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水库调查报告内容(3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62

水库调查报告内容

第1篇 水库调查报告

一、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政策宣传常规化。始终坚持移民的主体地位。在政策实施工作中,无论是人口的核定、扶持方式的确定,规划的编制,年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还是人口动态管理,都始终坚持政府领导,移民的主体的原则,利用会议、媒体、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后期扶持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移民登记准确化。严格操作程序,经过“移民户申请,入户登记,张榜公示,核实认定和建档立卡”和“三公示,三审核”的工作程序,能够将移民人数核定到人的,尽量核定到人,不能核定到人的,核定到移民村组,移民人数严格控制在省核定该县的16万人之内,其中,核定到人的是93109人,核定到村组的是66891人。

三是扶持方式多样化。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听取安置区原住农民意见的前提下,该县采取两种扶持方式:对移民人数核定到人的,全部实行现金直补到移民个人;对无法将移民人口核定到个人的村民小组则实行项目扶持,让广大移民群众受益最大化。

四是矛盾调处及时化。为维护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该县各乡镇政府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解释工作,取得原住农民和相关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一些超出政策范围的不合理要求,严格坚持按政策办事,及时回复来信来访,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类矛盾,排除不稳定因素。

五是人口动态管理定期化。该县纳入动态管理的基数为93109人,通过年度核减,目前已核减2528人。消除了群众不平衡心理,将核减的相应资金,用于该县移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了政策的严肃性,实现了政府政治责任和管理责任的均衡。

六是年度计划编制、实施程序化。项目编制坚持由村组申报,乡镇审查,县移民局审核汇总,报请四家班子审定,再呈报市、省移民办审查、审批;坚持项目实施法人制,项目监督全程化,增强了项目实施的透明度,确保移民资金发挥最佳效益。目前,全县实施政策以来,发放移民直补资金为9696.94万元,实施项目资金为5358.75万元。

七是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化。后扶项目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由县移民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项目管理权限进一步明确;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格按进度实行5:3:2分期拨付,并实行了县级报帐制;工程项目影像资料实行了微机管理,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分类和资金额度实行文资料建档管理。

二、后扶政策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情况复杂,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政策边缘性问题相对突出,由于一时难已解决,造成了一些误解和不理解,主要表现在:

1.移民人口动态管理难度大。该县143个移民村,1250个移民组,涉及9万多人。移民人口核减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工作难大,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移民人口核减工作没有引起乡、村、组的足够重视,出现观望、怕得罪人,互相包庇等现象。二是误登、混登人员仍然存在,该县直补移民既有县内的,也有来自县外的,在登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误登和混登现象。

2.“边缘区”群众要求扶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后扶政策实施过程中,受影响的“边缘区”群众没有得到实惠和好处,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移民与安置区原住村民在享受政策上不对等。原住村民水库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但是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和补偿。二是移民与淹地不淹房村民在享受扶持政策上的不对等。淹地不淹房村民在政策上未引起重视,群众心里不平衡。三是移民与农转非移民在享受扶持政策上的不对等。部分农转非移民仍然居住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现处于“种田无土地、就业无岗位、经商无能力、生活无出路”状态,他们要求恢复移民身份,强烈要求享受同等待遇。

3.县、乡两级移民机构工作力量薄弱。一是县移民局人员编制不足。该县目前编制19人,实际在编人员21人,真正有编上班人员不到15人,同时上班人员年龄老化严重。二是乡镇移民办人员配备不足。现大多数乡镇移民办由二人组成,一位是乡镇领导兼乡镇移民办主任,另一位是县移民局招聘的移民专干,目前,只有13名专干,却要负责全县23个乡镇(开发区、街道办、茶场、林场)的移民业务工作,工作量越来越来大。三是干部队伍业务素质不高。乡镇分管领导和村组干部流动性大,加上多半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知识,对移民工作业务不太熟 悉,很难适应新时期移民工作需要。四是移民专干工资福利无保障。移民专干是移民工作队伍中一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全靠在二期规划回收资金中解决,现回收资金越来越少,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没有可用资金,两至三年后移民专干工资、福利可能无法解决。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__县信访局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应配套的移民安置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安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水库库区移民上访频繁出现,居高不下,呈现出越发激励的趋势。为全面把握水库库区移民上访维权活动的新动向,正确分析当前水库移民频繁上访的根本原因,按照省、地信访局关于做好水库移民及后期扶持问题的指示,我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切实解决移民信访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一、移民及安置的现状与分析 1984年以来,我县共修建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山塘水库53座,水库储水总量达2.3亿立方米,水面覆盖约1.5万公顷。水库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坡地带,用途为灌溉农田。由于水库水面覆盖面广,导致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移民462户,1532人。 从移民安置情况来看,水库移民原地安置262户,占移民搬迁总户数的56.7%,异地安置187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40.5%,全家外出(当时只剩下1人)13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2.8%。水库移民原地安置户中成为养殖户的8户;异地移民搬迁户中,城镇人口比率达26%;大部分移民户生活处于贫困阶段,有305人是全县今年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对象。 从群众来信来访情况来看,1992年以来,涉及水库移民的信访问题为63件,占信访总量的8%,其中:反映意见的13件,占21%,要求兑现水库淹地补偿的20件,占32%,要求妥善安置移民的30件,占47%。 从调研情况来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存条件恶劣。由于当时重工程建设,轻安置,库区移民仓促搬迁,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目前,库区尚有6多个村只通简易公路,1个移民组不通闭路电视,13个组不通移动电话,没有完全解决人畜自来水供应,行路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受交通、信息等因素长期制约,库区移民就业岗位和就业区域难于拓展,就业基础较为薄弱。二是人地矛盾突出。库区蓄水后,留给库区移民的尽是山地陡坡,30度以上的山地占陆地面积的60%,有12%的地表是无法开垦的石灰岩地和陡坡,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大量劳动力闲置无事,移民迫切需求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寻找新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强劲、稳固的产业优势,辐射的范围比较窄,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少。四是主观因素制约。除外部条件外,库区移民就业也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局限并满足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敢、不愿面向并投入新的就业。技术素质较低,适合的就业岗位和领域十分有限。 导致大部分移民生活贫困,频繁上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耕地资源的制约,移民安置点过于分散。水库工程一般位于山区,因山高坡陡,加之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移民环境容量过分透支。为了分得“口粮田”,移民安置点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不利于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限制了移民产业的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受移民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投资大,已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往往强调移民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仍实行前期补偿补助,后期扶持的“持久战”,而不是采用更偏重于移民利益的赔偿标准。由于前期移民资金投入不够,后期扶持的力度和管理不到位,规划用以安置移民的资源配置与移民实际需求差距大,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存在诸多困难,长时间得不到彻底解决。三是受移民掌握先进工农业技术的限制,移民生产水平落后。水库移民中绝大多数为没有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仍采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而移民安置规划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手段,移民二、三产业规划难以付诸实施,移民工业化水平滞后,降低了移民收入。四是受前期工作深度与精度的限制,移民规划与实施矛盾仍然存在。五是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健全的限制,加大了对移民政策理解和把握的难度。 二、对解决移民信访问题的几点思考 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既是增加移民收入的前提,也是维护库区稳定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逐步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 (1)开发山水资源,靠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实现就地安置 库区山林、草地、水面资源丰富,生产木材、茶叶、水果,发展鸡、牛、羊、鱼、生猪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就能形成新的就业岗位,产生新的效益。要用先进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带动和促进库区移民推广和运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精细农业、规模农业,发展种养专业户、重点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调动移民在现有土地上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同时,要大搞山地开发、水面开发,提高荒山、荒地和水面的利用率,确保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二三产业,靠产业升级吸纳剩余劳动力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服务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库区移民的非农就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造就“职员”式移民。要依托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扶植和发展竹木、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订单农业”的合作生产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联接机制,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方向,指导和管理移民,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生产、规模生产,促使移民转换角色,成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二是搞活商贸流通,造就“商人”式移民。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活跃的商贸流通,离不开活跃的营销队伍。库区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逐步建立农副产品的专业批发中心,形成商品流通网点、农资供给网点、技术服务网点、信息咨询网点,扩大流通规模,为更多的移民加入商贸流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造条件。三是发展旅游经济,造就“服务员”式移民。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的综合产业,是一个“一业兴,百业旺”的朝阳产业。江口库区是省级风景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一方面要进一步搞好对外

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观光、旅游人员;另一方面要以旅游业搭桥,加快发展配套服务业,并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开辟服务领域,帮助移民由农业生产转为旅游服务。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造就“居民”式移民。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减少移民、致富移民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实施《江口水库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__—__年)规划及总体规划》,积极做好库区无地少地移民的异地重新安置,消除移民进入城镇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各种政策壁垒,促进、鼓励和帮助移民向城镇适度转移并在城镇安居创业。 (3)、搞活劳务输出,靠外地就业转移劳动力 在目前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本地转移和安置能力受到限制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一要组织移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拓展就业领域。二要建立健全劳务中介组织,稳妥有序地指导劳动力转移。三要加强外出人员的联系和交流,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同时,通过外出人员的介绍、引荐,帮助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就业。

第2篇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_____县信访局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应配套的移民安置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安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水库库区移民上访频繁出现,居高不下,呈现出越发激励的趋势。为全面把握水库库区移民上访维权活动的新动向,正确分析当前水库移民频繁上访的根本原因,按照省、地信访局关于做好水库移民及后期扶持问题的指示,我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切实解决移民信访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一、移民及安置的现状与分析1984年以来,我县共修建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山塘水库53座,水库储水总量达2.3亿立方米,水面覆盖约1.5万公顷。水库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坡地带,用途为灌溉农田。

由于水库水面覆盖面广,导致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移民462户,1532人。从移民安置情况来看,水库移民原地安置262户,占移民搬迁总户数的56.7,异地安置187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40.5,全家外出(当时只剩下1人)13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2.8。

水库移民原地安置户中成为养殖户的8户;异地移民搬迁户中,城镇人口比率达26;大部分移民户生活处于贫困阶段,有305人是全县今年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对象。从群众来信来访情况来看,1992年以来,涉及水库移民的信访问题为63件,占信访总量的8,其中:反映意见的13件,占21,要求兑现水库淹地补偿的20件,占32,要求妥善安置移民的30件,占47。

从调研情况来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存条件恶劣。由于当时重工程建设,轻安置,库区移民仓促搬迁,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目前,库区尚有6多个村只通简易公路,1个移民组不通闭路电视,13个组不通移动电话,没有完全解决人畜自来水供应,行路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受交通、信息等因素长期制约,库区移民就业岗位和就业区域难于拓展,就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是人地矛盾突出。库区蓄水后,留给库区移民的尽是山地陡坡,30度以上的山地占陆地面积的60,有12的地表是无法开垦的石灰岩地和陡坡,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大量劳动力闲置无事,移民迫切需求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寻找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三是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强劲、稳固的产业优势,辐射的范围比较窄,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少。

四是主观因素制约。除外部条件外,库区移民就业也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局限并满足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敢、不愿面向并投入新的就业。技术素质较低,适合的就业岗位和领域十分有限。

导致大部分移民生活贫困,频繁上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耕地资源的制约,移民安置点过于分散。水库工程一般位于山区,因山高坡陡,加之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移民环境容量过分透支。

为了分得“口粮田”,移民安置点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不利于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限制了移民产业的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受移民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

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投资大,已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往往强调移民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仍实行前期补偿补助,后期扶持的“持久战”,而不是采用更偏重于移民利益的赔偿标准。

由于前期移民资金投入不够,后期扶持的力度和管理不到位,规划用以安置移民的资源配置与移民实际需求差距大,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存在诸多困难,长时间得不到彻底解决。三是受移民掌握先进工农业技术的限制,移民生产水平落后。

水库移民中绝大多数为没有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仍采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而移民安置规划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手段,移民

二、三产业规划难以付诸实施,移民工业化水平滞后,降低了移民收入。四是受前期工作深度与精度的限制,移民规划与实施矛盾仍然存在。

五是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健全的限制,加大了对移民政策理解和把握的难度。

二、对解决移民信访问题的几点思考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既是增加移民收入的前提,也是维护库区稳定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逐步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

(1)开发山水资源,靠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实现就地安置库区山林、草地、水面资源丰富,生产木材、茶叶、水果,发展鸡、牛、羊、鱼、生猪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就能形成新的就业岗位,产生新的效益。

要用先进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带动和促进库区移民推广和运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精细农业、规模农业,发展种养专业户、重点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调动移民在现有土地上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

同时,要大搞山地开发、水面开发,提高荒山、荒地和水面的利用率,确保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二三产业,靠产业升级吸纳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服 务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库区移民的非农就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造就“职员”式移民。

要依托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扶植和发展竹木、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公司 基地”、“订单农业”的合作生产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联接机制,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方向,指导和管理移民,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生产、规模生产,促使移民转换角色,成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二是搞活商贸流通,造就“商人”式移民。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活跃的商贸流通,离不开活跃的营销队伍。库区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逐步建立农副产品的专业批发中心,形成商品流通网点、农资供给网点、技术服务网点、信息咨询网点,扩大流通规模,为更多的移民加入商贸流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造条件。

三是发展旅游经济,造就“服务员”式移民。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的综合产业,是一个“一业兴,百业旺”的朝阳产业。

江口库区是省级风景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一方面要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观光、旅游人员;另一方面要以旅游业搭桥,加快发展配套服务业,并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开辟服务领域,帮助移民由农业生产转为旅游服务。

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造就“居民”式移民。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减少移民、致富移民的重要举措。

要结合实施《江口水库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20__—20__年)规划及总体规划》,积极做好库区无地少地移民的异地重新安置,消除移民进入城镇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各种政策壁垒,促进、鼓励和帮助移民向城镇适度转移并在城镇安居创业。

(3)、搞活劳务输出,靠外地就业转移劳动力在目前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本地转移和安置能力受到限制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一要组织移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拓展就业领域。

二要建立健全劳务中介组织,稳妥有序地指导劳动力转移。三要加强外出人员的联系和交流,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同时,通过外出人员的介绍、引荐,帮助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就业。

在百度搜索: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第3篇 关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调查报告

一、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政策宣传常规化。始终坚持移民的主体地位。在政策实施工作中,无论是人口的核定、扶持方式的确定,规划的编制,年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还是人口动态管理,都始终坚持政府领导,移民的主体的原则,利用会议、媒体、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后期扶持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移民登记准确化。严格操作程序,经过移民户申请,入户登记,张榜公示,核实认定和建档立卡和三公示,三审核的工作程序,能够将移民人数核定到人的,尽量核定到人,不能核定到人的,核定到移民村组,移民人数严格控制在省核定该县的16万人之内,其中,核定到人的是93109人,核定到村组的是66891人。

三是扶持方式多样化。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听取安置区原住农民意见的前提下,该县采取两种扶持方式:对移民人数核定到人的,全部实行现金直补到移民个人;对无法将移民人口核定到个人的村民小组则实行项目扶持,让广大移民群众受益最大化。

四是矛盾调处及时化。为维护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该县各乡镇政府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解释工作,取得原住农民和相关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一些超出政策范围的不合理要求,严格坚持按政策办事,及时回复来信来访,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类矛盾,排除不稳定因素。

六是年度计划编制、实施程序化。项目编制坚持由村组申报,乡镇审查,县移民局审核汇总,报请四家班子审定,再呈报市、省移民办审查、审批;坚持项目实施法人制,项目监督全程化,增强了项目实施的透明度,确保移民资金发挥最佳效益。目前,全县实施政策以来,发放移民直补资金为9696.94万元,实施项目资金为5358.75万元。

七是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化。后扶项目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由县移民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项目管理权限进一步明确;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格按进度实行5:3:2分期拨付,并实行了县级报帐制;工程项目影像资料实行了微机管理,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分类和资金额度实行文字资料建档管理。

二、后扶政策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情况复杂,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政策边缘性问题相对突出,由于一时难已解决,造成了一些误解和不理解,主要表现在:

2.边缘区群众要求扶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后扶政策实施过程中,受影响的边缘区群众没有得到实惠和好处,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移民与安置区原住村民在享受政策上不对等。原住村民水库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但是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和补偿。二是移民与淹地不淹房村民在享受扶持政策上的不对等。淹地不淹房村民在政策上未引起重视,群众心里不平衡。三是移民与农转非移民在享受扶持政策上的不对等。部分农转非移民仍然居住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现处于种田无土地、就业无岗位、经商无能力、生活无出路状态,他们要求恢复移民身份,强烈要求享受同等待遇。

水库调查报告内容(3篇)

一、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政策宣传常规化。始终坚持移民的主体地位。在政策实施工作中,无论是人口的核定、扶持方式的确定,规划的编制,年度计划的制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水库信息

  • 水库调查报告内容(3篇)
  • 水库调查报告内容(3篇)62人关注

    一、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政策宣传常规化。始终坚持移民的主体地位。在政策实施工作中,无论是人口的核定、扶持方式的确定,规划的编制,年度 ...[更多]

  • 水库调查报告7篇
  • 水库调查报告7篇46人关注

    根据群众反映和领导批示,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协同镇、村干部对村委会水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查看,调查情况如下:一、水库基本情况水库建于1956年10月,集雨面积为1.2平 ...[更多]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