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篇一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师加强指导,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二强化学生学习汇报,让学生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学习气氛;三加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幅度,教师应加强作业开放性的研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4.课题组成员不断积极探讨,经过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
(1)以理论学习为起点,为作业设计多样化打好基础。
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构建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不断总结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好做法,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前进。
(2)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作业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积极到外校学习,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
5.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
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6.学生的作业形式逐渐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地不知作业了,而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以前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老师当作自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从来不去涉及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意识到了这类作业的重要性,不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师对习题的处理能力及作业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习题、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习题的创造性运用和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都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的支撑,教师设计作业心里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篇二 关于中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优化研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温故可以知新,适当的作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中学生的作业量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和教育事业从事者的问题。教育部在从98年以来,一直提倡要给学生减负,其要求具体表现为减少作业量,给孩子们更多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机会。然而在我们单一的考试评价体制中,老师、家长怕孩子记不住,反复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孩子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外作业是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及范围
20xx年11月我对七年级3、4班73名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通过调查想了解中学生对英语课外作业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个问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不记名。绝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完成了答卷,随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应当非常客观、真实。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家长不能辅导孩子。教师的负担很重,它需要教师科学的、有效率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作业态度上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为消极应付。认为是给家长或老师作完了作业。做完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所以没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结论与反思
从对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现在的初中生作业存在着量大、偏难、形式单一等问题;
2、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布置等教学环节上,需作出很多调整;
3、很多学生对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
作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追求创新,多布置实践性强、趣味性强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整合课本知识,摒弃机械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在轻松的作业中得到乐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三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范文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四 2023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范文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篇五 xxxx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范文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2 3 下一页
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师加强指导,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二强化学生学习汇报,让学生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学习气氛;三加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幅度,教师应加强作业开放性的研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4.课题组成员不断积极探讨,经过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
(1)以理论学习为起点,为作业设计多样化打好基础。
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构建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不断总结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好做法,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前进。
(2)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作业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积极到外校学习,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
5.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
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6.学生的作业形式逐渐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地不知作业了,而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以前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老师当作自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从来不去涉及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意识到了这类作业的重要性,不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师对习题的处理能力及作业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习题、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习题的创造性运用和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都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的支撑,教师设计作业心里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1 3 下一页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1 2
篇六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得更自主,更活跃。课堂充满探索和研究的氛围。但作为新课程教学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作业设计上,我们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抱残守缺,延续应试教育下的作业观念,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往往微乎其微。对作业设计,教师常常随意为之,拿一些现成的练习册和补充习题,适当的进行选择。即使进行设计也依然存在这些现象,即现成模仿作业多,创造性作业少;封闭训练多,开放作业少;机械练习多,探究体验少;脱离实际练习多,联系生活实际少;限制思维作业多,解题策略多样化少;个体独立练习多,合作探索练习少;课内练习多,课外实践少;简单划一多,分层要求少。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业”生畏,苦不堪言。学生觉得这些作业,“一点也不好玩”,感到做作业“味同嚼蜡”。
而以量取胜,提高教学质量,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应试教育在作业设计中的残余做法。违背了“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通过学生作业设计,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本课题要着重研究实践的。
二、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国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有不同的探索,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
2、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实施新课标以后,很多教师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类:一类是,作业的设计的形式上多样化,诸如“基础性作业”“开放性作业” “探索性作业” “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二类是以学生角度提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生活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和情感。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的经验
3、从取得的成效看,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一定的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自从“减负”以后,有不少的教师进行过有关作业的设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的实施。特别是,近年来有许多学校进行其他形式的作业改革,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课题的界定
“新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提出三大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其中,第一条是核心。
“相适应”本意是:当环境(客观条件或需要)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本课题的“相适应”是指我们设计的数学作业,在原有状况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进行的改变。
“学生”我们研究的学生是小学生,是义务教育中低段的学生的作业设计,他们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作业”是指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它主要是针对生产活动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作业的涵义,即对教师而言,作业是他们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而向学生布置的任务;对学生来说,作业是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活动。与练习的区别在时间上的开放性,空间上的开放性,形式上的开放性。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业设计”专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布置给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统筹、改编,从而达到新课程发展学生的要求。
本课题《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是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和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和操作要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们主要的切入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作业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十个核心概念,二是学生的作业设计体现2023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的要求,特别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
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中提出: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他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基于此,教师在数学新课程作业设计及应用时要重视和学生共同探索、交流、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调整和建构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3.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的奖赏和奖励。人本主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论,寻求科学的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个性发展、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后达到自主、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从 “质”、“量”、“形”、“情”四个维度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研究,体现新课程的十大核心概念和关于“四基四能”目标的要求,探索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和操作要领。
2.在情感上,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数量上,探索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通过作业设计的研究,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的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
4.通过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课标及与之有关的解读的书籍的研究
重点研究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如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研究培养学生四基四能力的论述,指导作业内容的设计。这是作业设计的灵魂。
2.从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数量、形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设计研究
以新课程标准的标准的要求为指导,从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数量、形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设计研究,探索出作业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操作规则。使得作业设计在内容上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数量上找到科学的依据,在形式上适合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品质,情感上感受数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对各年级教材的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
我们不能单一的理解教材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更要研究各年级的教材它蕴含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更好的来指导我们对数学作业的设计。
4.作业设计的个案研究
教师通过个案的设计,并通过学生做作业后的效果对比研究,不断改进作业的设计,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作业的设计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作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认识的再现过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业设计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业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理论的学习中进行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我们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的指南。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利用文献指导课题研究,全面把握研究方向。
(2)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分析、比较探求每个知识点形成能力所需要作业的数量,科学地找到减轻学生的负担的依据。
(3)问卷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作业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等情感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作为调整作业设计的依据。
(4)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结合教学的内容,把设计的数学作业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新课程需要渗透的思想方法、培养的能力、形成的观念等,找出其中一般性的规律和设计策略。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设计的数学作业案例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系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八、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
首先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文献,在学习的基础上从作业设计的“质”、“量”、“形”、“情”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制定各年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标准。通过实践修改完善作业设计标准,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数学作业设计汇编》。本课题拟用二年半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论证阶段):2023年5月----2023年2月
1.收集资料,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进行先期的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初步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重点和研究方案。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4.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第二阶段(准备探索阶段):2023年3月----2023年4月
教师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制定相关研究目标、内容、重点和研究详细计划或方案。
第三阶段(探索研究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2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学校的教研课,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验收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23年1月——2023年9月)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部分年级作业设计汇编。
3.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读书笔记、案例,随笔、研究论文专辑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4.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 部分年级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作业设计汇编》
3.编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作业设计论文集》、优秀案例。
十、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一)人员落实
该课题研究在学校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由抓教学的校长具体抓落实,选拔配备科研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人员组成课题组,确保课题研究的人员落实。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共11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其中一人为市骨干教师,1人为市级教坛新秀。
组长:陆永兵
成员:赵汉平、陆永兵、陆卓霞、徐金、史晓燕、戴雪琴、江晓燕、侯丽君、沙璐艳、江花萍、汤英
陆永兵为课题负责人,指导课题实验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领导课题实验的开展;课题内容的五个方面分别有五组核心组人员分工负责,其中组长(用星号表示)负责具体实验流程的策划安排,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教学实践、方案实施、案例分析、整理数据、撰写文章。
负责作业形式的设计与研究
戴雪琴、赵汉平、徐金:负责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及个案研究,
陆卓霞、侯丽君、江晓燕、江花萍:负责中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及个案研究
史晓燕、沙璐艳,汤英:负责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及个案研究
(二)思想落实
狠抓教育观念:转变和更新、强化科研理论的培训。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是进行课题的先导,教师培训做到四落实:时间、资料、方式、效果。
(三)管理落实
1、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课题立项的管理方法,按程序立项。
2、严格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每一阶段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任务,严格的落实,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保质保量实施方案。
3、严格课题组成员的管理。课题组成员要专项专人,原则上不得兼任多项课题。课题研究人员一经确立,不得随意更改,确保研究人员稳定性。
4、采取激励运行机制,子课题公开招标,实施课题(项目)责任制管理,签定责任协议,表彰和奖励成功者。
5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总结、验收、评价的管理,对于科研成果的形成及转换,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四)资金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