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 > 总结大全 > 总结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6)工作总结 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21 15:36:01 查看人数:84

市政府工作报告(6)工作总结

第1篇 市政府工作报告6工作总结 95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_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_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全_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战胜了比预料多的困难,取得了比预料大的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8.96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36.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0亿元,分别增长18.2%和2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93亿元,增长16.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2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3元,实际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8077元,实际增长12.3%;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3.92‰。县人大批准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全面实现,50项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也已完成或基本完成。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5.9%。大田亩均产值3050元,增长8.9%。农产品加工值率由上年的1.2?1提高到1.25?1。新增外拓农业基地40.6万亩。土地二轮承包完善工作顺利完成。工业经济快中趋好。完成工业投入106.50亿元,增长24.3%;非纺产业投入比重上升10.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1100.81亿元,增长27.8%。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258.90亿元,增长27.3%。3家企业成功上市。纺织业网络化制造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品牌争创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只商标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成功举办了“纺博会”、“纺织峰会”和“兰博会”。汽车交易市场、笛扬路商业步行街等建成开业。华联国际商贸城二期基本建成,中国轻纺城市场升级改造一期、大型企业总部建设进展顺利。旅游总收入19.16亿元,增长15.3%。轻纺城市场成交额258.20亿元,增长5%。信用联社改制顺利完成。供销社体制得到创新。开放型经济难中有进。完成自营出口32.16亿美元,增长35.9%,绝对额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37%,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滨海工业区和柯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全县实现合同利用外资4.54亿美元,增长26%;实到外资2.51亿美元,增长9.1%。新设境外窗口28家。

城乡建设呈现新貌。完成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64.43亿元。裕民东路等城区十路十二桥竣工通车,群贤路等综合改造基本完成,兴华路等十条市政道路建设全面启动,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明珠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给排水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实施道路洁净、畅通工程,古运河整治、新开河二期建设等基本完工,新增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杭甬运河绍兴县段一期、柯袍快速干线一期、绍大线综合改造、杭衢高速公路连接线一期和山区五路等工程相继完工。通村公路通达率和硬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两个百分之百,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村村通公交”目标提前实现。生态县建设全面启动,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再次荣获全省水利“大禹杯”金奖。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6.7%,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以“七艺节”为契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型农村广播发展工程有序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村级分配网改造全面完成。一批文史档案书籍整理出版。西藏民族中学落成开学,鉴湖中学新建和职教中心扩建等工程相继完工,财政性教育投入资金达到5.13亿元,增长40.7%。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2.5%,高考上线率达到98.3%。净增各类人才4182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5%。国土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民政、统计、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老干部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人民生活加快改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202个,3829人实现了再就业。实行按计税工资征缴养老保险金,参保人员15.8万人。工伤保险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参保人员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4.2%。13.2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8.1%。安置房交付使用6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77万平方米。50%的村开设了便民放心店。85%的群众用上了统一标准的自来水。

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平安柯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司法调解工作得到加强,一大批社会矛盾得到化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突出科技强警,注重治安防控,坚持“严打”整治,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社会继续保持了和谐稳定。深化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反腐__工作深入开展。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许可事项,推进三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试行人大代表旁听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探索更好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新路。

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在县委的领导下,迎难而上,扎实苦干的结果。作为政府,最主要的就是始终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致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年”和“外贸转型年”活动为抓手,推进经济在科学发展中平稳较快增长。围绕农民增收,免征种养业农业税,扶持粮食生产,以现代农业新理念加快发展加工农业和休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制订发展规划,实施重点项目,推进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推进“染整革命”,扶持服装家纺业,加快发展非纺业。主动适应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引导企业提高出口效益,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大张旗鼓开展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活动,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开展科技对接,加强科技攻关,实施品牌战略,倡导管理创新,鼓励企业上市、并购和重组。充分发挥滨海工业区、柯桥经济开发区作用,完善基础配套,改进招商工作,促进发展的空间更集中、项目更优选、投入更有效。

致力城乡统筹。以“城建形象年”活动为载体,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突出规划引导,编制出台“一主三副两群四十个中心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和南部山区发展总体规划。突出以城带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双十工程”,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制度创新,推进农村“三有一化”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建立山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财政对山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突出资源保护,编制矿山资源开采规划,切实依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致力社会进步。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和文化村创建活动。注重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教育网点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办学经费投入,积极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实施山区四镇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切实解决来绍创业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完善传染病疫情网上直报制度,积极构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落实联村医生责任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围绕依法行政和建设“平安柯桥”,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致力民生改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倾听民意,把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利益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探索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围绕消费安全,实施食品药品饮用水放心工程,推进“三网一制度”建设,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开展“城中村”、“园中村”等改造和移民下山工作,努力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在巩固五大基本保险的同时,深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两年以来,特别是过去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到,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顺势应时,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务实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真心真意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必须提高效能,增强时间上的紧迫感、发展上的落后感和责任上的压力感,强化行政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意识,努力锤炼作决策、抓落实的能力。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方面,增长方式仍较粗放,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继续和wto后过渡期的新形势下,低成本竞争优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导产业赢利能力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经济结构层次较低,纺织业内部结构单一,非纺产业比重不大,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要素供给不足与利用率不高的矛盾仍很突出,企业用工特别是服装企业熟练工紧缺。城乡建设方面,城市功能培育力度欠大,化解拆迁难题的办法不多,部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城乡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还在拉大;农村环境的脏乱问题仍较严重;水生态的保护建设亟待加强。社会稳定方面,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加大,侵财性案件呈上升势头,赴省去京上访时有发生,安全事故隐患不少。人民生活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继续拉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职能转变的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完全到位;公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公务人员事业心责任性有所淡化,心态浮躁,办事拖沓,怕得罪人;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现象仍有发生。

我们一定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着力予以解决。

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

各位代表!绍兴县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的加速转型期、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期和矛盾凸现的严峻考验期,这是挑战,更是机遇;绍兴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正面临一道高起点发展中的“坎子”,奋力跨过这道“坎子”,就可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继续坚持“保强争优,统筹发展”工作主题,紧紧围绕“调优经济结构,加快城乡统筹,促进社会进步,更重民生改善”工作主线,扎实开展“结构升级攻坚年”、“外贸转型强化年”、“城市功能建设年”和“全面改革推进年”活动,以充满必胜的信念和愈难弥坚的斗志,负重奋进,善作善成,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建议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5‰以内。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质量。

以提高经济质量为中心,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各大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培育发展税源经济,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下定决心,锲而不舍,做高做精纺织业,做大做强非纺业,厉行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促进服装、家纺和非纺增量提质,印染减量提质,织造控量提质,化纤稳量提质,着力优化行业结构。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创建和营销工作,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鼓励开展并购重组和上市工作,促进资本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坚持扶大与育小并举,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着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主战场作用,集约要素供给,加强设施配套,调整投入方向,加快投入产出,着力优化投入空间结构。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细化规划,出台政策,加快构建“一主三副”、覆盖城乡的商贸服务业体系。按照“与促进市场升级、促进消费、促进城乡统筹、打造‘两大中心’相结合”的总体要求,以轻纺城市场改造升级为重点,以高档宾馆饭店建设等重点配套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人口集聚度,巩固提升市场、餐饮、旅游等传统商贸业,加快发展物流、娱乐、会展、连锁经营、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政策,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巩固拓展县外粮食基地,确保粮食市场稳定。科学规划,加强激励,促进农庄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继续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园区建设的新突破。注重特色,培育品牌,促进加工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推进外贸转型,引导鼓励企业在巩固做优一般贸易的同时,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大力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非纺产品和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努力开辟国际主流市场;做好应对反倾销等工作;重视关键设备、原辅材料、人才和技术的引进。突出选商选资,改进招商方式,着重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非纺产业项目,努力实现利用外资内资规模、质量和水平的新突破。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加强对境外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围绕结构调整的重点,继续整合和优化配置政策资源,重点支持纺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建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基础的非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科技对接,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努力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

着力缓解要素制约。继续探索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深化集约用地“十法”,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严格落实“双控”指标,积极争取“戴帽”指标,推进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着力缓解土地要素制约。加快推进电力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有序用电,充分挖掘电力资源,着力缓解电力要素制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引导企业拓展融资空间,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落户我县,着力缓解资金要素制约。

企业家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是调优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的主力军。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造浓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氛围。要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努力激发他们办好企业、壮大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他们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保护环境、关爱职工、热心公益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加快城乡统筹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迁址建城”五周年为契机,以基本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为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强城市建设,加快以城带乡,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构筑城乡互动共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着力培育城市功能。完善柯北新城道路系统,促进城区路网沟通。推进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推行垃圾袋装化,提高污水和垃圾的收集率。加快推进城区商贸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鉴湖—柯岩旅游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扎实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宾馆等功能项目的建设。把握土地政策,降低商务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等改造,进一步缓解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强引导和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开展城区违章建筑、交通秩序、流动摊贩、马路市场和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推进“三大副城”建设。加快滨海工业区市政、管理、社会事业等设施的配套建设,确保一期区块初步建成,商贸核心区块初具规模。加快钱杨副城整合步伐,争取在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实施平水副城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主动接受市区辐射,更好集聚山区要素。

促进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发展。突出环境整治和设施配套,继续扎实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巩固提高“村村通公交”水平,努力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针对山区实际,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展家庭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移民下山,扎实推进小流域治理,基本实现山区群众饮上洁净自来水的目标。

切实加强资源生态保护工作。以珍视稽山鉴水、保护“真山真水”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建设。认真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切实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管。推进废弃矿山石料场的复绿和利用工作。以城市、集镇、村庄和路河沿线等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植树活动。规划启动县级垃圾处理工程。加强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加强水源、水系、水质保护。积极推行中水回用。深入持久开展“清水河道”建设工程,力争今年有一个良好的开头,确保三年目标的圆满实现。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扎实深化“文化大县”创建工作,全面提高社会事业的效益和水平,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新支撑,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新环境。

抓引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大力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突出整合提高,巩固面上“双建设、双整治”成果。树立典型,提高质量,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发展造势和思想引导。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造氛围,推进文化事业。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使用管理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明珠文化广场。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广播的全覆盖。以文艺调演为抓手,丰富和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继续大力整顿网吧、电子游戏、音像制品等文化市场。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推进以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文化传统的继承弘扬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工作。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提素质,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名优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学前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促进职业、成人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教育网点调整,深入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活动。

促深化,推进卫生和人口与计生事业。坚持“让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卫生工作总思路。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调低起报点,扩大受益面,创新缴费方式,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卫生事业。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

四、全力改善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以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一步做好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城乡居民就业。以被征地农民、山区农民、转岗职工、困难群众和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工作对象,以就业培训和就业推介为主要工作手段,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纠纷调处为重点,工资兑现为标准,进一步健全欠薪预警长效机制,妥善调处劳动争议案件,切实加强劳动管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三有一化”改革,全面落实“即征即保”政策。坚持按工资总额征缴养老金的制度,以应保未保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巩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推进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两费合征、两保合一。继续推进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认真做好因病致贫、因残失业、因灾受困人员的救助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

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下移工作重心,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探索治安防控新路,加快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和恶意偷漏税、逃废债务及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工作机构,严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重视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教育群众。严格要求,依法保护,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依法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落实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做好村委会换届工作。进一步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规范工作,全面推进“三网一制度”建设,确保食品药品等消费安全。

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工作的总体安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抓好50项事关我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逐步使重点工作落实和实事工程建设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目标。我们将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广大公务人员的教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牢固的群众观,继续按照建设法治型、开放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职能转变。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法,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规划体制改革,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统筹的理念,搞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严格依法征税,推进税负公平,做到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公共财政;认真落实新一轮县镇财政体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深化统计改革,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加强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高质量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进一步探索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最大限度地实行政务公开。坚决贯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更好接受监督。

坚持求真务实,切实改进作风。致力倡导尊重群众、顺应规律,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吃苦耐劳、敢于胜利的工作精神;合力养成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以身作则、各司其职的工作风格;努力营造勤奋学习、积极探索,民主团结、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全力提高驾驭复杂局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尽力完成一切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工作任务。

坚持标本兼治,自觉清廉从政。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依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健全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强化监察、财政和审计等行政执法监督,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审计监察力度,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增强“过紧日子”的意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集中财力搞建设,集中物力谋民利。

各位代表!发展才有发言权,落实才能真发展。身处关键时期的关键之年和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目标的承上启下之年,我们心潮澎湃,激情燃烧。我们全体政府组成人员首先是领导人员,一定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公仆形象出现在绍兴人民面前,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干好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____的____周围,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务求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更高水平上的新跨越,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市政府工作报告(6)

第2篇 市政府工作报告4工作总结 133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

一、200_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 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推进“两 个率先”,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积极化解“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 影响,不断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胜利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 项目标任务。实现全市生产总值475.06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9.9%;财政 收入66.9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61亿元,分别增长55.5%和45 .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11亿元,增长56.5%。全市经济和各项社 会事业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21.98亿元 ,比上年 增长36.2%。实现工商入库税收50.03亿元,工业用电77.23亿千瓦时,分别 增长33.1%和34.7%。完成工业利税总额72.79亿元,利润41.75亿元, 分别增长38.2%和39%。十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的48.8% 和47.2%,沙钢集团产品销售达到203亿元,成为苏锡常地区首家年销售超200亿 元的企业。全市完成工业投入142.02亿元,增长67.1%。总投资30.7亿元的 十大竣工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总投资35.4亿元的十大开工项目全部开工。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1只,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 家、省级企业技术 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5只。品牌战略深入实施。4只产 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6只产品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资本经营扎实推进。 “华芳纺织”成为我市首家在国内a股市场直接上市的企业。个私经济发展迅猛。新办私营 企业2531家,注册资本30.17亿元;新办个体工商户7041户,注册资本3.2 2亿元;利用外地民资25.43亿元,完成投入26.46亿元;个私经济入库税收14 .07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28.1%。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批办三资企业231家,实现注册外资11.87亿美元 ,比上年 增长135%,到帐外资6.02亿美元,增长24.9%。保税区、省级开发区、沿江开 发区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分别占全市的40.9%和54.9%,杨舍、凤凰等2个镇注册 外资超1亿美元。全市共批办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73只,比上年翻一番。完成进出口总额 51.38亿美元,其中出口19.71亿美元,分别增长74.2%和37.9%。国泰 国际集团出口9.28亿美元,连续3年位居江苏省级外贸集团首位,并成为全市第二家年 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企业。外经合作继续拓展,劳务输出总量在苏州保持领先。以港 兴市战略深入实施。港口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口岸大通关工程顺利启动。各涉外单位紧密 配合,通力合作,完成海关关税和代征税77.02亿元、出入境检验检疫货值43.6亿 美元,查验到港国际航行船舶2668艘次。载体建设力度加大,各类资源进一步整合集聚 ,初步构筑了“三区”和各专业园区互补合作、联动开发的新格局,形成了对外招商的整体 优势。积极推进沿江开发,沿江临港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临港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份额 越来越高。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粮食总产21.63万吨,水稻单产和皮棉亩产分别 达573 .8公斤和74.9公斤,多种经营总收入50.38亿元。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花 木、果树、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农产品质量建设步伐加快。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15个、无公害农产品19只,完成各类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检测23.3万批 次。农业招商引资和产业化经营取得进展。利用各类资本7.1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9 家,累计95家,订单农业面积超过2.1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1万人。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不断加强。投入1.18亿元建成一干河枢纽、十字港节制闸等一批长江防洪工程, 开挖疏浚四级河道1907条计798公里,完成水利总土方583.7万方。新增各类中 型农机具47台(套),整理土地1.05万亩。

——服务业活力增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物流 业发展加快,实现业务总收入26亿元。张家港口岸完成货物吞吐量4512.6万吨,集 装箱运量24.74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22%。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总 数达到106家,完成交易额235.54亿元。保税区化工品市场交易额达到103亿元 ,液体化工品交易额位居华东地区首位。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3.57亿元,增长15.4%。住房、汽车、通信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共销售各类商品房 100.43万平方米计18.21亿元,新增私家车7848辆,实现通信业务总收入9 .09亿元。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建成了全国首家江岛型水上高尔夫球场。金融业快速发展 ,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40.12亿元和397.57亿元,比年初增长105.3 8亿元和138.6亿元。金港投资担保公司共为各类中小企业和农村种养殖大户提供贷款 担保2.75亿元。

——城市建设全面拓展。行政区划调整平稳实施,全市建制镇由19个调减为8个 ,初步形 成了“一城四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按照城市未来发展要求,修编城 市总体规划和多项专业规划。市域交通路网建设进展顺利。金港大道、江海中路建成通车, 沿江高速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港丰公路、东南二环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新 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暨阳湖生态园区开发稳步推进,城西新区建设开始启动。城市功能日趋 完善。第二污水处理厂、东西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如期完成,东区供水复线工程贯通投运。 新建改造11条市政道路,完成了世纪广场、文化广场、街心公园等重点区域的夜景灯光工 程。园林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新增各类绿地1.9万亩,市区绿地率36.5%,绿化覆盖 率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城乡大环 境整治向纵深推进,城市管理不断加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经营有序推进 。共拍卖土地85宗计2373.6亩,实现土地收益5.46亿元。制定出台了《张家港 市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统一规范了农村房屋的拆迁。全市共报建工程项目7 20项,新开工面积625万平方米,完成建筑施工面积410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0元,比上年增长20 .2%;农民人均纯收入6943元,增长11.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41万 元,增长13.7%。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就业岗位3.7万个,3989名失 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74023名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 8459名企业职工办理了农保转城保手续,市财政拨款500万元,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税实行市镇代缴,全年实现农民减负总 额达到3177万元。扶贫济困工作成效明显。市财政拨款5020万元,用于贫困户住房 帮建、农村危桥改造、受灾群众安置、贫困子女助学、大病医疗补助等,低收入和特困群众 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市上下群策群力, 群防群控 ,取得了抗非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年初确定的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再就业援助、法律援 助、纯农民养老保险、市区成片林、村组河道疏浚、危桥整治、金港大道改造、小灵通无线 市话、经济适用房等工程顺利竣工,其它工程正按计划抓紧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突破, 32家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健康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 伐加快,编制实施了《张家港市区域卫生规划》。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多项体育大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高考录取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8%和51.6%,继续在苏州市保持领先 。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诚信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市中试 测评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首批荣获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塘桥镇成为 苏州市第一个“信用镇”。7个镇建成国家卫生镇,全市90%以上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文化、广电事业加快发展,被评为省“文化示范市”和“有线电视示范市”。人口与计划生 育工作不断巩固,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国防动员、兵员征集、人 民防空得到加强,顺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 地方志、档案、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妇女、老龄、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定期举办“政务广场”,加 快“电子 政府”建设,53个市级机关部门就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开承诺,畅通了社情民意反馈渠道, 提高了行政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削减审批事项96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规定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了镇级机关公务 用车改革。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称号。继续贯彻“严打 ”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首批获得“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称号。高度重视人 民来信来访,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力度,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主动接受人大的法 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185件,承办政协委 员提案226件。

各位代表,2003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驻军指战 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涉外单位的干部职工,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 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在我市投资兴业、务工经商以及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 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2003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任务仍很艰巨,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还不强,民营经济的活力 有待进一步激发;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 比较突出,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增收难度加大;维护社会稳 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 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4年工作安排

2004年是我市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起步之年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当前,尽管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宏观经济不确 定和不可预见的因素有所增加,特别是国家银根收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能源、土地等 瓶颈制约,短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但是,更应该看到,本 世纪头20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上升阶段。全 球经济明显好转,国际资本重组和产业转移仍在加速。“入世”后我国经济国际化步伐不断 加快, cepa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都将为我市未来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和机遇。特别 是我市所处的长三角,拥有吸引外资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速度最快、质量最优、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产业基础和综 合环境都具备了对各种要素的强大集聚能力。只要我们科学把握形势,始终高扬发展主旋律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就一定能够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实现各项工 作新突破。为此,2004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必须坚持以“两个率先”为统领。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 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发展机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发展定 位,以激励竞争的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树率先之志,谋率先之策,聚率先之力,闯率先之路 ,争当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

2、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原则。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作为 政府的重大责任,以更广的思路、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抓好富民,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 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并进 ,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综合竞 争力和市民整体素质的同步提升,实现速度与质量、城市与农村、富民与强市相结合的协调 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两个率先”统揽全局,坚持以 民为本,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转型、 加速、协调”三大主题,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开发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地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 5%;完成注册外资14亿美元,到帐外资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7%左右;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1‰以内。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型、特色型、科技型和效益型农业,努力推动 农业增效。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和重点扶持的48个农业项目,设立畜 禽禁养区。高度重视粮食供应,建设粮食批发市场,适度扩大储备粮规模,做到粮食供求动 态平衡。重点发展优质水稻、花木果蔬、种子种苗、水产养殖、特色畜禽等五大产业。年内 水稻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新增花木1万亩、果树3000亩、特种水产5000亩, 建成畜禽饲养小区3个。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加快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推进无 公害基地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年内引进种养新品100只,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 品基地10个、无公害农产品10只、绿色食品2只。

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着力引导“三资”投入农业,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各 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年内,农业利用 各类资本超过2亿元,新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家,订单农业发展到3万亩,农业亩产值 增加120元以上。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长江江堤除险加固和出江河道河口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 河道长效管理,继续做好市、镇、村、组四级河道疏浚工作,年内疏浚河道1190条,完 成土方686万方。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组织大型机械跨区作业。严格耕地保护,加强查 荒灭荒和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年内整理土地5000亩。

(二)不断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继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提 高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扶优扶强,推动生产要素向规模企业集聚,促进大企业大集团 跨越式扩张,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强服务引导,扩大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加快信息技术对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渗透融合,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确保 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150亿元。加快技术进步,引进关键设备和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档 次和产业层次。年内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5只、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 项目6只、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15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 产品30只,加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搞好能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 协调服务,抓好沙洲电厂、华兴电力、张家港50万伏变电所等一批电力项目建设,推动银 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建设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规模企 业为支撑,以港口物流为配套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全面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按照“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 活”的要求,一切从“三个有利于”出发,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 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与其 他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通过鼓励创业增加一批、市民入股做大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 促进裂变发展一批、资本重组扩张一批,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创业欲望,激活民间的生产要素 ,使之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力争全年建办私营企业2500家,新增注册资本30亿元, 民资投入超90亿元,个私经济入库税收占全市总额的比重超过35%。加快利用外地民资 步伐,采取积极措施,瞄准经济发达和资本流动活跃地区,吸引上市公司、企业集团落户我 市,不断扩大外地民资和社会资本在我市的投资规模,确保全年引进外地资本注册15亿元 ,实际投入超过40亿元。在注重民营经济数量扩张的同时,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资本经营,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努力 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品牌较响、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

发展壮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围绕建成亿吨大港的目标, 积极推进港口码头建设,今年投入16.2亿元,建设7座万吨级码头。加快构筑便捷、顺 畅的对外交通网络,增强我市对苏南地区货物的集散能力。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挥张家 港保税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年内启动保税物流园区建设。金港物流园区要进一步完善以公 路货物集散、配载、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物流服务。依托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建设冶金物流中 心。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按照整体规划,启动城西购物公园和城东大型超市建设,抓紧东 渡苑的宣传策划,推进双山生态岛、香山和凤凰山风景区建设,培育旅游资源。沿杨锦路、 东南二环路至金港大道东侧,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区。进一步扩大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的规 模,提升层次,力争今年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业务创新,优 化信贷结构,广泛开展合作,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发展法 律、会计、审计、劳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

(三)继续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紧紧抓住沿江开发和国际资本、产业转移的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更加积极 的姿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把服务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做到满腔热情地亲商,一以贯之地安商,真心诚意地富商。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积极探索新型、便捷的管理模式,逐 步实现国际物流“零风险”下的“无障碍”通关。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开发区投入,实施 集约化开发,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放大园区载体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保税区对外开放的龙 头作用,加快省级开发区和沿江开发区建设,尽快形成各类专业园区优势互补、联动升级的 格局。

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按照“巩固港台、主攻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策略,加强对跨国大 公司的研究与攻关,努力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龙头型、基地型外资大项目。突出冶 金、汽车、化工、机电等产业的主题招商,精心组织好赴日韩、欧洲以及金秋招商月等大型 招商活动。充分利用cepa政策,积极拓展服务业招商,争取在物流、旅游、商贸、教育 等领域取得突破。确保全年批办超千万美元项目80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3个。

深入推进沿江开发。按照省和苏州市沿江发展规划,因势利导、重点扶持,壮大冶金、化工 、建材、粮油等优势产业,增强沿江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加速引进和培育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的产业集聚沿江。大力推进以港丰公路为主线的沿江区域腹地纵深开发,着力提高岸线码头 的利用效率,努力把沿江地区建成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拓展外贸外经。深入研究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新情况,继续 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引导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面增强出口竞 争力。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四)全力推进富民工程。

全方位拓宽富民渠道,不断提高富民实效。

鼓励群众创业。继续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敢于让利于民,激发广大群众的致富欲望 和创业热情,鼓励群众当股东、做老板,让更多的人通过直接掌握生产资料促进增收致富, 提高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促进农民增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抓紧抓好农村实事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消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搞好农村征地拆迁补偿安置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允许以入股、租 赁和联营等方式流转,使农民从中获得长久的收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 有序转移,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

增加市民就业机会。按照“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鼓励个人创业”的方针,积极提 升市民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市民就业能力。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 政策,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登记制度,帮助其优先就业。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强化职业 介绍服务,引导广大市民转变择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 、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全年增加就业岗位3.8万个。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今年, 市镇两级财政拨款3600万元用于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将人均基金标准由40元提高 到110元;拨款3000万元用于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缴费补助。认真执行老年农(居 )民养老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广大老年农民和无固定收入的老年居民老有 所养、老有所依。

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扶贫济困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倡导互助共济的良好风尚,积极发动社会捐助,增加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构建以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为基础,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有组织、有重点、经常性地开展扶贫济 困活动,努力解决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

(五)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市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

全力打造城市发展新构架。按照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定位,围绕“一城四区” 的城市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杨舍中心城区作为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要以花园 式江南水城为特色,优化功能布局,完善设施配套,迅速做大、做优、做美,不断提升承载 力、集聚力和辐射力。金港片区、锦丰片区(含大新)、塘桥片区(含凤凰)和乐余片区( 含南丰)要按照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的规划要求,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实施错位发展, 形成风格鲜明、优势互补、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新构架。

全面构建大交通格局。围绕形成“内部成网,外部成环,结点相通”的对外交通和市域交通 体系,加快沿江高速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建设,确保今年10月份竣工通车。全面推进港 丰公路、东南二环路、杨锦公路拓宽等在建工程建设,确保年底通车。抓紧张杨公路东延、 妙丰公路等项目的开工准备,确保按计划实施。进一步完善和沟通市域二级路网,到200 5年,各镇至市区车程缩短至15分钟以内,上高速公路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与此同时, 做好港丰公路与常熟连接线、张杨公路与苏通大桥连接线、轻轨项目与苏州连接线、中华路 南延与无锡连接线的规划对接。

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按照“推进暨阳湖、启动西城区、规划北城区”的总体思路,年 内,暨阳湖要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及安置小区建设,启动相关配套工程。城西新区要加快土 地收购储备,积极推进道路、公建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安置房。老城区改造要突出完善设施 ,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着力解决市区行车难、停车难等 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标准建设第一人民医院、电力、交通、建设、农商行大楼等重点建 筑工程。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探索建立城市长效管理 新机制。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城市自然资产、无形资产和再生资产的综合开 发利用,全面拓展城市经营。进一步加快市区“退二进三”和撤村建居步伐,完成有关企业 地块的收购储备工作。

(六)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站在对子孙后代负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保 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市。

突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水系沟通和河道疏浚,引调长江水改善市区水质。搬迁市区码头 吊机,保护水源地,实施雨污分流和截污工程,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标准。年内,各 镇全部开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各开发区实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全市新增生活污水日处 理能力3万吨,新增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4万吨。坚持总量控制和指标分解双重调控,严格 执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增生。对污染负荷大、产出比重小的企业责令 限期治理,治理无望的坚决关停。全面清除市区1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油烟污染企 业净化装置,改善空气质量。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推动资源在不同企业、产业和其他领域之间 的循环。各开发区要全部实施环评,按照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要求,实行同行业、上下游 企业及相关企业集中布局。推动企业清洁生产,现有企业全面执行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年 内通过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10家,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20家。加强各类废 弃物的安全处置,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

完善绿色生态系统。巩固提高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基地 。抓好农村绿化工作,建设成片林,搞好四旁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4%。全力抓好 市域11条重要交通道路景观带建设,形成贯通城乡的绿色生态走廊。抓紧绿化重点工程建 设,暨阳湖生态园区要完成环湖中心景观区及外沿占地54万平方米的绿化工作,占地 1 260亩的森林公园要加快建设步伐。加强长江岸线、滩涂、湿地的保护。各镇要编制环境 保护规划,积极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

(七)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强 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次结构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 化。坚持把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梁丰高级中学要加快争创省五星级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 教育质量。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发展教育产业。

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张家港精神再教育活动,积极发展文化、 广电事业,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高标准规划建设各镇中心社区 ,建成一批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园区,打造“文明张家港”。以开展各类社会诚信活 动为基础,建立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诚信体系。继续深入开展“ 信用镇村”、“诚信社区”、“诚信经营一条街(路)”等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 社会环境,打造“诚信张家港”。对外来人口实行本地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营造“共处一 地,共树新风,共创繁荣,共保平安”的社会氛围。

加快建设健康城市。认真实施健康城市建设计划,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切实加强 卫生监督执法、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四大体系建设,实现1 20和110并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机构转制步伐,鼓励社会资本进 入医疗市场。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河道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所有镇建成国 家卫生镇。抓紧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 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体质。

扎实推进实事工程。继续集中财力为民办好十项实事工程:(1)第四自来水厂一期工程; (2)建设东横河、朝东圩港水利枢纽,完善市区污水管网;(3)新建金港、塘桥、锦丰 、乐余、凤凰、南丰、大新污水处理厂;(4)实施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补贴,完成4 万人农保转城保,全市城保覆盖率、农保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2%;(5)构建公共 卫生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卫生监督网络,组建各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6)建设绿色通道、绿色家园和绿色基地,新增林地绿地2万亩;(7)新建5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和10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8)市区停车场建设工程;(9)消防特勤中 队建设工程;(10)实验小学东校区建设工程。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打破垄断、放开市场”的原则,在全面梳理、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对行政性和纯公益 性事业单位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对准公益性和专业服务型事业 单位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完善社会矛盾排解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人 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 活动,对黑恶势力坚持露头就打,全力打造“平安张家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决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努力提高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

(八)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承载着群众的厚望。要按照胡锦涛____提出的“ 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担负起推进“两个率先 ”的重任。

坚定信念,增强公仆意识。政府机关和所有工作人员,要自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 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行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竭尽全力 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抓起,从事关全局和长远的 基础性工作抓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合格的 人民公仆。

突出重点,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提倡学习,积极开展调研,学会运用客观规律指导“两个率 先”的实践,善于借鉴各种先进经验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完善督查机 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在抓好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认真解决部门中层“肠梗阻”和 “顶门杠”问题。牢固确立亲商为民、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营造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的竞 争氛围,体现雷厉风行、争分夺秒的工作效率,以一流的服务,创一流的环境,促一流的发展。

准确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治城市建设。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 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 完善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执行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和 政府采购制度,继续巩固治乱清费成果,完善涉农、教育等收费公示制度。切实加强审计监 督,强化资金监管。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网 上审批”。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在继续编印好《张家港政务》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逐步实现政务公开上网。

从严治政,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督查工作制,确保政府文件和会议决定事 项落实到位。加大政风行风评议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 纪案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组织的桥 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激励我们再铸新的辉煌。让我们在中共张家 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开拓前进,以优异成绩谱写 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让美丽的港城更美丽,让自豪的港城人民更自豪!

市政府|工作报告(4)

第3篇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总结 19400字

——2003年1月1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 刘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大力发展首都经济的正确方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十五”计划良好开局,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克服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改善。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2002年,实现3130亿元,同比增长1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5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90.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0.7%。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82.3亿元增加到534亿元,年均增长25.7%。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和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均居全国首位。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发展确立新格局,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益突出。中关村科技园区“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全面实现,2002年增加值、上缴税金和出口创汇分别完成537亿元、110亿元和31亿美元,分别比三年前增长1.4倍、1.7倍和2.2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9%。振兴现代制造业已经起步。现代都市农业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54.5%提高到61.3%。首都经济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如期实现,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私营个体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政府部门由67个减少到54个,内设机构减少118个,行政编制精简5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级审批事项共精减587项,精减比例达45%。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初步构建,市与区县财政分税体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经济秩序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补偿机制逐步完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经营性土地供应进入市场化运作。体制和机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投资贸易环境显著改善,利用外资的观念、模式和领域实现新突破,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03.1亿美元,是上五年的1.5倍;地方外贸出口累计实现213.9亿美元,是上五年的2.1倍。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300万人次。对外开放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深入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初步显现。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700亿元,是上五年的2.1倍。四环路、广安大街等相继通车,城区路网加密步伐加快,全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400公里,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到463公里。复八线、城市铁路西线(十三号线)投入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4公里。水、电、气、热、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商务中心区等城市功能区和重点商业街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文化设施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成。城市布局继续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迈上新台阶。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健全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实施“3.3亿元文物抢修计划”,带动相关资金的投入,圆明园、明城墙遗址、菖蒲河等文物抢险修缮和腾退整治取得重大突破,古都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自1998年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466亿元,实施了八个阶段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2002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55.6%,比1998年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6.5%,分别比1997年提高了23和47.5个百分点。城区建成51处集中大绿地,市区绿化隔离带建设三年时间实现十年绿化目标,绿化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环绕京城的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4.5%和40.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街道、社区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组建城管监察队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得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化大都市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初步确立。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保首都社会的安全稳定。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政府组成人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联系,完善与人民群众联系渠道,提高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五年共办复全国和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以及政协委员提案15330件。加强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扩大了基层民主。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依法治市,切实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五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68项,制定政府规章210项,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五”普法教育取得明显成绩,“四五”普法教育进展顺利,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公民法律意识得到加强,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氛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高反恐防暴能力,首都公安警务保障迈上了新台阶。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首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中央在京科技力量的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市属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布局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迈进,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306.2亿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大学生公寓建设三年竣工83万平方米。文化事业繁荣活跃,五年共有42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事业都有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三讲”集中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六个区县、三个行业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区县和文明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驻京部队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1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59.4%和56.3%。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全部消除,边远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翻了一番。居民消费层次逐步升级。食品放心工程进展顺利。2000年以来加快了危旧房改造步伐,三年共拆除危旧房409万平方米,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加大了住宅建设力度,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高度重视并做好就业工作,五年新增64.8万个就业岗位,安置30万下岗职工,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5%。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坚持每年办60件实事,人民群众越来越感到方便和舒心。人民生活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五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和党的十六大服务保障工作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任务。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赢得2024年奥运会举办权,激发了全市和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一切转化为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全市上下呈现出“人心齐、抓机遇、求发展”的可喜局面。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首都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的五年。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____、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全市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在京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各兄弟省、区、市,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观念、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的任务还很艰巨。部分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很大。交通拥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巩固和完善。城市文明程度与首都的地位仍不相适应。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首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必须从首都的性质地位出发,立足于发挥北京的比较优势,着眼于我国和世界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整合首都生产力资源,大力实施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涵,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推动全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应当尽心尽力尽快办好。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勤政廉洁,艰苦奋斗,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认真解决好就业、出行、住房、环境、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三,始终坚持抓住机遇、把握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是加快首都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用足用好机遇带来的发展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四个服务”是首都工作的大局。必须竭尽全力履行“四个服务”的职责,积极争取中央各部门和在京单位对北京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加强与各省区市的联系与合作,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首都建设与发展的新飞跃。 第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维护首都稳定,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为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把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夺取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第五,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水、土地等资源管理和利用,不断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空气清新、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六,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建首善、创一流”为目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广大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2003年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要求努力办好2024年奥运会,这是对北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为在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首都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举办奥运会,就是一个十分难得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及时抓,才能取得主动权,赢得发展优势;机遇只是发展的良好时机和条件,必须抓紧抓实,才能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果。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用足用好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最大的效果。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投资和消费环境,大力改善首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等环境,尤其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决纠正一切妨碍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坚决废除一切束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实现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贡献于现代化。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继续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总的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把北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又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加速首都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左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2003年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要求努力办好2024年奥运会,这是对北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为在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首都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举办奥运会,就是一个十分难得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及时抓,才能取得主动权,赢得发展优势;机遇只是发展的良好时机和条件,必须抓紧抓实,才能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果。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用足用好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最大的效果。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投资和消费环境,大力改善首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等环境,尤其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决纠正一切妨碍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坚决废除一切束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实现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贡献于现代化。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继续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总的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把北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又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加速首都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左右。 (一)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切实抓紧抓好,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使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2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培育社区服务组织,鼓励并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门路。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启动“三年百万技能培训计划”,强化就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失业预警体系,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加强农村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帮助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实施绿色生态富民工程纲要,全部消除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和落实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机制。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强化公共财政职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认真执行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把农村特困居民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力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化和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城乡低收入人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建立市、区临时救助资金,构建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生活补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模式,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和住宅建设,办好60件实事。全年动迁居民5万户,拆除危房65万平方米。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力争全年竣工200万平方米,优先提供给旧城区危改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拆迁居民认购。建设好廉租房小区,将具备条件的空置商品住宅转为廉租房屋,努力扩大廉租房源,解决更多双低家庭住房困难。继续办好60件实事,把群众在看病就医、社会治安、劳动就业、交通环保、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使广大城乡居民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坚持消费和投资双重拉动,发挥筹办奥运会的促进作用,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逐步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扩大消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以奥运促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促进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完善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进银行卡工程,力争使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15%。积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发展务必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宽已购公房上市渠道,完善换房、租赁等住房消费政策,促进住房消费稳步增长。建成一批重点流通设施,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业态,推进特色商业功能区建设。开发新的消费领域和空间,重点完善休闲消费等服务体系,促进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教育培训、旅游会展、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消费向深层次发展。推进新型商业进农村,不断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 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当前,投资仍是推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要以完善投资结构为主要着力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行好奥运建设企业债券,积极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搭建投资服务平台,研究控制工业用地价格的办法,降低在京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成本,努力为各类投资主体创业和发展营造一流的环境。支持在京中央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吸引全国各类社会投资和外资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把资金重点投向轨道交通和奥运场馆的建设,投向环境治理、危旧房改造,投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向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 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发挥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加速器作用。奥运经济是首都经济发展在特定阶段的集中体现,筹办奥运会将大大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要认真实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制定实

“以奥运促发展”的具体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抓住奥运会市场开发启动的有利契机,以拉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整合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奥运赞助、供应和特许经营。加大奥运宣传,引导国内外企业全方位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扩大奥运效应。积极实施奥运品牌战略,支持引导企业创世界级品牌和国内名牌,争取国内产品和技术在奥运会上应用推广。精心设计、宣传和经营城市,挖掘和丰富首都城市的独特魅力,着力培育城市品牌,塑造北京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一)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切实抓紧抓好,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使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2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培育社区服务组织,鼓励并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门路。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启动“三年百万技能培训计划”,强化就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失业预警体系,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加强农村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帮助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实施绿色生态富民工程纲要,全部消除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和落实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机制。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强化公共财政职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认真执行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把农村特困居民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力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化和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城乡低收入人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建立市、区临时救助资金,构建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生活补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模式,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和住宅建设,办好60件实事。全年动迁居民5万户,拆除危房65万平方米。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力争全年竣工200万平方米,优先提供给旧城区危改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拆迁居民认购。建设好廉租房小区,将具备条件的空置商品住宅转为廉租房屋,努力扩大廉租房源,解决更多双低家庭住房困难。继续办好60件实事,把群众在看病就医、社会治安、劳动就业、交通环保、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使广大城乡居民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坚持消费和投资双重拉动,发挥筹办奥运会的促进作用,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逐步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扩大消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以奥运促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促进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完善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进银行卡工程,力争使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15%。积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发展务必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宽已购公房上市渠道,完善换房、租赁等住房消费政策,促进住房消费稳步增长。建成一批重点流通设施,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业态,推进特色商业功能区建设。开发新的消费领域和空间,重点完善休闲消费等服务体系,促进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教育培训、旅游会展、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消费向深层次发展。推进新型商业进农村,不断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 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当前,投资仍是推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要以完善投资结构为主要着力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行好奥运建设企业债券,积极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搭建投资服务平台,研究控制工业用地价格的办法,降低在京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成本,努力为各类投资主体创业和发展营造一流的环境。支持在京中央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吸引全国各类社会投资和外资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把资金重点投向轨道交通和奥运场馆的建设,投向环境治理、危旧房改造,投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向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 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发挥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加速器作用。奥运经济是首都经济发展在特定阶段的集中体现,筹办奥运会将大大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要认真实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制定实施“以奥运促发展”的具体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抓住奥运会市场开发启动的有利契机,以拉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整合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奥运赞助、供应和特许经营。加大奥运宣传,引导国内外企业全方位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扩大奥运效应。积极实施奥运品牌战略,支持引导企业创世界级品牌和国内名牌,争取国内产品和技术在奥运会上应用推广。精心设计、宣传和经营城市,挖掘和丰富首都城市的独特魅力,着力培育城市品牌,塑造北京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三)坚持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具有首都特点和时代特征的首都经济发展之路,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实《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行动纲要》,加快推进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建设,软件园、上地北区等要初步具备企业大规模进驻的条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进入退出机制,建成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加速培育具有首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的群体结构优势。继续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抓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重点打造和延伸网络计算机、大规模图形图像专用芯片等产业链。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软件产业集团,扶持软件出口,加强软件人才培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数字北京”工程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鼓励支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保持首都信息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以汽车和微电子产业为龙头,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振兴现代制造业。加速以顺义为中心的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现代汽车合资项目,加快吉普车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北汽福田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形成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确保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生产线按期投产,加快京东方液晶显示器件项目建设,搞好集成电路设计园和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巩固发展北京微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立足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抓好北一大隈、燕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完成20家污染扰民企业的调整搬迁,压缩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三地一港”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际著名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推行第三方物流,优化布局,构建现代流通业的基本框架。支持金融企业改革与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金融业务的扩展和创新。搞好商务中心区、金融街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吸引国内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来京投资金融产业。做好银行保险业利用外资试点准备工作,开展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开发新型旅游方式和产品,树立北京旅游品牌,壮大旅游产业。扩大会展业规模。着力发展通信、网络、咨询等信息服务业。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加工和贸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推进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郊区产业布局,加大市级和区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力度,适当整合规模较小的工业区,促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使郊区成为首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快发展卫星城和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研究解决农业人口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 (四)科学规划,加速建设,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今年是奥运工程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城市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要全面实施“绿色奥运”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 切实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改革规划编制体制,推行规划设计市场化运作,广泛引进国际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力量,加快编制速度,提高编制水平。完善专家参与机制,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改革规划审批体制,实现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转变,提高审批效率。依法加强规划监督管理,制止违法建设,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着眼于从根本上缓解交通问题,实施300公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确保城市铁路东线和地铁八通线通车,加快地铁五号线工程实施和地铁四号线等新线开工建设。推进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城区路网加密工程建设,重点搞好交通节点的改造,建成五环路等重点道路,尽快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加快东直门、西直门等交通枢纽建设。坚持“公交优先”,扩大公交专用车道及公交优先车道,建成20条准快速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公共汽车、电车线网。推进出租汽车企业运营机制改革,建立良好经营秩序。坚持建管并举,加快建立智能化交通体系,加强静态交通管理,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以启动奥运场馆建设为契机,高质量建设城市。加快奥运场馆项目法人招标、设计方案招标、建设用地拆迁平整等前期工作,确保奥林匹克公园市政配套和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按期开工。务必做好重大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建设国贸三期、第十水厂等一批新项目,推进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首都博物馆新馆等工程的建设。要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和城网改造,着重抓好旧城平房区和新建集中居住区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南中轴路建设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向南城倾斜力度,为加快南城发展提供条件。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搞好皇城的整体保护,修缮正觉寺等文物古迹,推进朝阜路、大栅栏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整修试点。 以改善大气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措施,力争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0%。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增加天然气供应能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4个城区基本完成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对新增机动车执行相当于欧洲2号排放标准,在用机动车排放达不到简易工况标准不允许上路。支持首钢完成调整和压产任务。削减市区工业用煤100万吨。加强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防治,基本完成城市裸露地面整治。继续实施水系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使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中水回用日均达到24万吨。抓好园林、公共绿地节水设施改造,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大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的防治力度。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完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带125平方公里绿化和“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启动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强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工作。城市绿化要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治理脏乱差、保护文物和美化环境相结合,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处一公顷以上大绿地。继续治理城市中的脏乱点,完成100项重点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一批环境精品、亮点工程,展现北京更加亮丽的风采。 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在城管、公安、工商、社保等工作进社区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健全市、区、街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完善“统一领导、各司其职、规范管理、强化基层”的城市管理格局。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建立社区城管监察执法“一区一员”联系人制度,全面实行责任监督,将严密到位的日常管理覆盖到全市各个方面,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核心和重点确立之后,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今年,要下决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贯彻落实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大举措来抓,作为把握机遇的实际措施来抓,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 不断改善和优化体制机制环境,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研究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改组调整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方案。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重组、盘活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进和加强监管机制。鼓励用国有企业的优良资产,吸引、嫁接、置换外资和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国有企业上市步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认真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不断改善和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向民间资本开放。私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上市融资、进出口、使用外汇、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政府计划项目、科技奖励、取得许可证和资质等级证书以及引进人才等方面,享受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待遇。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改善服务,尽一切可能使非公有制经济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首都的人才优势。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其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实施首都人才战略,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着力建设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广泛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京发展,承认和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贡献,发挥所有首都建设者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服务。 不断改善和优化管理服务环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的经济调控目标。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切实转变作风,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调整机构设置,理顺部门分工,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科学设定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建立行政审批投诉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大力培育各类行业协会,健全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抓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吸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进入园区决策机构,使企业逐步成为园区管理的主体。完成有关规划、交通等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实施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方式。强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不良记录公示制度,加快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信用环境。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交易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金融安全和安全生产。优化结构,调控总量,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不断改善和优化对外经贸环境,提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水平。认真实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北京行动计划纲要》,抓住外资大量进入我国的机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步开放服务领域,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推广“星网工业园”引资经验,推动外资进入现代制造业,进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工业园区。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鼓励以存量引增量,扩大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规模。推进财政、税务、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部门通力协作,巩固“大通关”成果。发挥进出口贸易预警机制的作用,维护产业安全。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出口政策,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出口比重,力求实现出口市场、主体、产品和方式的多元化。解决企业对外投资中的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等问题,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带动本市产品、技术出口和劳务人员输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办并办好高水平的国际活动。深度参与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与合作。 (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功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使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新的提高,为首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规模。加快良乡和沙河高教园区建设,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师德教育,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继续抓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完善创业孵化网络。继续深化科研机构转制,提高转制院所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繁荣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努力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积极扶持民族艺术,引进国外优秀文化艺术。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广泛吸引各类资金、人才和企业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有序。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健全疾病预防和急救系统,加快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社区卫生保健功能,以低廉的价格为群众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优质生殖保健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配建“全民健身工程”,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争办高水准的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老龄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扎实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____民族精神,教育和引导全市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开展好“首都公民道德实践年”活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群众思想教育,增强市民的首都意识和首善意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市民国防观念,高标准做好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严格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文明区县、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做好乘车秩序、旅游环境、文明赛场等整治工作,下大气力治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张贴小广告等顽症。把市民讲外语活动引向深入。 (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巩固和发展首都长期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决策程序,为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完善人民群众建议征集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政府的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都要有专家参与,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扩大政府决策及实施的社会基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完善村民自治,推进社区自治,搞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扩大基层民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对台工作。 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加强行政立法,使立法工作不断适应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将“四五”普法引向深入,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增强全体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确保首都安全稳定。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和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突出反恐防暴,打击各类恐怖活动和民族分裂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坚决取缔、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巩固严打斗争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社会整体防范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做好信访、排

调处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已满,新一届政府即将产生。面对“新北京、新奥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廉洁奉公,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掀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首都现代化建设在新世纪、新起点上,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____的____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再接再厉,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4篇 市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报告 1950字

__年,市政府信息产业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意见》要求,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办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作为单位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举措的一部分抓落实。成立了由信息产业办沙主任为组长,信息产业办陆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组,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我办的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具体人员负责,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意见》文件要求,组织各科、站、中心切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二)制定方案,全面安排部署。

我办结合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政务公开工作意见的文件要求,结合推行四项制度,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指导思想、政务公开原则、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具体要求、组织领导、监督保障措施等,对我办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一是坚持政务公开依法公开、真实公正、突出重点、讲究时效、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进政务公开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与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相结合,与深化无线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信息化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相结合。

二是加强对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民主建设,促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创造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为发展信息产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明确各科室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政务公开登记簿,对公开的内容、形式进行记载备查,登记备案。

四是党支部负责本单位政务公开的监督评议,组织人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定期评议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布。

五是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力或者不称职的干部或职工,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提出调整其工作岗位或者免去其所任职务的建议。

(三)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契机,加大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我办承担着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抓好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机结合,在统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加大部门的政府信息网上公开,以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务公开。

二是部门深入学习贯彻《______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有了明确的了解,增强了对《条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贯彻落实《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规范公开内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等做了大量工作。

三是部门单独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在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开6大类信息:一是公开了部门的机构职能信息,部门职责、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信箱、网址等基本信息;公开了部门领导成员姓名、职务、分管工作等信息;部门内设科室、下属单位职责、联系方式等信息。二是涉及本部门的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以本部门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三是公开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处罚等。四是公开了业务及服务。五是公开了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六是公开了四项制度。七是公开了发展规划和总结计划。

四是除了网上公开外,还通过部门动态、报刊、电视台、公示栏等方式进行公开。采取设置专栏、刊登报纸、电视、宣传材料、提供咨询等多种形式,做到挂牌办公,办事程序上墙、办事依据上墙、办事条件和办事结果上墙。

(四)以政务公开促工作,推动部门工作健康发展。通过政务公开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我办在信息化电子政务、无线电管理、无线电监测、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同志对政务公开认识上某些时候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__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内容很多,个别的制度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需要进一步增强政务透明度,健全监督网络,确保处事公正、办事公开。

三、下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认真学习,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教育力度,强化督查,保证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通过规范和完善,扎扎实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作为公开重点,进一步梳理、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加大网上公开力度,全面、规范做好公开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收藏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上台阶。

市政府工作报告(6)工作总结 四篇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全*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战胜了比预料多的困难,取得了比预料大的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8.96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36.45亿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市政府信息

  • 市政府总结报告(五篇)
  • 市政府总结报告(五篇)95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一、200*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 ...[更多]

  • 市政府工作报告(6)工作总结 四篇
  • 市政府工作报告(6)工作总结 四篇84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全*人民按照 ...[更多]

  • 市政府工作总结报告(四篇)
  • 市政府工作总结报告(四篇)53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全*人民按照 ...[更多]

  • 市政府工作报告(4)工作总结 四篇
  • 市政府工作报告(4)工作总结 四篇35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一、200*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