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23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688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8分钟,共有232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越城区在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按照“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公办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新校”或“名校+普通校”等办学模式;以公办、国有民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混合体为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等办学模式。

(二)法人资格多元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结合不同的集团化办学主体,推行三种不同法人资格制度下的办学模式。

1.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

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下辖学校(校区)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类似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教育集团内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实行高度共享。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办学校为单一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2.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

教育集团为一级法人,下辖学校(校区)为二级法人。教育集团对下辖学校(校区)的人、财、物等资源的调控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加以实施(类似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如名校鲁迅小学于2002年向社会独立融资4400余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民营学校——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2005年又向社会独立融资2000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幼托一体化的民营幼儿园——鲁迅幼托中心。与此同时,借鉴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模式,成立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四独立”的基础上,迅速提升集团下辖不同序列、不同办学性质的新建学校的办学品位,由2002年的38个教学班,发展为2008年的小学86个教学班、幼儿18个教学班的教育集团。从而使鲁迅小学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半径得到有效拓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3.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混合型办学模式

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既有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的办学模式,也包括所辖学校(校区)只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办学模式。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民办学校混合体为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三)运作机制多元化

1.“紧密型”的集团化运作机制

如百年名校北海小学一方面与它毗邻的公办学校胜利小学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把具有一流办学条件但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的龙洲双语实验小学纳入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管理范畴。整合后的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按“三个校区、一套班子、六个统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此举迅速提升了集团下辖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效拓展了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半径,使北海小学的办学规模由2005年的占地23.9亩、45个教学班,扩大到现在的占地85亩、85个教学班。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受到了老百姓的极大欢迎。

2.“名校托管”式运作机制

为有效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郊区学校,从2006年开始,越城区文教局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精选托管对象:一方面由城区选出优质品牌学校承担托管职责,另一方面把有办学潜力又地处远郊的学校列入接受名校托管范畴。

明确双方职责:受托管学校的职责——受托管学校作为学校法人,在与文教局原有的隶属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班级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相应的后勤生活服务管理及相应的档案资料管理等,全力支持托管学校履行托管职责。

托管学校职责——一是名校作为托管方,借鉴现代企业集团连锁管理的模式,派出强有力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对受托管的学校实行“团队契约式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进驻”。二是在托管期间,不但可以把受托管学校更名为托管学校的附属学校或某某校区,更重要的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与受托管学校教师形成价值认同,以保证双方能够真心实意地合作。三是托管学校依照与区文教局签订的协议享有相应办学自,同时,要接受区教育局对其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托管目标考核机制:一是区文教局与托管方签订名校托管办学目标协议。如为进一步办好投资3000余万、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树人小学南校区,区文教局委托名校鲁迅小学托管这所新建学校。在托管期间,区文教局把新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新生招生情况等维度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名校托管协议的目标考核范畴,从考核机制上提高名校托管的有效性。二是根据托管协议,由区文教局向托管方按托管协议支付相应托管费。

通过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我们总结出名校托管凸显的四大价值:第一,有利于突破现行体制下学校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等跨学区流动难的困境,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郊区。第二,有利于引进名校较高水准的教育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被托管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效率,促进郊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有利于学校转变思维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文化。第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出资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3.“名校联盟”式运作机制

区域性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学校必须起到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越城区文教局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学校发展理念:即“借势合作、错位发展、合作谋双赢”。按照这个办学理念,区文教局积极实施“名校联盟、强强联手”办学策略,通过“以多所名校与新办学校联姻,重组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办学平台,打造教育新品牌,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周期,保证新办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

2008年,我们把二所名牌幼儿园——东风幼儿园和新风幼儿园进行资源重组,实施“资源重组、易地迁建、强强联合”办学策略,易地创办东风艺术幼托中心,迅速扩大了地处城区中心的优质园所的办园空间。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一句温情而富有诗意的话,已经成为越城教育系统中的一句流行语。它传递的是学校发展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4.“嫁接型”的加盟式办学模式

按照“品牌加盟、独立运作”的模式,名校只输出办学理念与管理流程,加盟学校在“四独立”的基础上,使用名校品牌的“配方”(质量标准)和实施名校教育的“流水线”(管理流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如省级示范幼儿园东风幼儿园依托名园优势,通过品牌加盟的方式,在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基础上,成立东风幼儿园清水分园。使这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区居民广为认可的优质幼儿园。

这些举措缩短了新建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其中城区达到88%,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创新教师调控机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

教育的公平、公正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公正,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的现状是优质师资向强校单向流动,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队伍不稳定。前几年,越城区的不少名校就像教师联合收割机,每年都要从弱势学校吸收为数众多的骨干教师,使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教育的“马太效应”,使本来就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失衡。如何解决教师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育俱乐部的“转会制”为越城区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教师流动转会制”的主要内容

越城区文教局在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交流制度、支教制度以及学校经费保障一体化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遵循程序、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区属学校全面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办法,具体包括:规定区属中小学在编在岗的骨干教师,要求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时,引进名师的学校按引进不同级别的名优教师,均需支付给转出学校2-15万不同标准的教师专业培养费。同时规定了骨干教师流动的“三年服务期制”。由于经济杠杆的调节,目前从弱势完全小学流向强势中心校的骨干教师较往年大为减少,有效稳定了弱势学校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六大优势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实施“教师流动转会制”,具有六大优越性。

第一,“教师流动转会制”是对原有人才流动固定模式的一次挑战,它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打开用市场交换原则处理教育内部事务的思路,为教师的流动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第二,“利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教师的逆向流动。首先,有了转校费的制约,优质学校在引进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时会“慎之又慎”,使得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流失,从而保护了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其次,有了转校费的回报,普通学校也因资金的支持有实力进一步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从而保障相对薄弱学校利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师资“绿色通道”机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有序流动。一方面,本办法明确规定骨干教师三年服务期后,可提出双向选择的要求,从而为师资的合理流动提供了相应的通道;另一方面,本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由组织派遣名优教师到普通学校或新建学校工作,均不必支付转校费,从而为扶持弱势学校和新建学校引进名优教师提供机制及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接受撤并学校分流教师不必支付转校费;二是本办法的实施,使众多名校一反原来的“拿来主义”,把新教师的招聘引进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名校的教师文化为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五,“教师流动转会制”顺应时展,增强了优秀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第六,“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当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本质是试图缓解教育不均衡特别是师资不均衡的一种尝试,其实施环境、操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根本的举措,还是要花大力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或弥合差距,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三、创新选择性教育机制,建立区域性教育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为此,在越城教育中,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操作思路,那就是:不同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教学。在这个操作思路的引领下,近几年来,越城区文教局积极营造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式的“教育超市”环境,教会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教育和学习的自,求得学习能量的充分发挥,实现教育消费的个性化,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实施五大举措,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选择。

举措之一:办好课程超市,开设套餐式课程。具体的做法是:每周安排1~2个下午的时间不开文化课,腾出时间开设“课程超市”。要求各校根据“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原则,开出涉及艺术、科技、手工、体育等六大类综合实践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一学年跨门类、跨学科、跨班级、跨年级自由大流动一次,小范围自由流动数次。此举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选择后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特长,被孩子们称为“快乐的课程超市”。

举措之二:尝试“作业套餐”,推行开放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做法有:一是“弹性作业,分层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树立成功信心的同时,又较好解决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这一矛盾。二是开展自我发展型作业设计,实行开放性作业。具体包括:探究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生活性作业,让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尝试电子作业,让作业成为“自我”的张扬。

举措之三:实施“校内留学”的试点。目前,尽管许多学校认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但许多制度和习惯却使其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比如,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感觉不好或无法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时,学生必须“从一而终”,是不能调班、转班的。而我们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它需要的管理是如何利用“学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管理理念,学校应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一个开放的、善于接受的、可选择的学习小环境”。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鲁迅小学为试点推行了一项“校内留学”制度:在班额允许、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假如某个学生与他的老师“不投缘”,在不伤害学生与老师自尊的前提下,学校为那些有强烈转班愿望的学生提供就学的“绿色通道”,允许其到同一年级的其他班试读一周或一月,以便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东山再起”,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

举措之四:多角度开放教育空间,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文化底蕴,学校从环境创设上兼顾学生课堂发展与时间发展。众多学校空间上的灵动感被更多教育内容丰富了:学校的图书馆以一种新的开放方式出现,不少学校的教室外都专门配置开放式的书架和座椅,不仅本班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取读,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都可以驻足读书;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房、实验室等都是供学生自主使用,课间、放学后,只要学生喜欢,他们都可以进入这些教室练习,除了学生夜晚休息和放假,这些教室的门永远敞开着……在学校,时时处处体现着“学生总是唱主角”的气息。

举措之五:开展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史,教育公平的发展趋势包括两大发展模式。模式之一是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是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追求。“同一尺度的公平”主要是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模式之二是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选择的公平+能力的公平。“多元尺度的公平”主要是出于对个体的教育权(人权的一部分)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在对“同一尺度的教育公平”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的诉求,即关注对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的追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制度有可能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的有效选择之一,成为教育公平在实现优质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发展之后,进一步推动教育多元发展以及对个性公平追求的一种可能的有效途径。为此,越城区在积极实施区域性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形成书画艺术、翰墨文化、国际象棋、信息技术、全纳教育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生个性化选择学校制度的试点。

我们结合越城教育的实际,在成功创办特色学校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的基础上,把书画特色学校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培新小学作为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试点学校,允许对音乐舞蹈、书画艺术或国际象棋富有强烈兴趣并有一定禀赋的学生,就学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跨区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并接受免费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如今的少儿艺校和培新小学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人才与国际象棋冠军的摇篮。

这种学校制度选择的创新,使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的教育需求,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真正实现“多元尺度的公平”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一定借鉴。

四、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区域性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景展望

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今后,越城区文教局在扎实推进“四个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一体化、经费保障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第一,鼓励试点,建立教育特区。鼓励试点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机制。在体制难以整体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将允许和鼓励一些学校自行探索,取得成效之后再适时地予以评价、总结、提升和推广。

第二,不做“学校人”而做“职业人”——有序推进校长职级制工作。学校硬件条件均衡了,还需要实现师资均衡。一批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批好学校;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位好校长引领一个好的教师团队。为此,需要改革知名校长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的状况,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保证名校长在区内顺利、有序流动。

第三,加大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力度,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流动与支教的有效模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内高度共享。

第四,在深化特色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个性化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力度,是有效推进区域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未来选择之一。

第五,进一步创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孵化机制,加大名校托管试点的力度,开展名校教育广场的尝试。

第六,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动态分配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以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优劣(绝对质量)和办学业绩提高的程度(进步幅度)这二大维度为分配依据,打破经费分配保障的大锅饭,有效地促进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4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17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家住杭州市拱墅区的肖女士,有两套住房,为了给女儿入托,同时在两套房周边的5家幼儿园报名,经过6个月的全家总动员,才拿到一家乙级幼儿园的入园通知书。

肖女士的困境有调查数据可以印证。截至2010年7月初,杭州市拱墅区需要就读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4281人,计划招生数3576人,缺口705人;有读托班需求的是3592人,计划招生数1844人,缺口1748人。

同样的,杭城其他城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入园“拥堵”状况。2010年以来,入园难已经成为家长们不能不面对的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现象。

“今年,杭州‘入园难’压力的确空前。”杭州市教育局初等教育处处长蒋锋坦承。

入园难,究竟难在哪?

“在9月份开学前,所有读小班的学生入园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蒋锋一见到记者,首先希望能够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家长。

“今年入园的难度大于往年,金猪宝宝入园高峰使得学前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凸显出来了。”蒋锋直言不讳。

据了解,因为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杭城学前教育的发展格局都是以“公办为示范,民办为主体”,而公办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为电力、交通等行业、部门自办,优先保证本系统、本部门职工的孩子入学。因此,想入杭城的公办幼儿园,尤其是优质的公办幼儿园,一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而2010年,问题加剧了。据统计,杭州市2007―2008年间诞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多达10万人。今年仅城区户籍入园人数,就比往年多出2000多人。此外,随着来杭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其子女的入园需求也在增加,当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比例已接近40%。

目前,杭州市共有972所幼儿园,在园人数为24.8万人。但从幼儿园分布来看,老城区的幼教资源不如新城区充沛。加之老城区土地稀缺,民办幼儿园数量也较少。也就说,尽管老城区优质幼教资源相对丰富,但老城区的孩子入园难度更大。

7月26日,记者走访松木场一带发现,周边的幼儿园有六七家,多为甲级幼儿园,但是,这些甲级幼儿园多为行业、部门开办,并不是完全就近入学。按照杭州现行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按每百户9.3名幼儿的建设标准,缺口仍较为突出。

相比之下,新城滨江区的幼教资源则相对充足。根据滨江区教育局提供给记者的数据,2010年该区入小班人数为2500人左右,目前有35所幼儿园,其中3所幼儿园正加紧建设中,9月前可投入使用,能保证所有儿童的学前3年教育。

据介绍,新城区资源相对充足得益于2005年杭州居住小区需配套幼托的规定。相比较而言,城区的老小区建幼儿园难度更大,“像松木场一带,我们也多次请区教育局划出一块学前教育用地,但确实比较难找。”蒋锋表示。

入园难何时可缓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解决今年“入园难”,最及时有效的一个办法是压缩托班,扩容小班。

从杭州市教育局的数据来看,今年主城区58个小班扩班,人数从每班25人增加至30人左右。扩容潜力更大的一块在托班,6个区共压缩了97个托班。比如东新实验幼托园,已经连续2年停招托班。“如有宝宝到目前为止仍未报上名,将由各区教育局进行统筹安排,确保9月份开学前都能进幼儿园。”蒋锋说。

小班多了,托班少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托班招生门槛越抬越高。据了解,有的幼儿园托班招生年龄已从原来的满30个月提高到满33个月。记者从城东一家幼儿园了解到,对今年入托的孩子有能力要求,比如能从1数到20,会自己动手吃饭,会自己上厕所……换句话说,“入园难”更难在上托班。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以及杭州市的情况,目前我们着重做好学前3年教育,也就是从小班开始的教育。”蒋锋表示,未来杭州市学前3年教育发展格局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会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但“先满足小班入学”。

针对“入托难”,不少幼儿园负责人表示近几年难有改观。城北一家幼儿园负责人明确表示,上小班的孩子太多,目前暂无重开托班的计划,“至少等到全区上小班的需求得到彻底满足,并在幼儿园有富余场地的情况下,才会重开托班”。

据杭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透露,城区幼儿园的布局问题,将在今年年底前由各区教育局拿出具体的布点规划,置换腾空的中小学校舍将优先用于开办幼儿园,且鼓励空置厂房楼宇改造成幼儿园用地。同时,2011年底前,杭州市每个乡镇也将陆续开出一所中心幼儿园。

新建幼儿园增多了,“入园难”还会存在吗?

这样的疑问,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基础设施上去了,教师却留不住,这是目前杭城幼儿园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杭城公办幼儿园教师身份多重。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杭城幼儿园新进教师中就少有事业编制。滨江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幼教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办幼儿园有教师40多人,仅五六人属事业编制,有无编制的年收入差距将近一半,“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好几个老师走掉”。

“一边是幼儿园的班级容量不断超员,但另一边却很难招到好老师。”一位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这种现状不但使在编老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也导致原有的非在编老师流动性大增,“有编制和没有编制的老师,工资福利待遇差别比较大,这也造成了部分老师责任感的缺失”。

而在民办幼儿园,这一境况更为窘困。据了解,杭城多数民办幼儿园实行低收费运作,这带来的后续问题十分突出。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孩子每月收取100至200元不等的保育费,全班30名学生,配有“一教一保”,每月总进账6000元,刨去日常开支,这样的待遇想要留住好教师几无可能。

在2010年3月5日召开的杭州市学前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杭州师范大学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该校幼教专业从2002年至今毕业了200多名学生,已经有17.2%的换了岗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福利待遇偏低。

调查显示,在这些毕业生中,拥有事业编制的教师比例仅占15.2%,其他均为非在编教师,20%以上的教师月收入仅在1000-1500元,40%的教师月收入为1500-2000元。

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将是下一步杭州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之一。根据规划,杭州将用5年时间,确保公办幼儿园核编配置到位。这5年里,还将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扶持力度,争取2011年底前,民办幼师的收入达到公办教师的60%,并逐步提高。

需反思的学前教育

孩子入园难、入好园更难,此类问题不仅成为年轻父母们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据了解,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3月、5月先后两次就有关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专家指出,“入园难、入园贵”是诸多矛盾长时间累积后的集中总爆发。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刘焱认为,探究幼儿园“怪相”,除了生育高峰、城市化带来的非户籍人口递增等客观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政府职能缺位,造成当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

刘焱提出,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准公共产品,能够享受、接受学前教育,是现代社会学前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但是,由于对学前教育定性不明确,造成政府职能弱化,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过于强调它的非义务性质。”

刘焱认为,国家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就应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将学前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应将幼儿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在2010年3月举行的全国政协会上,他还向大会提交了将学前1年纳入义务教育的提案。“为什么提1年而不是3年?考虑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学前1年纳入义务教育已不是问题。从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各国首先也是解决学前1年的义务教育”。

从更为现实的层面来看,解决孩子无园可上现状,应该加大幼教经费投入。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幼教经费一直只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1.3%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3%以上,法国和丹麦则分别达到11.1%和10.6%。专家认为,治理“入园难”,关键要从教育投入着手,可以采取国家投入为主、民间资本充分予以补充的方式,大力建设公立幼儿园,充分保证教育公平。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6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60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业务水平方面

1、经常阅读有关教育的报刊杂志,学习最新的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幼教科研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加强个人的再学习,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了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及课改方向,用最新的理念来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

2、深入学习贯彻《托管班教育纲要》精神,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有创新,活动中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手兴趣的培养。认真学习《托管班工作规范》,规范自己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

4、积极参加公开课活动以及寒假托管班培训活动,虚心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汲取新思想、新做法。

5、认真进行反思教学,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工作和发展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6、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并努力做到幼儿在园开心,家长放心。

思想素质方面

1、思想素质: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

2、政治素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依法办事,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工作漂浮现象,增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职业道德:

(1)对待教育事业:要把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进一步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德。

(3)对待教师集体:要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支持、顾全大局。

(4)对待自己:要学而不厌,勤于进取;为人师表,严于律已,严谨治学。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84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40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论文摘要]:目前幼儿园已经出现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彰显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幼儿园尚无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政府应将低幼儿童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增加投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相应师资准入制度,并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教专业等,以缓解社会需求与教育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推动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3岁前入园,这不仅标志着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的扩大。按照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后,基础教育将向两极延伸,即向上延伸到高中阶段,向下延伸到0~6岁。目前,很多省市根据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0--6岁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反映了政府对社会早期教育需求的关注与重视。

一、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现状

(一)幼儿园出现了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目前不少幼儿园应家长要求,开始开办托班(一般招收1.5岁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亲子班(一般招收几个月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和随小班就读(一般是2.5岁至不足3周岁的低幼儿童被编到幼儿园小班生活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低幼儿童教育。从笔者调查的103所幼儿园情况看,开办托班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3.69%,这说明随小班就读和托班是幼儿园两种主要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其次是开设亲子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20.38%;同时开办亲子班和托班的幼儿园也占有一定比例.为5.83%

(二)随小班就读现象突出

调查发现,虽然随小班就读的低幼儿童数量在单个幼儿园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却较为普遍,许多幼儿园教师把“随小班就读”现象称为“中国特色早期教育形式”。从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几乎半数的幼儿园存在随小班就读现象。因此,笔者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其开办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不开设托班是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重要原因,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因为缺乏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而让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0.77%;幼儿园受设施场地限制只能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6.89%;其他原因(如不少家长托关系,想让孩子尽早人园)占11.65%(注:回答此问题时,被调查幼儿园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笔者在此调查中还发现,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现象大都集中在办园时间长、不愁生源的公办幼儿园,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设施与充足的场地。众所周知,目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来设计的,低幼儿童无法使用其中的很多设施,如在幼儿园配备的厕所里,便坑的蹲距是为幼儿设计的,低幼儿童的肌肉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加之自立能力差,不小心就会掉人便坑而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园长为目前没有资金投人,改建、扩建园舍,以适应低幼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流露出焦急的情绪;二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由于低幼儿童与幼儿在生理、心理、动作、自立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师资标准与规格、工作程序及要求等相应地有较大差异。而目前我国尚无正规的早教师资培养机构,一般的师范院校与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只有一些民营培训机构看准商机在开展早教师资培训。这些私立培训机构通常缺乏规范,而且大都只提供短期培训,因此不可能培养出胜任低幼儿童教育的合格师资;兰是幼儿园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把0~3岁儿童早期教育纳人正规的学前教育系列加以规划和管理,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阶段的收费做出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招收低幼儿童开办托班时只能以幼儿班的收费为参考,但在教师配备上却不能参照幼儿班,因为低幼儿童自制力特别差,言语表达能力低,许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己大小便的习惯,经常会拉尿在身上,配备的教师少了根本应付不过来,这致使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的效益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影响了公办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

(三)幼儿园托班与亲子班有着巨大的潜在生源

笔者对部分尚未开办托班与亲子班的幼儿园进行了低幼儿童生源预期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回答“肯定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75.73%;回答“可能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14.56%;回答“说不清”的只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9.71%。为了证实幼儿园低幼儿童生源预测情况,笔者还走访了一些私立的儿童早教训练中心,发现其生源的年龄大都在1~2岁之间,其中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2岁9个月,当问及家长为什么不送幼儿园时,接受访谈的家长大都回答孩子年龄小幼儿园不要。从其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附近的社区,也有路程较远的其他社区。如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曾见到一位年纪大约50岁的老奶奶,她家距离孩子上的早教中心大概有15公里左右,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当问及为什么带孩子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学习时,她说早期教育这么重要,付出些辛苦也是应该的,居住小区的幼儿园只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而她的孙子1岁半了,找关系托门子,小区里的幼儿园就是不接收。类似的j情况不胜枚举,从这些家长的语气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幼儿园不招收低幼儿童感觉很无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幼儿园开设托班或亲子班的潜在生源的确很充足,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

(四)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早期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就家长希望低幼儿童进人幼儿园的原因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除了10.68%的家长说不清原因外,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是主要原因,占被调查家长总数的69.90%;其次主要是因为家长太忙无暇顾及孩子,此类情况占33.98%,说明社会节奏的加快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因为孩子不好管,希望儿童人园接受教育以改变在家形成的一些坏习惯,此类情况占4.85%(注:对此问题的回答,家长可以进行多项选择)。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家长认为送孩子人园是其理想的选择,雇保姆不仅开支较大,而且多数保姆文化层次较低,不懂幼教。这说明幼儿园教育在家长们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家长之所以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是以下因素导致的:一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家庭仅有一个孩子,而社会竟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家长由于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尽量向下延伸;二是随着家长文化层次和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访谈过程中,当笔者谈到低幼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关键期时,家长都会兴高采烈地交谈个没完没了,这与20年前做家访或讲座时,教育工作者必须花很多时间向家长解释这些陌生名词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可见,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大力发展低幼儿童早期教育。

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开展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三岁前低幼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尚未形成,如果采取集体教养方式,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管理模式以及师资规格都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托儿所教养方式,也不是幼儿园已有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私立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如亲子园在大中城市应运而生。进人21世纪以来,不少公办幼儿园也开始举办亲子教育,招收3岁前低幼儿童。但总体来看,目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私立托幼机构看准家长舍得投资的心理,从硬件上高投人,人托年龄过分低龄化,教育形式上则是“洋”字当头,盲目引进外国教育模式,作为吸引生源的招牌,以获得经济上的高回报。这使低幼儿童教育明显地贵族化,有失教育公平;二是从事低幼儿童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早期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使低幼儿童教育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二)幼儿园普遍开展低幼儿童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

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全省2004年学前一年在班幼儿620929人,占全省在园(班)幼儿总数的57.21%。这也就是说,河北省以学前一年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使政府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得不放在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上,而没有太多条件支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幼儿园在满足学前三年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布局不尽合理,或过于集中,或出现盲点。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还处于初级办园阶段,“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玩教具、图书短缺,卫生保健工作比较落后,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幼儿园目前的师资力量也普遍明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幼儿园没有单独的公办教师编制,还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社会力量办园又往往以营利为目的,无视教育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擅自办园,影响了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都无暇顾及低幼儿童教育的科学开展,往往不得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之。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把0~3岁低幼儿童教育纳人国家教育规划,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各地的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0-3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把这一阶段的教育纳人政府规划,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而贵州、宁夏等不发达省份到目前都尚未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过,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与深人.0-3岁低幼儿童教育有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当前提出如何保障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及时而值得关注的。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对策

(一)把低幼儿童早期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随着生活水平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非常迫切地希望把低幼儿童送人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但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学前教育国家规划”,这使幼儿园开办低幼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往往出现令人尴尬的情况。以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河北省为例,在我们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大多数城镇以上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或亲子班,加上没有开设但近期打算开设的幼儿园,基本上接近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面对这一迫切的社会需求,各级政府有必要采取“分步发展战略”,率先在大中城市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人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加大各级政府对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投人、扶植和监管力度,为将来全面普及和规范0~3岁儿童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二)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

解决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从长远考虑,建设一支观念领先、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就必须采取学历教育形式,一是学历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二是学历教育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专业理论系统、扎实、深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训练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三是学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理想、专业倾向,能够对将来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三)建立低幼儿童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体现了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公民获得教师职位的前提条件。针对低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国家还有必要在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认证制度。除了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自然获得早期教育师资资格证外,还可以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规定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合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获得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资格证书。设置专门的资格认证这一准入门槛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早期教育师资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早期教育师资的来源,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对建设高效、合格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四)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育婴师资格培训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8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18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收费是问题

在浙江省政策出台初期,杭州市上城区开办了杭城第一家社区“爱心晚托班”,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不过,杭州市一些学校对在学校开展晚托班积极性不大,原因在于收费问题。一位公办小学校长说,她很想办晚托班,因为很多家长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她现在还没有行动。如果是学校自己办,就涉及到收费问题,校长吃不消。“我不能向家长收费,老师就要做义工,一天两天还好办,但我无法让老师长期做义工。”据了解,杭州市一些小学的免费晚托班,其实一直都存在。西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西湖区大部分学校都有免费的晚托班,3点半放学后的1个小时内,老师们都义务留校看护学生。而下城区的杭州市求知教育集团学校,在4点半后还开设了党员看护岗,在5点前,那些没被家长接走的孩子,由党员老师无偿轮流看护。

对比起学校一方的默默付出,杭州市上城区这个由教育局和社区联手开办的晚托班,在杭州市上城区尚属首个。上城区这个由教育局和社区联手开办的晚托班,办在杭州小营街道姚园寺巷社区的活动室,叫做“小骏马爱心教室”。晚托班的老师,由上城区教育局派出,总共有190名老师,轮流给这些晚托班的孩子上课。每天4点半到5点半,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开展不一样的活动,比如做蛋糕盘、写书法、学手语等等。这样的晚托班,让家住下城区的陈女士“好生羡慕”。陈女士的孩子读一年级。学校的晚托班在4点10分就结束了,“我跟老公经常‘跷班’接孩子。5点半之前孩子都有人看护,真的是太好了,就算支付一些费用也是可以接受的。”陈女士说。

西湖区的一位家长说,现在请阿姨做看护,一个月要花费1800至2500元,外面的托班安全难保证。“学校和社区合办,我们放心。孩子在班里还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作业。”“借助社区的力量解决学生放学后的接管,这个办法最靠谱。”上城区一位公办小学的校长表示,社区出场地、教育部门出师资的模式,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哪些家长是真正有接送困难的,各方要做好确认和摸底,要适当控制晚托班人数,解决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家长不能有“反正孩子有人看护就好,我晚点再接也没关系”的想法。推出晚托班是为了帮助当天来接孩子时遇到困难的家长,是临时看管孩子的,没有接送困难的家长也把孩子留在晚托班,这无疑会增加学校的负担。

面对家长的呼吁

小学生3点半放学,大部分家长5点半以后才能下班。放学后,孩子由谁去接?孩子在家做作业了吗?一系列挂心的问题令家长们下班前的两小时特别难熬。同时,应运而生的校外晚托班纷纷打出“高价牌”,让部分家长感到吃不消。对此,上海市市文明办对2000余名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四成以上的小学生家长需要晚托班服务,重开晚托班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海市人大代表、卢湾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朱如安调查发现,晚托班曾在上海延续了18年的历史。2006年10月,上海市教委取消公办中小学的“晚托班管理费”,加上个别学校的晚托班变身“集体补课班”遭投诉,使得开办晚托班成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上海市公办中小学陆续停办了晚托班。此后,满足家长晚托需求的重任被寄予社区晚托班。2007年,上海市文明办表示,市文明办、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将进一步探索在社区开办晚托班的可行性和运作模式,并出台相关规范性意见。但经过几年的探索,社区晚托班模式终难成气候。

面对家长的呼吁,上海市静安区走出了恢复晚托班的第一步。2008年,静安区教育局以每名学生每月12元的标准,对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为学生晚托埋单,区内各小学在放学后免费开设“爱心班”,解决家长的难题。长宁区紧随其后。200年开始由政府出资,在区内26所公办小学开设“爱心晚托班”。爱心晚托班的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四的15点20分至17点,主要针对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以及四、五年级确有困难无法按时来接学生的家庭。“晚托班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看护,不是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教师不能在晚托班期间,以各种形式进行学科类的大面积补课,防止通过晚托班途径增加学生学业负担。”长宁区教育局局长贾炜表示。2009年9月1日起,长宁区26所公立小学全面开设 “爱心晚托班”,为确有困难无法按时来接学生的家庭,提供无偿看护孩子服务。晚托班的老师则由学校老师和社区志愿者、家长共同担任。

朱如安副理事长建议,为了上班族能安心工作,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难题,更为了小学生的安全成长、快乐生活,长宁区爱心晚托班经验的模式可在上海市推广。他呼吁,公办小学应借鉴长宁区爱心晚托班经验,开设公益晚托班,对确有困难无法按时接学生的家长提供服务。

其实,上海市部分学校一直继续开办免费晚托班,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社会力量也开始积极介入到晚托班的开办中。2013年3月,由中国福利公益金资助的“海阔家园”公益晚托班在上海金山区山阳小学教学点举行了开办典礼,就读于该校一至五年级的,来自生活有特殊困难的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成为首批学员。在此基础上,“海阔家园”还开设了暑托班、寒托班,同时开设了“特色课程”“阅读辅导课程”“主题活动”“亲子活动”子项目,教学点分布在城乡多所学校。作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上海市金山区融合了各项社会资源,建立了从家庭到学校、社区、社会的服务体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平等参与、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平台。

社会欢迎公益性晚托班

据上海市文明办未成年人保护处处长蔡伟民介绍,很多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关心起学生放学后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晚托班项目中,其中也有不少收费相当高,达到2000至3000元。“作为政府,我们希望力推的是300至500元的公益性成本性收费晚托班项目,在试点基础上,条件成熟了,再在全市推广。”

据悉,早在2006年开设的“必胜客四点半小课桌・快乐新课堂”就是这样一种公益性晚托班。徐汇康健社区30位一到三年级的小朋友在4点半后幸运地享受到了这个“免费大餐”,一项为期3个月的“七项多元智能课程”。3个月后“必胜客4点半小课桌”由专业教育企业接手,并开办至今。这项公益活动被称之为解决上海家长“4点半压力”的第一块“试验田”,它第一次提出了“小学生课余生活半公益化”的概念,倡导由政府、专业教育机构和社会公益机构共办新模式下的晚托班,从根本上解决上百万上海家长的后顾之忧。除了孩子放学后的监管得到了保证,在这一课堂上,孩子们还得到了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七项智能的拓展培训。内容不同于传统课堂,很受学生欢迎。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云龙认为,企业介入教育,为孩子的发展做出贡献,是件很好的事。我也很关心我们“4点半课堂”的内容,这必须跟课堂里所学的不一样。我觉得,不能把孩子困在学校的小课堂里,要让孩子高兴起来,要让他们快乐起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必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孩子能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健康成长,从游戏中学习,从活动中学习,要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笑起来。那么,做些什么呢?组织他们养些小动物,种些花花草草,都可以。还可以组织他们做一些社会调查,在调查中了解社会的变迁,见证我们国家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昂立教育学院院长林涛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一是根据家长不同的需求、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来发挥我们教育个性化的优势。如以科学的手段对孩子的能力进行测试,根据他们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美术和运动能力等进行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设计。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孩子,4点半到4点45分可以安排做一些少儿韵律操,4点45分到6点半进行一些个性化课程。有些孩子功课完成慢,那么4点45分以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课程以及学业辅导课程。他说,“当然,这些仅靠我们一家教育机构是不够的。我呼吁全社会更多力量参与支持这项事业。”

可以解决多方难题

2013年3月,经过了一周的试运行,上海市嘉定区行知小学按年级设立的9个晚托班,正式开始运作。这也是由上海市慈善机构资助的一项公益免费晚托班,既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为学校在经费支出、教师获得合理报酬等方面解了难题。同时,也为上海市中小学推出晚托服务提供了一个范例。

上海市的小学放学时间一般都在下午3点半左右,大多数在职家长此时不可能那么早就来接孩子。而一些学校也出于校内“安全”的考虑,不太愿意把没人接的学生留在教室里。于是,除了一部分由家人接的孩子,许多学生要么独自回家,要么在外闲逛甚至到网吧里玩。也有的公办学校表示,现在实行的是绩效工资,晚托班是不计算进课时的,前去值守的教师自然也不能按课时取酬。而且,上海市早在多年前就取消了晚托班的行政收费许可。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学校对开设晚托班基本没有什么主动性,也得不到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48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亨利·福【美】

的确,经验包涵着珍贵的学问,许多知识才智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丰富而优良的教育经验可以指导他们快速有效的解决教育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教育经验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效率。然而,许多教育经验的获得过程犹如暗夜行舟,在一次次的触礁后才探出一条最佳航线。如何有效的共享教师们己获得的直接经验,将摸索直接经验的迢迢路程缩短为消化吸收间接经验的快速直通道是教研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就目前的教研工作来看,幼儿园教师要达到经验共享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研活动中留给教师交流经验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尽管根据调查结果,目前80%以上的幼儿园都已经建立了园内教研制度,然而一方面在幼儿园工作任务繁多的情况下,园内教研工作被“挤掉”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即使实施了的教研活动都大多是组织教师学文件、学理论,很少落到教师的工作实处;并且在方式上通常都是集中学习。?教研内容流于形式,活动方法单一。试想连交流的机会都没有提供,如何谈得上“经验共享”?如何谈得上通过经验共享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二、保守意识作祟,使教师们提供的经验大打折扣

班级之间,特别是平行班之间组织教研活动时,教师们都会有意识的“留一手”,不愿意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公之于众”,?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教育质量的竞争,使教师们害怕别人借鉴经验之后超越自己现有的水平,让自己处于落后的地位。所以在组织活动时常常沉默不语或以一些缺乏价值的教育方法来搪塞充数。这样容易造成部分教师“闭门造车”,缺乏相互的信息沟通。

三、消化吸收别人的经验对某些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每个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不同,教师的能力也有差异,同样的方法也许并不一定适用于不同的教师或班级,或多或少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在经验的借鉴上,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一旦“走样”就会浪费现有的经验资源。

那么经验的共享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实现呢?

四、前提条件

(1)师的教育观念。在一个观念相对统一的群体当中,沟通会变得更加容易,对别人的经验更易产生认同感,使思维的碰撞和融合成为可能。例如,教师们在讨论活动中提到:以往在组织美工活动的过程当中总是为幼儿考虑得特别周到,各类操作材料都一一递到幼儿手中,这种过度的照顾虽然减少了幼儿操作上的麻烦,但是忽视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的老师提到可以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投放一些必要的材料,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教师们纷纷表示赞同,这一方法现已得到普遍的运用。

(2)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进行某一个专题研究之前,有针对性的充实相关的理论可以使教师对这一专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和规律有深入的了解。理论可以有效的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避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站在理论的高度,教师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解决问题也更加得心应手。同时在方法经验的总结过程中可以有机的结合相关理论,使经验不仅仅局限于经验本身,而是有更高的适用性和普遍性。

(3)规范教研制度,为分享经验提供时间保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制订详细的教研制度。首先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原则上是每两周一次年级组活动,每月一次全园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按时参加。其次对每次教研活动的质量提出要求,通过保教主任与教研组长的共同研讨,精心设计活动方式,争取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议题、有讨论,能为教师创造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机会。

五、构筑横向及纵向立体交错的分享网络

1.年级内部进行的分享活动

年级组内因为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和发展水平接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类似,一个好的方法或思路容易激发大家的共鸣。因此在年级内部交流的经验运用的机率高,实施效果比较明显。

2.年级之间进行的分享活动

不同年级之间有时也有相同的探讨话题。如在我们开展的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中,小班和托班幼儿同样涉及到倾听能力的培养工作。托班教师在设计听音游戏时觉得有难度,我们就组织托班教师观摩小班的听音游戏活动。观摩后再进行讨论,谈谈自己设计活动时存在哪些误区、在观摩活动后受到些什么启发?请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游戏。观摩活动后托班组织的听音游戏不论在选材上还是在教师的组织活动的水平上都有显著提高。

3.全园的分享活动

全园的活动主要包括各年级组经验的汇总交流及外来的有益经验的学习,每月一次的全园教研活动中,学校会请各年级组长把本月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特别要介绍一下在本年级教师中已推广的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同时教研活动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也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每当有教师参与外界的观摩交流活动后,都会请他们将吸收到的信息、理念、方法及心得体会及时的为全园教师传达。

六、经验交流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

1.营造一个开放的、愉悦的活动氛围

历来的教研活动都以严肃、严谨的氛围展开的,活动中沉闷的气氛和领导以上对下的态度常常让教师们不能充分地表达和创造。为此,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思想。打破惯例,鼓励教师在活动中树立“我有我的观点”的思想,允许他们提出质疑。这样一来,教师们便可以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地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更以自己的观点能得到认同为乐趣。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

骨干教师是交流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往往代表了全园的主流观点,他们的许多方法经验有着很强的适用性。每次的教研活动我都会在骨干教师中指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并针对要交流研究的内容,为中心发言人做事前的支持与指导,帮助中心发言人“抓”到点、“说”到位。

3.挖掘每位教师的闪光点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6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69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目标明确提出: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厕能力是孩子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托班时期正是培养的最佳时期,于是我将如厕习惯的培养作为关键目标展开。

1.嫩蕊细开―起步之旅

2011年9月,我如愿开始带托班。当时的我怀揣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爱心,准备挑战孩子们的入园焦虑,想着如何培养好托班宝宝的各项常规。在配班老师的帮助下,我让宝宝们排队进入盥洗室,帮着他们一个个把裤子拉下来,让他们到指定的地点小便,结果宝宝们根本就不会:“老师我的裤子湿掉了!”“老师,我的裤子也湿掉了!”求救声此起彼伏……

瞧!被浇湿裤子的宝宝神态各异:

“稳如泰山”型:当我给这类宝宝将裤子拉下,让他们小便的时候,他们稳稳地站在小便槽前面,既不将屁股顶出去,也不用手去把住自己的“小”,就直接开始小便了;“欲擒故纵”型:宝宝们将裤子拉下来后,两只手放在“小”旁边,似乎是把住了自己的“小”,其实并没有把住“小”,还是将尿撒在裤子上,等等。

分析:原来孩子们对如何解小便一点经验都没有,如厕基本由大人包办代替,部分孩子睡觉时要用尿布、尿不湿。孩子不会提拉裤子,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然而如厕能力是孩子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达到。

2.碧莲荷花―提升之旅

梳理出了宝宝们如厕能力较差的问题和原因,我着重观察了在男宝宝们将裤子拉下来小便时尿湿的情况,不禁纳闷,另外一位老师把尿的小朋友怎么裤子都没有湿呢?同时也观察经验丰富的老师是如何给孩子解小便的。

及时提点:同事看到我仅仅给孩子们将裤子拉下来让他们自己小便,导致男宝宝尿湿裤子的现象比较多,所以跟我说仅仅帮宝宝将裤子拉下来是不够的,托班的宝宝刚刚拿掉尿不湿,不会尿尿,要帮助宝宝们把住“小”,告诉宝宝正确尿尿的方法。

经验传授:看到我如此缺乏经验,既已当妈妈又拥有多年托班教学经验的同事,让我观察她是如何给男宝宝们把尿的,首先她帮宝宝将裤子拉下来,然后把住宝宝的“小”,在她的帮助下,没有一个宝宝尿湿裤子。

分析:同事的及时提点和经验传授,让我深刻认识到托班宝宝的如厕能力较差,除了要帮助他们将裤子拉下来之外,还要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如厕方法,学习独立如厕。究其原因,我发现家长对宝宝们如厕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不注重学习宝宝如厕的方法。宝宝们入园后对幼儿园环境较陌生,一下子无法适应,也不会用语言向老师提出要求,帮助其小便。

3.红枫绚烂―成熟之旅

经过了“碰壁”、学习之后,我开始注意培养宝宝如厕方法的学习,发掘出能帮助宝宝们学习独立如厕的方法:坐滑梯:有些男孩子尿尿的时候很慢,浇不远,很容易就尿到了裤子上。突然有一次,我说:“哇!宝宝的尿,好像滑滑梯哦!”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让我来观察他们自制的“滑滑梯”;家园联系:除了在园的如厕方法学习之外,我还通过家园联系,与家长一起共同帮助宝宝掌握如厕方法。到了托班的第二学期,宝宝们基本能够独立如厕了,我相信这对宝宝今后的在园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等等。

分析:托班的宝宝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当老师向妈妈那样给他们把尿的时候,让他们体会到了妈妈般的关爱,会增强他们在园的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踏雪无痕―旅途回眸

带托班的一年丰富了我对于托班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托班宝宝的如厕能力:

(1)我们首先营造一个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教师应为2~3岁幼儿创设一个家庭式的环境,给孩子母亲般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消除紧张情绪,用语言主动向教师表示如厕的需求。

(2)以个别交流为主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如厕能力。托班孩子刚入园,如厕中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逐个帮助宝宝用“大手把小手”的方法把尿,并用游戏式的语言提示宝宝尿尿的正确方向,为了进一步培养宝宝的如厕兴趣,还创设了游戏情境。

(3)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如厕能力。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注重家园共育。我们把对孩子如厕方面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56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17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托班幼儿区角游戏的适应性

据了解,连云港市灌南县小红花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新安小学幼儿园只开设小、中、大班,而托班往往是私立幼儿园或托幼中心开设为满足家长需要开设的。在南京市江宁区所有幼儿园中,幼儿的年龄大部分在2到3周岁,游戏则成为了他们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虽然有不少专家对游戏理论及游戏的指导研究较丰富,但对于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研究为数不多。如今,早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所以不少亲子班、早教班也越来越多,而托班幼儿处于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的过度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次研究必须清晰这两个问题:托班幼儿能否进行区角游戏?托班幼儿游戏需要成人指导吗?成人可以指导幼儿游戏吗?

笔者经过两个学期的幼儿园教育实践工作,发现托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之外,非常喜欢区域游戏,他们会自己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加入,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游戏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无法游戏,因此,这个时候恰恰需要教师的指导。

例如:区域活动时,一名幼儿想加入“太阳家”的游戏,而在“太阳家”的幼儿人数已满,这名幼儿着急地向老师请求:“我想玩娃娃家,我想去太阳家。”老师对他说:“你可以自己想个办法进入吗?”这个幼儿过了一会来到“太阳家”对“太阳公公”说:“我可以当大树妈妈吗?”“我们已经有大树妈妈了”“那我就当风爷爷吧!”“太阳公公”愉快地同意了。于是,他很快进入了角色,一会儿给孩子讲故事,一会儿又提醒“大树妈妈”起风了,关好窗户。游戏一直没有离开“太阳家”。这名同学的意愿满足了,他玩的非常开心,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托班幼儿可以进行区角游戏,游戏时只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遇到事情,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区角游戏的概念和要素

区角游戏的概念 何谓区角游戏呢?区角游戏也称区域活动,活动区活动,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自主发起、自由选择活动,通过材料、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各方面的经验,实现自身的发展。研究如何科学地开展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托班幼儿的年龄小,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么小的孩子可以玩区角游戏吗?对于一个即将满3周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这也是他们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区角游戏的类型 区角游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生活区、语言区、角色区、益智区、科学探索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活动,自主探索,从而发展了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和对行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发展,为升入小班做了准备。而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从而促进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他的身体、认知、智力、情感、语言、社会性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区角游戏的三要素 环境、教师、幼儿这三者构成了区域活动的三要素。在区域活动中,环境指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游戏伙伴;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游戏者、创造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教师要把教育目标蕴含在为创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观察、适当指导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地制宜实施指导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更是幼儿游戏的指导者。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游戏时更需要成人加以指导。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活动形式,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兴趣,并保持幼儿情绪愉悦为前提,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实际生活经验及兴趣,因地制宜地实施指导方法,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等。这里强调了幼儿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责任,因此,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指导者。

综上所述,无论从教育实习经历中的个体游戏发展角度,还是国内相关法规来看,托班幼儿可以进行区角游戏,游戏的发展需要成人的指导,成人可以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方式

观察法 第一,观察目的与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的基本情况和总体特征。观察对象主要是教育实践中的4个托班的8名幼儿教师,其中4名教师为班主任,4名教师为配班教师。本次研究倾向于使用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研究对象。因为研究者认为,本次观察的对象是最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息量的人,班主任和配班老师是对本班幼儿最了解的。从教师的常态行为表现中获得。有利于研究者及时捕捉教师对本班幼儿游戏时的指导现象。

第二,^察方法。为了有效地获得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真实可靠的资料,研究者在观察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向托班教师介绍本研究的观察目的,请教师不用做任何特殊准备,就跟平常一样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研究者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刻意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也改变了研究资料获得的真实性。其次,研究者观察前都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谈,熟悉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指导游戏的特点,让教师了解到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方法;获得每位教师的支持与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与这4个班幼儿进行熟悉,不让幼儿产生陌生感。接着,制定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情况。最后,在观察结束之后还与教师幼儿相处一会,了解观察过程中不清楚的现象。每位教师都观察两次,第一次观察先让教师、幼儿知道教师有陌生人在观察游戏,第二次是正式观察。托班幼儿游戏活动时间早上入园8点到9点,上午10点半到11点,下午3点到3点半。每个班的每个教师观察2次,一共观察24次。

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分别选择南京2名新手教师与2名骨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本班幼儿游戏的指导情况。

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阅览室、互联网等广泛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幼儿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师指导行为的路径

角色游戏的指导 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展开游戏,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陈淑敏(1999年)认为,成人在幼儿游戏中可以扮演时间的控制者、空间的规划者、情境的创设者、的提供者、游戏经验的引导者、游戏行为的观察者、游戏活动的引导者。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身份尤为重要。儿童想要玩什么、怎样玩,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教师都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兴趣。例如,在托班一日活动的盥洗环节中,一名幼儿对另一名幼儿说:“我来当老师,帮你卷袖子。”老师却说:“不要你来当老师,自己洗。”可见,教师没有很好地支持和鼓励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毛曙阳(1997年)在对幼儿园角色游戏观察时,将游戏的总时间分为开始、游戏、收拾和评价等四个阶段。而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有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评价这个环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结构游戏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定型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等)和不定型材料(如沙、水、雪等)。对于托班幼儿,定型材料主要培养幼儿结构造型的能力。例如,在拼图游戏中,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教师可引导幼儿认识物体各部分的形状、颜色与结构特征,从看图样结构主要过度到独立的建造能力。而不定型材料的指导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加深对水、沙等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游戏结束要学会将玩具放回原位。

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托班幼儿的有规则游戏主要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因为托班幼儿年龄小,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快乐成长,快乐游戏。

教师整体的指导 托班幼儿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以教师自发组织的游戏为主;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指导为主;游戏指导行为频次较高;游戏重讲解轻评价;教师的指导方式以语言指导为主(行动指导为辅);班主任对本班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较灵活;配班教师对本班幼儿游戏指导的情绪较积极。

因此,教师的指导应以间接指导为主;教师指导的语言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绝决问题;介入游戏的次数要合理;对幼儿游戏进行正面评价,善于运用榜样、表扬等正面评价方法;不断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积极因素,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情绪。

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及目前幼儿园的客观条件不难发现,托班幼儿区角游戏以教师自发组织的游戏为主。由于幼儿园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一日活动,考虑托班幼儿的安全,每个幼儿的需求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之处,教师在兼顾全部幼儿的安全问题上会有些吃力,因此不轻易让幼儿进行自发性游戏。配班教师多为新教师,新教师相对于班主任教师而言,入时间较短、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情绪积极。应当向班主任学习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灵活运用。教师的指导以语言为主,大部分是以命令、询问的方式,而忽略了直观行动的指导方式。因为语言来得简单,幼儿易接受,但要避免警告、命令、质问的语气。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98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87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三年委托管理终期评估落下帷幕的同时,我们结束了精彩纷呈的一个学期。本学期,我校抓住了“委托管理”的各种优势,并将托管效应引向深入,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与先进理念接轨,委托管理显成效。

三年来,在托管学校——莞城中心小学以及石龙第三中学专家及名师们全方位的引领下,两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托管工作的基本原则,以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的深入实施为契机,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入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教学大纲,狠抓教学常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充沛的活力。经过大刀阔斧的一系列改革,我校的管理、人文环境、师资力量、教学教研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年轻教师也迅速成长、校风学风逐渐成型、生源规模日益增加。

通过一年半的托管,我校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1. 筛选了一批有潜力的教师骨干队伍。

通过培训、跟岗前后的对比,老师们对教学大纲的把握以及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了明显进步。通过这些活动,充分点燃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并由此带动了各科组教研活动的蓬勃开展,也涌现出了一批以罗小妍(上学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刘函(上学期被评为东坑镇优秀班主任)为代表的教学能手。与此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如语文组的蔡旻旻、黄琳钧、秦建红、唐琴等老师;数学组的张朝霞、赖金兴、李能、杨玲等老师;英语组的林苗苗、申芳丽、魏夏瑾、李晓洁等老师。

2.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四大教研模式,丰富、提升了我校教

研水平。

四大教研模式:“三个一”教研模式、“研训一体”的模式、

“试点—改革—立制”常规教学制度改革路径、“联动教研”新模式。经过两个学期的大力改革,我校教研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能体现教研水平最直观的一面是学生成绩。上学期,在使用莞城中心小学自制试卷的本学期期中考试中,学校整体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平均分与莞城中心小学相差不大,充分体现了托管后老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质的变化。

3.搭建了学生活动平台,“阅读考级”成效明显,学生爱好阅读已蔚然成风。

经过一个学期的运作,全校阅读氛围较之前有明显转变,一批批学生爱上了阅读,喜欢上了语文课,全校的书香气息更加浓郁,校园随处可见孩子们阅读的身影,阅读将慢慢成为东晋的校园风尚。

4.与石龙第三中学联手,“二托一”模式让我校得到整体提升。

上学期,石龙三中已按照托管委员会“项目托管”思路,选取了“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两个项目,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组织了两校学生联合统考,并根据调研及统考情况将这两个项目进行了科学、详尽的分解,形成了各学科教师培训方案以及各学段教学质量提升举措。带教团队在上学期主要以两校交互式教学观摩与交流展开教学引领,双方学校共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以及教研活动13节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东晋学校阶段考试成绩已有一定程度提升,初中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正发生着悄然变化。

5.初步探索出两校学生联谊互动模式,借假日节点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借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主题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活动既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润泽学生的心灵,又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了庆 “六一”系列活动。

一是两校学生联谊活动:莞城中心80名“洪钟少年”与我校80名“东晋之星”结对联欢,共绘一幅画、互荐一本书、友谊足球赛、内务大比拼、亲手展厨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同学们在尽情欢乐的同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进一步加强了两校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二是“we are family”庆六一文艺晚会。学校发展需要宣传,品牌效应更需要宣传。经托管三方精心策划并共同参与的具有高品质视听效果的大型晚会于5月29日在东坑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节目紧扣“快乐六一”主题,充分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大力弘扬托管效益,让优质教育深入人心,为学校宣传造势,在社会和家长层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产生了品牌效应,为今年的暑期招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上学期我校有教师76人,学生1100人,教学班33个(含初中6个班);本学期教师113人,学生1727人,教学班增至50个(含初中11个班)。看得出来,我校生源发展态势良好。

6.帮助我校完善并形成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托管工作已开展了一年,托管三方达成共识:托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托管,唯有建设相关的制度,形成系统的模式,总结各种策略和经验,方能促使我校实现自我、持续的发展。在前期托管工作开展期间,托管委员会组织了多轮研讨,也进行了3次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层面的问卷调研,托管委员会已完成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师阶梯成长制度等。

我们按照“点面结合”的教师培养思路,一方面引导全体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另一方面正尝试规划教师阶梯成长的不同梯次、培养办法、绩效考核标准等,最终形成一套教师阶梯成长制度。循着阶梯成长制度,以点带面,以骨干带全体,最终形成一套长效机制,促进我校教师自主发展。

7.有效运转多种资源常态共享机制,实现了教学“质”和“量”的飞跃。

利用自身优势,莞城中心小学充分调动了专家、名师资源:一方面,我们邀请了深圳大学王婷教授、浙江大学吴洁敏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傅登顺、广东省特级教师李祖文等专家、名师做专题报告或课例讲座,让两校教师共同参与学习,尽最大可能地让托管双方受益;另一方面,莞城中心小学有7个省市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背后又有来自省内、市内的名师作为导师,他们或依托工作室研讨活动让东晋的老师也能领略这些导师的课堂,或直接将工作室的活动放在东晋举行。

二是教学素材资源。莞城中心小学和石龙三中都是老牌名校,都有着庞大的教育教学资源,东晋优势在于随用随取,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

三是慕课平台对接设想已成为现实。九月底,我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通过初期评估,经过网络调试后,委托管理三方学校就能实现资源的快速、高效对接,实现受益实效、质量的效益最大化。

8.拓展内容:我们除了按照托管的四个项目扎实落实之外,还在东晋学校的其他方面给予了帮助,在镇级和市级比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如:

2018年4月,学校团支部被东坑镇文体宣教局评为“五四红旗团组织”。

2018年5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被评为2017-2018学年东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

2018年中考,全校参考37人,700分以上1人,600分以上15人,过普高分数线24人,过公办高中分数线18人。全校中考上线率达65%。在东坑镇同类公民办中学中名列前茅。

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校囊括镇级朗诵、征文、演讲、英语口语、英语书写、现场书画、体育比赛等赛事一等奖。

2019年6月,我校党支部被评为东莞市五星级党支部。

同月,我校罗小妍、邓卫国老师分别被东莞市教育局评为东莞市小学语文、初中语文教学能手。

2019年中考,74人全员参考,在报考率100%的情况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创造了我校中考历史“最佳”:600分以上32人,占参考人数的43%;700分以上6人,占参考人数的8%。

三、以“体育、美育”为契机,促进校园特色建设

有质量有生存、有特色有发展。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引,走“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之路,进一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涵,组建了中小学生男女篮球队、足球队、毽子队、乒乓球队;组织了美术、书法、舞蹈、合唱、葫芦丝演奏、竖笛演奏、英语沙龙兴趣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保证大课间及兴趣班活动的地位,如今,只要你走进学校都能看到师生健康快乐的身影,都能感受到阳光自信、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美育活动已经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德育工作不断加强,育人活动蓬勃开展。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本学期我校围绕“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做文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进一步健全。

(一)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强化德育工作,突出针对性和参与性,集团组织了德育主题班会、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学校还聘请了法治副校长,为中小学生举办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报告会、关爱生命主题报告以及防范学校欺凌教育等活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以校园文化为宣传阵地、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开放图书阅览室、规范班级图书角建设,加强读书指导,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三)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校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亲子活动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逐年提高。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增进与家长的友谊。

2.走向社区,实践养德。

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校长亲自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走进敬老院”等送温暖活动,既锻炼了师生,又为活跃社区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以和谐校园为追求,时刻不忘安全。

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做到防患于未然。我校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安保意识。例如:防拐、防骗、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

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常抓不懈。本期我们先后进行的2次大安全检查和3次专题检查。

学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围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责任,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9上半年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的重视安全工作,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64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7分钟,共有115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诡异的分班规则

父母学历和职业成孩子入学编班依据

按照常理来看,电脑随机分班,按照男女生比例来分班,应该是相对公平的一种分班方式。但是有的学校是按学生父母的学历和职业来分班,听着就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在昆明市某小学。据《春城晚报》报道,这所小学把新生家长的学历和职业进行整理,最终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分班。比如说父母学历高的学生,都是本科的大多集中在一个班里;父母学历如果是中等的学生,去另外的一个班里;父母学历更低一些的学生,就要去3班或者4班了。

记者对家长的采访和春城晚报报道的稍有一些出入。

家长:我们孩子上学以后,因为跟班主任的关系处的还比较不错,这个班主任跟我们聊起来的时候就说学校是这样子分班的,把整个一个年级这次招生所有的孩子家长信息进行录入,根据家长的学历、职业进行分类,分类以后就像发牌一样的,每个班都会分到一些。

家长:他告诉我们说是通过电脑,但不是随机的,而是比如说这个班的学生家长是教师,学生家长教师有10个,可能10个班级分别会分到一个,然后这个是工程师也会分到。另外包括是一些工人或者是其他职业都会像发牌一样每个班都会分到一些。

家长:老师们说,他们特别怕分到家长职位不是太高的家长。他们觉得,家长的素质不太高,对孩子重视程度也不太够,家长的配合程度也不够。

我们查了一下相关规定,《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明文规定,学校应当均衡编班和配备教师,并将相关情况向学生家长公布,不得将测试的成绩、竞赛成绩、奖励、资质证书、捐助等等作为入学条件和编班的依据。那么,类似于把父母的学历和职业都纳入到编班依据当中,恐怕相关单位在起草这个办法的时候,都没有想到现在会出现这样的分班的标准。

在昆明,除了这个另类的分班标准,其他学校是不是会有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呢?记者采访了昆明当地一位学生的家长。

记者:10个班当中,有没有说哪个班是大家公认会比较好的?

家长:有的,是有两个班是比较好,老师的经验各方面都比较强。

记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老师比较优秀?

家长:老师比较优秀、稳定,别的班它一般会搭配一些毕业的新老师或者是老师会去生孩子,中间换老师、调走这种情况。但是那两个班比较稳定的,老师的经验也是比较丰富。

记者:这里指的老师主要是指班主任,还是主科的老师?

家长:首先是班主任,然后选课主要是语文和数学。

记者:上这两个班的孩子都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呢?

家长:应该是有一些关系,像我们正常的入学,然后就等着学校去分配,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家长有一些渠道可以进哪两个班,有一些可能本校老师的子女进的比较多。

记者:会不会挑本身这孩子可能基础好一些?

家长:应该不会,因为我们这个孩子入学是没有考试,没有标准来挑,家长有背景找到一定的渠道就能进这种班。

记者:您作为家长认为怎么样的一种分班的方式,是公平、公正和科学的。

家长:按学校说的那种,电脑来分,电脑把所有孩子打乱了,也不比家长的信息,平均来分,老师来抽,抽到哪个班就到哪个班。但不可能做得到,总有一些特权的人。我们的孩子也是实验品,看你运气好不好,碰到责任心强的,有活力的,积极向上的那种老师也还不错。但是也有的老师不是这样的,那也没办法,对于我们没有特权的人来说就看运气。

记者:这个现象在您所在的城市很普遍吗?

家长:应该是挺普遍的。

各地分班情况调查

湖北黄石:打着“托管班”的名义办重点班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规定的若干意见当中就明确规定,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制,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湖北黄石,类似昆明的现象同样存在,只不过重点班的称呼换了一个词,叫托管班。

今年,家住湖北黄石的张女士,在给要上小学的孩子报名时就面临了这样的选择,上普通班还是上托管班。

张女士:报名的时候,他就直接告诉你有普通班和托管班,托管班的老师好一些,托管班包吃中餐的,每个月要多收四五百块钱。现在基本上黄石大部分的小学都有这样的现象。

只要每个月多交四五百元钱就可以进入所谓的“托管班”,但进一步询问,这所谓的“托管班”可并非只是帮助在正常下课时间后照看孩子、多顿午餐这么简单,事实上,比起普通班,托管班的师资配备都要强一些。

记者:他有说这四五百块钱是什么费用吗?

张女士:他就说吃中餐的,老师可以额外的辅导一下。

记者:额外辅导是指?什么时候?

张女士:因为一般的学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小朋友大概四点钟左右放学,托管班是五点钟左右放学,就是明确告诉你,好的老师就在托管班。

“托管班的老师要比普通班好一些”,这一点也得到了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证实。

记者:普通班和托管班差别大吗?

工作人员:应该是有一些差别,每天要多上两节课嘛。

记者:一般来说托管班的孩子学习成绩会好一点?

工作人员:教学时间要多一点,他跟老师接触的时间要多一点,其实说实话,方便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上托管班比较好一点。

记者:哦,就是接送方便是吗?

工作人员:对,小孩子上一年级嘛,他就那么大,你为了安全起见,你多出一点钱嘛,无所谓。

记者:那这个师资呢?主要是想看看这个师资力量,这个托管班是不是以前说的重点班什么的,托管班的老师是咱们学校额外挑的吗?还是随机分的?

工作人员:额外挑的,他也有随班的老师。

记者:那个随班的老师主要负责什么的?

工作人员:负责别的,有的是负责学习,有的是负责饮食起居。

但当记者具体询问这托管班多交的四五百块钱的时候,学校的工作人员打起了马虎眼儿。

记者:我们每个月要额外交四五百块钱,他会不会开什么收据啊什么的?

工作人员:开。

记者:他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开啊?

工作人员:就是托管费嘛。

记者:托管费?现在教育部门有托管费这一项吗?

工作人员:这个我跟你说了,你是按照家长自己的要求,你按时接送就不存在,你上幼儿园一样要给钱,你中午不回去,学校给你提供房、被子对不对?热水,拉屎拉尿对不对?这个就跟你幼儿园一样的。

在湖北黄石,很多家长们私下叫这些托管班是“贵族班”,因为学生能否进入这些班级,享受更为优越的教学环境的唯一门槛,就是能否缴纳更多的费用。很多交了钱的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的班已经办了很多年,他们也已习以为常,但为了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在“普通班”和“托管班”的比较里,不少家长还是选择了托管班。

这里头也是另藏玄机,学校工作人员介绍:托管班的孩子有95%可以直接升入与小学“门当户对”的十四中,而十四中是当地一所很好的初中。

记者:那这个托管班的会不会比普通班的学习成绩好一点呢?有没有这个统计呢?

工作人员: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们这个小学是直接门当户对着十四中,这个十四中比较好一点。

记者:就是说托管班的孩子上十四中的会多一些,是吧?

工作人员:几率比较高。

记者:大概有多少啊?

工作人员:范围的话,大概百分之九十五吧。

打着“托管班”的名义,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重点班,而且收费还高。说白了,托管班就是多花钱为子女择班、择老师,这似乎与消费者购买贵宾服务有点类似。但是,毕竟教育行业与其他服务行业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公办学校属于公共教育资源,学校无权自定违背社会公平的分班规则,没有理由拿公共资源做利益交换的筹码。

各地“名师班”“重点班”现象普遍家长忙于托关系花钱找门路

儿子在浙江长兴某小学就读三年级的市民孔女士曾为分班的事情烦恼不已。在熟人的介绍下,孔女士将儿子放入了一个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的班级。朋友告诉她,老师的经验很重要,给她找的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而且还被评为市级名师,私底下被称为“名师班”,很多学生都想挤进来。

像孔女士这样的家长还有不少。长兴某小学教书的计老师肯定了确实存在这种现象。

计老师:他们为了换一个好班,请人去打一个招呼这种情况,在好学校比较多,花钱几百上千都有。

计老师说,在长兴,按照父母学历、职位分班的状况不存在。但是领导的孩子和教师的孩子会另当别论。

计老师:领导的小孩肯定比较重视一些,跟学校打个招呼,把小孩放在某个班里。我们自己的子女肯定不需要花钱,直接打个招呼就可以了。

同样的情况,在吉林也存在,家长们不惜花重金托关系就是为了孩子去一个好班。

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为了能把孩子送到最好的班,找个最好的老师,他们都是不惜花重金,托人找关系。

家长:好班毕竟教的也好,学生也都是好学生,最起码学习成绩能上去,人托人找相关的领导,不都这么办么,很普遍的现象。

按照吉林省的有关规定,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设立快慢班。全省所有中小学采用电脑均衡分班,学校会考虑到新老搭配、性格搭配、专业能力搭配等因素配备师资力量,再由班主任老师抽签抽取班级。对于这个硬规定,学校不敢明目张胆地违背,但多采取暗箱操作。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中学实际上多数会有实验班和普通班之分,但是具体如何分班,方式多样。松原市一位姓陈的学生家长表示,学校哪个班是重点班,哪个班是普通班,家长都心知肚明。

陈家长:一二班自然就是好班,你比方说打六百来分,人家学校小班掐出一部分,一二班掐完了三班,三班掐完了再往下四班,四班五班,反正在前面的是比较好的。

采访中,一位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向记者透露,学校分班时确实也有“特殊门路”的学生家长提出,希望孩子能到一个好班。一般来说,所谓的好班就是这个班配备的任课教师业务素质更高一些,或者这个班的学生素质总体高一些。但这样的班级如果不托人、找关系、甚至花钱根本进不去。

老师:像在外界我们所知道的是觉得是公平分班,但是在很多学校存在分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以及各种各样的班级的现象。像我们学校他会把入学小孩的成绩从高到低分成三六九等的,成绩符合重点班要求的当然就划分到最好的几个班级,同样这几个班级老师的配备也是全学校乃至整个地区最优秀的。但是如果个别的家长想孩子接受到这个学校最好的教育,就要付出一些代价,费用也是比较高,甚至需要找一些领导。

长春市一位重点高中的资深教师坦言,到了高中阶段,对于好班的把关各学校都非常严格,进学校可能找找人可以进,进“好班”必须凭成绩说话。但也不排除“关系生”。

教师:你要想进好学校重点班啊你不意思意思根本进不去,你像以前我带的那个重点班,按要求必须是年级的尖子生,可是塞进来的大多数都是关系生。

“塞进来的不仅仅是关系生,接踵而来的还有意思意思的,究竟这意思意思到了谁哪里呢?其实这也是我们非常想知道答案的”。只要班级有好坏之分,家长肯定都想上好班。因此,托人找关系,只为上个好点儿的班级,这种想象更是普遍了。

郑州市民张丽家的孩子今年该上小学,为了能上知名学校是全家总动员。入校后又面临分班,现在全家都在为给孩子挑个好班级忙碌着。孩子的奶奶说,孩子幼儿园进的是一家部队幼儿园,小学是知名学校,班级当然也要挑个好老师带的班。全家动用各种关系四处打听,决定趁早联系熟人确保分个好班。

孩子的奶奶:东区有个外国语学校,说那个不错,他爷爷就说让他去那上。想上尖子班,好的老师,都是这样的。真的没有本事了,挑不到了,那也就没有办法了。教育肯定要抓的紧一点,要从小抓起。

如果说小学生分班最多就是照顾人情的话,拼成绩的情况在中学分班中就是默认的潜规则了。

郑州某中学招生负责人:现在我们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有个文科实验班,前两天刚考完试,进行选拔。这是文科里比较好的,抽调最精干的老师,按照北师大的管理模式去授课。等着北师大班这两个班挑过之后,其他的学生按照中招成绩,开始分班。

专家:分班背后是教育资源的分配

连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政策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劳凯声。

劳凯声:分班这是一个老问题了,特别是在中学已经是一个多年的老问题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分班的标准在不断的翻新,这就带来了很多人对这个分班的意见。我并不反对分班,中国古人说过,因材施教,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天性,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取向等等来对孩子进行个别的适应他的特点的教育,这是符合教育的规律的。

劳凯声: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的分班从取向来说已经不是从孩子的天性、本身的兴趣出发,而是从社会标准,比方说从应试教育标准,这样一种分班问题就比较大了。而最近几年,对分班又了一些更新的东西,比方说根据钱和权,这样一种分班危害性更大,已经损害了社会基本的价值理念,损害了社会公平。

劳凯声:分班、择班表明了一种社会需求,家长希望通过某种关系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学校重点班,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做法使孩子将来有一个比较可靠的前途。这一件事件的背后,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对学校教育的基本看法。也就是现在整个社会从大的方面来说不是从不拘一格的来理解人才、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而是一种模式,因此就逼着学校教育必须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人才。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学校的教育循着一种应试教育方向发展。

劳凯声:从微观的方面来说,学校的评价制度也就是学校对一个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他的评价方式、评价理念和评价制度也是一种从一化的东西,而不是通过一种多样化的理念去看待一个孩子。从学校教育来说,目前还存在着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向来培养孩子的现象。

劳凯声:无论是按照分数来分班,还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父母、金钱这些标准来分班,对于孩子心理发展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从分班来说,取向不一样,最后达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是按照孩子的天性,通过一种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这样一个理念基础上我们进行分班,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如果我们是按照成绩的好坏,首先已经把这个学生用一种模式框死了,考试成绩不好你就是差学生,对他的心理打击是非常大的。如果再渗透了权力、金钱对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影响,就更不好了。

劳凯声:实际上,我想从目前来看这种分班不仅仅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对老师来说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觉得从一个老师来说,从教学本身的要求出发,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劳凯声:分班的背后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重点班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育资源,差的班普通班则不能获得这么好的资源,教育资源在老师当中的分配不平等,不仅造成了学生当中的不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带来老师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我觉得分班带来的问题是非常之大的。

在平阳县如今一说到重点班,都会触及家长和学生们敏感的神经,这些年来很多的初中虽然依然坚持分班但是手段更为隐蔽,分出的重点班也美其名曰寄宿班。而在这些所谓的“寄宿班”中,则汇集了整个级段的所有成绩前茅的学生,当然其中也有少数的真正寄宿生,这样就显得更加逼真,能更好的应付上级的检查。

老师:目前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的考核还是以升学率和升重点学校的人数为标准,学校为了提高名气,我们除了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之外,还是会采取分班的方法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这样可以保证优秀学生的重点上线率。学校虽然有时候也不愿意这样做,但是一个班级学习的氛围真的很重要。好的,要学习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他们就会相互竞争,促进学习,学习氛围就会很好,也是便于我们的管理。当然这样分班后,差的学生都聚集到一块也就更加差了。有些中等的学生进不了寄宿班,成绩往往也会有所下降。不过这种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普遍存在,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劳凯声:如果分班的标准从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兴趣等等这样一些因素出发来贯彻因材施教的话我是同意的,但是目前的分班不管是要重点班或者普通班,或者现在变个花样叫住宿班等等,实际上都是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说一部分的学生他可以获得比较好、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另外一方面学生不能获得这样好的教育资源,可能就会造成实际上的社会不公平,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分班我是完全反对的。

劳凯声:当然不可否认在一所学校有年轻一点的老师有老的教师,老教师肯定经验比较丰富,知识比较深厚,年轻的教师因为他刚刚毕业,可能各方面的经验稍微要差一些,因此很自然作为学生家长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更好一点的老师。面对学校教师间的差距,我还是主张好的和差的进行均衡搭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相对比较公平的教育,而不是把好老师集中在某一个重点班。

劳凯声:实际上像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学校单方面,也不是家长单方面的问题,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问题。我非常理解这些家长,如果我的孩子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可能也会选择和这些家长一样的做法,就是去找关系把自己的孩子能够送到一所好的学校重点班去。

托班教师个人总结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教师信息

  •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100人关注

    本学期我担任2016级会计电算化(1)班、汽车电子班和植物保护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写教学反思,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严格要求自己不 ...[更多]

  • 教师年度考核总结
  • 教师年度考核总结99人关注

    一般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写年度考核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教师年度考核表的个人总结模板5篇,以 ...[更多]

  • 二级教师履职总结
  • 二级教师履职总结98人关注

    2007年我校工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工会十四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住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修 ...[更多]

  •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97人关注

    一、 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我注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 ...[更多]

  •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97人关注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首08年这一年的工作,让我感触颇深,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我真正工作的第一年。一年里,在局党组和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帮 ...[更多]

  • 高校教师总结
  • 高校教师总结96人关注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一 我在任职期内,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为理想,弘扬高 ...[更多]

  • 初中教师履职总结
  • 初中教师履职总结95人关注

    试用期自我总结与评定范文一 本人于xxxx年2月23日正式加入公司,在这之前xx是我前公司的客户之一.时间如梭,昨日收到公司人力部门的邮件提醒我申请转正,,回顾这半 ...[更多]

  • 幼儿教师总结及计划
  • 幼儿教师总结及计划91人关注

    原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园长、金水区教育改革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论文多次在省教科所、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组织的论 ...[更多]

  • 高中教师总结
  • 高中教师总结89人关注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高一生物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 ...[更多]

  • 幼儿教师工作个人总结
  • 幼儿教师工作个人总结88人关注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能时刻关注国际形式的变化,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引领自我,爱岗敬业,遵守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 ...[更多]

工作总结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