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工作制度

采煤工工作制度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98

采煤工工作制度

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工作制度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工作时间:规定正常工作日、加班、休息日的具体安排。

2. 岗位职责: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3. 绩效管理:设立考核标准和晋升机制,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表现。

4. 培训发展:规划员工的职业培训和发展路径。

5. 安全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规程,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6. 福利待遇:阐述薪酬、福利、假期等员工权益。

7. 行为规范:设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企业文化和秩序。

注意事项

制定工作制度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合法合规:确保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

2. 公平公正:制度应公平对待所有员工,避免歧视和不公。

3. 实用性:制度应贴近实际,便于执行和监督。

4. 可持续性:随着企业发展,制度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

5. 沟通透明:制度制定过程应充分沟通,确保员工理解和接受。

制度格式

工作制度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封面:标明制度名称、制定日期和修订版本。

2. 目录:列出各章节标题,方便查阅。

3. 引言:简述制度的目的和依据。

4. 正文:详细阐述各项规定和操作流程。

5. 附则:包含解释权归属、修订说明等。

6. 签署页:由制定者和审批者签名确认。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理解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制定方法。在实践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构建适合自身的工作制度,以推动企业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采煤工工作制度范文

第1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

1、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动态监测。

2、工区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

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支架阻力、活柱下缩量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记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

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

第2篇 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制度

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组织

工区成立以主管区长为组长,主管技术员为副组长,安全区长及带班区长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成立以主管技术员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由工区主管技术员工区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特殊条件下由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管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工区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要求当班监测信息,以及为消除隐患所采取的措施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就与工人见面。

二、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内容

(1)支架阻力观测

利用增压式压力表观测支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在工作面上、中、下布置3条观测线,由工区派专人进行监测支柱的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并做好记录。

(2)支架活柱缩量观测

用钢卷尺测量支柱的活柱下缩量。

2、顺槽的矿压观测

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利用增压式压力表分别测量轨道顺槽、皮带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支柱的工作阻力,掌握其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围岩变形时的支柱阻力变化情况。

三、要求及标准

(一)工作面支护

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100mm/m。

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铰接顶梁接顶严实。

3、梁端至煤璧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

4、不准随意留顶煤开采。

5、支柱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不低于11.5mpa)。

6、支柱要排成直线,垂直于顶、底板,迎山有力

(二)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架

1、机头、机尾长钢梁必须成对使用,对距0.6m,棚距0.3m,钢梁始终覆盖住机头、机尾,严禁空顶,采取一梁三柱进行支设,交替迈步前移,步距1.2m,第一架大棚距顺槽支护间隙不大于0.5m。支柱支撑力不低于11.5mpa。

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超前距离距煤壁不小于20m。

3、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m范围内,高度不低于1.8m,有0.7m宽人行道,上、下端头支架前移完成后,应及时打好关门柱,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及安全出口,柱距不大于0.5m。

4、超前支护支柱支撑力不低于11.5mpa。

(三)煤璧机道

1、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大于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大于250mm。

2、及时跟机挂梁,挂梁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m,停机时要及时跟上,端面距不大于340mm;前梁接顶严实。

3、当端面距超过300mm时,靠煤壁要支设点柱,柱距不大于0.7m。

第3篇 采煤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采煤工作面及两巷文明生产,提高工作质量和保持良好工作环境,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采煤专业“管理制度”对采煤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制定采煤工作面文明生产验收标准,验收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定。

(三)采煤工作面要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液压支架(柱)实行编号管理,号牌清晰端正;超前支护必须打成一条直线,三用阀注液口与巷道平行;上下顺槽堆放材料的料场要选择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不影响行人、运料、通风的地点,实行挂牌管理。

(四)两巷管线吊挂位置及高度要统一,管线吊挂要平直,电话、信号器、按钮上墙或上架吊挂整齐;电缆、管线垂度适当,不交叉、不脱钩,接线盒必须两点以上固定,闲余电缆、管线分类盘放整齐。

(五)各种牌板、岗位责任制牌板内容齐全、板面整洁,字迹清晰,且与施工现场相符,内容应根据工作面情况及时进行更新。

(六)工作面及两巷内无积水、淤泥、漏液,无煤尘、煤矸堆积、无失修支护。零星材料和废旧材料要及时回收,严禁乱扔乱放。

第4篇 采煤工作面验收管理制度范例

一、工作面支护

1、采煤工作面支护严格按《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质量标准执行。如采高、柱距(60-70cm)、排距(东采区1.2米、西采区1.0米)、迎山角度、推进度(东采区1.2米、西采区1.0米),不合格一棵按10元罚款,落实到个人。

2、工作面坏支柱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如发现坏支柱,按每柱10元罚款。

3、“四对八梁”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出现一次罚款50元。

4、使用1.2米绞接梁头的工作面,梁头必须绞接。如出现不绞接的按每处5元的罚款。

5、工作面安全出口保持畅通,发现堵塞,按每个出口30元罚款。

6、工作面前后出口20米(17架箱)范围内的超前抬棚必须符合要求,对歪斜、已坏支柱必须及时整改、更换、否者按每柱10元罚款。

7、工作面前后出口20米范围内巷道高度(1.6米)、宽度(1.8米)必须符合要求,如出现不合格,按每米30元罚款。

8、工作面如遇做超前缺口时必须做超前缺口,如发现没做的按每个缺口200元罚款。

9、当班必须对工作面的维护负全部责任,如出现不维护,按每棵柱子10元罚款,落实到个人承担。

10、工作面顶板必须按要求背皮柴,不合格或不背的按每处5元罚款。

11、当班必须对工作面的浮煤进行清理,如发现留有浮煤按每吨50元罚款。

12、回出的支柱必须堆放整齐,不得乱丢乱放。如发现一棵罚款5元。

13、工作面换出的坏支柱必须及时提到地面进行检修。如发现没有提的按每棵30元罚款。

二、工作面移溜、回柱

1、工作面轮到移溜、回柱时必须进行移溜、回柱。

2、移溜子时必须达到平、稳、直且溜子高度符合要求,溜子移好以后必须试运行,如有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影响正常生产,否则一次按100元以上就行罚款。

3、工作面回柱必须按顺序进行回柱,不能把好回的回掉,不好回的留到下一班回,如出现此等情况按每柱50元罚款。

4、回柱人员必须把工作面所有支柱、梁头全部回出,不得丢失。如发现丢失的按每柱600元;每梁200元罚款。

5、回柱过程中必须进行挡矸,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如发现不挡矸或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按每柱20元罚款。

6、回柱过程中巷道内的矿工钢必须进行回撤,如发现没有回的按每根30元罚款。

7、当班回撤出来的矿工钢支架必须运送到材料车场内堆码整齐,否则按每棵5元罚款。

8、支护人员必须现场交接班,否则每次罚款50元。

三、运输设备

1、开工作面溜子人员,必须负责清顺槽溜子机尾10米范围内的浮煤,如不清理干净每次罚款30元。

2、开顺槽溜子人员,必须负责清溜子机头及皮带机尾10米范围内的浮煤,如不清理干净每次罚款30元。

3、开顺槽皮带机人员,必须负责清理皮带机下面的积煤及机头的积煤,如不清理干净的每次罚款30元。

4、当班出现的溜子烂件必须当班更换(遇特殊情况外,如无预备件),如不更换出现一次按50元罚款,影响下一班按每次200元罚款。

5、更换出坏的配件必须及时提至地面维修,如发现不提的按每件50元罚款。

6、所更换出来的配件、链条、刮板必须运送到指定地点,不得就地乱丢,否则按每件20元罚款。

四、液压泵司机

1、必须对液压泵的日常维护和清理

2、工作面枪管、注液枪,并悬挂整齐,不得有漏水现象,否者出现一次罚款20元。

3、必须按比例配制乳化液,否者出现一次罚款20元。

4、液压泵司机必须现场交接班,出现一次无人开泵罚款30元。

5、对所换下来的废管、废枪必须收出地面进行维修。否者出现一次罚款20元。

第5篇 s煤矿采煤工作面开工前安全确认制度

1、开工前安全确认制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开工前安全确认制。

2、凡是已采用安全检查表的岗位,开工前安全确认以相应的安全检查表的内容为主进行检查确认。

3、各项工作或作业,在进行前都必须根据生产或工作任务,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周围环境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具体的检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对策,在确认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投入生产或者工作,并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作巡回检查确认。

4、以下岗位在开展好开工前安全确认的基础上,还必须实行全过程安全监护:

(1)采掘岗位,包括凿岩、爆破装药、铺设、铲矿,其中采掘危险区域内作业(包括现场察看)。

(2)电工:包括配电工、电器设备检修、电器路线检修、电气焊工,这类工种在严格执行规程和安全监护的基础上,还必须挂禁令牌确认。

5、全过程安全监护人,应安排责任心强、眼明耳聪、精神饱满、有实践经验的人,监护要做到:看明、认准、听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6、临时性工作的开工前安全确认,按以下要求进行。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临时性工作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深化临时性工作开工前安全确认制,规范落实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临时性工作开工前安全确认制的项目确认、组织协调、负责人以及确认内容和标准明确临时性工作的范围,危险预测预知分析、防范措施确定的程序和方法,完善临时性工作安全确认表。

(1)凡属流动性大、随机性强、作业期限短、人员组织零散、相互配合难以默契的工作,统称为临时性工作。以下工作纳入临时性工作范围管理:野外作业、搬运重件,突发性生产故障抢修、短期工程施工、计划外检修、跨单位或跨岗位检修作业、车辆救急、事故故障处理等。

(2)各单位、科室在安排布置临时性工作任务时,必须首先具体明确完成该任务的项目负责人。

(3)开工前安全确认工作由具体的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确认内容和顺序应严格按表格规定逐一进行。如在同一项目中需分散多处作业时,总项目负责人要明确指定分项目负责人,分项目负责人也要按规定内容组织逐一确认,对总项目负责人负责。

(4)未进行确认、禁止作业。

7、所有生产作业现场、场所、设备、设施及通道做到安全装置、安全标志齐全完好。

第6篇 d矿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制度

1、有关审批的技术资料和鉴定资料齐全,按有关验收制度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2、有合格的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

2.1 作业规程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

2.2 从编制审批到贯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由总工程师组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复查,并有复查意见。

2.3 支护设计要根据矿压观测地质资料,并经顶控制专家进行系统科学计算,对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

2.4 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及地质构造专项措施;综采有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3、坚持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并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责任制。

3.1抽查支护的支撑力。

3.2有现场支护质量监测记录表(监测指标预报表、支架工作状态图、支架支撑力曲线图)。

3.3动态监测必须坚持“监控、图表、阅示、贯彻”四环节。

4、坚持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及规程兑现情况的班评估工作,要求做到班评估,领导阅示,贯彻落实,台帐管理。评估内容有:区队领导跟班指挥生产、支柱初控力达到标准要求、“三大规模”执行及“三违”情况、液压系统运转及漏液情况、隐患处理及交接情况,主机运转情况、顶底板移近量。

5、开展工作面地质预报工作,每月至少预报一次,并写出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汇报。

6、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

7、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综采不大于300mm。

8、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综采工作面支架前梁接顶严密无浮石。

9、工作面支护

9.1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当装有初撑力保证阀时,可以不装温测压力表,但必须留压力表插口,以便检测初撑力、保证阀是否正常工作。

9.2支架要排居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

9.3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角≤7度。

9.4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

10、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架

10.1 综采工作面要使用好端头支架。

10.2 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金属支柱和铰接梁(或长钢梁),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单排柱,换棚子时可用“十字”顶梁。

10.3上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米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高度不低于1.8m,有0.7m宽人行道。

10.4 超前支柱初撑力≥50kn。

11、回柱放顶

11.1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回风、运输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机头处可根据作业规程放宽1排)。

11.2 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大小1.5倍采高,局部悬顶和冒落高度不充分[≤(2×5)m]用丛柱加强支护,超过的要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条件下,不能强制放顶时,要加强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资料及监测手段。

11.3 发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支柱有力,挡板有效,特殊支护(戗柱、戗棚)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放顶时按组配足水平楔(每组不少于3个)。

11.4无空载支柱(支架)。

12、煤壁机道与顶底板垂直

12.1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

12.2综采要及时移架,端面距是最大值≤340mm,前梁接顶严密。

12.3单一长壁工作面机道不准留顶煤。

13、煤炭回收

13.1回收率达到要求。

13.2不丢顶底煤。

13.3浮煤净。

第7篇 采煤工作面质量管理制度

1、有关审批的技术资料和鉴定资料齐全,按有关验收制度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2、有合格的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

2.1 作业规程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

2.2 从编制审批到贯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由总工程师组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复查,并有复查意见。

2.3 支护设计要根据矿压观测地质资料,并经顶控制专家进行系统科学计算,对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

2.4 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及地质构造专项措施;综采有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3、坚持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并有健全的分析和处理责任制。

3.1抽查支护的支撑力。

3.2有现场支护质量监测记录表(监测指标预报表、支架工作状态图、支架支撑力曲线图)。

3.3动态监测必须坚持“监控、图表、阅示、贯彻”四环节。

4、坚持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及规程兑现情况的班评估工作,要求做到班评估,领导阅示,贯彻落实,台帐管理。评估内容有:区队领导跟班指挥生产、支柱初控力达到标准要求、“三大规模”执行及“三违”情况、液压系统运转及漏液情况、隐患处理及交接情况,主机运转情况、顶底板移近量。

5、开展工作面地质预报工作,每月至少预报一次,并写出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汇报。

6、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

7、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综采不大于300mm。

8、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综采工作面支架前梁接顶严密无浮石。

9、工作面支护

9.1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当装有初撑力保证阀时,可以不装温测压力表,但必须留压力表插口,以便检测初撑力、保证阀是否正常工作。

9.2支架要排居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

9.3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角≤7度。

9.4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

10、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架

10.1 综采工作面要使用好端头支架。

10.2 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金属支柱和铰接梁(或长钢梁),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单排柱,换棚子时可用“十字”顶梁。

10.3上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米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高度不低于1.8m,有0.7m宽人行道。

10.4 超前支柱初撑力≥50kn。

11、回柱放顶

11.1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回风、运输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机头处可根据作业规程放宽1排)。

11.2 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大小1.5倍采高,局部悬顶和冒落高度不充分[≤(2×5)m]用丛柱加强支护,超过的要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条件下,不能强制放顶时,要加强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资料及监测手段。

11.3 发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支柱有力,挡板有效,特殊支护(戗柱、戗棚)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放顶时按组配足水平楔(每组不少于3个)。

11.4无空载支柱(支架)。

12、煤壁机道与顶底板垂直

12.1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

12.2综采要及时移架,端面距是最大值≤340mm,前梁接顶严密。

12.3单一长壁工作面机道不准留顶煤。

13、煤炭回收

13.1回收率达到要求。

13.2不丢顶底煤。

13.3浮煤净。

第8篇 采煤工作面开工前安全检查敲帮问顶制度

1、 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敲帮问顶时,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

2、 工作面敲帮问顶工作由班组长负责。

3、 工作面必须备有磅锤、长、短钢钎等敲帮问顶作业工具。敲帮问顶要由外向内,从下到上进行。

4、 敲帮问顶时,先检查和维修工作面被崩倒的支架,再清除工作面的伞檐、危石。

5、 采煤工作面伞檐不得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得丢失顶煤和底煤。

6、 敲帮问顶时,工作面顶板出现离层、断裂,又不能立即挑下时,必须立即进行支护或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临时支护必须牢固可靠。

7、 敲帮问顶作业时,应注意观察煤壁和小井口附近顶板压力。

8、 开采急倾斜煤层时,必须有防止煤层垮落和片帮措施(采用单腿棚或支架),点柱应紧靠煤壁,顶部要背实。

9、 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存放点与工作面的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 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或浮矸上架设支架。

第9篇 s煤矿采煤工作面变化管理工作制度

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系统和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一、人员变化

(一)、新工人入矿

1、由职工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2、由单位组织学习相关规程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3、签订师徒协议,在师傅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作业,并做到同上同下同休息。

(二)、借调人员

1、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由职工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离岗返岗人员

1、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

2、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贯彻学习规程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3、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人员变化管理由单位行政主管负责。

二、时段变化

(一)、季节变化

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重要节假日(双休日)的安全控制

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监管不失控。

2、各基层单位须有干部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把关工作。

(三)、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

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安员“四员”要加强检查验收,把住安全、质量关。

三、“三工”变化

(一)、工艺变化

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分管专业副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安全生产部门及所在单位技术主管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二)、工序变化

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单位行政主管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三)、工具变化

现场使用的工具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调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工具。

(四)、“三工”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四、环境变化

(一)、施工地点变化

1、由分管副总工程师牵头召开现场会,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行政主管、技术主管参加,并形成会议纪要。单位技术主管根据会议纪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地点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并在现场挂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运行许可证。

3、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职工进行新的规程、措施学习和考试,并传达相关措施。

4、施工前,各工种岗位必须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生产的第一个班次,必须有副区级及以上管理干部带班作业。

(二)、地质条件变化

1、采掘头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向矿调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汇报,单位要及时向职能管理部门汇报。

2、职能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分管副总工程师汇报,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纪要。

3、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4、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措施,并进行签名确认。

5、职能管理部门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三)、单项工程施工

1、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分管副总工程师及以上领导牵头,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参加,对其进行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

2、施工单位技术主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会审批准。

3、施工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所有参加单项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学习,并签名确认。

4、施工单位向安全生产部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并经审查批准。

5、施工现场明确指定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6、安全生产部门加强现场监管,坚决执行“四不干”原则,确保所有单项工程安全可控。

(四)、应急性工作

现场出现应急性工作,由管理部门人员到现场协调,现场跟班干部安排工作,班组长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

(五)、环境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五、考核

对各类变化控制不到位的,按职责权限,对相关责任人按不尽职直至严重不履职考核,并处100~300元的罚款。

第10篇 d矿高档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

1、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有符合国家规定,并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鉴发的作业规程和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参与施工人员学习鉴字、考试合格后,在生产中严格贯彻执行。

2、工作面必须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即煤壁、刮板运输机、支柱各成一直线;运输机铺平;上、下安全出口畅通;

3、工作面严禁出现单梁单柱,支柱必须坚持拉线打柱,确保支柱成排成行,其排距、柱距的误差不得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

4、泵站的压力不得低于18mp,确保采面单体柱有足够的初撑力;工作面支设的单体柱必须有适当的迎山角,保证支柱迎山有力。

5、放炮后必须及时挂梁,破碎顶板必须超前掏窝挂梁,及时支护,防止片帮漏顶。

6、切顶排的戗柱或加强柱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回柱放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由下向上,由老空向煤壁”的原则。回撤下来的支柱、铰接顶梁、小板必须在材料道堆放整齐;

7、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必须使用好“四对八梁”,每根钢梁必须保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进,严禁工字钢侧向和不成对使用。

8、必须搞好采面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采面上、下顺槽离安全出口10米范围内打双排;10~20米范围打单排进行超前支护。

9、电缆、管路要悬挂整齐,各设备上的煤尘清扫干净,做到文明生产,开关台台上架、牌板悬挂齐全。

10、加强设备维护检修制度,做到五检:班随检、日小检、周(旬)中检、月大检、季(年)总检,遵守维护规程,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完好和正常工作。

11、实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跟班队长、班长、质量验收员对当班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并做好班评估记录、填写好设备运行日志和交接班记录。

12、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度、班前会制度、生产汇报制、安全质量管理、设备使用管理、事故分析等制度。

13、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图、牌、板,有每月检查记录,资料保持原始性、真实性,不得有虚假。

14、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及时封闭灌浆,严防自燃发火。

15、炮采工作面参照本管理制度执行。

第11篇 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我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开创我区安全生产新局面,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经区部领导研究,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1、全年消灭轻伤以上安全事故,杜绝“三违”,努力提高全区员工安全意识。

2、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要增强安全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本区负责,对班组负责,摆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部的安全管理网络,把安全管理纳入月底工资和年底评先的重要内容,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3、加大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安全例会学习制度,按照公司培训计划的要求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煤矿三大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文化手册》以及《采掘专业岗位作业标准》为主要内容,重点抓好队长、班组长、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每季度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竞赛,来增强全体员工对安全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周六安全例会,主要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和学习各项安全产生措施,通报全公司及本单位上周安全产生状况,对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解决办法。

4、重点抓好现场管理工作,树立以质量保安全的理念,坚决把事故消灭在源头。按公司要求加大反“三违”力度,坚决杜绝 “三违”现象,对班中出现的 “三违”人员加大处罚力度,直到认识安全产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员工严格执行公司和单位制定的各项操作和管理制度,干标准活,干放心活。

5、加强事故汇报和事故分析会制度,对当班出现安全事故要及时汇报,当天应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对瞒报工伤和不开事故分析会的班队长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理。

6、 微伤指休息3天,轻伤指休息超过3天,重伤按公司安全1号文执行。

为提高班队长的安全意识和全体员工的自保和互保意识,实行队长安全压金制度与班组安全奖罚分制度,具体奖罚办法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 详细出处参考:采煤区管理制度汇编---1.htm如下:

1、周六安全例会无故不来者,员工扣10分,队长扣20分,迟到者减半,周六休班者每月参加两次。

2、当班出现安全事故,当天升井后,召开事故分析会,无故不开会,罚当班队长100元。

3、当班出现 “三违”现象,责任人停工在地面学习并罚款300元方可上班,视情节严重由区工资平衡会给予处理,并取消全班及队长嘉奖。

4、各班组出现的工伤,伤资一律有本班负责。

5、生产班出现2个微伤,检修班出现1个微伤,全班包括队长,不奖不罚,生产班全月出现3个微伤,罚队长150元,全班总分下浮5%, 检修班出现2个,罚队长100元,全班总分下浮5%。

6、当月出现一次轻伤,按公司安全1号文要求,罚事故班组1000元,当班队长100元,全班总分下浮5%。

7、出现一次重伤,按照公司1号文规定,罚事故班组5000元,当班队长500元,全班总分下浮20%。

8、当月不出现 “三违”现象和工伤事故,生产班队长嘉奖100元,全班总分上浮5%,检修班队长嘉奖50元。

9、一季度不出现 “三违”现象和工伤事故,生产班队长在原有嘉奖的基础上再嘉奖300元,检修班队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嘉奖150元,生产班总分在季度最后一个月上浮15%,检修班上浮5%。

10、连续两季度不出现“三违” 现象和工伤事故嘉奖翻倍。

第12篇 采煤工作面开工前安全检查和敲帮问顶制度

1、 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敲帮问顶时,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

2、 工作面敲帮问顶工作由班组长负责。

3、 工作面必须备有磅锤、长、短钢钎等敲帮问顶作业工具。敲帮问顶要由外向内,从下到上进行。

4、 敲帮问顶时,先检查和维修工作面被崩倒的支架,再清除工作面的伞檐、危石。

5、 采煤工作面伞檐不得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得丢失顶煤和底煤。

6、 敲帮问顶时,工作面顶板出现离层、断裂,又不能立即挑下时,必须立即进行支护或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临时支护必须牢固可靠。

7、 敲帮问顶作业时,应注意观察煤壁和小井口附近顶板压力。

8、 开采急倾斜煤层时,必须有防止煤层垮落和片帮措施(采用单腿棚或支架),点柱应紧靠煤壁,顶部要背实。

9、 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存放点与工作面的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 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或浮矸上架设支架。

第13篇 d矿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

1、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动态监测。

2、工区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

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支架阻力、活柱下缩量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记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

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架等措施。

第14篇 采煤工作面变化管理工作制度

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系统和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一、人员变化

(一)、新工人入矿

1、由职工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2、由单位组织学习相关规程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3、签订师徒协议,在师傅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作业,并做到同上同下同休息。

(二)、借调人员

1、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由职工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离岗返岗人员

1、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

2、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贯彻学习规程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3、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人员变化管理由单位行政主管负责。

二、时段变化

(一)、季节变化

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重要节假日(双休日)的安全控制

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监管不失控。

2、各基层单位须有干部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把关工作。

(三)、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

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安员“四员”要加强检查验收,把住安全、质量关。

三、“三工”变化

(一)、工艺变化

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分管专业副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安全生产部门及所在单位技术主管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二)、工序变化

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单位行政主管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三)、工具变化

现场使用的工具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调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工具。

(四)、“三工”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四、环境变化

(一)、施工地点变化

1、由分管副总工程师牵头召开现场会,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行政主管、技术主管参加,并形成会议纪要。单位技术主管根据会议纪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地点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并在现场挂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运行许可证。

3、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职工进行新的规程、措施学习和考试,并传达相关措施。

4、施工前,各工种岗位必须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生产的第一个班次,必须有副区级及以上管理干部带班作业。

(二)、地质条件变化

1、采掘头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向矿调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汇报,单位要及时向职能管理部门汇报。

2、职能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分管副总工程师汇报,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纪要。

3、单位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4、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措施,并进行签名确认。

5、职能管理部门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三)、单项工程施工

1、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分管副总工程师及以上领导牵头,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单位参加,对其进行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

2、施工单位技术主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会审批准。

3、施工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所有参加单项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学习,并签名确认。

4、施工单位向安全生产部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并经审查批准。

5、施工现场明确指定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6、安全生产部门加强现场监管,坚决执行“四不干”原则,确保所有单项工程安全可控。

(四)、应急性工作

现场出现应急性工作,由管理部门人员到现场协调,现场跟班干部安排工作,班组长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

(五)、环境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五、考核

对各类变化控制不到位的,按职责权限,对相关责任人按不尽职直至严重不履职考核,并处100~300元的罚款。

第15篇 采煤工作面支护监测制度

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组织

采煤队成立以主管队长为组长,主管技术员为副组长,安全队长及带班班长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成立以主管技术员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由队长主管技术员队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特殊条件下由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管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工区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要求当班监测信息,以及为消除隐患所采取的措施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就与工人见面。

二、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内容

(1)支架阻力观测

利用增压式压力表观测支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在工作面上、中、下布置3条观测线,由队派专人进行监测支柱的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并做好记录。

(2)支架活柱缩量观测

用钢卷尺测量支柱的活柱下缩量。

2、顺槽的矿压观测

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利用增压式压力表分别测量轨道顺槽、皮带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支柱的工作阻力,掌握其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围岩变形时的支柱阻力变化情况。

三、要求及标准

(一)工作面支护

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100mm/m。

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铰接顶梁接顶严实。

3、梁端至煤璧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

4、不准随意留顶煤开采。

5、支柱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不低于11.5mpa)。

6、支柱要排成直线,垂直于顶、底板,迎山有力

(二)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架

1、机头、机尾长钢梁必须成对使用,对柱距0.6m,排距1.0m,钢梁始终覆盖住机头、机尾,严禁空顶,采取一梁三柱进行支设,交替迈步前移,步距1.0m,第一架大棚距顺槽支护间隙不大于0.5m。支柱支撑力不低于11.5mpa。

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超前距离距煤壁不小于20m。

3、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m范围内,高度不低于1.8m,有0.7m宽人行道,上、下端头支架前移完成后,应及时打好关门柱,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及安全出口,柱距不大于0.5m。

4、超前支护支柱支撑力不低于6.5mpa。

(三)煤璧

1、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大于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大于250mm。

2、及时挂梁,最多不许超过八各梁子,及时打腿。

采煤工工作制度15篇

(一)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采煤专业“管理制度”对采煤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制度。(二)必须建立健全支护材料台账,账面要整洁清晰,数字要真实准确,填写要实事求是,做到帐物相符。(三)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材料均应编号管理。支架(柱)入井前必须进行试验,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采煤工信息

  • 采煤工作面工作制度15篇
  • 采煤工作面工作制度15篇98人关注

    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更多]

  • 采煤工工作制度15篇
  • 采煤工工作制度15篇98人关注

    (一)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采煤专业“管理制度”对采煤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制定本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