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全市2023年玉米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第2篇经济作物种植的调查分析报告 第3篇水利局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状况调查报告 第4篇关于蚕桑种植的调查报告 第5篇关于西瓜种植的调查报告 第6篇我县橙类水果种植及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第7篇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第8篇种植调查报告 第9篇甘桔种植的调查报告
第1篇 全市2023年玉米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为及时掌握2023年__市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更好的为政府制定粮食政策服务,__市发改委成本队对__市__市__户定点调查点玉米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相比,今年玉米种植亩均产量增加,种植成本增加,出售价格上涨,种植收益亏损。现将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播种面积增加,亩均产量增加
从调查数据来看,2023年调查户玉米播种面积__亩,比上年的__亩增加__亩,增幅13%。亩均产量__公斤,较去年的__公斤增加__公斤,增幅9.41%。
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是价格因素。自2023年春节开始,我市玉米收购价格止跌趋稳,逐步上涨,玉米种植收益有所提高;而其他经济作物如洋葱、红辣椒、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不稳定,收益缺乏保障,农户临时调整种植意向,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是气候因素。由于玉米喜温,而今年春季我市气温突然升高,耕地返潮早,播种期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但气温、土壤绝对含水量都适宜种植玉米。
三是需求因素。自上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生猪、肉羊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大幅增加了存栏量,从而引发了玉米需求量的增长,玉米自用及出售增加,农民储存量减少,需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四是种植方式因素。由于种植玉米较小麦机械化程度高、务作简单,收益高,在目前农村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户选择种植玉米。
从亩均产量来看,今年亩均产量__公斤,较2023年大幅增加,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但据2023年最高产量__公斤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
一是在玉米种植期间没有出现影响玉米生长的灾害性恶劣天气,而且春季雨水充沛,播种时土地墒情较好,玉米种苗生长正常,长势总体向好,为增产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是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明显增强,良种比重逐年加大,测土配方、简化施肥、精播技术以及小型微耕机、割草机等农业种植科技和新型农机的推广普及,为玉米稳产、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近年我市生态条件改善,农村各类野鸟数量增加,春季吃种子、秋季叼玉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量损失。
二、生产总成本增加,物质服务费增加
2023年玉米亩均总成本为__元,比上年的__元增加__元,增幅9.62%。生产成本为__元,比上年的__元增加222.42元,增幅15.37%。
生产总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2023年我市玉米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__元,与去年__元相比,增加__元,增幅4.25%。物质与服务费用变化较大的项目有:
1.化肥费及用量增加。据调查,2023年我市玉米每亩化肥费为__元,同比2023年每亩__元,增加__元,增幅9.89 %;分析原因: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使化肥费投入增加。二是农民为增加产量保证收入,化肥用量相对提高。
2.种子费增加。今年玉米种子费为__元,较上年的__元,增加__元,增幅44.9%。分析原因一是农民为提高产量,部分调查户由原来的使用自留玉米种子改为购买高价优质玉米种子进行种植,导致种子费支出增加。二是今年春季返潮较早,部分农户种植裸地玉米(不铺地膜),为防止种子被老鼠、野鸟偷吃,保证出苗率,增加了播种量。
3.农家肥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农家肥费为每亩__元,较去年的__元,减少1.53元,减幅13.83%。由于农家肥在储肥、运输、施肥等环节相对使用化肥要繁琐麻烦,再加上目前农户对农家肥施肥比重没有科学的均衡概念,为了省时、省力、省人工费,今年农家肥的使用量相对减少。
4.机械作业费增加。今年我市玉米种植机械作业费为__元,较上年的__元,增加__元,增幅__%。原因是由于现代农业的推广与实施,农户用机械代替人工种植的习惯在不断改善,机械收割面积增加,油价不断的上涨使机械作业费有所增加。
5.农药费增加。今年玉米种植农药费为__元,较上年的__元,增加__元,增幅30.31%。原因是7月我市天气炎热,玉米大小斑病、炭疽病、霉斑病、发病率增加,造成农药使用量增加。
6.排灌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排灌费为__元,较上年的__元,减少__元,减幅0.91%。根据调查,为配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部分地区u型渠铺设、农田井渠优化、节水滴灌、低压管灌等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调查户灌溉用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价格上调,两因相抵后水费支出略有下降。
7.农膜费减少。今年玉米种植农膜费为__元,较上年的__元,减少__元,减幅31.71%。原因是今年春季气候回暖早,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好,个别农户没有使用地膜进行铺种,农膜费减少。
(二)人工成本上升。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劳动日工价逐年上升,今年我市劳动日工价为__元,较上年的__元增长8%,劳动日工价上升是人工成本上升的主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成本亦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增加,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矛盾突出,农忙时节用工难现象日益严重,使人工成本呈刚性上升态势。
(三)土地成本下降。2023年玉米自营地租金为__元/亩,较上年的__元下降__元,减幅14.47%。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处于亏损状态,而其他农产品价格也不稳定,农民种植收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价格无法继续攀升,土地成本略有下降。
三、出售价格上涨,净利润仍为负
2023年调查户每__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__元,比上年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__元增加了__元,增幅__%;每公斤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__元,比上年的__元增加0.15元,增幅8.8%。玉米每亩产值__元,较上年的__元增加__元,增幅__%;亩均净利润为-378.41元,比上年的-451.96元减少亏损73.56元。
出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玉米收购价格回暖。今年虽然没有出现“谷贱伤农”现象,但是玉米价格仍然没有达到农户的预期价格,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净利润仍为负的原因分析:
一是我市玉米种植不是农民种植的主导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对种子、化肥等物质性投入只凭经验,缺少技术指导,这种粗放管理的种植方式吃掉了农民的利润。
二是部分农户思想传统、保守,缺乏知识和技术,接受事物较难,虽然尚能维持简单耕作,但经营粗放、效益低下,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农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务农人员逐年减少,劳动力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
三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价格的不断上涨及劳动力、排灌、机械作业成本费用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使粮食直补效应被抵消,农民因粮补政策得到的实惠大打折扣。有的农民抱怨:直补那俩钱全让化肥、农药给“找回去”了。
四是国家对玉米非主产区的补贴逐年减少,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多元化”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改善种植结构,减少传统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力,主观上也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今年玉米种植净利润仍然为负数,农民种粮收益还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从目前形势看,稳定市场粮价和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压力和难度仍然较大,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运营,上级有关部门应从源头起,加强对农资出厂价格的监管,控制源头价格上涨。同时加强对中间流通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垄断、欺行霸市、压级压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控制农业机械作业费价格,减少农民成本投入,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强对玉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快玉米良种培育,提高玉米产量;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是在收割期建立务工信息平台,减轻玉米种植户收割难、晾晒难的问题。收购期间加大玉米市场管理,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合理调节玉米供求矛盾,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培植优化玉米种植的龙头企业,搞好深加工,形成一条从种子推广、基地种植、原料收购到生产销售的优势产业链,解决粮农的后顾之忧。
第2篇 经济作物种植的调查分析报告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为了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生,我们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利用这个假期组成高良大学生实践团,深入高良旺阜方向的大江、佛料村,罗阳方向的罗阳、江南村,新江方向的上宅、石头等村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良镇经济作物种植的基本现状、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经济作物产品的销售等情况。
位于粤西地区的德庆县高良镇,山地与水田的比例不平衡,山多田少是其主要特征,故高良镇人民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种在山地上,并以柑桔、巴戟、肉桂等山地作物为主。由于前几年柑桔的收成很好,价钱相对稳定,且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位置,所以大部分种植户依靠柑桔致富。在柑桔种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其他农民纷纷种植,甚至部分人把自家的水田都种上柑桔,出现了现在高良农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自家柑桔园的情况,柑桔种植在高良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柑桔种植收入成为了高良人民较为主要的经济收入。对巴戟的种植在高良也已有多年的历史。九十年代时,巴戟是高良镇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但是随着巴戟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巴戟交易市场趋于饱和。特别在XX年~~ 2012年这三年里,巴戟的价格急促下降,致使大部分的农民放弃了种植巴戟这一传统。直到从去年起,巴戟价格开始不断的回升,直至今日巴戟已升至每市斤8元左右,较好的甚至超过每市斤10元。从去年起农民又重新重视对巴戟的种植。肉桂在高良镇具有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肉桂曾经帮助无数了老一辈的高良人民摆脱贫困的生活。肉桂的价格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因此肉桂的种植规模也相对计较稳定,特别是旺埠方向和都洪方向的种植面积比较大。总之,肉桂帮助高良人告别了瓦房,巴戟让高良人民的生活滋润起来,柑桔让高良人真正奔小康,甚至部分走向了富裕。现在的高良除上述三大经济作物外,部分高良人民还种植了桉树、茶树和佛手等经济作物。桉树是最新引进高良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一次便可收获数次,其产量较高,收益预景好,因此桉树的种植在近两年来发展也颇为迅速,出现了很多过千亩的桉树种植大户。
纵观高良镇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虽然各种作物均有种植,但比例不协调,以至于经常出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投入与产出比例相当,甚至投入大于产出,生活难以得到改善。
本次调查以高良农民为样本,在高良镇各村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97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97%,问卷有效率97%? 在有效的97个个案中其中罗阳方向35个,旺埠方向占18个,新江方向占44个。
一 数据分析
1、农民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
在农民种植该种经济作物之前,他们了解关注有关的种植信息、学习有关种植技术、看清产品市场前景等都十分重要,如果对这些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就盲目种植,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的。(见表1)
表1农民种植之前对该种经济作物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
种植前对该作物种植技术的了解
政府指导
看到市场前景
跟风种植
十分了解
了解一点
不了解
农民(n=97)
26
68
37
58
百分比
3%
27%
70%
2%
38%
60%
如表1所示:在回答“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只有不到30%的农民在种植前看到了该经济作物的市场前景,仅3%的农民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种植该作物。由于村民自身知识的缺乏和对社会资讯的了解十分有限,同时缺乏政府在有关方面的专业指导,导致大部分农民在看到部分人种植赚钱后就盲目跟风种植。在回答“种植前对该作物种植技术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时,有60%的农民选择了“不了解”,38%的农民选择了“了解一点”。即高达98%的农民在不甚了解种植技术的情况下盲目种植。
2、农药化肥市场的规范情况
农药农药化肥是农民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的必需品,当地农药化肥的市场规范程度由于农民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对于现在种植业的蓬勃发展的高良镇,农民对农药化肥的需求量日益上升。所以农民要进行能更好的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收益,必须要有规范的农药化肥市场。(见表2)
表2当地的农药化肥市场的规范情况
农药化肥价格是否合理
是否买过假化肥农药
价格偏高
价格适中
价格偏低
有
没有
难以判断
农民(n=97)
82
15
0
39
10
48
百分比
85%
15%
0%
40%
10%
50%
如表2所示,在回答“农药化肥是否合理”这个问题时,有85%认为价格不合理。农药化肥是农民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的必需品,对于近年来农药化肥价格持续升高,农民亦只能被动接受。对于农药化肥的真假判断,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半数农民无法辨别其质量的真假。虽说无法判断真假,但大部分农民仍对其质量持怀疑态度。
3、对柑桔种植的前景估计
种植户对于该种经济作物种植的前景估计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种植信心。对种植前景乐观的估计十分有利于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见表3 )
表3 当地种植户对该种经济作物种植的前景估计情况
对柑桔种植的前景估计
乐观
一般
不容乐观
农民(n=97)
37
31
29
百分比
38%
32%
30%
如表3所示,该比例趋向于1:1:1。38%的农民认为前景乐观,主要是因为他们管理得当,有产量保证,而且这里面的有相当一分部分都是种植规模比较大的,他们在种植前是看到该种经济作物的市场前景才种的。而在选择了“不容乐观”的30%农民中,又有很多是他们的种植郭默不大,种植之前都是看到被人赚钱了跟风种植的,他们认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而且缺乏管理技术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导致对柑桔市场的信心大减。
4、柑桔次果的基本情况
由于次果的价格甚低,与正常的果实价格相差远,所以次果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果农的收入。所以在柑桔种植过程中控制好过的质量尽可能减少次果的量非常重要。(见表4)
表4 当地柑桔种植的次果所占比例及处理办法
次果所占比例
次果处理情况
5%
以下
5%-10%
10%-20%
20%以上
低价出售
倾倒
其他
农民 n=(97)
32
15
26
24
60
24
13
百分比
33%
15%
27%
25%
62%
25%
13%
如表4所示: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由于管理技术问题和自然灾害等,次果的数量较多。在次果率超过20%的农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次果率达到40%左右,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打击了他们对柑桔种植的信心。对于大量的次果,农民大多都以极低的价格贱卖,甚至接近30%的果农直接把次果倾倒或留在树上置之不理。
5、经济作物的销售途径
销售是影响收入的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农民,种出了好的作物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卖一个好的价钱才能取得较好的收入。但是农民在这方面正缺乏有关的知识掌握较好的销售时机,或者选择不同的销售途径。(见表5)
表5 作物销售途径
作物收成的途径
批发商到产地收购
自己卖到市场
深加工
农民(n=97)
89
百分比
92%
6%
2%
如表5所示:对于现在我们以柑桔种植为主的种植产业现况,90%以上的柑桔是批发商到产地收购的,销售途径单一,在这单一的销售途径中批发商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据果农反映,在市场销售不顺畅的时候,存在着收购商故意压低收购价格和拣果要求苛刻,故意多拣次果的情况。这样严重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对果农的利益造成较大的损害。我镇的巴戟产业发展则较为成熟,基本形成了生产——销售——深加工——再销售的产业链。
6、希望政府在哪方面给予支持
作为一个农民,他们不可能可以解决种植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的。在某些方面,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见表6)
表6 农民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帮助
希望政府给予哪方面的帮助
技术指导
资金支持
销售方面
其他
农民(n=97)
22
28
43
百分比
23%
29%
44%
4%
如表6所示:接近五成的农民希望政府在销售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他们认为只有打通销路,使成熟的作物及时卖出,减少因积压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才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而选择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的农民相当。
二 综合分析
1、经济作物应多元化
毫无疑问,当前柑桔已成为我镇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形成规模。但是,农民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考虑技术,资本,市场,土地等条件是否成熟,导致了我镇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单一。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原因将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对农民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单一的经济作物种植风险较大,希望政府部门能在该方面做出科学指导,形成我镇多种经济作物种植的局面。
2、普及科学种植知识
在种植经济作物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对于技术方面知之甚少,只能靠自己摸索,或遇到问题只能在购买农药化肥时咨询农资店老板。农民在农资店老板没有全面了解作物种植的情况下,购买所推荐的农药化肥。而且大部分果农对政府有关技术方面的讲座全然不知,所以很多农户都希望政府部门多开展有关方面种植技术的培训。为了让更多农民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的种植技术,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在地方电视台定时用固定的节目播放有关的专业种植知识。同时,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下乡活动,在每月安排固定的时间到我镇旺埠、罗阳、新江、都洪等管理区设立专家咨询站,等广大果农可以前来咨询,现场解答他们的问题。这样肯定能对种植户克服种植的技术难关起到很大的帮助。
3、规范化肥市场
根据在调查过程中果农的反映,德庆县的农药化肥价格相对于邻县来说较高,而高良的农药价格在各镇之中又尤其高。而作为农民,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能为力,部分选择被动接受。个别农民选择到别的乡镇,甚至别的县城购买。而大部分果农没有过多的资金在每次购买化肥都是现金交易。他们只能采取先赊账,收成后再付账的交易方式,这些果农对于较高的农药化肥价格无可奈何。
在果农购买农药化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曾经有购买过假农药化肥的情况。这样直接影响到作物的收成。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加大监管力度,打击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良商家,规范我镇农药化肥市场,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
4、柑桔产业链
柑桔种植已成为我镇种植业的龙头产业。据调查发现,我镇的柑桔产业还处于一个比较不成熟的阶段。销售方式单一,导致价格的不稳定。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次果所占比例较大,但是次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主要的处理方式是以超低价出售甚至随意倾倒,造成大量的浪费和坏境污染。如何提高次果的利用率,关乎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所以,要想柑桔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完善产业链迫在眉睫。围绕柑桔的产业有很多,目前我镇的柑桔的深加工产业还没有建成。其实柑桔果肉可以用来制作果汁,柑桔皮提炼出的化学物质可以制成环保的建筑涂料、有机洗涤剂等。希望政府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或者鼓励当地既有实力又有投资建厂意向的人民在当地投资建厂。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柑桔销售途径单一,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而且能够增加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为一举两得。
5、资金问题
在现在柑桔市场比较好的形势下,部分农民想扩大种植规模以取得更多的收入。但是,他们没有原始的资金积累,缺乏启动资金。他们想通过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来进一步发展作物种植规模。但是,有这方面意向的农民普遍反映贷款难。有道是:一无人事关系,二无财产抵押,贷款之路根本行不通。我们都知道,农村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但是,事实看来,该组织的发展并未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当然,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是担心钱收不回来。因此,面临的难题就在于,如何既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性,保证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其服务“三农”的方向不动摇。这既需要金融机构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完整的机制作保障。对于农村地区,发展金融服务本就艰难,当然更需税收、财政、组织等优惠政策。希望政府可以重视这个问题,想方设法做好该项工作,最大力度地解决农民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我镇农业和小工商业的发展。
三、实践小结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短短几天的实践调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团队将会继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努力为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次的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家乡人民的淳朴善良也让我们心生温暖。在这次实践中,我们通过深入部分村寨进行调查分析,大致了解了本镇在农村经济作物种植的一些基本情况。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部分人已经走上了发财致富的道路。担忧的是,虽然柑桔、巴戟、肉桂等经济作物近年来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继续沿着这条老路走并不是长远之计。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得向传统农业挑战,不断开拓创新,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例子,立足市场需求和优势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创办龙头企业、建立商品基地、辐射带动农户。其中,最关键的是办好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把分散的小生产和变幻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我们希望,政府可以作为一个领路人,帮助和引导农民科学发展种植产业,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第3篇 水利局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状况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近期,我局组织对_区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作物种植结构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我区今年共有灌溉面积_.__万亩,其中春小麦_.__万亩,水稻_.__万亩,单种玉米_._万亩,其他作物共_.__万亩。总灌溉面积较____年相比减少_.__万亩,其中春小麦减少_.__万亩,单种玉米减少_.__万亩,其他作物增加_.__万亩,水稻增加_.__万亩。总体变化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原因分析:总灌溉面积较____年减少_.__万亩,作为建设用地被征用了。作物结构调整,以高效节水为原则,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灌溉规模,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根据我区作物的组成与特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主要种植蔬菜、小杂粮等。
二、春灌以来引用水情况及_、_月份引用水计划分析:
自_月__日春灌开始以来,截止目前共累计灌溉农田_.__万亩,累计引用水量___.__万m_,其中农业灌溉水量___.__万m_,生态湖泊补水___.__万m_。_、_月份计划引用水量___万m_。
三、为应对_、_月份用水高峰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采取的措施:一是积极协调_区水管所调度水量;二是加强对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监督指导用水协会对引水渠道在行水期进行巡视、维护,避免跑、冒、决口情况发生,以减少水量损失;三是启用临沟泵站_座,启用抗旱补灌机井__眼,启用春季水库蓄水___万m_进行补灌;四是做好节水宣传工作。在合理安排轮灌制度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群众增强节水意识,珍惜水源,节约用水。
存在问题:我区处于第二农场渠下游,用水高峰期第二农场渠低水位运行,我区有_个高口,造成农田灌溉引水困难。
原因分析:今年全区有效降雨少,气温高,蒸发量大,造成农田灌溉困难。为应对_、_月份用水高峰期,我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
第4篇 关于蚕桑种植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罗坝镇向来被誉为“丝绸之乡”,已经有很长的养蚕历史,养蚕是罗坝的主要收入形式。为了了解近年来罗坝的发展历程及农民的收入情况,展开了一次较为深刻的调查。
罗坝种植蚕桑有较长的历史,但从种植以后,曾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停止时期,而且种植面积很少,最多也就只有二三百亩,其他大面积的地方种植水稻。水稻种得太多,就出现“谷多则贱”的现象,农民单靠水稻收入很单薄,每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几乎都不超过不超过1000元。
直至1995年,蚕桑种植面积有所上升,并呈缓慢上升趋势,这时的种植面积大约在500到800亩左右,每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也有所提升,已达到XX元,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度过这一段缓慢的上升趋势以后,也就是大约在的1999年以后,罗坝的蚕桑种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999年以后,蚕桑种植获取收入这种形式,仍没有占农民主要收入的地位,只能属于业余收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丝绸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蚕桑种植速度的发展。促进了丝绸价格的提升。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蚕桑种植的发展前途,纷纷把水田转化为旱田,以适应蚕桑的种植环境,开始大面积种植蚕桑。
XX年,蚕桑种植面积突破XX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人均收入为XX元左右,占家庭总收入的65%。
XX年,蚕桑种植面积为3600多亩,占弄农作物总面积的75%,人均收入为3500元左右,占家庭总收入的80%,平均每个家庭8亩蚕桑,每亩平均收入2650元。
XX年,蚕桑种植总面积为4950亩,占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2.5%,人均收入以达到3900元,站家庭总收入的84.5%,平均每个家庭占有9.5亩蚕桑地,每亩收入2780元。
XX年年,蚕桑种植总面积达6000多亩,占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7%,人均收入为4508元,占家庭总收入的88.3%,平均每个家庭占有10·7亩蚕桑,每亩收入3050元左右。
2010年是蚕桑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种植总面积为6500亩,人均收入有4700元,种植总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2.1%,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92.4%,每个家庭有桑地约11·2亩,每亩收入3200元。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罗坝,蚕桑的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到现在,蚕桑收入几乎已成为罗坝农民的全收入,人们自从种植蚕桑以来,收入呈阶梯式上升。
本来罗坝是一个很穷困的小镇,人们只靠水稻种植作为生计,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为深居山区,交通特别的不方便,人们几乎常年在家,也就更难找到其他的生计了。
但是蚕桑的扩大和发展给这个小镇注入了新的生机,人们通过种桑养蚕,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许多家庭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经过众多的事实证明:如果条件适宜,大面积种植蚕桑是一条正确的很好的致富之路。他完全符合罗坝这种山区的水土状况,并且种桑养蚕对于农村也并不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
近些年来,蚕桑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蚕桑疫病的方便迅速扩散,有些地方出现蚕桑大片死亡的情况。所以,应该做好充分的防疫工作。比如,引进更先进,更科学的养蚕技术,并广泛宣传与传播,相互交流,并总结多年来养殖蚕桑的经验,推进蚕桑的机械化发展,让罗坝变成一个更加富裕,更加闻名的“丝绸之乡”!
第5篇 关于西瓜种植的调查报告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更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也在政府的帮助下日益提高。下面是我针对西瓜的种植做了调查报告。
2023年底,在公司的要求下,我在工作之余对重庆永川五间镇的西瓜种植技术与市场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品概述
(一)产地情况
(二)产品情况
五间镇把富硒sod西瓜种植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注册了商标,申请了专利,并建立了富硒sod西瓜示范基地,使当地瓜农得到了实惠。五间镇正倾力打造鱼米之乡、瓜果之镇、绿色之乡、宜居之镇,富硒sod西瓜是该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已纳入重庆市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
(三)产品管理
近年来,五间镇党委、政府把西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骨干项目来抓,组织瓜农于2023年2月成立了西瓜协会。西瓜协会体制松散,很不适应西瓜产业化发展需要,难以解决西瓜大面积种植的产、供、销问题。为快速发展西瓜产业,打造名牌农产品,五间镇西瓜协会改体组建,于2023年6月工商注册成立了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社员96人,西瓜种植面积116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五间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五间镇特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和做法:一是不断提高西瓜的种植技术。合作社聘请了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农业科学院等市内外的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常年对社员进行西瓜栽培系统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西瓜嫁接育苗、立体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随时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攻关。通过专家、教授的常年培训和技术指导,瓜农学会和掌握了优质、精品西瓜种植技术。
(四)政策导向
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农业发展要出特色、显亮点、见成效总体要求,五间镇以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以富民兴五为目标,创新实践三个突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效益农业富民路,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弱镇向现代农业强镇的蜕变。 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全镇7个村全部因地制宜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合兴村依山傍湖、风景秀丽,规划建设万亩桃博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已完成2000亩桃树定植;新建村水源及交通优势强、土地肥沃,大力发展设施瓜菜;和平村水源及交通便利,大力发展胡豆鱼健康养殖基地,已形成1500亩健康水产养殖基地。
(五)科技支撑
二、分析预测
(一)市场需求预测。我国目前的西瓜产地分为南北二地,南方以海南岛为主要产区,海南岛依其独有的气候一年四季均盛产西瓜。北方以湖北为西瓜主要的产区,主要集中襄樊的宜城市地区。目前,重庆是四大火炉之一,夏天气候西瓜的销售量可观,西瓜的运输主要靠汽车、船、火车,多数用汽车运输,很少用冷藏车。从批发超市了解到,重庆的西瓜主要来源于外省优质西瓜,也有部分本地西瓜,但价格都偏低,购买优良品种西瓜人群有上升趋势,五间镇的富硒sod西瓜刚好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以大大减少西瓜从外省进入的费用。
(二)品种前景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在日常饮食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水果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水果价格也越来越贵,让不少家庭望果兴叹。人们心中不禁有一种同样是贵价格,为什么不买营养水果的念头,五间镇的富硒sod西瓜刚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不经意间这种富硒sod西瓜占了很大优势。
(三)规模管理预测。2023年2月成立了西瓜协会。西瓜协会体制松散,很不适应西瓜产业化发展需要,难以解决西瓜大面积种植的产、供、销问题。2023年6月工商注册成立了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社员96人,西瓜种植面积116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取了六统一措施,即统一规划西瓜生产地、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承诺。通过这六统一措施,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信誉,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以上情况分析,下一步,西瓜种植管理已经开始走向集体统一管理化,而且随着品种和市场的需求,规模会越来越大,会逐步形成一种体系,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三、营销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多办一些如西瓜节般的活动,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组织,让参与者可以通过吃西瓜、西瓜美容体验、亲子运瓜、西瓜雕刻等西瓜节趣味主题活动,感受西瓜节的快乐,让参与者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加大对产品西瓜的认可。
(二)引进种植技术。五间镇在2023年气候变化异常影响西瓜产量和产时的情况下,引进了小拱棚的立体式西瓜种植技术,此技术改变了传统西瓜在地面上生长的模式,通过在大棚内搭建小拱棚的方式,让西瓜逐渐沿着拱棚向空中生长,不仅可以有效杜绝地面病虫害的侵袭,还能使每亩西瓜的栽种密度从400余株扩大到900余株左右,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建议通过考察走访和请教等形式,提高种植技术。
(三)丰富西瓜类产品。现在西瓜的季节性要求比较高,存储费用很大,倒季节西瓜还没有大量上市,不能满足对西瓜各个季节需求的人群,建议多开发一些如西瓜饮料西瓜干和西瓜罐头等系列产品。
第6篇 我县橙类水果种植及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橙类水果种植及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2023年3月20日)
3月16日,县政府办组织县水果流通办对2023年全县橙类水果种植、销售情况及造成销售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橙类基本情况
橙类是我县较早引进的水果品种之一,目前种植的主要有新会橙、红江橙和少数的脐橙。新会橙于1972年从广东新会引进,果实园球形或短椭圆形,蒂部稍小,果顶有印圈,成熟时果面橙黄色,光华具有光泽,果肉橙色,可食率72%,汁多细嫩化渣,果汁含量51%,每100g果汁含总糖12~14g,含酸0.2~0.4g,蛋白质0.8g,维生素c54mg,并富含黄酮、柠碱和膳食纤维等特殊营养物质,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1月。红江橙果实园球形,单果重130~150g,成熟果果皮橙红,光滑具有光泽,果肉橙红色,肉质柔软,汁多细嫩化渣,果汁含量53~64%,可食率68~77%,每100g果汁含糖12~14g,酸0.84g,维生素c58mg,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1月。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果顶有脐,着生着一个次生果,果实无核、味甜、肉脆、清香、化渣,为柑橘类的上上品。可食率达74%,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最高可达16%,含糖10.5%~12%,含酸0.8~0.9%,固酸比15~17:1。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1月。
全县橙类种植6.29万亩,主要在恭城镇、莲花镇、平安乡和西岭乡种植,品种以新会橙为主。预计年产量可达6.72万吨。2023年实际产量60998吨,其中恭城镇全年产量16500吨,莲花镇10169吨,栗木镇1760吨,嘉会乡3940吨,西岭乡8002吨,平安乡17927吨,龙虎乡2110吨,观音乡565吨,三江乡125吨。
二、销售情况
截止2023年3月13日,全县已销4086吨,剩余56912吨。其中恭城镇已售500吨,剩余16000吨;莲花镇已售169吨,剩余10000多吨;栗木镇已售960吨,剩余800吨;嘉会乡已售788吨,剩余3152吨;西岭乡已售502吨,剩余7500吨;平安乡已售677吨,剩余17150吨;龙虎乡已售460吨,剩余1650吨;观音乡已售5吨,剩余560吨;三江乡已售25吨,剩余100吨。(备注:截止2023年3月20日,全县已销4585吨,剩余56413吨。)
普通橙销售不畅,且价格普遍较低,在0.7~1.3元/公斤之间,比2003年略有下降(约下降0.2元/公斤),而品质较为优良的脐橙价格在1.6元/公斤左右,销路比较好。
三、橙类水果销售不理想的原因
一是普通橙子品质不优,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其他水果品种增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是柑橘销售后期出现市场销售疲软;四是去冬今春天气阴冷也对水果销售有很大的反作用;五是由于价格较低,果农待价适销。六是部分果农有坑商行为,对县水果流通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解决橙类水果销售困难问题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手续,继续做通行证发放工作,及时提供水果销售信息。
二、水果销售的状况主要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加强与水果销售大户的联系,通过他们掌握外地市场的销售信息,引导果农适价及时销售。目前水果因存放时间长及气候等原因,品质正在下降,要防止贮藏时间过长而使水果变质的情况出现。
三、抓住信息变主动,市场走向大流通。在建立自己的网站的同时,加大与全国信息中心的联网,链接全国同行网站,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四、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加强对我县水果品牌的宣传,鼓励我县果商规模经销,组织、引导更多的外地客商到我县收购经销水果。
五、把我县的椪柑、沙田柚、橙子的上市时间、产量、品种特性、营销环境等编制成小册子,直接发送到在搞椪柑、沙田柚购销的客商里,吸收他们在收购恭城椪柑、沙田柚的同时,积极到我县开展橙子购销活动;主动收集收购商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以便跟踪联系。
六、要加强水果流通秩序治理,加大对水果纠纷的处理力度,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和市场欺诈等行为,绝不能欺骗外地客商,切实维护客商和果农的合法权益。
七、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搞活水果粗、深加工,切实提高水果附加值。
八、抓质量促流通。加大水果种植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尽早做好防止农户喷施农药和药物残留超标,进行根外追肥壮果等工作,提高果实品质,争取我县今年水果增产增收。
第7篇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 我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农民自愿”的方式,充分发挥能人、农户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组建新型的专业经济合作社,搭建市场与农户的桥梁,提高了生产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那木乡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前身天仓再就业经济联合社,是由原七棵树砂矿下岗职工高占伟,在9月把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下岗职工及其他人员组织起来而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目的是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合作社成员收入。成立时该社占地3000m2,建筑面积381m2,由天仓杂粮种植合作社、天仓高香坊、天仓修理部三个部门构成。拥有蔬菜试验田5000m2,农业试验田5公顷。 在此基础上于成立了那木乡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业务范围为绿色杂粮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拥有办公面积381m2 ,生产车间478m2。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对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产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始终坚持以信誉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根本,把农民作为合作社发展的依靠。多年来,合作社坚持“正直守信”的发展理念,根据现代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发展要求,大办杂粮基地,成功探索出了合作社与农民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的“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过我们的调查,天仓合作社的发展之路在于:
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一是成立粮食加工企业,打造自己品牌。天仓种植百公顷无公害绿色杂粮,投资20多万元,购进晾晒机、脱粒机、收割机、磨米机等设备,恢复传统加工方式,采取碾坊、磨坊等恢复自然回归自然的传统工艺深加工杂粮。推出优质稻米、白面、荞面、玉米面、玉米碴、小米、高粱等杂粮系列无公害产品,注册国家认证“三稷”牌商标,培育自己的品牌。二是成立天香厂。他们经过几年努力研究,不断探索实验,查阅中医药典,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终采用具有药用价值,盛产于辽河两岸的天然野生艾蒿及榆树粉等做原料,把现代加工工艺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制成了系列产品“天然本色艾蒿香”。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技术较为成熟。从而确定了以加工艾蒿香为合作社的主导产业,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到现在合作社拥有5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年产值40多万元。同时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活动提够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天仓把基地联农户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双辽是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杂粮种植基地,每年有9万吨的杂粮产量。近些年来,合作社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核心工程来抓,以农户为依托,通过自建基地、与农户合作建设基地、指导农户建设基地等方式,不断壮大合作社的规模。合作社由原来的45人发展到现在人。
天仓把农户的杂粮种植作为公司来管理。作为种植绿色无公害的杂粮生产基地,确保农产品成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至关重要。合作社下决心从源头抓起,坚持把基地作为生产车间,把农民作为工人来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培育产品,从产品生产环节就做到严格把关。严把种源关,确立种植荞麦、谷子、绿豆、高粱等杂粮,坚持自选自种。严把标准关,以农家肥为主、氮肥不超标、不打农药。对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的农户,合作社优价优先收购其产品;对违规操作者,合作社除拒收产品外,还解除双方合约。截至,合作社的范围扩大到那木、卧虎、兴隆、东明四个乡镇及内蒙和双山灌区的部分地区,拥有杂粮种植面积170多公顷,全部通过合作社要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天仓把农民视同公司员工来对待。天仓合作社在组织推动农业产业经营中,始终把农户当作公司员工,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竭力为其生产生活排忧解难,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和支持,密切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关系。一是提供种子。合作社为每户加入的农民统一提供种子,由合作社根据农民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分发到户。二是技术服务。合作社聘请了农业专家实地指导、培训员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形成了从种植、管理、施肥等技术服务。三是人文关怀。合作社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对农民的关心帮助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生活领域。每年,合作社都拿出部分资金,采取聚会、旅游等方式沟通和加深农民之间的感情,救济救助困难农民,提高了农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天仓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合作社的利益来维护。合作社之所以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作社从不牺牲农民的利益,而是通过建立制度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一是以合同保障农民收入。合作社与每个农民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利益分配原则和办法,对农民收入作了具体规定,使农民有明确的收入预期。二是维护农民利益。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种子供应、统一认定认证、统一销售,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制定最低保护价收购杂粮。合作社按照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市价低于合同价时,以合同价格收购杂粮,市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则随行就市,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
天仓着眼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发挥党组织的最大作用,他们成立了天仓党支部,把抓党建与兴产业结合起来,依托产业促发展,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党支部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合作组织、服务农民的工作,基本形成了支部带头、党员带动、下岗职工和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服务的格局,推动了杂粮产业化经营和下岗职工与农民共同致富的进程。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联结企业(公司)、农户和市场,对促进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能够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是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解决卖难、提高比较效益、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二、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活动经费缺乏。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办公经费多由生产收入所得或自筹,与开展经营活动中需要大量资金差距过大。政府对其扶持力度显弱。经费筹措渠道不畅,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基本活动的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信贷资金匮乏,也从客观上削弱了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组织规模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合作社规模偏小, 其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仅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难以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形不成合力,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够强。
3、内部制度不完善。专业合作社虽然制订了章程,但不能完全按章程办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开展活动不够正常。合作社成员的素质不高,增加了合作社运作的难度。
4、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合作社是下岗工人、退休人员和农民组成的合作组织,目前主要依靠内部进行经营服务活动,还未引起有关金融及职能部门的有效重视,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以致出现贷款难、技术指导难等问题。
5、市场开发不够。专业合作社开发市场的力度薄弱,信息网络仍停留在较为闭塞的状态,在跨区域、跨行业、外向型发展上,信息量明显不足。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导致市场功能弱化,合作效益不高。这些都需要有关涉农部门建立综合信息分析处理平台,及时网上发布信息,宣传推介天仓品牌,提升天仓对外形象,拓宽外地市场,帮助合作社实现和外界大市场“接轨”。
6、品牌效果不明显。品牌是产品的无形标识,有形价值。天仓虽然制成了系列产品“三稷”牌 ,确定了以加工杂粮、艾蒿香为合作社的主导产业,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只限于双辽本地。传统产业、特色产业的优势没有放大出来。
7、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合作组织人员素质不高与人才缺乏成为两大矛盾。一方面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组织管理人员有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现实中大多数成员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且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组织需要有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组织中缺乏这种人才,制约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对发展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1、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下岗职工、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格局
必须形成宣传教育鼓励下岗职工和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气候和氛围,同步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农民的培训和服务。抓好宣传教育。政府要创新工作思路,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有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引导下岗职工和农民打消各种不应有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来。抓好培训和管理。政府要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作用,按照“社员选课、社会培训、政府买单”原则,制定长远科学培训规划,以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社员为目标,以对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使用考核奖励作为重点,在政治上要给予适当的待遇。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切实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搭建人才平台。
2、加大对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是基础产业,是事关农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以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想方设法利用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专业合作社具备条件的项目,有重点的扶持示范带动效果好的拥有“三稷”品牌的专业合作社,并努力把这个具有市场品牌,发展前景好、带动示范效果好的合作社培育为农业产业化“带头社”,真正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良好格局。宽松外部环境。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扩大服务范围,探索小额贷款捆绑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积极发放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为合作社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快推进市场品牌建设,促进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大力促进合作社的品牌化建设。规范运作提档次。政府要引导合作社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成员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体型经济组织。标准管理上水平。扶持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的标准化生产。引导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要和订单要求,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加快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帮助合作社与农技部门结成对口服务关系,完善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稳定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特色经营抢市场。引导合作社发挥比较优势,选准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占领市场制高点。规模发展强实力。政府要转变职能,创造条件,推动专业合作社打破行搿壁垒,突破区域限制,按市场要求这行扩张性发展,整合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琄制度。
狂后天仓的发展方向,天仓人18185;自己的构想,用几年时间天仓要有“天仓百公顷杂粮示范田、天仓杂粮深加工基地、天仓素6367;生态园”缛引进本粉生产16063;秸秆生产线、成立高科技农民培训中心;成立勌辽市天仓7653;贸有限责任公司,真正实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傪力解决百人再就业、带动千人合创业工程。
第8篇 种植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近期,我局组织对_区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作物种植结构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我区今年共有灌溉面积_.__万亩,其中春小麦_.__万亩,水稻_.__万亩,单种玉米_._万亩,其他作物共_.__万亩。总灌溉面积较____年相比减少_.__万亩,其中春小麦减少_.__万亩,单种玉米减少_.__万亩,其他作物增加_.__万亩,水稻增加_.__万亩。总体变化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原因分析:总灌溉面积较____年减少_.__万亩,作为建设用地被征用了。作物结构调整,以高效节水为原则,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灌溉规模,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根据我区作物的组成与特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主要种植蔬菜、小杂粮等。
二、春灌以来引用水情况及_、_月份引用水计划分析:
自_月__日春灌开始以来,截止目前共累计灌溉农田_.__万亩,累计引用水量___.__万m_,其中农业灌溉水量___.__万m_,生态湖泊补水___.__万m_。_、_月份计划引用水量___万m_。
三、为应对_、_月份用水高峰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采取的措施:一是积极协调_区水管所调度水量;二是加强对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监督指导用水协会对引水渠道在行水期进行巡视、维护,避免跑、冒、决口情况发生,以减少水量损失;三是启用临沟泵站_座,启用抗旱补灌机井__眼,启用春季水库蓄水___万m_进行补灌;四是做好节水宣传工作。在合理安排轮灌制度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群众增强节水意识,珍惜水源,节约用水。
存在问题:我区处于第二农场渠下游,用水高峰期第二农场渠低水位运行,我区有_个高口,造成农田灌溉引水困难。
原因分析:今年全区有效降雨少,气温高,蒸发量大,造成农田灌溉困难。为应对_、_月份用水高峰期,我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 我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农民自愿”的方式,充分发挥能人、农户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组建新型的专业经济合作社,搭建市场与农户的桥梁,提高了生产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那木乡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前身天仓再就业经济联合社,是由原七棵树砂矿下岗职工高占伟,在9月把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下岗职工及其他人员组织起来而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目的是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合作社成员收入。成立时该社占地3000m2,建筑面积381m2,由天仓杂粮种植合作社、天仓高香坊、天仓修理部三个部门构成。拥有蔬菜试验田5000m2,农业试验田5公顷。 在此基础上于成立了那木乡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业务范围为绿色杂粮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拥有办公面积381m2 ,生产车间478m2。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对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产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始终坚持以信誉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根本,把农民作为合作社发展的依靠。多年来,合作社坚持“正直守信”的发展理念,根据现代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发展要求,大办杂粮基地,成功探索出了合作社与农民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的“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过我们的调查,天仓合作社的发展之路在于:
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一是成立粮食加工企业,打造自己品牌。天仓种植百公顷无公害绿色杂粮,投资20多万元,购进晾晒机、脱粒机、收割机、磨米机等设备,恢复传统加工方式,采取碾坊、磨坊等恢复自然回归自然的传统工艺深加工杂粮。推出优质稻米、白面、荞面、玉米面、玉米碴、小米、高粱等杂粮系列无公害产品,注册国家认证“三稷”牌商标,培育自己的品牌。二是成立天香厂。他们经过几年努力研究,不断探索实验,查阅中医药典,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终采用具有药用价值,盛产于辽河两岸的天然野生艾蒿及榆树粉等做原料,把现代加工工艺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制成了系列产品“天然本色艾蒿香”。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技术较为成熟。从而确定了以加工艾蒿香为合作社的主导产业,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到现在合作社拥有5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年产值40多万元。同时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活动提够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天仓把基地联农户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双辽是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杂粮种植基地,每年有9万吨的杂粮产量。近些年来,合作社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核心工程来抓,以农户为依托,通过自建基地、与农户合作建设基地、指导农户建设基地等方式,不断壮大合作社的规模。合作社由原来的45人发展到现在人。
天仓把农户的杂粮种植作为公司来管理。作为种植绿色无公害的杂粮生产基地,确保农产品成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至关重要。合作社下决心从源头抓起,坚持把基地作为生产车间,把农民作为工人来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培育产品,从产品生产环节就做到严格把关。严把种源关,确立种植荞麦、谷子、绿豆、高粱等杂粮,坚持自选自种。严把标准关,以农家肥为主、氮肥不超标、不打农药。对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的农户,合作社优价优先收购其产品;对违规操作者,合作社除拒收产品外,还解除双方合约。截至,合作社的范围扩大到那木、卧虎、兴隆、东明四个乡镇及内蒙和双山灌区的部分地区,拥有杂粮种植面积170多公顷,全部通过合作社要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天仓把农民视同公司员工来对待。天仓合作社在组织推动农业产业经营中,始终把农户当作公司员工,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竭力为其生产生活排忧解难,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和支持,密切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关系。一是提供种子。合作社为每户加入的农民统一提供种子,由合作社根据农民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分发到户。二是技术服务。合作社聘请了农业专家实地指导、培训员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形成了从种植、管理、施肥等技术服务。三是人文关怀。合作社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对农民的关心帮助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生活领域。每年,合作社都拿出部分资金,采取聚会、旅游等方式沟通和加深农民之间的感情,救济救助困难农民,提高了农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天仓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合作社的利益来维护。合作社之所以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作社从不牺牲农民的利益,而是通过建立制度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一是以合同保障农民收入。合作社与每个农民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利益分配原则和办法,对农民收入作了具体规定,使农民有明确的收入预期。二是维护农民利益。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种子供应、统一认定认证、统一销售,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制定最低保护价收购杂粮。合作社按照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市价低于合同价时,以合同价格收购杂粮,市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则随行就市,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
天仓着眼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发挥党组织的最大作用,他们成立了天仓党支部,把抓党建与兴产业结合起来,依托产业促发展,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党支部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合作组织、服务农民的工作,基本形成了支部带头、党员带动、下岗职工和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服务的格局,推动了杂粮产业化经营和下岗职工与农民共同致富的进程。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联结企业(公司)、农户和市场,对促进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能够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是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解决卖难、提高比较效益、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二、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活动经费缺乏。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办公经费多由生产收入所得或自筹,与开展经营活动中需要大量资金差距过大。政府对其扶持力度显弱。经费筹措渠道不畅,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基本活动的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信贷资金匮乏,也从客观上削弱了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组织规模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合作社规模偏小, 其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仅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难以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形不成合力,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够强。
3、内部制度不完善。专业合作社虽然制订了章程,但不能完全按章程办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开展活动不够正常。合作社成员的素质不高,增加了合作社运作的难度。
4、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合作社是下岗工人、退休人员和农民组成的合作组织,目前主要依靠内部进行经营服务活动,还未引起有关金融及职能部门的有效重视,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以致出现贷款难、技术指导难等问题。
5、市场开发不够。专业合作社开发市场的力度薄弱,信息网络仍停留在较为闭塞的状态,在跨区域、跨行业、外向型发展上,信息量明显不足。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导致市场功能弱化,合作效益不高。这些都需要有关涉农部门建立综合信息分析处理平台,及时网上发布信息,宣传推介天仓品牌,提升天仓对外形象,拓宽外地市场,帮助合作社实现和外界大市场“接轨”。
6、品牌效果不明显。品牌是产品的无形标识,有形价值。天仓虽然制成了系列产品“三稷”牌 ,确定了以加工杂粮、艾蒿香为合作社的主导产业,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只限于双辽本地。传统产业、特色产业的优势没有放大出来。
7、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合作组织人员素质不高与人才缺乏成为两大矛盾。一方面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组织管理人员有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现实中大多数成员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且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组织需要有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组织中缺乏这种人才,制约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对发展天仓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1、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下岗职工、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格局
必须形成宣传教育鼓励下岗职工和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气候和氛围,同步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农民的培训和服务。抓好宣传教育。政府要创新工作思路,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有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引导下岗职工和农民打消各种不应有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来。抓好培训和管理。政府要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作用,按照“社员选课、社会培训、政府买单”原则,制定长远科学培训规划,以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社员为目标,以对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使用考核奖励作为重点,在政治上要给予适当的待遇。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切实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搭建人才平台。
2、加大对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是基础产业,是事关农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以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想方设法利用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专业合作社具备条件的项目,有重点的扶持示范带动效果好的拥有“三稷”品牌的专业合作社,并努力把这个具有市场品牌,发展前景好、带动示范效果好的合作社培育为农业产业化“带头社”,真正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良好格局。宽松外部环境。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扩大服务范围,探索小额贷款捆绑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积极发放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为合作社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快推进市场品牌建设,促进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大力促进合作社的品牌化建设。规范运作提档次。政府要引导合作社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成员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体型经济组织。标准管理上水平。扶持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的标准化生产。引导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要和订单要求,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加快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帮助合作社与农技部门结成对口服务关系,完善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稳定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特色经营抢市场。引导合作社发挥比较优势,选准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占领市场制高点。规模发展强实力。政府要转变职能,创造条件,推动专业合作社打破行搿壁垒,突破区域限制,按市场要求这行扩张性发展,整合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琄制度。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政府应该积极搞好引导、管理和服务。首先要成立明确的主管专18970;合作组织的部门(具体负责专业合作组织的注册登记、挆叼协调和服务管理工伜;其次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专业合佔组织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本区域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三是应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纳入儜业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对运作规范、绩效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合作组织,要适当的给予表彰鼓励,努力营造18944;个有刡于专业合作组织发呕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后天仓的发展方向,天仓人18185;自己的构想,用几年时间天仓要有“天仓百公顷杂粮示范田、天仓杂粮深加工基地、天仓素6367;生态园”缛引进本粉生产16063;秸秆生产线、成立高科技农民培训中心;成立勌辽市天仓7653;贸有限责任公司,真正实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傪力解决百人再就业、带动千人合创业工程。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更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也在政府的帮助下日益提高。下面是我针对西瓜的种植做了一篇调查报告。
XX年底,在公司的要求下,我在工作之余对重庆永川五间镇的西瓜种植技术与市场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品概述
(一)产地情况
五间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中心,距永川主城区20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万人,非农业人口3799人。五间镇位于重庆市幅员面积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47亩,场镇面积1.4平方公里;五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各类牲畜生长;交通发达便利,五间镇是永川市南部中心集镇,东连重庆,西接泸州,永泸(永川——泸州)公路和永川至朱沱(深水港)的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贯通全境,是永川水陆交通互动的“瓶颈口”。公路实现“村村通”,全镇82公里村社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五间镇有3条河流,总长15公里,上游水库蓄水量2320万立方米,冠全市水库之首。长江引水第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流经五间)。五间镇有3.5万千伏变电站1座,川南电网覆盖全镇,电力充足,日供电量6000度,年供电量200多万度。五间镇有重庆永康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丰富的天然气,日供气量1000立方米,可供工业和民用。
(二)产品情况
五间镇把富硒sod西瓜种植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注册了商标,申请了专利,并建立了富硒sod西瓜示范基地,使当地瓜农得到了实惠。五间镇正倾力打造“鱼米之乡、瓜果之镇、绿色之乡、宜居之镇”,富硒sod西瓜是该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已纳入重庆市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
富硒sod西瓜是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发出来的,其主要特点:1、富含sod。产品经中国科学院检测含sod酶活量达18u/g。所含sod具有防病、美容、抗衰老等功效。2、富含硒。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硒含量达0.018mg/kg。硒是抗癌物质,医学研究证明,人体每天补充适量的硒可有效抑制癌症的发生。3、营养保健。“润之爽” sod西瓜富集硒和sod及多种维生素、有机碱、矿质元素,营养丰富,食用后在获得西瓜固有的消暑、解渴、消炎、利尿、降血压保健功能成分的同时,还能摄取到具有提高自身免疫力,护肝、解毒、防病、美容、抗癌、抗衰老及延年益寿等作用的硒和sod。4、食用安全。“润之爽” sod西瓜产于空气清新、无污染的上游水库坝下灌区,采用有机栽培、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方法生产,其产品不含农药,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食用安全。5、口感纯正。“润之爽” sod西瓜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味美爽口,是消费者吃出来的品牌。
(三)产品管理
近年来,五间镇党委、政府把西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骨干项目来抓,组织瓜农于XX年2月成立了西瓜协会。西瓜协会体制松散,很不适应西瓜产业化发展需要,难以解决西瓜大面积种植的产、供、销问题。为快速发展西瓜产业,打造名牌农产品,五间镇西瓜协会改体组建,于XX年6月工商注册成立了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社员96人,西瓜种植面积116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五间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五间镇特色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和做法:一是不断提高西瓜的种植技术。合作社聘请了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农业科学院等市内外的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常年对社员进行西瓜栽培系统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西瓜嫁接育苗、立体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随时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攻关。通过专家、教授的常年培训和技术指导,瓜农学会和掌握了优质、精品西瓜种植技术。
(四)政策导向
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农业发展要“出特色、显亮点、见成效”总体要求,五间镇以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以“富民兴五”为目标,创新实践“三个突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效益农业富民路,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弱镇向现代农业强镇的“蜕变”。 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全镇7个村全部因地制宜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合兴村依山傍湖、风景秀丽,规划建设万亩“桃博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现已完成XX亩桃树定植;新建村水源及交通优势强、土地肥沃,大力发展设施瓜菜;和平村水源及交通便利,大力发展胡豆鱼健康养殖基地,已形成1500亩健康水产养殖基地。
(五)科技支撑
注重科技创新,坚持以现代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一是自主创新科技产品增加。首创“瓜菜”种植模式,自主培育“富硒sod西瓜”,成为全市唯一获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西瓜产品;自主栽培观赏及富硒桃等13大类,保证一个季度的赏花期及半年采果期;依托重庆文理学院,打造集科研、成果转化、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特色植物种苗科技产业基地,将在脱毒生姜、猕猴桃、金银花、蓝梅等20多个品种上进行科技创新;率先探索胡豆喂养生态鱼,肉质脆嫩,已获重庆市级健康养殖基地,正申报国家级。二是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对特色产业“成熟一个、规范一个”,全镇先后成立了益保西瓜、脆味水产养殖、鑫沛蔬菜种植、乾康食用菌种植、素颜桃种植等10余个专业股份合作社,有效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分析预测
(一)市场需求预测。我国目前的西瓜产地分为南北二地,南方以海南岛为主要产区,海南岛依其独有的气候一年四季均盛产西瓜。北方以湖北为西瓜主要的产区,主要集中襄樊的宜城市地区。目前,重庆是四大火炉之一,夏天气候西瓜的销售量可观,西瓜的运输主要靠汽车、船、火车,多数用汽车运输,很少用冷藏车。从批发超市了解到,重庆的西瓜主要来源于外省优质西瓜,也有部分本地西瓜,但价格都偏低,购买优良品种西瓜人群有上升趋势,五间镇的富硒sod西瓜刚好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以大大减少西瓜从外省进入的费用。
(二)品种前景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在日常饮食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水果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水果价格也越来越贵,让不少家庭望“果”兴叹。人们心中不禁有一种同样是贵价格,为什么不买营养水果的念头,五间镇的富硒sod西瓜刚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不经意间这种富硒sod西瓜占了很大优势。
(三)规模管理预测。XX年2月成立了西瓜协会。西瓜协会体制松散,很不适应西瓜产业化发展需要,难以解决西瓜大面积种植的产、供、销问题。XX年6月工商注册成立了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益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社员96人,西瓜种植面积116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取了“六统一”措施,即统一规划西瓜生产地、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承诺。通过这“六统一”措施,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信誉,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以上情况分析,下一步,西瓜种植管理已经开始走向集体统一管理化,而且随着品种和市场的需求,规模会越来越大,会逐步形成一种体系,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四)政策导向预测。我国农业部提出水果产业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全国推进水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保增收。稳面积方面,以优势区域规划为指导,发展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水果生产,坚决压缩非适宜区面积。到,果园总面积稳定在1.5亿亩左右。调整结构方面,就是优化品种结构、熟期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水果,适当压缩大宗品种,调优早中晚熟品种比例,逐步实现果品周年均衡供应;大宗水果采后商品处理和加工能力分别达到60%和20%以上。
三、营销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多办一些如“西瓜节”般的活动,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组织,让参与者可以通过吃西瓜、西瓜美容体验、亲子运瓜、西瓜雕刻等西瓜节趣味主题活动,感受西瓜节的快乐,让参与者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加大对产品西瓜的认可。
(二)引进种植技术。五间镇在XX年气候变化异常影响西瓜产量和产时的情况下,引进了小拱棚的立体式西瓜种植技术,此技术改变了传统西瓜在地面上生长的模式,通过在大棚内搭建小拱棚的方式,让西瓜逐渐沿着拱棚向空中生长,不仅可以有效杜绝地面病虫害的侵袭,还能使每亩西瓜的栽种密度从400余株扩大到900余株左右,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建议通过考察走访和请教等形式,提高种植技术。
(三)丰富西瓜类产品。现在西瓜的季节性要求比较高,存储费用很大,倒季节西瓜还没有大量上市,不能满足对西瓜各个季节需求的人群,建议多开发一些如西瓜饮料西瓜干和西瓜罐头等系列产品。
第9篇 甘桔种植的调查报告
关于甘桔种植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一、为了了解本县年桔生产情况,以第一旁观者的目光,为本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支持,使得年桔生产的结构更加的合理化,规模化,现代化,增加农民的收益,打出本县的特色,以品牌带动县的经济发展!我们准备了200份的调查报告,到达各农户的农场进行与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其中回收份额为186份。从调查报告的结果来看,年桔种植已经成为了该县的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该县的经济发展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打响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但其中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与不足,农户的年桔种植的理论严重的缺乏,制约着年桔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的农户存在着使用农药化肥的量越多,年桔产量与质量越好的错误理念。
调查内容
二、我们从调查报告中得知,80%的农户年桔种植理论知识不足,仅是从农药化肥经销商中获取相关的基本知识,仅有5%的农户具有充分的了理论知识。年桔种植业为i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但也因为农户着理论知识的不足,相关部门的引导工作做的不够完善,农户的逐利心态使得年桔的产业结构不完善,不稳定,容易因为气候和外在市场的变化,而导致波幅起跌,甚至产业崩溃,人心惶惶,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苗头,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力外流,出现局部地区的打工潮。
三、从报告上看,现在的年桔种植已经占了改县总农业种植量的70%以上,对于该县的来讲,年桔种植已经可以影响了全县的经济动态,所以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不可以放任自由了,要提高相关部门的领导能力和规划能力,更重要的是宣传能力,以第一者的身份去为该县的年桔种植业打响品牌,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使得该县的年桔种植业可以更加的合理化,拥有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布,,年桔销售的渠道可以更加的多,销售的更远。
调查报告中也显示了,90%的农户已经觉得年桔种植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放缓,45%的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打击,10%的农户已经面临了种植其他作物,或外出打工的选择性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有力的政策与措施,长久下去,甚至该县的年桔种植业将不复存在。
在本次调查中,95%的农户属于农场户口,是一种小农户的生产模式,没有引入农村以外的.更多资金和技术进入,这就已经决定了该模式无法长期存在,无法进入年桔大规模种植的生产模式。所以有关部门的作用就更加的明显了,其引导的职能必不可缺。同时,也看到了一种现象,年桔联盟的出现,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可以更好的打开销售渠道和增加效益。
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表明,年桔种植业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界了,其种植模式必须大规模化发展。事实表明,每一钟经济模式到了最后的发展阶段都需要面临改革,改革成功则是可以发展的更加的繁荣,但也不需要太过于的惶恐,只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其职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或者更多的举办有关的下乡活动,开办农民课程,调高农户的年桔种植理论水平,同时,增加农户的信心,提高本县年桔的知名度,引进农村外的资金和技术,年桔产业就一定可以打出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调查体会:
经过本次的调查,我们学到更多的在课堂上的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开阔了眼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对外交流能力,是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更好,明白了什么叫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为我们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打下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