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6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92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

第1篇 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XX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当代的中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相关性。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群新兴力量,她们既有与男大学生相似的共同点,又有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是角色变化、历史传统等在女大学生心理上的积淀和反映,所以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造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

(一) 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性格

生活是一个存在着多方面因素的过程,有苦有甜。重要是如何看待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大学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氛围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丰厚的精神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现代观念和思潮。而女大学生自身的年轻和敏锐则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和行为的先行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中,50%的女大学生认为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为一般,25%的女大学生满意现时生活,15%的女大学生认为现时生活很糟糕。在女大学生自身性格中,70%的女大学生为外向性格,30%为内向性格。这也影响了对于生活满意程度的看法,大多数外向性格的女大学生对现时生活感到满意,而内向性格的女大学生对现时生活感到糟糕。尽管这个不是绝对,但是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一个因素。

(二) 对于前途的担忧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大学生攸关重要的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艰难,受到传统历史以及固定模式的影响,用人单位有着更偏向招收男大学生的倾向,这无疑加重了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对于压力的来源中,85%的女大学生认为就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最大的,10%的女大学生认为学习和人际交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所见,对于前途和就业情况是造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中包括女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不能正确的树立择业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潜力与缺点和依赖性过重。这些都会是加重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条件。

(三) 对于自尊自强的理解

从整体上说,女大学生是好强上进、勤奋刻苦、富有朝气的,她们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的聪慧、刻苦和努力与男大学生展开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学生更为自尊、自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清高和孤傲。对于自己的学习,她们大多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占50%),当“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后面”时,65 %的女大学生表示要“发奋追赶”。特别是当她们面临外部的压力、歧视或批评时,女大学生的自尊和好强表现得尤为强烈。当听说有些单位不欢迎女大学生时,53 %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更加发奋,以实力证明自己”,35 %的女大学生表示“感到气愤但又无可奈何”,“觉得女的就是倒霉”的仅占3.1%。 所以有此看来,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对于自尊自强都有着正确的认识,但仍然存在少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对于自尊自强的认识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压力。

二、缓解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弱点。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所以要树立好正确的两性观念,不断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让其自身认识到本身的价值所在。

(二)锻炼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因素欠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获得事业上成功的。许多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智力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不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和抗干扰能力差。女大学生在中学时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异,倍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和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相对优越的地位和要强好胜的心理,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的阴影,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比男大学生要长一些。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在失败、再次受挫,从而畏惧不前。所以女大学生自身要积极锻炼心理承受能力,这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使女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上不容易发生动摇、在事业追求上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精神。

总之,我们要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注重文化的整合,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个重要的人群,我们不仅要关注她们而且要激发女大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女大学生愉快的情绪,从而使女大学生在健康的校园、社会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锻炼自身的自信心,提高女大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度。

第2篇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调查报告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调查报告

“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新闻专业的白雪峰今年本科毕业,她说,她们班级90名学生中女生占三分之二,班里20多名同学前几天从兰州跑到西安参加人才招聘会,但“很多理工类岗位明确不招女生”,有个文秘岗位也注明只要男性,“可能觉得女生比较麻烦吧”。据了解,她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经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里的关系。

对于性别歧视,去年毕业的王宝却有不同看法。她说她并没有感觉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应聘成功后在参加单位新员工培训时,她发现200多名新员工中,女生比男生还多,“领导也曾直言招聘时不想要女生,但几轮考试下来,很多女生很优秀”。王宝认为大单位大公司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场竞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说女大学生就业时要总是考虑歧视问题,就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紧箍咒,不利于找工作。

第3篇 女大学生使用卫生巾情况的调查报告

女大学生使用卫生巾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女生卫生巾市场调查

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女性的身体素质需要改善和提高。而与女性关系密切的卫生巾尤为重要。卫生巾将伴随女性一生约30-40年时间。每位女性朋友一生要用15000片左右的卫生巾。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全球80%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其中63%的妇科疾病是由于女性在经期使用劣质卫生巾造成的。 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当卫生巾使用15-18分钟后,细菌便很容易在上面繁殖。而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是很虚弱的,在此期间再受到细菌感染,便很容易得妇科疾病。

调查目的及意义:我们都知道大学女生对卫生巾都处在比较羞涩的阶段,大家都不愿意提起,对卫生巾的质量问题都处在自身使用和朋友的推荐的.状态。在选择卫生巾上都是凭着经验,对卫生巾的效果,比如透气性、吸收性、包装、卫生巾的功效都没有系统的了解。因此,这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女性患有妇科疾病。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企业在卫生巾推广方面有所借鉴。

调查内容:通过问卷的形式作出反映当代大学女生对卫生巾选购与接受新事物的程度的问题来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学院江东校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调查方法:实地问卷调查法

下面将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首先,对各专业各学院在四个年级中所占的比重进行绘图分析,如下表:

对照此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次调查钩深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的10级和__级所占比重最大,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和机械与工程学院所占比重较小,这是我们调查过程中的不到位之处,对学院之间的分布没有做到很好的规划,造成目前数据的两极分化较严重,对数据的准确度还有待考量。

超薄型/ 丝薄型39.0%

棉柔型42.0%

加长透气型10.0%

纤巧型 / 贴身9.0%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同学们在选择卫生巾的时候多数偏好于棉柔型和超薄、丝薄型的,结合我们自身使用的情况,这两款卫生巾多数是在白天使用,即日用卫生巾,加长透气型的多为晚上使用,主要是防止侧漏等情况。

愿意29.0%

不愿意22.0%

说不定、看情况49.0%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度是不稳定的。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人在其喜欢的品牌推出新产品后是持观望态度的,明确表示愿意与不愿意的基本持平,可见在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上企业还有待加强。

亲朋口中31.0%

电视广告53.0%

报纸或杂志7.0%

产品促销9.0%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电视广告对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影响是相当高的,所以,企业在媒体宣传这一块应该加强与重视。亲戚朋友的口口相传力度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这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而报纸和杂志广告这只是次要的,企业可酌情刊登。

第4篇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优秀调查报告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

“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近日,山东人才网进行了一次女大学生求职及择偶意向网上调查,4天时间共有7311名女大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为何难这一问题,42.4%的女生认为“岗位少,求职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占24.8%,“自身素质不够强”占24.6%,“社会关系不多”占8.2%。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认为,近年来明确提出“不要女性”的单位和岗位越来越少,性别歧视是隐性存在。

3月30日,山东人才网联合当地都市女报举办了一场女性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当天共有152家单位参会招聘,为女大学生提供了2800多个岗位。排在前三位的热门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电子技术、贸易行业,热招职位主要为销售、生产/营运/工程、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人事/行政/后勤、公关/广告等。

新闻专业的白雪峰今年本科毕业,她说,她们班级90名学生中女生占三分之二,班里20多名同学前几天从兰州跑到西安参加人才招聘会,但“很多理工类岗位明确不招女生”,有个文秘岗位也注明只要男性,“可能觉得女生比较麻烦吧”。据了解,她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经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里的关系。

对于性别歧视,去年毕业的王宝却有不同看法。她说她并没有感觉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应聘成功后在参加单位新员工培训时,她发现200多名新员工中,女生比男生还多,“领导也曾直言招聘时不想要女生,但几轮考试下来,很多女生很优秀”。王宝认为大单位大公司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场竞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说女大学生就业时要总是考虑歧视问题,就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紧箍咒,不利于找工作。

此外,调查还显示,“稳定、没有风险”仍是女性求职者比较看重的因素,有72.2%的被调查女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其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分别占19.4%和52.8%。从调查和招聘现场看,女大学生对薪酬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在求职最关心的6个问题中,该因素仅以12.3%的比例排在第四位,而“晋升深造机会”位列第一。刘谦分析认为,这说明女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生涯长远规划,说明她们对。

第5篇 2023年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爱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得到鼓励和激发,而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力,也更爱这个世界。”可见,当人们拥有了纯真、圣洁的爱情后,会使自身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不过,矛盾是具有两面性的。当一个人的恋爱观消极甚至不健康时,其产生的破坏力也是无法估量的!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向往。可是由于我们年龄尚低,涉世太浅,所形成的恋爱观也是多种多样,所以我通过进行校内问卷调查,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当我们确定恋爱对象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以何种标准来选择相知的伴侣。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标准也会因为主客观原因发生更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究竟“一见钟情”的闪光点源自哪里呢?也许调查结果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据调查,39.7%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2.4%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2.1%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就很难预测了。康德在《对爱和崇高的感性的观察》一文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从男女两种不同的性别来看,女人属于美的类型,男人属于崇高的类型,对女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不招人喜欢,而对男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蠢笨。这说明男性美的魅力和女性美的魅力是有很大区别的。而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有15.6%的同学是以对方的相貌为依据的,其中74.9%的是男生。他们以获得纯粹的感官满足为目的之爱情,是一种对“情欲之爱”的追求。这类爱情很难维持长久。问题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会使外表失去新鲜感而降低吸引力。很多女生则往往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希望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男朋友,9.6%看重能力的同学中就有69.6%的女生。

二、大学生在大学里谈恋爱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因此,在研究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时,对这一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有7.8%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是一种赶潮流现象,与从众心理有关。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认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她们不会“逆潮流而行”的。有31.7%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学会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恋人关系。我们上大学后不像小学初中时刻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背景离乡来到很远的地方求学,远离父母,即使想倾诉也不现实的。当心灵上遇到苦闷急于疏解时就需要有朋友在身边,正如“远水救不了近火”。而此时爱情就将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依附。8.5%的同学是因为对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绝(71%是女生)。其中53%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三、大学生谈恋爱会对自身产生何种影响?

有专家指出:“对青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57%的同学认为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20.2%的同学认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地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心态。当爱情遭受挫折时能较好地应对挫折,有利于学习生活。其中4.5%的同学认为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5.7%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这10.2%认为恋爱对自身产生消极影响的同学中有55.8%的同学正在恋爱的,58.4%的同学是女生。由此看来恋爱对女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男生。

四、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

大学生恋爱犹如空中楼阁一样,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并且在大四时期面临就业的分歧,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很多,这就表明要经历失恋的人群还是很广的。而事实也是如此: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同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失恋大军。在调查中发现有92.4%同学能正确面对失恋:其中57%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1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14.1%的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有的人在经历失恋后在学习上往往会有很大的进步,就是失恋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恋,怕自己的恋爱失败,怕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这样的同学在调查中占了8.0%,他们认为失恋后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在爱情中遭受挫折,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此项调查也可以反映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善于利用各种宣泄、转移的方法进行处理,更有人会获得不菲的收获。

【对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意见和建议】:

1、要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能够承担恋爱挫折。正视现实,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失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3、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性知识教育。大学生还处在人生的过度阶段,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涉及性教育的方面还很少,对于异性也还只处于一种羡慕和向往阶段,很多知识还是懵懵懂懂的,并不是十分了解。如果缺乏性教育,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很容易犯错误,甚至出现越轨行为。在缺乏一定常识的前提下,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不能很好的认识,对于行为产生的后果也没有能力来解决。从而会造成心理或生活上的压力和障碍,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文艺演出、漫画、各种文体活动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身心;加强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同学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3、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恋爱与否和学生的理想、事业心紧密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追求事业、理想和前途,使其认识到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顾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很前途。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并结合调查结果抒发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诚挚地希望大学生们可以在健康的恋爱观的指导下,让自己的爱情之花可以开放得更加美丽。

第6篇 2023年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调查报告

摘 要:近几年高校女大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女大学生有不同于一般大学本科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思考状况对办好高等教育,把女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合格、作风优良、技能过硬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人生意义;思考

一、引言

人生意义,是人们对于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追求与向往的根本回答,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生意义对人生目的确立、人生态度的选择、人生理想信念的树立、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引领作用。女大学生作为未来女性精英人才的基奠与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应该而且必须正确地思考人生意义。但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人生意义取向在女大学生中有抬头趋势。主要表现在部分女大学生公开把金钱、物质享受与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明确认同“有钱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享受”等观点。这不仅会影响女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运行。可见,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亟待关注。但反观近年来有关女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就如何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婚恋观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少有研究者对女大学生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人生意义观念表现出应有学术关怀。事实上,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教育而言,提供女大学生关于人生意义思考的教育更具有特殊性与现实紧迫性。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女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双重人生价值取向的群体。从理论上讲,女大学生是年轻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有着较高的知识修养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并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理想,用实力证明自身的价值。然而在现实中,传统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评价标准,依然在制约着女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取向。显然,女大学生表现出了有别于男大学生群体着重于社会价值实现的特点。第二,女大学生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群体。这是因为女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男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在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承受着比男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更多的关注与教育。更因为此,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毫无疑问成为主要议题之一。

其现实紧迫性表现在:第一,女大学生人生意义取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二,女大学生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群体。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女大学生比例迅速提高,1978 年我国大学生中女生比例仅为24.1%,1997 年为37.3%[3],但到2023 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女生为在校生总数的49.1%[4]。可见,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正日益壮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因而,研究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不仅对于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也具有重要奠基作用。本文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女大学生关于人生意义思考的现状和女大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思考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湛江师范学院为基点展开,把全校女大学生作为总体样本,按照“十”字抽样方法,随机向女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研对象涵盖了大一和大三共三个年级,样本涵盖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组员征得被调查人的同意后,再向女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为94.67%。

2、调查工具

参考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湛江师范学院特色自行设计了《湛江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了女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思考人生意义的方式、实现人生意义的计划以及女大学生实现人生意义的判断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3、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利用暑假这段时间采用实地问卷调查、访谈与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湛江师范学院女学生进行施测。填写调查问卷前,调研组先了解被调查的女同学是否同意接受调查, 然后向被调查的女同学具体说明此行的目的,再为女同学一一解释问卷上的相关疑点,并及时回收问卷。我们先对问卷进行处理,再统计调查所得的总数据,并采用e_cel与相关软件结合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汇总。

三、调查结果

1、在有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的对比上,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明显不同

由表3.1.1数据可知,有97%的女大学生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仅有3%的女大学生没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这表明女大学生普遍都有积极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那么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女大学生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怎样的呢,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又是怎样的呢?据表3.1.2数据显示,22.67%的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且找到答案,而非师范专业的女大学生仅有6%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且找到答案。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但没找到答案的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占了45.33%,而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问题但没找到答案的非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只占了18%。由此看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女大学生其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所占的比例不同,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找到人生意义答案的比例大大高于非师范专业的女大学生。而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女大学生其没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所占的比例也明显不同,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的比例也大大高于非师范专业的女大学生。这也表示,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找到人生意义答案的比例高,同时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的比例也高。

另外,表3.1.3数据显示出,三个年级中,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比例的是大二,占了12%,其次是大一,占了9.33%,最少的是大三,只占了7.33%。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比例的是大一,占了39.33%,其次是大二,占了16.67%,最少的是大三,仅占了7.33%。这些数据表明,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其有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所占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大一的女大学生有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所占的比例相差,大二的女大学生有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所占的比例相差较小,而大三的女大学生有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答案所占的比例没有差别。不难看出,在大学一年级时,绝大部分女大学生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的答案。这个时间大体上与人的心身发展阶段相吻合。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学一年级就重视对她们进行关于人生意义思考的教育和引导, 使她们思考人生意义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找到答案。目前, 很多高校为一年级新生开设“ 人生哲理”课, 可见是非常及时、必要和有远见的。

2、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的方式偏向于静态型的思考方式——看书和阅读报刊

根据表3.2数据显示,40%的女大学生是通过看书、阅读报刊来思考人生意义的,14.67%的女大学生是通过上课来思考人生意义的,通过跟父母、长辈和朋友的交流来思考人生意义的占了28.67%,而14.67%的女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浏览相关信息来思考人生意义的。另外,7.33%的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思考人生意义的,还有6%的女大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来思考人生意义的。这说明:女大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的方式是多元的,但受女性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绝大部分女大学生倾向于静态型的思考方式——看书和阅读报刊。身为女大学生的我们,不应局限于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应多尝试通过动态型的思考方式来思考人生意义。

3、众多女大学生认同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生意义,且承认美满的家庭在女性人生意义实现中的重要地位

从表3.3.1数据可得,有83.35%的女大学生赞成“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人生意义”的观点,其中很赞成的占了16%,较赞成的占了46%,而21.35%的女大学生是有点赞成(见表3.3.2)。而10%的女大学生不赞成“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人生意义”的观点,另外,0.67%的女大学生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人生意义”持无所谓的观点。这表明,女大学生普遍都认同“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人生意义”的观点,但认同的程度就有所差异。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在活着时人应该努力去追求些什么?然而,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活着的意义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对整个自然界来说,甚至有没有人类的存在都是无关紧要的,至少在没有地球人类之前大自然就早已存在很长时间了。像人这样的智慧生物肯定不止存在于地球上,而且也不止存在于像地球这样的星球上。用萨特式的存在主义观点看,人活着本身是荒谬的,是没有人跟我们商量过就胡乱将我们抛洒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冷酷的事实[5]。但众多被调查的女大学生对人活着为了什么的问题明显表现出人的目的性,流露出她们实现人生意义的强烈愿望。

据表3.3.3数据可看出,90.66%的女大学生赞成“美满的家庭是女性人生意义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的观点,其中很赞成的占了44%,其次35.33%的女大学生较赞成,而11.33%的女大学生是有点赞成。也有2%的女大学生不赞成“美满的家庭是女性人生意义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的观点(见表3.3.4),还有0.67%的女大学生对“美满的家庭是女性人生意义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持无所谓的观点。不难发现,众多女大学生都支持“家庭是女性人生意义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的观点。享受着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成长起来的当代女大学生,对家庭生活体验得细致入微且十分向往。在有关女大学生的各类调查中,明确表示为追寻人生意义而放弃家庭或保持独身的女大学生非常少见。普遍当代女大学生视美满的家庭为女性人生意义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称之为我们的“港湾”。

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探究个中缘由,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访谈,了解到了当中原因。在与女大学生交流过程中,她们说:“回到家里,在外遭遇的坎坷、挫折都会得到精心呵护和鼓励;成功的喜悦都有人共庆与分享。美满的家庭更成为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她们认为“美满的家庭生活承载着女性绝大部分的人生意义。”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都把美满的家庭作为自己人生意义实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按她们的理解,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基础,家庭的美满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逸和幸福;而人生意义的实现是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生意义的实现使人感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快乐和自信。只有两个共同发展,才能构成完满的生活。

4、只有部分的女大学生对女性实现其人生意义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有清晰明了的认识

由表3.4数据可知,认为女性实现其人生意义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的女大学生占了41%,而36%的女大学生不认为女性实现其人生意义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另外还有23%的女大学生表示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当代女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时期,是享受着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成长起来的幸运一代。在她们成长的时代,妇女运动风起云涌,女性主义思潮迅猛发展,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而,相当一部分的当代女大学生没有思考过女性实现其人生意义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这问题,不少有思考过的女大学生也持否定的态度。然而,女性实现其人生意义付出的努力确实要比男性多,女大学生就业难就是的例证。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针对女大学生就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该调查以20__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挂网调查和无随机抽样方式进行调查。2023年3月麦可思公布了调查,数据显示:[6]截至2023年2月底,20__届女大学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29.5%。表3.4的数据也说明了只有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对女性实现其人生意义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有清楚的认知。

5、女大学生普遍都有自己实现人生意义的计划,但对该计划实现的可能性的看法不一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6篇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女大学生信息

  •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6篇
  •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6篇92人关注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 ...[更多]

  •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2篇)
  •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2篇)71人关注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 ...[更多]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