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技术

隧洞安全技术7篇

发布时间:2022-12-12 15:51:05 查看人数:18

隧洞安全技术

第1篇 地下隧洞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支护总则

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围岩稳定情况,需要时应进行安全处理。

3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支护。

4开挖期间和每茬炮后,都应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5对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支护,应结合永久支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永久性支护。

6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二、锚喷支护

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类比法,确定合理的锚喷支护参数。

2锚喷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或已经支护的安全地段。

3喷射机、注浆器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洞外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4喷射作业面,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采用湿喷混凝土。有条件时,可设置防尘水幕。

5岩石渗水较强的地段,喷射混凝土之前应排出渗水。喷后钻排水孔,防止喷层脱落伤人。

6凡锚杆孔的直径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时,不得安装锚杆。

7锚喷工作结束后,应指定专人检查锚喷质量,若喷层有脱落、变形、厚度不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8砂浆锚杆灌注浆液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检查注浆罐、输料管、注浆管是否完好。

(2)注浆罐有效容积应不小于0.02m3,其耐压力不应小于0.8mpa(8kg/cm2),使用前应进行耐压试验。

(3)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时间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纯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管路。

(4)注浆工作风压应逐渐升高。

(5)输料管应连接紧密,不得有回折。

(6)注浆罐与注浆管的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连续进行注浆作业,罐内储料应保持在罐体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9喷射机、注浆器、水箱、油泵等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失灵时,应立即更换。

10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输料管、出料弯头、注浆管以及各种管路的连接部位,如发现磨薄、击穿或连接不牢等现象,应立即处理。

11带式上料机及其他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设置保护罩。

12施工过程中处理机械故障时,应停机、断电、停风。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应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

13喷头和注浆管前方站人;喷射作业的堵管处理,应尽量采用敲击法疏通,若采用高压风疏通时,风压不得大于0.4mpa(4kg/cm2),并将输料管放直,握紧喷头,喷头不得正对有人的方向。

14当喷头(或注浆管)操作手与喷射机(或注浆器)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联系时,应有可靠的联系手段。

15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张拉设备应安装牢固,操作方法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正对锚杆或锚索孔的方向不得站人。

16超过3米高度作业台架安装,应牢固可靠,并设置栏杆;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三、构架支护

1构架支撑包括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严格检查支撑材料质量。

(2)支撑立柱应放在平整岩石面上,应挖柱窝。

(3)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木板、楔块或小型混凝土预制块塞紧。

(4)危险地段,支撑应跟进开挖作业面;必要时,可采取超前固结的施工方法。

(5)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应采用钢支撑。

(6)支撑拆除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它异常征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

四、地下洞室施工照明

1每一段地下工程应提供连续运行的照明装置。除了一般照明系统外,还应当为正在进行施工的开挖面提供专用照明,这种照明装置应当采用泛光灯、荧光灯或其他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装置。不允许电线或者灯泡紧靠作业面。除非出于特殊的工作条件需要,不允许在隧洞的任何部分使用明火照明。

2所有的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当保持绝缘状态。

3动力线和照明用线应当在隧洞的一侧布置,引爆用电线则应布置在隧洞的另一侧,并与电话线或通信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

4所有的线路应当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绝缘子将线牢靠固定在洞壁上,且不会受到爆破影响而损坏。一般照明系统的最低亮度应当满足规范dl/t5099-1999第13.3节中的规定。

5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

6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五、施工安全监测

1施工安全监测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

2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

3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

(1)洞内:ⅲ~ⅴ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

(2)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

4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

(1)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拱上抬、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爆破振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5)洞外: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开裂、地下管线破裂受损等。

5洞室安全监测重点:

(1)垂直纵轴线的典型洞室断面。

(2)贯穿于高边墙的小型隧洞口及其洞口内段。

(3)岩壁梁的岩台(尤其下方有小洞室)部分。

(4)相邻洞室间的薄体岩壁。

(5)不利于地质构造面组合切割的不稳定体。

6施工时应做好仪器设施的保护。

7监测仪器钻孔注浆后20h内不允许近区爆破作业。重新爆破前应做好仪器的保护措施,以免飞石破坏。

8监测重点巡视地点:

(1)爆破后隧洞掌子面围岩及前沿支护状态。

(2)大小洞室群体的交叉段、洞口段、洞室岩壁及拱座地段。

(3)软弱围岩地段及支护结构状态。

(4)外洞口边坡与不稳定山体,洞上方地面与受影响建筑物,洞口防汛设施等。

9监测中趋向稳定的初步安全判别:在一般情况下,当围岩与支护结构具备以下变化特征时,将趋向稳定:

(1)随着开挖面的远离,测值变化速率有逐渐减缓趋势。

(2)测值总量已达到最大回归值80%以上。

(3)位移增长速率小于0.1mm/d~0.3mm/d(软岩取大值)。

10监测中发现下述任一情况时,应以险情对待,须跟踪监测,并及时预警预报。

(1)开挖面在逐渐远离或停止不变,但测值变化速率无减缓趋势,或有加速增长趋势。

(2)围岩出现间歇性落石的现象。

(3)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过快,有受力裂缝在不断发展等。

11监测中设计警戒值的初步判别:当测值总量或增长速率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则认为不安全,需要报警,需要撤退人员和设备。

12在施工安全监测管理中应建立监测信息反馈流程,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

第2篇 隧洞口边坡喷砼: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项目

项 目 部

工程部位

分项工程

内容:(内容多,可增页)

详见附页:边坡喷砼防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签名):

交底时间:年 月 日

接受人(签名):

接受时间:年月日

边坡喷砼防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循环水排水隧洞进、出洞口结合现场及工程实际,由砌石防护变更为喷浆防护,封闭洞脸边坡裂隙,减少雨水浸入,降低表面岩石的风化程度,同时因地制宜,达到减少刷坡开挖山体量,保护生态目的。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在现场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喷射机场地,采用潮喷机喷射作业。

二、质量标准

1、喷射混凝土与桩间面粘结密实。

2、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3、表面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

三、基坑壁喷砼支护施工工艺流程

喷射混凝土施工湿喷工艺框图

四、作业准备

1、现场施工场地修整,施工机械进场到位、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2、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所有材料试验检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 、用压力水冲洗受喷面(当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应从上部工作面往下清洁。

5、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6、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喷射机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输料连续、均匀,附属机具的技术条件应能满足喷射作业需要。

7、潮喷混凝土搅拌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操作,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运输采用砼运输车,随运随拌,以满足喷砼的供应。

五、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1、喷射操作程序:打开空压机→打开喷射机→缓慢打开压力风、压力水阀→向料斗加混凝土、计量加速凝剂→喷射混凝土。

2、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再自上而下顺序分层、往复喷射。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以喷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响喷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弹量,并保持喷层厚度均匀。两次喷混凝土间隔时间宜为2~4h。

3、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风压、水流量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量增加;风压、水流量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压实力小,影响喷射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水流量,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水流量。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具体参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4、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0.7~1.5m(具体参数由现场操作确定);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

5、速凝剂掺加:速凝剂掺加保证计量准确,投放稳定。

6、喷射厚度根据设计10cm控制,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和渗漏水。

7、对有渗水和大面积潮湿的的断面与喷混凝土不易粘结,为了增加粘结性,初喷在渗水面上的混凝土可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六、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措施

1、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剂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的工作状况。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15%。

2、喷混凝土厚度应预埋厚度控制标志,严格控制喷射砼的厚度。

3、喷射前应仔细检查喷射面,如有松动土块应及时处理。喷射机应布置在安全地带,并尽量靠近喷射部位,便于掌机人员与喷射手联系,随时调整工作风压。

4、在喷射侧壁下部时,需将上半部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5、经常检查喷射机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管路堵塞时,必须先关闭喷射机,然后才能进行处理。

6.喷射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检验标准、检验方法

喷混凝土作业检验方法及检验标准表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检验方法

1

喷射混凝土厚度

按设计厚度施工。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检查点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尺量检查控制喷层厚度

2

喷射混凝土施工

喷射分段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分段长度不大于6m;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时进行,喷射至设计厚度。

尺量

3

喷射混凝土与桩间面粘结

粘结密实

锤击检验

4

支护表面质量

表面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个别松散部位凿除补喷,并用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找平处理。平整度允许偏差:侧壁3cm。

2米直尺检

查平整度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开始前及进行中仔细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电线包皮应完好,开关应装在固定闸刀盒内。

2、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磨损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等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3、施工中检修机械或设备故障时,必须在断电、停风条件下进行,检修完毕向机械设备送电送风前必须事先通知有关人员。

4、喷射手应控制好风压、喷射距离,避免回弹骨料伤人。当采用加大风压处理堵管事故时,应先关机将输料管顺直,紧按喷嘴,喷嘴前方不准站人,疏通管路的工作风压不得超过0.5mpa。

5、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喷射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6、喷射作业人员应带防尘口罩、防护帽、防护眼镜、防尘面具、防尘工作服,雨靴,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

7、喷射混凝土结束后,应及时对机具进行清洗,避免堵管炸裂伤人。

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宣传,加强教育,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增强现场管理和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自觉性。

2、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产管理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程序要求,不违章指挥,不蛮干。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管理的行为,按处罚条例严格执行。

3、合理布置场地。各项临时设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做到场地整洁、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4、及时调整设备、机具和材料的位置,保证摆放整齐,保持工作面宽敞,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

九、环保要求措施

严格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穿戴好防护服,注意弧光伤人;减少粉尘排放,采取必要的措施,降噪除尘;加强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减少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做到工完料清。

第3篇 地下隧洞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支护总则

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围岩稳定情况,需要时应进行安全处理。

3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支护。

4开挖期间和每茬炮后,都应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5对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支护,应结合永久支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永久性支护。

6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二、锚喷支护

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类比法,确定合理的锚喷支护参数。

2锚喷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或已经支护的安全地段。

3喷射机、注浆器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洞外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4喷射作业面,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采用湿喷混凝土。有条件时,可设置防尘水幕。

5岩石渗水较强的地段,喷射混凝土之前应排出渗水。喷后钻排水孔,防止喷层脱落伤人。

6凡锚杆孔的直径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时,不得安装锚杆。

7锚喷工作结束后,应指定专人检查锚喷质量,若喷层有脱落、变形、厚度不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8砂浆锚杆灌注浆液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检查注浆罐、输料管、注浆管是否完好。

(2)注浆罐有效容积应不小于0.02m3,其耐压力不应小于0.8mpa(8kg/cm2),使用前应进行耐压试验。

(3)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时间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纯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管路。

(4)注浆工作风压应逐渐升高。

(5)输料管应连接紧密,不得有回折。

(6)注浆罐与注浆管的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连续进行注浆作业,罐内储料应保持在罐体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9喷射机、注浆器、水箱、油泵等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失灵时,应立即更换。

10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输料管、出料弯头、注浆管以及各种管路的连接部位,如发现磨薄、击穿或连接不牢等现象,应立即处理。

11带式上料机及其他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设置保护罩。

12施工过程中处理机械故障时,应停机、断电、停风。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应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

13喷头和注浆管前方站人;喷射作业的堵管处理,应尽量采用敲击法疏通,若采用高压风疏通时,风压不得大于0.4mpa(4kg/cm2),并将输料管放直,握紧喷头,喷头不得正对有人的方向。

14当喷头(或注浆管)操作手与喷射机(或注浆器)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联系时,应有可靠的联系手段。

15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张拉设备应安装牢固,操作方法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正对锚杆或锚索孔的方向不得站人。

16超过3米高度作业台架安装,应牢固可靠,并设置栏杆;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三、构架支护

1构架支撑包括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严格检查支撑材料质量。

(2)支撑立柱应放在平整岩石面上,应挖柱窝。

(3)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木板、楔块或小型混凝土预制块塞紧。

(4)危险地段,支撑应跟进开挖作业面;必要时,可采取超前固结的施工方法。

(5)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应采用钢支撑。

(6)支撑拆除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它异常征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

四、地下洞室施工照明

1每一段地下工程应提供连续运行的照明装置。除了一般照明系统外,还应当为正在进行施工的开挖面提供专用照明,这种照明装置应当采用泛光灯、荧光灯或其他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装置。不允许电线或者灯泡紧靠作业面。除非出于特殊的工作条件需要,不允许在隧洞的任何部分使用明火照明。

2所有的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当保持绝缘状态。

3动力线和照明用线应当在隧洞的一侧布置,引爆用电线则应布置在隧洞的另一侧,并与电话线或通信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

4所有的线路应当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绝缘子将线牢靠固定在洞壁上,且不会受到爆破影响而损坏。一般照明系统的最低亮度应当满足规范dl/t5099-1999第13.3节中的规定。

5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

6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五、施工安全监测

1施工安全监测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

2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

3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

(1)洞内:ⅲ~ⅴ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

(2)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

4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

(1)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拱上抬、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爆破振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5)洞外: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开裂、地下管线破裂受损等。

5洞室安全监测重点:

(1)垂直纵轴线的典型洞室断面。

(2)贯穿于高边墙的小型隧洞口及其洞口内段。

(3)岩壁梁的岩台(尤其下方有小洞室)部分。

(4)相邻洞室间的薄体岩壁。

(5)不利于地质构造面组合切割的不稳定体。

6施工时应做好仪器设施的保护。

7监测仪器钻孔注浆后20h内不允许近区爆破作业。重新爆破前应做好仪器的保护措施,以免飞石破坏。

8监测重点巡视地点:

(1)爆破后隧洞掌子面围岩及前沿支护状态。

(2)大小洞室群体的交叉段、洞口段、洞室岩壁及拱座地段。

(3)软弱围岩地段及支护结构状态。

(4)外洞口边坡与不稳定山体,洞上方地面与受影响建筑物,洞口防汛设施等。

9监测中趋向稳定的初步安全判别:在一般情况下,当围岩与支护结构具备以下变化特征时,将趋向稳定:

(1)随着开挖面的远离,测值变化速率有逐渐减缓趋势。

(2)测值总量已达到最大回归值80%以上。

(3)位移增长速率小于0.1mm/d~0.3mm/d(软岩取大值)。

10监测中发现下述任一情况时,应以险情对待,须跟踪监测,并及时预警预报。

(1)开挖面在逐渐远离或停止不变,但测值变化速率无减缓趋势,或有加速增长趋势。

(2)围岩出现间歇性落石的现象。

(3)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过快,有受力裂缝在不断发展等。

11监测中设计警戒值的初步判别:当测值总量或增长速率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则认为不安全,需要报警,需要撤退人员和设备。

12在施工安全监测管理中应建立监测信息反馈流程,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

第4篇 隧洞施工防洪防汛安全技术交底

一、防汛基本知识

1、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汛的含义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2、降雨的特性

降雨可按空气上升的原因,分为峰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四类。

24小时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毫米)

小雨10,中雨10∽25,大雨 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

特大暴雨大于250。

二、 洪水

1、洪水泛滥的主要季节

洪水主要是大暴雨、特大暴雨或流域内长历时强降雨引起的。一般在5月上旬至10月中旬易发生洪水灾害。

2、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1)、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已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4)、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爬到屋顶。

(5)、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6)、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7)、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8)、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三、 山洪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流速大,过程短暂,往往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突发性强、破坏力很大的小面积山区洪水。我县主要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引起的。

2、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已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逃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更不能为了转移贵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误逃洪时间,造成“人物双亡”。

(4)、被山洪围困在山中,应及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泥石流

1、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爆发突然、破坏性强,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如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突降暴雨,瞬间形成洪峰,引发泥石流灾害。受灾最严重的是该市沙兰镇中心小学,当时有351名学生正在上课,由于教室塌坍,造成88名小学生死亡。

2、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人群在沟谷内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这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一段时间。

五、滑坡和崩塌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这种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

2、滑坡前兆

(1)、大滑坡发生前,会出现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泉、井水突然干涸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标志滑坡体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坡之前,滑坡体前沿坡脚处土地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

(4)、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冒出热气或冷风。

(5)、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形。会出现猪、狗、牛等家畜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6)、大滑坡前,滑坡体上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中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会出现加速变化趋势,这是明显滑坡迹象。

发生这些滑坡的前兆后,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3、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最后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和崩塌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降雨;也有人为因素:坡脚开挖。

4、遇到滑坡或崩塌怎么办

(1)、不要进入或通过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崩塌危险区。

(2)、当发现有滑坡或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群众,做好撤离准备。

(3)、当你正处在滑坡体上,感到地面变动时,要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千万不要向滑坡体上、下方逃跑。

(4)、当你处在滑坡体中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的太近。

(5)、当你处在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别无选择。

六、施工防汛防护措施

1、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2、施工场地内的道路应平整,防止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人员行走时滑倒到摔伤。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严禁施工人员雨天在非道路上行走。

4、雨天时,机电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雨遮盖措施。防止设备受潮出现放电甚至短路问题而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检查动力线路,防止电线破损而导致在潮湿的环境下放电,危及人身前安全。

5、成立防汛督查小组为确保汛期的安全生产,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到人,有险情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启动紧急预案。

6、施工机械每天必须检查,施工后机械停放至指定场地,严禁放置沟崖边。

7、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因此要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确保防汛工作落实到实处。

8、针对施工现场地基有较厚的沙土层,风机构架基础积水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以及基坑积水造成坍塌等危险因素,制定特殊安全措施,确保大汛来临时做到“基坑不坍塌,基础不积水”;

9、各施工班组根据防汛工作的特点地理环境分析找出更具体和详细的防汛区段和部位,派人看守昼夜监护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处理。

七、隧道突水涌泥处理措施

针对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突水涌泥的情况,将采取如下措:

突泥时,首先将洞内人员与机具撤至安全区。然后根据突泥位置查找地面是否有溶孔,地表水是否与突泥位置相连通,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源头,如果有,则加以封堵或疏排。

当洞内突水、突泥减缓,能进人操作时,即进洞清理现场,根据以下方案处理。

(1)、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较弱突水突泥现象,立即报告应急组织领导同志,现场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打随机排水孔,安置塑料弹簧软管进行排水(塑料弹簧排水管引入排水沟),释放水压力,并及时喷锚进行围岩封闭。如果围岩破碎,可在初喷砼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然后再进行复喷砼封闭围岩,加强支护。

(2)、施工过程中若发生高强压力突水突泥现象,应立即尽可能地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安全。及时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救护工作。准确记录水量的流量、流速、水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水突泥控制。

指挥与控制:

①观测预警

由现场技术人员和各工班指定人员加强日常观测,确保在第一时间确认涌水涌泥险情,提前发出预警提示。

a与当地气象台建立天气服务联系,根据天气预报和降水量统计,加强隧道涌水观测;

b注意观测地表沉降情况,看地表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c观测数据有变化时,及时向项目组长汇报,以便组织施工抢险。

③安全撤离

当确认出现涌水涌泥时,洞内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全部撤离,立即电话通知项目部安全救援组长,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衬砌台车等安全平台进行自我保护,等待组织救援。

④组织抢险

a各班组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

b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安装挡护拱架,堆砌砂袋,规范水流方向;

c在配备充分照明、救生设备时,由项目作业队决定组织身体素质好、水性高的工人进洞执行搜索救援活动;

d卫生员做好准备,并视情提前与定点医院联系。

⑤供电和照明

a在涌水可能危及到洞内变配电设施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漏电发生意外;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

b启动专用照明线路,保障隧道内必要的照明需要。

⑥设备

在发生涌水时,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使设备处于动力关闭、加固和适当防护状态,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3)、通讯

各救援小组、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机关和外部救援机构,必须建立起畅通的通讯网络。

(4)、警戒与治安

a在发生涌水险情时,保安应加强洞外巡视,隔离安全地带,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地方老百姓进入施工现场;

b加强洞口看护,未经项目部统一组织不得放入任何人员。

(5)、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6)、处理总的原则

①洞外治理与洞内治理相结合;

②堵泥堵砂不堵水;

③防排水原则: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④永久治理为主,施工治理为辅。

即总体对地表调查发现的地表大的溶洞口、落水洞进行封堵,主要侧重于洞内封堵泥砂,避免造成泥砂大量淤积,边清边淤,影响施工。同时,从对隧道运营安全考虑,应以永久治理为主,彻底根治。

第5篇 地下隧洞: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支护总则

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围岩稳定情况,需要时应进行安全处理。

3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支护。

4开挖期间和每茬炮后,都应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5对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支护,应结合永久支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永久性支护。

6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二、锚喷支护

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类比法,确定合理的锚喷支护参数。

2锚喷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或已经支护的安全地段。

3喷射机、注浆器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洞外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4喷射作业面,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采用湿喷混凝土。有条件时,可设置防尘水幕。

5岩石渗水较强的地段,喷射混凝土之前应排出渗水。喷后钻排水孔,防止喷层脱落伤人。

6凡锚杆孔的直径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时,不得安装锚杆。

7锚喷工作结束后,应指定专人检查锚喷质量,若喷层有脱落、变形、厚度不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8砂浆锚杆灌注浆液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检查注浆罐、输料管、注浆管是否完好。

(2)注浆罐有效容积应不小于0.02m3,其耐压力不应小于0.8mpa(8kg/cm2),使用前应进行耐压试验。

(3)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时间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纯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管路。

(4)注浆工作风压应逐渐升高。

(5)输料管应连接紧密,不得有回折。

(6)注浆罐与注浆管的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连续进行注浆作业,罐内储料应保持在罐体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9喷射机、注浆器、水箱、油泵等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失灵时,应立即更换。

10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输料管、出料弯头、注浆管以及各种管路的连接部位,如发现磨薄、击穿或连接不牢等现象,应立即处理。

11带式上料机及其他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设置保护罩。

12施工过程中处理机械故障时,应停机、断电、停风。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应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

13喷头和注浆管前方站人;喷射作业的堵管处理,应尽量采用敲击法疏通,若采用高压风疏通时,风压不得大于0.4mpa(4kg/cm2),并将输料管放直,握紧喷头,喷头不得正对有人的方向。

14当喷头(或注浆管)操作手与喷射机(或注浆器)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联系时,应有可靠的联系手段。

15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张拉设备应安装牢固,操作方法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正对锚杆或锚索孔的方向不得站人。

16超过3米高度作业台架安装,应牢固可靠,并设置栏杆;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三、构架支护

1构架支撑包括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严格检查支撑材料质量。

(2)支撑立柱应放在平整岩石面上,应挖柱窝。

(3)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木板、楔块或小型混凝土预制块塞紧。

(4)危险地段,支撑应跟进开挖作业面;必要时,可采取超前固结的施工方法。

(5)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应采用钢支撑。

(6)支撑拆除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它异常征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

四、地下洞室施工照明

1每一段地下工程应提供连续运行的照明装置。除了一般照明系统外,还应当为正在进行施工的开挖面提供专用照明,这种照明装置应当采用泛光灯、荧光灯或其他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装置。不允许电线或者灯泡紧靠作业面。除非出于特殊的工作条件需要,不允许在隧洞的任何部分使用明火照明。

2所有的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当保持绝缘状态。

3动力线和照明用线应当在隧洞的一侧布置,引爆用电线则应布置在隧洞的另一侧,并与电话线或通信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

4所有的线路应当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绝缘子将线牢靠固定在洞壁上,且不会受到爆破影响而损坏。一般照明系统的最低亮度应当满足规范dl/t5099-1999第13.3节中的规定。

5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

6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五、施工安全监测

1施工安全监测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

2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

3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

(1)洞内:ⅲ~ⅴ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

(2)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

4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

(1)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拱上抬、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爆破振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5)洞外: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开裂、地下管线破裂受损等。

5洞室安全监测重点:

(1)垂直纵轴线的典型洞室断面。

(2)贯穿于高边墙的小型隧洞口及其洞口内段。

(3)岩壁梁的岩台(尤其下方有小洞室)部分。

(4)相邻洞室间的薄体岩壁。

(5)不利于地质构造面组合切割的不稳定体。

6施工时应做好仪器设施的保护。

7监测仪器钻孔注浆后20h内不允许近区爆破作业。重新爆破前应做好仪器的保护措施,以免飞石破坏。

8监测重点巡视地点:

(1)爆破后隧洞掌子面围岩及前沿支护状态。

(2)大小洞室群体的交叉段、洞口段、洞室岩壁及拱座地段。

(3)软弱围岩地段及支护结构状态。

(4)外洞口边坡与不稳定山体,洞上方地面与受影响建筑物,洞口防汛设施等。

9监测中趋向稳定的初步安全判别:在一般情况下,当围岩与支护结构具备以下变化特征时,将趋向稳定:

(1)随着开挖面的远离,测值变化速率有逐渐减缓趋势。

(2)测值总量已达到最大回归值80%以上。

(3)位移增长速率小于0.1mm/d~0.3mm/d(软岩取大值)。

10监测中发现下述任一情况时,应以险情对待,须跟踪监测,并及时预警预报。

(1)开挖面在逐渐远离或停止不变,但测值变化速率无减缓趋势,或有加速增长趋势。

(2)围岩出现间歇性落石的现象。

(3)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过快,有受力裂缝在不断发展等。

11监测中设计警戒值的初步判别:当测值总量或增长速率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则认为不安全,需要报警,需要撤退人员和设备。

12在施工安全监测管理中应建立监测信息反馈流程,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

第6篇 地下隧洞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支护总则

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围岩稳定情况,需要时应进行安全处理。

3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支护。

4开挖期间和每茬炮后,都应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5对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支护,应结合永久支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永久性支护。

6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二、锚喷支护

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类比法,确定合理的锚喷支护参数。

2锚喷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或已经支护的安全地段。

3喷射机、注浆器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在洞外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4喷射作业面,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采用湿喷混凝土。有条件时,可设置防尘水幕。

5岩石渗水较强的地段,喷射混凝土之前应排出渗水。喷后钻排水孔,防止喷层脱落伤人。

6凡锚杆孔的直径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时,不得安装锚杆。

7锚喷工作结束后,应指定专人检查锚喷质量,若喷层有脱落、变形、厚度不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8砂浆锚杆灌注浆液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检查注浆罐、输料管、注浆管是否完好。

(2)注浆罐有效容积应不小于0.02m3,其耐压力不应小于0.8mpa(8kg/cm2),使用前应进行耐压试验。

(3)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时间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纯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管路。

(4)注浆工作风压应逐渐升高。

(5)输料管应连接紧密,不得有回折。

(6)注浆罐与注浆管的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连续进行注浆作业,罐内储料应保持在罐体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9喷射机、注浆器、水箱、油泵等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失灵时,应立即更换。

10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输料管、出料弯头、注浆管以及各种管路的连接部位,如发现磨薄、击穿或连接不牢等现象,应立即处理。

11带式上料机及其他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设置保护罩。

12施工过程中处理机械故障时,应停机、断电、停风。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应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

13喷头和注浆管前方站人;喷射作业的堵管处理,应尽量采用敲击法疏通,若采用高压风疏通时,风压不得大于0.4mpa(4kg/cm2),并将输料管放直,握紧喷头,喷头不得正对有人的方向。

14当喷头(或注浆管)操作手与喷射机(或注浆器)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联系时,应有可靠的联系手段。

15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张拉设备应安装牢固,操作方法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正对锚杆或锚索孔的方向不得站人。

16超过3米高度作业台架安装,应牢固可靠,并设置栏杆;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三、构架支护

1构架支撑包括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严格检查支撑材料质量。

(2)支撑立柱应放在平整岩石面上,应挖柱窝。

(3)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木板、楔块或小型混凝土预制块塞紧。

(4)危险地段,支撑应跟进开挖作业面;必要时,可采取超前固结的施工方法。

(5)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应采用钢支撑。

(6)支撑拆除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它异常征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

四、地下洞室施工照明

1每一段地下工程应提供连续运行的照明装置。除了一般照明系统外,还应当为正在进行施工的开挖面提供专用照明,这种照明装置应当采用泛光灯、荧光灯或其他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装置。不允许电线或者灯泡紧靠作业面。除非出于特殊的工作条件需要,不允许在隧洞的任何部分使用明火照明。

2所有的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当保持绝缘状态。

3动力线和照明用线应当在隧洞的一侧布置,引爆用电线则应布置在隧洞的另一侧,并与电话线或通信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

4所有的线路应当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绝缘子将线牢靠固定在洞壁上,且不会受到爆破影响而损坏。一般照明系统的最低亮度应当满足规范dl/t5099-1999第13.3节中的规定。

5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

6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五、施工安全监测

1施工安全监测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

2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

3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

(1)洞内:ⅲ~ⅴ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

(2)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

4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

(1)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拱上抬、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爆破振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5)洞外: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开裂、地下管线破裂受损等。

5洞室安全监测重点:

(1)垂直纵轴线的典型洞室断面。

(2)贯穿于高边墙的小型隧洞口及其洞口内段。

(3)岩壁梁的岩台(尤其下方有小洞室)部分。

(4)相邻洞室间的薄体岩壁。

(5)不利于地质构造面组合切割的不稳定体。

6施工时应做好仪器设施的保护。

7监测仪器钻孔注浆后20h内不允许近区爆破作业。重新爆破前应做好仪器的保护措施,以免飞石破坏。

8监测重点巡视地点:

(1)爆破后隧洞掌子面围岩及前沿支护状态。

(2)大小洞室群体的交叉段、洞口段、洞室岩壁及拱座地段。

(3)软弱围岩地段及支护结构状态。

(4)外洞口边坡与不稳定山体,洞上方地面与受影响建筑物,洞口防汛设施等。

9监测中趋向稳定的初步安全判别:在一般情况下,当围岩与支护结构具备以下变化特征时,将趋向稳定:

(1)随着开挖面的远离,测值变化速率有逐渐减缓趋势。

(2)测值总量已达到最大回归值80%以上。

(3)位移增长速率小于0.1mm/d~0.3mm/d(软岩取大值)。

10监测中发现下述任一情况时,应以险情对待,须跟踪监测,并及时预警预报。

(1)开挖面在逐渐远离或停止不变,但测值变化速率无减缓趋势,或有加速增长趋势。

(2)围岩出现间歇性落石的现象。

(3)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过快,有受力裂缝在不断发展等。

11监测中设计警戒值的初步判别:当测值总量或增长速率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则认为不安全,需要报警,需要撤退人员和设备。

12在施工安全监测管理中应建立监测信息反馈流程,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

第7篇 隧洞施工防洪防汛-安全技术交底

一、防汛基本知识

1、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汛的含义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2、降雨的特性

降雨可按空气上升的原因,分为峰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四类。

24小时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毫米)

小雨10,中雨10∽25,大雨 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

特大暴雨大于250。

二、 洪水

1、洪水泛滥的主要季节

洪水主要是大暴雨、特大暴雨或流域内长历时强降雨引起的。一般在5月上旬至10月中旬易发生洪水灾害。

2、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1)、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已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4)、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爬到屋顶。

(5)、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6)、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7)、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8)、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三、 山洪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流速大,过程短暂,往往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突发性强、破坏力很大的小面积山区洪水。我县主要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引起的。

2、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已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逃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更不能为了转移贵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误逃洪时间,造成“人物双亡”。

(4)、被山洪围困在山中,应及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泥石流

1、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爆发突然、破坏性强,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如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突降暴雨,瞬间形成洪峰,引发泥石流灾害。受灾最严重的是该市沙兰镇中心小学,当时有351名学生正在上课,由于教室塌坍,造成88名小学生死亡。

2、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人群在沟谷内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这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一段时间。

五、滑坡和崩塌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这种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

2、滑坡前兆

(1)、大滑坡发生前,会出现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泉、井水突然干涸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标志滑坡体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坡之前,滑坡体前沿坡脚处土地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

(4)、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冒出热气或冷风。

(5)、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形。会出现猪、狗、牛等家畜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6)、大滑坡前,滑坡体上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中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会出现加速变化趋势,这是明显滑坡迹象。

发生这些滑坡的前兆后,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3、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最后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和崩塌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降雨;也有人为因素:坡脚开挖。

4、遇到滑坡或崩塌怎么办

(1)、不要进入或通过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崩塌危险区。

(2)、当发现有滑坡或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群众,做好撤离准备。

(3)、当你正处在滑坡体上,感到地面变动时,要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千万不要向滑坡体上、下方逃跑。

(4)、当你处在滑坡体中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的太近。

(5)、当你处在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别无选择。

六、施工防汛防护措施

1、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2、施工场地内的道路应平整,防止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人员行走时滑倒到摔伤。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严禁施工人员雨天在非道路上行走。

4、雨天时,机电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雨遮盖措施。防止设备受潮出现放电甚至短路问题而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检查动力线路,防止电线破损而导致在潮湿的环境下放电,危及人身前安全。

5、成立防汛督查小组为确保汛期的安全生产,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到人,有险情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启动紧急预案。

6、施工机械每天必须检查,施工后机械停放至指定场地,严禁放置沟崖边。

7、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因此要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确保防汛工作落实到实处。

8、针对施工现场地基有较厚的沙土层,风机构架基础积水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以及基坑积水造成坍塌等危险因素,制定特殊安全措施,确保大汛来临时做到“基坑不坍塌,基础不积水”;

9、各施工班组根据防汛工作的特点地理环境分析找出更具体和详细的防汛区段和部位,派人看守昼夜监护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处理。

七、隧道突水涌泥处理措施

针对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突水涌泥的情况,将采取如下措:

突泥时,首先将洞内人员与机具撤至安全区。然后根据突泥位置查找地面是否有溶孔,地表水是否与突泥位置相连通,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源头,如果有,则加以封堵或疏排。

当洞内突水、突泥减缓,能进人操作时,即进洞清理现场,根据以下方案处理。

(1)、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较弱突水突泥现象,立即报告应急组织领导同志,现场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打随机排水孔,安置塑料弹簧软管进行排水(塑料弹簧排水管引入排水沟),释放水压力,并及时喷锚进行围岩封闭。如果围岩破碎,可在初喷砼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然后再进行复喷砼封闭围岩,加强支护。

(2)、施工过程中若发生高强压力突水突泥现象,应立即尽可能地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安全。及时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救护工作。准确记录水量的流量、流速、水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水突泥控制。

指挥与控制:

①观测预警

由现场技术人员和各工班指定人员加强日常观测,确保在第一时间确认涌水涌泥险情,提前发出预警提示。

a与当地气象台建立天气服务联系,根据天气预报和降水量统计,加强隧道涌水观测;

b注意观测地表沉降情况,看地表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c观测数据有变化时,及时向项目组长汇报,以便组织施工抢险。

③安全撤离

当确认出现涌水涌泥时,洞内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全部撤离,立即电话通知项目部安全救援组长,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衬砌台车等安全平台进行自我保护,等待组织救援。

④组织抢险

a各班组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

b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安装挡护拱架,堆砌砂袋,规范水流方向;

c在配备充分照明、救生设备时,由项目作业队决定组织身体素质好、水性高的工人进洞执行搜索救援活动;

d卫生员做好准备,并视情提前与定点医院联系。

⑤供电和照明

a在涌水可能危及到洞内变配电设施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漏电发生意外;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

b启动专用照明线路,保障隧道内必要的照明需要。

⑥设备

在发生涌水时,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使设备处于动力关闭、加固和适当防护状态,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3)、通讯

各救援小组、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机关和外部救援机构,必须建立起畅通的通讯网络。

(4)、警戒与治安

a在发生涌水险情时,保安应加强洞外巡视,隔离安全地带,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地方老百姓进入施工现场;

b加强洞口看护,未经项目部统一组织不得放入任何人员。

(5)、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6)、处理总的原则

①洞外治理与洞内治理相结合;

②堵泥堵砂不堵水;

③防排水原则: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④永久治理为主,施工治理为辅。

即总体对地表调查发现的地表大的溶洞口、落水洞进行封堵,主要侧重于洞内封堵泥砂,避免造成泥砂大量淤积,边清边淤,影响施工。同时,从对隧道运营安全考虑,应以永久治理为主,彻底根治。

隧洞安全技术7篇

一、施工支护总则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施工人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隧洞信息

  • 隧洞安全技术7篇
  • 隧洞安全技术7篇18人关注

    一、施工支护总则1施工支护前,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支护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施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技术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