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中学初一地理教学实习总结
中学初一地理教学实习总结
2023年9月12日到10月22日之间,我来到广州市第75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75中校领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我教学对象是初一级的4个重点班。每个班都有他们的特点,让我在教学过程中获益不浅。我的指导老师是75中的徐老师和陈老师,她们在地理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指导,我感到很幸运。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的第一个星期,为见习的听课阶段,每天我都听3节课以上,课后,再与任课老师讨论,老师们都很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从中我也吸取了不少经验。听了几天课,老师便给我布置下任务,教的是初一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的第二节,分3个课时,教初一级的4个重点班。于是,我便开始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以前在学校试讲时,都只是备10—20分钟的课,所以比较容易,现在要备的是40分钟的课,内容很多,而且新课标的课本书面内容很少,讲课按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增加教学内容,这就给我带来很大的难度。虽然这四个班都是重点班,但每个班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备课内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有效比较难的知识点是否要深入讲,我也很难把握。于是,我重点听着四个班的课,从听课中去了解他们的掌握能力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了解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点有哪些,避免重复讲解。这四个班分别是初一(1)班、初一(5)班、初一(9)班、初一(13)班。经过观察我发现初一(1)班是这四个重点班中理解能力最好的班,而且他们对地理这门课的热情非常高,但对自己知道的知识就不愿去听讲;初一(5)班是课堂纪律最好的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听讲,但热情比较欠缺,回答问题也比较不积极;初一(9)班回答问题挺积极的,听课也是认真的,可就是课堂纪律有点差。初一(13)班是最积极提问的,可是积极过头了,常常打断老师讲课。根据这些情况,我在备课时,也准备了一些对策。例如根据初一(1)班对自己知道的知识就不愿去听讲的情况,我在讲课时对一些较简单,他们可能知道的知识点,准备了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答,让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我在75中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初一(1)班,我发现这对他们挺有效的,他们都变得虚心起来,如果不是我在游戏环节出了点小问题,我的第一堂课可以算是成功的。由于我1个相同的课上4个不同的班,所以上完一个班级,就可以总结修改一次,争取下一堂课能上得更好。上完第一堂课,我便发现了许多问题,毕竟是第一次,难免会有紧张,有紧张就难免有错误,一些口误还是会有的,而且虽然在课前我自认准备得很充分,但在上课时就发现其实我对学生们的了解还是不够的,有时我觉得很简单的问题,他们就是不理解,需要我不断提示他们才明白,这跟我们在学校试讲有很大不同。在课后,我及时找老师评课,在老师们的评课中,我发现了一些自己没有察觉但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如笔记的投影过快,学生还来不及抄就过了;讲话的速度过快等问题。我听取老师的意见和自己上过一堂课后的总结经验,修改了教案和课件。在不断的修改和上课经验的累积,我渐渐掌握了一些讲课的技巧,虽然这些技巧在课本上学过,但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实践,真的要运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总体上讲,这次的教学实习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明白到备课在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性,在备课中,我们除了单纯的准备上课该讲什么,该有怎样的反应,还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及本课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作用之外,还要做好对学生的课前分析,这样才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在教学实习当中,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多次的批改,在批改当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科并不是太重视,作业很多都是抄答案的,独立完成的同学很少。同时我还发现学生们对一些地理词汇不明白,如“东”和“冬”,经常写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东”和“冬”的含义。针对这种原因,我点名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点名批评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同时在讲解作业时,把他们经常混淆的词汇仔细解释。
在这次的实习当中,我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道理,在教学中,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强教学技能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老是抱怨我的专业课学来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到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本就不够,看来,我们还是要好好掌握专业课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像上课对学生的具有个性提问,还是缺乏很好的应对,对一些后进生的关心也比较少。我会不断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巩固基础。
第2篇 2023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
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二、思考与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1、反思、思考跟不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地理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2、课堂教学活应不乱,教师收放应有度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第3篇 2023年中学初一地理教学实习总结
中学初一地理教学实习总结
__年9月12日到10月22日之间,我来到广州市第75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75中校领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我教学对象是初一级的4个重点班。每个班都有他们的特点,让我在教学过程中获益不浅。我的指导老师是75中的徐老师和陈老师,她们在地理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指导,我感到很幸运。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的第一个星期,为见习的听课阶段,每天我都听3节课以上,课后,再与任课老师讨论,老师们都很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从中我也吸取了不少经验。听了几天课,老师便给我布置下任务,教的是初一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的第二节,分3个课时,教初一级的4个重点班。于是,我便开始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以前在学校试讲时,都只是备10—20分钟的课,所以比较容易,现在要备的是40分钟的课,内容很多,而且新课标的课本书面内容很少,讲课按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增加教学内容,这就给我带来很大的难度。虽然这四个班都是重点班,但每个班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备课内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有效比较难的知识点是否要深入讲,我也很难把握。于是,我重点听着四个班的课,从听课中去了解他们的掌握能力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了解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点有哪些,避免重复讲解。这四个班分别是初一(1)班、初一(5)班、初一(9)班、初一(13)班。经过观察我发现初一(1)班是这四个重点班中理解能力最好的班,而且他们对地理这门课的热情非常高,但对自己知道的知识就不愿去听讲;初一(5)班是课堂纪律最好的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听讲,但热情比较欠缺,回答问题也比较不积极;初一(9)班回答问题挺积极的,听课也是认真的,可就是课堂纪律有点差。初一(13)班是最积极提问的,可是积极过头了,常常打断老师讲课。根据这些情况,我在备课时,也准备了一些对策。例如根据初一(1)班对自己知道的知识就不愿去听讲的情况,我在讲课时对一些较简单,他们可能知道的知识点,准备了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答,让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我在75中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初一(1)班,我发现这对他们挺有效的,他们都变得虚心起来,如果不是我在游戏环节出了点小问题,我的第一堂课可以算是成功的。由于我1个相同的课上4个不同的班,所以上完一个班级,就可以总结修改一次,争取下一堂课能上得更好。上完第一堂课,我便发现了许多问题,毕竟是第一次,难免会有紧张,有紧张就难免有错误,一些口误还是会有的,而且虽然在课前我自认准备得很充分,但在上课时就发现其实我对学生们的了解还是不够的,有时我觉得很简单的问题,他们就是不理解,需要我不断提示他们才明白,这跟我们在学校试讲有很大不同。在课后,我及时找老师评课,在老师们的评课中,我发现了一些自己没有察觉但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如笔记的投影过快,学生还来不及抄就过了;讲话的速度过快等问题。我听取老师的意见和自己上过一堂课后的总结经验,修改了教案和课件。在不断的修改和上课经验的累积,我渐渐掌握了一些讲课的技巧,虽然这些技巧在课本上学过,但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实践,真的要运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总体上讲,这次的教学实习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明白到备课在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性,在备课中,我们除了单纯的准备上课该讲什么,该有怎样的反应,还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及本课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作用之外,还要做好对学生的课前分析,这样才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在教学实习当中,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多次的批改,在批改当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科并不是太重视,作业很多都是抄答案的,独立完成的同学很少。同时我还发现学生们对一些地理词汇不明白,如“东”和“冬”,经常写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东”和“冬”的含义。针对这种原因,我点名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点名批评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同时在讲解作业时,把他们经常混淆的词汇仔细解释。
在这次的实习当中,我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道理,在教学中,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强教学技能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老是抱怨我的专业课学来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到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本就不够,看来,我们还是要好好掌握专业课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像上课对学生的具有个性提问,还是缺乏很好的应对,对一些后进生的关心也比较少。我会不断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巩固基础。
第4篇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
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第5篇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在我们学校,初
一、初二年段均参加了新的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一课,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数,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回答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