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工作面回撤顶板管理规程
一、前期准备
1. 确定回撤计划:依据矿井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面回撤方案,包括时间表、人员配置和设备安排。
2. 安全评估:对回撤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顶板事故隐患,并制定预防措施。
3. 设备检查:对回撤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可能。
二、回撤过程管理
1. 顶板监测:持续监测顶板压力变化,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防止顶板冒落。
2. 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回撤作业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
3. 人员培训:确保所有参与回撤工作的人员熟知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意外,能迅速启动救援。
三、撤退阶段管理
1. 有序撤离: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确保人员安全、有序地退出工作面。
2. 清理现场:撤除设备后,清理工作面残留物,保持巷道整洁。
3. 闭锁系统:完成回撤后,及时关闭和隔离相关设备,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后期评估与改进
1. 回撤总结:对整个回撤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和不足。
2. 安全改进:针对总结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升下次回撤作业的安全性。
3. 技术培训: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模板
工作面回撤顶板管理流程图
1. 制定回撤计划
- 安全评估
- 设备检查
2. 实施回撤
- 顶板监测
- 按规程操作
- 人员培训
- 应急预案
3. 有序撤离与现场清理
- 撤离路线执行
- 工作面清理
- 闭锁系统
4. 后期管理
- 回撤总结
- 安全改进
- 技术培训
标准
工作面回撤顶板管理质量标准
1. 回撤计划科学合理,符合矿井生产要求,安全评估全面无遗漏。
2. 回撤过程中,顶板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人员操作规范,应急反应迅速有效。
3. 撤退阶段,人员安全撤离,现场清理干净,设备闭锁到位。
4. 后期管理环节,总结报告详细,改进措施具体可行,技术培训效果显著。
此规程旨在确保工作面回撤过程中的顶板安全管理,降低事故风险,提高作业效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各环节应严格遵守,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有效执行。
工作面回撤顶板管理规程范文
一、回撤前的顶板管理
1、对回收通道顶板破碎处,如原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时,必须及时增强支护,加打木柱及木垛。
2、增设3.5m长木板梁由四人配合完成,一名支架工操作支架,一人观察顶板及煤帮的情况,两人抬木板梁,将支架顶梁降下300mm~400mm,挑梁前必须先将支架顶梁上的碎煤、碎矸用长把工具清除,然后将木板梁挑入支架顶梁,然后支架工将顶梁缓缓升起,把木板梁托起接实顶板,并在煤帮侧支设木支柱,在挑木板梁的支架顶梁下,再增加1棵木支柱,加强支护。
3、挑木板梁时人员不得将头、手或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伸入到木板梁正上方。抬木板梁时,手从木板梁下部托住,进行挑梁工作。
4、支设煤帮木支柱时,必须迎出支设,确保支护有力,木支柱必须支设在实底上,严禁将贴帮柱支设在浮煤、浮矸上。
5、交接班时,对进风顺槽、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轨道顺槽超前支护进行检查,出现单体自动泄压要及时补打单体进行更换,更换时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
6、工作面支护的木板梁如出现断折,在断折棚梁处补打一对抬棚进行支护,然后拆除折断棚梁。
二、回撤期间的顶板管理
1、支架降架前,被撤支架的斜下方扇形区支护必须牢固,在扇形带形成五排“一梁三柱”走向棚维护顶板。
2、回撤2#至3#支架时,用π型钢在被撤支架位置架设6排“一排三梁九柱”走向对接棚支护顶板。
3、每回撤一架支架在其原位置架设两排“一梁三柱”支护扇形带。
4、如果顶板破碎,在被撤支架前移的过程中,支架尾部及时打设临时戴帽点柱维护顶板,保证扇形带的宽度。
5、支架调向时,遇到有碍支架调向的支柱时,先打上替换点柱,然后方可拆掉有防碍的支柱,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
6、支架调向工作完成后,在被撤支架位置用木板梁配合单体支柱架设两排“一梁三柱”走向棚(替换临时戴帽点柱),棚距0.1m,柱距1m。
7、在被回撤的支架位置架设好两排“一梁三柱”走向棚后,回收迎头两排“一梁三柱”两架棚。
8、在回撤迎头切顶线两架棚时,必须按“先支后回”的原则打好戗柱,戗柱支设在靠老塘侧的π型钢梁下,戗柱与底板夹角65°-75°。
9、起吊设备时,不得将手拉葫芦挂在支护锚杆、支护锚索和梯子梁支护材料上起吊设备。
10、当大工作面支架回撤至119#支架正对轨道巷处,必须对119#支架往前的工作面通道打设木垛加强维护,并对119#支架处顶板采用锚索配合槽钢进行抬棚锁口。
三、回撤期间特殊情况下的顶板管理
在顶板破碎地段或煤层松软区,为有效地防止顶板冒落、煤层片帮,对顶板破碎的地段或煤层松软区架设抬棚,在回撤过程中密切监视顶板、煤墙的变化,发现异常,先处理然后再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