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

分析安全操作13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91

分析安全操作

第1篇 仪器分析室的安全操作

1、 分析人员在操作仪器前要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特别要读懂注意事项和安全警告,做到“四懂三会”。

2、 非本岗位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仪器。

3、 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线路、开关、供电、地线等是否安全可靠,符合要求,停止工作室必须切断电源、气源。

4、 色谱分析中严防氢气泄露到柱箱中而引起爆炸,哟啊定期检漏、消漏。

5、 天平放置地点要求水平,无振动,温度恒定,防止阳光直射和气体对流,并不得有腐蚀性气体。

6、 对有高频电磁辐射的仪器要单独放置和使用,以免影响周围其他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7、 仪器要经常保持清洁,打扫卫生室防止触动开关、旋钮、按键和档位。

8、 仪器参数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或删除,若确需修改或删除,必须做好记录并告知有关同事。

9、 分析工有权操作使用仪器、更换药品试剂、查漏堵漏,但未经许可不得打开仪器修理电气线路。

10、 进行仪器检查修理时,防止触电,防止短路,防止事故扩大。

11、 仪器分析室严禁使用高温设备蒸煮物品。

12、 电加热器必须固定地点使用,油浴不得过量。

第2篇 布料起重两用机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操作

布料起重两用机是在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为了兼顾输送、投放混凝土和进行起重吊装2项作业而研制的一种起重机。这种源于门式起重机的起重机,一般跨距在15m以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其功能复杂、危险因素多,应高度重视对危险隐患的控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主要危险因素

由于布料起重两用机的结构和作业特点,使用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吊物坠落、触电、高处坠落和机体倾翻等。

1.吊物或下料漏斗坠落

是指吊物或混凝土的下料漏斗脱落,从高处坠落砸向作业人员所造成的事故。引发原因为吊索或漏斗具有缺陷;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吊装时捆绑方法不当、超载。

2.漏电触电

是指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事故。主要包括机器触电漏电和直接触电。如操作工人带电检修机器、机器绝缘下降、漏电保护系统失灵等,都会造成漏电触电事故。

3.高处坠落

在浇筑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在两用机上的通道行走作业,如果通道狭窄或位置较高,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另外在安装、检修、拆除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方法不当或者工人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而引发坠落事故。

4.机体倾翻

布料起重两用机的行走轨道较长,机体高大,加之要从事混凝土浇筑和起重等突变载荷的作业,易引发整体机械倾翻。

安全操作规程

面对众多危险因素,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是布料起重两用机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布料起重两用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机前的检查

在开机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挡轨器在轨道上的牢固程度及离轨道末端是否保留有1~3m的距离。检查轨道两端的防撞装置有无丢失,安装位置是否正确,若行程开关的滚轮碰触不上,须立即整改。检查轨道的鱼尾板、连接板、道木、道钉等是否完整,轨道以及输送皮带等部位是否有障碍物。操作人员还应检查变速箱的基础螺栓是否松动,行走轮轴的油孔是否通畅。检查制动器的性能、状况,观察制动闸瓦的开度及摩擦元件的磨损情况,制动器的传动是否灵活,刹车架是否完好和主弹簧和辅助弹簧的弹性是否符合要求。在开机前还应检查电气控制系统是否处于断开位,确定符合送电条件后,方可送电。送电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值是否符合要求(电压浮动范围应在-10%~+5%之间)。若超出浮动范围则中止操作,待故障排除后再进行操作。

2.检查钢丝绳与滑轮

操作人员检查钢丝绳时,应着重观察断丝、磨损、扭结、锈蚀等情况,对某些磨损、断丝较为严重但尚未超标的位置,要做上记号,以便重点复检。要注意检查钢丝绳在卷筒中的安全限位器是否有效,卷筒上的钢丝绳压板是否压紧。对滑轮的检查重点在于槽底磨损量是否超标、铸铁滑轮是否存在裂纹。

3.使用中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专职人员在进行布料起重两用机操作前,应先按电笛警示,提醒在场人员避开作业区域,以防发生安全事故。布料起重两用机的行走、布料和吊装重物应分别操作,不能同时进行以上2项或3项操作。

布料起重两用机主机采用集中控制和现场控制2种形式,在操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在使用时,应避免频繁启动,以免损坏相应设备和零部件。行走时禁止采用反车制动。布料起重两用机在布料时,应先启动主机电动滚筒,再启动辅机电动滚筒,待启动运行正常后再进行布料。停止布料时,拌和极先停止给料,待余料全部布净后再停止辅机电动滚筒,最后停止主机电动滚筒。布料起重两用机在起吊重物时,主钩升降、小车行走和大车行走应分别进行操作。

4.停用后检查

布料起重两用机在停止使用时,应将所有电气系统操作开关断开,并切断电源开关。将开关手柄旋到断电位置,并确信断电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发生紧急事故,应立即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并切断总电源开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在进行故障排查或系统检修时,应安排电工加以看管或悬挂警示牌,以免因误操作而发生事故。

5.操作人员资格要求

布料起重两用机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熟悉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方能上岗作业。

操作人员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让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操作,不准酒后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专职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具体操作。

定期安全检查

使用布料起重两用机的企业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进行定期和较大维修后要开展安全技术检查,安全技术检查的内容除日常开机前检查的内容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1.啃轨现象

严重啃轨会将轨道(内)外侧磨成光亮带状斑痕,并伴有启动困难,运行阻力增大,长期下去会造成车轮与轨道磨损速度加快,使驱动电机过载烧毁。此外还应对起重机本身及轨距等做进一步检查,及时消除啃轨。轨道温差间隙应保持2~6mm,两轨道接头位置宜错开,且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每当大车运行至接头处时,都会引起较大震动。

2.金属结构的塑性变形

由于超载、疲劳磨损等因素,主梁上拱度会消失甚至产生下挠,因此,要把主梁拱度作为起重机结构检查的重点部位。同时检查主要结构部分的联接螺栓是否处于压紧状态。

3.各联轴节的松动或“滚键”

着重检查弹性柱销联轴节的弹性橡胶圈有无异常磨损。对齿形联轴节,要特别注意齿轮齿圈的磨损状况。若因安装精度差,会在两轴之间出现较大偏移,使整个齿圈短时间内被磨秃。在起升机构中如有此种情形,易发生严重事故。

4.电器故障

布料起重两用机在高温、多灰尘、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电器设备容易发生故障且可能引发事故,应重点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轨道的对地电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运行时有无异响、温升是否正常。停机时检查其滑环、电刷、导线接头有无明显的裂纹、磨损、松动和附着碳粉等;检查电缆绝缘层有无老化,电缆导向装置是否灵活及电缆收放是否灵活自如。检查电器元件及控制系统各开关外壳有无破损,合闸时接触部位压力是否适当,熔断器的容量是否符合要求;接触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有无烧毛,接触时触头间的压力是否足够,触头脱开是进否彻底;接触器动静铁芯吸合面有无附着物,吸合时有无异响,灭弧罩是否完好;以及配电柜上各继电器工作是否正常,各接线柱、接线螺丝是否紧固等。对驾驶室的检查有各主令控制器各动作方向是否接正确,有无零位保护,操纵台上是否设有紧急断电开关,遇紧急情况能否有效切断电源。同时,要注意检查力矩限制器、超载限制器和各行程保护装置的灵敏可靠程度。

第3篇 分析室的安全操作

1、 所有分析人员必须持证(质检人员操作合格证,安全作业证)上岗。

2、 上岗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3、 分析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稳妥。分析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岗,要经常注意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有无漏气、破裂等现象。

4、 加热或蒸发盐酸、硝酸、硫酸的操作和所有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恶臭味气体的分析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5、 浓酸、浓碱均具有强腐蚀性,切勿溅在衣服、皮肤,特别是眼睛内。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因局部过热,使浓硫酸溅出引起灼伤。

6、 正在加热的液体不得俯视,取下正在沸腾的液体时,应用瓶夹轻轻摇动后再取下使用,以免液体溅出伤人。

7、 必须用鼻子鉴定试剂时,试剂瓶应远离鼻子,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味。严禁用鼻子接近或对准瓶口。

8、 将玻璃管、玻璃棒、温度计等插入、拔出橡皮塞或胶管时,应先检查孔径是否合适,玻璃端面是否平光,然后用棉布裹住或涂甘油旋入,握玻璃棒(管)的手应靠近塞子,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拉出,防止因玻璃管(棒)折断而割伤皮肤。

9、 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瓶之前,先取试剂瓶放在自来水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应将试剂瓶放在橡皮垫或草垫上,瓶口不要对准人,以免液体喷出溅伤人。

10、 所用化学试剂均应在瓶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瓶塞应放置时间过长不易开启时,必须根据瓶内储存物质的性质采取对应的措施,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乱砸。

11、 剧毒试剂专人保管,剧毒样品严防流失,毒品实行双人双重责任制。

12、 分析药品按规定分类存放,强氧化剂、低沸点易燃物、互相发生激烈作用的药品按最小包装量储存。

13、 化验室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14、 分析人员必须熟悉本分析室水、电、气、安全卫生设施的位置及其使用方法。水、电、气使用完毕应立即关闭。

15、 取样要两人同行,相互监护,采取有毒气体样品时,必须站在上风处,防止中毒。登高取样时,≥2m要系安全带。

16、 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饮酒。不能再用化学器皿当茶具、食具使用,化验室的冰箱冰柜内严禁储存食物。

第4篇 蒸发过程安全操作——蒸发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在化工、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将溶有固体溶质的稀溶液加以浓缩,以得到高浓度溶液或析出固体产品,此时应采用蒸发操作。

蒸发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稀溶液中的一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从而使溶液浓度提高的一种单元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高浓度的溶液。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用电解法制得的烧碱(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一般只在10%左右,要得到42%左右的符合工艺要求的浓碱液则需通过蒸发操作。由于稀碱液中的溶质naoh不具有挥发性,而溶剂水具有挥发性,因此生产上可将稀碱液加热至沸腾状态,使其中大量的水分发生汽化并除去,这样原碱液中的溶质na0h的浓度就得到了提高。又如:食品工业中利用蒸发操作将一些果汁加热,使一部分水分汽化并除去,以得到浓缩的果汁产品。

除此之外,蒸发操作还常常用来先将原料液中的溶剂汽化,然后加以冷却以得到固体产品,如食糖的生产、医药工业中固体药物的生产等都属此类。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蒸发操作时,需认识蒸发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蒸发的目的是为了使溶剂汽化,因此被蒸发的溶液应由具有挥发性的溶剂和不挥发性的溶质组成,这一点与蒸馏操作中的溶液是不同的。整个蒸发过程中溶质数量不变,这是本章物料衡算的基本依据。

②溶剂的汽化可分别在低于沸点和沸点时进行。在低于沸点时进行,称为自然蒸发。如海水制盐用太阳晒,此时溶剂的汽化只能在溶液的表面进行,蒸发速率缓慢,生产效率较低,故该法在其他工业生产中较少采用。若溶剂的汽化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则称为沸腾蒸发,溶剂不仅在溶液的表面汽化,而且在溶液内部的各个部分同时汽化,蒸发速率大大提高。本章只讨论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沸点汽化。

③蒸发操作是一个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蒸发的速率决定于过程中较慢的那一步过程的速率,即热量传递速率,因此工程上通常把它归类为传热过程。

④由于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在溶剂汽化过程中溶质易在加热表面析出而形成污垢,影响传热效果。当该溶质为热敏性物质时,还有可能因此而分解变质。

⑤蒸发操作需在蒸发器中进行。沸腾时,由于液沫的夹带而可能造成物料的损失,因此蒸发器在结构上与一般加热器是不同的。

⑥蒸发操作中要将大量溶剂汽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因此,蒸发操作的节能问题将比一般传热过程更为突出。由于目前工业上常用水蒸气作为加热热源,而被蒸发的物料大多为水溶液,汽化出来的蒸汽仍然是水蒸气,为区别起见,我们将用来加热的蒸汽称为生蒸汽,将从蒸发器中蒸发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充分利用二次蒸汽是蒸发操作中节能的主要途径。如果将二次蒸汽引至另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之用,则称为多效蒸发;如果二次蒸汽不再被利用,而是冷凝后直接放掉,则称为单效蒸发。蒸发是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所含的溶剂不断汽化,不断被除去,以提高溶液中溶质浓度,或使溶质析出,即使挥发性溶剂与不挥发性溶质分离的物理过程。如制糖工业中,蔗糖水、甜菜水的浓缩。氯碱工业中的碱液提浓以及海水淡化等都采用蒸发的办法。

蒸发按其采用的压力可以为常压蒸发、加压蒸发和减压蒸发(真空蒸发)。按其蒸发所需热量的利用次数可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蒸发所需设备称蒸发器,它一般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自然循环蒸发器是指溶液在设备内的循环是在加热的情况下,由于各部分溶液密度的不一致,以及蒸气流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液体运动,使溶液得以循环的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是指溶液在设备内的循环主要是依靠外界加入动力所导致的强制运动的蒸发器。

液体在设备内仅加热一次,不作循环就可蒸发达到所需要求的蒸发器称为单程蒸发器。从安全技术角度出发,凡蒸发的溶液,皆具有一定的特性。例如,溶质在浓缩过程中若有结晶、沉淀和污染生成,这样将导致传热效率的降低,并产生局部过热,因此,对加热部分需经常清洗。对具有腐蚀性溶液的蒸发,尚需考虑设备的腐蚀问题。为了防腐,有的设备需用特种钢材制造。对于热敏性溶液的蒸发,尚需考虑温度的控制。特别是由于溶液的蒸发产生结晶和沉淀,而这些物质又是不稳定的局部过热可使其分解变质或燃烧、爆炸,则更应注意控制蒸发温度。为防止热敏性物质的分解,可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降低蒸发温度。或者使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的时间和与加热面接触的时间尽量缩短,例如采用单程循环、高速蒸发等。

闪急蒸发是将料液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节流减压进入压力低于其饱和蒸气压的闪蒸室中,料液因过热而将部分溶剂急剧汽化的蒸发操作。闪急蒸发是一个绝热过程,溶剂汽化所需的汽化热由料液本身的显热提供。闪急蒸发后,料液温度下降,浓度升高,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达到平衡。闪急蒸发的操作方式与闪急蒸馏相同,因此两者常统称为闪蒸。但闪急蒸馏所处理的料液中各组分都能挥发,而闪急蒸发所处理的料液中溶质一般是不挥发的。

第5篇 非煤矿山气体分析员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2.必须熟悉色谱仪的结构、性能。

3.使用前检查仪器各气路、电源、设备,确保完好。。

4.开动记录仪,进行基线调零和记录调零。

5.用适量的标准气体标定仪器的灵敏度,求出定量校正值。

6.采用六通阀进样,每种样品分析2次,取平均值。如偏差较大应重新进样分析。

7.零点漂移、噪间电平、灵敏度等出现异常时,停止气体分析,查找原因,故障排除后对仪器的灵敏度重新标定。

8.氢火焰检测器必须用99.9%或99.99%高纯度载气,且其中不含其它污染物。

9.配制溶液比例要适当,溶解强碱时不能用手触摸,稀释硫酸必须将酸慢慢倒入水中。

10.化验室温度不低于18摄氏度,分析过程中的室温要保持不变。

11.停机时,应先关闭色谱仪的电源,各旋钮打到初始位置,然后关闭空气发生器电源,过15分钟后再关闭氢气,最后关闭载气。

12.分析气体要做详细记录,结果及时汇报有关领导。

第6篇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与安全操作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常常是不安全的操作方法或不正确的加工程序,亦即缺乏基本的训练和管理。如果设备经常保持最佳使用状态,并正确地加以操作,那么,由机床引起的伤害将是很少的。同时,较好地使用防护装置也会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机床伤害事故占机械伤害事故的三分之一强,而且机床伤害事故的性质相对要较重些。据某市75个单位调查统计,共有冲床1135台、木工平刨39台,10年时间共发生冲断手指和刨手事故798人次。

1 机床伤害原因分析

普通车床、钻床、镗床、铣床、刨床、磨床等主要机床伤害原因归纳如下:

(1)无安全操作规程;

(2)无证操作;

(3)无防护及保险装置或防护、保险装置有缺陷;

(4)操作者防护用品穿戴不符合规定,如:未戴防护眼镜、戴手套操作、女工留长辫和披肩长发、未穿紧身工作服、系围巾、戴领带及饰物操作;

(5)启动不是自己分管的机床;

(6)停机保养或检修,未采取切断电源并挂标志的措施;

(7)采用缩减程序和使用投机取巧的操作方法;

(8)机床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有缺陷,机床部件、机床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9)机床防护及保险装置未定期检修而失灵,造成伤害;

(10)使机床自动倒转;

(11)机床运转时,紧固工件或刀具、测量工件、触摸刀具的刃口或给机床加油;

(12)机床运转时,用手代替钩子清除切屑或试图用手拉断长的螺旋形切屑;

(13)操作者习惯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

(14)操作者随意离开运转着的机床;

(15)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过于紧张而发生误操作、误动作;

(16)未使用合适的手工具;

(17)工件、刀具未夹紧而飞出伤人;

(18)将工件放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或其附近;

(19)切屑在工作台上堆积;

(20)金属切屑飞溅;

(21)砂轮选择不当、安装不当、磨削量选择不当引起砂轮破碎;

(22)刀具旋转时,调整冷却液;

(23)操作方法不当、用力过猛、使用工具规格不合适或工具磨损,操作者与机床相撞;

(24)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25)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照明不足、灯光刺眼、噪声干扰、零件堆放不当及工夹量具摆放不当、无通风、地面有油污、场地狭窄、布局不合理等。

2 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做到安全地操作机床,就必须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2.1 机床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所操作的机床结构、性能、机械原理、使用范围、维修常识,持有《安全作业证》。

2.2 工作前,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工作;袖口、衣襟必须扎紧;机床操作工人,不得留长辫和披肩长发,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帽,把头发收拢到帽内。

2.3 开车前,必须检查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联锁装置、信号指示装置、电气接地装置和冷却润滑系统是否良好,确认无误,方可开车。

2.4 开车时应先手动盘车或低速空运转,检查机床运转和各传动部位的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准加工工件。

2.5 操作机床时要站在木踏板上,不准脚踩或靠机床,拆装工件要切断机床电源。

2.6 加工旧工件前,必须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2.7 所用工夹量具必须完好适用,不准放在机床导轨及工作台上,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及其它物件。

2.8 操作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并采取防止切屑飞溅伤人措施;在切削脆性材料、有毒有害材料或磨刀具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防尘毒口罩。

2.9 机床启动后,刀具应慢慢接近工件,操作者应站在安全操作位置,应避开机床的运行部位和切屑的飞射方向,清除切屑禁止嘴吹、手拨,清除切屑应用钩子或刷子,并尽量在停车时清除。

2.10 机床运行中,不准反向制动刹车,不准手摸工件或刀具,调整机床的速度、行程,调整工、夹、刀具,测量工件,机床润滑及擦拭机床等,均必须停车进行。

2.11 机床运行中,操作者应经常注意机床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车,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好后方可开车。如遇突然停电或电器故障,要立即关闭机床或其它启动机构,并将刀具退出工作部位,由电工处理。

2.12 机床开动后,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工作中途停止加工工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中途停电,都必须停车、切断电源。

2.13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摆放要稳固,对容易滚动的工件要垫稳,地面油污要及时清除,保持工作场所清洁、畅通。

2.14 大型机床需二人以上操作时,必须明确主操作人,统一指挥、互相配合,非主操作人不得下令开车。

2.15 工作结束应切断机床电源或总电源,将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手柄、手轮必须放置空档,清理安放好所使用的工、夹、量具,并擦洗机床。

2.16 交班时,必须把本班机床运转及安全等情况交待清楚,并在交班记录上签字。良好的管理有助于安全生产,养成经常保持工作井然有序的良好习惯,对机床的安全操作大有裨益,从而可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7篇 激光粒度分析仪安全操作程序

一. 操作程序

1. 确认供电各连接处是否正常,如果正常打开电源插座的电源开关进行下面操作。

2. 打开仪器测量单元的电源开关,一般要等半小时以后,激光功率才能稳定,如果环境温度较低,等待时间还要延长。半小时后进行下面各步骤。

3. 打开循环进样器开关。

4. 依次打开打印机、显示器、计算机主机,打开omec图标。至此,开机完成。

5. 系统对中。旋转上下两个对中旋钮,使背景光能分布中零环最高,而其他环相对低。

6. 根据不同样品通过参数设定选择适当的折射率、累积方向、分析模式、进样器、采样持续时间、采样开始时间、测试次数等,单击确认,系统参数设置完毕。

7. 样品准备

1) 在50ml左右烧杯内盛25ml左右的悬浮液。

2) 用取样勺有代表性地取适量的待测样品,投入烧杯中

3) 根据样品种类加分散剂。

4) 将烧杯置入超声波清洗机中,分散样品,注意观察分散情况适当调整液面和机器。

5) 关闭电源,取出烧杯。

8. 背景测量。

9. 样品测量。

10. 关机过程

1) 关闭计算机主机

2) 依次关掉计算机显示器、激光粒度分析仪主机和打印机的电源开关。

3) 将循环进样器清洗干净,将循环介质排光,关闭循环进样器电源。

4) 关闭电源插座电源

5) 全套仪器罩上防尘罩。

二. 安全事项

1. 激光安全注意事项

1) 激光是高强度、高相干性光源,因此严禁直接或间接去看激光束,以免伤害眼睛。

2) 尽量避免打开仪器测量单元的外罩。

3) 使用者应注意激光辐射,避免长时间呆在激光束经过的地方。

4) 同激光有关的所有修理和维护工作必须由厂家人员进行。

2. 电气安全注意事项

1) 仪器插电源线,或在仪器的各单元之间作电气或信号连接时,必须确保电源开关是关着的,否则有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或仪器损坏。

2) 必须保证电力供应与仪器电力要求的电压和频率一致。

3) 换保险管时须保证其额定电流与标签一致。

4) 仪器正在测量时不作电气连接,以免产生火花而爆炸。

5) 可靠接地。

3. 安全防护其他注意事项

1) 仪器的全套设备无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都应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2) 全套设备不用时应盖上致密的防尘布。

3) 每测试完一个样品,样品池都必须立即清洗干净。

4) 粒度仪测量单元连续开机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超声波清洗机更不宜长时间连续开机。

5) 仪器不用时,要排干样品池里面的水,将进样杯的盖盖好,罩上防尘罩。

6) 计算机开关机必须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切不可贸然关掉电源,否则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7) 粒度分析仪属于贵重精密仪器,因此维护时要注意保护仪器,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8) 谨慎操作,防止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9) 专人负责。

三. 设备维护

1. 除了日常的冲洗外,当发现测量窗口玻璃上有污垢,或其透明度下降时,就应进行彻底清洗。清洗时务必注意不要划伤玻璃窗口。

2. 定期清洗检查光学镜头,一般半年一次,如果环境比较脏,则应加大清洗频率。

第8篇 激光粒度分析仪作业安全操作程序

一. 操作程序

1. 确认供电各连接处是否正常,如果正常打开电源插座的电源开关进行下面操作。

2. 打开仪器测量单元的电源开关,一般要等半小时以后,激光功率才能稳定,如果环境温度较低,等待时间还要延长。半小时后进行下面各步骤。

3. 打开循环进样器开关。

4. 依次打开打印机、显示器、计算机主机,打开omec图标。至此,开机完成。

5. 系统对中。旋转上下两个对中旋钮,使背景光能分布中零环最高,而其他环相对低。

6. 根据不同样品通过参数设定选择适当的折射率、累积方向、分析模式、进样器、采样持续时间、采样开始时间、测试次数等,单击确认,系统参数设置完毕。

7. 样品准备

1) 在50ml左右烧杯内盛25ml左右的悬浮液。

2) 用取样勺有代表性地取适量的待测样品,投入烧杯中

3) 根据样品种类加分散剂。

4) 将烧杯置入超声波清洗机中,分散样品,注意观察分散情况适当调整液面和机器。

5) 关闭电源,取出烧杯。

8. 背景测量。

9. 样品测量。

10. 关机过程

1) 关闭计算机主机

2) 依次关掉计算机显示器、激光粒度分析仪主机和打印机的电源开关。

3) 将循环进样器清洗干净,将循环介质排光,关闭循环进样器电源。

4) 关闭电源插座电源

5) 全套仪器罩上防尘罩。

二. 安全事项

1. 激光安全注意事项

1) 激光是高强度、高相干性光源,因此严禁直接或间接去看激光束,以免伤害眼睛。

2) 尽量避免打开仪器测量单元的外罩。

3) 使用者应注意激光辐射,避免长时间呆在激光束经过的地方。

4) 同激光有关的所有修理和维护工作必须由厂家人员进行。

2. 电气安全注意事项

1) 仪器插电源线,或在仪器的各单元之间作电气或信号连接时,必须确保电源开关是关着的,否则有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或仪器损坏。

2) 必须保证电力供应与仪器电力要求的电压和频率一致。

3) 换保险管时须保证其额定电流与标签一致。

4) 仪器正在测量时不作电气连接,以免产生火花而爆炸。

5) 可靠接地。

3. 安全防护其他注意事项

1) 仪器的全套设备无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都应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2) 全套设备不用时应盖上致密的防尘布。

3) 每测试完一个样品,样品池都必须立即清洗干净。

4) 粒度仪测量单元连续开机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超声波清洗机更不宜长时间连续开机。

5) 仪器不用时,要排干样品池里面的水,将进样杯的盖盖好,罩上防尘罩。

6) 计算机开关机必须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切不可贸然关掉电源,否则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7) 粒度分析仪属于贵重精密仪器,因此维护时要注意保护仪器,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8) 谨慎操作,防止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9) 专人负责。

三. 设备维护

1. 除了日常的冲洗外,当发现测量窗口玻璃上有污垢,或其透明度下降时,就应进行彻底清洗。清洗时务必注意不要划伤玻璃窗口。

2. 定期清洗检查光学镜头,一般半年一次,如果环境比较脏,则应加大清洗频率。

第9篇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安全操作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常常是不安全的操作方法或不正确的加工程序,亦即缺乏基本的训练和管理。如果设备经常保持最佳使用状态,并正确地加以操作,那么,由机床引起的伤害将是很少的。同时,较好地使用防护装置也会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机床伤害事故占机械伤害事故的三分之一强,而且机床伤害事故的性质相对要较重些。据某市75个单位调查统计,共有冲床1135台、木工平刨39台,10年时间共发生冲断手指和刨手事故798人次。

1 机床伤害原因分析

普通车床、钻床、镗床、铣床、刨床、磨床等主要机床伤害原因归纳如下:

(1)无安全操作规程;

(2)无证操作;

(3)无防护及保险装置或防护、保险装置有缺陷;

(4)操作者防护用品穿戴不符合规定,如:未戴防护眼镜、戴手套操作、女工留长辫和披肩长发、未穿紧身工作服、系围巾、戴领带及饰物操作;

(5)启动不是自己分管的机床;

(6)停机保养或检修,未采取切断电源并挂标志的措施;

(7)采用缩减程序和使用投机取巧的操作方法;

(8)机床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有缺陷,机床部件、机床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9)机床防护及保险装置未定期检修而失灵,造成伤害;

(10)使机床自动倒转;

(11)机床运转时,紧固工件或刀具、测量工件、触摸刀具的刃口或给机床加油;

(12)机床运转时,用手代替钩子清除切屑或试图用手拉断长的螺旋形切屑;

(13)操作者习惯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

(14)操作者随意离开运转着的机床;

(15)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过于紧张而发生误操作、误动作;

(16)未使用合适的手工具;

(17)工件、刀具未夹紧而飞出伤人;

(18)将工件放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或其附近;

(19)切屑在工作台上堆积;

(20)金属切屑飞溅;

(21)砂轮选择不当、安装不当、磨削量选择不当引起砂轮破碎;

(22)刀具旋转时,调整冷却液;

(23)操作方法不当、用力过猛、使用工具规格不合适或工具磨损,操作者与机床相撞;

(24)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25)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照明不足、灯光刺眼、噪声干扰、零件堆放不当及工夹量具摆放不当、无通风、地面有油污、场地狭窄、布局不合理等。

2 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做到安全地操作机床,就必须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2.1 机床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所操作的机床结构、性能、机械原理、使用范围、维修常识,持有《安全作业证》。

2.2 工作前,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工作;袖口、衣襟必须扎紧;机床操作工人,不得留长辫和披肩长发,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帽,把头发收拢到帽内。

2.3 开车前,必须检查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联锁装置、信号指示装置、电气接地装置和冷却润滑系统是否良好,确认无误,方可开车。

2.4 开车时应先手动盘车或低速空运转,检查机床运转和各传动部位的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准加工工件。

2.5 操作机床时要站在木踏板上,不准脚踩或靠机床,拆装工件要切断机床电源。

2.6 加工旧工件前,必须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2.7 所用工夹量具必须完好适用,不准放在机床导轨及工作台上,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及其它物件。

2.8 操作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并采取防止切屑飞溅伤人措施;在切削脆性材料、有毒有害材料或磨刀具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防尘毒口罩。

2.9 机床启动后,刀具应慢慢接近工件,操作者应站在安全操作位置,应避开机床的运行部位和切屑的飞射方向,清除切屑禁止嘴吹、手拨,清除切屑应用钩子或刷子,并尽量在停车时清除。

2.10 机床运行中,不准反向制动刹车,不准手摸工件或刀具,调整机床的速度、行程,调整工、夹、刀具,测量工件,机床润滑及擦拭机床等,均必须停车进行。

2.11 机床运行中,操作者应经常注意机床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车,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好后方可开车。如遇突然停电或电器故障,要立即关闭机床或其它启动机构,并将刀具退出工作部位,由电工处理。

2.12 机床开动后,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工作中途停止加工工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中途停电,都必须停车、切断电源。

2.13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摆放要稳固,对容易滚动的工件要垫稳,地面油污要及时清除,保持工作场所清洁、畅通。

2.14 大型机床需二人以上操作时,必须明确主操作人,统一指挥、互相配合,非主操作人不得下令开车。

2.15 工作结束应切断机床电源或总电源,将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手柄、手轮必须放置空档,清理安放好所使用的工、夹、量具,并擦洗机床。

2.16 交班时,必须把本班机床运转及安全等情况交待清楚,并在交班记录上签字。良好的管理有助于安全生产,养成经常保持工作井然有序的良好习惯,对机床的安全操作大有裨益,从而可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10篇 非煤矿山气体分析员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2.必须熟悉色谱仪的结构、性能。

3.使用前检查仪器各气路、电源、设备,确保完好。。

4.开动记录仪,进行基线调零和记录调零。

5.用适量的标准气体标定仪器的灵敏度,求出定量校正值。

6.采用六通阀进样,每种样品分析2次,取平均值。如偏差较大应重新进样分析。

7.零点漂移、噪间电平、灵敏度等出现异常时,停止气体分析,查找原因,故障排除后对仪器的灵敏度重新标定。

8.氢火焰检测器必须用99.9%或99.99%高纯度载气,且其中不含其它污染物。

9.配制溶液比例要适当,溶解强碱时不能用手触摸,稀释硫酸必须将酸慢慢倒入水中。

10.化验室温度不低于18摄氏度,分析过程中的室温要保持不变。

11.停机时,应先关闭色谱仪的电源,各旋钮打到初始位置,然后关闭空气发生器电源,过15分钟后再关闭氢气,最后关闭载气。

12.分析气体要做详细记录,结果及时汇报有关领导。

第11篇 水质分析化验室 安全操作规则

污水处理厂都设置水质分析化验室,进行分析化验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使用有腐蚀药品时须带手套眼镜等。

2、化验室内禁止饮食,化验人员饮食前必须洗手,非本站人员不得进入化验室,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把药品带离化验室。

3、浓酸,浓碱不能直接中和,稀释浓h2so4时应将h2so4徐徐倒入冷水中,并不停搅拌,绝不能将水倒入浓h2so4中。

4、剧毒性药品要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不得以吸管用嘴直接吸取。用后器皿须立即冲洗。

5、易燃,易燃药品应与其它药品分开存放,并远离火种,挥发性药品打开瓶塞时应先冷却,并不得接近瓶口闻之。

6、化验室内药品即使很纯(如食盐等)也绝不可以尝试。

7、使用电炉,干燥箱等电器时,室内不可离人。

8、加热挥发性或易燃性有机溶剂时,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必须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

9、可燃性物质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品,不可放在电炉、火源或其他热源附近。

10、当加热蒸馏、高温消毒及有关用火或电热工作中,必须有人在现场负责看管,不能无人值守。从电热炉上、烘干箱中或其他热处用手取玻璃仪器或试样时,要佩带隔热手套。

11、剧毒物品必须制订保管、使用制度,并设专用保险柜双人双锁管理,杜绝单人取用管理现象。

12、倾倒硝酸、硫酸、烧碱溶液、氨水和氢氟酸等强腐蚀性药剂时必须带好橡皮手套,开启乙醇和氨水等容易挥发性的试剂瓶时,绝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极易大量冲出,如果不小心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伤害事故。

13、酸、碱,尤其是挥发性酸、碱必须在不同的仓库内保存。

14、用移液管吸取水样或化学试剂时,不能用口吸,而必须使用橡皮球吸取。

15、应经常检查电热设备所用电线是否完整无损,电炉等加热设施必须放在隔热垫板上,电源开关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一定要精力集中,而且绝不能湿手操作。

16、使用挥发性溶剂、试验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加热消解(如测定codcr)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17、操作离心分离机、六联搅拌机等转动仪器时,必须在仪器完全停止转动后才能进行开盖等操作。

18、氢气钢瓶、氮气钢瓶等压力容器必须远离热源,并停放稳定,且不能放在操作间内,而应在隔开的单独存放间内存放。

19、化验室内应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20、接触污水和药品后,应注意及时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可接触污水或药品。

21、化验室发生灼伤(火,酸,碱),创伤,中毒及其它事故,应立即采取临时急救措施,严重的应立即通知医生及主管人员。

第12篇 机床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安全操作措施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常常是不安全的操作方法或不正确的加工程序,亦即缺乏基本的训练和管理。如果设备经常保持最佳使用状态,并正确地加以操作,那么,由机床引起的伤害将是很少的。同时,较好地使用防护装置也会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机床伤害事故占机械伤害事故的三分之一强,而且机床伤害事故的性质相对要较重些。据某市75个单位调查统计,共有冲床1135台、木工平刨39台,10年时间共发生冲断手指和刨手事故798人次。

1 机床伤害原因分析

普通车床、钻床、镗床、铣床、刨床、磨床等主要机床伤害原因归纳如下:

(1)无安全操作规程;

(2)无证操作;

(3)无防护及保险装置或防护、保险装置有缺陷;

(4)操作者防护用品穿戴不符合规定,如:未戴防护眼镜、戴手套操作、女工留长辫和披肩长发、未穿紧身工作服、系围巾、戴领带及饰物操作;

(5)启动不是自己分管的机床;

(6)停机保养或检修,未采取切断电源并挂标志的措施;

(7)采用缩减程序和使用投机取巧的操作方法;

(8)机床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有缺陷,机床部件、机床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9)机床防护及保险装置未定期检修而失灵,造成伤害;

(10)使机床自动倒转;

(11)机床运转时,紧固工件或刀具、测量工件、触摸刀具的刃口或给机床加油;

(12)机床运转时,用手代替钩子清除切屑或试图用手拉断长的螺旋形切屑;

(13)操作者习惯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

(14)操作者随意离开运转着的机床;

(15)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过于紧张而发生误操作、误动作;

(16)未使用合适的手工具;

(17)工件、刀具未夹紧而飞出伤人;

(18)将工件放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或其附近;

(19)切屑在工作台上堆积;

(20)金属切屑飞溅;

(21)砂轮选择不当、安装不当、磨削量选择不当引起砂轮破碎;

(22)刀具旋转时,调整冷却液;

(23)操作方法不当、用力过猛、使用工具规格不合适或工具磨损,操作者与机床相撞;

(24)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25)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照明不足、灯光刺眼、噪声干扰、零件堆放不当及工夹量具摆放不当、无通风、地面有油污、场地狭窄、布局不合理等。

2 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做到安全地操作机床,就必须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2.1 机床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所操作的机床结构、性能、机械原理、使用范围、维修常识,持有《安全作业证》。

2.2 工作前,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工作;袖口、衣襟必须扎紧;机床操作工人,不得留长辫和披肩长发,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帽,把头发收拢到帽内。

2.3 开车前,必须检查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联锁装置、信号指示装置、电气接地装置和冷却润滑系统是否良好,确认无误,方可开车。

2.4 开车时应先手动盘车或低速空运转,检查机床运转和各传动部位的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准加工工件。

2.5 操作机床时要站在木踏板上,不准脚踩或靠机床,拆装工件要切断机床电源。

2.6 加工旧工件前,必须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2.7 所用工夹量具必须完好适用,不准放在机床导轨及工作台上,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及其它物件。

2.8 操作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并采取防止切屑飞溅伤人措施;在切削脆性材料、有毒有害材料或磨刀具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防尘毒口罩。

2.9 机床启动后,刀具应慢慢接近工件,操作者应站在安全操作位置,应避开机床的运行部位和切屑的飞射方向,清除切屑禁止嘴吹、手拨,清除切屑应用钩子或刷子,并尽量在停车时清除。

2.10 机床运行中,不准反向制动刹车,不准手摸工件或刀具,调整机床的速度、行程,调整工、夹、刀具,测量工件,机床润滑及擦拭机床等,均必须停车进行。

2.11 机床运行中,操作者应经常注意机床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车,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好后方可开车。如遇突然停电或电器故障,要立即关闭机床或其它启动机构,并将刀具退出工作部位,由电工处理。

2.12 机床开动后,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工作中途停止加工工件,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中途停电,都必须停车、切断电源。

2.13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摆放要稳固,对容易滚动的工件要垫稳,地面油污要及时清除,保持工作场所清洁、畅通。

2.14 大型机床需二人以上操作时,必须明确主操作人,统一指挥、互相配合,非主操作人不得下令开车。

2.15 工作结束应切断机床电源或总电源,将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手柄、手轮必须放置空档,清理安放好所使用的工、夹、量具,并擦洗机床。

2.16 交班时,必须把本班机床运转及安全等情况交待清楚,并在交班记录上签字。良好的管理有助于安全生产,养成经常保持工作井然有序的良好习惯,对机床的安全操作大有裨益,从而可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13篇 水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

污水处理厂都设置水质分析化验室,进行分析化验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使用有腐蚀药品时须带手套眼镜等。

2、化验室内禁止饮食,化验人员饮食前必须洗手,非本站人员不得进入化验室,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把药品带离化验室。

3、浓酸,浓碱不能直接中和,稀释浓h2so4时应将h2so4徐徐倒入冷水中,并不停搅拌,绝不能将水倒入浓h2so4中。

4、剧毒性药品要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不得以吸管用嘴直接吸取。用后器皿须立即冲洗。

5、易燃,易燃药品应与其它药品分开存放,并远离火种,挥发性药品打开瓶塞时应先冷却,并不得接近瓶口闻之。

6、化验室内药品即使很纯(如食盐等)也绝不可以尝试。

7、使用电炉,干燥箱等电器时,室内不可离人。

8、加热挥发性或易燃性有机溶剂时,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必须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

9、可燃性物质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品,不可放在电炉、火源或其他热源附近。

10、当加热蒸馏、高温消毒及有关用火或电热工作中,必须有人在现场负责看管,不能无人值守。从电热炉上、烘干箱中或其他热处用手取玻璃仪器或试样时,要佩带隔热手套。

11、剧毒物品必须制订保管、使用制度,并设专用保险柜双人双锁管理,杜绝单人取用管理现象。

12、倾倒硝酸、硫酸、烧碱溶液、氨水和氢氟酸等强腐蚀性药剂时必须带好橡皮手套,开启乙醇和氨水等容易挥发性的试剂瓶时,绝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极易大量冲出,如果不小心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伤害事故。

13、酸、碱,尤其是挥发性酸、碱必须在不同的仓库内保存。

14、用移液管吸取水样或化学试剂时,不能用口吸,而必须使用橡皮球吸取。

15、应经常检查电热设备所用电线是否完整无损,电炉等加热设施必须放在隔热垫板上,电源开关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一定要精力集中,而且绝不能湿手操作。

16、使用挥发性溶剂、试验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加热消解(如测定codcr)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17、操作离心分离机、六联搅拌机等转动仪器时,必须在仪器完全停止转动后才能进行开盖等操作。

18、氢气钢瓶、氮气钢瓶等压力容器必须远离热源,并停放稳定,且不能放在操作间内,而应在隔开的单独存放间内存放。

19、化验室内应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20、接触污水和药品后,应注意及时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可接触污水或药品。

21、化验室发生灼伤(火,酸,碱),创伤,中毒及其它事故,应立即采取临时急救措施,严重的应立即通知医生及主管人员。

分析安全操作13篇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常常是不安全的操作方法或不正确的加工程序,亦即缺乏基本的训练和管理。如果设备经常保持最佳使用状态,并正确地加以操作,那么,由机床引起的伤害将是很少的。同时,较好地使用防护装置也会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机床伤害事故占机械伤害事故的三分之一强,而且机床伤害事故的性质相对要较重些。据某市75个单位调查统计,共有冲床1135台、木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分析信息

  • 分析安全操作13篇
  • 分析安全操作13篇91人关注

    机床伤害事故的原因常常是不安全的操作方法或不正确的加工程序,亦即缺乏基本的训练和管理。如果设备经常保持最佳使用状态,并正确地加以操作,那么,由机床引起的伤害将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操作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