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初中语文年度工作总结怎么写 1000字
初中语文年度工作总结怎么写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1)、(2)班语文教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遵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和结合本科本班实际,按计划,按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
一、教育理论方面:
本学年来,我及时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灵活掌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写好教案。取长补短,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和讨论,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
6、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本学年我听课达20节以上,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目标。
三、教学成绩
和不足本学期x次单元考,成绩均较为突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科技节辅导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他人学习,争取进步。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诸多地方还有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的合作下,取得更好成绩。
第2篇 初中语文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2950字
初中语文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拓展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把与教材相关或相联系的一些课外内容引入课堂,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教材文章的内涵和意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规律,达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夯实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拓展教学行之有效,就必须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自己先“厚实”起来。“登泰山而小天下”、“教师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当然是认真地学习,广泛地博览,不断地积累。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之前,教师就要认真阅读《中国文学史》,必须充分了解杜甫一生经历的四个时期及创作特点:1、读书和壮游时期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祖国的壮丽山河。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充满浓厚的浪漫色彩,如《望岳》。2、长安十年时期杜甫困居长安10年,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朽,诗风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如《兵车行》等。3、战乱流离时期“安史之乱”,山河破碎、生活灾难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他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如《春望》、“三吏”、“三别”。4、漂泊西南时期(入蜀后的经历)待学生高中阶段再介绍。教师有这些知识做前提,才能把握好教材诗歌的内涵,才能很好地开展拓展教学在什么时候拓展、在哪里拓展、拓展什么内容。教学《奇妙的克隆》、《桥之美》等说明文时,教师更要博览课外书籍。如果教师不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把这些材料摆在那里,也很难做到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就不可能达到拓展教学的目的。二、熟悉教材要点,做好拓展的前提准备。新课标《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精美典范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语文拓展教学不能天马行空,任意而为。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应该紧密相连,课文分析与课外拓展必须密切相关,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师要熟悉教材要点,并且让学生领悟课文的情感、思路及写作技巧,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拓展教学。比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教师就必须先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了解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积极向上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盼春绘春赞春”的行文思路,领悟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语言特点,学习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巧妙构思。当这一切教学过程完成后,教师才可以由课文出发开展拓展教学。比如让学生学习“春草图”一段的特点,写一段“秋叶颂”,先写秋叶的形,从一片秋叶到秋叶全景;再写秋叶的神秋叶离开大树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大树对秋叶的呢喃细语,秋叶飘落大地时的思想情感等;然后写人们看到秋叶这种悲壮行为时的思索。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美感。这样一来,课文和生活联系了,学生肯定能写出来,也一定能写好,长期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如果教师不从已有的教材课文出发,平空布置学生写《秋叶颂》,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可能引起学生厌烦的情绪,就不可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由此可见,熟悉教材要点,运用好教材上的范文,是进行语文拓展教学的前提准备,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终南捷径。
三、明确拓展目的,有序施行拓展的过程。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每次拓展教学的目的都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叫学生看课外读物、查资料,要让学生懂得这次活动要读什么书、了解什么内容、怎样读。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查阅古往今来石拱桥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资料,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进而感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次拓展活动的目的就是掌握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培养搜集、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拓展过程也很明确。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桥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搜集、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自然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如《桃花源记》一文,教师适时补充《桃花源诗》和袁中道的《再游桃花源》,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其目的在于补充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见解。学生带着这个目的去比较探究,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在组织拓展教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适时有序合理地进行拓展。四、联系学生生活,丰富拓展的情感内容。
“生活有多宽阔,语文就有多宽阔”。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在开展拓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真切的生活,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教材与生活相融合的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理解、感悟去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去提高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比如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同在一片蓝天下”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屠格涅夫《乞丐》一文,分析屠格涅夫是如何关注平凡的小人物的,然后要求学生暂时撇开伟人、英雄、明星的身影,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带领同学们去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拾破烂的看看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学生与他们交谈、交往,达到彼此心灵的沟通。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去体验生活,发现真善美,揭露假恶丑,通过自己的眼光观察芸芸众生,去挖掘平凡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爱在我身边”的主题就自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语文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语文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才会不断地提高。
五、活跃学习氛围,培养自主拓展的学习习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语文的拓展教学活动是很感兴趣的,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性也很高,但普遍存在不会拓展、不知道怎样拓展的问题。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要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拓展学习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训练:1、每次拓展活动的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完成,使他们树立“我能学”的信心。2、在课堂的拓展活动评价中,多肯定学生的优点,树立他们的成就感,达到主动“想学”的目的。3、在日常训练中加强方法指导,有针对性地去完成一些具体拓展任务,逐步训练能力,达到“会学”的程度。4、持之以恒,加强督查,循序渐进地形成“坚持学”的习惯。
拓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常用且重要的一种方法,在开展拓展教学时要注意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应该科学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乃至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耳濡目染,不断熏陶,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
第3篇 2023年初中语文年度教学工作总结2000字 2050字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充实、战斗的xx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便于今后不断进步。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两个班(4班和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放松自己。而且本届学生基础相对来说非常薄弱,需要探索的东西多,教学任务繁重。但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学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向名师看齐,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二、教学方面
(一)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运用了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及最后答案,然后在让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作为小老师上台讲解,最后,我再为他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发现讨论--讲解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其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可刺激和较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调动了思维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2)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因此,我觉得讨论--讲解这一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倡导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
(3)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
教师通过新鲜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
(4)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处处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学习,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学伴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三、 教育方面
我曾经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22年班主任),时刻牢记“身正为范”的师训,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以身示范,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是师生,也是朋友,和学生一起努力搞好教与学,积极进取,使学生不只会学习,而且要做一个好人,这是我在语文课上一直在做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必须有大语文观念,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同现实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才符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注重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让学生在领略祖国悠久古代文化的同时,促成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健全人格的无形塑造。
四、努力方向
(1)进一步提高个人知识能力水平,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立足现在,扎实努力,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
(2)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采取具体措施,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长足进步。和学生多沟通,深入学生内心,发现问题,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4)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方面的优势,团结组内其他教师,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以上这些只是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不足,使我再学习、再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出色的表现!
第4篇 2023初中语文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2950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拓展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把与教材相关或相联系的一些课外内容引入课堂,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教材文章的内涵和意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规律,达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夯实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拓展教学行之有效,就必须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自己先“厚实”起来。“登泰山而小天下”、“教师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当然是认真地学习,广泛地博览,不断地积累。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之前,教师就要认真阅读《中国文学史》,必须充分了解杜甫一生经历的四个时期及创作特点:1、读书和壮游时期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祖国的壮丽山河。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充满浓厚的浪漫色彩,如《望岳》。2、长安十年时期杜甫困居长安10年,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朽,诗风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如《兵车行》等。3、战乱流离时期“安史之乱”,山河破碎、生活灾难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他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如《春望》、“三吏”、“三别”。4、漂泊西南时期(入蜀后的经历)待学生高中阶段再介绍。教师有这些知识做前提,才能把握好教材诗歌的内涵,才能很好地开展拓展教学在什么时候拓展、在哪里拓展、拓展什么内容。教学《奇妙的克隆》、《桥之美》等说明文时,教师更要博览课外书籍。如果教师不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把这些材料摆在那里,也很难做到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就不可能达到拓展教学的目的。二、熟悉教材要点,做好拓展的前提准备。新课标《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精美典范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语文拓展教学不能天马行空,任意而为。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应该紧密相连,课文分析与课外拓展必须密切相关,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师要熟悉教材要点,并且让学生领悟课文的情感、思路及写作技巧,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拓展教学。比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教师就必须先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了解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积极向上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盼春绘春赞春”的行文思路,领悟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语言特点,学习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巧妙构思。当这一切教学过程完成后,教师才可以由课文出发开展拓展教学。比如让学生学习“春草图”一段的特点,写一段“秋叶颂”,先写秋叶的形,从一片秋叶到秋叶全景;再写秋叶的神秋叶离开大树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大树对秋叶的呢喃细语,秋叶飘落大地时的思想情感等;然后写人们看到秋叶这种悲壮行为时的思索。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美感。这样一来,课文和生活联系了,学生肯定能写出来,也一定能写好,长期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如果教师不从已有的教材课文出发,平空布置学生写《秋叶颂》,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可能引起学生厌烦的情绪,就不可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由此可见,熟悉教材要点,运用好教材上的范文,是进行语文拓展教学的前提准备,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终南捷径。
三、明确拓展目的,有序施行拓展的过程。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每次拓展教学的目的都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叫学生看课外读物、查资料,要让学生懂得这次活动要读什么书、了解什么内容、怎样读。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查阅古往今来石拱桥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资料,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进而感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次拓展活动的目的就是掌握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培养搜集、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拓展过程也很明确。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桥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搜集、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自然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如《桃花源记》一文,教师适时补充《桃花源诗》和袁中道的《再游桃花源》,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其目的在于补充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见解。学生带着这个目的去比较探究,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在组织拓展教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适时有序合理地进行拓展。四、联系学生生活,丰富拓展的情感内容。
“生活有多宽阔,语文就有多宽阔”。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在开展拓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真切的生活,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教材与生活相融合的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理解、感悟去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去提高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比如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同在一片蓝天下”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屠格涅夫《乞丐》一文,分析屠格涅夫是如何关注平凡的小人物的,然后要求学生暂时撇开伟人、英雄、明星的身影,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带领同学们去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拾破烂的看看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学生与他们交谈、交往,达到彼此心灵的沟通。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去体验生活,发现真善美,揭露假恶丑,通过自己的眼光观察芸芸众生,去挖掘平凡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爱在我身边”的主题就自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语文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语文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才会不断地提高。
五、活跃学习氛围,培养自主拓展的学习习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语文的拓展教学活动是很感兴趣的,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性也很高,但普遍存在不会拓展、不知道怎样拓展的问题。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要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拓展学习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训练:1、每次拓展活动的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完成,使他们树立“我能学”的信心。2、在课堂的拓展活动评价中,多肯定学生的优点,树立他们的成就感,达到主动“想学”的目的。3、在日常训练中加强方法指导,有针对性地去完成一些具体拓展任务,逐步训练能力,达到“会学”的程度。4、持之以恒,加强督查,循序渐进地形成“坚持学”的习惯。
拓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常用且重要的一种方法,在开展拓展教学时要注意和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应该科学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乃至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耳濡目染,不断熏陶,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