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农村工作建设总结(四篇)

发布时间:2023-04-21 19:39:07 查看人数:70

农村工作建设总结

【第1篇 某乡新路新策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

某某乡位于某某城东南,乡政府驻地距城区5公里,属典型的农业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麒麟区粮食主产乡之一。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65个村民小组、84个自然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42886人,农业总人口41775人,占97.4%;有农户10192户,农村劳动力总数22559人。对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不灵、覆盖面不广的问题,我们采取乡外建立稳定的信息平台和乡内建立劳务档案两条措施,健全了乡、村、组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转移输出。通过二、三产业“带”,龙头企业“引”,劳力输出“送”,三管齐下,拓宽劳动力输移空间,畅通农户增收致富渠道。今年上半年,全乡转移劳动力5400人,人均收入2800元,实现劳务收入1512万元。四是传统种养殖保值增收。目前,全乡花卉面积已发展到515亩,露地蔬菜1071亩,慈菇、茭瓜、莲藕等水生蔬菜3600亩,种植业人均增收40元。全乡肉禽出栏48.8万只,生猪出栏54605头,仔猪出栏15万头,商品鱼产量1860吨,其中名特优稀水产品总产量达450吨。今年1—7月,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8332万元,同比增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87元,同比增11%。

三、以乡风文明为重点,让新风树起来。

一是教育优先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近年来,全乡累计投资1146万元完成了9所小学的危改工程和乡二中教学楼、学生宿舍建设及校园的绿化美化,全乡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成果已连续21年保持全区乡镇第一的好成绩。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风尚。全乡共创“十星级文明户”1022户,占全乡总户数的9.6%;创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小城镇1个、区级新型文明村4个。有4个村委会、11个村组建起了老年人活动室,有7个村、组建起了文化广场。完成了平江街绿化美化、乡政府大院、国土资源所、水务所、派出所、交警中队的改造工程和乡司法所办公楼、卫生院门诊大楼、乡敬老院建设,营造了聚集人气、吸纳财气、提升旺气的优良环境。三是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和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两年一度的全乡农民文艺汇演,农民自发组建的文艺宣传队现已发展到17支,农村文化个体户6户,他们常年开展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0个村委会都建立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购买了科技书籍,建起了村级科普书库,供村民茶余饭后阅读。四是 “两校进村”活动培育新型农民。通过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党员素质教育工程”、“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新农民。截止2023年7月,全乡共举办农业科技、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劳务技能等各类农民培训班,举办各类培训班40期112场次,培训农民7000余人次。目前,全乡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力都基本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四、以村容整洁为形象,让环境美起来。

一是农业水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乡累计投入资金1237.9万元,投工投劳302.2万个,完成水利工程358件,沟渠179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平方公里。二是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我们将村容镇貌建设标准细化为“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在全面开展“四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三改”(改水、改厕、改路)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生活设施和村庄美化等配套建设。积极推行“猪―沼―果(菜、渔)”生态农业模式,户用沼气池已达1200余个,有的地方还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积极搞好村庄绿化,发展庭院经济,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突出以自然村规划及整治为重点,根据村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从村庄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努力形成自然和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和田园农庄。到目前,全乡硬化村内道路70余万平方米,粉墙54000余平方米,建公厕274个,拆除旧房122间7300平方米,绿化村内道路21000平方米,群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生态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加大“省级生态环境乡”的创建力度,封山育林1000亩,完成四旁植树22万株,绿化美化曲鸡、沾潦、石喇至大寺绿色干道18公里,全乡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五、以管理民主为基础,让堡垒强起来。

一是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开展“三培养”工作,实现“能人”治村。目前,全乡10名村党总支书记中,有6人是个体老板;每年坚持开展1—2次干部教育培训,并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帮助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强化《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情况,落实党员群众在民主决策和管理中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以“百村”试点为契机,围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收型、产业互动型”四型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路子。二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全面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给无职党员明任务、压担子,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参与热情,树立农村党员的良好形象;认真落实党员结对扶贫和“三联系”制度。近年来,共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政治生日、发展党员公示制、

【第2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__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在__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的2.2%,但“小比例却是大问题”。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看,难点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三农”的地位作用看,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地域,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从现实条件看,__人均gdp达到6400美元,完全有可能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们把推进农村建设作为整个__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同时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村调整优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对万户农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的若干意见》、《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的意见》、《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意见》五个文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2005年、2007年、2010年新农村建设的阶段目标,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覆盖全市的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九个分区规划和农村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勾画了__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第三,要坚持用统筹办法,系统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兴农之路不在农”,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建设新农村。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富民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五个体系建设。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在城乡同步推进了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公路建设实现所有乡镇的车辆30分钟驶上高速公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2%。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3篇 农业机械化建设总结-农村工作总结

农业机械化建设总结-农村工作总结

我乡是全县的农业大乡,多年来群众一直以农业生产为增收主渠道。因此,乡党委、政府在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全乡实施大面积农业机械化也做了较多有益的探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处山区,大面积实施农业机械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战海乡农业机械化现状

战海乡位于__县东北部,距县城78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全乡平均海拔1800米,属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全乡现辖13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总户数4262户,总人口11556人。全乡总耕地面积58497亩,其中可实施机械耕作作业的耕地38000亩(水浇地23000亩,坡耕地15000亩),目前全乡拥有小型拖拉机、三轮车3580辆,小型配套农机具(播种机、犁、铺薄膜机等)5000套。我乡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战海乡位于坝上东部山区,地形不平,多坡地,且分散,不易进行机械化作业。

二是全乡拥有的农业机械还是传统或小型的耕种机械,且数量少,部分家庭因资金困难一直没有购买。

三是近些年出外务工人员增多,也导致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减少,影响了全乡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的提高。

三、建议和对策

一是结合秋季农田基本建设,加大梯田建设力度,组织全乡大力实施“坡改平”工程,把不能进行机械化操作的山坡地修整为相对平地。

二是支持和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使全乡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三是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利用不易进行机械化操作的25度以上坡耕地大力实施“一退双还”工程或引导农民人工种草,发展草业,既可以保护全乡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第4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经验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__市大力推进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__实际的“三农”工作新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2005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将超过_000亿元,经济总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_000元,位居__省前列。

一、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

农村工作建设总结(四篇)

某某乡位于某某城东南,乡政府驻地距城区5公里,属典型的农业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麒麟区粮食主产乡之一。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65个村民小组、84个自然村,总面积64平方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农村工作信息

  •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十六篇)
  •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十六篇)98人关注

    各位领导,各位村民:br 在经过了风调雨顺的一年后,我们县的农业经过了一年的丰收,可以说今年的农村工作十分的顺利,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成果,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 ...[更多]

  • 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总结(四篇)
  • 农村工作办公室工作总结(四篇)97人关注

    上半年,农村工作办公室人员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了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一)村庄环境 ...[更多]

  • 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三篇)
  • 建设新农村工作总结(三篇)95人关注

    xx县地方税务局“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学习宣讲活动总结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我局第一党支部书记xx同志带领办公室xx、回龙支部书记xx、xx同志组成宣 ...[更多]

  •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工作总结(三篇)
  •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工作总结(三篇)92人关注

    鸭塘铺乡辖19个村,344个村民小组,7834户,人口3.2万。全乡总面积76.5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0722亩(水田28888亩,旱土1834亩),林地面积10015亩。XX年是我乡推动现代农业,加快 ...[更多]

  • 进农村工作总结(九篇)
  • 进农村工作总结(九篇)86人关注

    近年来,板桥村在大力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采取多举措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带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 ...[更多]

  • 2023年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九篇
  • 2023年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九篇86人关注

    2024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 ...[更多]

  •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三篇)
  •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三篇)84人关注

    鸭塘铺乡辖19个村,344个村民小组,7834户,人口3.2万。全乡总面积76.5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0722亩(水田28888亩,旱土1834亩),林地面积10015亩。XX年是我乡推动现代农业,加快 ...[更多]

  • 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十六篇)
  • 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十六篇)81人关注

    2023年上半年,xx乡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农办、新农办以及市农口各局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能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更多]

  • 乡镇新农村工作总结(十一篇)
  • 乡镇新农村工作总结(十一篇)77人关注

    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 ...[更多]

  • 到农村工作总结(三篇)
  • 到农村工作总结(三篇)76人关注

    毕业总结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总结××年××月我通过××省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考试,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工作单位是××县××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