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包括哪些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安全措施,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该制度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风险识别与评估: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可能的紧急情况。
2.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各类紧急事件,如火灾、地震、洪水、化学品泄漏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3. 培训与演练: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紧急避险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4. 设施与设备配置:确保工作场所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如消防器材、疏散指示标识、急救箱等。
5. 通信与协调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通信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传递信息,协调救援行动。
培训内容
1. 紧急疏散路线:每位员工应熟悉工作场所的疏散路线和集合点,了解在不同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疏散路径。
2. 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员工如何使用灭火器、急救包等设备,以及基础的急救技巧如心肺复苏术。
3. 风险识别:教育员工识别和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风险意识。
4. 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在紧急情况下应遵循的程序,如报警、疏散、保护现场等。
5. 安全文化:培养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理解“安全第一”的理念,鼓励报告不安全行为。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包括以下关键环节:
1. 预警与报警:设定明确的报警信号,确保员工在第一时间知悉紧急状况。
2. 现场控制:指定负责人在紧急情况下负责现场指挥,防止事态扩大。
3. 疏散与撤离:详细规划疏散路线,确保人员快速、有序地撤离。
4. 救援与医疗援助:与当地救援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在需要时能迅速获得专业援助。
5. 后续处理:制定灾后恢复计划,包括清理现场、修复设施、心理疏导等。
重要性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有助于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能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安全信心。通过有效的培训和预案执行,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事故风险,维护企业声誉,同时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有当每个员工都熟知并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执行避险措施,我们才能确保整个组织在危机面前的韧性与生存能力。因此,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不应被视为一项额外负担,而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紧急避险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生产、维修维护作业过程中对突发事故的处置。
四、相关规定
1、所有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所有员工都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当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向当班班长、车间、调度室、安监室以及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领导报告,同时尽最大努力作出妥善处理。必要时可先处理 。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实施紧急避险,但在行使这条权利时候,必须明确:一是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必须有确实可靠的直接依据;二是紧急情况必须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不应撤离,而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或及时报告;三是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首先是停止作业,然后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采取应急措施无效时,再撤离作业场所。
6、对没有什么危险,故意煽动造谣,造成管理混乱者将按公司劳动人事管理规则执行。
7、在不具备紧避险的条件下,作业人员不得以紧急避险为由,擅自离开作业现场,或在紧急避险处置过程中,应处置得当,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否则应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公司不应因作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以及在上述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解出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奖惩
1、对在安全生产紧急情况下能正确判断和处理突发事故有功人员,按相关规定予以嘉奖。
2、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以紧急避险为由,故意逃离作业现场的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因履职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处罚,导致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构成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其它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2、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