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应急处置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36

应急处置规程

有哪些

应急处置规程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对策略、步骤和责任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灾害识别与预警:识别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

2. 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包括疏散路线、救援措施和紧急联络机制。

3. 组织架构与职责:明确应急指挥中心、各职能小组及其负责人,确保快速响应。

4.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5. 资源配备:储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进行。

6. 后期恢复:规划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运营的步骤。

标准

应急处置规程应符合以下标准:

1. 法规遵从性: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行业规定。

2. 完整性:涵盖所有可能的灾害场景,无遗漏或重叠。

3. 实用性:预案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执行,避免理论化和过于复杂。

4. 更新性: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企业变化和新出现的风险。

5. 协调性: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程序和外部救援机构协调一致。

是什么意思

应急处置规程是指企业在面对突发事故或灾难时,为了保护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运营而预先制定的一系列程序和措施。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文件,更是企业安全管理文化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

1. 预防为主:通过预警和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灾害的发生。

2. 快速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够迅速启动预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3. 分工合作: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协同作战,提高应对效率。

4. 持续改进:通过培训、演练和反馈,不断优化应急机制,提升整体应对能力。

应急处置规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需重视,员工需了解并能实际操作。只有这样,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企业才能从容应对,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影响。

应急处置规程范文

第1篇 高温液体喷溅溢出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一般情况下,应急预案应分层次逐级启动。事故严重时,也可以几个层次的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1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1 高温液体喷溅

(1) 人员身上着火,严禁奔跑。周围人员要帮助灭火。

(2) 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心肺复苏。

(3) 面部、颈部深度烧伤及出现呼吸困难者,应迅速送往医院设法作气管切开手术。

(4) 非化学物质的烧伤创面,不可用水淋,创面水泡不要弄破,以免创面感染。

(5) 用清洁纱布等盖住创面,以免感染。

(6) 如伤员口渴,可饮用盐开水,不可喝生水及大量白开水,以免引起脑水肿及肺水肿。

(7) 严重的灼伤者,争取在休克出现之前,迅速送医院医治。

(8) 送伤员前,尽可能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事宜。

2 高温液体溢出与爆炸

1)现场处置

(1)凡发生高温液体溢流,应立即停止作业。危险区内严禁有人。

(2) 发生漏铁事故时,要将剩余铁水倒入备用罐内。

(3) 高温液体溢流地面遇有乙炔瓶、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时,如不能及时搬走,要采取降温措施。

(4) 溢流、泄漏地面的铁水、钢水在未冷却之前,不能用水扑救。防止水出现分解,引起爆炸。

2)现场急救

(1) 注意伤员全身情况,对呼吸、心搏骤停者,要立即抢救。

(2) 有大量出血时要先止血。

(3) 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做好清洁消毒处理。

(4) 用纱布将伤口包好,暴露在外边的骨头,严禁送回人体组织内。

(5) 做简单的骨折固定后,再送医院医治。脊柱骨折时,严禁翻身等乱动伤员;搬运时,要用木板担架,防止损伤脊髓。

(6) 对剧痛难忍的伤者,必要时使用镇痛剂,以免疼痛引起休克。

3诱发火灾

1)灭火注意事项

(1) 高温液体溢出或泄漏诱发火灾时,因有高温液体存在,一般不能贸然采用喷水灭火的方法。

(2) 在没有良好的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来扑救高压电气设备火灾,防止触电。

(3) 一些高温生产装置或设备着火时,不宜用直流水扑救。防止突然冷却,引起设备破坏。

(4) 储存有大量的硫酸、浓硝酸、盐酸等的场所发生火灾时,不能用直接用水扑救。防止出现放热引起燃烧。

(5) 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不能直接用水扑救。防止液体随水流散,促使火势蔓延。

2)逃生注意事项

(1) 如果火势过大过猛,出口通道已经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它线路可走,可用湿衣物等做掩护,贴近地面,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区域。

(2) 当火灾无法控制时,要果断地从安全途径逃离火场,千万不要因贪恋钱物而错失了逃生良机。

(3) 穿越烟雾逃生,应尽量低身前进,避免烟雾中毒和高温灼伤。

(4) 穿越毒烟区逃生,应用折叠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烟气吸入。

(5) 如必须穿越着火带逃生,可用水浇湿全身自我保护。

(6) 当向下逃生的通道被火封锁时,可上到高处平台,等待救援。

(7) 火场逃生时,只要强度允许,还可利用建筑物的水管逃生。

(8) 当知道门外发生大火时,出门前一定要用手轻摸门把和门面,如果烫手千万不能开门,以防烟火伤人。

(9) 当被大火困在房间时,应尽快封堵门窗缝隙部位,并不断泼水冷却门窗,阻止烟火进入,争取救援时间。也可设法打开被火面的门(窗)逃生或对外求救。

(10) 被困火场,应用电话、呼喊、敲打发声、挥舞衣物、打电筒等方式积极向外发出求教信号,等待救援。

4.铁水外漏

1)事故类型及特点

(1)铁水包倒铁水、吊运过程中发生铁水喷溅、铁水包漏铁水。

倒铁水时发生铁水喷溅、铁水包漏铁水,可能造成火灾事故;遇水导致爆炸。因铁水包处于坑内,且坑内无人,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事故危害低。

铁水包在吊运过程中发生漏铁水事故,由于泄漏部位不同,处置方法不同,可能造成火灾事故、遇水导致爆炸事故、处置过程人员伤害等事故。

(2)铁水扒渣过程中发生铁水包漏铁水。

① 铁水包上部包口处漏铁水:直接漏至受渣渣罐,会产生铁水飞溅,对周边流动作业人员可能造成伤害,事故危害一般。

② 铁水包中、下部处漏铁水:铁水漏出初期危及扒渣位周边煤气烘烤装置、能源介质管道、电气设备、流动作业人员等,起重机吊运处理时危及周边化品料仓、能源介质管道、生产设备、作业人员及车辆等,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害等事故,事故危害性大。

2)处置措施

一般处置原则:一旦发生铁水包漏铁水,迅速停止受铁、扒渣等作业,紧急呼叫事故区域内人员撤离,指挥起重机到位,视铁水漏出位置、漏出量确定铁水包内直接吊运至干燥的炉坑内或倒入最近处备用铁水包。

(1)倒铁水时包内铁水漏出

① 迅速将保温炉或中频炉恢复至0位,停止倒铁。

② 迅速指挥兑铁起重机运行至事故区域。紧急呼叫事故区域人员迅速撤离。

③ 设置安全警戒区,禁止人员进入。

④ 起重机吊出事故铁水包将铁水倒入最近处备用铁水包或地坑内。

(2)扒渣过程铁水包铁水漏出。

① 视铁水漏出部位确定指挥起重机吊运铁水包继续在扒渣位,待铁水漏入受渣渣罐至液面低于漏出位后结束,或将铁水包吊运至中频炉,将包内剩余铁水倒入炉内。

② 视铁水漏出部位紧急呼叫事故区域人员迅速撤离。指挥起重机吊运铁水包将铁水倒入最近处备用铁水包或地坑内。

③ 设置安全警戒区,禁止人员进入。

3)不同工况处置措施

①铁水包倒铁水过程中漏铁水。

操作工确认漏铁水状况并当即通知组长,同时执行以下工序:摇上保温炉或中频炉至不流出铁水为止。班长在现场确认的同时,负责指挥起重机尽快将铁水包内铁水直接进炉或将该包吊至备用空包上方。作业长及区域负责人组织清理沿途冷铁和恢复生产。

② 扒渣或吊运过程中漏铁水(铁水包上部包口处漏)。

操作工确认铁水包漏铁水情况后,停止扒渣作业,并通知组长及厂部调度。

班长立即指挥起重机将该包铁水吊至另一只空包上方或指挥天车将铁水进炉。(若无空包或空炉则将该包铁水留在扒渣位置,让铁水流至渣罐内。

③扒渣或吊运过程中漏铁水(铁水包中、下部处漏)

操作工确认铁水包漏铁水情况后,停止扒渣作业,并通知班长及厂部调度。

班长确认漏出铁水不会对沿线的危险点造成危害,或不会导致事故扩大后,立即指挥起重机将该包铁水吊至另一只空包上方或由指挥起重机将铁水进炉,起重机吊运时班长沿途做好区域警示,并指令行车驾驶员全过程拉警报。

班长确认漏出铁水可能会对沿线的危险点造成危害,但不会导致事故扩大后,指挥起重机将漏的铁水包吊至地坑内,直至铁水漏完。

第2篇 触电应急处置措施规程

一、脱离电源

(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①立即拉掉开关,切断电源。

②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绝缘良好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③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④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网电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①立即通知网电变电站停电。

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令克棒拉开高压保险。

(3)注意事项:

①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②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③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二、现场急救

(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

(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务员处理或送往医院。

(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时,要速请医务员处理并送往医院。

(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并速请医务员处理并协同值班车送往医院,路途应注意心跳或呼吸如突然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务员处理并协同值班车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第3篇 氩气泄露应急处置规程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氩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氩气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中容器。

有害燃烧物: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中容器,用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设有事故强制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充装时要控制充装速度。充装时间不少于30min。

液氩泄露严防冻伤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气瓶应有防倒措施。大于10立方米低温液体储槽不能放在室内。

第4篇 氯气应急处置指南规程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一、理化性质

分子量:70.9熔点(℃):-101

沸点(℃):-34.5相对密度(水=1):1.47(液氯)

饱和蒸气压(kpa):506.62(10.3℃)相对密度(空气=1):2.48

临界温度(℃):144临界压力(mpa):7.71

溶解性: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二、中毒急救

1.毒理学

急性毒性:lc50:293ppm/m3,1小时(大鼠吸入)

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较盐酸强,是有活力的原浆毒。次氯酸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它可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浆蛋白质反应,引起组织炎性水肿、充血甚至坏死。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浆液渗透到肺间质与肺泡,形成肺水肿。此外,氯也能直接吸收而引起毒作用,如高浓度氯吸入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或喉头痉挛而出现猝死。氯气主要作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也可作用于肺泡引起肺水肿。

氯中毒死亡的病理改变。数分钟内猝死的病例可见气管、支气管粘膜干枯,呈白色毛玻璃状,肺脏缩小、干枯或呈黄褐色。显微镜下检查见凝固性坏死、肺泡出血、肺水肿,心脏扩大。数小时至3天死亡的病例可见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小支气管可被坏死脱落的粘膜堵塞。粘膜下组织水肿、充血、点片状充血。肺脏扩大、重量增加,可见肺水肿伴肺不张、肺气肿、肺出血,并有嗜酸性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充血或血栓形成。这种变化最终导致通气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由于肺泡血流不能充分氧合,肺静、动脉分流,产生低氧血症,致使心脑、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

氯气对人的急性毒性与空气中氯浓度有关。

2.中毒症状

皮肤损伤:接触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急性皮炎及灼伤,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可引起暴露部位皮肤烧灼、发痒,发生痤疮样皮疹或疱疹。

眼部损伤:氯气可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等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时,造成角膜损伤。

急性中毒主要是根据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一般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1)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偶有少量干性罗音,一般于24小时内消退。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咳少量痰、胸闷等。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哮鸣音,可有少量湿性罗音。肺部_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叶较明显。经休息和治疗,症状可于1~2天内消失。

(3)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肺泡性肺水肿。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胸闷、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咳痰,有时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头痛、乏力及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轻度紫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或两肺弥漫性哮鸣音。上述症状经休息和治疗2~10天后会逐渐减轻而消退。

(4)重度中毒:在临床表现或胸部_线表现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重度中毒:

①临床表现:吸入高浓度氯气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肺水肿,可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湿性罗音;喉头、支气管痉挛或水肿造成严重窒息;休克及中度、深度昏迷;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或心跳骤停所致猝死;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②胸部_线表现:主要呈广泛、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有大片状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与密度不一,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蝴蝶翼状。重度氯中毒后,可发生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后者是由于盐酸腐蚀形成瘢痕所致,难以恢复,并可发展为肺气肿。

3.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进行处理。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4)解毒治疗

①合理氧疗:使动脉氧分压维持在8~10kpa,o2sat>90%。发生严重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时,给予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疗法。呼气末压力不宜超过0.49kpa(5cmh2o),还须注意对心肺的不利影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是早期(吸入后即用)、足量(每天用地塞米松10~80mg)和短程,以防治肺水肿。

③维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和药物雾化吸入,如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等气雾剂,β2_如特布他林等。必要时可以进行气管切开术。

④去泡沫剂:肺水肿时可用二甲基硅油气雾剂0.5~1瓶,咳泡沫痰者用1~3瓶。酒精作为去泡沫剂虽有一定疗效,但可能会加重粘膜刺激。

⑤控制液体入量:早期应适当控制进液量,慎用利尿剂,一般不用脱水剂。

三、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第5篇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4)若伤者曾经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5)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6)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时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在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发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抢救。

第6篇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规程

一、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应急要点>>>

●遇到道路交通事故,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利用电话、手机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应拨打12122)和120急救中心报警电话。

●报警时要说清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的大致情况;在交通警察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不要移动现场物品;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当事人不要与车方私了,以免事后伤情恶化,后患无穷;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为侦破工作提供依据和线索。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遇有交通人身伤亡事故时,在无人救助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以免再次受伤;暴露的伤口要尽可能先用干净布覆盖,再进行包扎,以保护好伤口;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如三角巾、手绢、布条折成条状缠绕在伤口上方,用力勒紧,可以起止血作用。

专家提示>>>

◆行人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禁止跨越双黄线横路。在没有上述设施的路段,要注意观察道路车辆情况,注意避让来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

◆行人横穿马路时,不能斜穿猛跑。过马路要先看左后看右,确保安全再通过。车辆临近时不要突然横穿马路。

二、驾驶员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通常情况下驾驶员遇到突发性交通事故时,表现有三:一是突然发生交通事故,在现场束手无策,贻误抢救的时机,加剧不应有的后果。二是不知保护原始现场,使肇事现场很快被破坏,给事故现场的勘察及正确处理造成困难。三是由于私心严重和缺乏法制观念,还存在肇事后自己“私了”和肇事后逃跑的情况,带来很多“后遗症”。

驾驶员对事故现场应采取的处置方法是:

1、立即停车。凡是发生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车,肇事后逃跑,甚至置伤亡人员或国家财产于不顾,只为逃脱个人罪责而跑掉,是严重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也是极不人道的违_公德的恶劣行为。事实上,在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现代公安手段面前,跑是跑不掉的,只能躲避一时,结果是受到法纪的加重处罚,所以驾驶员肇事后必须马上停车。

2、立即抢救伤员和物资。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死亡人员,确属当场死亡而无丝毫抢救希望者,应原地不动,用草席、篷布、塑料布等物覆盖。如有受伤人员,应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同时要用白灰、石头、绳索等和将伤员倒位描出。如一时无过往车辆,应马上动用肇事车将人送往医院,并且要留人员看护现场,将肇事车各个车轮的着地点以及伤员倒位描出。在抢救伤员中,如伤员身体某部位正压在车轮下,要注意不能用驾车前进或后倒来抢救,正确的做法是用千斤顶把车轿顶起,将伤员救出。

若无人伤亡时,应迅速抢救物资和车辆。如属贵重物资或危险物品,继续滞留现场会造成更大损失或危险时,应及时组织抢救转移,同时应标出物体的位置,如属一般物资,可以待现场处理完毕后再行处置。

3、保护原始事故现场,保护现场对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正确处理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现场对已是否有利,都不应破坏、伪造,同时要制止对方伪造现场的企图。

现场保护的内容有:肇事车停位,伤亡人员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良,血迹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属保护内容。

现场保护方法是:寻找现场周围的就便器材,如石灰、粉笔、砖石、树枝、木杆、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对于过往车辆,应指挥其在不破坏现场的情况下,从旁边或绕道通行,实在无法通过或车辆通行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对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

4、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亲自或委托他人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在城区应向管辖该区域的交警中队或支队报案,在县区应向该县交通警察大队报告。然后向本单位领导或有关业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警到达现场后,一切听从交警指挥且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交警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等。

以上这些对事故现场处置的一般方法,在具体情况下可灵活应用,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为及时、准确地处理交通事故创造条件。

公司基层领导如在现场,应立即组织人员按上述步骤抢救伤员、物资,并保护好现场;如不在现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亲赴现场,除组织抢救工作,保护现场,维护秩序外,要主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经过,协同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护肇事驾驶员的安危。如驾驶员已经受伤也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如无受伤也要注意保护或暂时回避,以防受害者或死者家属因过分悲伤而伤害肇事驾驶员。

三、交通事故防范手册

行人交通事故

行人是交通事故中的弱者,极易受到伤害。

应急要点:

●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警,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等候交通警察前来处理。

●行人被机动车严重撞伤,驾车人应立即拨打110、122报警,并拨打120求助,同时检查伤者的受伤部位,并采取初步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包扎或固定。应注意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

●行人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

●遇到撞人后驾车或骑车逃逸的情况,应及时追上肇事者。在受伤的情况下,应求助周围群众拦住肇事者。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伤者很可能会脊椎骨折,这时千万不要翻动伤者。如果不能判断脊椎是否骨折,也应该按脊椎骨折处理。

专家提示:

●行人横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过人行横道时还应先看左后看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通过。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学龄前儿童、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出行应有人带领。

●严禁在机动车道上兜售物品、卖报纸、散发小广告等。

●不要在街上滑旱冰、踢足球等。

乘车意外事故

乘车意外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应急要点:

●乘客在车内闻到烧焦物品的气味或看到有不明烟雾时,要及时通知司售人员。司售人员有责任停车检查,将乘客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做到有序撤离,同时照顾和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

●司售人员应在后面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置专用的警示标志。

●司售人员应安排乘客免费换乘后续同线路、同方向车辆或者另调派车辆。

●乘坐公交车遇到火灾事故,乘客应迅速撤离着火车辆,不要围观。

●公交车辆运行中,乘客如发现可疑物,应迅速通知司售人员,并撤离到安全位置,切勿自行处置。

●出现伤亡情况时应及时拨打110、120救助电话。

专家提示:

●发生乘车意外事故,切忌惊慌、拥挤。应及时报警,并服从司售人员的指挥,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不要让儿童在行驶的车内跑跳、打闹。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

驾驶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非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行驶。

应急要点: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非机动车驾驶人应记下肇事车的车牌号,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如伤势较重,要记下肇事车的车牌号并报警,求助他人标明现场位置后,及时到医院治疗。

●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后,在无法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迅速报警,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如当事人受伤较重,应求助其他人员,立即拨打110、122报警,并拨打120求助。

●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后,应及时了解伤者的伤势,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报警。如伤者伤势较重,在征得伤者同意的情况下,应迅速求助他人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专家提示:

●骑自行车时,不要抢行、猛拐、争道,不要在机动车道内行驶,不要打闹。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避让行人;停车等信号灯时,不要越过停车线;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通过铁路道口时,在火车到来前,自觉停在道口停止线或距道口最外侧铁路5米以外处。

机动车交通事故

“十次事故九次快。”驾驶机动车时,必须“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靠马路右侧行驶;严格遵守机动车通行规定、载物规定、载客规定、行驶速度规定、停车规定;听从交警指挥。”

应急要点: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示标志。

●造成人员伤亡时,驾驶员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拨打110、122报警。

●因抢救受伤人员而需变动现场时,应标明事故车和人员位置。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专家提示:

●不要驾驶有机械故障的“带病车”上路。

●驾驶旅游车辆或在山区公路行驶时,要选派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

●禁止酒后驾车,禁止非司机驾车,禁止驾驶中打手机,不要疲劳驾驶。

●通过铁路道口时,要主动避让火车,坚决杜绝强行、闯行通过道口的行为。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快,驾驶员的动态视力会降低,视野变窄,判断能力减退,平衡感觉也有所变化,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拨打110、122报警电话,清楚表述案发时间、方位、后果等,并协助交警调查。

●有死伤人员的交通事故,应先救人,并立即拨打120。

●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

●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能够移动的机动车应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应急车道或服务区停放。

专家提示:

●保护现场主要是指:标记现场位置,标记伤员倒卧的位置,保全现场痕迹物证,协助公安机关寻找证明人。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高速公路设施,以免造成事故隐患。

第7篇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规程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气瓶间救援,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管理信息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的管理: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的管理: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的管理: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 mg/m3能耐受30~60 min,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 min引起意识丧失,含10%乙炔的空气中5 h,有轻度中毒反应。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

应急医疗

诊断要点:

(1)吸入一定浓度后有轻度头痛、头昏。

(2)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

(3)严重者昏迷。

(4)乙炔急性毒性主要是因为高浓度时置换了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

处理原则:可参考“丙烯中毒”。

(1)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温、静卧,避免过多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抑制时给予中枢兴奋药,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以进行机械辅助呼吸。

(3)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并发症等支持治疗。

(4)严重中毒时慎用儿茶酚胺类药物,防止引起严重心律失常,警惕和处理其他并发症等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停止吸入,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乙炔中毒者的症状部分由于混入的磷化氢、硫化氢和其他气体所致。应注意有否混合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时抢救。

第8篇 造气车间公共卫生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步骤

处理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在岗人员出现头痛、呕吐、腹泻,腹部痉挛和发烧症状

班长

报警

立即将发病故障情况报告班长

立即向调度和车间领导报告:___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时间是___,中毒人数___,中毒症状___.

班长

班长

应急程序启动

组织在岗人员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急救,启动应急预案。

班长

现场警戒

确定中毒人数。

引到急救车在合适位置停放,配合医疗人员对中毒人员实施急救,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车间应急小组

医疗救护

根据现场观察中毒症状,对中毒人员实施合理救治,必要是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车间应急小组

事故处理

通知所有在岗人员中毒情况,并统计个人饮食情况,判断事故原因

如果中毒食品来自公司食堂,立即向调度和食堂报告,对中毒食品进行控制,防止进一步扩大中毒范围。

如果中毒食品来自个人自带,立即对食品进行控制,对中毒人员进行洗胃,必要时实施人工呼吸等措施,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车间应急小组

事故恢复

查明食物中毒原因,控制人员接触。

安排替岗人员到位,维持正常生产。

车间主任

注意事项

报警时必须讲清楚车间名称,发生时间、地点、部位、中毒人数、中毒症状等内容。

所有未中毒人员必须接受医疗人员诊断,确定无中毒者方可复岗值班。

对中毒食品必须严格控制,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发生中毒扩大事故。

第9篇 冶金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1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尽快切断煤气泄漏源,减小煤气泄漏量。

(2)对中毒人员就地实施抢救,最大限度减小事故伤害程度。

(3)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4)事故现场杜绝任何火源。

2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2.1事故报告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当班班(组)长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报告本车间相关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分厂相关负责人。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总厂相关负责人。事故严重时,也可以越级报告。

2.2应急预案启动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班(组)处理有困难时,班(组)长应向车间负责人提出启动车间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一般情况下,应急预案应分层次逐级启动。事故严重时,也可以几个层次的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3抢险人员注意事项

救援队员进入险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险区。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1一般措施

(1)对泄漏点周围逐个地点进行搜索,特别是死角、夹道等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全面进行搜索。对于多层平台的地区,应逐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中毒人员应首先将其抬到安全区域,并实施抢救。搜索后,要对在岗人员及参加抢险的人员进行人数清点,在人数不符的情况下搜索工作不级终止,直到人员全部点清。

(2)迅速关闭泄漏设备的阀门或采取其他堵漏措施,切断气源,防止气体继续泄漏。

(3)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所有通往事故点的交通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抢险人员和专用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均不得进入警戒区。

(4)煤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5)应对警戒区域内的煤气含量进行检测,超过规定标准时警戒区不能撤销。

4.2煤气设备泄漏处置

(1)煤气设备大量泄漏煤气一般处置步骤:

①检查危险区域范围。

②布置警戒。

③相关用户停用、禁火。

④往设备内大量通往蒸汽或氮气。

⑤切断煤气来源,必要时堵盲板。

⑥强制通风至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补焊。

4.3煤气管道大量泄漏煤气处置:

降低管网煤气压力,戴面具堵漏,将煤气压力稳定在5kpa带煤气补焊,高压管道漏煤气则相应的生产停产,戴面具堵漏,将压力降至5kpa补焊,焦炉煤气管道在补焊时,有条件的管网应通入一定的高炉煤气或氮气。如煤气管道大量泄露且不宜带煤气补焊则相关单位停产,局部按处理煤气步骤处理煤气后,进行补焊或局部更换管道。

5现场救护

(1) 抢险人员应在危险区附近的安全区域(上风口侧)迅速备好苏生器,做好对中毒人员进行输氧急救的准备工作。

(2) 抢险人员应正确判断中毒人员的中毒程度,分轻、中、重度中毒不同情况对中毒者实施抢救。

仅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轻微中毒人员可自行或在他人帮助下到空气新鲜处,喝热浓茶,促进血液循环。或在他人护送下到 煤气防护站或医院吸氧,消除症状。

抢救有自主呼吸的中毒人员时,将苏生器呼吸阀与导气管、面罩、气囊接好,打开气路,用配气阀调整所用量,调整氧气含量为100%刻度,将面罩扣在面部上,用头带固定好,当患者基本回复正常后,调整氧气含量为80%刻度,判定无需吸氧时,取下面罩,但不能过早终止输氧,防止往复昏厥。

抢救无自主呼吸患者时,对牙齿紧闭中毒者用开口器将牙启开,用夹舌钳拉出舌头,插入口咽导管,压住舌头,松开开口器,使前牙齿咬住口咽导管金属环,使用苏生器进行强制氧气输入,活肺器的动作次数应调制在12~16次/min。当活肺器动作过快时,立即启用引射器清理口腔异物,达到动作正常。当动作慢时,立即将面具与脸部处理严密,达到正常动作的次数。抢救无自主呼吸人员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呼吸同时配备苏生器进行抢救。

对于心脏停止跳动者应采取心脏复苏的方法进行抢救。

(3)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救援队员应按照医生要求,配合抢救工作。中毒窒息者应尽快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继续抢救治疗,送往医院途中要持续输氧。

第10篇 冶金工业气体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一般情况下,应急预案应分层次逐级启动,事故严重时,也可以几个层次的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1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1.1一般灭火措施

(1)由于煤气设备不严而轻微泄漏引起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堵着火部位,进行扑救和灭火,火焰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泄漏处。

(2)直径小于15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气源灭火。

(3)当泄漏量较大时应停止该管道有关用户的煤气供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煤气压力,同时向着火管道或设备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煤气压力不得低于100p a,严禁突然关闭阀门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4)直径大于150mm的煤气管道或煤气设备着火时,应向管道或设备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同时降低煤气压力,缓慢关小阀门但压力不得小于100pa,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使事故扩大,待火焰熄灭后再彻底关闭阀门。

(5)煤气管道或设备烧红,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或设备变形断裂。

(6)当管道法兰、补偿器、阀门等处着火时,如果火势较小,戴好呼吸器可用就近备用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较大,灭火器不能使火熄灭,可用消防车、消防水冷却设备,同时向系统内通入蒸汽或氮气逐渐关闭阀门,待火焰熄灭后彻底切断气源灭火。

1.2煤气管道灭火

⑴火灾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①停产。

②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⑵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有:

①管道严重腐蚀,大量煤气泄露,遇明火或高温。

②管道严重积水造成压塌,使管道断裂,大量煤气外泄遇上明火或高温。

③管内煤气压力高而击穿排水器,造成煤气外泄遇上明火活高温。

④排水器缺水造成大量煤气外泄遇上明火或高温。

⑤违章动火。

(3)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有:

①定期防腐,发现漏点及时处理。

②定时检查清扫排水器,使其保持畅通。

③保持管网压力相对稳定,一旦超高,立即全线检查排水器,制止煤气外泄。

④按要求给排水器补充水。

⑤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

2灭火方法:

①通知相关煤气使用单位与煤气调度室。

②系统降低压力,停止使用煤气,维持管内压力50~100pa。

③着火点煤气来源方向约20m以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灭火。

④待火势较小时,戴防毒面具用灭火器或湿草袋等方法灭火。

⑤待火熄灭后,按停煤气步骤置换合格后补焊。

⑥火势较小,漏点较小时,可堵漏后按带煤气补焊方案补焊。

⑦排水器着火可逐渐关小排尘管开闭器,并向排水器内加水,待火熄灭并水封满流后,全开排尘管开闭器。

⑧煤气管道设施内部的沉淀物(如萘、硫化物、焦油、粉尘等)着火时,可将设备入孔、放散阀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部位关闭,使其隔绝空气,使火熄灭,或者通入大量蒸汽、氮气灭火、也可用消防车、消防水灭火。

3煤气爆炸事故处置

(1)事故区域要及时进行安全警戒,防止他人误入危险区,事故隐患未彻底消除,安全警戒不得解除。

(2)煤气管道和设备发生煤气爆炸未着火时可立即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同时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冲淡残余煤气以防再次爆炸。

(3)煤气管道和设备发生煤气爆炸引起火灾时,应按着火事故处理,严禁突然切断煤气来源,防止回火爆炸。

(4)因爆炸造成大量煤气泄漏,一时不能消除的应先适当降低煤气压力并指挥危险区域的人员撤出现场,以防煤气中毒。

(5)当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在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气设施复送煤气。

第11篇 电气焊工岗位应急处置规程

1、风险提示

(1)火灾。场地环境等问题,遇明火后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2)触电或电灼伤。安全防护装置损坏,拉合电源开关未侧身。

(3)高处坠落。高空焊接时,架子不稳或未系好安全带 。

(4)、物体伤害。切割时留下的焊瘤毛刺未清理干净 。

(5)、窒息、中毒。在容器内焊接时,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容易造成人员窒息与中毒。

2、 应急处置。

(1)发生着火后,首先紧急撤离,最大限度的转移易燃易爆品到安全地点。

(2)、发生触电或电灼伤,立即切断电源或使人体脱离危险源,同时汇报上级,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医院继续救治。

(3)、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同时汇报上级,然后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4)、发生高处坠落

①头部先着地,呕吐、昏迷,可能颅脑损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②伤者耳鼻出血,严禁用手帕、棉花、纱布去堵塞;

③伤者腰背部先着地,可能脊柱骨折,下肢截瘫,不要随意翻动;

④顺伤员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或木板床上,取平卧位,运输过程中注意颠簸;

⑤立即汇报上级。

(5)发生机械伤害,立即停止操作,脱离危险源,采取止血、包扎等现场急救措施,同时汇报上级;如果伤情较重,立即送医院救治。

(6)发现人员窒息、中毒,要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和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解开领扣和裤带,注意保暖及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汇报上级,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第12篇 船舶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规程

(1)要求船方按“应急部署表”的要求进行自救。首先抢救遇险人员, 向上风转移,或向上风疏散。

(2)向当事船舶了解失火原因、火势、失火部位、人员情况及救助请求。

(3)按救助方案通知有关消防救助力量赶往现场施救。

(4)向安全地点或上风疏散对周围有危险的船舶。

(5)组织现场维护、指挥,实施交通管制,布置交通艇对现场水域进行封航警戒。

(6)指挥船舶使其着火部位位于下风,要综合考虑下移上漂的影。

(7)做好封舱,利用速闭装置关闭应关闭的阀门和天窗,同时利用船上的消防灭火系统和灭火器材灭火,船方要迅速起动消防泵,同时协助消防部门调集消防艇。

(8)迅速调集有关灭火材料和器材。

(9)施救船舶必须具备良好的防火防爆设备,保障自身安全,尽量从上风靠近。

第13篇 电焊伤害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1)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接工作。焊接锅炉承压部件、管道及承压容器等设备的焊工,必须按照锅炉监察规程(焊工考试部分)的要求,经过基本考试和补充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方可允许工作。

(2)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须有遮盖,脚下穿绝缘橡胶鞋,以免焊接时被烧伤。

(3)焊工应带绝缘手套,不得湿手作业操作,以免焊接时触电。

(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

(5)高空电焊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带,作业面设水平网兜并铺彩条布,周围用密目网维护,以防焊渣四溅。

(6)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

(7)现场上固定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迫发生触电。

(8)电焊施工前,项目要统一办理动火证。

第14篇 氧气泄露应急处置规程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潄加剧;严重时刻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再 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爆炸危险:本品助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液氧温度为-30度,直接接触会造成冻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与附件破损。配备想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安全防护

储区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运输管理

包装方法:钢制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油脂。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

第15篇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规程

造气车间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步骤

处理

负责人

启动原则

发生洪讯灾害影响到车间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

班长

报警

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及车间主任报告:地点、汛情严重程度,次发事故情况,报告人___.

班长

班长

应急程序启动

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车间主任为指挥的现场领导小组,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到现场应急处理。

车间主任

紧急避险

特大暴雨、雷电期间,除正常生产外,停止一切户外施工作业,做好人身防雷、防电等保护,做好电器的防雨工作。

操作工

现场处理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沉着冷静,利用日常准备好的防汛设备、防汛工具、进行抽水、堵水等处理工作。

检查各个电器设备的防雨情况,及时做好电器防雨工作。

加强检查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在汛情实在太大,本部门无法控制时,要一方面检查防汛,另一方面向公司防汛指挥部汇报汛情,请求公司派人支援,并协调做好其他工作。

车间应急小组

预防措施

提前做好防汛准备,达到完好状态,准备好一切防汛必备的使用工具:铁锨、沙袋等工具。

对日常配备的防汛设备、设施全面进行检查。

加强电器防雨罩的日常维护。

车间应急小组

注意

汛情解除后,在车间的统一领导下,各班长带领各岗位操作人员对设备、管线、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做好记录,如存在隐患要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维修。

领导小组在得到各班组检查的情况汇报后,确认各方面正常,向公司汇报、请示,得到答复后方可恢复安全平稳的正常生产。

有电线浸泡的地方请注意绕行并及时汇

应急处置规程15篇

有哪些应急处置规程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对策略、步骤和责任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识别与预警:识别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应急处置信息

  • 冶金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 冶金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规程95人关注

    有哪些冶金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预防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设施有效运行,员工接受安全培训 ...[更多]

  • 岗位应急处置规程5篇
  • 岗位应急处置规程5篇92人关注

    有哪些一、岗位应急处置规程涵盖的内容1.应急预案的制定: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2.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员工应了解自身在应急响应中的角色和 ...[更多]

  • 高温液体喷溅溢出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规程
  • 高温液体喷溅溢出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规程89人关注

    有哪些1.紧急疏散:当发生高温液体喷溅溢出爆炸事故时,立即启动紧急疏散程序,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2.初期应急响应:由现场人员采取初步措施,如关闭相关阀门,切 ...[更多]

  •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规程
  • 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规程88人关注

    有哪些一、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碰撞前的预防措施2.碰撞发生时的即时响应3.碰撞后的现场控制4.救援与疏散程序5.信息报告与沟通机制 ...[更多]

  • 应急处置触电事故规程
  • 应急处置触电事故规程84人关注

    有哪些1.立即断电:发现触电事故后,首要任务是切断电源,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2.拨打急救电话:启动应急响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报告事故情况。3.实施救援:在保证自身安 ...[更多]

  •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规程
  •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规程79人关注

    有哪些1.识别与警报:在发现乙炔泄露时,立即通过气体检测设备确认泄露源,启动内部警报系统,并向相关人员发出紧急撤离信号。2.个人防护:所有涉事人员应佩戴适当的呼吸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