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钻探管理制度(5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查看人数:97

钻探管理制度

钻探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钻探作业的安全、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它涵盖了钻探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作业流程控制、环境影响评估、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包括哪些方面

1. 设备管理:涵盖设备采购、维护保养、使用操作规程及报废标准。

2. 人员培训:规定员工的技能训练、安全教育及岗位职责。

3. 作业流程:明确钻探作业的步骤、标准和监控机制。

4. 环境管理:涉及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处理和环境影响评估。

5. 安全规定: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预防事故的发生。

6. 应急预案: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

7. 质量控制:确保钻探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地质勘探成果的可靠性。

重要性

钻探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它为钻探作业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减少了错误和延误,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规范操作,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了事故风险。良好的管理制度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社会责任,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

1. 设备管理: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定期进行性能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推行设备操作员认证制度,确保员工熟悉设备操作。

2.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员工掌握最新的钻探技术和安全知识,提升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3. 作业流程: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通过现场监督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流程,提高钻探效率。

4. 环境管理:实施环保措施,如废水处理和噪音控制,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作业合规。

5. 安全规定: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设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6. 应急预案: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提高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

7. 质量控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数据审核和分析,确保钻探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方案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钻探环境和任务需求。通过严格执行钻探管理制度,我们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钻探作业环境,实现项目的成功实施。

钻探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钻探施工生产管理安全防护重点要求

一、施工现场防护

1、钻机机场地基的要求

1)机场地基必须平整,坚固,适用。钻塔底座的填方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1/4;

机场面积根据钻机及其辅助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按以下要求布设:

300型钻机地基所占总面积应≥99m2,长×宽为11×9m;

600型和1000型钻机地基所占总面积应≥130m2,长×宽为13×10m;

2)山坡修筑的钻机机场地基,岩石坚固稳定时,边坡坡度一般在60~80°;地层不稳定时,边坡坡度应小于45°。

2、钻机安装、拆卸、搬迁的重点要注意:

1)安装、拆卸钻塔应铺设工作台板,台板、塔板长、厚度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塔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2)钻架腿之间应装全斜拉手,并经常检查钻架四脚的地基高程和钻架腿连接的情况;

3)起、放钻架,钻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钻架外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kv

<1

<10

35~110

154~220

350~550

最小安全距离/m

4

6

8

10

15

4)安装钻机时,钻架天车轮前缘切点,钻机立轴中心与钻孔中心应成一条直线,直线度范围±15mm;

5)钻机、动力机、泥浆泵外露齿轮、皮带轮、转动轴、传动带等传动部位应有防护罩或传动栏杆;

6)设备搬迁时,应有专人指挥;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要采取措施防止倾斜;

禁止在高压电线下和坡度超过15°的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的地面整体迁移钻机;

7)交接班时必须对升降机的制动装置、离合装置、提引器、滑车和拧卸工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转正常和安全灵敏。天车、绳卡等要定期检查合格;提引器、提引钩应有安全闭锁装置;

8)钻塔工作台及钻机地基处在陡坡边缘时应安装可靠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高度应大于1.2m,并坚固、稳定。工作台的木质塔板厚度应大于50mm或采用防滑钢板;

9)钻塔的绷绳应采用φ12.5mm以上的钢丝绳;18m以下的钻塔应设4根绷绳;绷绳安装要牢固、对称,绷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45°;地锚深度应大于1m;

10)避雷针的安装要求:

a)接闪器(避雷针) 雷电接闪器有铜质接闪器。

如购买有困难,也可自制铁质避雷针,自制的铁质避雷针可使用长度1.5~2.5m,直径为42mm的钻杆,顶部为尖状,在距下部尾端约0.15m处加工一个直径为0.08m台阶并配螺帽,以便安装时固定,针体的中间焊接一个接线环(一般焊接一个铜环)。如没有42mm的钻杆,自制的铁质避雷针也可选用截面积不少于100mm2的钢筋做成;

b)引下线应使用断面积不少于25mm°铜质裸体绞线,也可采用断面积不少于35 mm2的钢质绞线或直径8~10mm的钢筋;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扁钢和圆钢,尤其是圆钢。

c)接地装置 是用来引泄雷电电流尽快散入大地的装置。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10~15ω;接地极可用角钢(50×50×5mm,长度约3m),或钢管(直径35~50mm,长度2~3m)做成。各部分要可靠地焊接。

3钻探作业人员施工安全防护

1)、夏季施工:重点注意作息时间和防暑降温工作。

2)、雨季施工:重点做好防止触电、防雷、防坍塌、防大风等安全技术措施;

3)、冬季施工:制定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措施;

4)、在高压线下和高压输变电设施附近作业时,要保持有效安全距离,严禁雨天、雾天、雷电天气进行安、拆钻塔作业和使用金属塔尺、标杆。金属塔尺、标杆与输电线路的有效安全距离规定见下表。

塔尺、标杆顶端与输电线路最小距离

电路电压(kv)

<1

1-35

110

220

330

500

最小允许距离(m)

1.5

3.0

4.0

5.0

6.0

7.5

5)、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使用10w以上的大功率仪器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工作电压超过36v时,供电作业人员应配备绝缘防护用品。接地电极附近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管。雷电天气严禁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施工。

7)、严禁使用金属杆直接扦插探测地下输电线和光缆。

8)、对地下管线进行开挖验证时,必须小心谨慎,防止损坏管线。

9)、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系带,防止安全帽坠落失去防护作用。安全帽在冬季佩带在防寒帽外时,应随头型大小调节紧牢帽箍,保留帽衬与帽壳之间缓冲作用的空间。安全帽必须是正规生产厂生产,有许可证编号,有检查合格证等。

10)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绳长限定在1.5~2m,一般应做垂直悬挂,要高挂低用比较安全,当作水平位置悬挂使用时,要注意摆动碰撞,不宜低挂高用;不应将绳打结使用,不应将钩直接挂在不牢固物体或直接挂在非金属墙上,防止绳被割断。

二、现场安全检查重点内容

1、临时用电系统和设施,检查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与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器装置、变配电装置和用电档案等内容:

1)临时用电是否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

tn-s系统就是我们说的五线制,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

2)施工中临时用电的负荷匹配和电箱合理配置、配设问题

要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临时用电器材和用电设备是否具备安全防护装置和有关安全措施

4)生活和施工照明的特殊要求

5)水泵、大型及焊接机械的特殊用电要求;

6)雷雨期施工中,对防雷、绝缘和接地电阻情况;(应定期绝缘摇测遥测和记录)

2、查教育培训:主要是检查现场教育培训岗位、教育培训人员、教育培训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档案资料是否真实、齐全。

要求抓好对项目进场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程及特殊危险作业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检查;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3、查安全措施:主要是检查现场安全措施计划及各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及实施情况;重点检查方案的内容是否全面、措施是否具体并有针对性,现场的实施运行是否与方案规定的内容相符。

1)加强施工场地围挡和封闭管理,使材料堆放规整、紧凑,井场环境干净有序,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标牌、现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检查,防范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2)加强对施工现场、员工宿舍等生活设施的卫生、用电、防火、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和督查,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查安全防护:主要是检查现场泥浆池边、工作平台周边等临边防护临边、钻探井口等各项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有无安全隐患。

5、查设备设施:主要是检查现场投入使用的设备设施的购置、租赁、安装、验收、使用、过程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要求;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有无安全隐患。施工现场要加强对钻机、泥浆泵、电焊机、气瓶、潜水泵等施工机具安全状况的检查,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6、查操作行为:主要是检查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

7、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主要是检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购置、产品质量、配备数量和使用情况是否符合安全与职业卫生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内业管理

主要收集、检查、记录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活动、特种作业持证上岗(证)、工伤事故处理和安全标志使用等10项内容的贯彻执行情况。

1、施工现场原始记录必须及时填写,做到真实准确、整洁、齐全;

2、为规范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教育及其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行为,以下活动事项需要作出书面记录:

1)检查、活动、教育、技术交底等的时间、地点、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活动的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开会具体研究的内容等等。

2)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主要是检查现场是否发生伤亡事故,对发生的伤亡事故是否已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是否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已得到落实并取得实效。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钻探分公司

2010年6月30日

第2篇 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为了加强钻探施工现场规范管理,促进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标准。

一、钻探作业区围护

钻探作业区统一使用1.5m×5 m的尼龙建筑护网进行围护,网间使用直径2 5 m m铁管做支撑,管上管下用铁丝拉紧,中间挂网,网要上下平齐,网面平展。

二、入口处标牌设置

在入口处护网外则设置四个提示牌,一个名称牌。提示牌设置在入口处的一则,名称牌设置在入口处的另一则。牌子上下前后要整齐美观。

提示牌和名称牌由公司统一制作。

三、设施设置

施工作业区设置以下设施

1、材料房:要防雨防风

2、废料区:要有围护

3、管材区:要有管材架

4、燃料区

5、岩心摆放区

以上五项区域设置,要充分利用厂区条件,位置设置要合理,不影响车辆进出和生产,各类物品摆放整齐,标识规范有序。

四、安全警示、责任制牌设置

1、作业区必须有6个警示牌,分别是:

“严禁烟火,悬挂在燃料区;

“有电危险,悬挂在配电箱跟前;

“严禁跨越”,悬挂在传动皮带防护栏上:

“请戴好安全帽”,悬挂在钻塔前右侧;

“请系好安全带”,悬挂在钻塔前左侧;

“反三违警示牌, 悬挂在钻塔前左侧。

2、责任制牌、企业文化理念牌、公示栏牌统一挂在前场房帐篷内合理位置,房内床铺整洁,桌椅干净,文件资料和各类物品放置整齐,地面干净无杂物。各类设备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并配有管理牌。

3、施工现场必须有工程项目简介牌、现场设施定制图。

五、标语、彩旗、彩条设置

标语:每个作业现场有三条有关安全的横幅。

彩旗:每个作业现场配置八面彩旗,彩旗分布在护网的钢管上,捆扎牢固。

彩条:彩条设置在钻塔绷绳上,每根绷绳一道,长度与绷绳等同。

六、安全记录

每个现场有“班组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每班排查并填写。有“班前职工安全提醒及三员安全确认记录”,每班填写,员工本人在提醒记录上签名。以上记录,每月底交安监办备考,其它记录按“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和作业要求进行填写。

七、机台及后场房

1、机台平整无漏油,钻机干净无油污,传动部位防护网及’其它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无漏洞。

2、机台一侧摆放工具架,工具和各类钻具摆放整齐,标识规范:

3、后场房设置规范,柴油机、泥浆泵保持清洁,仪表完好;

4、配电部位无明线接头,符合标准化要求;线路符合规定,

与金属接触处要套绝缘胶管;

5、照明电压一律36伏,各类灯具要绝缘安全,夜间光线明亮。

八、现场环境

各施工现场要始终保持场地卫生,场内物资堆放整齐,布局合理规范,整齐有序,设有垃圾坑、厕所等。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九、管理要求

1、钻场内张挂预想柱状图、主要技术措施、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2、钻场内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不准赤脚或穿拖鞋作业,塔上作业者系好安全带。

3、钻场备有4个以上的灭火器,且放置合理,职工熟悉防火知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灶房、宿舍卫生整洁,钻场内外清洁干净,设备器材放置有序,场内无杂物及泥污。现场管理符合《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钻探现场安装标准

一、钻塔安装

l、钻塔底座填方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1/4,在山坡修建地基时,其靠上方坡度一般不大于6 0。一8 0。,特松散的不得大于4 5。,坡上不能有活石。

2、四角钻塔基台木的横断面不小于2 0 o×2 2 omm,数量不少于8根(“人”字塔不小于4根),各种螺栓齐全并不得以小代大,钻塔四角必须有不小于1 2mm的钢丝绳绷绳4根

(“人字塔不小于8根),并设紧绳器和绳卡,每个绳头3个绳卡,间距3 0公分。地锚埋设1.5米深,要符合规程要求,基台上要求铺设底板并要平整牢固。

3、四角钻塔活动工作台安有制动闸并安全可靠。提引绳、引导绳直径不小于9mm,塔外重锤下落处设有栅栏。

4、塔上的工作台板要牢固,并设有安全栏杆,钻塔内的梯子上、下端安装牢固与地面角度不得大于7 o。。

5、钻机立轴、天车与孔口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6、塔顶安装避雷针,避雷针高出塔顶1.5m,避雷针与塔顶间用绝缘体连接,避雷针引线使用不小于9mm的电缆,并与塔体分离。 ‘

二、钻机安装

1、机械传动和旋转部位设有防护栏、网、罩。

2、提引水接头要有8-1 0mm的引导绳。

3、钻机各部螺丝、肖子、盖板齐全、紧固,各操作手把,按钮灵活可靠,卷筒无变形,千米钻机超过6 o 0米孔深,必须设有制动冷却装置。钻机制动要灵活可靠。

4、钻机表面清洁,横立轴齿轮、六方中轴套、油压卡盘和传动部分均无泥浆。

三、配电系统安装

1、钻场的配电系统与启动设备应使用电气控制箱,闸刀开关必须安在配电箱内并盖好。

2、变压器、电动机与电气控制箱均有安设良好的接地线。

3、钻塔照明电压不得高于3 6v,所有线路与金属相接处使用绝缘套管。各部位保险丝要符合规定要求,不能以大代小或用其他金属线代替。

4、用柴油机作动力时,柴油机油管,接头无破裂漏油现象,仪表齐全,指示正常。冷却水温度正常,出水温度不超过9 0。。

5、用电做动力时,变压器架空高度必须在2.5米以上。落地变压器设置围栏,除去杂草杂物,悬挂警告牌。电动机附件齐全,引入电缆通过地沟铺设。

四、泥浆泵安装

1、泥浆泵装有压力表,压力表指针使用不得超过泥浆泵额定工作压力,安全阀处于良好状态。

2、泥浆泵泵体整洁,曲轴箱严密盖好,气、水、油无泄漏。

五、泥浆循环系统

1、沉淀池,水源池深度不得超过1.4米,并离开塔基1米以外。

2、循环槽长度应大于1 5米,宽为3 o 0mm,高为2 0 0mm,坡降为1 0 o:1。

3、循环系统的高压管路各连接部位须紧固不漏,水源池内保持无杂物,沉淀池内积物不得超过容积的1/5。

六、工具材料

1、在用、备用管材完好,无明显弯、老、薄、扁现象。

2、管材架高,离开地面,摆放于钻场外。丝扣要涂油。

3、煤勘钻探现场取煤器水路畅通,转动灵活可靠。

4、备用钻头镶焊规范,内外径规格符合要求,水口适当,丝扣完好。

5、钻场内生产用仪表齐全,示在合理范围内。

6、生产用各种工具(包括:常用的打捞工具丝锥及安全接头)齐全完好

7、钻场内备有钢尺或木尺、计时钟表、简易水文观测霎具等。

8、孔口必须有盖板。

9、有采样化验要求的钻孔,备有合格的岩、煤、水、瓦斯样储运器具。

七、生产记录

1、生产记录用中性笔或铅笔填写,做到及时、准确、字体工整,记录本妥善保管。

2、原始记录,钻孔设计施工措施,孔内套管记录,见煤予告书,守煤记录中途测斜记录,孔深丈量及水平差记录,封孔设计等资料齐全、整洁。

3、(煤)岩芯按顺序排列,编号清晰,摆放整齐,丈量准确,妥善保管于现场。

第3篇 探放水超前钻探运行管理措施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一、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实施方案

1、进行探放水和超前钻探作业的巷道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

2、井下除硐室、贯眼、距离小于30米的联络巷以外的所有掘进巷道(煤巷)都必须进行超前钻探作业。

3、进行打钻探测时要执行预留30米安全距离的原则,若工作面打钻条件较好,可以尽可能的延伸打钻距离,但掘进距离与探测距离之间不能少于30米。

4、在探放采空区、老窑积水、地质富水异常区时,必须排查清楚采空区、老窑积水、地质富水异常区积水范围和积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时,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米。还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发生。

二、相关各部门的职责

1、地测科主要负责依据年度生产采掘衔接计划编制探掘年度总体规划;负责编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钻探运行管理相关制度;负责编制超前钻探、探放水施工设计;负责井下各类防治水钻探施工现场成果的验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跟班进行技术指导。

2、生产中心负责严格监督掘进、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进度;负责钻探现场施工环境的协调。

3、调度室负责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作的整体协调工作。

4、机电、供应部门负责配备钻机及相关配件。

5、通风部门负责提供“掘抽”工程的相关资料及高瓦斯区域实行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作的有关瓦斯防治的安全技术措施。

6、安监部门负责对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作的监督检查。

7、实行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作的探水队组按照设计要求编写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要求进行具体钻探工作的现场施工并做好原始记录的编录,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并及时上报矿地测科;若钻探工作不达要求时及时向地测部门汇报,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三、考核规定

1、严格执行“安全红线”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按照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2、任务采、掘、开队组不得进行探放水和超前钻探作业,违反规定队组处罚10000元,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3、探放水队未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或设计进行钻探的,处罚队组8000元。

4、超前钻探工程必须在采、掘、开队组施工前优先进行,采、掘、开队组以任何理由推延钻探工作的处罚队组5000元。

5、应进行钻探的工作面,施工队组未提出申请进行钻探的,处罚施工队组5000元;施工队组提出申请后,探放水队未按要求进行探测的,处罚探放水队5000元。

6、对弄虚作假,不按实际情况填写打钻数据的,要进行事故追查,并处罚探放水队5000元。

7、钻探设备、记录牌板管理不到位的,处罚责任阶级3000元。

8、每月底考核情况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月排名第一的队组奖励3000元,第二名奖励1000元,连续两次排名最后的,队组负责人要在调度会上做出解释。

第4篇 钻探现场施工监管验收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为了切实抓好我矿井下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作,严格落实执行好“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原则,杜绝盲目揭露构造及水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钻探现场施工、监管、验收及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1、探放水队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工作面布置钻孔进行探放水或超前钻探,地测科人员负责监管。

2、钻探完成后,探放水队负责人必须认真填写超前钻探安全确认签字移交单。

3、探放水队负责人和工作面施工负责人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签字移交,不得在其他地点进行移交或口头移交。

4、工作面施工负责人如发现工作面现场探放水和超前钻探或钻孔不符合设计要求有权拒绝施工。

5、如果钻探过程中发现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情况,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6、在移交单上负责人未进行签字的不得进行作业。

第5篇 煤矿探放水和超前钻探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潞矿王地字【2022】78号《关于下发集团公司探放水和超前钻探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安全原则,防治矿井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规范我矿探放水工作,切实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最大限度保证职工生命和矿井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领导机构

组长:贾双春吴晓东

副组长:杨建立赵学雷张日林汪健民苏海

石兵

成员单位:地测科生产中心机电中心安监处通风科

开发办调度室劳资科计划科财务科

企管科督查办职工学校采、掘、开队组

办公室设在地测科,电话5932619。

二、职责

工作流程:

编制设计(地测科)→制定措施(探放水队)→各部门审批(生产、安全等)→具体施工(探水队)→工程验收(接收安全员、验收员)→监督管理(地测、生产、安全、调度等)→考核(地测科)

1、地测科主要负责依据年度生产采掘衔接计划编制探掘年度总体规划;负责编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钻探运行管理相关制度;负责编制超前钻探、探放水施工设计;负责井下各类防治水钻探施工现场成果的验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跟班进行技术指导;负责汇总、整理、分析井下各类防治水钻探原始资料并建立相关台帐;编制钻探、掘进进尺日调度通报台帐;组织相关部门对各类防治水钻探成果资料进行集中汇诊分析。

2、生产中心负责严格监督掘进、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进度;负责钻探现场施工环境的协调;配合完成对钻探资料的汇诊分析等相关工作。

3、机电中心负责配备各类钻探设备及其相关耗材配件,确保设备及配件的及时性和完好性,保证随时满足矿井生产需要;负责对钻探新技术、新设备的调研与引进等。

4、安监处负责监管各类防治水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其他相关环节的安全工作落实和执行情况。

5、通风科负责安排各类防治水钻探施工现场瓦斯含量的监测;协助井下超前钻探、探放水钻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变化引起的瓦斯涌出量变化的监测、分析与治理等相关工作。

6、探放水队负责按设计进行井下各类防治水钻探的施工作业;负责对各类钻探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负责编制探放水队关于设备保管、人员管理等各类岗位职责;负责钻探实施过程中原始记录的编录;负责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并及时上报矿地测科;

7、采、掘、开队组负责根据生产安排,结合各类工作面钻孔打设情况开展日常工作

8、调度室:负责探放水和超前钻探期间的调度工作;

9、劳资科:负责落实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作所涉及的人员配备;

10、计划科:负责钻探设备购置计划的审批和上报;

11、企管科:负责探放水队组专项费用的审批;

12、财务科:负责设备购置所需资金的落实;

13、职工学校:负责探放水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技术管理

1、全矿开拓、掘进、回采队组不再进行井下探放水作业,探放水工程由专业探放水队伍组织实施。

2、地测科要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分析,特殊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钻探、探放水工程必须坚持物、化、钻相结合的综合超前探测原则,防止因直接钻探导致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

3、探放水和超前钻探等各类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地测科编制探放水和超前钻探设计。设计要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巷道掘进实际情况针对性的编制,钻探设计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实施超前钻探的目的;

②实施超前钻探区域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③超前钻探现场布置钻孔的位置、角度、孔数及示意图和说明;

④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5、掘、开队组必须根据地测科编制的超前钻探设计,在作业规程中编制专业章节。

6、特殊区域的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程,由地测科编制专项探放水和超前钻探设计,专项设计须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机电、通风、安全等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生效。

7、正常掘进巷道中实施超前钻探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米,特殊区域的安全距离要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防隔水煤柱的留设具体计算而定。

8、在探放采空区、老窑积水、地质富水异常区时,必须排查清楚采空区、老窑积水、地质富水异常区积水范围和积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时,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米。还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发生。

9、探放水和超前钻探工程施工现场应进行牌板标识,牌板内容标识要全面、清楚,牌板悬挂要符合规定要求。

10、井下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由探放水队、安全员、瓦检员共同监督进行,并在现场作业记录、管理牌板上签字确认,钻探施工各环节要实现闭合管理。

11、探放水技术人员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相关台账、记录,做到资料及时准确,同时要做好探、掘台账资料安全确认移交工作。

12、各类防治水钻探设备由探放水队统一管理,各采、掘工作面放置的设备各采掘队组有义务协助管理,探放水队要建立钻探设备维护及配件、耗材使用等相关管理制度,设备要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钻探管理制度(5篇)

钻探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钻探作业的安全、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它涵盖了钻探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作业流程控制、环境影响评估、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包括哪些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钻探信息

  • 钻探管理制度(5篇)
  • 钻探管理制度(5篇)97人关注

    钻探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钻探作业的安全、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它涵盖了钻探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作业流程控制、环境影响评估、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更多]

  • 钻探管理制度6篇
  • 钻探管理制度6篇41人关注

    钻探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钻探作业的安全、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它涵盖了钻探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作业流程控制、环境影响评估、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更多]

  • 钻探管理制度8篇
  • 钻探管理制度8篇24人关注

    钻探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钻探作业的安全、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它涵盖了钻探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作业流程控制、环境影响评估、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