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上海社科院2023调查报告:九成居民上下班候车不到10分钟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今天(4日)公布的“上海居民社区生活、文化休闲状况调查”显示,菜场、公交布点最为合理便捷,八成居民能普遍享受“15分钟”生活圈服务;但外郊环间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显著低于市中心。
公交候车时间
上下班时,三成居民等候公交车只需花5分钟以内(32.8%),超过五成居民需5-10分钟(55.8%),另有一成居民需花11-20分钟(10.3%),超过20分钟的居民非常少(1.1%),这表明近九成居民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
生活配套布点
菜场和公交换乘点的建设相对最完善,进入“15分钟”生活圈的比例达到近八成;其次为超市/大卖场,有一半居民进入“15分钟”生活圈,三成居民进入“20分钟”生活圈;最后为地段/社区医院、绿地/广场/公园和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等配套服务,进入“15分钟”生活圈的比例为四成,三到四成居民进入“20分钟”生活圈,并有两成左右居民进入的是“30分钟生活圈”。
内外配套差别
从15分钟生活圈来看,外-郊环间居民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显著低于市中心,享受比例最低的是地段/社区医院(23.10%);其次为绿地/广场/公园(29.20%)、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30.80%)和超市/大卖场(33.10%),均在三成左右;相对最好的是菜场(55.40%)和公交换乘点(67.70%)。收入越高的居民享受便捷生活圈比例越低。为节省日常通勤费用,部分低收入群体集居于中心城区,因而也享受到了市中心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感觉菜价偏贵
认为最近菜场价格“比较贵”“非常贵”“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0.7%、4.3%、2.8%。菜价偏贵,直接反映了相当部分居民基本生存压力较高,对低收入居民的压力更大。租房居民与购房居民对菜价的主观感受有较大差异,其中租房居民认同菜价偏贵的比例为60.7%,而购房居民的比例为41.9%。
文化休闲场所
居民最常选择的文化休闲地为电影院/剧院(、51.6%)和公园/公共绿地(49.2%),其次为文化休闲广场(36.9)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4.0%),去书店/音像店/图书馆(16.8%)、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11.7%)的居民最少。超过两成居民几乎没有文化休闲时间(22.8%),每周3小时以内(29.9%)和6小时以内(31.1%)的居民各有三成,平均每天能保障1小时用于文化休闲的居民不到两成(16.3%)。
第2篇 2023年上海社科院关于市民住房调查报告
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常住居民家庭户均居住建筑面积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
上海人的居住和购房情况如何?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上海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环间购房,户均居住建筑面积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
中-外环间居住较集中
课题组依据最新获得的民生民意年度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居民(18-65岁本市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和在沪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户籍居民)的居住及物业现状。
调查显示,上海居民居住于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郊环外的比例分别为20.3%、19.3%、37.1%、6.5%、16.9%。调查还显示,上海居民在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郊环外购买商品房比例分别为17.4%、18%、46.4%、5.3%、12.9%,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环间购房。
另外,居民租住单位宿舍、租住商品房、与亲友同住、已购商品房、保障性住房、自建房的比例分别4.8%、16.2%、5.4%、58.5%、13.1%、1.9%。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近六成上海常住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实现了“居有其屋”愿望,一成居民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房问题。这表明,经过近20年的城市建设,上海百姓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户均面积71.04平方米
调查显示,上海常住居民家庭户均居住建筑面积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上海常住居民家庭共住人口平均为3.09人/户。
课题组负责人指出,这表明家庭小型化为上海市主流居住模式。调查同时显示,上海居民建筑面积内部差异仍较大,最高人均建筑面积(129平方米)是最低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的51.6倍。
低学历“挤出效益”明显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与上海常住居民的居住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w”趋势。换言之,教育程度越低的常住居民群体居住于郊环外比例越高,达到了40%,是其他群体之两倍。
调查同时显示,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5万元的上海常住居民居住在郊环外比例分别是33.6%和19.2%,几乎是个人年收入在7-10万、10万元以上居民的2-5倍。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上海郊环外居住环境虽说不错,但通勤、就学、就医设施相对市中心区仍有较大差距。这提示我们,为广大低收入群体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居住房仍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艰巨任务。
30岁以下购房压力最大
调查统计发现,上海市从业人员中,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四个年龄段的居民,拥有商品房的比例(不包括购买保障性住房)分别为37.2%、57.9%、62.3%、68.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大,购房比例也随之提高。对照发现,30岁以下年轻群体拥有商品房比例远低于其他年龄群体,他们当中有近四成(38.5%)人租住在单位宿舍或商品房。
课题组负责人称,上海30岁以下年轻人的购房压力最大,政府应该在公积金贷款、提供过渡性保障房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改善这一群体的住房条件。
收入对购房面积影响小
调查显示,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5万、5-7万、7-10万、10万元以上的上海市常住居民,其人均购房建筑面积分别27.51平方米、25.62平方米、23.87平方米、25.93平方米、28.15平方米,趋势上显示出“v”字形,但绝对值相差不大,最大面积值与最小面积值差距在5平方米以内,且最高收入群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与最低收入(年收入在3万以下)群体的人均购房面积差在1平方米以内。
课题组进一步交互分析表明,收入对居民购房率的影响更大,高收入群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购房率比其他群体高出10%~20%。这一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购房率的影响显著,而对购房面积的影响并不明显。
有商品房自我认同增加
调查显示,租住单位宿舍、租住商品房的居民,自我认同“中产阶层”比例分别为19.6%和12.6%,而已购商品房居民,自我认同“中产阶层”比例一下子提高到了35.2%。
课题组负责人指出,在上海这样高房价的大城市,拥有商品房与没有拥有商品房,会导致居民对社会地位自我认知的明显差异。
另外,上海本地户籍居民购买商品房比例,显著高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对照发现,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居民的购房率分别为70.3%和16.4%,前者是后者的4.29倍。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反映,总体上本地户籍居民居住条件明显好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外地来沪居民若想在“北上广”大城市生活、工作,必须要具备各种竞争拼搏的条件与准备。
第3篇 上海社科院公布居民医疗调查报告:排队久最受诟病
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上午公布的上海居民医疗、健康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排队时间长、检查过多和开贵药排名上海主要医疗服务问题的前三名。
排队时间长最受诟病
年龄越大看病越勤
综合多项数据可知,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上海社科院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一成人买药治小病
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等)时,近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有近三成居民选择区县级医院(二级),近两成居民选择市级或国家级医院(三甲),另有一成居民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另有极少数人选择私人诊所或私立医院或不就医,硬挺着。
年轻人更愿自己对付
家庭健康保健投入少
年纪越轻、教育程度越高,个人年收入越高和职业阶层越高的居民,其年家庭健康保健的支出超过1000元的比例越高。
第4篇 上海社科院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四成居民认为菜价偏贵
调查显示,由于菜价偏贵直接反映了相当部分居民的基本生存压力较高,对低收入居民的压力更大,有近六成低收入居民普遍感觉为菜价偏贵。
其中,租房居民与购房居民对菜价的主观感受有较大差异,前者认同菜价偏贵的比例为60.7%,后者仅为41.9%,这可能表明未购商品房居民的生活压力更大。
报告因此提出,进一步平抑菜价,对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十分重要。
调查还显示,八成居民认为目前上海公益文化场所的分布较为均衡且能满足需求。
上海居民最常选择的文化休闲地为电影院/剧院和公园/公共绿地,其次为文化休闲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去书店/音像店/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的居民最少。
居住地靠近市中心的居民经常去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段居民;远离市中心的沪人经常去的是电影院/剧院和酒吧/ktv。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提示,为实现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应推动建设更多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并注意场馆资源分布的均衡性。
虽然场地能满足需求,但超过两成沪人几乎没有文化休闲时间,每周有3小时以内和6小时以内文化休闲时间的居民各占三成,平均每天能保障1小时的居民仅有16.3%。
随着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上海居民的日常出行越来越方便,也获得市民高度评价。调查显示,近九成居民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
同时,上海菜场、公交布点最为合理便捷,八成常住居民已能普遍享受15分钟生活圈服务。
该份报告由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基于民生民意民情年度调查数据,分析18至65岁上海常住居民社区生活、文化休闲状况现状得出。
第5篇 上海社科院调查报告: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可能“择校”
昨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子女教育”民生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内环内市民择校行为更加普遍,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择校的可能性越大。
择校首选公办中小学
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的就读学校中,多数市民选择就近入学公办中小学,高收入家庭和居住于“内环内”的居民择校行为更普遍。
具体而言,在有适龄小学生的家庭中,52.9%的就读学校属于“公办小学,就近入学”,39.9%的就读学校属于“公办小学,择校”,另有7.1%的就读学校则就读于“民办小学”。在有适龄初中生的家庭中,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初中”的占56.8%,选择“择校公办初中”的占37.2%,选择“民办初中”的占6%。
数据显示,对于家庭年收入在“10万及以下”的组群而言,其子女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的比例分别为77.8%和64.4%;但对于年收入超过20万的家庭而言,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的比例则分别为32.9%和45.7%。由此可见,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择校”的可能性越大。
在小学阶段,居住于“内环—外环间”的市民是最积极的择校参与者。这一群体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的比例最低,而择校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的比例则分别达到44.5%和8.7%,均高于其他两个组群。但到了初中阶段,居住于“内环内”的市民则成为了择校的典型群体。数据显示,他们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初中的比例仅为35.2%,而择校公办初中的比例达到55.6%,民办初中的比例达到了9.3%。
“费用高低”最不看重
对受访市民而言,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56%的人最看重“教育质量”,选择“离家近”的占17.8%,选择“学校名气”的占10.5%,选择“学校特色”的占7%,选择“升学率”的占6.5%,而选择“费用”高低的市民只占2.2%。由此可见,市民最看重的是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最不看重的则是“费用高低”。
当前,购买“学区房”已成为中小学阶段择校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查显示,11.1%的市民曾为了子女进入优质中小学而特意购买“学区房”。
在年收入在“20.1万以上”的家庭中,有近三成家庭特意购买了“学区房”;年收入为“10万及以下”的家庭中,做出这一选择的比例也达到11.3%;但是,在年收入为“15.1万-20万”和“10.1万-15万”的家庭中,特意购买“学区房”的比例分别仅为7.2%和6.6%。由此可见,收入家庭组和最低收入家庭组均是以房择校的积极参与者,而中等收入家庭则相对“淡然”。
第6篇 上海社科院调查报告:一成受访者曾为子女购买学区房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子女教育”民生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内环内市民择校行为更加普遍,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择校的可能性越大。
择校首选公办中小学
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的就读学校中,多数市民选择就近入学公办中小学,高收入家庭和居住于“内环内”的居民择校行为更普遍。
具体而言,在有适龄小学生的家庭中,52.9%的就读学校属于“公办小学,就近入学”,39.9%的就读学校属于“公办小学,择校”,另有7.1%的就读学校则就读于“民办小学”。在有适龄初中生的家庭中,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初中”的占56.8%,选择“择校公办初中”的占37.2%,选择“民办初中”的占6%。
数据显示,对于家庭年收入在“10万及以下”的组群而言,其子女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的比例分别为77.8%和64.4%;但对于年收入超过20万的家庭而言,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的比例则分别为32.9%和45.7%。由此可见,收入越高的家庭,选择“择校”的可能性越大。
在小学阶段,居住于“内环—外环间”的市民是最积极的择校参与者。这一群体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小学的比例最低,而择校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的比例则分别达到44.5%和8.7%,均高于其他两个组群。但到了初中阶段,居住于“内环内”的市民则成为了择校的典型群体。数据显示,他们选择就近入学公办初中的比例仅为35.2%,而择校公办初中的比例达到55.6%,民办初中的比例达到了9.3%。
“费用高低”最不看重
对受访市民而言,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56%的人最看重“教育质量”,选择“离家近”的占17.8%,选择“学校名气”的占10.5%,选择“学校特色”的占7%,选择“升学率”的占6.5%,而选择“费用”高低的市民只占2.2%。由此可见,市民最看重的是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最不看重的则是“费用高低”。
当前,购买“学区房”已成为中小学阶段择校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查显示,11.1%的市民曾为了子女进入优质中小学而特意购买“学区房”。
在年收入在“20.1万以上”的家庭中,有近三成家庭特意购买了“学区房”;年收入为“10万及以下”的家庭中,做出这一选择的比例也达到11.3%;但是,在年收入为“15.1万-20万”和“10.1万-15万”的家庭中,特意购买“学区房”的比例分别仅为7.2%和6.6%。由此可见,收入家庭组和最低收入家庭组均是以房择校的积极参与者,而中等收入家庭则相对“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