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居住调查报告(9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72

居住调查报告

第1篇 90后居住现状调查报告

90后居住现状调查报告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调查的结果通常在调查报告上面呈现出来。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0后居住现状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30.5%的90后认为自己很宅,62%的90后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为宅在家里上网,位列90后自我评价中前三的还有独立和奋斗。

宅在家里上网成为90后最大的标签,大家对于移动端流量较为敏感,他们会经常查看后台,防止恶意软件偷流量。偶尔外出就餐,评价的标准也不是美味与否,而是餐厅是否有免费wifi!

二、90后男生明显比90后女生更愿意在天猫上购买服装和鞋。在天猫上,男装的购买偏好为49%,女装为35%;男鞋的.购物偏好为40%,女鞋为31%。

中国90后人群约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7%。90后群体每月网购消费240亿元,其中大部分金额流向淘宝网。对于喜欢宅又喜欢彰显个性的90后,网购成为他们的首选。而不出门就可以玩转衣食住,更得到90后男生的欢迎。

三、54.9%的90后崇拜商界精英,领袖伟人紧随其后为31.2%。在商界精英中,马云威望最高,为75.3%,比尔盖茨61.3%,马化腾41.0%。

普遍认为90后爱追星,但是在崇拜人选中,娱乐明星仅位第四为24.4%。而商界、政界精英则大受追捧。90后标榜自己是独立、奋斗的一代,崇拜商业精英,并不是以金钱为唯一指标,而是他们坚守梦想的执着精神,是“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的强烈认同和归属感。

四、95后基本不用微信,98%的微信用户是都是成年人。而qq社群中,10-29岁的用户占比达到80%。

微信的游戏功能偏少,且基于熟人圈子。对于爱好游戏,而又没有庞大熟人圈子的95后,微信的吸引力比qq要弱了好几个层级。而当大人们迷恋于微信、微博后,qq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五、在日常购物时,77.3%的 90后会注重自己是否喜欢,40.5%会关注价格高低,31.9%会受到朋友推荐的影响。

90后是比较有主见的一个群体,更多地会从自己个人偏好作为购物出发点。广告促销、导购信息等外部因素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六、90后最渴望的事情是旅行,其中旅行愿望最为迫切的是工作中的90后,达50.9%,学生群体外出旅行的愿望为44.5%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90后出行不讲究吃、住,更在意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生活,增加见识和体验。近年来,穷游、驴行受到90后的追捧。

七、28.9%的90后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是为了休闲和娱乐,娱乐需求仅仅排在通讯需求之后。

与朋友联系和休闲娱乐成为90后选择即时通讯软件的首要原因,如果社交应用能够将这两大痛点一并击中,自然能把90后拿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qq仍是年轻人社交的首选。

八、74.1%的90后会在即时通讯软件中,加陌生人为好友,25.9%不会加入陌生人。

整体上看,大部分90后不排斥认识陌生人,愿意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扩大自己的交友圈,认识更多的朋友。

九、45.7%的90后最感兴趣的国家影视是美剧。90后选择影片时74.3%关注故事类型及情节,57.1%的90后会考虑演员阵容。

77.1%的90后观众认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大约在10-30集最合适,恰好一部美剧的长度一般25集左右。在演员方面,48.6%的90后认为演员演技高超最重要,31.4%认为演员要有自己的风格,17.1%的认为演员一定要颜值爆表。

十、高达56.1%的90后青年群体会关注娱乐新闻,在各新闻领域中占比最高。99.1%的90后会关注多媒体,81.9%会关注社交媒体,71.5%会关注游戏。

娱乐泛化的时代,作为互联网土著,90后对于社会时尚、明星文化和大众文化有着较强的敏感度。对于黏性高、活跃度强的90后,能得90后者,就能进入热搜榜。

第2篇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调查报告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

调 查 报 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处安吉县西南部的&&乡部分群众,居住在偏高、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乡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须开山或者填土,人为的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侵害,与县委、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这一发展思路不相谐和。因此,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促使山区农民向县城等大城市迁移定居,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保水增绿,生态保护,顺应新形势下农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府提出的“转移致富”工作要求,结合本乡的实际,于6月1日~6月15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问卷调查,本文就调查所得情况作一分浅析与探讨。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仅有92户农户不愿“下山居住”。其他590户农户对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都极为支持,支持率达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农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几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后1~2年内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内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后建房。 同时,愿意搬迁的农户多,在打算建房的农户中,愿意搬迁到本村中心村的农户有333户,占48.8%,打算搬到本乡集镇的有12户,占1.7%,搬迁到本县其他城镇的有17户,占2.5%,县城建房的62户,占9.2%。这说明在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试点工作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析,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总人口2615人,55岁以上的430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6.4%,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这部分人在15年之后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这部分人从年龄和综合素质上都很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适应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因此对这部分人应以适当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20岁以下,589人,占22.6%,且大多在校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绝大多数不会再走农业致富之路,而是通过务工、从商等途径自然下山转移。20~55岁之间的1596人,占61%,这部分人正当壮年,思想观念基本与当今时代同步,自身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积蓄了一定的资金,无论务工、从商,进行第二次创业都有较好的资本,因此,这部分人应作为“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重点。

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在这次调查的682户农户中,劳动力1627人,占总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劳动力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2%,有外出劳动力农户数为260户,占总户数的38.1%。外出的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创下了一片天地,适应了离开土地的新型农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农民迈进,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从2002年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全乡2002年人均收入为3231元,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仅占16.4%,这部分农户要鼓励他们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待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全家搬迁下山。1500~3000元之间的351户,占总户数的51.5%,这部分家庭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他们向中心村集镇或向县城转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农户共226户,占总户数的33.1%,这部分农户已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应以引导他们直接向县城靠近,一步到位。

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农户对“下山居住”工作都极为支持,满意率达86%,但是在农户的思想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顾忌和想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经济条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带建房,但是又担心集中地带建房地基难以落实;二是一些农户经济条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资金希望政府从多种途径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下山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建房后离责任山、责任田远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为时半个月的调查中,我们通过将农户对“下山居住”存在的想法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农户下山居住。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下山居住,创业致富”的认识,使群众“想下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与现时生产水平不相适应,“靠山靠水”难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费支出。城市经济逢勃兴起,城市已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民在城市创业提供广阔天地。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户充分认识到“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二、 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土地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群众“能下山”。①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今后20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居住带来的影响(前瞻),充分考虑以生态、旅游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居住带来的影响。②村及村民小组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中,只保留基础良好,发展潜能较大的中心村,大幅减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强中心村,适势兼并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县城迁居为重点,同时增强&&集镇居住功能,实行梯度转移,把家庭条件好、素质高的部分农户作为下山居住工作规划的重点对象。

三、 促进增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提高迁居经济实力,使群众“移得动”。①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本地就业能力。②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技能素质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企业结对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场、走向集镇,达到异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乡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学府,实现教育脱贫。

四、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农民下山居住的积极性和增强异地致富的信心,使群众“住得稳”。落实合理的土地生产资料流转政策,放宽农户原承包土地,荒山荒坡等生产资料的多种流转形式。完善合理的建设用地征占政策,放宽农户迁居条件,按“统一规划,自愿有偿,有序推进,梯度转移”的原则,积极鼓励“下山居住”。制定各项社会配套措施,放宽迁居农户的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劳动保障户籍等同等公民待遇,解决迁居户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问题。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帮助解决搬迁户建房、户口迁移等手续,制定统一的补助标准。

最后,在“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把“下山居住”工作与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住”工作与劳动力转移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住”与科教兴农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住”与社会各项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解决山区群众就业难、致富难的问题,逐步向宽裕型小康社会迈进。

&&乡农经站

第3篇 上海申城上班族居住地与通勤时间调查报告

上海的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单程时间在1小时之内;年纪越轻,上班路程越远。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今天公布了上海民生民意民情系列报告之“上班族的居住地与通勤时间调查”。

地铁便捷大大省时

调查显示,上海上班族中,约五成人上班通勤时间在30分钟之内;四成人上班通勤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另有近一成人每天上班通勤花费1-2小时。换言之,“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单程时间在1小时之内。这一结果从侧面说明目前上海地铁十分便捷,大大节省了人们的通勤时间。同时这也说明为何每天上下班时间段,上海的地铁会如此拥挤。

通勤圈呈现“两极化”

居住在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和郊环外的上班族分别为21.01%、17.88%、38.44%、7.23%和15.43%,这说明上海上班族的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环间(约四成),内环内与内中环间各两成,而住在外-郊环间的上班族最少,甚至仅有郊环外人口比例的一半。69.40%居住在郊环外、56.90%居住在内环内、44.90%居住在外郊环间、39.50%居住在内中环间,以及34.80%居住中外环间的上班族们,表示自己上班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上述百分比呈现依次减少的趋势,可能与上班族居住地与工作地点关系,从中可能推测目前上海上班族的通勤圈呈现两个“极化”现象,即中心化和郊区化。

年纪越轻上班越远

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上班族中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的比例分别为41.60%、43.40%、49.60%、53.10%、72.70%。这表明年龄与上班通勤时间明显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年纪越轻,上班路程越远,其中30岁以下青年上班族的通勤时间最长。这可能与上海房价较贵,年轻人无法在离工作较近的地点买房、普遍住得远有关。

此外,职业地位与通勤距离明显相关。具体表现为:职业地位属于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上班族中,通勤时间低于30分钟的比例分别是为35.3%、34.6%、55.4%、46.4%和88.9%,从中可以看出职业地位与通勤时间基本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从中可以推测职业地位越低,选择就近就业比例越高。这可能是职业地位较低者无力承受购房与交通费双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收入越低上班越近

年收入在3万以下、3万-5万、5万-7万、7万-10万和10万以上的上班族中,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分别为74.2%、51.7%、39.5%、36.3%和39.8%,表明收入与上班距离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收入越低上班距离越近。结合居住地分析,可推测低收入者在郊区上班比例更高。

性别婚姻影响显著

男性在未婚、已婚无孩、已婚有孩子时选择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4.0%、31.7%和46.5%,这表明结了婚的男性更愿意选择更远距离的工作,而未婚和已婚有孩的男性选择较近距离工作的比例相关不大;而女性在未婚、已婚无孩、已婚有孩子时选择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工作的比例分别为35.2%、43.6%和53.1%,其比例越来越高,这表明结婚和孩子都会让更多女性选择较近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在平衡家庭与工作关系时“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依然存在。

第4篇 上海上班族居住地与通勤时间调查报告

1. 五成上班族通勤时间在30分钟之内

2. 上班族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环间

3. 上班族的通勤地呈现两极化现象:中心化和郊区化

调查发现,69.40%居住在郊环外、56.90%居住在内环内、44.90%居住在外郊环间、39.50%居住在内中环间、以及34.80%居住中外环间的上班族们,表示自己上班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上述百分比呈现依次减少的趋势,可能与上班族居住地与工作地点关系,从中可能推测目前上海上班族的通勤圈呈现两个极化现象,即中心化和郊区化。

4. 社会地位越低,选择就近就业比例越高

调查显示,社会地位与通勤距离明显相关。具体表现为:职业地位属于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上班族中,通勤时间低于30分钟的比例分别是为35.3%34.6、55.446.4和88.9%,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地位与通勤时间基本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从中可以推测社会地位越低,选择就近就业比例越高。这可能是因为无力承受购房与每日交通费共同影响的结果。

5. 性别婚姻对通勤时间有显著影响

6. 年龄越小,通勤时间越长

调查发现,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上班族中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的比例分别为58.40%、56.60%、50.40%、46.90%、27.30%,这表明年龄与上班通勤时间明显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年纪越轻,上班路程越远,其中30岁以下青年上班族的通勤时间最长。这可能是因为上海房价较贵,年轻人无法在离工作较近的地点买房,普遍居住较远相关。

7. 非本地户籍上班族更不愿意从事较远的工作

调查发现,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上班族中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分别为44.4%和52.5%,这表明非本地户籍的上班族更不愿意从业较远距离的工作。

8. 上海高房价对低收入者的排斥作用明显

9. 收入越低者,上班距离越近

10. 高收入者的购房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

调查同时发现,年收入10万以上上班族购买商品房比例最高,占69.30%,而年收入7-10万的购房比例则为57.8%,7万以下上班族中购买商品房比例均不到53%,这说明年收入中等以上上班族的购买商品上的比例明显更高。

第5篇 关于宿舍楼居住条件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找出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加以解决

调查对象:11号宿舍楼部分同学

调查方法:口头询问

摘要:11号宿舍楼年久失修,虽然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生活需要,需要采取建设新宿舍楼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满足需要老化建设

1、现状

11号宿舍楼为6人间,上下床,床头有横版放书。还有一张大桌子供同学们平时用,此外门口两边分别有两个立柜供同学们放生活用品,这样的布局,在初建之时还可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生活要求。

床头横版不能放很多书,大桌子严重老化,满足不了平时的书写需要,大家只能买小桌子在床上用,时间一长会腰酸背疼。最受诟病的是立柜,同学们的东西很多,一个立柜根本放不下所有的东西,何况最上面那个柜子不睬着凳子是够不着的,这就让同学们意见非常大。没有阳台,晾晒衣服非常不方便。另外,由于宿舍楼建设时间比较长,线路要重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

2、已采取的措施

2023年暑假期间,学校在整个中心校区范围内开展宿舍整修,具体表现为为每个宿舍更换新桌子,粉刷走廊墙壁和楼梯扶手,更换下面几个楼层的窗帘和纱窗,检查电路,擦洗风扇,从外观上看,确实比之前干净了不少,但是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原先的问题仍然存在。

3、建议

1、在假期中彻底开展一次卫生安全大排查,更换新的线路;

2、更换新的柜子,要求低而宽;

3、更换床,改为上床下桌,撤掉大桌子;

4、最根本的是,在保证质量和同学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情况下,加快新宿舍楼建设工作;

相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潮下,我们的居住条件也会越来越好!

第6篇 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

为了解__城乡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__调查队近期在全市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围绕涉及居住环境的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卫生状况和治安等方面进行。调查对象中居住在城镇(含乡镇集镇区域)的占77.8%,居住在农村的占22.2%。从居住时间来看,在本地居住的时间为1年以下的占8.9%,1-3年的占8.9%,4-6年的占8.9%,7-9年的占4.4%,10年以上的占68.9%。

一、对目前的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76.9%

调查显示,居民对目前的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76.9%。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0.0%,比较满意的占53.3%,感觉一般的占22.2%,不太满意的占2.2%,很不满意的占2.2%。

二、居住配套设施满意程度基本一致

居民对居住地区周围交通状况的满意度为72.9%。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2.2%,比较满意的33.3%,感觉一般的占35.6%,不太满意的占6.7%,很不满意的占2.2%。

居民对居住地区周围的生活配套设施(菜场、超市、商场、餐饮等)的满意度为74.7%。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4.4%,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各占33.3%,不太满意的占8.9%。

居民对居住地区周边的公建配套设施(学校、医院、垃圾处理房等)的满意度为72.4%。其中,非常满意的占15.6%,比较满意的占42.2%,感觉一般的占35.6%,不太满意的占4.4%,很不满意的占2.2%。

居民对居住地区文体生活氛围(体育设施、文娱活动等)的满意度为73.3%。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2.2%,比较满意的占35.6%,感觉一般的占33.3%,不太满意的占6.7%,很不满意的占2.2%。

三、物业管理满意度为70.0%

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业管理满意度为70.0%。其中,对物业管理非常满意的占13.3%,比较满意的占22.2%,感觉一般的.占26.7%,不太满意的占6.7%,很不满意的占2.2%,另外有28.9%的调查对象所在小区没有物业。

四、卫生状况满意度最低,为68.4%

调查显示,居民对居住地区卫状况的满意度为68.4%。其中,非常满意的占8.9%,比较满意的占46.7%,感觉一般的占31.1%,不太满意的占8.9%,很不满意的占4.4%。

五、居住环境安静程度满意度为75.1%

调查显示,居民对居住环境安静程度满意度为75.1%。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4.4%,比较满意的占37.8%,感觉一般的占26.7%,不太满意的占11.1%。

六、邻里关系满意度,达82.2%

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和谐社区,社区和谐的关键是邻里和谐。调查显示,居民对居住地区邻里关系的满意度为82.2%。其中,非常满意的占35.6%,比较满意的占46.7%,感觉一般的占11.1%,不太满意的占6.7%。

七、治安状况满意度排第二,为81.3%

近年来,__市全面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取得效果显著。调查显示,居民对居住地区治安状况的满意度为81.3%。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8.9%,比较满意的占51.1%,感觉一般的占17.8%,不太满意的占2.2%。

第7篇 2023居住环境调查报告

居住环境是每个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本文将介绍2023居住环境调查报告。

2023居住环境调查报告(1)

序言

你们家光线真不好,我家才住2楼,光线都比你家这4楼强。屈飞扬第一次来我家便如此说。唉,刚搬进来时特亮堂,可是两年后,前面这幢楼就拔地而起,光线就这样了。真不知道那幢楼怎么还有人买!

调查

今天正好老师让调查居住环境情况,我就趁放学后的时间,询问了爸爸妈妈和住在一楼的叔叔阿姨。一楼的叔叔阿姨都说前面的楼与我们的楼距离太近了,采光不好,使他们家既阴暗又潮湿。妈妈也说,两楼距离的确太近了,幸亏我们家楼层高是4楼,采光还能凑合,不过通风效果差了点。而且四周绿化面积太小,几乎没有什么花草树木。本来盖那幢楼的地方是要建一个小花坛的,不知怎么就成了高楼了。

分析

现在的开发商只重视个人利益,不重视他人利益;有关部门也有责任,他们监管不严,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为开发商提供便利条件;国家也没有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有效政策和规定,搞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买房人自身也有错误,急于求成,生怕房价飞涨,便委曲求全,随便抢购房子,使开发商有机可趁。

建议

国家应制定相关措施,保护群众利益。有关部门也应负起责任,以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为重,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买房者更要慎重选择,不合理的建筑、环境不好的商品房坚决不买,使黑心开发商失去市场,人人从自我做起,抵制不良社会现象。

2023居住环境调查报告(2)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克东县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人居环境这个专题,深入到我县交通、建设、城市管理、供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走访调查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此篇调查报告。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我县在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以城市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我县人居环境取得可喜变化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__年,全县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5.11平方米。到__年末,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3平方米,增加了14.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47平方米,已经超过小康社会标准。楼房居住面积扩大。__年住宅楼面积仅为276102平方米,到__年末,住宅楼面积累计达到478670平方米,人均楼房居住面积由__年的4.7平方米增加到__年的8平方米。其中有39万平方米实现了集中供热,占住宅楼面积的81.5%。

----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城镇道路建设步伐加快。我县相继完成了克东镇、宝泉镇主次干道硬化改造项目13项,新增白色、黑色街路面积1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铺装人行步道板6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95.5%。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完成通乡公路107.8公里,实现了全线通车。

----绿化、亮化工程同步推进。绿地面积由__年的75公顷增加到__年的135公顷,增幅达到80%;新安装路灯810盏,做到了路铺到哪里,亮化和绿化工作就做到哪里。同时,根据依山建城,围山发展的城镇发展战略,将二克山融入了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赋予了生态县、园林城建设目标的新内涵。

----城镇供水能力得到提高。__年以来,克东镇内新建水厂2处,新打机电井4眼,更新供水管线 米,持续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环境保洁取得实效。__年以来,克东镇更新改造公厕 座,污水井 个,垃圾清运设施 个,清运车辆 台,镇内道路保洁力度加大,环卫工人年均增加工资 元。城内居民(包括住宅楼)垃圾清运和公厕及污水井的管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居民保洁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二、人居环境发生可喜变化的原因

(一)领导重视到位。县领导非常重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经常深入工程建设一线,现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通村公路建设上,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实际提出了五年任务三年完工的目标,实行了县、乡(镇)、村、屯四长负责制;在城镇环卫保洁和文明城镇建设上,专门召开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深入综合整治一线检查督促,确保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资金投入到位。在资金投放上,县委、县政府克服财政拮据这一县情实际,勒紧腰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跑省进京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外埠资金进入我县房地产开发、城镇管理等领域,弥补了我县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据统计,__年以来,我县用于人居环境改善资金近 万元。

(三)部门管理到位。在城镇环卫保洁上,城管、克东镇及社区强化宣传,加大管理力度,对造脏现象坚决制止和处罚。公安、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对镇内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行车等现象严格管理和规范;在居民拆迁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拆迁、新闻宣传等部门也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城镇的人居环境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镇建设东西发展不均衡。由于城内中小学分布和建设规划等原因,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克东镇内形成以202国道为界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人居环境改善不同步的格局。主要表现为202国道东侧房价大幅度上扬,每年楼房开发面积都在 万平方米以上,而国道西侧很少有开发商问津,房屋价格持续低靡。

(二)物业配套建设相对滞后。由于集中供热方式的转变,一些单位对所管辖住宅楼的物业实行了市场化运作。由于热、水、电与卫生管理、楼房设施维修的分离,承包物业效益低下,无人愿意参与物业管理,部分居民楼因物业问题而引发大面积上访。

(三)个别部门配合缺失。由于职责交叉、部门利益等原因,致使一些部门在城区管理,环卫保洁,占道经营,噪音处理等方面出现了些推诱扯皮等现象,滞约了人居环境改善的进程。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强化宣传,努力提升居民参与改善人居环境意识。要发动宣传、广电等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人居环境改善重大意义的宣传,引导广大居民和群众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如何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全民参与和爱护的结果。要深入到学校、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倡导保护人居环境光荣、损毁人居环境可耻的道德风尚,树立关注人文环境就是关注生命的理念,从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和改善人居环境。

(二)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和前提。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建设投入,解决基础设施的欠账问题。在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的同时,加快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要把绿化和垃圾、污水处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切入点来推进。要大力解决上下水、垃圾和城市绿化问题,使城镇因水获得灵性,由绿增添生机,努力为居民营造布局合理、尺度宜人、环境亲民的生活空间。

(三)放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立足长远,建立一整套的机制来推进。一要制定规划。要根据我县人居环境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功能不配套等问题,制定详细的建设和改善规划,并制定改进措施,确保人居环境均衡有序推进。二是依法管理。要把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特别要在公共交通、供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工作中探索更好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三是完善配套机制。重点围绕新形势下的楼房开发,根据国家物业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符合县情实际的物业管理办法,通过机制规范,推动我县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逐步向人性化、法制法迈进。

第8篇 小区居住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优化环境作为促进城镇面貌 三年上水平 的一条主线,以行风带政风,以政风促落实,加压力、增措施、强信心,团结一致,奋力争先,在提升县城聚集能力、辐射带动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狠下功夫,在短短的几年里,逐步构建起 9纵8横 城市框架,县城面积由5.4平方公里迅速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里程69公里,给排水管道137公里,住宅小区18个建筑面积逾100万平方米以上,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用,填补了我县污水处理能力 零 突破,城市化率由23%提高到38%,加快形成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建立起宜居宜业 邢台卫星名城 任城新区。

为实现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针对部分审批项目涉及科室多、运行时间长等问题,该局采取 并联审批 和 一审一核 制度,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实行联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同时,把窗口工作职责及审批服务事项公之于众,以方便群众查询、监督。各窗口审批即时办结件占审批件的比例不得低于20%,做到即办事项不过夜,承诺事项不过期,充分发挥窗口作用,能即时办结的即时办结,需要到现场勘查、论证的,尽量缩短审批时限,方便办事群众。以往,一个工程项目审批从招投标、施工许可审批到竣工备案,开发商需要到4个科室,现在全部集中到一个窗口,即可办结全部审批和备案手续。

该局树立 窗口就是投资环境 和 内树部门形象、外树政府形象 的工作理念,通过服务前移,领办、帮办、代办使投资商、施工企业等办理前置手续由平均30个工作日缩短为1日。对办理工程招标、施工合同、质监、安监等四项备案由3个工作日改为现场即办,施工许可由15日也改为现场受理、现场即办。广州(邢台)圣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搅拌站项目为我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工程投资5000万元,年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年利税超百万元以上。项目在入驻时期,相关手续该局仅用了半小时办理完毕。据统计,建设局窗口成立以来接受群众咨询400多人次,按时办结率100%。

基本经验

人人关系环境,事事关系形象。近年来,该局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上,以窗口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建立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机制。为高效能地服务于企业,该局依据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等法规,对现有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进行缜密梳理,对确需保留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和并,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房地产服务流程示意图》等管理制度,并根据项目规模及服务对象的要求,推行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上报事项专责办理制,控制事项明确答复办理制的 五办理制 ,倍受群众欢迎,再次投诉率为零。

运行机制抓创新,服务效能再提高。按照省建设厅关于提高行政效能若干规定要求,严格遵守房地产开发审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理时限 三条红线 ,严格落实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站式收费、全程代理服务、全程政务信息公开五项制度和审批申请材料及补正内容一次性告知制度,加大对申请材料的审查频率、缩短审查间隔,实行一个公章对外、一站式审批程序,形成了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此外,在大力改进工作效能的基础上,该局建立了股长述廉述职报告制度。评议和述职涉及职能工作、任务落实、作风建设、服务态度、室内卫生、精神面貌等多方面内容,评作风、评奉献、述能力、述进度,让全体干部时刻绷紧 作风建设 这根弦,形成争荣誉、讲奉献、团结向上、想事和干事的良好局面,营造了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和谐氛围,树立了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热情周到、耐心服务的建设形象。

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着项目转。为让更多的项目落户任县,该局开展了 服务无缺位 活动,各岗位配置实行ab角制,各窗口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岗位交叉练兵,确保窗口服务不断层。一是审批通报。对项目的申报审批采取科室集中会审,确认有关情况,实现审批与监管的对接,形成了审批监管相结合,监管促审批,审批促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快捷高效工作局面。二是强化监管。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后的职责和责任,加强对工程的监督检查,将工程质量强制性规范标准落到实处,构建起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监管衔接的工作格局。三是跟踪服务。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方法,打破八小时服务时限和节假日的局限,拓展服务项目,改变由浅层次服务向市场准入主体、招标投标、资质升级、项目申报、竣工验收等方面的服务发展,对于需要跑市进厅的项目,积极协助跑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办理环节。

政务公开转作风,群众拥护快发展。在出台《廉政风险监控管理考核和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对审批项目实行公开审批依据、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公开审批时限、公开收费标准 五公开 ,有效避免了人为化随意性审批,真正把政策交给了群众,提高了透明度,方便了办事群众。不仅如此,该局不断提高群众知情权,从明确内容、群众关心、丰富形式、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五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工作公示建设,就群众关心的城市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拆违拆迁等热点、焦点予以公布,对重点工程、形象进度、施工要求向广大群众公开,让群众所关心的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一目了然。通过公开各项政策,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城市发展现状,对各项工程的实施,积极配合,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过硬的作风、一流的环境是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把优化环境的着眼点放在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上。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优化环境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全体班子成员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方案抓谋划,共同制定措施抓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配合、参建单位上下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使优化环境切实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年终有总结、有落实。二是思想保障。即一查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看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是否增强;二查执法形象,看执法人员在行政过程中行为是否规范;三查思想作风,看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是否树得牢固。通过三查三看,统一了思想,改进了作风,形成了合力,收到了效果。三是制度保障。建立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将作风建设纳入年度考核目标,采取发表电视讲话、街头宣传、公示公开、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面对面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形成人人是环境,个个是形象的局面。

把优化环境的切入点放在自身问题的查找上。在查找问题过程中,不遮掩、不护短,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扎扎实实地开展自查自纠。通过走访社会、企业、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应完善学习制度,把优化环境与全县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优化环境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优化环境与学习张云泉先进事迹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服务经济意识,爱岗敬业意识,服务城建发展意识。要进一步完善办事承诺制度,树立 岗位就是投资环境 和 内树部门形象、外树政府形象 的工作理念,对一些社面影响广、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要采取重点扶持、重点督促,努力将其建成示范工程,以示范工程带动整体工作,扩大群众影响力,树立在群众中的新形象。

把优化环境的落脚点放在促进城建工作和群众满意上。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立足防范,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大力开展 亲民、为民 活动,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广大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城建工作应该做什么,把群众 拥护不拥护 赞成不赞成 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真正把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落到实处。

小区社区环境调查报告(三)

小区社区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某小区

【调查时间】:20__年_月

【调查内容】:小区生态绿化环境现状及变化

【调查目的】:进一步深入了解社区的绿化生态环境,锻炼自己的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公共关注度。通过对社区状况的了解,探索社区发展的新方法。

【报告正文】:社区是组成社会生活的一个个集合体,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社区的环境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次调查通过对社区的人文环境,绿化环境,卫生环境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反映了社区环境的综合水平。

绿化环境

随着城市住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房时除了关注居住区的建筑地段、房价、区位、交通等因素外,更关注的是楼盘的绿化和景观等自然环境的营造,因而对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限于一个简单的栽花栽草的美化,而是需要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因而开发商也逐渐开始重视园区绿化的建设,满足人们对绿化的生理和心理上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一般要求绿化率达30%。 经过对社区内部及周围进行实地考察及问访小区有关机构,得知小区绿化总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占小区总面积的28%左右。其中草坪约占60%,树带约占30%,花卉展区占5%。桂圆小区绿化情况与国家相关规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没有完全达标。

居住区绿化以常青型植物为主,如冬青,松树,榆树,低草,月季花等易存活生长期长的植物,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

小区绿化布置主要以块片状分布于各独立楼之间的中间地带,小区主干道两侧,小区花园,及小区休闲游乐区。并配有浇灌设施等养护设备。另外据了解,小区还有专职人员定期对小区绿化带进行修剪,除草,除虫以确保小区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为小区生活人群提供绿色生态的环境,创建美好社区。

小区绿化还点缀有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各色建筑,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使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同时还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更有利于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卫生环境

健康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目标。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就是健康卫生的环境。作为居民生活主要场所的小区卫生状况,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研究小区环卫制度,卫生状况,医疗设施等方面内容,从而对小区的整体卫生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首先,小区实行24小时轮班值的环卫值班制度,确保小区内随时有环卫人员对小区的卫生状况进行整理。其次小区设有五处垃圾集中收容点,并每间隔两小时清理一次。这些制度确保了小区的整洁卫生,也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此外,小区管理人员还在小区公告栏等地多出张贴卫生宣传材料,普及卫生知识,号召大家自觉维护小区环境。但是,在小区人员密集的场所及大道附近,还是偶尔有一些居民乱扔的垃圾和狗狗遗留下的排泄物。这些问题虽不是很严重但仍需小区及居民共同努力,以创建更加文明健康的小区。

另外,小区还在主干道旁边设有一家小型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居民提供简单的医疗卫生设施和药物。以便于为小区居民解决健康卫生状 况,促进小区健康和谐。

水,是人们生活的必备之物。水的干净卫生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小区针对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卫生要求,特别引进了先进的水过滤技术,将引进小区的自来水进行过滤之后再送往每家每户。确保了居民用水的干净卫生,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生活。这一点,足可见小区管理对卫生状况的重视度和关注度。

总体来说,小区基本实现了建立卫生健康小区的目标,为居民提供了干净美丽的小区环境,确保了小区居民的健康安全,为他们工作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人文环境

居民生活除了住房,绿化卫生等硬条件之外,一个小区的人文文化环境等软条件也是 很重要的。在小区内建立一种住户与住户之间以及住户与物业管理者之间彼此能够良好相处,相互关怀的良好氛围,创立属于自己小区的特色精神,建立和谐文明的小区是今后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

业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年龄、性别、个人爱好各不相同,各不同社区之间业主的社会层次也不尽相同。桂圆小区管理处根据不同层次的爱好特点开展了各种不同的小区文化活动,如书法大赛,少儿游乐玩,夕阳红太极舞,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种不同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居民生活素质,又活跃了大众文化生活,逐渐建立了小区整体文化氛围,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宣传价值,树立了小区品牌。

小区以 热烈,简朴,少花钱,多办事 的原则,抓好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之外还在楼与楼之间开展 比为生,比尊老爱幼,比邻里团结,比无火灾,无盗窃,无违反 三禁一反 活动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棋牌室,乒乓球场,健身房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场所,创建了优雅文明的生活条件和文化环境。

我通过对以上三个层面的调查研究,对小区的环境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总体上,该小区干净卫生,绿色和谐的环境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氛围,满足了居民要求,活跃了小区文化,建立了文明美好的新社区。是现代新型社区的综合代表。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仍需小区居民和管理部门合力解决,以更进一步促进小区健康发展,为居民安定工作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区作出贡献。

第9篇 最新上海市上班族居住地与通勤时间调查报告

1. 五成上班族通勤时间在30分钟之内

2. 上班族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环间

3. 上班族的通勤地呈现两极化现象:中心化和郊区化

调查发现,69.40%居住在郊环外、56.90%居住在内环内、44.90%居住在外郊环间、39.50%居住在内中环间、以及34.80%居住中外环间的上班族们,表示自己上班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上述百分比呈现依次减少的趋势,可能与上班族居住地与工作地点关系,从中可能推测目前上海上班族的通勤圈呈现两个极化现象,即中心化和郊区化。

4. 社会地位越低,选择就近就业比例越高

调查显示,社会地位与通勤距离明显相关。具体表现为:职业地位属于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上班族中,通勤时间低于30分钟的比例分别是为35.3%34.6、55.446.4和88.9%,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地位与通勤时间基本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从中可以推测社会地位越低,选择就近就业比例越高。这可能是因为无力承受购房与每日交通费共同影响的结果。

5. 性别婚姻对通勤时间有显著影响

6. 年龄越小,通勤时间越长

调查发现,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上班族中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的比例分别为58.40%、56.60%、50.40%、46.90%、27.30%,这表明年龄与上班通勤时间明显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年纪越轻,上班路程越远,其中30岁以下青年上班族的通勤时间最长。这可能是因为上海房价较贵,年轻人无法在离工作较近的地点买房,普遍居住较远相关。

7. 非本地户籍上班族更不愿意从事较远的工作

调查发现,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上班族中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分别为44.4%和52.5%,这表明非本地户籍的上班族更不愿意从业较远距离的工作。

8. 上海高房价对低收入者的排斥作用明显

9. 收入越低者,上班距离越近

10. 高收入者的购房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

调查同时发现,年收入10万以上上班族购买商品房比例最高,占69.30%,而年收入7-10万的购房比例则为57.8%,7万以下上班族中购买商品房比例均不到53%,这说明年收入中等以上上班族的购买商品上的比例明显更高。

居住调查报告(9篇)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调 查 报 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居住信息

  • 居住环境调查报告(3篇)
  • 居住环境调查报告(3篇)89人关注

    基本情况近年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优化环境作为促进城镇面貌 三年上水平 的一条主线,以行风带政风,以政风促落实,加压力、增措施、强信心,团结一致,奋力争先,在 ...[更多]

  • 居住条件调查报告
  • 居住条件调查报告82人关注

    调查目的:找出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加以解决调查对象:11号宿舍楼部分同学调查方法:口头询问摘要:11号宿舍楼年久失修,虽然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已经不能 ...[更多]

  • 居住调查报告(9篇)
  • 居住调查报告(9篇)72人关注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调 查 报 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 ...[更多]

  • 居住环境调查报告9篇
  • 居住环境调查报告9篇67人关注

    居住环境污染调查报告作文400字范文居住环境污染调查报告作文400字范文1一、调查原因:最近,同学么都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学校周围的小卖部购买垃圾食品。我决定去问一 ...[更多]

  • 居住现状调查报告
  • 居住现状调查报告19人关注

    90后居住现状调查报告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调查的结果通常在调查报告上面呈现出来。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更多]

  • 居住地调查报告(3篇)
  • 居住地调查报告(3篇)12人关注

    1. 五成上班族通勤时间在30分钟之内2. 上班族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环间3. 上班族的通勤地呈现两极化现象:中心化和郊区化调查发现,69.40%居住在郊环外、56.90%居住在内 ...[更多]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