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党支部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总结
我们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进行了讨论。现总结如下:
一、《决定》基本上阐明了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它的重要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和谐社会还应具备两方面:找范文
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然的发挥;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当个人遇到困难时,整个社会至少有很多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政府的救济。)提供帮助。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相体谅。
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人,应该有强烈的环境意识,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现状: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2、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目标任务
简而言之就是法制、分配、就业社保、公共管理、国民素质、资源等方面。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具体部署:
一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三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四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五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2篇 学习讨论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总结
学习讨论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总结
学习讨论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总结
党支部学习讨论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总结
20__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我们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进行了讨论。现总结如下:
一、《决定》基本上阐明了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它的重要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和谐社会还应具备两方面: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然的发挥;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当个人遇到困难时,整个社会至少有很多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政府的救济。)提供帮助。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人,应该有强烈的环境意识,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现状: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2、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目标任务简而言之就是法制、分配、就业社保、公共管理、国民素质、资源等方面。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具体部署:
一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三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四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五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从我们自身出发,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而这一点又是必然的,否则既不能推动和谐社会理念的落实,更不能保障和谐社会已有的建设成果。
1、 “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大环境对其中个体的态度、认知、行为等众多方面均有很大影响。社会的整体和谐,不仅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有效减少群体偏见的产生,更好地实行社会规范,而且能提高个体的社会认同,形成高水平的依恋风格,进而促进大量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使社会和谐水平不断上升。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全会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9大目标和任务,对构建和谐社会作5方面部署。这对我国现今和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指导作用。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应该跟着党走,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培养自己个方面的能力,以优异的自我而为中国的改革与创新而努力奋斗。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使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在校园的形成。培养创造力。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各项资源。
2、加强改革,促进体制创新一直是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我们所做出的努力。比如,现在正进行着的邮政改革,新邮政法草案是否能通过;中国的金融改革,各大银行不良资本的处理究竟带来了多少收益;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该如何发展传统工业,如纺织;国家物价局的介入使得白糖价格忽高忽低,糖农该何去何从……所有这些既有成绩,也存在问题,我们不能丧失了信心,但同时也不能为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毕竟我们的经济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与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政治改革似乎不是那么跟得上经济改革的脚步,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令我们心寒的现象。屡治不绝的腐败现象一直是阻碍中国各方面发展的一个毒瘤。这其中有体制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我们的公务员们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时,是否能把持住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服务于党和人民的社会的公仆,该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同时,党和国家在惩治腐败上也加大了力度,下了决心。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被撤职双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的举动正表明了党和国家鲜明而坚定的惩治腐败的态度。我们没有理由不期待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面临时代的考验,我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所谓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此,就必须做好“五个统筹”:即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和谐统筹、人与自然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而五个统筹中,经济社会和谐统筹又是重中之重。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在这一点上,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中国将要怎么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面临着什么。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的以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党并没有忘记当初的那个问题。下一步要怎么发展?要公平地和谐发展。回顾我们富起来的这条建设道路,其实走得并没有当初想象中的那么完善。邓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的观点是深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影响。“富起来”并不是一个财富转移的过程,而是一个财富创造的过程。也就说,我们的社会发展不应该是“让一部分人先穷一下,把钱交给另一部分人,让他们来富起来”,而是说所有的人的财富都不变,但是敢于改革、能够改革的人再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个人财富,同样也是社会的总体财富。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发展模式是理想化了。除了财富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对财富转移,比如说灰黑色的“第一桶金”,最主要的是,在当时继续社会财富累积总值的状态下,国家制度是无法保证社会各个层次之间的距离不被gdp等等数据性财富指标来开距离。只是,站在现在提倡“社会公平”的角度看,之前的种种只能够说是小部分人的偏离,是改革的副产品。而且,我们也已经渐渐地充分意识到了,只有“效率优先”之后才可能“兼顾公平”。公平是一定部能够丢的。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党和国家的决策层在当前物质基础积累相对稳定充分的情况下,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制度保证社会公平以求社会和谐,这是英明的;而且,我们相信之前的这些改革成就会对之后的发展起到坚实的奠基作用。所以说,“立足当前”才能“展望未来”。
【第3篇 党支部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报告总结
20__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
我们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进行了讨论。现总结如下:
一、《决定》基本上阐明了两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它的重要性。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和谐社会还应具备两方面:
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然的发挥;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当个人遇到困难时,整个社会至少有很多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政府的救济。)提供帮助。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相体谅。
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人,应该有强烈的环境意识,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现状: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2、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目标任务
简而言之就是法制、分配、就业社保、公共管理、国民素质、资源等方面。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具体部署:
一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三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四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五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从我们自身出发,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
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而这一点又是必然的,否则既不能推动和谐社会理念的落实,更不能保障和谐社会已有的建设成果。
1、“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大环境对其中个体的态度、认知、行为等众多方面均有很大影响。社会的整体和谐,不仅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有效减少群体偏见的产生,更好地实行社会规范,而且能提高个体的社会认同,形成高水平的依恋风格,进而促进大量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使社会和谐水平不断上升。
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全会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9大目标和任务,对构建和谐社会作5方面部署。这对我国现今和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指导作用。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应该跟着党走,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培养自己个方面的能力,以优异的自我而为中国的改革与创新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使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在校园的形成。培养创造力。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各项资源。
2、加强改革,促进体制创新一直是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我们所做出的努力。比如,现在正进行着的邮政改革,新邮政法草案是否能通过;中国的金融改革,各大银行不良资本的处理究竟带来了多少收益;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该如何发展传统工业,如纺织;国家物价局的介入使得白糖价格忽高忽低,糖农该何去何从……所有这些既有成绩,也存在问题,我们不能丧失了信心,但同时也不能为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毕竟我们的经济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与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政治改革似乎不是那么跟得上经济改革的脚步,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令我们心寒的现象。屡治不绝的腐败现象一直是阻碍中国各方面发展的一个毒瘤。这其中有体制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我们的公务员们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时,是否能把持住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服务于党和人民的社会的公仆,该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同时,党和国家在惩治腐败上也加大了力度,下了决心。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被撤职双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的举动正表明了党和国家鲜明而坚定的惩治腐败的态度。我们没有理由不期待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面临时代的考验,我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所谓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此,就必须做好“五个统筹”:即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和谐统筹、人与自然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而五个统筹中,经济社会和谐统筹又是重中之重。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在这一点上,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中国将要怎么发展?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面临着什么。
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的以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党并没有忘记当初的那个问题。下一步要怎么发展?要公平地和谐发展。
回顾我们富起来的这条建设道路,其实走得并没有当初想象中的那么完善。邓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的观点是深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影响。“富起来”并不是一个财富转移的过程,而是一个财富创造的过程。也就说,我们的社会发展不应该是“让一部分人先穷一下,把钱交给另一部分人,让他们来富起来”,而是说所有的人的财富都不变,但是敢于改革、能够改革的人再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个人财富,同样也是社会的总体财富。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发展模式是理想化了。除了财富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对财富转移,比如说灰黑色的“第一桶金”,最主要的是,在当时继续社会财富累积总值的状态下,国家制度是无法保证社会各个层次之间的距离不被gdp等等数据性财富指标来开距离。只是,站在现在提倡“社会公平”的角度看,之前的种种只能够说是小部分人的偏离,是改革的副产品。而且,我们也已经渐渐地充分意识到了,只有“效率优先”之后才可能“兼顾公平”。公平是一定部能够丢的。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党和国家的决策层在当前物质基础积累相对稳定充分的情况下,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制度保证社会公平以求社会和谐,这是英明的;而且,我们相信之前的这些改革成就会对之后的发展起到坚实的奠基作用。所以说,“立足当前”才能“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