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操作规程有哪些
篇1
1. 施工前准备:进行地质勘查,确定桩型、桩位及施工方法。
2. 设备检查:确保打桩机、吊车等设备完好无损,安全装置正常。
3. 现场布置:设立警示标志,划分作业区,保证人员安全。
4. 桩孔挖掘:遵循设计深度,防止坍塌,及时支护。
5. 桩体安装:精确对准,避免偏斜,确保桩体垂直。
6. 打桩操作:控制打桩速度,预防桩身损坏。
7. 桩顶处理:完成打桩后,进行封口处理,防止地下水渗入。
8. 安全监控:全程监测桩基沉降、位移,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篇2
1. 现场准备:检查设备完好性,清理工作区域,确保安全无隐患。
2. 桩位定位:依据设计图纸准确确定桩位,设置标志。
3. 钻孔或打桩: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静压、锤击或钻孔灌注。
4. 桩身质量控制:监测桩深、直径及垂直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 桩顶处理:完成打桩后,进行桩顶平整和封口处理。
6. 质量检测:进行承载力和完整性测试,确认桩基质量。
7. 清理收尾:整理施工现场,做好设备保养。
篇3
桩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桩基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其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前准备:确保所有设备完好无损,检查桩机稳定性,进行地基承载力评估。
2. 桩位定位:精确测量桩位,避免偏移,确保桩基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桩孔挖掘:使用适当的钻孔设备,遵循正确的钻孔方法,防止坍塌。
4. 桩孔清理:清除孔内泥土,确保桩孔干燥清洁。
5. 桩身制作:选用合格的混凝土材料,保证桩体质量。
6. 沉桩作业:控制沉桩速度,避免过快导致桩身破损。
7. 桩顶处理:完成沉桩后,进行桩顶封堵,确保防水性能。
8. 安全监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桩基稳定性,预防安全隐患。
篇4
桩基施工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 确定施工方案:依据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计划。
2. 设备检查:检查打桩机、吊车等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安全运行。
3. 场地清理: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确保工作面平整。
4. 定位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准确标记桩位。
二、桩基施工
1. 桩孔挖掘:采用钻孔或挖孔方式,确保孔径、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孔壁保护:必要时进行护壁处理,防止坍塌。
3. 桩基检验:对桩孔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垂直度、孔径等。
4. 桩身制作: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桩。
5. 桩基下放:使用吊车将桩基准确放入孔内,调整位置。
6. 注浆或灌注:注入水泥浆或混凝土,确保桩基与土壤紧密接触。
7. 桩顶处理:完成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构造。
三、施工监控
1. 进度控制:按照施工计划,定期检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
2. 质量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及时处理问题。
3. 安全监督:遵守安全规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收尾工作
1. 清理现场:完成施工后,清理设备和废弃物,恢复场地原貌。
2. 文档整理:记录施工过程,编制施工日志和验收报告。
篇5
桩基操作规程
桩基工程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操作:
1. 桩位测定:依据设计图纸,准确测量并标记桩位,确保桩的定位精确无误。
2. 桩孔开挖:采用钻孔或挖孔方式,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桩孔深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3. 桩孔清理:清除桩孔内的泥土、石块和其他杂物,保证桩的垂直度和孔壁稳定性。
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并将其准确放入桩孔内,确保其位置和形状正确。
5. 混凝土灌注:将混凝土均匀灌入桩孔,直至孔口溢出,确保桩身密实无空隙。
6. 成桩养护:浇筑完成后,对桩进行必要的养护,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达到设计强度。
篇6
钻孔灌柱桩基础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钻孔灌柱桩基础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主要包括:
1. 现场准备:包括场地清理、设备安装、安全设施布置。
2. 钻孔作业:采用合适的钻机进行钻孔,确保深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3. 清孔与检查:清除钻孔内的渣土,检查孔壁稳定性和孔深。
4. 桩身制作:灌注混凝土或预制桩,确保桩体质量。
5. 成桩后处理:桩顶处理,封闭孔口,进行养护。
篇7
1. 场地准备:确保作业区域无杂物,地面平整稳固,无塌陷风险。
2. 设备检查:检查钻机、吊车等设备运行状况,确认各部件完好无损。
3. 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标记钻孔位置。
4. 桩基钻孔:使用钻机进行钻孔作业,保持垂直度。
5. 清孔检查:钻孔完成后,清除孔内渣土,检查孔壁质量。
6. 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通过导管灌入孔内,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7. 成桩养护: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
篇8
1. 工程前准备:进行地质勘查,确定桩型、桩深及桩径,制定施工方案。
2. 设备检查:确保打桩机、吊车等设备完好无损,安全装置正常运行。
3. 施工现场布置:设立警示标志,划定作业区,确保人员安全。
4. 桩位定位:精确测量桩位,防止偏移。
5. 打桩作业: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打桩速度和深度。
6. 桩基检测:完成打桩后,进行静载试验或动测,确保桩基质量。
7. 清理现场: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设备和废弃物。
篇9
通信铁塔桩基含钻孔灌注桩开挖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现场勘查与准备
2. 定位与放线
3. 桩位开挖
4. 钻孔施工
5. 灌注混凝土
6. 成桩后的养护
7. 安全监控与应急措施
篇10
桩基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涉及多种安全技术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前准备:确保现场安全环境,进行地质勘查,选择合适的桩型和施工方法。
2. 桩机安装与调试:确保桩机稳定,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如制动系统、吊装设备等。
3. 桩孔挖掘与清理:采用合适的挖掘设备,防止坍塌,及时清理孔内渣土。
4. 桩身制作与吊放:保证混凝土质量,准确吊放,避免碰撞。
5. 桩基灌注:控制灌注速度,确保混凝土密实,防止气泡和离析。
6. 成桩后处理:进行桩顶处理,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桩体强度发展。
7. 安全监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篇11
桩基础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桩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场地准备与勘查:确保工作区域无潜在危险,如地下管线、地质结构的详细勘查。
2. 桩机安装与调试:保证桩机稳定,确保操作设备性能良好。
3. 桩孔挖掘与成孔:控制孔深、孔径,防止坍塌。
4. 桩身制作与运输:预制混凝土桩的质量控制,运输过程的安全防护。
5. 桩的沉入与就位:精确控制桩的垂直度和深度,避免损坏。
6. 桩的检测与验收:通过静载试验、动测法等检查桩的质量和承载力。
7. 施工安全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安全警示标志、应急救援计划等。
篇12
建筑工桩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施工前准备
1. 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清除杂物,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2. 检查机械设备完好性,包括桩机、吊车、钻具等,确保其安全运行。
3. 制定详细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二、桩基施工过程
1. 桩位定位准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校准,防止偏移。
2. 桩孔挖掘过程中,保持孔壁稳定,防止坍塌。
3. 运输和吊装混凝土预制桩时,应确保绳索牢固,避免碰撞损伤。
三、灌注混凝土
1. 灌注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其质量和流动性。
2. 灌注过程中,应连续进行,避免中断导致混凝土离析。
3. 注意观察孔内混凝土上升情况,防止桩顶浮浆过多。
四、施工后检查与维护
1. 完成桩基后,进行质量检测,如静载试验或动测,确保桩体质量。
2.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及时修复损坏设施。
篇13
1. 桩位确定与标记:准确测量并标定桩位,确保桩的定位精确无误。
2. 桩机安装与调试:检查桩机设备,确保其稳定性和操作性能良好。
3. 场地平整与排水: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地面平整,设置有效排水设施。
4. 钻孔或打桩作业:依据设计要求进行钻孔或打桩,注意保持垂直度。
5. 桩身质量检查: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缝、破损等问题。
6. 桩基灌注混凝土:按照规定比例配制混凝土,确保灌注密实。
7. 成品保护:完成桩基施工后,采取措施防止损坏。
8. 安全监控与应急处理:全程监测施工安全,制定应急预案。
桩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1 桩基工程施工现场及各类机电设备的使用、施工临时用电线路及生产、生活用电除应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本规程第二章、第四章、第十五章及第五十章的有关规定。
1.2 进场施工前必须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场地及附近的高、低压输电线路、地下管线、通讯电缆及周围构筑物等分布情况的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在山谷、河岸或水上施工,应搜集了解地质地形、历年山洪和最高水位、最大风力、雷雨季节及年雷暴日数等气象和水文资料,并制定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1.3 自制或改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有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保证使用安全的防护装置以及保证制作质量的技术措施、使用前读机械设备进行鉴定和验收的技术标准、使用说明书及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并必须经企业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各种自制或改装的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企业设计、制作、安装、设备管理、技术及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等各方有关人员按设计要求进行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4 桩基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电缆敷设,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专项安全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及本规程第十五章的有关规定,对经常需要移动的电缆线路,应敷设在不易被车辆碾轧、人踩、及管材、工作碰撞的地方,且不得置于泥土和水中。电工每周至少必须停电检查一次电缆外层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电缆通过临时道路时,应用钢管做护套,挖沟埋地敷设并设置牢固、明显的方位标志。
1.5 每台机械设备用电必须设置专用的开关柜或开关箱,柜(箱)内必须安装过流、过载、短路、及漏电保护等电器装置。机械设备和开关柜设置的保护接零或接地、开关柜(箱)的防雨、防潮措施及柜(箱)内开关电器装置、开关柜(箱)的安装等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及本规程第十五章的有关规定。
1.6 夜间施工应有安全和足够的照明,手持式行灯应使用安全电压。在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需要及时撤离作业点时,必须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装置。照明灯具的选择、安装、使用等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及本规程第十五章的有关规定。
1.7 使用自备发电机组,应有专人管理,并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及本规程第十五章的有关规定。
1.8 各型钻机应由熟练钻工操作,主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所有孔口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1.9 设备运转时,严禁任何人触摸或跨越转动、传动部分和钢丝绳。严禁钻盘上站人。
1.10 升降钻具(或冲抓作业)时,孔口作业人员应站在钻具起落范围之外。
1.11 升降钻具前,必须检查升降机制动装置和离合器及操作把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检查提引器防脱钩锁是否牢靠。
1.12 升降作业时,不得用手直接清洗钻具。在钻具悬吊情况下,不得检查和更换钻头翼片。
1.13 用转盘扭卸钻杆时,垫叉应有安全钩,禁止使用快速档。遇扭卸不动情况应改用人力大锤敲打振动,禁止使用机械或液压系统强行扭卸。
1.14 放倒、卸下钻具时,禁止人员在钻具倒下范围内站立或通过,同时不得碰撞孔口附近的电缆、电线。向下拖拉卸下钻具时,只能用手托住钻杆向外拉,禁止将钻杆放在肩上拖拉。
1.15 塔上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钻架平台上禁止放置材料和工具。
1.16 处理孔内事故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应先了解分析孔内情况,包括下入孔内钻杆,工具的联接牢固程度等情况。同时,必须对现场有关设备、工具等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2 严禁超负荷强力起拔事故钻具。
3 反钻具时,应使用钢丝绳反管器,使用链钳反管时应有反管安全措施,在反弹范围内不得站人。不得使用管钳反管。
4 顶、反钻具时,除直接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应撤至安全地带。
5 严禁操作人员进入孔内。
1.17 作业现场进行电、气焊作业,应遵守本规程第四、十一章的有关规定。
1.18 作业中,当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桩锤落下垫好。检修时不得悬吊桩锤。
1.19 需要爆破作业配合时,应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1.20 工地内的危险区域应用围栏、盖板等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并设置警告标志牌,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1.21 钻机施工必备的泥浆池(水池)、沉淀池、循环槽等的布设,应遵守“需要、方便、环保、文明”的原则。
1.22 遇有雷雨、大雾和六级以上大风恶劣气候时,应停止一切作业。当风力超过七级或有风暴警报时,应将打桩机顺风向停置,并应增加缆风绳,或将桩立柱放倒地面上。立柱长度在27m以上时,应提前放倒。
1.23 作业后,应将打桩机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将桩锤落下垫实,并切断动力电源。
第二节 设备安装、拆卸与迁移
2.1 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除应严格按照其出厂说明书及编制的专项方案安装、拆除方案进行。
2.2 机械设备在迁移前,应查明行使路线上的桥梁、涵洞的上部净空及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通过桥梁时,应采用低速挡慢行,在桥面上不得转向或制动。承载能力不够的桥梁,必须事先制定加固措施。
2.3 机械设备必须安装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遇松软的场地必须先夯实,并加垫基台木和木版。在台架上作业的钻机,钻机底盘与台架必须可靠连接。
2.4 机械设备必须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回转钻机的回转中心、冲击(冲抓)钻机钻架天车滑轮槽缘的沿垂线应对准桩孔位置,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10~15mm)。
2.5 必须在机械设备的传动部分(明齿轮、万向轮、皮带和加压轮)的外部安装牢固的防护栏杆或防护罩,加压轮用的钢丝绳必须加防护套。
2.6 铺设在台架(平台)上的木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当采用钢板铺设时,钢板板面应有防滑措施。
2.7 塔架的梯子、工作台及其防护栏杆必须安装牢固、可靠,防护栏杆净高度应不低于1.2m。滑轮与天车轮必须使用铸钢件,天车轮要有天车挡板。必须装上钢丝绳升限位器和防止钢丝绳跳槽的安全挡板。
2.8 塔架不得安装在架空输电线路的下方,塔架竖起(安装)或放倒(拆卸),其外侧边缘与架空输电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并符合本规程第2.0.16条和第4.0.17条的规定。
2.9 安装、拆卸和迁移塔架时,必须服从机(班)长或技术人员的统一指挥,严禁作业人员上下抛掷工具和物件,严禁塔上塔下同时作业,严禁在塔上或高处作业位置存放拆装工具和物件就。在整体竖起或放倒塔架时,施工人员应离开塔架倒俯范围。
2.10 设备在现场内迁移时,作业人员应先检查并清除途中的障碍物,必须设专人照看电缆,防止轧损。无关人员应撤至安全地带。
2.11 采用轨道、滚筒方式移动平台时,作业人员应先检查轨道、滑轮、滚筒、钢丝绳、支腿油缸等安全情况,移动时应力求平稳、匀速,防止倾倒。
2.12 车装钻机移位时,要放倒桅杆,拆除电缆、胶管,钻车到位后,立即用三角木楔车轮,并保证支腿坐落在基台木上。
2.13 用汽车装运机械设备时,要将物件放稳绑牢,装卸由有经验的人指挥。禁止超荷装载。人力装卸车时所用跳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并设有防滑挡,架放坡度不得大于20°,落地一端要有防滑措施。
2.14 冲击钻、冲抓锥的三角架或人字架的安装高度不得低于7.5m,两腿间角度不小于75°,底腿要固定,装好平拉手,安全系数不小于5,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6。
第三节 桩位放样
3.1 测量人员在测量前应了解作业区域有无未及时回填的桩孔。测量、立尺时不得倒退行走。
3.2 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测量时,标尺定点立尺、收尺时应注意保持与四周及上空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得小于本规程第2.0.16条的规定。
3.3 测量钉桩时不得对面使锤,并应注意周围作业人员的安全。钢钎和其他工具不得随意抛掷。
3.4 与雷雨时不得在高压线、大树下工作及停留。
第四节 埋设护筒
4.1 开挖护筒,除应遵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遵守本规程第十四章第二节的有关规定。
4.2 裸孔开挖时,挖掘深度一般不超过2m;否则,必须采取护筒跟进或浇注混凝土护壁围壁等措施。
4.3 挖掘深度超过2m时,应在孔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第三章的有关要求。
4.4 孔内有人挖掘作业,孔口必须有人监护。如孔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作业。
4.5 在腐植土较厚地层挖孔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并应有专人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如孔内散发出异味,应立即暂停作业撤至地面,并报告施工负责人,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4.6 孔内挖掘遇有大石块需要吊运清出时,在装好石块后,孔内人员必须上到地面后,才能吊运石块。
4.7 孔内需要抽水,应在挖孔作业人员上到地面后在进行,水泵必须加装漏电保护装置。
4.8 在易塌的砂层宜采用双层护筒方法施工,在外层护筒内挖砂土,使护筒跟进,挖到预定深度,在安设正式护筒。
4.9 停止作业时,孔口应用盖板盖严并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牌。
第五节 钻进成孔
5.1 操作泵吸反循环回转钻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作业前检查钻机传动部位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紧固所有螺栓,将地面管线与孔内钻具可靠连接,做到不漏、不堵。
2 开动钻机前,应先启动砂石泵,等形成正常反循环后才能开动钻机慢速回转下放钻头入孔,待钻头正常工作后逐渐加大转速,调整钻压。
3 钻机主操作手应精力集中,随时观察机械运转情况和指示仪表量值显示,感知孔内反映信息,及时调整技术参数。
4 加接钻杆时,应先停钻并将钻具提升离孔底1m左右,让冲洗液循环1~2min,然后停泵加接钻杆,并拧紧上牢。防止螺栓、螺母或工具等掉入孔内。
5 钻进成孔过程中若孔内出现塌孔、涌沙等异常情况,应将钻具提升离开孔底控制泵量,在保持冲洗液循环的同时向孔内输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浆。
6 起钻操作要轻稳,防止钻头拖刮孔壁,并向孔内补入适量冲洗液。
5.2 操作正循环回转钻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检查冲洗液循环系统是否齐全可靠,并根据钻进地层性质调配重度、年黏度适宜的冲洗液(泥浆)其他检查应遵守本节第5.1条第一款的规定。
2 应严格遵守正循环钻进启动程序,即:①下钻具入孔内,使钻头距孔底渣面50~80mm;②开动泥浆泵,让冲洗液循环2~3min;③启动钻机,并循环先轻后压慢转,逐渐增加转速、增大钻压。
3 正常钻进时,应随时掌握升降机、钢丝绳的松紧度,减少钻杆和水龙头的晃动。钻进过程中若遇易塌地层,应适当加大泥浆的重度和黏度。
5.3 潜水电钻成孔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潜水电钻的启动、钻速的控制等应符合本节第6.2条第二款的规定。电钻上应加焊吊环,栓上钢丝绳通至孔口吊住。电钻必须安设过载保护装置,其跳闸电流为80~100a。
2 升降电钻或钻进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收放电缆和进浆胶管,钻进中送放要及时,应勤放少放;提升钻具时,卷扬机操作手与收放线人员要配合好,防止提快收慢。
5.4 冲抓锥成孔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应先收紧内套钢丝绳将锥提起,检查锥的中心位置是否与护筒中心一致。检查锥架、底腿是否牢固。检查卷扬机和自动挂脱部件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2 卷扬机的操作要平稳,要控制好放绳量,发现钢丝绳摆动厉害时,要停止作业查明原因。
3 应根据冲抓岩土的松散度选择合适的冲程:冲抓松散层宜选小冲程(0.5~1.0m);冲抓砂卵石层宜选中等冲程(1~2m);当砂卵石较密实时可加大冲程(2~3m)。
5.5 冲击钻成孔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施钻前的检查应遵守本节第5.4第一款的规定。
2 冲击钻进时应控制好钢丝绳放松量,即要防止放得过多,也要防止放得过少,放绳要适量。若用卷扬机施工应有有效措施控制冲程。冲击钻头下到孔底后要及时收绳提起钻头。
3 在基岩中冲击钻进时,宜采用高冲程(2.5~3.5m)。其他岩性层中的冲层量参见本节第5.4条第三款。
4 每次捞渣后,应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或黏土,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5~2m。
5 作业时,孔口附近禁止站人。
5.6 螺栓钻成孔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开钻前应纵横调平钻机,安装导向套。
2 开孔时,应缓慢回转,保持转杆垂直。
3 钻进时,应保持钻具工作平稳,随时清理孔口积土。发生卡钻、夹钻时,不得强行钻进或提升,应缓慢回转,上下活动。
5.7 沉管桩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检查桩尖埋设位置是否与设计桩位相符合,钢管套入桩尖后应保持两者轴线一致。
2 给钢管施加的锤击(或振动)力应均匀,让施加力落于钢管中心,严禁打偏锤。
3 成孔过程要随时注意桩管沉入情况,控制好收放钢丝绳的长度。向上拔管时,要垂直向上边振动边拔。遇到卡管时,不得强行蛮拉。
4 采用二次“复打”方式时,应清除钢管外的泥沙,前后两次沉管的轴向应重合。
5 用振动沉管法成孔时,开机前操作人员必须发出信号,振动锤下禁止站人,用收紧钢丝绳加压时,应随桩管沉入随时调整钢丝绳,防止抬起机架。
6 在打沉管桩时,孔口和桩架附近不得有人站立或停留。
7 停止作业时,应将桩管底部放在地面垫木上,不得悬吊在桩架上。
8 在桩管打到预定深度后,应将桩锤提升到4m以上锁住后,才可检查桩管、浇注混凝土。
第六节 人工挖孔
6.1 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正确使用。作业时除应遵守本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本规程第十四章的有关规定。
6.2 人工挖空作业施工用电应符合本章地一节的有关规定,桩孔内作业如需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灯具应符合防爆要求,孔内电缆必须固定并有防破损、防潮的措施。
6.3 夜间禁止人工挖孔作业。
6.4 多孔施工应间隔开挖,相邻的桩孔不能同时进行挖孔作业。
6.5 孔口操作平台应自成体系,防止在护壁下沉时被拉垮。
6.6 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作业时不得吸烟,不得穿化纤衣裤,不得在孔内使用明火。同一人在孔内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h。
6.7 班前和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是否牢固、灵活;支腿是否牢固稳定;起重钢丝绳及其与挂钩的联接、挂钩的安全卡环、防坠保护装置等是否牢固、可靠;提桶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6.8 必须遵守逐节施工的原则,即必须做到挖一节土,做一节混凝土护壁。孔内开挖作业必须待护壁稳定后在挖下一节。
6.9 桩孔扩底(适宜于黏土层,硬实砂土层)应采用间隔削土法,留一部分土做支撑,待浇灌混凝土前再挖支撑土。淤泥层、松散沙层(含流沙层)不宜人工扩底。
6.10 正在施工的桩孔,每天班前应将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至少5min,经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下人作业。当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尚应加大送风量。
6.11 孔内有人作业,孔口应有专人监护。发现护壁变形、涌水、流沙以及有异味气体等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将孔内作业人员撤至地面,并报告施工负责人处理,在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6.12 开挖复杂的土层结构时,每挖0.5~1.0m应用手钻或不小于φ16钢筋对孔底做品字形探查,检查孔底面以下是否有洞穴、涌沙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6.13 作业人员上下孔井,应使用安全性能可靠的吊笼或爬梯,使用吊笼时起重机械各种保险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装作业人员和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桩孔内壁应设置尼龙保险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作业面,做为救急备用。
6.14 在桩孔内作业需要的工具放在提桶内递送,长柄工具应将重的一头放在提桶底部,上端用绳捆绑在起重绳上。禁止向孔内抛掷,禁止工具与土方混装提升。
6.15 当桩孔探至5m以下时,应在孔底面3m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半圆形的防护罩,防护罩可用钢(木)板做成,当装运挖出土方的提桶上下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并站在防护罩下。由孔内往上提升大石块时,孔内不得有人,孔内作业人员在装载好物件后,必须先上到地面上后才可提升。
6.16 孔底凿岩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法,并必须加大送风量。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凿岩工具用电必须符合本规程第十五章的有关规定。
6.17 排除孔内积水应使用潜水泵,不得用内燃机放在孔内作为排水动力,排水过程孔内不得有人。排水作业结束,必须在切断潜水泵电源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孔内。
6.18 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桩孔周边2m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杂物或挖出的土方。
6.19 机动车辆需在作业现场内通行,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对其行使路线进行专项规划。机动车辆在作业现场内行使时,其行使路线近旁的桩孔内不得有人作业。
6.20 孔口地面应设置好排水系统,以防积水向孔内回灌。如孔口附近出现泥泞现象必须及时清理。
6.21 孔内停止作业时,必须盖好孔口或设置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将孔口封闭围住,并应设立醒目的警示牌,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6.22 挖孔成型后,必须在当天验收并立即下置护筒或灌注混凝土,以防塌孔。
第七节 混凝土灌注
7.1 运移钢筋笼的通道上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多人合运钢筋笼必须保持起杠、落杠抬运动作协调,使用的绳、杠要安全、可靠。
7.2 吊装钢筋笼时,吊钩与钢笼的连接要安全、可靠。
7.3 起吊钢筋笼入孔前,应先检查清理孔口附近的杂物、工具等物件,起吊过程中钢筋笼不得碰、挂电缆和其他物件、设备。在钢筋笼倒俯范围内禁止站人。
7.4 向孔内下置钢筋笼时,必须吊直扶正,孔口作业人员要站在干净、清洁、无泥泞的地面上作业,下笼动作要缓慢、平稳。下笼遇阻时,应查清钢筋笼受阻的原因,禁止作业人员在钢筋笼上踩踏加压或盲目采用其他加压方式强行下压钢筋笼。也不得回程提起钢筋笼盲目地向下冲、砸、礅。
7.5 采用人力搬运灌浆管时,应该用木质杠子(长度1.2m以上)插入2/3用手托着抬运。禁止使用金属杆(管)插入管内作业抬运工具,禁止放在肩上抬运。
7.6 下置灌浆管前,应先将孔口周围的防护地板铺好,仔细检查灌浆管的接头丝扣是否完好并清洁、上油。
7.7 起吊灌浆管时,禁止扶管人员用手托触管口底端扶送,升降机操作要平稳,防止管子甩荡伤人。
7.8 下置导管途中遇阻时,要判明受阻原因,要防止导管偶受钢筋笼的箍筋阻挡出现突然下沉而伤人。提起管子转动时,禁止反向转动。
7.9 向储料斗内倒入的混凝土重量不得超过储料斗横梁及起吊绳u形环、设备等允许的负荷量。
7.10 储料斗被吊起运行时,其下方严禁站人,作业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扶持料斗,只能有拉绳稳定料斗。
7.11 灌浆过程中,升降机、吊车操作人员必须与孔口塔上人员紧密配合,应按孔口作业人员指令进行操作,操作动作要稳当、准确。
7.12 升降和上下料抖动导管时,任何人员不得站在漏斗下方,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漏斗上面观察混凝土下泄情况。
7.13 在测定沉渣厚度和灌筑高度时,孔口应停止其他作业。
7.14 灌筑完毕后,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 对低于现场地面标高的桩孔孔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应加盖并设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
2 料斗应放回地面。需要拉到塔架上停放的,挂斗车的升降机一定要刹紧,并用绳子捆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