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论大学生调查报告(2篇)

发布时间:2022-07-19 16:03:01 查看人数:40

论大学生调查报告

第1篇 论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90%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父母支撑的。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显得格外的受关注。以下是论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供广阔求职者参阅。

一、调查背景: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如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普遍还存在储蓄观念淡薄和盲目攀比心理的消费问题等。

二、调查对象:

大一到大四学生。

三、调查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

四、报告正文:

论大学生消费现状

摘要:

针对越来越明显的大学生消费热问题,我们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其中对每月学生的主要花费进行了提问、对比、数据分析,总结了我校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去向,从普遍现象来看,我校大学生中简朴的学生要明显多于肆意挥霍金钱的学生,但是,现今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导致了生活费用的明显增加。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物价、消费来源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正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感到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压力,很多人说,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可以赶超白领。那么,大学生的高消费到底源于何处呢?为什么大学生的花费会如此巨大呢?

本次的调查对象多为大二的学生,虽然反映出的问题不是很全面,但是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调查数据的整体来看,大多数同学的月生活费都花在了伙食费、通讯费、交通费等基本生活费用上,但是为什么生活费用会越来越大呢?我们分析,可能是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物资丰富等原因能造成的,此外,地域不同,环境消费水平的不同也是影响大学生生活费用重要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增长不是很快。31%的大学生月生活费还限于400~600元,月生活费水平主要集中于600~1000元,占到了59、5%,仅有7、1%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1200元以上,在1200以上的只有2、4%。从此项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结构还是十分正常的。

首先,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意识较弱,他们的生活费来源大都仅仅来自于家庭(81%),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通过自己做兼职打工 (7、1%)来减轻家庭的负担。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独立性差,责任感弱,生存能力低下,不会体谅他人,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中和素质和人格培养的忽视。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说明了一点,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 ,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兼职,大多数学生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而是为了要增长个人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这是大学生消费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据有关资料显示,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 2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这其中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在我们的调查中也体现出了大学生消费的两极分化,不过高消费的人还是少数的,仅2、4%的被调查者每月生活费在1200以上。而生活水平较低的学生主要是在娱乐、交际、通讯、衣着等方面比较节俭,学习方面的花销也会适当减少。

研究了各个方面的支出金额后,我们发现学生们花费最多的事在饮食方面,通讯费用和娱乐费用跟以往调查显示的结果相比有增长的趋势,花费在学习方面的金额与其他方面相比所占比例始终较小。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 25040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娱乐、通讯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花费在学习方面的费用所占比例不大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态不是很积极,学习欲望不是很强烈,经历过多的放在娱乐和校园生活的其他方面了。学校和社会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多买书,多读书,努力发展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价值。人际交往费用的增长,说明学生越来越重视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交往,这既是好事但也有值得忧虑的地方。更进一步的思考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大学读书的我们,目前基本上还没有能自主负担所有生活开销的能力,所以,在花钱购物时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肆意挥霍,许多没有必要的开销都应逐一免去,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建议同学们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购物时不要急于出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

另外要学会理财,制定每月的开销计划,进行消费记帐也是大有帮助的。理财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如何去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第2篇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

大学生与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两个十分庞大,又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两个最基本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却是社会各个群体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却是令人吃惊、忧虑的。

农民工现状

农民工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产物。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尔来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农民一旦成为职业农民工,就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离乡之前他们变卖了农具、车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农村也很难再找到致富生财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稳定工作的人也很难被他们贡献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纳,一座座在他们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楼从来不是他们的荣身之地,一所所宽敞舒适的学校永远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却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却步的高额房价,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们却只能成为祖国大地上永久的暂住居民。

与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相比,中国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镇化进程可圈可点,而从各国城市化质量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则是个畸形儿,虽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城市,却没有完备的功能来发挥其社会作用,容纳更多务工人员,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长至少还要持续进行四十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那么这四十年的城市建设靠谁呢?毫无疑问还是那些在农村失去土地或自愿放弃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第一代农民工,那么廉价那么软弱,也不再具有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美好的品质,取而代之的是对尊严与权益的强烈要求,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异样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许简单的提高最低工资待遇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最低需求。

一旦这些基本诉求得不到满足,生存权利的不到保障,社会治安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孕育出的新新人类,传统思想影响力的减弱,以及以快速发展的it产业为温床带有特殊目的言论的影响,都将会使他们成为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官逼民反这一封建王朝的历史特色也许就会在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再次上演。处理好关系农民工的各项问题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点疏忽遗漏。

据专家介绍:每个国家城市化的推进或多或少都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然而像中国这样的情形却并不多见,向来以中国特色自诩的中国人也许这一次又会冠之中国特色城镇化以愚黔首。然而历史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教训还不够沉痛吗?

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读笔者见过很多,捧杀中国的大有人在却也不乏唱衰中国的调子,我没有那个水平来评判那个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我只知道:只有始终把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会大行其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是现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扩大化一方面让很多社会底层人民翻了身,过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很多家庭因为高风险低回报的教育投资而变的一贫如洗,度日艰难。

一、制度问题

说到大学生就不得不提及高考这个三十年前曾经改变无数人命运,并为新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选拔性考试制度。不可否认,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亿万学子敲开了高等教育之门。然而它毕竟是改革之初的产物,虽然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应看到:连同高考在内的各种考试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对人才评价标准过分单一现象已成为制约国家未来发展的瓶颈,很难想象一个遍地都是工程师,都是博士后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曾有人说:如果教育把我们都培养成工程师,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其实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在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氛围下培养出的一批有一批大学生,如今却已经成了社会沉重的包袱,不可否认在这个群体中部分是不合格的半成品,然而这样结果出现的原因也许并不都出在材料上,更多的是制作产品的工艺,制作流程以及样品模板的问题,也就是说生活在这种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只能是被学习,并不能对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进行选择,他们只能做随波逐流的失败者却不能做独树一帜的成功者。在这种高度的计划教育体制下怎么能培养出大师?

置身大学校园,无聊成了主旋律,学习变为冷幽默,新一代读书无用论充斥其中,与高朋满座的网吧遥相呼应的是空空的自习室,和门庭若市的餐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门可罗雀的图书馆,教师的官本位思想。学生的读书无用论够成了当代中国大学的主流文化,在这样污浊、功利的环境中学生们怎么能专心读书,现身科研呢?我想这也许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吧。

二、自身问题

现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致命的软肋:重理论轻实践,眼高手低。也许这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都具有的书生本色,可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不能主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对书生的特殊要求,那么毕业既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可为中国封建史上一代大儒,他初出书斋就向汉武帝提出了鼎鼎大名的天人三策,然而这位胸怀宏伟蓝图的白面书生却没能参与实施这个后来使汉王朝强盛一时的通天大计。

汉武帝知道:他们身上更多的是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缺乏将这美好的愿景实现的操作能力,他们十几年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怎能明了世事的艰难和尔虞我诈呢?学历与能力的关系现在的大学生们已渐渐的懂了,可是还没有真正的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还没有把这种意识积极的转化为行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实践待明日。工作成蹉跎。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下一个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又会怎样呢?也许从大学生与农民工的未来命运中就能找到些许端倪。

大学生,国之根本;农民工,社稷之基础。藏富于民,藏智于生,国之大计也。

关注农民工,关注大学生。关注下一个三十年的中华民族崛起的建设者们!

论大学生调查报告(2篇)

大学生与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两个十分庞大,又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两个最基本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都起着不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论大学生信息

  • 论大学生调查报告(2篇)
  • 论大学生调查报告(2篇)40人关注

    大学生与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两个十分庞大,又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两个最基本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 ...[更多]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