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危险安全操作前的准备
1. 识别风险:在开始任何操作前,务必了解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设备、材料、环境等。
2. 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性质,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
3. 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无损坏、漏电等安全隐患。
4. 工作区域: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消除可能导致滑倒、绊倒的障碍物。
二、危险安全操作过程
1. 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改变设备设置或作业流程。
2. 危险警示:设立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提醒他人远离危险区域。
3. 监控与沟通:保持对工作环境的持续监控,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 应急准备:熟悉应急预案,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安全地撤离。
三、危险安全操作后的处理
1. 清理现场:完成工作后,清理工具和废弃物,恢复工作区域原貌。
2.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及时修复潜在问题。
3. 记录与报告:如实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必要时向上级报告。
标准
1. 符合国家及行业安全法规,确保所有操作符合相关标准。
2. 建立并实施定期的安全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设立安全监督机制,对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 定期评估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改进。
考试题及答案
1. 问题:在开始危险操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案:识别风险、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检查设备、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2. 问题: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安全? 答案:遵守操作规程、设立危险警示、保持沟通并做好应急准备。
3. 问题:操作结束后,应如何处理? 答案:清理现场、设备维护、记录与报告异常情况。
4. 问题:企业应如何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 答案:遵守法规、定期培训、设立监督机制、评估并更新规程。
危险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危险化学物品保管、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危险化学物品属于危害物资,必须严格管理,保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所,看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政治上可靠。库内应长期保持通风、干燥、无酸气,必须实行“双管制”:即一人专管,一人监管。
2、危险化学物品严禁放在公共场所,一到达矿区,应立即入库。
3、领用危险化学物品,必须有至少两人在场,配用氰化钠也必须至少两人在场,剩余的氰化钠必须封存。
4、严禁盗用危险化学物品,一经发现,马上送公安机关处理,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危险化学物品应储存在干燥无酸的低碳不锈钢或塑料桶中。
6、危险化学物品必须用专用车辆运输,必须由保安人员专人押送,严禁在公共场所及居民点逗留。
7、一旦危险化学物品丢失,无论数量大小,必须马上向矿部或公安机关报告。
8、危险化学物品必须用于生产,任何人不准挪作他用,否则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9、上班时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酒后上班。
第2篇 液体化学危险品罐车司机岗位安全规程
1 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及《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执行厂区运输安全条例及汽车大队有关安全规定。
2 做好车辆出车前、作业中、回场后的点检工作,并做好记录,对各类安全装置、报警装置、消防器材、危险品标志等进行检查,发现失效及时报修,严禁带“病”出车。
3 驾驶车辆必须带好驾驶证、行驶证、上岗证,以及危险品运输须持有的各类有效证件。车辆行驶作业过程中必须执行“十项”确认标准;
4 必须掌握装载物品的安全技术(msds),以及《危险品运输(异常)事故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内容。装卸作业必须规范穿戴好专业的劳防用品。
5 装载前,对车辆的罐体外表、管道、压力表、安全阀及各阀门等进行再次确认,严禁带故障作业。
6 装载中,开闭罐体投料盖及罐顶作业,必须佩戴安全保险带,并在安全区域监控装载全过程。严禁在作业现场吸烟。
7 重车行驶途中,不准携带其他危险物品;不准搭乘无关人员;不得重车过夜;不准随意停放,临时停放必须汇报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措施后方可执行,作业人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
8 液体危险品卸车前必须做到:
8.1用红白警示绳围拦作业区域
8.2经现场收料人员签收确认后,按指定接口进行软管连接;确认作业点的水源、标牌、色标、短接头及现场安全技术牌是否安全有效;
8.3驾驶员拆装卸料管时,必须佩戴好面罩、戴好防酸手套,按指定接口进行软管连接;
8.4软管接口螺丝必须用四个螺栓紧固,确认不滴漏。
8.5确认充填口盖固定脚无异常;
8.6压送前,必须对以上内容进行“指唱”确认。
9 压送排放中,作业人员必须坐在驾驶室或安全区域,观察压力表动态软管动态和作业环境等动态,如有异常或发生事故,立即按《危险品运输(异常)事故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处置。作业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10 卸载后,必须确认罐体无压力,各阀门关闭后,方可拆卸软管接头,并安装防滴漏装置。残液严禁滴漏在残液槽外。
11驾驶室翻起时,液体危险品作业人员必须从车辆侧面托起,同时须确认保险完好有效,方准进行各项相关作业。
12 上下车辆和罐体必须拉好扶手,注意防滑,不准反向下车。下车后必须关好车门。人离车8m外必须熄火、关闭总电门并带走车辆钥匙。
13 倒车前,应确认车辆周围环境安全后,在押运员的指挥下方可倒车。
14 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第3篇 装卸搬运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操作规程
(1)在装卸搬运化学危险物品前,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物品性质,检查装卸搬运的工具是否牢固,不牢固的应予更换或修理。如工具上曾被易燃物、有机物、酸、碱等污染的,必须清洗后方可使用。
(2)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物资的危险特性,分别穿戴相应合适的防护用具,工作对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品更应加强注意。防护用具包括工作服、橡皮围裙、橡皮袖罩、橡皮手套、长筒胶靴、防毒面具、滤毒口罩、纱口罩、纱手套和护目镜等。操作前应由专人检查用具是否妥善,穿戴是否合适。操作后应进行清洗或消毒,放在专用的箱柜中保管。
(3)操作中对化学危险物品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碰摔、震动。液体铁桶包装下垛时,不可用跳板快速溜放,应在地上,垛旁垫旧轮胎或其他松软物,缓慢下。标有不可倒置标志的物品切勿倒放。发现包装破漏,必须移至安全地点整修,或更换包装。整修时不应使用可能发生火花的工具。化学危险物品撒落在地面、车反上时,应及时扫除,对易燃易爆物品应用松软物经水浸湿后扫除。
(4)在装卸搬运化学危险物品时,不得饮酒、吸烟。工作完毕后根据工作情况和危险品的性质、及时清洗手、脸、漱口或淋浴。装卸搬运毒害品时,必须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如果发现恶心、头晕等中毒现象,应立即到新鲜空气处休息,脱去工作服和防护用具,清洗皮肤沾染部分,重者送医院诊治。
(5)装卸搬运爆炸品,一级易燃品、一级氧化剂时,不得使用铁轮车、电瓶车(没有装置控制火星设备的电瓶车),及其他无防爆装置的运输工具。参加作业的人员不得穿带有铁钉的鞋子。禁止滚动铁桶,不得踩踏化学危险物品及其包装(指爆炸品)。装车时,必须力求稳固,不得堆装过高,如氯酸钾(钠)车后亦不准带拖车,装卸搬运一般宜在白天进行,并避免日晒。在炎热季节,应在早晚作业,晚间作业应用防爆式或封闭式的安全照明。雨、雪、冰封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6)装卸搬运强腐蚀性物品,操作前应检查箱底是否已被腐蚀,以防脱底发生危险。搬运时禁止肩杠、背负或用双手揽抱,只能挑、抬或用车子搬运。搬运堆码时,不可倒置、倾斜、震荡,以免液体溅出发生危险。在现场须备有清水、苏打水或衡醋酸等,以备急救时应用。
(7)装卸搬运放射性物品时,不得肩扛、背负或揽抱。并尽量减少人体与物品包装的接触,应轻拿轻放,防止摔破包装。工作完毕后以肥皂和水清洗手脸和淋浴后才可进食饮水。对防护用具和使用工具,须经仔细洗刷,除去射线感染。对沾染放射性的污水,不得随便流散,应引入深沟或进行处理。废物应挖深坑埋赶掉。
(8)两种性能互相抵触的物品,不得同地装卸,同车(船)并运。对怕热、怕潮物品,应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第4篇 危险品车押运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押运人员,在出发前应协助驾驶员检查车况和检查装载危险品所具备的条件:如灭火器、危险品标志等。车况良好,具备装载危险品条件,方可出车。
二、在进行装卸时要认真检查装卸现场的安全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危险货物的装卸工作。
三、押运人员出发前,必须检查随身携带证件。装卸危险货物时要穿戴好一切安全防护用品,戴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防护面具。
四、运输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掌握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五、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必须掌握所押运危险品性质、危险特性以及包装容器的实用特性。
六、认真押运货物,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确保不发生货损、货差,做好交接工作。配合督促驾驶员做好危险化学品及行车安全工作,安全到达目的地。
七、押运员必须严格遵守危化品装卸操作规程,并按照危化品装卸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工作,做到装卸前设备及附件是否完好,发现有不安全因素,严禁装卸。车辆临时停放时,押运员查看周围情况,不得离开车辆。
八、押运员必须熟知运输危险品货物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第5篇 钢结构施工焊工危险因素安全防护规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调整,以奥运会场馆为代表的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标志着我国建筑钢结构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建筑市场的新变化给钢结构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钢结构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体现建筑艺术风格,钢结构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构件形状多变、节点复杂的特点。焊接是实现这种构造连接的主要方法。但是焊接的专业性很强,对焊接工艺、焊接环境、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现场节点焊接具有操作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同时随着新品种钢材的推广和应用,无参考经验的焊接新问题不断出现,钢结构焊接的难度也在相应提高。因此焊接仍然是钢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钢结构施工现场的焊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依然存在新风险,面临新挑战。
同时,如果焊接质量不好或有隐患,还会导致工程结构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引发其它二次事故。综合分析本行业焊工的危险性和有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确保焊工人身安全,杜绝发生各类事故,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建筑钢结构施工现场焊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分析。
1.1 铜结构建筑类型和安装工艺方法
钢结构建筑可分为轻型钢结构(含门式钢架)、重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含网架、网壳、空间桁架)、住宅钢结构五大类。包括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两个过程。钢结构施工就是将加工制作好的构件,按照一定的次序,吊装、拼装到设计预定的位置,然后进行测量校正、连接固定,逐件逐单元地集成并最终形成结构体系的过程,其安装工艺方法根据钢结构工程类型现场决定。施工现场焊接常用手工电弧焊,特殊情况下使用钨极氩弧焊、co2气焊保护焊。切割方法:氧一乙炔焰气割,砂轮机切割。
1 2施工项目管理状况。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差别较大,普遍存在重视进度、强调质量而忽视安全的管理现状。
1.3 施工现场焊工的工作环境。
钢结构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安装工艺方法决定了焊工的工作环境:1)高空作业。2)露天作业。3)多工种交叉施工作业。4)操作空间有限,多障碍环境作业。5)操作位置多变,现场交通不便。6)施工场地有限,现场临时堆放材料设备多。7)高温、严寒、雨雪雾风等恶劣气象环境。8)夜间、光线灰暗能见度低的环境。9)接触带电导体、金属构件的环境。10)接触易燃易爆材料环境。11)接触高温热辐射的环境。
1.4 施工现场焊工的工作条件。
与其他行业焊工相比,钢结构施工现场的焊工手工操作多,机械化程度低。施工现场流动性大,工地后勤保障普遍跟不上,安全投入不够,劳保用品发放不及时,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2 建筑钢结构施工现场焊工的危害因素分析
施工现场是施工因素的集中点。由于多工种立体作业,各种材料设备临时堆放,人员、材料、设备又不停地流动,在此环境下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施现场存在多种危害因素,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
在钢结构施工现场直接操作的焊工,一方面自身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存在危害因素,另一方面处于交叉作业、高空作业、恶劣气象天气、受限空间等等特殊工作环境,又随时随地活动于其他危害因素的包围之中。而事故的发生,通常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其往往是由若干因素在一起共同作用,达到事故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引发的。因此项目部必须经常对焊工进行危害因素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结合钢结构工程特点、焊工的专业特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目前一般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状况,建筑钢结构施工现场焊工的易发事故类别主要有触电、火灾、爆炸、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中暑、烫伤、电弧烧伤这几种。具体危害因索分析如下:
2.1 触电。焊工发生触电的概率最高。焊工易接触焊钳、焊条、接线柱、高压电线等直接带电体和绝缘损坏的电缆线、漏电的焊机外壳、带电的金属结构等间接带电体:而焊工劳保防护用品有缺陷或未穿戴,夏季身体出汗:节点杆件多,操作空间狭小,障碍物多,接地回格短路,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焊接工位绝缘隔离破损;雨雪雾等潮湿环境;照明光线不足;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随便合闸等等都易引发触电事故
2.2 高空坠落的危害因素:登高梯子、脚手架板失稳;在工作点焊接时未系安全带或不系安全带在杆件上行走;安全带损伤;安全带低挂高用,挂杆失稳;未架设安全网;高温环境中暑、头晕、站立过快;雪雨风雾环境焊工踩空、滑倒;切割构件时,构件突然分离,张力打击操作人员;触电失稳:焊工带病高空作业。
2.3 物体打击。危害因素从两方面分析。其一焊工受伤:交叉作业现场无隔离保护。其二焊工伤人:焊工工作点的工具材料滑落,焊工随意抛弃废弃物,切割件脱离,点焊件固定不牢,结构件倾倒。
2.4 火灾、爆炸危害因素:交叉作业现场,焊接或切割点周围或下方存有易燃易爆的汽油、油漆、气瓶、装潢材料,距离不够又未采取隔离措施,无监护措施,无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物的存放点焊接回路线搭接处有打火花现象:个人防护用品沾有油脂,使用漏气的调节阀、割枪、气带、气瓶气割工具;气瓶高温下爆晒;用氧气吹扫工作服等不良习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5 电弧烧伤危害因素;焊钳工件短路时闭合电源开关或正在操作时拉开电源开关,开关起弧伤手;未戴个人防护用品焊接作业,电弧伤手伤眼或伤其他裸露皮肤。
2.6 烫伤危害因素:接触焊缝、切割缝或未冷却的工件,未穿戴防护用品。
2.7 中暑危害因素:高温天气环境持续焊接,焊工出汗太多。施工组织安排不当,盲目抢进度。防暑降温措施不到位。
施工现场焊工各类易发事故和具体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是人、物、环境三大要素。人的因素包含焊工本人、现场其他工种人员、管理人员,这三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会造成施工现场混乱或直接对焊工带来危害。物的因素包含焊接作业所涉及的设备、工具、材料、构件、防护用品,这些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了危害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高空作业、交叉作业、露天作业、恶劣气象环境等等这类操作现场的环境。其次是项目管理水平这种软环境。项目管理混乱,会直接带来事故,对焊工造成危害。
3 建筑钢结构施工现场焊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3.1 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管理人员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周边环境、临近高压线距离、相临建筑物距离。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象资料,包括近几年的极端气温,降雨、降雪、雷电情况。
2)项目部组织焊工熟悉钢结构工程设计图纸。重点掌握结构类型,节点布置情况;了解施工组织设计中拟定的施工组织方法,安装工艺方法和选定的焊接工艺,焊缝质量要求。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编制单项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与焊工相关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冬(雨)季施工安全措施、防火防爆措施、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要求、立体交叉施工安全隔离措施、结构件临时固定支撑措施。
4)对照施工平面布置图,项目部做好现场施工准备工作:配电线路、材料堆放、设备安装的位置走向符合规范要求。对焊工进行身体检查,岗前培训,重点进行安全教育、焊接操作模拟训练。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5)材料部门准备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配电设备、防护装置;焊接设备:电焊机、气割枪、气瓶;劳保用品:焊帽、气焊镜、绝缘手套和鞋等;周转材料:脚手架、扣件、架板等。项目部组织专人对以上器材进行安全性能检查验收。
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安装、拆除、维修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按规程操作完成。
2)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场内配电箱及电器设备应可靠保护接零。
3)实行三级配电系统,加强配电箱管理。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严禁一机多闸;箱内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工作零线应通过端子板分段连接;电器开关不得歪斜和松动;箱体做到防雨防尘。
4)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漏电保护开关选型必须与用电负荷相匹配,安装使用必须与接地系统相配合。
3.3 焊接工具安全使用防护措施
1)电焊机各导电部分绝缘良好,带电部分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5mω。空载电压值符合标准要求。
2)电焊机的外壳接地(接零)装置螺钉不小于m8。使用期间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3)电焊机必须单独安装电源开关。一次电源线长度不得超过2~3m。焊把线采用多股软铜缆线,截面符合要求,长度20~30m。焊把钳绝缘与隔热性能良好,焊钳与把线连接紧固。
4)不得利用现场金属构件搭接做焊接回路线。
5)启动电焊机时,焊钳与工件不能短路。调节电流应在空载下进行。离开现场,应及时切断电源。
6)电焊机应平稳安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得靠近高热、易燃易爆环境。
3.4 气瓶使用安全防护
1)避免日光暴晒,远离高温、明火、焊渣飞溅及可燃易爆物10m以上。
2)防止剧烈震动与撞击,搬运时轻装轻卸,瓶身应戴有胶圈。
3)使用前用肥皂水检查瓶阀、减压器、回火器是否漏气。严禁用明火验露。瓶阀和减压器不得沾有油污,严禁用沾有油污的手套调节气阀。
4)在电焊作业场所,禁止将电源线搭在气瓶上。
5)瓶阀和减压器应采取防冻措施,一旦冻结应用热水解冻,禁止用明火烘烤或用棍棒敲打解冻。
6)氧气带乙炔带不得混用,不能用其他胶管代替。使用割炬前先检查气路通畅性能、射吸性能和气密性能。
3.5 触电安全防护措施
1)焊接前检查焊接设备的绝缘性能,各接线连接点的牢固性。
2)转移工作地点或焊机发生故障进行检查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开关。开合电源开关,更换电焊条时,应戴绝缘手套;电焊机最好配置空载电压自动切换装置。
3)焊接操作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保障焊工身体与结构件之间绝缘。
4)高空作业前必须由电工先确定周围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隔离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5)高空焊接或切割时,焊工不得将焊把线、气带绕在身上操作。
6)禁止在大风、大雨、雷电、大雪、大雾、空气温度大于90%的恶劣天气环境下进行焊接操作。高温天气施工必须采取绝缘措施,雨季施工搭设防雨棚。
7)施工现场人员应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3.6防火防爆措施
1)焊接或气割作业点周围及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品,10m范围以内应设隔离措施,并设专人看护。必要时在作业点下方设置焊接托盘或垫石棉布,以防熔渣飞溅。作业点附近或地面的孔洞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2)焊接回路线不可乱搭接,作业期间设专人监护焊把线或金属构件的打火现象。
3)焊接或切割作业结束,应将焊钳放在不会发生短路的地方并及时切断电源。清理现场,清除火种,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4)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
3.7高空坠落安全防护措施
1)高空作业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患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者不得登高作业。
2)高空作业时,必须穿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
3)高空作业、临边作业、悬空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置安全可靠的梯子、脚手架、平台、安全带、安全网、吊篮等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应设防护杆,脚手板应捆扎牢固。
4)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禁止高空作业。
5)夜间施工前落实照明措施,确保焊工行走和作业安全。
3.8 物体打击安全防护措施
1)焊接时所用的焊条、工具应放在专用装置内,不得随意乱放,以防坠落伤人。
2)焊接时所用工具、材料、焊条头不得随意抛掷,应使用工具包传递。
3)结构件点焊时,要防止因点焊不牢,焊件脱落伤人。切割工件时,防止切割件脱离伤人。
4)交叉作业现场,应有隔离防护设施,焊工可戴组合式安全帽。
5)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减少交叉作业现场不同工种之间人、机、材料冲突的机会。
3.9 焊工劳保卫生防护措施
1)选用符合作业条件的焊接目镜和面罩。
2)焊工工作服面料一般应为棉帆布,不得用合成纤维织物制作工作服。工作服不应潮湿。
3)焊工手套应选耐磨、耐辐射热的绝缘帆布手套,耐压5kv。
4)焊工绝缘鞋应耐压5kv。
5)高温季节露天焊接应有遮阳通风措施。工地后勤应保障供应防暑降温品。
4 结束语
在建筑钢结构施工现场,焊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具有行业工种的特殊性。作为特种作业人员的焊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害因素,更容易引发多种生产事故。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避免钢结构施工现场发生常见的焊接施工事故。
分析建筑钢结构施工现场焊工的危害因索和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对确保焊工人身安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6篇 通用车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各类通用车床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l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l负责本岗位设备操作或其他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l负责本岗位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l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工件和刀具装卡
装卡工件时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卡盘无防松脱装置或工件装夹不牢,设备高速运转时卡盘或工件飞逸伤人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工件加工
选用刀具不当,或刀具受损有裂纹时,工件加工切削过程中刀具断裂飞出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加工过程测量工件、或排除故障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加工棒料超过机床尾部时,未采取防弯措施,棒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弯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车床接地松动或脱落,接地电阻不符合使用要求,造成车床外壳带电并接触人体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眼镜,加工过程产生的切屑进入眼睛,或高温切屑接触皮肤
眼睛或皮肤伤害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未佩戴工作帽,或违章戴手套操作等,头发或肢体等被运转设备部件夹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使用砂轮机磨刀
使用前未检查,砂轮过期或有裂纹、变薄,或操作不当,造成砂轮碎片溅出伤人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砂轮机防护罩损坏,或操作不当,人员肢体接触砂轮。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设备清扫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铁屑
割伤
操作人员
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4.1 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4.2 高速切削作业时应佩带防护眼镜。4.3 加工铸铁工件、清扫铸铁粉末时,应佩戴活性炭防尘口罩。4.4 车床操作作业不得戴手套;班后停机清理铁屑时,可佩戴帆布手套。4.5 使用砂轮机磨刀时,严禁戴手套作业,应佩戴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5 作业安全要求5.1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5.1.1 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完好,各手柄是否处在正常位置;使用气动夹具夹紧工件的,工作前应检查压缩空气达到工作压力后才能开始工作;检查传动带、齿轮安全罩是否完好有效。5.1.2 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是否有设备和工件、刀具异常情况,是否已经排查;如前一班次工件未加工完成,需检查工件是否夹正、夹牢,刀具是否选用正确并完好无破损。5.1.3 查看周边作业环境是否无异常情况,包括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设备站立的脚踏板是否完好,设备照明是否完好有效、设备及工具箱表面是否未放置工具、杂物等。5.1.4 对设备加注润滑油、进行各项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时,不得开机作业。5.2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5.2.1装卸工件、卡具、安装刀具时,应停机并将刀架、尾座、顶针等移到安全位置,工件安装、拆卸完毕后严禁将紧固扳手留在卡盘上;操作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l工件要夹正、夹牢,对卡盘进行紧固,检查确认紧固有效后方可开机加工;l长、细的工件的尾部应使用顶针进行固定;加工超长料时,必须采取防弯装置,使用有效的中心架或跟刀架;加工棒料超过机床尾部时,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若超出300mm及以上时,应设置牢靠有效的支撑架、中心架、防护栏等;各类防弯、防甩装置应可靠有效,并与警示标志配合使用;l刀具安装要垫好、放正、夹牢,加工前先锁紧方刀架,检查确认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后方可加工;l装好工件和刀具后,应对极限位置进行检查,并将小刀架调到合适位置,以免小刀架导轨碰撞卡盘而发生事故。5.2.2 切削时要精力集中,时刻注意切削进程,严禁随意离开机床,任何情况下不得用手、棉纱等触摸旋转着的工件;操作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l在刀架斜后方可观察切削情况,不得将头部正对工作旋转方向,身体不能离旋转工件太近;l选择合适的切削量,机床运转时严禁进行变速;l纵向或横向自动进给时,严禁大、中拖板超过极限位置,以防脱落或撞卡盘;自动走刀时,人员不得离开设备,随时观察进给位置,及时停止防止碰撞;l测量零件时应停机并将刀架、尾座、顶针等移到安全位置。5.2.3 车刀磨损后,要及时刃磨;使用砂轮机磨刀时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l砂轮机开机前应检查防护装置、砂轮是否完好、有效;l开机后先进行试车,确认工作正常方可使用;l操作时人应站在砂轮的侧面,不得在砂轮侧面磨刀;l磨刀时手应握牢刀具,不得用力过猛;l磨刀时应通电使用砂轮机自带的吸尘装置。5.2.4 清理切屑时应停机并将刀架、尾座、顶针等移到安全位置;操作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l不能用手触摸切屑,清理切屑时应使用拉屑钩、扒屑铲、毛刷等专用工具;l切屑过多、过长、过大时,应使用挡屑板,并及时清理。5.2.5 操作过程中,发现车床有不正常声音及故障、工件或刀具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关闭电源进行处置,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异常,应立即向车间机械修理组报修。5.3 车床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5.3.1 清扫机床时,严禁开机作业,应关闭电源进行。5.3.2 清除切屑应用专用钩子或毛刷等工具,不得用手,防止刀尖、切屑等物划伤手。5.3.3 加油润滑机床导轨时,将溜板箱移至靠近尾架处,防止溜板箱、刀架、卡盘、尾架等相撞。5.3.4 下班前,整理工具及物件,清扫周边地面,并关闭设备控制柜电源开关,填写交接班记录,对车床上未完成的工件情况、设备的异常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6 岗位应急要求6.1 工件和刀具发生松脱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机,停机前人员立即离开工件旋转方向,并通知周边人员离开现场。6.2 切屑进入眼睛、皮肤,立即到厂医务室治疗;若碎片嵌入身体,切勿随意拔出,应由医师负责清理。6.3 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严重的应立即到医院处置。6.4 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6.5 周边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车间当班带班人员(带班室电话-----);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东北大门处集合。
第7篇 爆炸危险品运输技术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1、火药、炸药、火工品(雷管、引信、底火、火帽、点火柱、导火索等),以及由上述品种总装成的产品,总称爆炸危险物品。
2、为了确保爆炸危险品在装卸、搬运、运输绝对安全,必须遵守下列规程:
(1) 凡属保管、装卸、搬运、押运人员都要教育或训练,懂得爆炸危险品的性能掌握安全技术、防火、防爆等知识后,才能担任此项工作。
(2) 从事爆炸危险品工作人员禁止在爆炸物品附近吸烟,工作前和工作中禁止喝酒。
(3) 运输危险品的汽车司机必须是技术熟练,持有正式驾驶证,其他无证人员及学徒不准开车。
(4) 装卸、搬动中必须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投掷、甩手、肩扛(袋装除外)、拖拉碰撞、锤击、翻倒、掉落。
(5) 入库、装车(火车、汽车、手推车)前应先将库房、车箱、车板内所积存的酸、碱、油、泥、砂、石、草、铁屑等一切杂物清扫干净,才许装车。
(6) 装载爆炸危险物品的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装卸工具(小推车)必须事先检查各种机件是否完好,如有故障,不得使用。
(7) 装载爆炸危险物品的火、汽车要配有蓬布,必须包装牢固、严密。并备有灭火器工具,不准使用敞箱车。
(8) 装卸爆炸危险品汽车距离工房、库房、火车箱、堆垛场地,必须在五米以上,司机不得离开岗位。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装卸区。
(9) 遇有雷、电、暴风雨的天气,应暂装卸搬运爆炸危险品。
(10) 小手推车装卸搬运爆炸、危险物品时,如遇道路不平、坡度大要有人扶,防止倒箱。运输危险品的汽车装载量不得超过规定的负荷量,最上一层不得不超过车箱三分之一。货物装好后,司机在行车前要进行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才能开车。
(11) 起爆品与爆炸品不得混装在同车车箱运输。
(12) 装运危险品的车辆不得使用柴油车、拖拉机、木碳车、煤气车、火车敞车和脚踏车载运爆炸物品。
(13) 装运危险品的车辆,除押运人员和随车搬运人员外,严禁乘搭任何人员,行车中,禁止抽烟。
(14) 装运危险品的汽车,最大时速为25千米/小时,装运全备产品不得超过10千米/每小时,如遇道路不平、视线不明、转弯、会车时时速要降速到10-15千米/小时。
(15) 通火车交叉口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禁止抢道。
(16) 运输爆炸物品在途中停歇时(如中途食、宿、车辆抛锚、检修等),要远离建筑物设施和居民住宅的地方,押运人员要轮流看守,不准离人。禁止其他人靠近,并与当地公安、治保部门取得联系共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从事上述工作人员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必须遵守火工车间、仓库一切技术安防火制度。
第8篇 危险品车辆押运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1、对所押运的危险货物负安全责任。
2、熟练掌握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了解运输危险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具备防火、防爆、防中毒知识以及预防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知识,掌握危险货物运输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办法。
3、在运输过程中,监督驾驶人员对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及危险货物运输法律规范的执行情况,制止驾驶员违反作业规程的行为。协助驾驶员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和严格落实车辆安全运行例检制度。
4、监督装卸人员对《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制止装卸人员违法作业规程的行为。
5、妥善保管并能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并保证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完好无损。
6、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向物流主管提出安全生产建议和意见。
7、出车前
(1)同驾驶人员领取并掌握当班作业单据,并听取管理人员的安全告知。
(2)协助驾驶人员做好车辆例行保养。
(3)领取安全防护用品,检查随车必备的消防用具是否齐全有效。
(4)检查车辆标志的安装悬挂是否符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规定。
(5)检查车辆、容器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必要清洗消毒处理,罐体的装、卸阀门是否可靠关闭。
8、装载时
(1)联系客户,核对客户名称、货物品种、数量是否与“运单”相符。
(2)检视装载作用区的安全情况。
(3)检查车厢、栏板的固定、链接、锁扣装置是否完好,罐体的装、卸阀门是否完好。
(4)监督作业人员穿带好安全防护用品,按照《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用规程》的规定装载货物。
(5)检查装载危险货物的包装是否适合道路运输的要求,内、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标志是否齐全、清晰,不符合包装的拒绝装载。
(6)检查装载堆码是否符合所装危险货物的通风、间隙、隔离等特殊要求,捆扎、固定是否牢靠。
(7)做好货物的点收点交及单据交接工作。
(8)监督所装载危险货物质量必须在车辆核定载质量范围内,严禁超限超载。
9、运输途中监督、检查
(1)监督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按照规定的行车速度、路线和《驾驶人员安全行驶操作规程》行驶。
(2)提醒驾驶人员按照规定时间或规定里程停车休息,协助驾驶人员检查车辆技术安全状况,并检查所载危险货物的状况是否正常、罐车有无泄漏。
(3)监督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规定,车辆停靠应符合有关规定。
(4)遇险时立即拔打110或“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的紧急救助电话;对事故情况和危险货物名称、特性等进行详细描述,并针对危险货物特性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阻止无关人员和车辆的接近。
10、卸载时的监督、检查
(1)联系客户,核对客户单位、货物品种、数量是否与“运单”相符。
(2)检视卸载作业区安全,监督作业人员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3)监督装卸作业人员按照《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的规定卸货作业。
(4)检查卸载危险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堆跺码放是否符合危险货物特性的要求。
(5)做好货物的点交点收及单据交接工作。
(6)检查车厢内是否有危险货物泄漏、残留,做好车辆清洁工作。
11、回公司后
(1)协助驾驶员做好车辆保养。
(2)协同驾驶员交清当班作业单据。
(3)归还装卸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4)、向管理人员报告运输作业过程中的有关安全、质量方面的信息。
第9篇 危险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一、 装卸、搬运程序
1. 引导运输车辆平稳停靠在仓库门前2.5m以外,熄火并切断总电源。
2. 打开车门。
3. 打开仓库的所有安全出口。
4. 单件搬运货物。
5. 按要求堆码、摆放。
6. 关闭仓库门和车门。
二、 注意事项
1. 装卸人员应熟练烟花爆竹危险品的装卸要求,严格按规范进行装卸。
2. 产品装卸应轻拿轻放,坚持杜绝在装卸过程中发生的撞击、滑跌、摔落等不安全作业。
3. 堆码要求整齐、稳固,按规定要求留有墙距、垛距,炸药产品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8m,雷管产品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6m。不得将产品倒置堆码。
4. 商品装卸完毕后,应及时清扫在装卸过程中撒落在路道上的残药,以免发生意外。
5. 在装卸、翻仓等过程中,同一库房内不得同时超过定员人数在作业。
6. 装卸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时,应先检查车内产品摆放是否稳固,再关上车门、移动。起步要慢,停车要稳。
7. 装卸时如出现雷电、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
8. 装卸、搬运过程中若发现异常问题应立即报告上一级领导,并及时处理。
9. 发现产品包装破损应单独存放,并及时完善其包装或视情节按照废品处理办法处理。
第10篇 危险药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在中学理科实验中涉及到的危险品包括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和腐蚀品。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
一、酸、碱具有腐蚀性,不要把它们洒在皮肤或衣物上。稀释浓硫酸时,切忌将水倾入浓硫酸中,以免喷出伤人。废酸废碱应倒入各自指定的容器里。
二、强氧化剂(如氯酸钾)与某些药品的混合物(如氯酸钾与红磷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安全。
三、白磷有剧毒,并能烧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它在空气中能自燃,应保存在水中,取用时要用镊子。
四、有机溶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易燃,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火源,用后应把瓶塞盖严,放到防火、阴凉的地方。
五、钡盐有毒(硫酸钡除外),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身体伤口;汞易挥发,它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如遇汞洒落时,须尽可能地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变为硫化汞。
六、硝酸盐要轻拿轻放,不能研磨,否则会引起爆炸。
七、金属钾、钠等不要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煤油里,并在煤油内切割。取用时,要用镊子。
八、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制取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气体(如h2s,cl2,co,no2,so2,br2等)或进行能产生这些气体的反应;
(2)进行能产生氟化氢(hf)的反应;
(3)加热盐酸、硝酸和硫酸时。
第11篇 “危险品”安检岗位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
(1)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安检处时时有工作人员,开机时,检查安检机电源电线是否正常,有无隐患,发现隐患要及时向站领导汇报及时消除。
(2)一人在安检口引导旅客依次排队进行行包安检,保证每一位旅客的行李都接受安检,做到逢包必检。另一人注意观察安检仪显示屏,凡从显示屏上显示的包都要一一观察。
(3)遇到旅客不配合安检时,应文明提醒:“你好,请安检”。有可疑行包应立即控制行包,并要求旅客开包检查,如无异常,可放行。如有危险品可视其危险程度,可没收危险品并进行登记,旅客签字认可可放行。如有危险品可视其危险程度,可没收危险品并进行登记,旅客签字认可可放行,也可劝其出站,在情况紧急时应立即通知车站治安人员并配合进行处置。
(4)对行李较多的旅客,帮助其做好安检工作。
(5)下班前将没收的危险物品交接到车站办公室及管理部门处理,并做好交接记录,签字认可,严禁私自处理。
(6)做好安检数据统计工作,登记好安检记录台账。
第12篇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一、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二、基本要求
1、汽车运输危险货物应符合jt617—2004的规定。
2、危险货物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3、进入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
(1)禁止随身携带火种。
(2)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
(3)严禁吸烟。
(4)穿着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和不带铁钉的工作鞋。
4、雷电天气装卸时,应确认避雷电、防潮湿措施有效。
5、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在一般道路上最高车速为60km/h,在高速公路上最高车速为80km/h,并应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车间距离。如遇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最高车速为20km/h,并打开示警灯,警示后车,防止追尾。
6、运输过程中,应每隔2h检查一次。若发生货损(如:丢失、泄漏等),应及时联系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7、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4h应休息20min以上;24h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h。
8、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发生故障需修理时,应选择在安全地点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汽车修理企业进行。
9、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
10、对装有易燃易爆的和有易燃易爆残留物的运输车辆,不得动火修理。确需修理的车辆,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根据所装载的危险货物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消防员监控下作业。
三、作业要求
1、驾驶人员应根据道路交通状况控制车速,禁止超速和强行超车、会车;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转弯时车辆应减速。
2、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时,要注意标高、限速。
3、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押运人员应密切注意车辆所装载的危险货物,根据危险货物性质定时停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会同驾驶人员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驾驶人员、押运人员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4、运输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以及交通、安监、环保、质检部门报告,并应看护好车辆、货物,共同配合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救援措施。
5、运输过程中需要停车住宿或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时,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6、运输过程中遇有天气、道路路面状况发生变化,应根据所装载危险货物特性,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遇有雷雨时,不得在树下、电线杆、高压线、铁塔、高层建筑及容易遭到雷击和产生火花的地点停车。若要避雨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放。遇有泥泞、冰冻、颠簸、狭窄及山崖等路段时,应低速缓慢行驶。防止车辆侧滑、打滑及危险货物剧烈震荡等,确保运输安全。
7、运输各种易燃气体受压罐,应检查管道接头、仪表、泄压阀等安全装置的情况良好,并接通导除静电装置。
8、夏季运输当罐内温度达到40℃时,还必须配有罐体遮阳或冷水喷淋降温等设施,防止罐体暴晒。
9、运输易燃易爆气体应远离高温、明火场所。
四、泄漏处理
切断火源。应急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到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五、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六、灭火方式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
七、防护措施
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过滤式呼吸器。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穿消防防护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13篇 危险化学试剂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橡皮塞上装拆玻璃管或折断玻璃管时,必须用毛巾包住,并在靠近橡皮塞或折断处用力。
2、禁止使用破裂的玻璃器皿。
3、能产生有害气体、烟雾或粉尘的操作,必须在良好的通风柜中进行。
4、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铍化合物等)应由专人保管,发放时按最低量发给并进行登记。
5、搬运大瓶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时,先确认容器无裂纹,外包装牢固,并动作轻缓,用手推车运送。不得用手倾倒10公斤以上的玻璃容器。
6、稀释浓硫酸时,必须边搅拌边将浓硫酸徐徐注入盛有冷水的耐热玻璃器皿中,不得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引起沸溅。
7、使用氢氟酸时,戴好医用手套,动作缓慢;操作完毕立即洗手。
8、汽油、酒精(甲醇)、乙醚、苯类、丙酮等易燃试剂(包括废液)不得大量存放,并远离热源,存于水槽下或密闭容器内。使用时,附近不得有明火、电炉和电源开关,禁止用明火或电炉直接加热。
9、蒸馏易燃试剂时,一次量不得超过500毫升,冷凝器中必须先通入冷却水。蒸馏低沸点易燃试剂时,应用水浴或沙浴间接加热,并在蒸馏瓶中加入少许玻璃球,以防过沸;不得直接用电炉加热。随时观察蒸馏是否正常,人走断热。
10、操作中,玻璃仪器有爆炸、溅洒液体的可能时,要使用防护挡板(透明玻璃板、厚玻璃或金属板等),戴好防护眼镜。第一次试验时要用最小量试剂进行,并小心观察反应过程是否安全。
11、使用浓高氯酸时注意:
⑴远离有机试剂及还原物质(乙醇、甘油、次磷酸盐等);使用时,不能戴手套。
⑵使用高氯酸的通风柜中不得同时蒸发、灼烧有机物。并至少每季度一次对经常使用高氯酸的木质通风柜用水冲洗。
⑶破坏试液中的滤纸和有机试剂时,必须先用足够的浓硝酸加热,使绝大部分滤纸和有机试剂破坏,稍冷后再加入浓硝酸和高氯酸破坏残余的碳化物,不得过早加入高氯酸。
⑷ 溶样时,不得使高氯酸单独与金属粉末作用。
12、乙炔瓶应放在通风阴凉处;使用时应装上回火阻止器,乙炔导气管不得用纯铜管连接;查漏时,应用肥皂水,不得用明火。室内有乙炔气味时应及时打开门窗。
13、检查氢气导管是否漏气时,必须使用肥皂水。
14、氧气瓶严防与油脂接触;开启气瓶时,手套、扳手不得沾有油污。
15、搬运气瓶时,装好瓶帽和防震圈,不能受到震动和撞击。竖放时必须固定栓牢;不得接触电线或靠近加热器、明火、暖气,避免阳光曝晒。开启阀门要缓慢;瓶内的剩余压力不得小于0.05mpa。
16、在原子吸收仪上点燃和熄灭火焰时,注意调节空气、乙炔或一氧化二氮之间的流量、次序,以防爆炸。
第14篇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消防安全管理规程
1、 易燃易爆部位、生产要害部位等重要设施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必须做到:
(一)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二) 所有电器、线路要有良好的防爆、防静电设施,严禁明火作业,严禁吸烟;
(三) 工作人员应着防静电服装,禁止穿带铁掌的鞋进入工作区;
(四)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的其他人员应自动将携带的火种交门卫保管;
(五) 机动车进入时要戴防火帽。
2、 易燃易爆部位、生产要害部位、仓库、大型物资堆放场、木材堆放处、机械存放处、配电室、加油点、食堂、空压机机房等要结合实际,自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防火安全规定,有醒目的防火安全标志,设置消防栓、自定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
3、 易燃易爆厂房、仓库、堆场,应保持严格的防火间距,不得有任何搭邻建筑,要保证消防通道畅通,50米内禁止燃放明火。
4、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以下消防安全工作:
(一) 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要按性质分类存放,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靠近明火,领用要有严格的记录;
(二)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聊必须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办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三)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经年检合格,配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驾驶员、押运人员有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5、 各类车库不得存放汽油、橡胶水、橡胶制品、木材等可燃物。
第15篇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规程
一、加热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最常见的需要控制的条件之一。加热时控制温度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关键是按规定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和升温速度。
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会损坏设备。列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化工生产中的加热方式有直接祸加热(包括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的,常用热水或蒸汽加热。100--140℃用蒸汽加热;超过140℃则用加热炉直接加热或加热载体加热;超过250℃时,一般用电加热。
对高压蒸汽加热时,要防止热载体循环系统堵塞,热油喷出,酿成事故。
使用电加热时,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直接用火加热危险性最大,温度不易控制,可能造成局部过热烧坏设备,引起易燃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若加热温度接近物料分解温度,此生产工艺就为危险工艺,必须设法进行工艺改进,如负压或加压操作。
二、冷却
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到大气温度以上是,可用空气或循环水做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度以上,可以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15℃之间,可采用冷冻盐水。
还可以借用某种沸点较低的介质蒸发从需冷却的物料中取得热量来实现冷却。常用的介质有氟利昂、氨等。此时,物料的冷却温度可达-15℃左右。更低温度的冷却,属于冷冻的范围。如石油气、裂解气的分离采用深度冷冻,介质需冷却至-100℃以下。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系统温度、压力骤增,引起爆炸。开车时,应先通过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撤出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有些凝固点较高的物料,遇冷易变得粘稠或凝固,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主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三、加压
凡操作压力超过大气压力都属于加压操作。加压操作所使用的设备要符合压力容器的要求。加压系统不得泄漏,否则在压力下物料以高速喷出,产生静电,极易发生火灾爆炸。
所用的各种仪表及安全设施(如爆破泄压片、紧急排放管等)都必须齐全好用。
四、负压操作
负压操作机低于大气压下的操作。负压操作系统的设备也和压力设备一样,必须符合强度要求,以防止负压下把设备抽瘪。
负压设备必须有良好的密封,否则一旦空气进入设备内部,形成爆炸混合物,易引起爆炸。当需要恢复常压时,应待温度降低后,缓缓放进空气,以防自燃或爆炸。
五、冷冻
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如蒸发、气体的液化、低温分离,以及某些物质的输送、储藏等,长需将物料降到0℃更低的温度,这就需要冷冻。
冷冻操作的实质是利用冷冻剂不断地由冷冻物质取出热量,并传给其他物质(水或空气),以使被冷冻物体温度降低。制冷剂本身通过压缩-冷却-蒸发(或节流、膨胀)循环过程,反复使用。工业上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乙烯、丙烯为深冷分离裂解气的冷冻剂。
对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管路,应注意耐压等级和气密性,防止泄漏。此外还应注意低温部分的材质选择。
六、物料输送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由于说输送物料的形态不同(块状、粉状、液体、气体),所采用的输送方式机械也各异,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输送,保证它们色安全运行都是十分重要的。
固体块状和粉状物料的输送一般多采用皮带传送机、螺旋输送器、刮板输送机、链斗输送机、斗式提升机以及气流输送等多种方式。
这类输送设备除了其本身会发生故障外,还会造成人身伤害。因此除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常规维护外,还应对齿轮、皮带、链条等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气流输送分为吸送式和压送式。气流输送系统除设备本身会发生故障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系统的故障和有静电引起的粉尘爆炸。
粉料气流输送系统应保持良好的严密性。其管道材料应选择导电性材料并有良好的接地。如采用绝缘材料的管道,,则管外应采取接地措施。输送速度不应超过不应超过该物料的允许的流速。粉料不要堆积管内,要及时清理管壁。
用各种泵类输送可燃液体时,其管内流速不应超过规定的安全流速。
在化工生产中,也有用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来输送一些酸碱等有腐蚀性液体的。这些传送设备也属于压力容器,要有足够的强度。在输送爆炸性或燃烧性物料时,要采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代替压缩空气,以防造成燃烧或爆炸。
气体物料的输送采用空气压缩机,输送可燃气体要求压力不太高是,采用液环泵比较安全。可燃气体的管道应经常保持正压,并根据实际需要安装逆止阀、水封和阻火器等安全装置。
七、熔融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将某些固体物料(如苛性钠、苛性钾、萘、磺酸等)熔融之后进行化学反应。碱熔过程中的碱屑或液碱飞溅到皮肤或眼睛里会造成灼伤。
碱熔物和磺酸盐中若含有无机盐等杂质,应尽量除掉,否则这些无机盐因不熔合会造成局部过热、烧焦,致使熔融物喷出,容易造成烧伤。
熔融过程一般在150-350℃下进行,为防止局部过热,必须不间断地搅拌。
八、干燥
在化工生产中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过滤,要进一步出去固体中液体的方法是干燥,干燥操作有常压和减压,也有连续和间断之分。用来干燥的介质有空气、烟道气等。此外还有升华干燥(冷冻干燥)、高温干燥和红外干燥。
干燥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局部过热,以免造成物料分解爆炸。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不应与明火或高温表面接触,防止爆炸。在气流干燥中应有防止静电措施,在滚筒干燥中应适当调整刮刀与滚桶壁的间隙,以防止火花。
九、蒸发与蒸馏
蒸发是借加热作用时溶液中所含溶剂不断变化,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使溶质析出的物理过程。蒸发按其操作压力不同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蒸发。按蒸发所需要热量的利用次数不同可分为单效和多效蒸发。
蒸发的溶液皆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溶质在浓缩过程中可能有结晶、沉淀和污垢生成,这些都能导致热效率的降低,并产生局部过热,促使物料分解、燃烧和爆炸。因此要控制蒸发温度。为防止热敏性物质的分解,可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降低蒸发温度,或采用高效蒸发器,增加蒸发面积,减少停留时间。
对具有腐蚀性的溶液,要合理选择蒸发器的材质,必要时做防腐处理。
蒸馏时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操作。蒸馏操作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按压力分为常压、减压和高压蒸馏。此外还有特殊蒸馏-蒸汽蒸馏、萃取蒸馏、恒沸蒸馏和分子蒸馏。
在安全技术上,对不同的物料应选择正确的蒸馏方法和设备。在处理难于挥发的物料时(常压下沸点在150℃以上)应采用真空蒸馏,这样可以降低蒸馏温度,防止物料在高温下分解、变质或聚合。
在处理中等发挥性物料(沸点在100℃左右)时,一般采用常压蒸馏。对于沸点低于30℃的物料,则采用加压蒸馏。
蒸汽蒸馏通常用于在常压下沸点较高,或在沸点时容易分解的物质的蒸馏;也常用于高沸点物质与不挥发杂质的分离,但只限于所得到的产品完全不溶于水。
萃取蒸馏与恒沸蒸馏主要用于分离有沸点极接近或恒沸组成的各组分所组成的、难易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的混合物。
分子蒸馏是一种相当于绝对真空下进行的一种真空蒸馏。在这种条件下,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减少,物质的挥发度提高,使液体混合物种难易分离的组分容易分开。由于分子蒸馏降低了蒸馏温度,所以可以防止或减少有机物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