,井下各点粉尘厚度不超过2mm,长度不超过5m,设备上粉尘厚度不超过2mm。
第六条 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除尘风机。吸风口距迎头不大于5m,距地面不得小于300m。
第七条 风流净化水幕不准缺失,喷雾设施保持完好,喷雾管路不准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喷雾效果必须符合要求。
第八条 喷雾管路要吊挂整齐,不能有埋、压、挤和扭折现象,避免影响喷雾效果及压力。
第九条 掘进机运转时,必须打开风流净化水幕进行喷雾降尘。
第十条 掘进机作业时,员工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第十一条 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地点,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佩戴耳塞。
第十二条 打眼时必须采用湿式作业,放炮前必须打开两道风流净化水幕,放炮前后在放炮点20m范围内进行洒水,放炮后等炮烟稀释后方可进入作业,放炮必须使用水泡泥。
第十三条 干式钻孔时,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
第四节 操作顺序
第十四条 开工前要认真检查喷雾装置及防尘帘是否完好,喷雾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喷雾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第十五条 将迎头以外20m范围内的浮煤浮尘清理干净。
第十六条 掘进机作业时,开启风流净化水幕。
第十七条 掘进机作业产生粉尘时,劳动者佩戴防尘口罩。
第十八条 班中掘进机停止作业时,关闭风流净化水幕。
第十九条 炮掘工作面掘进时,放炮前打开两道风流净化水幕,放炮前后在放炮点20m范围内进行洒水,放炮后等炮烟稀释后进入作业,放炮时使用水泡泥。
第二十条 本班工作结束后,将上下出口及超前部位附近的浮煤清扫干净,然后关闭风流净化水幕,并检查个体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第二十一条 换班时,和接班人员说清当班遗留问题。
第12篇 耙装机司机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耙装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煤尘、噪声、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矽(尘)肺病、听力下降,局部振动病。
(二)操作规程
1、施工前先敲帮问顶,摘除危岩悬矸,严禁空顶作业。
2、设备固定牢靠;导向轮悬挂正规;防护栏齐全有效;各部件连接合格;检查钢丝绳排列及磨损断丝情况;确认耙斗运行范围内无人。
3、牵引耙斗速度要均匀,严禁两个手把同时拉紧。
4、结束时将耙斗拉至耙装机前;切断电源,闭锁开关。
(三)应急措施:
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2、加强通风、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3、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四)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携带自救器,做好个人防护。
2、湿式作业,正确使用喷雾降尘装置,确保喷雾质量。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4、对除尘系统加强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第13篇 刮板输送机司机、转载机司机、胶带输送机司机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第一节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章适用于公司井下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的操作。
第二节 上岗条件
第二条 刮板输送机司机、转载机司机、胶带输送机司机必须熟悉掌握输送机的性能及构造原理、喷雾控制系统和作业规程,经公司培训中心培训时,必须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第三节 安全规定
第三条 各个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压力不得小于0.7mpa,转载点喷雾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拆除。
第四条 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第五条 喷雾管路要吊挂整齐,不能有埋、压、挤和扭折现象,避免影响喷雾压力。
第六条 喷嘴等设施必须保持完好,喷雾管路不能有跑、冒、滴、漏等现象。
第七条 检修喷雾管路时,必须采取喷雾闭锁措施。
第八条 备用喷雾软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更换前清洗干净。
第九条 启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时,必须打开转载喷雾,喷雾要实现降尘雾化效果,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第十条 转载点没有拉煤或拉水煤的情况下,不准开启喷雾降尘。
第十一条 转载停止运转后,必须立即关闭喷雾装置。
第十二条 在产生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第十三条 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地点,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佩戴耳塞。
第四节 操作顺序
第十四条 开工前要认真检查喷雾装置是否完好,喷雾管路是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喷雾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第十五条 对机头、机尾附近进行喷雾洒水。
第十六条 各转载点运转时,来煤后及时打开喷雾降尘装置。
第十七条 产生职业危害时,佩戴防尘口罩和耳塞。
第十八条 班中停止运转时,关闭喷雾装置,摘下个体防护用品。
第十九条 转载点没有拉煤或拉水煤的情况下,关闭喷雾装置。
第二十条 本班工作结束后,将机头、机尾,各机械、电气设备附近的浮煤清扫干净,待转载点的煤(岩)全部运出后,按顺序停机,然后关闭喷雾阀门,并检查个体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第二十一条 换班时,和接班人员说清当班遗留问题。
第14篇 电机车司机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操作电机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听力下降。
(二)操作规程
1、司机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熟悉工作岗位周围环境,执行好交接班制度。
3、了解电机车基本构造原理。
4、时刻警惕机车运行异常情况。
5、遵守管理制度,不得超速行驶、超拉车。
(三)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噪耳塞,定期更换。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3、加强机车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减少噪声。
第15篇 电工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气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之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2、工作前应祥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止工作时发生意外。
3、维修线路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
5、工作中的有拆除的电线要处理好,带电线头包好,以防发生触电。
6、所用导线及保险丝,其容量大小必须合乎规定标准,选择开关时必须大于所控制设备的总容量。
7、检查完工后,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8、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干粉灭火器或黄沙扑救,严禁用水扑救。
9、工作结束后,必须全部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段,拆除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仪表等随之撤离,原防护装置随时安装好。
10、操作地段清理后,操作人员要亲自检查,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