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介绍桂林芦笛岩的导游词 第2篇介绍广西芦笛岩的导游词范文 第3篇桂林芦笛岩导游词范文 第4篇桂林芦笛岩导游词 第5篇广西省桂林芦笛岩景区导游词 第6篇广西省芦笛岩导游词 第7篇广西桂林芦笛岩导游词 第8篇广西省芦笛岩景区导游词 第9篇桂林芦笛岩介绍导游词
第1篇 介绍桂林芦笛岩的导游词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
芦笛岩所在的光明山,从前叫毛毛头山。原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人进出,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临桂县志》里,记载了光明山,但是没有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存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大部分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这些壁书表明,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附近的村民,早就知道这个灵巧之洞,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枷锁破,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人们生活安定,用不着避难了,便道出了芦笛岩的秘密。1959年,附近村民提供了岩洞的情况,经过勘测建设,于1962年正式开放。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据说可以做成笛子,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进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洞中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是在岩洞形成以后,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份蒸发,碳酸盐类沉淀结晶,逐渐堆积而成,千态万状态,琳琅满目。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作了生动的描写:
桂林岩洞多灵巧,芦笛新开巧不同。
异彩缤纷今古自,奇踪探索忘西东。
初临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
莫怪吾华常自傲,世间那有此仙宫。
诗人极力赞美芦笛岩,将它引为我们中华的骄傲。
芦笛岩的景观,不仅精致美观,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仿佛黄杨木雕,美观异常,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我们游览芦笛岩,能够欣赏到许多美妙的景致。
第2篇 介绍广西芦笛岩的导游词范文
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公园在规划和建设上,别具匠心地以
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造图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
?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少数民族风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大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座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人。
千栏式建筑——壮民居缘水修筑,极富水乡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厅,傣亭等,建筑多以徒坡屋面见长。村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伊拉克蜜枣等亚热带植物和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派南国风光。到龙潭公园游览不仅可以饱览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奇山秀水,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民族村寨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菜肴。
介绍广西芦笛岩的导游词范文
第3篇 桂林芦笛岩导游词范文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
芦笛岩所在的光明山,从前叫毛毛头山。原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人进出,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临桂县志》里,记载了光明山,但是没有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存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大部分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这些壁书表明,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附近的村民,早就知道这个灵巧之洞,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枷锁破,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人们生活安定,用不着避难了,便道出了芦笛岩的秘密。1959年,附近村民提供了岩洞的情况,经过勘测建设,于1962年正式开放。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据说可以做成笛子,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进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洞中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是在岩洞形成以后,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份蒸发,碳酸盐类沉淀结晶,逐渐堆积而成,千态万状态,琳琅满目。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作了生动的描写:
桂林岩洞多灵巧,芦笛新开巧不同。
异彩缤纷今古自,奇踪探索忘西东。
初临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
莫怪吾华常自傲,世间那有此仙宫。
诗人极力赞美芦笛岩,将它引为我们中华的骄傲。
芦笛岩的景观,不仅精致美观,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仿佛黄杨木雕,美观异常,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我们游览芦笛岩,能够欣赏到许多美妙的景致。
第4篇 桂林芦笛岩导游词
芦笛岩 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
芦笛岩所在的光明山, 从前叫毛毛头山。原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 仅容一人进出, 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 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临桂县志》里, 记载了光明山, 但是没有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存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 大部分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这些壁书表明, 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附近的村民, 早就知道这个灵巧之洞, 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枷锁破, 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 人们生活安定, 用不着避难了, 便道出了芦笛岩的秘密。1959年, 附近村民提供了岩洞的情况, 经过勘测建设, 于1962年正式开放。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 据说可以做成笛子, 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 进口与出口相邻, 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 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 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洞中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 是在岩洞形成以后, 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 顺着岩石裂隙流出, 水份蒸发, 碳酸盐类沉淀结晶, 逐渐堆积而成, 千态万状态, 琳琅满目。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 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 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 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 作了生动的描写:
桂林岩洞多灵巧, 芦笛新开巧不同。
异彩缤纷今古自, 奇踪探索忘西东。
初临绝壁悬崖上, 似入琼楼玉宇中。
莫怪吾华常自傲, 世间那有此仙宫。
诗人极力赞美芦笛岩, 将它引为我们中华的骄傲。
芦笛岩的景观, 不仅精致美观, 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 好似象牙雕刻, 仿佛黄杨木雕, 美观异常, 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我们游览芦笛岩, 能够欣赏到许多美妙的景致。
广西桂平西山导游词 ·桂林导游词 ·星岛湖导游词 ·广西漓江导游词
第5篇 广西省桂林芦笛岩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我是x x号导游员,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由于游人较多,洞内道路曲折,各景点的灯光是讲完一段后自动关闭的,为了大家的安全和更好地参观游览,请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爬钟乳石照相,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吸烟。希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导游工作。我们的服务口号是“笑迎天下客,满意在芦笛”。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l0o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
1.狮岭朝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2.红罗宝帐
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盾帐右下方有一只美国火鸡,火鸡的尾巴上有一只小驼鸟。
3.半首诗台
这里有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说:“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如果哪位游客有兴趣,请把后半首诗写出来。
4.高峡飞瀑
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势,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
瀑布附近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是由滴水形成的,如果不是滴水,而是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石幔、石旗一类形态,这类钟乳石叫流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少,结晶好,显得格外洁白晶莹。
5.塔松傲雪
这里有两座奇特的石笋,一座像大雪人,这是头部、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雪压青松松
更青”,白雪青松,更显现出青松那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坚强性格。没有看过雪景的南方人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北国风光,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在20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6.菇山传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磨菇。有一个老人进山来采蘑菇,蘑菇长得飞快,采一个,长一片。这是小蘑菇、大蘑菇,那边还有一个特大的蘑菇王。你看,这个老人正抱着一个蘑菇下山来呢!
7.瓜菜丰收
这座山上有许多瓜果和蔬菜。这是莲藕、豆角、高脚白菜、花菜、丝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还有西瓜与一个广西特产田柚。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酸根与钙离子的水形成以石煤为主的协同沉积,造就了这一幅丰收图景。
8.黄杨木雕
我们眼前这座巨大的钟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黄杨木雕。有人说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菜。这上面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有万年不老的常青树,有人参、当归,珍贵的药材灵芝草,还有采药归来的张国老。
9.盘龙宝塔
远处那根柱状石笋像一座宝塔,塔揣盘绕着一条青龙,弯弯曲曲,扭作几层,人们叫它“盘龙宝塔”。龙揣上明显的龙鳞是飞溅水沉积而形成。
10.鸟语花香
请看,手电照的是一只白肚皮、黑羽毛的小燕子,它正歪着脑袋与半山洞内的猫头鹰对歌。在山上有许多盛开的鸡冠花。 在鸡冠花的下面还有一朵含苞欲放的红色花蕾,据说这朵花蕾是可以开放的,而且开放的时候特别鲜艳芬芳,今天这花蕾还没有开放,等到花开的时候请各位再来观赏。这个景叫“鸟语花香”。
第6篇 广西省芦笛岩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我是x x号导游员,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由于游人较多,洞内道路曲折,各景点的灯光是讲完一段后自动关闭的,为了大家的安全和更好地参观游览,请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爬钟乳石照相,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吸烟。希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导游工作。我们的服务口号是“笑迎天下客,满意在芦笛”。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l0o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
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
1.狮岭朝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2.红罗宝帐
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盾帐右下方有一只美国火鸡,火鸡的尾巴上有一只小驼鸟。
3.半首诗台
这里有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说:“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如果哪位游客有兴趣,请把后半首诗写出来。
4.高峡飞瀑
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势,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
瀑布附近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是由滴水形成的,如果不是滴水,而是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石幔、石旗一类形态,这类钟乳石叫流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少,结晶好,显得格外洁白晶莹。
5.塔松傲雪
这里有两座奇特的石笋,一座像大雪人,这是头部、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雪压青松松
更青”,白雪青松,更显现出青松那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坚强性格。没有看过雪景的南方人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北国风光,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在20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6.菇山传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磨菇。有一个老人进山来采蘑菇,蘑菇长得飞快,采一个,长一片。这是小蘑菇、大蘑菇,那边还有一个特大的蘑菇王。你看,这个老人正抱着一个蘑菇下山来呢!
7.瓜菜丰收
这座山上有许多瓜果和蔬菜。这是莲藕、豆角、高脚白菜、花菜、丝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还有西瓜与一个广西特产田柚。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酸根与钙离子的水形成以石煤为主的协同沉积,造就了这一幅丰收图景。8.黄杨木雕
我们眼前这座巨大的钟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黄杨木雕。有人说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菜。这上面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有万年不老的常青树,有人参、当归,珍贵的药材灵芝草,还有采药归来的张国老。
9.盘龙宝塔
远处那根柱状石笋像一座宝塔,塔揣盘绕着一条青龙,弯弯曲曲,扭作几层,人们叫它“盘龙宝塔”。龙揣上明显的龙鳞是飞溅水沉积而形成。
10.鸟语花香
请看,手电照的是一只白肚皮、黑羽毛的小燕子,它正歪着脑袋与半山洞内的猫头鹰对歌。在山上有许多盛开的鸡冠花。 在鸡冠花的下面还有一朵含苞欲放的红色花蕾,据说这朵花蕾是可以开放的,而且开放的时候特别鲜艳芬芳,今天这花蕾还没有开放,等到花开的时候请各位再来观赏。这个景叫“鸟语花香”。
11.双柱擎天
这是一幅原始森林阶壮丽图景:这里有千年青松,万年翠柏,密密层层,望不到边。这许多密集高大的石柱组成了芦笛岩中最壮观的石林。
林中的这两根石柱真有顶天立地的气概,它们一样高大,一样粗细。仔细看又能看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右边这根,看上去没有与洞顶连接,其实顶部有几根石丝已经连接起来了。左边这根“石柱”,像是已经连接了,实际上还差一点没有连接,它只不过是被一同色的石幔将柱顶给遮住了。真是“疑是 相接却未接,像未相连却已连”。严格地说起来,连接起来的一根才能叫石柱,未连接的,上面叫石钟乳,下面叫石笋,不过它们都已冲破云霄,直刺青天,人们叫它们“双柱擎天”。据地质工作者研究,未连接的这根,只要还有滴水活动,总有一天也要连接起来。在桂林的岩洞中,因条件不同,钟乳石生长的速度也不一样,每一百年里有的长几毫米,有的长二三十厘米,究竟100年后它能不能连接上呢?祝大家健康长寿,100年后再来游览。
12.帘外云山
这里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幔,密集如林,这里又像是一个大窗框。一般人家的窗帘,是挂在窗子里边的,惟有芦笛岩的窗帘却是挂在窗子外边的,透过半卷的窗帘向外看,真是林海万里,关山千重。
窗子的右上方,挂着一对玉米,一只佛手瓜,一个菠萝,那边还有两顶蚊帐,可见这屋子是有主人的,主人到哪里去了呢?请看对面山上,一个老爷爷抱着他的小孙孙正在欣赏云山美景哩!(窗外有石琴、食指峰等景)
13.水晶宫
这里是芦笛岩最宽阔的地方,最宽处有93米,最高处18米,大厅的左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宫灯,把整个大厅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好像是神话故事里东海龙王的水晶宫。
现在请大家到水晶宫去参观……
走进这个大厅,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这里这么平整,空空荡荡,没有密集的钟乳石呢?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的岩层平缓。古地下湖的湖水顺着岩层溶蚀了整层岩石,留下的层面平平整整,成了这个大厅;第二,是因为这里的洞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渗透下来,所以钟乳石也少。洞底更显得平坦宽阔。
这里是古地下湖最深的地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水晶宫。相传,这里是孙悟空大闹龙宫的地方。孙悟空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猴,他为了得到这根定海神针,和龙王的虾兵蟹将打了起来。看,这只水母在宫里飘来飘去,充当巡逻兵,那座镇海塔被孙悟空打塌了半边,镇守大厅的大海螺也吃了孙悟空一棍,你看,螺壳被打烂了。那只小海螺怪机灵的,遇到危险就赶快溜,老孙只吹了一口气,就把它吹穿了一个窟窿。
这条大鲤鱼见孙悟空这般厉害,吓得忙往泥里钻,只露出身子和尾巴。请注意,这条鲤鱼原是根石柱。尾巴是石钟乳部分,身部是石笋部分,连接成石柱后,由于根基黏土下沉,顶端被拉断离开了洞顶,成了一条钻入泥里的鲤鱼。
龙王不是孙悟空的对手,钻进龙池逃跑了。龙王三太子自以为有点本事,也被孙悟空打得手软脚麻,呆呆地站在那里。看了这么久,大家还不知道孙悟空在哪里呢?你看,他胜利了,正骑在大海螺上哩!
14.远望山城
那灯火辉煌的远处,是一派锦绣河山,有人说它像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有人说,它像是上海的外滩,但更多的游人说,它再像不过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桂林山水有四大特点: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请看那里还有崭新的楼房、金色的田野,真是:
奇山秀水添异彩,锦绣山河展新姿。这个景叫“远望山城”。
15.葵花峡
我们来到了洞中小路,穿行在钟乳石林之中。峡谷上有一朵金灿灿的大葵花,人们把这里叫做“葵花峡”。
16.幽境听笛
这是个幽静雅致的小洞府。传说,过去有一位歌手,常常带着芦荻做成的笛子到这里吹奏,笛声清脆悠扬。这片褶皱状的石幔像是芦苇,最左边带有3个节的那根便是芦笛。左边的大壁虎,正从洞中爬出来,倾听动人的笛声;后方的小象甩着长鼻子,正伴着笛声跳舞;这只猴子听得人了神,手里的香蕉也忘了吃;圣诞老人更是喜出望外,胡子笑成了一朵花。这个景叫“幽境听笛”。
这是芦笛岩中最薄的一块石旗,它薄得可以透光线17.宝镜照娱蚣
这里有一面镜子,镜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纱。传说只要把纱揭开,它便能射出雪白的光亮来,使一切妖魔鬼怪见了都害怕。你看,纱还未揭开,这条紫红色的娱蚣就吓得往石头缝里钻。岩洞中呈圆镜、盾牌状的钟乳石叫穴盾,西方人叫它调色板。这块宝镜是因为穴盾含铁锰元素而呈紫红色。 这只猫头鹰正在睡觉,它按自己的老习惯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
18.舞台帷幕
这像是一座舞台,演出刚刚结束,刚才演出的是壮族彩调歌舞剧《刘三姐》。金丝绒帷幕正在慢慢关闭,这个景叫“舞台帷幕:。这种薄片状的钟乳石叫石帷幕,是由片状流水形成的。
19.珍珠金鱼
这是一条大金鱼,这是它头部大大的眼睛,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身上长着珍珠状的鳞片,所以又叫珍珠金鱼。
请看洞顶上方。这儿有一块石旗,原本它是完整的,不知什么时候下半部断裂了。这一断不要紧,便形成了一种广西特产——中药桂皮。
20.雄狮送客
芦笛岩内游览就要结束了,这个石笋像头骄傲的雄狮,您看它昂首摆尾,热情地向大家致意,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说,再见!朋友们!欢迎以后有时间有机会再来芦笛岩游览。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景取名叫“雄狮送客”。芦笛岩游览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导游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第7篇 广西桂林芦笛岩导游词
各位团友、各位游客,大家早晨好!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叫我小* 好了。
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由于游人较多,洞内道路曲折,各景点的灯光是讲完一段后自动关闭的,为了大家的安全和更好地参观游览,请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爬钟乳石照相,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吸烟。希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导游工作。我们的服务口号是“笑迎天下客,满意在芦笛”。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100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
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
1.狮岭朝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2.红罗宝帐
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盾帐右下方有一只美国火鸡,火鸡的尾巴上有一只小驼鸟。
第8篇 广西省芦笛岩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我是x x号导游员,欢迎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高兴为大家解说。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由于游人较多,洞内道路曲折,各景点的灯光是讲完一段后自动关闭的,为了大家的安全和更好地参观游览,请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爬钟乳石照相,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吸烟。希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导游工作。我们的服务口号是“笑迎天下客,满意在芦笛”。希望我的讲解能伴随你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l0o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接待了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
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路程约500米,游览时间大约40分钟。
1.狮岭朝霞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香港导游词,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2.红罗宝帐
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盾帐右下方有一只美国火鸡,火鸡的尾巴上有一只小驼鸟。
3.半首诗台
这里有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说:“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如果哪位游客有兴趣,请把后半首诗写出来。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4.高峡飞瀑
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势,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
瀑布附近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是由滴水形成的,如果不是滴水,而是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石幔、石旗一类形态,这类钟乳石叫流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少,结晶好,显得格外洁白晶莹。
5.塔松傲雪
这里有两座奇特的石笋,一座像大雪人,这是头部、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雪压青松松
更青”,白雪青松,更显现出青松那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坚强性格。没有看过雪景的南方人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北国风光,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在20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6.菇山传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磨菇。有一个老人进山来采蘑菇,蘑菇长得飞快,采一个,长一片。这是小蘑菇、大蘑菇,那边还有一个特大的蘑菇王。你看,这个老人正抱着一个蘑菇下山来呢!
7.瓜菜丰收
这座山上有许多瓜果和蔬菜。这是莲藕、豆角、高脚白菜、花菜、丝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还有西瓜与一个广西特产田柚。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酸根与钙离子的水形成以石煤为主的协同沉积,造就了这一幅丰收图景。
第9篇 桂林芦笛岩介绍导游词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
芦笛岩所在的光明山,从前叫毛毛头山。原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人进出,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临桂县志》里,记载了光明山,但是没有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存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大部分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题名纪游。这些壁书表明,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附近的村民,早就知道这个灵巧之洞,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枷锁破,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人们生活安定,用不着避难了,便道出了芦笛岩的秘密。1959年,附近村民提供了岩洞的情况,经过勘测建设,于1962年正式开放。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据说可以做成笛子,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进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洞中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是在岩洞形成以后,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份蒸发,碳酸盐类沉淀结晶,逐渐堆积而成,千态万状态,琳琅满目。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熊瑾玎《赞芦笛洞》诗,作了生动的描写:
桂林岩洞多灵巧,芦笛新开巧不同。
异彩缤纷今古自,奇踪探索忘西东。
初临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
莫怪吾华常自傲,世间那有此仙宫。
诗人极力赞美芦笛岩,将它引为我们中华的骄傲。
芦笛岩的景观,不仅精致美观,而且珠联壁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仿佛黄杨木雕,美观异常,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我们游览芦笛岩,能够欣赏到许多美妙的景致。
$conte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