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高层住宅工程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第2篇高层建筑安全措施 第3篇高层住宅工程消防保卫安全措施 第4篇高层建筑电梯防火要求安全措施 第5篇高层建筑电梯的防火要求及安全措施 第6篇高层建筑特点分析安全措施 第7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措施逃生知识 第8篇高层建筑特点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 第9篇预防高层建筑物坠物安全措施 第10篇某高层住宅工程消防保卫安全措施 第11篇某高层住宅工程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第12篇高层住宅围护桩施工安全措施
第1篇 高层建筑安全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矗立,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消防安全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特征及消防安全特点
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高层建筑指的是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鉴于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工期长,高空作业多、承包单位多、交叉施工多、用火用电多等特征,所以高层建设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相应具有以下特点:
1.在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没有安装防火门。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烟囱效应,火势蔓延迅速,扑救困难。
2.施工现场的有些搭临设施采用了木板、毛竹、塑料布等可燃材料,而且搭临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往往影响消防安全。
3.施工现场由于深基坑的开挖和建筑材料的堆放影响了消防车道的畅通,使消防车难以靠近火场,阻碍了灭火行动。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较多,且电气线路较杂乱,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5.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承包单位较多,民工的流动性较大,给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火灾隐患不易被及时发现。民工临时宿舍人员也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群死群伤事故。
6.施工现场使用的是临时施工用水,供水水量、水压等都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应采取适当措施,改善消防供水条件。
二、施工组织设计是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源头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高层建设施工总的部署,其中应包括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应重点从施工总平面布局、消防设施、防火安全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消防安全问题:
1.施工总平面布局
施工总平面布局应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各种建、构筑物及临时设施之间应有适当的防火间距。施工现场一般应有环形消防车道,尽端式道路应设回车场。消防车道的宽度、净高和路面承载力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要求。
2.消防设施的配备
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施工用水池、水泵及输水立管,可以利用上述施工设施兼作消防设施。施工用水池可兼作消防水池;施工水泵可准备两台(一用一备)兼作消防水泵,应保证消防用水流量和一定的扬程;施工输水立管可兼作消防竖管,管径不应小于100毫米;高层建筑周围应设一定数量的室外临时消火栓,每个楼层应设室内临时消火栓、水带和水枪。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灭火器材。
3.建立消防安全机构、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各单位应建立防火领导小组,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学习。施工现场应制定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以使各了承包单位和各作业工种有章可循,从而落实防火工作。对于各种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加强督促和检查。
三、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易发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易发场所主要有木材加工场所、电气焊割场所、油漆作业场所、木料堆场、用电场所及民工临时宿舍等。
1.木料堆场及木材加工场所
木料堆场应分组分垛堆放,组与组之间应设有消防通道;木材加工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刨花、锯末等易燃物品应及时清扫,并倒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2.电气焊割场所
操作工应该持证上岗,焊割前应该向保卫部门申请用火证后方可作业;焊割作业前应清除或隔离周围的可燃物;焊割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对装过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及化学危险品的容器,焊割前应彻底清除。
3.油漆作业场所
油漆作业场所严禁烟火;漆料应设专门仓库存放,油漆车间与漆料仓库应分开;漆料仓库宜远离临时宿舍和有明火的场所。
4.用电场所
电器设备的使用不应超过线路的安全负荷,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应对电器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检查是否有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当电线穿过墙壁、地板等物体时,应加瓷套管予以隔离;电器设备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5.民工临时宿舍
民工临时宿舍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使用电炉和乱接电源;夏天使用蚊香一定要放在金属盘内,并与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应使用可燃物体作灯罩。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安全部门的督促检查,还需要每一位参加施工人员防火意识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第2篇 高层住宅工程消防保卫安全措施
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及沈阳市有关施工现场安全、消防保卫规定,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消防保卫工作。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消防领导小组,组织义务消防队,并建立值班制度,组织职工进行防火知识学习及灭火技术训练。现场设消防安全员,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保管及火灾隐患的处理等工作。
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把消防保卫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经常进行教育,每日检查一次,做到时间、人员落实。
施工现场必须按总平面图布置,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应根据工程情况,结构施工阶段,每50m2不少于2瓶,装修阶段每30m2不少于2瓶,现场消防栓周长每120m设一座消防栓、配水带、水枪,设立标志牌,主管径不小于φ75mm,出水口不小于φ65mm。设消防泵房,24小时有人值班,各楼竖管每隔一层设一出水口,配套齐全。
保卫人员担负警卫、防火检查、夜间巡逻等任务,值班领导坚持岗位,并做好当天详情记录和交接班手续。
现场要有明显防火标志,要害部位,如木工加工处、库房、配电箱等各配备2个灭火器,消火栓安装指示灯。
重点部位(仓库、油漆库、易燃物间等)必须建立有关规定,专人管理,落实责任。
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吸烟应到专设的吸烟室,吸烟室内设水桶等消防器材。
施工用料存放保管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油料、油漆等易燃材料必须专库保存,配置防火器材,设明显的禁火标志,严禁在聚苯板附近进行电气焊施工,聚苯板存放处要有防火措施。
氧气、乙炔瓶存放指定地点,不得存放于楼内,两者之间安全距离不小于10m。
工地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加强对用火制度的管理,预防火灾的发生,凡明火作业,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实施。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分库存放,存放处远离火源、电源,并配有灭火器。每库之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由专人保管,严格领发料制度。
第3篇 高层住宅围护桩施工安全措施
高层住宅围护桩施工安全措施
⑴、安全管理
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轻伤率控制在1.5‰以内。
②、现场院必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配专职安全员,建立健全各级、各职能部门及有关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施工员、班组长、安全员、安全值日员等)。项目与公司、项目与作业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奖,及安全承包条款,层层落实。
③、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各项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④、工人进场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并做好考核、建卡、签名手续。
⑤、编制人工挖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班组、土方组等分项工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签名。
⑥、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效合格证上岗。
⑦、公司每月、工地每周一次按部颁评分标准进行认真检查评分,并按安全承包条款每月进行奖罚。检查得分率必须在合格以上,优良率达80%以上。安全隐患必须按整改后组织复查反馈。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五防'检查,并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边检边改。
⑧、建立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调查处理伤亡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和责任者要严肃处理。
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点,坚持安全值日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网点是一种群众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形式,它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使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权利具体落实到相当一部份工人身上,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员,由生产班组中骨干来兼任,具体职责和权限:
a、检查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本组是否得到了落实,有无不知、不以为然的现象;检查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措施有否、知否、掌握否,有无定向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得是否深透,有无死角;发现隐患,及时向班组长报告。
b、检查劳动用品领发是否及时,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检查从事有毒、有害、特殊作业的安全防护是否安全、可靠,检查是否带病工作和冒险作业现象。
c、检查机电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是否接地接零,检查各类机具电气设备转动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保管是否得当。发现违章有权制止。
d、检查作业区及周围有无不安因素,检查文明施工是否达到了上级要求;检查有毒、有害、易燃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有权处理。
e、对道路、基坑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如发现下沉、裂缝、塌方迹象,应及时汇报处理。
⑩、施工现场必须有'五牌一图',牌图规格统一,字迹端正表示明确,挂设在工地醒目位置。施工现场需挂有安全宣传标语和安全标志。机械设备随机挂设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施工工地主要通道保持畅通,材料按规划堆放。
⑵、挖孔桩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一般安全措施、规定
a、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中,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b、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须经专门训练,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c、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进入现场须戴安全帽,安全帽应按规定使用,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d、施工现场的洞、坑、沟的通道口等危险处,要设有盖板、围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明显标志。
e、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要悬挂'危险牌'或'禁止通行'牌,夜里设红灯示警。
f、施工现场的各种机具设备、材料、构件、设施等要按施工平面图堆放、布置、保证现场整洁。
g、施工现场要设消防设施,备有足够的、有效的灭火器材、排水方便,道路畅通。宿舍区要设灭火器;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应在安全地点,炸药、雷管有专人负责监管,领料办手续,未使用完的炸药、雷管当日下班前应收回。严禁在易燃、易爆附近用火或吸烟。
h、不得光脚或穿拖鞋、高跟鞋进入现场;不准在施工时任意抛掷工具、物件;不准在作业时打闹、戏耍。
i、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天,停止井下作业。
②、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a、机械操作工,必须经培训考核,并发有操作合格证,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b、施工现场的一切电动机械和手提电动工具必须作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
c、要健全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要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人配齐防护用具。
d、所有电机、搅拌机、空压机、电焊机、切割机均需搭设操人平台和防护棚,采用钢管扣件、石棉瓦竹扁搭设,必须能防雨防砸、防晒、防潮和通风。
e、搅拌机安装必须稳固牢靠,外露传动部件必须装设牢靠的防护罩,离合器、制动器等各种按扭必须灵敏可靠,必须架充足够空间的牢固工作棚,设立单机箱并有足够照明,使用前经验收,并做好验收手续。
f、搅拌机工作棚内地面,砂石料堆放场及混凝土作业时的主要道路,均采用c20混凝土垫层厚10
第4篇 某高层住宅工程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高层住宅工程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建立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档案资料。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管理,明确职责,并建立电工值班室和配电室,电工必须固定并持有效上岗证件。电工值班应有巡查记录和检查记录。项目安全员对临时用电也必须做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绞软线。电缆线路必须按规定沿附着物敷设或采用埋地方式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设。埋地敷设时:过路及穿过建筑物时必须穿保护管,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过路保护管两端与电缆间应作绝缘固定,在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20m处应设电缆走向标示桩。电缆不宜沿钢管、脚手架等金属构筑物敷设,必要时需用绝缘子作隔离固定或穿管敷设,严禁用金属裸线帮扎加固电缆。
各类施工活动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和监护措施。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级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并在电箱正面门内绘有接线图和注明检修、维护责任人。
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应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固定式配电箱应设围栏,并有防雨防砸措施。
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用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逐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设三级以上漏电保护,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第一级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in≤100ma,第二、三级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n≤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0.1s。
施工现场必须按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特殊情况下采用220 v电源照明的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根据用途按规定安装照明灯具和使用用电器具。食堂的照明和炊事机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使用行灯和低压照明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 伏,行灯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电源线应使用橡套电缆线,不得使用塑绞线。行灯和低压灯的变压器应装设在电箱内,符合户外电气安装要求。
现场使用移动式碘钨灯照明,必须采用密闭式防雨灯具。碘钨灯的金属灯具和金属支架应做良好接零保护,金属架杆手持部位采取绝缘措施。电源线使用护套电缆线,电源侧装设漏电保护器。
使用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m。电焊机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电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电焊把线应使用专用橡套多股软铜电缆线,线路应绝缘良好,无破损、裸露。电焊机装设应采取防埋、防浸、防雨、防砸措施。交流电焊机要装设专用防触电保护装置。
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依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ⅱ类、ⅲ类绝缘型的手持电动工具。工具的绝缘状态、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调换,维修和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和器材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产品。安全电气产品必须经过国家级专业检测机构认证。
检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电器设备和电力施工机具时,必须切断电源,拆除电气连接并悬挂警示标牌。试车和调试时应确定操作程序和设立专人监护。
现场金属架构物(照明灯架、垂直提升装置、超高脚手架)和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消防电源应设专路供电和单独控制,电源由总配电箱总开关的上侧接入。
第5篇 预防高层建筑物坠物安全措施
预防高层建筑物坠物安全措施
1、地面“四防”检查小组每月组织相关单位对高层建筑物顶、侧部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检查。
2、高层建筑物顶、侧部有附属设备、设施的单位,要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牢固性,做好检查记录。
3、高层建筑顶、侧部施工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请有关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高空防坠条款,作业地点的下方要设置隔离警戒线,并在各路口、出入口设警戒人;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4、各单位二层以上的窗台外侧严禁放置物品,打扫窗部卫生要安排专人在下部设好警戒。
5、在主副井塔、办公楼、选煤楼等高层建筑附近地面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包括行政科园艺工、打扫卫生人员)。
6、各建筑物窗户打开或关闭状态时必须锁固,风力超过6级窗户必须关严。
7、各单位或部门对所负责建筑物的外墙皮必须定期检查,有脱落危险的必须设好警戒线及警示牌,严禁人员进入,并及时汇报或处理。
第6篇 高层建筑电梯的防火要求及安全措施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电梯使用已日益普遍。目前,不仅高层建筑安装了电梯,方便用户乘用,而且广州市大多数低层住宅也都已经安装了电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楼,甚至2~3 层楼也安装有电梯,这体现了方便、舒适、和谐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用火、用电、用油、用天然气日益增多,引发火灾的因素也在增加。与电梯有关的火灾事故也频有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1火灾蔓延路径
1.1 建筑内房间起火后,室内烟气流量增加,烟火从门窗向室外和走廊蔓延扩散,高温烟气碰到顶棚后,就沿水平方向流动,并通过楼板孔洞、各种竖井管道向上迅速蔓延,很快达到建筑最高层,产生的烟囱效应加速火灾蔓延的速度。楼房起火时烟火的竖向速度比人们的疏散速度快得多。如东京市在一幢6 层楼进行的火灾试验表明,在3 层房间点火2 min 后室内喷出烟火,距起火点30m远的楼梯间第3 min 充满烟气,第5~7 min 上面3 层楼全是烟气。由于着火层室温上升,在建筑物上层部分会产生由室内向室外的压力,建筑物下层部分则产生由室外向室内的压力,从而形成向下强对流(图1) 。正是由于这种强对流“烟囱效应”的作用,建筑物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各管竖井将成为烟火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在发生火灾时就可以延烧到任意一层,在较短时间内浓烟就会笼罩整栋大楼,甚至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火灾初期烟气水平方向扩散流动的速度为0.1~0.3 m/s ,火灾中期可达0.5~0.8 m/s ,但烟囱效应可使烟气垂直方向扩散流速可达3~5 m/s,甚至更高。
图1 高层建筑的烟气蔓延与压力分布烟囱效应- 作用在墙壁上的压差
1.2 对多次火灾事故的统计, 死亡人数中有50 %左右是被烟气熏死的。在火灾中,人员除了直接被烧死或跳楼死亡外,其他死亡原因大都与烟气有关。主要有:一氧化碳中毒、烟气中毒、缺氧、窒息等四种原因。在烟气对人体危害中,以一氧化碳的增加和氧气的减少影响最大。但实际上,起火后这些因素往往是联合作用于人体的,这种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更具危险性。
2电梯的防火要求
2.1电梯井道的消防安全
2.1.1电梯井道串通各层楼板,形成竖向连通孔洞。因电梯使用需上下升降,竖井不可能在各层分别形成防火分区,所以要求电梯井道采用具有210h 耐火极限的不燃烧物体做井壁,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只允许有层门、通风孔等功能性开孔,不应开设其他洞口,以使竖井和其他楼房的空间分隔开来。
2.1.2电梯井道不允许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线路和管道,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如水管必须穿过井道,应在穿墙处设置套管,并将套管与水管的间隙用防火材料密封处理。
2.1.3井道内架设的电梯随行动力电缆和控制回路的信号线要有防水措施,防止因泡水产生漏电事故而影响灭火使用。这些电缆电线要求必须是阻燃的,其绝缘护套为不燃材料,并且强度韧性好,由于这些电缆电线要随着电梯上下运行,应当经得起磨损、弯曲和烟气的考验。
2.1.4电梯井道顶部需设置排除高温烟热的装置,如011 m2 左右的排烟口或排烟风机等设施,可直通室外或经机房通向室外。
2.2电梯前室、机房、轿厢的消防安全
2.2.1为防止发生火灾时烟火对建筑物内人员的伤害,保护疏散通道的畅通和无烟气或少烟气侵袭,所以楼梯间和电梯间等竖井处应设置前室。
2.2.2电梯层门外候梯厅的前室,应设防烟火的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使前室具有防烟的作用,并保证消防人员到达起火楼层后有一个较安全的地方。前室应设有消防竖水管和消火栓,以便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打开通路,顺利地实施灭火抢救受伤人员。
2.2.2.1 前室门耐火等级不低于2 级。在前室设置排烟孔将烟气排出,并设置正压送风设施,维持一定风速风压的空气流以阻挡烟气进入侵袭疏散空间。如因条件限制,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时应用机械排烟。
2.2.2.2 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机械送风的楼梯间或合用前室宜分别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因为二者要维持的正压不同) 。(2) 楼梯间的风压为50 pa ,其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 层设一个;前室的风压为25 pa ,其加压送风口每层一个。(3) 风口采用自垂百页或常开百页风口。如采用常开百页风口时,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装置。
2.2.3通常为有效防止火灾从一个防火分区蔓延到另一个防火分区,在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上最好不开设门窗洞口,若人员流动、采光等必须设置洞口时,需设置耐火极限1120 h 的防火门。为了保证防火门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最好采用烟感、温感探测器连动的自动关门装置。
2.2.4电梯前室应有消防专用电话、启泵按钮和报警按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消防烟感探测器和自动喷淋系统,防止并扑灭前室引起的火灾。
2.2.5电梯机房和轿厢的消防安全
2.2.5.1 电梯机房的供电必须为二级负荷,消防电梯应有可靠的备用电源,确保在发生火灾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2.2.5.2 电梯双电源的末端互投必须设在电梯配电箱内,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应有缺、断相保护和电机超温保护装置,保证发生火灾时不因高温烟火破坏电线路造成电梯故障影响使用。
2.2.5.3 轿厢应配备灭火器,并安装应急灯,并有保证供电30 min 不间断的应急电源。
2.2.5.4 电梯机房门设置一级防火门,安装消防专线电话。
2.2.6电梯司机应急措施
2.2.6.1 轿厢起火时首先安抚乘客保持镇定并停梯疏散乘客,并及时切断电梯电源,使用灭火器自救。
2.2.6.2 轿厢外部起火时,应组织乘客离梯,疏导人们走楼梯逃生;严禁在火灾层打开电梯门。应将电梯停放在火势未蔓延的楼层,用手关闭电梯轿门和层门,然后切断总电源,禁止他人使用,并与消防人员联系。如能够回到底层基站,应扳动消防盒开关,并报火警和通知值班的领导。
2.2.6.3 如果共用井道的其他电梯起火,应立即将电梯运行到远离着火电梯的地方,并及时疏散乘客离梯。
2.2.6.4 当相邻建筑发生火灾时,司机也应停止电梯运行以免困人,并回到底层。
2.3普通电梯的消防安全
2.3.1普通电梯的缝隙较多,易受烟火的侵袭,其前室、轿厢不具备防火、防水、隔离烟雾能力,所以火灾时受到火水烟雾影响,极易发生故障将电梯卡阻在井道中。竖井又是烟火蔓延的主要通道之一,运行中一旦发生停电、窜入烟火,乘梯人员极易遭到烟气呛伤,甚至发生死亡。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因乘普通电梯导致伤亡的悲剧案例。例如:1999 年底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一幢16 层学生公寓,第2 层靠近电梯的房间着火,住在3 层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发现房间进烟,便乘电梯下楼查看原因,突然发生停电,几个人全被困在电梯轿厢内,再打开电梯门时,里面的人已经遇难。
2.3.2严禁通过普通电梯运输疏散人员。普通电梯不具备疏散人员的功能,因为: (1) 消防功能启动后,要切断动力和照明供电,电梯的电源无保证。(2) 井道会窜入高温烟气,产生烟囱效应,使轿厢内乘客窒息或烧伤。(3) 轿厢容量有限,每次只能运送十余人,限制了疏散能力。(4) 在火灾中电梯很可能发生故障或停电,疏散人员被困在电梯内,无法逃脱,会有生命危险,后果相当严重。例如:美国新奥尔良市路易斯安纳大楼(17 层宾馆) 第12 层客房着火,各层客人沿楼梯步行下楼逃生,只有15 层6 人乘电梯下楼,不料电梯下到12 层时突然停电,该6 人被困电梯内,当消防队员用特种工具撬开电梯门时,6 人已经遇难。日常进行消防教育时,要明确宣传发生火灾时绝对不能使用普通电梯逃生。
2.4消防电梯的使用
消防员电梯的定义是预定为乘客使用而安装的电梯,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使其能在火灾情况下由消防员直接控制下使用。
2.4.1对于一幢高层建筑大楼,按照国家有关高层建筑消防规范规定,大楼内至少有一部或若干部可以用来在大楼发生火警时供消防人员使用的电梯。消防电梯必须具有耐火封闭结构、防烟前室和专用消防电源。
2.4.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对消防员电梯的配置已做如下规定:(1)对一类公用建筑、塔式住宅楼,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住宅楼或通廊式住宅以及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应设消防员电梯。(2)每层建筑面积≤1 500m,应设2台消防员电梯;1 500m≤每层建筑面积≤4 500m,应设2台消防员电梯;每层建筑面积>;4 500m,应设三台消防员电梯。每个防火分区应各有一部消防电梯。
2.4.3 消防电梯以额定速度从首层到顶层(中间不停层) 运行时间不超过60 s ,行驶速度应与建筑高度相适应。消防电梯载重量不少于800 kg ,厅门宽度不少于018 m ,面积不少于114 m2。
2.4.4使用消防电梯注意事项: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应以灭火为主要任务,在消防人员操纵消防电梯时,只能在有足够的安全把握能够确保灭火顺利进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楼内人员通过电梯迅速疏散逃生。
2.4.5 与普通电梯不同,消防员电梯应设计成当建筑物某些部分发生火灾时,尽可能长时间地运行。在没有火灾时,它可以用作乘客电梯。为了降低当消防员电梯用于消防员服务时入口被阻碍的风险,应限制用消防员电梯来运送废弃物或货物。电源和电路系统的可靠性是消防员电梯运行的基本保证。
2.4.6 消防员电梯应设计成在下列条件下能够正确运行:
(1)当环境温度在0 ℃~+65 ℃范围内时,电气/电子层站控制装置和指示器应能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使消防员能确定轿厢位置(如:轿厢被阻滞的位置),以进行救援。该时间应与建筑物结构的要求相适应,如2 h;
(2)消防员电梯不在防火前室内的其他所有电气/电子器件,应设计成确保它们在o ℃~+40 ℃环境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3)当烟雾充满井道和/或机房时,消防员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正常机能应至少确保建筑物结构所要求的时间,如2 h。
图2 消防员电梯的使用
2.5自动扶梯的消防安全
2.5.1自动扶梯是建筑物楼层间连续载客效率较高的运输设备。随着高层建筑建设标准的提高,自动扶梯使用越来越广泛。
2.5.2自动扶梯所形成的竖向相连的空间,使得数层楼空间串通,一旦某层失火,烟火会很快通过自动扶梯空间,上下蔓延,形成难以控制之势。自动扶梯所形成的竖向连通空间,形成了竖向防火分区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电梯本身发生火灾的原因
4.1 电梯靠主拖动机械拖动,在导轨上运行时,因未及时加润滑油,或者未清除附着在机械轴承上面的落尘、杂废物,而使机器因机械摩擦发热,引燃附着可燃物;曳引机制动器摩擦生热引燃曳引机漏出的油脂燃烧起火成灾。
4.2 对电梯电机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检查制度,导致绝缘破坏,极易使隐患成灾。
4.3 电梯装饰物使用易燃材料、乘客乱扔烟头引起燃烧事故。
5电梯防火安全措施
5.1 加强电梯和机房的维护清理工作,认真维修保养电梯,及时清理上下机箱内的灰尘杂物。在机房或扶梯曳引机机箱增设自然或机械通风,防止机房或密闭的机箱温度过高。电机的超温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安装温度传感器或烟感探测器以防止火灾发生。
5.2 载客电梯严禁运输易燃易爆物品。货梯运输危险品时应有专人监护。
5.3 自动扶梯的防火措施有: (1) 在扶梯上方四周加装喷淋头,其间距为2 m; (2) 在扶梯四周加装水幕喷头,其流量为110 l/s ,压力为350 kpa 以上; (3) 在自动扶梯四周安装防火卷帘; (4) 在出入的两对面处设置防火卷帘,非出入的另两对面设置轻质固定防火墙; (5) 在楼层之间设置平面防火卷帘,以阻止火势蔓延,减少损失。
5.4 电梯和扶梯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做装饰, 在扶梯全透明有机玻璃的装饰挡板中每隔600~800mm处加装钢柱支撑。
5.5 持证维修人员应定期保养电梯,并每月进行消防功能试验检查其灵敏可靠程度,保持电梯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
5.6 建议在高层建筑外安装主要由导轨和升降装置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应急消防逃生电梯。其导轨事先安装在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窗口的外墙一侧,升降装置为便携式构造,由消防部门日常配备和维护
6结束语
电梯是机电类特种设备,与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电梯的防火要求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新的《电梯技术条件》、《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火灾情况下的电梯特性》、《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等一系列标准规范都将陆续出台,这都为做好电梯消防工作打好坚实的标准规范基础。同时要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切莫掉以轻心。
第7篇 高层建筑特点分析安全措施
引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投资的规模日益加大,动工投产的高层建筑项目也日益增多。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未来几年,我国高层建筑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施工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
1 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共同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
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1.2 建筑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落后。
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1.3 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些都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1.4 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
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也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1.5 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2 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
2.1 高层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存在机械的地方就存在安全隐患,长期操作机械的员工容易思想麻痹、违章作业、缺少防护设施以及自我保护素质差等。高空机械操作不仅容易伤害自己,更容易误伤他人造成安全事故。
2.2 高层建筑施工高度高。
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营救也比较困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要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2.3 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
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造成人员伤亡。上面落物砸死砸伤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2.4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各种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
3.1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3.1.1 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
在设备管理中,企业应始终以抓人的教育为根本。设备管理说到底是由人来体现的,因此抓好、抓住人的管理和使用是兑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方法。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操作水平,使设备管理有了实实在在的着落点,使安全生产也有了质的保证。同时多引进专业化队伍,提高职工素质。
3.1.2 以机为对象加强设备维修保养。
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设备自身素质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保证了设备在施工生产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效地减少了设备故障,同时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要根据每台机械的情况,规定设备不同等级的维修保养制度,使设备在进场前都具有可靠的性能,这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的物质保证。对使用年限长的设备进行检测评估。
3.2 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
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全教育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3.3 科学的方法安全管理
3.3.1 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方面各层次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运作,队伍思想业务文化素质高的企业安全管理网络。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形成上下结合,奖惩严明,对各层次能进行有效监督的企业劳动保护监督体系。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使其规范、科学、适用并严格执行。
3.3.2 明确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专项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及实施细则,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3.4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3.4.1 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重负荷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3.4.2 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4 结束语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施工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和提高广大人员的安全工作素质,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第8篇 高层住宅工程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建立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档案资料。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管理,明确职责,并建立电工值班室和配电室,电工必须固定并持有效上岗证件。电工值班应有巡查记录和检查记录。项目安全员对临时用电也必须做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绞软线。电缆线路必须按规定沿附着物敷设或采用埋地方式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设。埋地敷设时:过路及穿过建筑物时必须穿保护管,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过路保护管两端与电缆间应作绝缘固定,在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20m处应设电缆走向标示桩。电缆不宜沿钢管、脚手架等金属构筑物敷设,必要时需用绝缘子作隔离固定或穿管敷设,严禁用金属裸线帮扎加固电缆。
各类施工活动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和监护措施。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级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并在电箱正面门内绘有接线图和注明检修、维护责任人。
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应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固定式配电箱应设围栏,并有防雨防砸措施。
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用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逐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设三级以上漏电保护,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第一级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in≤100ma,第二、三级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n≤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0.1s。
施工现场必须按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特殊情况下采用220 v电源照明的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根据用途按规定安装照明灯具和使用用电器具。食堂的照明和炊事机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使用行灯和低压照明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 伏,行灯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电源线应使用橡套电缆线,不得使用塑绞线。行灯和低压灯的变压器应装设在电箱内,符合户外电气安装要求。
现场使用移动式碘钨灯照明,必须采用密闭式防雨灯具。碘钨灯的金属灯具和金属支架应做良好接零保护,金属架杆手持部位采取绝缘措施。电源线使用护套电缆线,电源侧装设漏电保护器。
使用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m。电焊机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电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电焊把线应使用专用橡套多股软铜电缆线,线路应绝缘良好,无破损、裸露。电焊机装设应采取防埋、防浸、防雨、防砸措施。交流电焊机要装设专用防触电保护装置。
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依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ⅱ类、ⅲ类绝缘型的手持电动工具。工具的绝缘状态、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调换,维修和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和器材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产品。安全电气产品必须经过国家级专业检测机构认证。
检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电器设备和电力施工机具时,必须切断电源,拆除电气连接并悬挂警示标牌。试车和调试时应确定操作程序和设立专人监护。
现场金属架构物(照明灯架、垂直提升装置、超高脚手架)和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消防电源应设专路供电和单独控制,电源由总配电箱总开关的上侧接入。
第9篇 高层建筑特点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
引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投资的规模日益加大,动工投产的高层建筑项目也日益增多。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未来几年,我国高层建筑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施工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
1 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共同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
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1.2 建筑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落后。
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1.3 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些都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1.4 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
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也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1.5 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2 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
2.1 高层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存在机械的地方就存在安全隐患,长期操作机械的员工容易思想麻痹、违章作业、缺少防护设施以及自我保护素质差等。高空机械操作不仅容易伤害自己,更容易误伤他人造成安全事故。
2.2 高层建筑施工高度高。
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营救也比较困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要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2.3 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
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造成人员伤亡。上面落物砸死砸伤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2.4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各种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
3.1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3.1.1 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
在设备管理中,企业应始终以抓人的教育为根本。设备管理说到底是由人来体现的,因此抓好、抓住人的管理和使用是兑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方法。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操作水平,使设备管理有了实实在在的着落点,使安全生产也有了质的保证。同时多引进专业化队伍,提高职工素质。
3.1.2 以机为对象加强设备维修保养。
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设备自身素质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保证了设备在施工生产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效地减少了设备故障,同时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要根据每台机械的情况,规定设备不同等级的维修保养制度,使设备在进场前都具有可靠的性能,这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的物质保证。对使用年限长的设备进行检测评估。
3.2 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
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全教育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3.3 科学的方法安全管理
3.3.1 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方面各层次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运作,队伍思想业务文化素质高的企业安全管理网络。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形成上下结合,奖惩严明,对各层次能进行有效监督的企业劳动保护监督体系。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使其规范、科学、适用并严格执行。
3.3.2 明确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专项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及实施细则,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3.4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3.4.1 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重负荷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3.4.2 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4 结束语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施工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和提高广大人员的安全工作素质,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第10篇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措施逃生知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的春笋般的发展日益增多,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消防安全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及消防安全特点
按照我国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在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统称为高层建筑,其中,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又成为超高层建筑。鉴于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工期长,高空作业多,承包单位多,交叉施工多、用火用电多的特点征,所以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相应具有以下特点;
1、高层建筑内部管道井数量多,“烟囱效应”作用强烈。据测算,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烟气的垂直蔓延速度可以达到3-5米每秒,水平蔓延速度约为0.5-0.8米每秒。且楼层越高,其水平方向上的风力越强,造成水平方向上的火势也极易发生蔓延。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极短时间能就能形成猛烈燃烧。
2、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用电设备多且用电量大,漏电、短路等故障的几率增加,容易形成点火源。
3、施工现场使用的竹质脚手片、非阻燃密目网,易燃建材等易燃材料多。
4、施工现场场由于基坑的开挖、各类建材的堆放、不布置消防车道等因素,消防车难以进入施工现场,阻碍灭火行动。
5、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起火,由于火势发展蔓延快,烟气流动强,极易堵塞疏散通道,造成群死群伤。并且由于高层建筑疏散楼梯比较狭窄,易造成人员拥挤,发生踩踏事故;由于火灾时人们心理的恐惧,易使人跳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6火灾扑救困难。登高灭火困难,用水量大,供水困难,施工现场使用的是临时施工用水;供水水量、水压等均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1、合理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施工总平面布局应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各种建、构筑物及临时设施之间应有适当的防火间距。施工现场一般应有环形消防车道,尽端式道路应设回车场。消防车道的宽度、净高和路面承载力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要求。
2.消防设施的配备: 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施工用水池、水泵及输水消防立管,管径不应小于100毫米;高层建筑周围应设一定数量的室外临时消火栓,每个楼层应设室内临时消火栓、水带和水枪。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灭火器材。
3、建立消防安全机构、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及制定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的救援预案, 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建立防火领导小组,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演习。消防安全全通道应畅通无阻,标识分明。
4、 木料堆场应分组分垛堆放,组与组之间应设有消防通道;木材加工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刨花、锯末等易燃物品应及时清扫,并倒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5、电气焊割人员应操作工应该持证上岗,焊割作业前应清除或隔离周围的可燃物;焊割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对装过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及化学危险品的容器,焊割前应彻底清除,在外脚手架切割或电焊作业时应防火隔离铁板。
6、油漆作业场所严禁烟火;漆料应设专门仓库存放,油漆车间与漆料仓库应分开;漆料仓库宜远离临时宿舍和有明火的场所。
7、施工用电电器设备的使用不应超过线路的安全负荷,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应对电器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检查是否有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当电线穿过墙壁、地板等物体时,应加瓷套管予以隔离;电器设备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8、民工临时宿舍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使用电炉和乱接电源;夏天使用蚊香一定要放在金属盘内,并与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应使用可燃物体作灯罩。
9、高层建筑外脚手架应采用阻燃密目网。按照标准要求严格设置有效足够的避雷装置。
三、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能盲目地行动,从面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视线,能见度非常低,因此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方,下面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1、利用阳台之间空隙、落水管或自救绳等滑落到没有起火的楼层或地面上。
2、如果没有条件或无力用1条方法自救时,可紧闭房门减少烟气、火焰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用湿衣、湿巾等非易燃物堵塞缝隙,躲藏在窗户下或阳台避烟。
3、高层建筑可沿上顶楼梯上至房顶,或躲进疏散楼梯,避难层等设施内等待到达火场的消防救护人员解救。
4、火灾发生时,火焰及烟雾是向上的,因此人员应将身体伏低。
5、有条件的工程可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6、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的积极逃生方法。
第11篇 高层建筑电梯防火要求安全措施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电梯使用已日益普遍。目前,不仅高层建筑安装了电梯,方便用户乘用,而且广州市大多数低层住宅也都已经安装了电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楼,甚至2~3 层楼也安装有电梯,这体现了方便、舒适、和谐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用火、用电、用油、用天然气日益增多,引发火灾的因素也在增加。与电梯有关的火灾事故也频有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1火灾蔓延路径
1.1 建筑内房间起火后,室内烟气流量增加,烟火从门窗向室外和走廊蔓延扩散,高温烟气碰到顶棚后,就沿水平方向流动,并通过楼板孔洞、各种竖井管道向上迅速蔓延,很快达到建筑最高层,产生的烟囱效应加速火灾蔓延的速度。楼房起火时烟火的竖向速度比人们的疏散速度快得多。如东京市在一幢6 层楼进行的火灾试验表明,在3 层房间点火2 min 后室内喷出烟火,距起火点30m远的楼梯间第3 min 充满烟气,第5~7 min 上面3 层楼全是烟气。由于着火层室温上升,在建筑物上层部分会产生由室内向室外的压力,建筑物下层部分则产生由室外向室内的压力,从而形成向下强对流(图1) 。正是由于这种强对流“烟囱效应”的作用,建筑物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各管竖井将成为烟火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在发生火灾时就可以延烧到任意一层,在较短时间内浓烟就会笼罩整栋大楼,甚至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火灾初期烟气水平方向扩散流动的速度为0.1~0.3 m/s ,火灾中期可达0.5~0.8 m/s ,但烟囱效应可使烟气垂直方向扩散流速可达3~5 m/s,甚至更高。
图1 高层建筑的烟气蔓延与压力分布烟囱效应- 作用在墙壁上的压差
1.2 对多次火灾事故的统计, 死亡人数中有50 %左右是被烟气熏死的。在火灾中,人员除了直接被烧死或跳楼死亡外,其他死亡原因大都与烟气有关。主要有:一氧化碳中毒、烟气中毒、缺氧、窒息等四种原因。在烟气对人体危害中,以一氧化碳的增加和氧气的减少影响最大。但实际上,起火后这些因素往往是联合作用于人体的,这种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更具危险性。
2电梯的防火要求
2.1电梯井道的消防安全
2.1.1电梯井道串通各层楼板,形成竖向连通孔洞。因电梯使用需上下升降,竖井不可能在各层分别形成防火分区,所以要求电梯井道采用具有210h 耐火极限的不燃烧物体做井壁,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只允许有层门、通风孔等功能性开孔,不应开设其他洞口,以使竖井和其他楼房的空间分隔开来。
2.1.2电梯井道不允许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线路和管道,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如水管必须穿过井道,应在穿墙处设置套管,并将套管与水管的间隙用防火材料密封处理。
2.1.3井道内架设的电梯随行动力电缆和控制回路的信号线要有防水措施,防止因泡水产生漏电事故而影响灭火使用。这些电缆电线要求必须是阻燃的,其绝缘护套为不燃材料,并且强度韧性好,由于这些电缆电线要随着电梯上下运行,应当经得起磨损、弯曲和烟气的考验。
2.1.4电梯井道顶部需设置排除高温烟热的装置,如011 m2 左右的排烟口或排烟风机等设施,可直通室外或经机房通向室外。
2.2电梯前室、机房、轿厢的消防安全
2.2.1为防止发生火灾时烟火对建筑物内人员的伤害,保护疏散通道的畅通和无烟气或少烟气侵袭,所以楼梯间和电梯间等竖井处应设置前室。
2.2.2电梯层门外候梯厅的前室,应设防烟火的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使前室具有防烟的作用,并保证消防人员到达起火楼层后有一个较安全的地方。前室应设有消防竖水管和消火栓,以便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打开通路,顺利地实施灭火抢救受伤人员。
2.2.2.1 前室门耐火等级不低于2 级。在前室设置排烟孔将烟气排出,并设置正压送风设施,维持一定风速风压的空气流以阻挡烟气进入侵袭疏散空间。如因条件限制,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时应用机械排烟。
2.2.2.2 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机械送风的楼梯间或合用前室宜分别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因为二者要维持的正压不同) 。(2) 楼梯间的风压为50 pa ,其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 层设一个;前室的风压为25 pa ,其加压送风口每层一个。(3) 风口采用自垂百页或常开百页风口。如采用常开百页风口时,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装置。
2.2.3通常为有效防止火灾从一个防火分区蔓延到另一个防火分区,在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上最好不开设门窗洞口,若人员流动、采光等必须设置洞口时,需设置耐火极限1120 h 的防火门。为了保证防火门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最好采用烟感、温感探测器连动的自动关门装置。
2.2.4电梯前室应有消防专用电话、启泵按钮和报警按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消防烟感探测器和自动喷淋系统,防止并扑灭前室引起的火灾。
2.2.5电梯机房和轿厢的消防安全
2.2.5.1 电梯机房的供电必须为二级负荷,消防电梯应有可靠的备用电源,确保在发生火灾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2.2.5.2 电梯双电源的末端互投必须设在电梯配电箱内,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应有缺、断相保护和电机超温保护装置,保证发生火灾时不因高温烟火破坏电线路造成电梯故障影响使用。
2.2.5.3 轿厢应配备灭火器,并安装应急灯,并有保证供电30 min 不间断的应急电源。
2.2.5.4 电梯机房门设置一级防火门,安装消防专线电话。
2.2.6电梯司机应急措施
2.2.6.1 轿厢起火时首先安抚乘客保持镇定并停梯疏散乘客,并及时切断电梯电源,使用灭火器自救。
2.2.6.2 轿厢外部起火时,应组织乘客离梯,疏导人们走楼梯逃生;严禁在火灾层打开电梯门。应将电梯停放在火势未蔓延的楼层,用手关闭电梯轿门和层门,然后切断总电源,禁止他人使用,并与消防人员联系。如能够回到底层基站,应扳动消防盒开关,并报火警和通知值班的领导。
2.2.6.3 如果共用井道的其他电梯起火,应立即将电梯运行到远离着火电梯的地方,并及时疏散乘客离梯。
2.2.6.4 当相邻建筑发生火灾时,司机也应停止电梯运行以免困人,并回到底层。
2.3普通电梯的消防安全
2.3.1普通电梯的缝隙较多,易受烟火的侵袭,其前室、轿厢不具备防火、防水、隔离烟雾能力,所以火灾时受到火水烟雾影响,极易发生故障将电梯卡阻在井道中。竖井又是烟火蔓延的主要通道之一,运行中一旦发生停电、窜入烟火,乘梯人员极易遭到烟气呛伤,甚至发生死亡。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因乘普通电梯导致伤亡的悲剧案例。例如:1999 年底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一幢16 层学生公寓,第2 层靠近电梯的房间着火,住在3 层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发现房间进烟,便乘电梯下楼查看原因,突然发生停电,几个人全被困在电梯轿厢内,再打开电梯门时,里面的人已经遇难。
2.3.2严禁通过普通电梯运输疏散人员。普通电梯不具备疏散人员的功能,因为: (1) 消防功能启动后,要切断动力和照明供电,电梯的电源无保证。(2) 井道会窜入高温烟气,产生烟囱效应,使轿厢内乘客窒息或烧伤。(3) 轿厢容量有限,每次只能运送十余人,限制了疏散能力。(4) 在火灾中电梯很可能发生故障或停电,疏散人员被困在电梯内,无法逃脱,会有生命危险,后果相当严重。例如:美国新奥尔良市路易斯安纳大楼(17 层宾馆) 第12 层客房着火,各层客人沿楼梯步行下楼逃生,只有15 层6 人乘电梯下楼,不料电梯下到12 层时突然停电,该6 人被困电梯内,当消防队员用特种工具撬开电梯门时,6 人已经遇难。日常进行消防教育时,要明确宣传发生火灾时绝对不能使用普通电梯逃生。
2.4消防电梯的使用
消防员电梯的定义是预定为乘客使用而安装的电梯,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使其能在火灾情况下由消防员直接控制下使用。
2.4.1对于一幢高层建筑大楼,按照国家有关高层建筑消防规范规定,大楼内至少有一部或若干部可以用来在大楼发生火警时供消防人员使用的电梯。消防电梯必须具有耐火封闭结构、防烟前室和专用消防电源。
2.4.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对消防员电梯的配置已做如下规定:(1)对一类公用建筑、塔式住宅楼,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住宅楼或通廊式住宅以及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应设消防员电梯。(2)每层建筑面积≤1500m,应设2台消防员电梯;1500m≤每层建筑面积≤4500m,应设2台消防员电梯;每层建筑面积>4500m,应设三台消防员电梯。每个防火分区应各有一部消防电梯。
2.4.3消防电梯以额定速度从首层到顶层(中间不停层) 运行时间不超过60 s ,行驶速度应与建筑高度相适应。消防电梯载重量不少于800 kg ,厅门宽度不少于018 m ,面积不少于114 m2。
2.4.4使用消防电梯注意事项: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应以灭火为主要任务,在消防人员操纵消防电梯时,只能在有足够的安全把握能够确保灭火顺利进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楼内人员通过电梯迅速疏散逃生。
2.4.5 与普通电梯不同,消防员电梯应设计成当建筑物某些部分发生火灾时,尽可能长时间地运行。在没有火灾时,它可以用作乘客电梯。为了降低当消防员电梯用于消防员服务时入口被阻碍的风险,应限制用消防员电梯来运送废弃物或货物。电源和电路系统的可靠性是消防员电梯运行的基本保证。
2.4.6 消防员电梯应设计成在下列条件下能够正确运行:
(1)当环境温度在0 ℃~+65 ℃范围内时,电气/电子层站控制装置和指示器应能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使消防员能确定轿厢位置(如:轿厢被阻滞的位置),以进行救援。该时间应与建筑物结构的要求相适应,如2 h;
(2)消防员电梯不在防火前室内的其他所有电气/电子器件,应设计成确保它们在o ℃~+40 ℃环境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3)当烟雾充满井道和/或机房时,消防员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正常机能应至少确保建筑物结构所要求的时间,如2 h。
图2 消防员电梯的使用
2.5自动扶梯的消防安全
2.5.1自动扶梯是建筑物楼层间连续载客效率较高的运输设备。随着高层建筑建设标准的提高,自动扶梯使用越来越广泛。
2.5.2自动扶梯所形成的竖向相连的空间,使得数层楼空间串通,一旦某层失火,烟火会很快通过自动扶梯空间,上下蔓延,形成难以控制之势。自动扶梯所形成的竖向连通空间,形成了竖向防火分区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电梯本身发生火灾的原因
4.1 电梯靠主拖动机械拖动,在导轨上运行时,因未及时加润滑油,或者未清除附着在机械轴承上面的落尘、杂废物,而使机器因机械摩擦发热,引燃附着可燃物;曳引机制动器摩擦生热引燃曳引机漏出的油脂燃烧起火成灾。
4.2 对电梯电机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检查制度,导致绝缘破坏,极易使隐患成灾。
4.3 电梯装饰物使用易燃材料、乘客乱扔烟头引起燃烧事故。
5电梯防火安全措施
5.1 加强电梯和机房的维护清理工作,认真维修保养电梯,及时清理上下机箱内的灰尘杂物。在机房或扶梯曳引机机箱增设自然或机械通风,防止机房或密闭的机箱温度过高。电机的超温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安装温度传感器或烟感探测器以防止火灾发生。
5.2 载客电梯严禁运输易燃易爆物品。货梯运输危险品时应有专人监护。
5.3 自动扶梯的防火措施有: (1) 在扶梯上方四周加装喷淋头,其间距为2 m; (2) 在扶梯四周加装水幕喷头,其流量为110 l/s ,压力为350 kpa 以上; (3) 在自动扶梯四周安装防火卷帘; (4) 在出入的两对面处设置防火卷帘,非出入的另两对面设置轻质固定防火墙; (5) 在楼层之间设置平面防火卷帘,以阻止火势蔓延,减少损失。
5.4 电梯和扶梯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做装饰, 在扶梯全透明有机玻璃的装饰挡板中每隔600~800mm处加装钢柱支撑。
5.5 持证维修人员应定期保养电梯,并每月进行消防功能试验检查其灵敏可靠程度,保持电梯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
5.6 建议在高层建筑外安装主要由导轨和升降装置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应急消防逃生电梯。其导轨事先安装在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窗口的外墙一侧,升降装置为便携式构造,由消防部门日常配备和维护
6结束语
电梯是机电类特种设备,与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电梯的防火要求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新的《电梯技术条件》、《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火灾情况下的电梯特性》、《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等一系列标准规范都将陆续出台,这都为做好电梯消防工作打好坚实的标准规范基础。同时要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切莫掉以轻心。
第12篇 某高层住宅工程消防保卫安全措施
高层住宅工程消防保卫安全措施
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及沈阳市有关施工现场安全、消防保卫规定,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消防保卫工作。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消防领导小组,组织义务消防队,并建立值班制度,组织职工进行防火知识学习及灭火技术训练。现场设消防安全员,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保管及火灾隐患的处理等工作。
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把消防保卫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经常进行教育,每日检查一次,做到时间、人员落实。
施工现场必须按总平面图布置,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应根据工程情况,结构施工阶段,每50m2不少于2瓶,装修阶段每30m2不少于2瓶,现场消防栓周长每120m设一座消防栓、配水带、水枪,设立标志牌,主管径不小于φ75mm,出水口不小于φ65mm。设消防泵房,24小时有人值班,各楼竖管每隔一层设一出水口,配套齐全。
保卫人员担负警卫、防火检查、夜间巡逻等任务,值班领导坚持岗位,并做好当天详情记录和交接班手续。
现场要有明显防火标志,要害部位,如木工加工处、库房、配电箱等各配备2个灭火器,消火栓安装指示灯。
重点部位(仓库、油漆库、易燃物间等)必须建立有关规定,专人管理,落实责任。
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吸烟应到专设的吸烟室,吸烟室内设水桶等消防器材。
施工用料存放保管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油料、油漆等易燃材料必须专库保存,配置防火器材,设明显的禁火标志,严禁在聚苯板附近进行电气焊施工,聚苯板存放处要有防火措施。
氧气、乙炔瓶存放指定地点,不得存放于楼内,两者之间安全距离不小于10m。
工地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加强对用火制度的管理,预防火灾的发生,凡明火作业,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实施。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分库存放,存放处远离火源、电源,并配有灭火器。每库之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由专人保管,严格领发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