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高级企业培训师的学习总结范文
首先说明应该是自身的一些情况,以方便读者对经验做出取舍。针对此次考试来说,本人优势如下:年轻,记性好,还能找到大学时代那种“考一门,看一门,看一门,过一门”的感觉(个人觉得做变率很大的事情,感觉很重要);时间充裕,每天七八点以后就没什么事情了。下面掰扯一下劣势,就算考过,依然有点耿耿于怀的感觉:工作经验不多,培训经验更少,以至于后来研究案例分析,方案方案设计等题目,那是相当的费力,首战失利,也是折戟于此;另外一点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表现,那就是对于外力诱惑的抵抗力薄弱,学习不能连续。
好了下面给大家我个人的建议和心得。
学习第一件事:搭建知识体系
零零散散的知识总是容易忘记,形成体系连贯记忆,就算有一部分忘记了,还能通过其他的部分进行联想,从而使得记忆更清晰更持久。在此我给出的方法是:把目录背下来。不知道大家,我个人读书的习惯是,先看一看目录,对全书的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这种需要我们看烂的教材,就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章节分布的逻辑关系,然后就算不背下来,也能随口说个大概。个人感觉,我们考高企使用的教材其实逻辑很强也很好找,不过还是需要有心人。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个没多大意义的事情,考试又不考目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需要把教材都学会才能保证考过,这是种理想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点不忘记。那么就有了很大的变数,只能祈祷考的都是自己没忘记的知识,大家忘得不一样,该照顾谁呢?此处考神表示很为难。另外,押题心理也不可取,押题是一种减少知识记忆压力的投机行为,大部分时候没有科学的依据,总之,押题有风险,上手需谨慎。言归正传,没有知识框架的约束,知识记忆就像是我们最讨厌的那种给你十个字,让写一千字的题目。有框架的知识记忆就像是做横线较长的填空题。哪种比较容易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在研究目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并记忆了大部分概念。
背目录还有一个好处是在心理上的,随着考试临近,很多人会越发急躁。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上次学到哪了?哎呀,题目都记不住了,记得知识点都不知道该安放到哪里。就会越发急躁,失去信心,最后自己都放弃了,通过考试渺渺无期。如果有记住目录的基础,就会先看题目,再看知识点,每天学习之前看一下目录,天长日久,目录熟记,知识框架形成,每天想起的只是哪章哪节的知识点不会,要看的是这部分,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学习进度。另外我发现一个规律,就是题目往往都是目录的小分支。考试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记住知识点,忘记了题目。以此法避免之。
学习第二件事:通读全书,抄之
如果我们已经把第一件事情踏踏实的干完了,心里应该就有种吃蜂窝的感觉,甜甜的很有满足感,而且有很多小洞洞需要迫不及待的填充。好的,基础已经打完,开始砌墙。在研究目录的过成中我们已经研究过好些概念了,肯定有好些的疑惑和理解不全面。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读全书,自问自答,用自己阅读思考的方式答疑解惑。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建议,准备一沓白纸或者一个大本子,一根笔。开始阅读教材,速度最好是阅读小说的一半左右,不动笔墨不看书,一边阅读,一边划下章节题目小标题、概括性段首句、概念以及觉得该标注的东西。理解的东西做出记号,不理解的也作出记号,方便日后学习交流。在划下的同时最好抄录下来,好处有三:集中精神、笔头记忆、方便浏览。也不是划下的内容就一定抄录,这可根据个人习惯。我个人只是抄录较目录更细致的框架以及重要概念。
学习第三件事:复习计划
做完上面两件事情,再加上上课时老师的讲解等等。应该说已经完成第一遍学习的任务,个人总结成年人学习的规律是:记性差,理解能力强。往往是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但是能彻底想明白的,就能记得比较久。如果大家同意这一观点,我们就要将复习的比重增大了。复习的过程,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既要重复记忆,又要查漏补缺。在此我的建议是:制定计划,啃一口,是一口。第一次复习很重要,除影响学习效果外,也严重影响后期的心态。建议复习三轮,时间分布的比例建议是3:2:1或者3:1:1。第一轮复习做的扎实,后面两轮会事半功倍。
每天的学习时间上,我个人比较喜欢晚上学,8点到12点之间掐一段就很好,周末可以抽个半天作总结。在刚开始的时候总会各种学不进去,每天至少抱着书本坐上三四个小时,不碰电子产品,慢慢习惯也就能学进去了。说到电子产品了,就多说一句,这些东西不是洪水猛兽,是能够让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变得更便捷的,只是由于我们使用的时候过度依赖,使用泛滥。在复习的时候是可以将各种电子文本的复习资料导入电子设备,在路途等很零散的时间学习,效率同样不错。另外结成学习小组, 应用微信,qq等方便的沟通平台,互通消息,进行讨论式学习等,交流心得、相互监督、增进感情,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那是真心的好啊。
学习第四件事:各个击破
此处各个击破指的是几种常见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下面逐个分析。
单选、多选都要当成多选做,多选扣分很厉害,可以抽时间研究下判卷规则。仔细阅读,不合理的答案很容易挑出来。千万不要只看大概,往往只是个别词或字的差别。
判断,我只能说概念记清楚就好。
简答,典型的按点给分题目,一般多少分要答多少点,只能多,不能少!或者点数要是分数的一倍。记性不好的就得会编,多写一句是一句。
方案设计和案例分析,在研究过教材后就明确地感觉到哪里可以出大题目,在此不作赘述。对于常年接触培训工作的人来说,这类题目会比较轻松。相反,接触培训工作少,或者没怎么接触过的人,就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不过没关系,考试不是实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教材中给出的案例简化再简化,简化到半页a4纸能够写的下,一页a4纸也能写得满。注意,是默写!问题就不大了。
还有一个善意的提醒,不要指望做题能够帮助记忆知识点。知识点没记住多少,就强行做题,只会把思路搅得很乱。
学习第五件事:处理好心态。
首先要说的就是考试的决心。古人云:求其上着,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必败。也就是说本着60分万岁想法考试的同志很危险。要本着考80分的魄力才能有一个好的通过保证。毫不避讳的说,65分以下通过的同志,都或多或少的踩了狗屎运!考生常有,狗屎运不常有。不能把控的部分没办法,我们只能尽可能多的去把控能够把控的部分。
其次就是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要保持如山静,似水平的心态。一切按照计划走,不被别人带跑了。这回拼的是定力。
最后临考,要有一种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开阔。能如此,胜局已定。
到这里,说的差不多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赐教。
第2篇 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8月15-20日,我参加了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我想把这次的培训总结一下,和大家分享。以前都是什么都总结,这次就想把几个有感触的东西写下来:
第一.对“你真聪明”这句鼓励话的另一看法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一个孩子回答出了别人不会回答的问题,老师会说“你真聪明”。以前我们都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会鼓励学生。但是,在听了梁教授的讲解后,我觉得梁教授的看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教授说:鼓励应该从主观性上说,不要从客观找原因,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比如,我们表扬孩子你真聪明,就是从客观上说的,对孩子没有什么作用,只会让孩子翘尾巴,觉得自己天生聪明。但是,这对其他孩子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觉得自己很笨,如果我们说“你今天听课真认真”或者“你真爱动脑筋”,就是从主观找原因,没答对的孩子呢,会认真听课,答对的孩子也不会翘尾巴了。
第二.十九层地狱的思考
一个杀人犯被枪毙后来到阴间,被阎王爷关进了18层地狱。在地狱中受尽折磨,他想自己真得太不幸了,没有比他更不幸的了。
一天,他在放风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阴间居然还有第十九层地狱。他很幸灾乐祸的问:“你们是什么人呢?你们犯了什么事情呀?”
十九层中的人答道:“我们是老师呀”
那人很奇怪。
十九层中的人继续说:“你呀,杀的是一个人。我们如果不认真呀,害的是一群人呀”
这个黑色幽默的启示:这就是教师工作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工作的原因所在。
第三.傻大姐的故事
一个傻大姐,嫁人后生了一个胖儿子,很是得意,想回娘家去炫耀一下。
由于娘家较远,天快黑了还没有到家,傻大姐就急急忙忙赶路。走到西瓜地旁边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把儿子摔到地上。
傻大姐急急忙忙抱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往娘家赶,回到家才发现抱了一个大西瓜。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急急忙忙做的事情,是否也像傻大姐一样呢?有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呢?
这是我这次听老师讲课的一些感受,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不正确,大家就当看故事吧。
第3篇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
XX年7月5日至9日,我有幸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合肥市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5天的集中培训,紧张而充实。紧张,是因为每天的培训从早到晚课程满满,作业一天一篇,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充实,是因为除了能和来自全市骨干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有幸能够聆听到诸多教育大家的讲座,学习到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中,我十分珍惜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边听边思,以将所学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于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一、学习内容
本次集中培训是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需要,以骨干教师为先,继而带动全市各中小学广大教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的现代型优秀教师,从而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基于以上目标,本次培训,我们先后聆听了10位教育专家的报告。专家们分别从国家教育规划的新要求、新理念,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与方法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讲解和诠释。课间,我们就学习的难点或实践中的困惑及时向专家请教,学员之间也相互交流,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二、学有所获
1、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柳海民教授在开班第一课以《规划纲要新要求 专业发展新期望》为题,着眼于《规划纲要》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我们条分缕析地解读了《规划纲要》的内容。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马世力教授在《教育理念漫谈》报告中提出“教育要想先进、强大,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改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提倡探究性学习。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得以落实,孩子们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2、要切实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改以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了我们每一名接受了新理念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则。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却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大困惑。许多打着课堂改革旗帜的革新,正朝着与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方向滑行,从我个人观察到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为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本为本。机械教条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不考虑学情,采取机械的“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矫枉过正——为凸显“以生为本”,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从而丢失了教师的主导。以上现象着实令人堪忧。通过本次培训,特别是聆听了李广教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实践追求》、刘艳平老师的《聚焦三维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和王小英教授的《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王廷波校长《改变我们的课堂》等专家的报告后,经过不断学习、思考,初步明确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前行方向和落实方法。明白了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关键不是“有效的教”,而是“有效的学”。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师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教不研,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真正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了,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深度,有广度,才会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3、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作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领跑者——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流的理念和专家团队,本次培训,能够再次得到蜚声国内外的大师朱玉民教授和刘茂森教授的点拨,实则幸事。两位教授分别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整合的有效途径”对我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既有先进的理论引导,又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剖析,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思路。通过学习,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坚定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校本教研的现代化,加大投入,完善校园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与运用;二是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集中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回去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改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会将本次培训所得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并身先士卒,带领学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以实际行动履行“骨干教师”应尽的职责!
第4篇 2023年高级企业培训师学习总结
首先说明应该是自身的一些情况,以方便读者对经验做出取舍。针对此次考试来说,本人优势年轻,记性好,还能找到大学时代那种“考一门,看一门,看一门,过一门”的感觉(个人觉得做变率很大的事情,感觉很重要);时间充裕,每天七八点以后就没什么事情了。下面掰扯一下劣势,就算考过,依然有点耿耿于怀的感觉:工作经验不多,培训经验更少,以至于后来研究案例分析,方案方案设计等题目,那是相当的费力,首战失利,也是折戟于此;另外一点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表现,那就是对于外力诱惑的抵抗力薄弱,学习不能连续。
好了下面给大家我个人的建议和心得。
学习第一件事:搭建知识体系
零零散散的知识总是容易忘记,形成体系连贯记忆,就算有一部分忘记了,还能通过其他的部分进行联想,从而使得记忆更清晰更持久。在此我给出的方法是:把目录背下来。不知道大家,我个人读书的习惯是,先看一看目录,对全书的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这种需要我们看烂的教材,就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章节分布的逻辑关系,然后就算不背下来,也能随口说个大概。个人感觉,我们考高企使用的教材其实逻辑很强也很好找,不过还是需要有心人。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个没多大意义的事情,考试又不考目录。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需要把教材都学会才能保证考过,这是种理想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点不忘记。那么就有了很大的变数,只能祈祷考的都是自己没忘记的知识,大家忘得不一样,该照顾谁呢?此处考神表示很为难。另外,押题心理也不可取,押题是一种减少知识记忆压力的投机行为,大部分时候没有科学的依据,总之,押题有风险,上手需谨慎。言归正传,没有知识框架的约束,知识记忆就像是我们最讨厌的那种给你十个字,让写一千字的题目。有框架的知识记忆就像是做横线较长的填空题。哪种比较容易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在研究目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并记忆了大部分概念。
背目录还有一个好处是在心理上的,随着考试临近,很多人会越发急躁。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上次学到哪了?哎呀,题目都记不住了,记得知识点都不知道该安放到哪里。就会越发急躁,失去信心,最后自己都放弃了,通过考试渺渺无期。如果有记住目录的基础,就会先看题目,再看知识点,每天学习之前看一下目录,天长日久,目录熟记,知识框架形成,每天想起的只是哪章哪节的知识点不会,要看的是这部分,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学习进度。另外我发现一个规律,就是题目往往都是目录的小分支。考试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记住知识点,忘记了题目。以此法避免之。
学习第二件事:通读全书,抄之
如果我们已经把第一件事情踏踏实的干完了,心里应该就有种吃蜂窝的感觉,甜甜的很有满足感,而且有很多小洞洞需要迫不及待的填充。好的,基础已经打完,开始砌墙。在研究目录的过成中我们已经研究过好些概念了,肯定有好些的疑惑和理解不全面。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读全书,自问自答,用自己阅读思考的方式答疑解惑。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建议,准备一沓白纸或者一个大本子,一根笔。开始阅读教材,速度最好是阅读小说的一半左右,不动笔墨不看书,一边阅读,一边划下章节题目小标题、概括性段首句、概念以及觉得该标注的东西。理解的东西做出记号,不理解的也作出记号,方便日后学习交流。在划下的同时最好抄录下来,好处有三:集中精神、笔头记忆、方便浏览。也不是划下的内容就一定抄录,这可根据个人习惯。我个人只是抄录较目录更细致的框架以及重要概念。
第5篇 2023年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
__年7月5日至9日,我有幸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合肥市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5天的集中培训,紧张而充实。紧张,是因为每天的培训从早到晚课程满满,作业一天,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充实,是因为除了能和来自全市骨干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有幸能够聆听到诸多教育大家的讲座,学习到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中,我十分珍惜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边听边思,以将所学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于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一、学习内容
本次集中培训是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需要,以骨干教师为先,继而带动全市各中小学广大教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的现代型优秀教师,从而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基于以上目标,本次培训,我们先后聆听了10位教育专家的报告。专家们分别从国家教育规划的新要求、新理念,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与方法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讲解和诠释。课间,我们就学习的难点或实践中的困惑及时向专家请教,学员之间也相互交流,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二、学有所获
1、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柳海民教授在开班第一课以《规划纲要新要求 专业发展新期望》为题,着眼于《规划纲要》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我们条分缕析地解读了《规划纲要》的内容。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马世力教授在《教育理念漫谈》报告中提出“教育要想先进、强大,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改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提倡探究性学习。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得以落实,孩子们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2、要切实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改以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了我们每一名接受了新理念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则。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却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大困惑。许多打着课堂改革旗帜的革新,正朝着与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方向滑行,从我个人观察到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为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本为本。机械教条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不考虑学情,采取机械的“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矫枉过正——为凸显“以生为本”,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从而丢失了教师的主导。以上现象着实令人堪忧。通过本次培训,特别是聆听了李广教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实践追求》、刘艳平老师的《聚焦三维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和王小英教授的《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王廷波校长《改变我们的课堂》等专家的报告后,经过不断学习、思考,初步明确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前行方向和落实方法。明白了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关键不是“有效的教”,而是“有效的学”。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师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教不研,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真正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了,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深度,有广度,才会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3、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作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领跑者——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流的理念和专家团队,本次培训,能够再次得到蜚声国内外的大师朱玉民教授和刘茂森教授的点拨,实则幸事。两位教授分别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整合的有效途径”对我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既有先进的理论引导,又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剖析,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思路。通过学习,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坚定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校本教研的现代化,加大投入,完善校园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与运用;二是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集中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回去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改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会将本次培训所得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并身先士卒,带领学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以实际行动履行“骨干教师”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