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管操作规程有哪些
篇1
束管监测工操作规程
束管监测工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系统检查:确保束管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监测管路、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及数据记录设备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安装与布置: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合理布置束管,确保覆盖所有监测区域。
3. 注气与采样:通过注气设备将气体注入束管,进行循环采样,收集地层释放的气体。
4. 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数据采集器定时读取各监测点的压力变化,分析气体成分,评估地层稳定性。
5. 报告编写与反馈:根据监测结果,编写详细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为决策提供依据。
篇2
束管监测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组件:束管、采集器、气体分析仪、数据处理单元和监控软件。束管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篇3
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
一、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束管监测系统主要由气样采集装置、传输管道、气体分析仪和中央控制系统四部分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井下巷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及甲烷含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束管监测人员的职责
1. 定期检查束管系统的完好性,包括管道连接、阀门状态、分析仪精度等。
2. 根据设定的监测频率,及时采集并分析气样。
3. 对异常数据进行记录和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4. 参与系统故障排查与维修工作。
5. 协助制定和更新束管监测的规章制度。
篇4
束管监测员操作规程
束管监测员在矿井安全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气体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以下是束管监测员的主要操作步骤:
1. 系统检查:每日开始工作前,对束管监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完好性、连接的紧密性及传感器的灵敏度。
2. 数据采集:定期从束管中抽取气体样本,通过分析仪检测其成分,如氧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3. 数据记录:将采集到的数据准确记录在监测日志上,并及时更新到监控系统中。
4. 异常处理:当监测数据超出安全范围时,立即报警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同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5. 维护保养:定期对束管、监测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报告编写:每周或每月提交束管监测报告,总结近期气体变化趋势,提出预防措施或改进建议。
篇5
束管监测维护工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检查:每日开始工作前,需对束管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管道、连接件、传感器等设备完好无损。
2. 数据采集:定期收集并记录束管内的气体样本,通过分析设备检测气体成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 系统清洗: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束管清洗,防止杂质积累影响监测结果。
4. 故障排查: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故障排查并及时修复。
5. 维护记录:详细记录每次维护工作,包括操作内容、时间、结果及存在问题,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篇6
束管操作规程
1. 束管准备:确保束管材料无损伤,清洁干燥,适合安装环境。
2. 安装定位:根据工程设计图,精确测量并标记束管的位置和走向。
3. 管道连接:将束管与设备或管道接口正确对接,使用专用接头或密封件确保无泄漏。
4. 固定支撑:安装束管支架,保证束管在运行中稳定,防止因振动导致损坏。
5. 检查测试:进行气密性检查,确认束管连接无泄漏,必要时进行压力试验。
6. 防护处理:对束管进行防腐、防磨等防护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7. 文档记录:记录束管安装的详细信息,包括位置、连接方式、测试结果等。
篇7
束管监测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与检查
1. 确保束管系统各部件完好无损,包括监测管道、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
2. 检查电源线和通讯线路是否连接稳定,无破损或松动现象。
3. 核实束管内的气体传输通道畅通,无堵塞或泄漏。
二、操作流程
1. 启动设备前,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无火源、易燃物及高压设备。
2. 按照操作手册步骤开启设备,设置合适的检测参数。
3. 定期抽取束管内气体样本,进行分析并记录数据。
4. 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故障排查或报告。
三、维护保养
1. 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灰尘,保持设备清洁。
2. 检查束管的密封性,必要时更换密封件。
3.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应急处理
1. 设定应急预案,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安全集合点。
2. 遇到气体泄漏,应迅速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通风系统。
3. 在安全区域拨打报警电话,报告事故详情。
束管监测人员操作规程范文
(一)、束管监测点的选择
第1条、监测点应选择在有浮煤、被压酥的煤柱等可能自燃的地点,(如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运输巷和停采线、煤巷的高冒区等),采掘过程中有漏风和可能积热的地点,以及有丢失煤的采空区密闭内。
第2条、测点应尽量布置在标高较高处、主要漏风通道中压差最大位置处。
(二)、管路敷设
第3条、敷设管路时应尽量使路径短、少拐弯,以便减少阻力,防止曲线破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选路径应在行人少、支护完好的巷道内,防止管路被破坏。管路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打孔。
2、所选路径温差变化幅度要小,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点要在温度低的一侧设置除水器或其他设施,标高差较大的斜巷(或立井)应在底部设置除水器。
3、接管箱、除水器、采样箱的接头要严密不漏气,且安设位置应与人体高度相适应。,
第4条、管路吊挂要整齐有序,2条以上的分散管路应设置管夹板,以便于检查和维修。 ’
第5条、管路敷设完毕后,从地面化验室到井下各测点,整个系统要进行统一编号,并用压气检查管路顺序是否混乱,乱的要及时调整。每一条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在测点释放标准气体,详细地记录管路负压值、气体传输时间,并和地面仪器分析的数值进行比较,管路传输损失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否则应进一步检查管路的气密性。
(三)、管路的维护
第6条、应检查管路的漏气、堵塞、破坏等情况。检查管路的漏气和堵塞有以下2个步骤:
1、当地面压力表负压值突然降低时,说明管路出现了断路漏气现象;压力表负压值增高时,说明管路发生了堵塞。
2、通过地面压力表变化找出故障管路后,应携带负压表对井下管路逐段进行检查,查出故障的具体区段和地点。
第7条、管路发生故障后,要及时进行处理。管路断开或接头漏气时,要接好或密封;发生水堵时要用空气压缩机加压空气吹有故障的管路(先用低压吹3~5分钟,后用0.3~0.5兆帕的压力吹,一般吹20分钟),除水后要复查管路的气密性。
第8条、应经常检查管路系统,定期打开接管箱、除水器,排除积水。
(四)、井下安设、维修管路时的注意事项
第9条、在运输大巷中工作时,应时刻注意来往车辆;束管横过架空线时必须先停电,后工作。
第10条、进入工作地点要先检查顶帮支护的安全情况,有隐患应立即排除。
第11条、禁止进入盲巷工作。在微风巷道或密闭前工作时,必须先检查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在浓度不超限时,方可进行工作。
(五)、测定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第12条、根据仪器记录纸上描出的气体高峰值,按档次换算成气体的实际浓度,并准确地填入记录表内。
第13条、根据记录表内的数据,每天在坐标纸上描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
第14条、对放炮地点的炮烟影响、高浓度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干扰等,要根据该处一氧化碳有无上升趋势进行正确判断,防止误报;必要时可用色谱仪进行分析对照。
第15条、定期对井下各测点的气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每月要有专门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向区值班领导汇报,确定有发火征兆时,向矿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