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查看人数:56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

本《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旨在规范医院的血液制品管理,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与有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液制品的采购与验收

2. 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

3. 输血前的患者评估与配血

4. 输血过程的监控与记录

5. 不良反应的处理与报告

6. 人员培训与教育

7. 相关政策法规的遵守

包括哪些方面

1. 血源管理:规定血源的选择、血站的合作与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

2. 储存条件:设定血液制品的储存温度、期限及环境要求。

3. 配型与交叉配血:明确配型程序、交叉配血的步骤和紧急情况下快速配血的规程。

4. 输血操作:规定输血前的患者知情同意、输血设备的消毒、输血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5.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和上报机制。

6. 人员资质:规定输血相关医务人员的资格认证与定期培训。

7. 法规遵循:强调国家及地方关于输血的法律法规,确保制度合规性。

重要性

输血作为临床救治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良好的输血管理制度能降低输血风险,减少输血并发症,保障医疗质量,维护医患双方权益,同时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案

1. 制定详尽的血液制品采购计划,确保来源可靠,验收严格,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库存管理。

2. 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确保恒温恒湿,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污染。

3. 设立专门的输血科,负责配型与交叉配血工作,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4. 建立输血前患者评估制度,包括血型鉴定、感染病筛查等,确保输血安全。

5. 制定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职责,确保输血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6. 定期组织输血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7. 设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鼓励员工主动报告,以便及时分析原因,改进管理措施。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本院将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输血管理制度,以实现临床输血工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第1篇 医院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

1.科室布局合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显。血液储存室、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

2.清洁区必须每天三氧或紫外线密闭消毒30~60min,专人负责,有消毒记录。

3.接受医院“院感”委员会的监督指导,积极配合定期抽样检查。清洁区达到ⅱ类环境标准,空气细菌菌落数<200cfu/m3,物表菌落数<5cfu/m2,医务人员手指菌落数<5cfu/m2。随时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用高效消毒剂及时处理。

4.各个岗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禁止自采自用血液,必须按规定从合法血站取血,确保用血安全。

6.科学合理使用成分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7.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8.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达到有关标准。

9.工作人员上岗时,应随时警惕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作好自身防护,防止职业暴露。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按规定处理。

10.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用消毒液清洁一次,每月对冰箱内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随时保持冰箱清洁卫生。

11.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等生物垃圾,必须分类收集,贴生物危害标记,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次性空针每天消毒清洗后如数交回供应室并签字,盛血试管每天送医院焚化炉毁型焚烧处理,血液洗涤水消毒后倒入下水道,进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12.各种消毒处理资料档案保存至少3年。

第2篇 八一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分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在半清洁区。

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3、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4、各区洁净度的要求:采集患者的血样、储存、发放血液应分室在ⅱ类环境中进行,血浆置换术应在ⅱ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备。

5、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及处理。

6、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真菌。

7、感染患者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有明显标志。

8、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9、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第3篇 附属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附属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输血管理委员会在院务委员会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工作。

2、制定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份输血,开展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

3、负责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及输血相关法规的培训,规范医生的输血行为,促进规范输血,提高输血文书的书写质量。

4、规范血库工作流程,指导、督查临床科室及血库的输血工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解决临床用血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

5、规范临床合理化用血,禁止无指征用营养血、安慰血及其它浪费血的现象。

6、不定期检查各科临床输血情况,对严重违反《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予以教育和提出处理意见。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3篇)

本《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旨在规范医院的血液制品管理,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与有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制品的采购与验收2.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3.输血前的患者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医院输血信息

  •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3篇)
  •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3篇)56人关注

    本《医院输血管理制度汇编》旨在规范医院的血液制品管理,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与有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制品的采购与验收2.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3.输血 ...[更多]

  • 医院输血科管理制度(2篇)
  • 医院输血科管理制度(2篇)24人关注

    医院输血科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有效和合规,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该制度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1.血液采集与储存管理2.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