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1. 基本原则
- 井下电气作业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 所有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防止电气故障引发事故。
-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资质证书,了解并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安装与使用
- 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且远离易燃物的地方。
- 使用前检查设备绝缘是否完好,接线是否牢固,严禁带电操作。
- 设备接地应可靠,防止静电和漏电。
3. 作业程序
- 作业前,关闭电源并挂上警示牌,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作业。
- 安装、维修电气设备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金属工具接触带电部分。
- 作业完成后,恢复设备原状,复查电气性能,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4. 应急处理
- 发现电气异常,立即切断电源,报告上级并启动应急预案。
- 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禁止用水灭火。
- 人员触电,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急救,严禁直接接触触电者。
标准
1.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电气设备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2. 按照gb 3836系列标准进行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和使用。
3. 依据gb/t 2887-2012《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设定。
4. 遵守gb 50198-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进行电气设施的设计与安装。
考试题及答案
1. 井下电气作业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资质?
答:应持有有效资质证书,了解并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 发现电气设备故障,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切断电源,挂上警示牌,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进行维修。
3. 井下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有何要求?
答: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且远离易燃物的地方。
4. 人员触电后,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急救,严禁直接接触触电者,若可能,启动应急预案。
5. 电气设备的接地有何作用?
答:防止静电和漏电,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井下电气安全规程范文
第1篇 井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1.送电前必须查明的问题:
1.1开关线路、变压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有人工作。
1.2检修是否结束,检修负责人是否亲自联系,或记录本上有签字。本线路或设备是否有其他人员进行作业。
1.3双回路并列运行时,是否定过相序,定相后的线路是否检修过,更换过。
2.操作程序
2.1变电所应按先总开关,后分路开关的顺序操作(先拉油开关,后拉隔离开关)。停电时应先断分路(先油开关后隔离开关)再断总电源。
2.2停送电必须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和站在绝缘台上进行。
3.注意事项
3.1 停送电指令和检修人员的联系,必须记录清楚,以备查考。
3.2严禁带负荷合关隔离开关。
3.3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4 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制度、措施进行。
第2篇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防井下电气网络三大保护保护接地规程
煤矿井下防止触电保护有:变压器中性点禁止接地、完善的保护接地系统、灵敏的漏电保护。对保证煤矿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过流保护,通常称为煤矿井下电气网络的三大保护。这里主要谈谈保护接地有关知识。
什么是保护接地呢肯定有人说,保护接地就是由金属线把电气设备外壳和大地连接。这仅是片面的理解。保护接地就是用导体把电气设备中所有正常不带电部分的外露金属部分和埋在地下的接地电极连接起来,以防止人身触电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井下电气设备电压在36伏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等必须有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主要形式有:保护接地网、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连接导线与接地导线。
保护接地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从触电安全保护和直接短路两个方面来解释保护接地的重要作用。
1、有保护接地和没有保护接地情形下,设备外壳带电,如果人触及带电外壳的情形分析:没有保护接地:这是触电电流全部经过人体流入大地,形成回路,非常危险,可能导致触电身亡。
有保护接地:人体电阻为1000欧姆,规程规定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欧姆,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极的电阻,因此只有接地电流的一小部分流经人体,大部分则从接地装置流过。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人体在触及带电设备时相对安全多了。
2、若两台井下电气设备碰壳漏电,两相对地短路,如果短路电流不能使继电器动作,就存在危险电压。若将所有的电器设备的接地极都连接起来,形成接地网,此时就不是接地短路,而是直接短路,短路电流增大,从而使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
我们再来谈谈保护接地网的构成。井下电气设备比较分散,而且供电距离又远,很难有一个集中的接地装置来满足保护接地的需要。因此,除井下中央变电所设置接地极外,沿途供电线路还埋设了许多局部接地极。利用铠装电缆的铅皮、钢带以及橡套电缆的接线,把分布在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采区变电所以及工作面配电点的电气设备(36伏以上)的金属外壳在电气上连接起来,这样就使各处埋设的接地极(局部接地极)也并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井下保护接地系统,这就是井下保护接地网。
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同志认为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有接地芯线和设备金属外壳连接,就不用再埋设局部接地极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在井下保护接地网中,局部接地极是基础组成单元,接地芯线起一个连接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区队在日常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维修中应注意以下要点:应明确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标准。凡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在交接班时,必须由值班人员和专职司机对局部接地极、接地导线及连接导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则由维护人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整个接地网的连接情况,使保护接地处于完好状态,一经发现接触不良,或有严重锈蚀情况,应立即处理。
第3篇 井下电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气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进行操作。
3.准备工作:
(1)检查电源线和电焊钳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牢固。
(2)检查电焊钳手把绝缘是否良好,接线一定要牢固。
(3)检查防护面具是否完整,玻璃和电焊手套是否完好。
(4)氧气瓶和乙炔瓶相隔5米,远离热源和易燃品的地点安放。
(5)检查管带、接头等是否牢固,有无漏气,不得用其他管代替管带使用。
(6)检查工作环境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物体、有无易燃、易爆物,若有应及时清理或更换工作场地。
(7)检查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是否有不安全因素,若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禁止冒险蛮干。
4.首先根据工件的厚度和受力等情况,选用适当大小的焊条和调整适当大小的电流。
5.清理工件表面焊接处的腐蚀层,保证焊接质量。
6.进行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服和防护面具,严禁穿戴化纤服装,防止焊渣飞溅,造成灼伤。
7.仰卧工作时,要垫绝缘物或干木头,防止触电。
8.雨天要避免露天作业,无法避免时,要搭防雨棚,同时穿戴绝缘用具,再行施焊。
9.敲打焊渣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焊渣飞溅,损伤眼睛。
10.在停止工作或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切断电源。
11.氧割焊作业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熄火时顺序相反,开、关动作不可过猛,点火时发生响声,这是回火的象征,应立即熄火,关闭阀门,不准割枪,焊接器具有火放下。
12.根据工件厚度,调整适当火力和选用适当的割、焊矩。
13.若割、焊工件时,应先除去铁锈层,防止在割、焊操作中,铁锈飞溅,造成灼伤。
14.切割较大工件时,操作人员站位一定要合理,以防切割断后,工件掉落、倒塌,造成砸、碰伤。
15.工作人员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要熄火,不允许割、焊块带火放下。
16.工作完成后,切断电源,整理好电焊钳线,熄火,关闭气阀门,拆除管带,清理并收好工具和工件。
17.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有无火灾隐患,如有应及时清除火源,方可离开,防止发生火灾。
18.安全注意事项:
(1)几台电焊机同时作业或有其他人在场工作时,必须立屏互隔。
(2)夹焊条时,必须要夹牢,不准夹在焊条药皮上,以免接触不良。
(3)焊钳不得放在地线和地线导电部位上,以免烧电焊机或其他意外事故。
(4)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放在阳光下爆满,二者之间要保持五公尺以上距离。
(5)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准放在易燃、易爆物体旁,五公尺范围内严禁烟火。
(6)氧气瓶、乙炔瓶、管带、割焊矩,严禁接触油脂物体,严禁接进火源。
(7)管带不准横穿人行道、轨道等,必要时,须加以保护或设专人监护。
(8)如若不可避免要在有易燃物处作业时,要严格按防范措施执行,同时要备足消防器材,设专人监护,洒水降温,随时扑灭火源,防止事故发生。
(9)井下电气焊割必须有经审批的报告单,并逐条落实报告单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