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与计划

经济工作计划总结(四篇)

发布时间:2023-06-22 16:07:02 查看人数:81

经济工作计划总结

【第1篇 2023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面对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市会展业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紧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加快“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建设,在会展经济规模、拉动作用、产业知名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展示成都震后新形象,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作出明显贡献。

一、2023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情况

(一)主要特点和成效。

1、会展产业发展呈加速度态势,行业运行质量较高。统计显示,预计2023年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25.52亿元,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5.2%,超计划目标15.2个百分点;共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320多个,同比增长23.04%,其中专业展会100多个,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全市全年举办各类会议1.48万个,大型综合专业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节庆活动120多个;全市展览总面积达170万平米,同比增长21.4%。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82个专业展览会,平均规模超过1万平米, 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达8个,增加3个;在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XX多场会议中,平均参会人数超过300人。

2、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会展产业链竞争力增强。2023年,全市参展参节参会人数超过7240万人次,其中外地来蓉人数超过1062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拉动消费215.2亿元,增幅超过22%。沿海和香港、台湾等地来蓉设办事处和分公司的会展企业新增数十家。其中世纪城洲际集团的效益排名其全集团亚太区各分部效益第一。

3、展会品牌影响力突出,行业知名度提升。2023年,我市专业展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的趋势,第80届全国糖酒会、第10届成都家具展、第12届成都汽车展、第10届西博会、第62届医博会、第62届药交会等展会规模均在8万平米以上,同比增长均超过20%以上;论坛和会议规格、规模普遍提高,如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七届软洽会、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2023国际茶叶大会、首届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2023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节庆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如第六届美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非遗节、2023年成都购物节、成都啤酒节、第五届会展文化节、2023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等。

2023年,我市在国内外会展业界内的影响迅速提升,被誉为“中国会展经济的领跑者”。继2023年中国贸促会将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列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2023年,成都被业界评为“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

4、会展国际化程度提高,推动成都对外交流合作加快。2023年,成都会展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糖酒会首次设立1万平米国际红酒专馆;医博会3000家参展企业和12万客商中国际化程度超过60%;亚欧首脑会议的45个成员国和相关国际支部的代表出席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十届西博会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4938家企业参展,6位外国政府首脑和27个国家的70位部长级官员、驻华使节,以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2023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位世界顶级选手参赛。

(二)主要做法。

1、实施三大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会展之都”建设步伐和会展产业科学发展。2023年以来,成都创新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实施“三步走”阶梯式发展战略,即2023年建成中国中西部会展名城,2023年建成亚洲内陆会展名城,2030年建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重要会展名城;实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三大具象目标发展战略。2023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第一步目标今年提前实现。

2、创新申办机制,提升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在京设立联络处,加强与国家部委、行业协会联系,申办到2023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9个项目;整合部门资源,联合申办到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已办)、第20届中国图书博览会等;深化与中糖集团、国药集团、欧盟国际商会的合作,提升糖酒会、医博会、药品会、欧洽会等展会的合作层次;拓展与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公司、中国电子展览集团、华博励展、中国机械联合会、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作,引入并定点打造中国成都微电子展、中国西部电子展、中国西部礼品展、中国西部制造业博览会、中国网货交易会等。

3、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提升办展办会水平。完善会展政务服务“一站式”工作机制,对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展会实现分级服务和管理。完善会展统计工作,对大型展会节庆活动开展专项调查,加强产业运行质量监控。对市政府举办的重点会展节庆活动实施招投标制度,引入行业优势主体、知名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展览企业办展办会,保证了我市自办品牌展会节庆活动的提档升级,如美食节、软洽会、西博会成都馆、购物节等。成都会展行业协会、成都旅游行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等协会支部100多家企业发起并建立会展旅游联盟。

4、立足全域成都,推动区县节会经济大发展。将美食节、购物节等重点节会向二、三圈层区(市)县延伸,扩大品牌覆盖面。以“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为目标,按照“一区(市)县一主节”原则,扶持每个区(市)县重点打造1―2个品牌节会。统计显示,2023年区(市)县节会活动超过110次。

5、加强营销推广,提升会展产业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以营销成都为目标,联合相关部门策划并启动2023年上海世博会成都市相关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各大新闻机构合作,分阶段有重点开展会展产业和重点展会宣传。将糖酒会、软洽会、西博会、医博会、药品会、律师论坛等展会作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宣传城市和行业。发挥贸促会渠道优势,利用国际经贸活动平台,先后在韩国、法国、巴西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开展推广。全面展开与《中国会展》、《会展财富》等5家会展专业媒体合作以提升我市在会展业界的影响。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2023年我市会展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一是西安、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超过20万平米新场馆近两年内将投入使用,追赶势头迅猛,对我市会展场馆硬件设施形成挑战,对展会申办形成更大压力;二是国际国内一流的品牌展会的缺乏,影响了我市会展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三是我市会展节庆活动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培育。

二、2023年会展经济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部署为指导,发挥城市比较优势和会展先发优势,深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会展业的跨越创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亚洲内陆会展名城”建设,加快“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发展步伐。2023年,全年计划举行会展节庆活动360个以上,会展产业直接收入增长20%,超过30亿元以上,拉动消费270亿元,5万平米以上展会8个,新申办展会10个以上。

(二)重点工作:

1、规划先导,全面提高“会展之都”建设水平。深化《成都建设“会展之都”课题》研究,按要求制定《成都市会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单项规划。主要确定成都会展的国际目标定位、重点发展领域和功能区、重点打造品牌和龙头企业、政策措施等。

2、以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为主线,加强自办品牌培育,办好承接展会。高起点策划并创办2个国际论坛;承办好全国糖酒会、全国书博会、全国药交会、全国药机会等;巩固并提升自办品牌会展节庆活动,自办展有西博会、家具展、汽车展、电子展、礼品展、鞋展等;节庆活动有美食节、购物节、桃花节、放水节等;论坛和会议有欧洽会、软洽会、新能源论坛、网商大会、化工新材料论坛、零售商大会、医学论坛、环境论坛、美食论坛、统筹城乡论坛等。

3、扩大招展引会网络,增强展会申办效果。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展会申办北京联络处工作,并联合部门和企业在上海、香港等地增设联络处。加强与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和国际支部驻京沪机构的联络,申办更多、更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探索创建国际大型展会申办基金,整合资源,加大申办资金投入。进一步细分会议市场,重点申办高端国际支部行业会议、企业年会、奖励旅游会议。同时,完善国际国内大型专业展会主办单位和关键人士的激励办法。

4、着眼国际会展市场,制定并实施会展业国际营销计划。以参加2023年上海世博会为重点,支部实施好成都市相关活动,开展好新一轮城市大营销。增加国内国外会展产业和项目推介频次,突出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和亚欧美等地的成都友好城市的推广。深化会展产业和会展项目季度新闻发布制度,及早定期向社会公布信息。会同宣传部门、展会举办机构,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

5、比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完善会展设施。对标国际会展之都法兰克福,立足我市的国际定位,合理规划布局会展场馆、会议设施、节庆举办场地,规划并推进2个大型展会集聚区(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非遗公园展览中心)、5个国际会议集中举办地、5个大型节庆活动举办地的相关建设任务。按照国际标准,用新技术、新材料改造现有会展设施,提高会展硬件的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水平。推动主要会展场地完善配套设施,特别是世纪城新会展中心的海洋公园和歌剧院。

6、夯实会展基础,加强会展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按国际惯例修订会展统计指标体系,为深入掌握产业发展状况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按会展产业链发展要求,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健全会展节庆活动项目库和包含展览企业、广告策划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信息的数据库。健全评估体系和会展服务招投标制度,引导会展企业走“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路子。加强成都会展网站、贸促网和展会专题网站建设。推动成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形成“学、研、用”统一的培养机制。将展会项目、企业引进和高层次会展人才引进相结合。全面实施“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成都全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轮训,并选送一批人员参加国际国内的专业培训。

【第2篇 县农村牧区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四是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林牧矛盾日趋突出。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牧区经济的总体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依托,以招商引资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2023年我县农村牧区经济工作要打好一个基础、提高两种能力、建设六大基地、实现六项突破。打好一个基础:坚持生态建设和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不动摇,夯实发展基础;提高两种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建设六大基地:建设肉羊养殖基地、肉蛋鸡养殖基地、生猪养殖基地、杂粮杂豆基地、经济作物基地和工业原料林能源林基地;实现六项突破:肉羊养殖、蛋鸡养殖、种植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建设、服务体系建设要实现新突破。 (二)主要目标 1、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4亿斤以上;订单农业面积完成50万亩。 2、六月末牲畜总存栏165万头只,其中肉羊存栏95万只,全年出栏110万只;肉牛存栏6万头,全年出栏2万头;蛋鸡年末存栏1000万只,肉鸡年饲养量1000万只。 3、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以上,建设人工草地10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0万亩。 4、新打配机电井15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解决1.1万人、1.5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5、解决0.6万人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1.8万温饱不稳定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以上,稳定转移率90%以上。 (三)重点工作 1、继续加强生态和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实施好京津风沙源项目、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与保护、德援等项目。实施城区森林体系建设工程、沟河道治理工程和厂矿村路绿化工程,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16.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面积12万亩。二是实施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山湾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23年项目、高家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乌兰勿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整村推进直接扶贫到户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业开发项目和保护性耕作等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做好农牧业项目争取工作。 2、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一是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压缩低产低效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优质高效作物和饲用作物的种植面积,粮经饲比例达到5:3:2。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露地蔬菜、杂粮和笤帚苗子等避灾农业;大力发展制种、中药材、烤烟、甜菜、万寿菊、桑蚕等高效农业,形成1000元以上经济作物带。 二是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依托种植业、林草业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突出肉羊、肉蛋鸡和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生猪、肉牛等传统产业,培育奶牛、肉鹅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 三是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在三效统一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直接经济效益,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手段,以林木质能源、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建设为重点,建设杨树兼用林基地、沙棘基地、桑蚕基地、仁用杏和能源灌木林基地,努力改善林种树种结构。 3、继续深化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加强各大产业基地建设。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发展无公害、绿色生产,不断提高各大产业规模和水平,形成优势产业带。其中肉羊产业建设完善肉羊专业村(小区)150个,科技示范小区20个,年末存栏基础母羊70万只以上;蛋鸡产业建设完善蛋鸡专业村(小区)70个,其中高标准科技示范小区6个,抓出年饲养万只的大户10户,年饲养1000只以上的大户1500户;肉鸡产业,年内新建肉鸡放养场10处,肉鸡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以上;草产业重点抓好优质青贮饲料品种推广和草灌结合人工草地建设项目;肉牛产业建设敖润苏莫苏木、木头营子乡、康家营子乡等养殖重点乡镇8个,建设肉牛专业村(小区)32个,年出栏育肥牛10头以上的大户800户。 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巩固提高现有的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加大农牧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多层次、多成份、多元化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2023年重点发展生猪屠宰、杂粮杂豆加工、土豆加工、笤帚苗子加工、蚕茧加工、木材加工、饮品加工和灌木饲料加工业,扶持发展种苗生产龙头企业。 三是加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结合实际,积极发展肉羊产业协会、蛋鸡产业协会、草产业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鼓励引导农牧民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介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4、继续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一是建设优质种公羊基地。引进中敖畜牧集团,建设存栏1万只优质种羊的种羊繁育场,年末完成一期工程,存栏种羊5000只。同时,挂靠中敖集团,以县肉羊繁育中心、敖汉种羊场繁育中心和裕隆牧业公司为龙头,建设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年内完成种羊胚胎移植4000枚,培育无角多赛特、夏洛莱、萨福克、杜泊等纯种肉用种公羊总数达到3000只,把我县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种羊基地。对劣质种公羊及时清群淘汰。 二是建设百万只优质基础母羊基地。突出重点、合理布局,以丰收乡、新地乡、金厂沟梁镇、贝子府镇、王家营子乡等为主建设f1代母羊生产区或小尾寒羊基础母羊纯繁区,推广经济杂交;以木头营子乡、新窝铺乡、长胜镇、古鲁板蒿乡、哈沙吐乡、双井乡等为主建设细毛羊生产区,推广能德美种公羊为父本杂交技术,生产肉毛兼用羊。 三是按着“五有”标准加强肉羊改良站点建设,全县肉羊改良站点达到250处,完成肉羊人工授精30万只。采取自然本交和人工授精改良两种模式,千方百计提高优质种公羊利用率。 5、继续推进科技创新与推广普及 加大科技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和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通过技术培训、讲座、座谈、科技互动等形式,使农牧民扎实掌握生产实用技术,做到每个农户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2023年计划举办有机杂粮种植、高产高效作物种植、平衡施肥、基础母羊饲养管理及改良、羔羊育肥、肉奶牛饲养管理及改良、蛋鸡无公害养殖、肉鹅反季节饲养、人工草地建设、重点林经营管理等大型师资培训班15次以上,培训农牧民达到15万人次以上,使农牧民素质、主导产业科技普及率和科技贡献率都有所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是齐抓共管,强化领导手段。继续实行专项推进的有效做法,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对各大产业,县级成立由五大班子领导牵头,涉农各部门为成员的推进产业领导组织,加强各产业的领导,各乡镇苏木也都要建立健全各主导产业领导组织,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的产业化经营领导组织,全县形成上下统一、县乡村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牧区经济工作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投融资政策。坚持资金重点投放、打捆使用的原则,不断加大农牧业建设投入。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基础母畜、种畜禽的引进、家畜改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人工草地建设与保护、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坚持以农牧民投资为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银信资金等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 三是依法治理,落实政府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进一步明确生态建设与保护、防火、防汛抗旱、防疫的政府责任,各乡镇苏木政府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乡镇长是主要责任人,要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防患于未然。 四是创新机制,激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借全县合乡并镇改革之机,本着完善乡村管理体制,减轻农民负担,强化服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涉农站所改革,激发单位活力,提高服务水平;深入进行农口部门所属企业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激活运行机制;巩固和完善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村负担管理新体制,加强“一事一议”和资金村有乡管体制建设。 五是加强督查,强化奖惩措施。县政府将农村牧区经济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加强对各乡镇苏木跟踪督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做到精心安排,跟踪督查,及时指导;组织部门把农村牧区经济完成情况列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工作考核方式,将考核内容与农村重点工作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

【第3篇 2023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面对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市会展业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紧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加快“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建设,在会展经济规模、拉动作用、产业知名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展示成都震后新形象,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作出明显贡献。

一、2023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情况

(一)主要特点和成效。

1、会展产业发展呈加速度态势,行业运行质量较高。统计显示,预计2023年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25.52亿元,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5.2%,超计划目标15.2个百分点;共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320多个,同比增长23.04%,其中专业展会100多个,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全市全年举办各类会议1.48万个,大型综合专业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节庆活动120多个;全市展览总面积达170万平米,同比增长21.4%。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82个专业展览会,平均规模超过1万平米, 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达8个,增加3个;在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__多场会议中,平均参会人数超过300人。

2、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会展产业链竞争力增强。2023年,全市参展参节参会人数超过7240万人次,其中外地来蓉人数超过1062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拉动消费215.2亿元,增幅超过22%。沿海和香港、台湾等地来蓉设办事处和分公司的会展企业新增数十家。其中世纪城洲际集团的效益排名其全集团亚太区各分部效益第一。

3、展会品牌影响力突出,行业知名度提升。2023年,我市专业展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的趋势,第80届全国糖酒会、第10届成都家具展、第12届成都汽车展、第10届西博会、第62届医博会、第62届药交会等展会规模均在8万平米以上,同比增长均超过20%以上;论坛和会议规格、规模普遍提高,如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七届软洽会、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2023国际茶叶大会、首届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2023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节庆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如第六届美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非遗节、2023年成都购物节、成都啤酒节、第五届会展文化节、2023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等。

2023年,我市在国内外会展业界内的影响迅速提升,被誉为“中国会展经济的领跑者”。继2023年中国贸促会将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列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2023年,成都被业界评为“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

4、会展国际化程度提高,推动成都对外交流合作加快。2023年,成都会展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糖酒会首次设立1万平米国际红酒专馆;医博会3000家参展企业和12万客商中国际化程度超过60%;亚欧首脑会议的45个成员国和相关国际支部的代表出席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十届西博会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4938家企业参展,6位外国政府首脑和27个国家的70位部长级官员、驻华使节,以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2023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位世界顶级选手参赛。

(二)主要做法。

1、实施三大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会展之都”建设步伐和会展产业科学发展。2023年以来,成都创新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实施“三步走”阶梯式发展战略,即2023年建成中国中西部会展名城,2023年建成亚洲内陆会展名城,2030年建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重要会展名城;实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三大具象目标发展战略。2023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第一步目标今年提前实现。

2、创新申办机制,提升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在京设立联络处,加强与国家部委、行业协会联系,申办到2023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9个项目;整合部门资源,联合申办到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已办)、第20届中国图书博览会等;深化与中糖集团、国药集团、欧盟国际商会的合作,提升糖酒会、医博会、药品会、欧洽会等展会的合作层次;拓展与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公司、中国电子展览集团、华博励展、中国机械联合会、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作,引入并定点打造中国成都微电子展、中国西部电子展、中国西部礼品展、中国西部制造业博览会、中国网货交易会等。

3、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提升办展办会水平。完善会展政务服务“一站式”工作机制,对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展会实现分级服务和管理。完善会展统计工作,对大型展会节庆活动开展专项调查,加强产业运行质量监控。对市政府举办的重点会展节庆活动实施招投标制度,引入行业优势主体、知名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展览企业办展办会,保证了我市自办品牌展会节庆活动的提档升级,如美食节、软洽会、西博会成都馆、购物节等。成都会展行业协会、成都旅游行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等协会支部100多家企业发起并建立会展旅游联盟。

4、立足全域成都,推动区县节会经济大发展。将美食节、购物节等重点节会向二、三圈层区(市)县延伸,扩大品牌覆盖面。以“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为目标,按照“一区(市)县一主节”原则,扶持每个区(市)县重点打造1―2个品牌节会。统计显示,2023年区(市)县节会活动超过110次。

5、加强营销推广,提升会展产业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以营销成都为目标,联合相关部门策划并启动2023年上海世博会成都市相关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各大新闻机构合作,分阶段有重点开展会展产业和重点展会宣传。将糖酒会、软洽会、西博会、医博会、药品会、律师论坛等展会作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宣传城市和行业。发挥贸促会渠道优势,利用国际经贸活动平台,先后在韩国、法国、巴西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开展推广。全面展开与《中国会展》、《会展财富》等5家会展专业媒体合作以提升我市在会展业界的影响。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2023年我市会展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一是西安、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超过20万平米新场馆近两年内将投入使用,追赶势头迅猛,对我市会展场馆硬件设施形成挑战,对展会申办形成更大压力;二是国际国内一流的品牌展会的缺乏,影响了我市会展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三是我市会展节庆活动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培育。

二、2023年会展经济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部署为指导,发挥城市比较优势和会展先发优势,深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会展业的跨越创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亚洲内陆会展名城”建设,加快“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发展步伐。2023年,全年计划举行会展节庆活动360个以上,会展产业直接收入增长20%,超过30亿元以上,拉动消费270亿元,5万平米以上展会8个,新申办展会10个以上。

(二)重点工作:

1、规划先导,全面提高“会展之都”建设水平。深化《成都建设“会展之都”课题》研究,按要求制定《成都市会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单项规划。主要确定成都会展的国际目标定位、重点发展领域和功能区、重点打造品牌和龙头企业、政策措施等。

2、以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为主线,加强自办品牌培育,办好承接展会。高起点策划并创办2个国际论坛;承办好全国糖酒会、全国书博会、全国药交会、全国药机会等;巩固并提升自办品牌会展节庆活动,自办展有西博会、家具展、汽车展、电子展、礼品展、鞋展等;节庆活动有美食节、购物节、桃花节、放水节等;论坛和会议有欧洽会、软洽会、新能源论坛、网商大会、化工新材料论坛、零售商大会、医学论坛、环境论坛、美食论坛、统筹城乡论坛等。

3、扩大招展引会网络,增强展会申办效果。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展会申办北京联络处工作,并联合部门和企业在上海、香港等地增设联络处。加强与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和国际支部驻京沪机构的联络,申办更多、更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探索创建国际大型展会申办基金,整合资源,加大申办资金投入。进一步细分会议市场,重点申办高端国际支部行业会议、企业年会、奖励旅游会议。同时,完善国际国内大型专业展会主办单位和关键人士的激励办法。

4、着眼国际会展市场,制定并实施会展业国际营销计划。以参加2023年上海世博会为重点,支部实施好成都市相关活动,开展好新一轮城市大营销。增加国内国外会展产业和项目推介频次,突出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和亚欧美等地的成都友好城市的推广。深化会展产业和会展项目季度新闻发布制度,及早定期向社会公布信息。会同宣传部门、展会举办机构,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

5、比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完善会展设施。对标国际会展之都法兰克福,立足我市的国际定位,合理规划布局会展场馆、会议设施、节庆举办场地,规划并推进2个大型展会集聚区(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非遗公园展览中心)、5个国际会议集中举办地、5个大型节庆活动举办地的相关建设任务。按照国际标准,用新技术、新材料改造现有会展设施,提高会展硬件的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水平。推动主要会展场地完善配套设施,特别是世纪城新会展中心的海洋公园和歌剧院。

6、夯实会展基础,加强会展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按国际惯例修订会展统计指标体系,为深入掌握产业发展状况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按会展产业链发展要求,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健全会展节庆活动项目库和包含展览企业、广告策划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信息的数据库。健全评估体系和会展服务招投标制度,引导会展企业走“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路子。加强成都会展网站、贸促网和展会专题网站建设。推动成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形成“学、研、用”统一的培养机制。将展会项目、企业引进和高层次会展人才引进相结合。全面实施“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成都全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轮训,并选送一批人员参加国际国内的专业培训。

【第4篇 2011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范文

2011年,面对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市会展业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紧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加快“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建设,在会展经济规模、拉动作用、产业知名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展示成都震后新形象,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作出明显贡献。

一、2011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情况

(一)主要特点和成效。

1、会展产业发展呈加速度态势,行业运行质量较高。统计显示,预计2011年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25.52亿元,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5.2%,超计划目标15.2个百分点;共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320多个,同比增长23.04%,其中专业展会100多个,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全市全年举办各类会议1.48万个,大型综合专业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节庆活动120多个;全市展览总面积达170万平米,同比增长21.4%。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82个专业展览会,平均规模超过1万平米, 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达8个,增加3个;在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__多场会议中,平均参会人数超过300人。

2、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会展产业链竞争力增强。2011年,全市参展参节参会人数超过7240万人次,其中外地来蓉人数超过1062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拉动消费215.2亿元,增幅超过22%。沿海和香港、台湾等地来蓉设办事处和分公司的会展企业新增数十家。其中世纪城洲际集团的效益排名其全集团亚太区各分部效益第一。

3、展会品牌影响力突出,行业知名度提升。2011年,我市专业展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的趋势,第80届全国糖酒会、第10届成都家具展、第12届成都汽车展、第10届西博会、第62届医博会、第62届药交会等展会规模均在8万平米以上,同比增长均超过20%以上;论坛和会议规格、规模普遍提高,如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七届软洽会、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2011国际茶叶大会、首届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2011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节庆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如第六届美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非遗节、2011年成都购物节、成都啤酒节、第五届会展文化节、2011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等。

2011年,我市在国内外会展业界内的影响迅速提升,被誉为“中国会展经济的领跑者”。继2011年中国贸促会将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列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2011年,成都被业界评为“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

4、会展国际化程度提高,推动成都对外交流合作加快。2011年,成都会展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糖酒会首次设立1万平米国际红酒专馆;医博会3000家参展企业和12万客商中国际化程度超过60%;亚欧首脑会议的45个成员国和相关国际支部的代表出席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十届西博会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4938家企业参展,6位外国政府首脑和27个国家的70位部长级官员、驻华使节,以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2011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位世界顶级选手参赛。

(二)主要做法。

1、实施三大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会展之都”建设步伐和会展产业科学发展。2011年以来,成都创新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实施“三步走”阶梯式发展战略,即2011年建成中国中西部会展名城,2020年建成亚洲内陆会展名城,2030年建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重要会展名城;实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三大具象目标发展战略。2011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第一步目标今年提前实现。

2、创新申办机制,提升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在京设立联络处,加强与国家部委、行业协会联系,申办到2011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9个项目;整合部门资源,联合申办到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已办)、第20届中国图书博览会等;深化与中糖集团、国药集团、欧盟国际商会的合作,提升糖酒会、医博会、药品会、欧洽会等展会的合作层次;拓展与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公司、中国电子展览集团、华博励展、中国机械联合会、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作,引入并定点打造中国成都微电子展、中国西部电子展、中国西部礼品展、中国西部制造业博览会、中国网货交易会等。

3、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提升办展办会水平。完善会展政务服务“一站式”工作机制,对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展会实现分级服务和管理。完善会展统计工作,对大型展会节庆活动开展专项调查,加强产业运行质量监控。对市政府举办的重点会展节庆活动实施招投标制度,引入行业优势主体、知名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展览企业办展办会,保证了我市自办品牌展会节庆活动的提档升级,如美食节、软洽会、西博会成都馆、购物节等。成都会展行业协会、成都旅游行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等协会支部100多家企业发起并建立会展旅游联盟。

4、立足全域成都,推动区县节会经济大发展。将美食节、购物节等重点节会向二、三圈层区(市)县延伸,扩大品牌覆盖面。以“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为目标,按照“一区(市)县一主节”原则,扶持每个区(市)县重点打造1―2个品牌节会。统计显示,2011年区(市)县节会活动超过110次。

5、加强营销推广,提升会展产业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以营销成都为目标,联合相关部门策划并启动2011年上海世博会成都市相关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各大新闻机构合作,分阶段有重点开展会展产业和重点展会宣传。将糖酒会、软洽会、西博会、医博会、药品会、律师论坛等展会作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宣传城市和行业。发挥贸促会渠道优势,利用国际经贸活动平台,先后在韩国、法国、巴西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开展推广。全面展开与《中国会展》、《会展财富》等5家会展专业媒体合作以提升我市在会展业界的影响。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2011年我市会展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一是西安、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超过20万平米新场馆近两年内将投入使用,追赶势头迅猛,对我市会展场馆硬件设施形成挑战,对展会申办形成更大压力;二是国际国内一流的品牌展会的缺乏,影响了我市会展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三是我市会展节庆活动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培育。

二、2011年会展经济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部署为指导,发挥城市比较优势和会展先发优势,深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会展业的跨越创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亚洲内陆会展名城”建设,加快“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发展步伐。2011年,全年计划举行会展节庆活动360个以上,会展产业直接收入增长20%,超过30亿元以上,拉动消费270亿元,5万平米以上展会8个,新申办展会10个以上。

(二)重点工作:

1、规划先导,全面提高“会展之都”建设水平。深化《成都建设“会展之都”课题》研究,按要求制定《成都市会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单项规划。主要确定成都会展的国际目标定位、重点发展领域和功能区、重点打造品牌和龙头企业、政策措施等。

2、以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为主线,加强自办品牌培育,办好承接展会。高起点策划并创办2个国际论坛;承办好全国糖酒会、全国书博会、全国药交会、全国药机会等;巩固并提升自办品牌会展节庆活动,自办展有西博会、家具展、汽车展、电子展、礼品展、鞋展等;节庆活动有美食节、购物节、桃花节、放水节等;论坛和会议有欧洽会、软洽会、新能源论坛、网商大会、化工新材料论坛、零售商大会、医学论坛、环境论坛、美食论坛、统筹城乡论坛等。

3、扩大招展引会网络,增强展会申办效果。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展会申办北京联络处工作,并联合部门和企业在上海、香港等地增设联络处。加强与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和国际支部驻京沪机构的联络,申办更多、更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探索创建国际大型展会申办基金,整合资源,加大申办资金投入。进一步细分会议市场,重点申办高端国际支部行业会议、企业年会、奖励旅游会议。同时,完善国际国内大型专业展会主办单位和关键人士的激励办法。

4、着眼国际会展市场,制定并实施会展业国际营销计划。以参加2011年上海世博会为重点,支部实施好成都市相关活动,开展好新一轮城市大营销。增加国内国外会展产业和项目推介频次,突出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和亚欧美等地的成都友好城市的推广。深化会展产业和会展项目季度新闻发布制度,及早定期向社会公布信息。会同宣传部门、展会举办机构,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

5、比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完善会展设施。对标国际会展之都法兰克福,立足我市的国际定位,合理规划布局会展场馆、会议设施、节庆举办场地,规划并推进2个大型展会集聚区(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非遗公园展览中心)、5个国际会议集中举办地、5个大型节庆活动举办地的相关建设任务。按照国际标准,用新技术、新材料改造现有会展设施,提高会展硬件的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水平。推动主要会展场地完善配套设施,特别是世纪城新会展中心的海洋公园和歌剧院。

6、夯实会展基础,加强会展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按国际惯例修订会展统计指标体系,为深入掌握产业发展状况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按会展产业链发展要求,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健全会展节庆活动项目库和包含展览企业、广告策划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信息的数据库。健全评估体系和会展服务招投标制度,引导会展企业走“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路子。加强成都会展网站、贸促网和展会专题网站建设。推动成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形成“学、研、用”统一的培养机制。将展会项目、企业引进和高层次会展人才引进相结合。全面实施“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成都全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轮训,并选送一批人员参加国际国内的专业培训。

经济工作计划总结(四篇)

2023年,面对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市会展业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紧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经济工作信息

  • 经济工作计划总结(四篇)
  • 经济工作计划总结(四篇)81人关注

    2023年,面对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市会展业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紧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 ...[更多]

  • 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十六篇)
  • 经济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十六篇)35人关注

    一、经济运行情况1——9月份,全乡经济运行总体态势不容乐观。完成工业产值 22221万元,其中规上产值8990万元,累计完成全年计划66.73%;规模工业效益同比下降10%;农业 ...[更多]

  • 县经济工作总结和计划(八篇)
  • 县经济工作总结和计划(八篇)18人关注

    xx年以来,**县经济局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学习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学习《党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