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医疗核心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营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医疗质量控制、患者安全、人员培训、资源管理、服务流程优化等多个领域,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包括哪些方面
1. 医疗质量管理:设立严格的诊疗标准和程序,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患者安全制度:制定防止医疗事故的措施,如错误预防机制、患者识别系统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3. 人员培训与发展:定期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素质。
4. 资源配置与管理:有效管理医疗设备、药品和其他物资,确保其充足、安全和合理使用。
5. 服务流程优化:通过流程再造和标准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6. 法规遵从性:确保所有医疗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和指南。
7. 患者权益保护:设立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
8. 医疗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保证信息安全,支持临床决策。
重要性
医疗核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还关乎医疗机构的声誉和长期发展。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效率,增强团队协作,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它也是医疗机构应对日益复杂医疗环境、满足社会公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
方案
1. 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定期质量检查和持续改进机制。
2. 强化患者安全文化,鼓励员工报告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 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跟踪员工学习进度,确保知识更新。
4. 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先进的资产管理工具,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药品盘点。
5. 采用流程再造方法,分析服务瓶颈,实施改进措施,提升患者体验。
6. 设立法规遵从性小组,定期更新法规知识库,确保政策合规性。
7. 建立公正、透明的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回应患者关切,积极解决问题。
8. 加强医疗信息安全,定期进行数据备份,设置权限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医疗机构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管理制度,实现可持续的医疗服务改进和发展。
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落实医疗核心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迎接医院创“三乙”等级检查,根据院长办公会有关精神,按照卫医管发〔____________年〕38号(《卫生部关于印发<____________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____________年〕82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____________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狠抓核心制度落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二、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点带面,示范先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步骤
(一)第一检查阶段(____________年1月1日~3月31日)
重点督查疑难病案讨论制度、查房(三级医生、科主任、院长查房)制度。
(二)第二检查阶段(____________年4月1日~____________年6月30)
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
(三)第三检查阶段(____________年7月1日~____________年9月30日)
重点督查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会诊制度。
(四)第四检查阶段(____________年10月1日~____________年12月31日)
重点督查首诊负责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五)总结交流阶段(每一阶段结束后)
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总结报告,同时召开活动经验交流会,对工作成效好的个人予以表彰。
四、工作措施
(一)本科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提高对落实核心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科主任为本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活动的所有工作。
(二)本科必须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本科必须对照本活动方案要求,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自查活动,查找医疗隐患和薄弱环节,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四)本科必须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强化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要求所有医生尤其是毕业10年以内的医生必须人人能背诵,人人能过关。
(五)本科每一阶段结束后均必须进行总结,总结通过周会汇报和书面汇报形式进行,周会汇报由办公室安排,书面汇报在每一阶段结束的下一周必须交医务部。
第2篇 医疗核心制度:处方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处方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
1、符合授予本院处方权条件并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经医务科审核同意,按程序办理相应的签名留样备案手续,并开具处方权授予通知后方可开具处方。
2、处方应按广西壮族自治区《病历书写规范手册》(2003年7月第二版)的处方书写规格和要求进行书写,处方应使用钢笔书写,字迹必须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署医师全名及修改日期。
3、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或代号。处方内容应完整,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均应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外擦患处等含糊不清的字句。
4、年龄应写实足年龄,婴幼儿精确到日、月龄,必要时注明体重。.
5、开具处方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选用不同颜色的处方。
6、药品用量一般按照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确认:每张处方用药不得超过五个品种。
7、除特殊情况外处方必须注明临床诊断,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8、开具的处方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最长不得超过3天。
9、急诊处方用药量一般不得超过3日:一般处方不得超过7天;对于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医师在处方右上角注明延用的理由后,可适当延长。
10、按桂卫医[2006)172号文《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规范管理的通知》规定,每张处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100元特殊情况需超过控制费用的,应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处方右上方由患者或家属注明同意并签名确认后方能超费用开方。
1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使用按有关规定执行。
12、药剂人员必须严格对处方进行审核,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调剂处方时做到四查十对,对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13、药剂人员发现有滥用药品及处方药名、剂型、规格、用量、用法、给药途径不清、诊断与用药不相符、重复给药和药物有配伍禁忌的,应及时告知开方医师核实更改后方能调剂,不得自行更改或者配发代用药品。
14、药剂人员发现严重滥用药品和用药失误的处方,应及时向科主任及医务科报告。
15、药剂人员完成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并按有关规定保存处方。
16、把处方质量列入医疗质量评价考核内容,设立院临床药学质量考核评价小组对全院的处方进行管理,由医院专职临床药师和院质控人员每月对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处方用药及配伍的合理性、用药时间、用药适应症及处方费用控制等进行考核及评价,对用药处方量、处方费用排序前10位的医师以及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情况以质检通报形式在全院通报,并与个人劳务费挂钩。
17、医务科、药剂科定期检查处方质量,凡在终末质控中被检查出缺陷者,按《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职工奖惩规定》予以扣罚奖金。
18、开设门诊用药咨询窗口,由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安全用药咨询。
第3篇 医疗核心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一类: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简单小型手术。
2、二类:小型手术及手术过程不复杂,技术难度不大的中等手术;
3、三类:中型手术及一般大型手术;
4、四类:疑难重症大手术及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多科联合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担当一类手术的术者,二、三类手术的助手。
2、主治医师:担当二类手术的术者,在副主任医师的帮助下,可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四类手术的助手。
3、副主任医师:担当三类手术的术者,在主任医师的帮助下,可担当四类手术的术者。
4、主任医师:担当三、四类手术的术者。
四、手术审批权限
1、一、二类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三、四类手术及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疗服务部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3)高风险手术。
(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4篇 医疗核心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_《病历书写规范》(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
_病历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三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三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为医政科质控办,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每月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兵力内涵质量的审查。
二、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0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193号)及我省《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经治医师应及时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1-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四、出院病历一般应在3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1周,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
五、加强病历安全保管,防止损坏、丢失、被盗等,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或再病案室专人复印。
六、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
第5篇 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采用血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组织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与培训。
2、输血科负责制定申报全院的临床用血计划,定期检查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并参与与输血相关的疾病诊断、治疗、科研。
3、临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从严控制临床用血,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各科室成份输血比例,应当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红细胞70%,成份血70%)。输血是首先考虑输成分血,特殊需要才能适当考虑输全血。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条件合适的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动员亲友献血,医院将上述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4、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血型交叉单、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标明输血适应症,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临床一次备血用血超过2000毫升或输全血超过1000毫升,须同时填写输血会诊单,经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会诊报输血科主任审批。(急诊用血可事后补办报批手续)。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应及时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
5、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6、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入库登记及冷藏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安全。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持配血单领取临床用血,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当拒绝领用。输血科不得为领血单项目填写不全、未按规定申批的用血发放血液。
7、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执行核对手续。由两人床旁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进行输血,并将输血情况记入护理病历。如出现输血反应等情况,应详细记入病程录。
8、输血后的血袋统一回交输血科,冷藏一周,以备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