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发布时间:2024-03-20 22:31:14 查看人数:39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002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3分钟,共有271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一、政策宣传,提知晓率。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家庭和谐,为了提升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幼儿园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发放告家长书,家访期间为家长发放资助清单条,还在幼儿园电子屏循环播放资助宣传标语,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以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知晓率。

二、领导重视,夯实责任。

幼儿园成立资助三级认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资助工作特点及上级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资助三级认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园长负责、分管同志实施、班主任协作的方式,开展资助三级认定工作。实施“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原则,确保整个资助工作的有条不紊。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规章制度作为幼儿园规范资助工作人员的一种准则,对工作人员在实施扶贫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幼儿园资助工作方案》,完善了各项资助制度,让资助工作人员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四、应助尽助,公平资助。

开学初,组织班级填写《临渭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班级对建档立卡幼儿进行详细摸底上报人数,园内评审小组通过信件、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核查资料,确定资助人数。我园本学期建档立卡幼儿32名,对建档立卡幼儿上榜公示,公开透明。在确保孤儿、残疾儿童入园资助的基础上,优先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除此之外,还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资金的评定、发放工作,幼儿园克服工作困难,统一收集建档立卡幼儿家庭一卡通账号,利用深夜休息时间,一张一张打印转款支票、转款凭证、进账单等转账资料,确保有困难的幼儿家庭及时领取到资金。本学期共资助金额12000元。

五、资助档案,分类收集。

对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标准、资助流程等材料一一归档,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群众监督。还及时完成了陕西省精准扶贫建系统的录入工作。由于更名原因幼儿园一直无全国资助系统,在多次上报和中心校的协调下,为幼儿园建立了全国资助账号,并如期完成幼儿信息录入工作。

六、精回访,满意率高。

为了做实做细资助政策的知晓率。结合我园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回访活动。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资助清单。使得教师更加清晰的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再解释。各帮扶教师还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对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再次回访。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2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85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9年,全区教育工作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深化改革创新,系统推进立德树人,努力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队伍建设优质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教学高效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础,积极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教育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全面完成了x综合教学楼续建项目并通过竣工验收;在协调将x原校区划拨x使用的基础上,投资x万元对校舍和操场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x万元,完成了x教学楼防水维修改造项目;规划新建x区x幼儿园,并于x月x日开工建设;完成了x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胜利召开全区教育大会,成立了中共x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秘书组。对全区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年审,多次联合安监、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全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x所幼儿园(x幼儿园)因评估不达标自行关停。不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制定实施了《x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x家达到标准的校外培训机构获得办学许可,培训机构乱象丛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强化教育督导,在对区直各中小学、各幼儿园进行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对各校进行了控辍保学等专项督导,对x所幼儿园进行了区级督导和市级复评。将x区第二小学委托x总校管理,集团、联盟办学成果不断放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实现。

(三)教研教改日益创新。

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加大培训交流力度,以“骨干引领、教研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目标,组建了x片区区域教研联盟;成功举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课说课比赛,推荐x名教师参加市级小学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三等奖x个;推荐x名教师参加市级幼教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三等奖x个。选派x名教师参加了全省教育规划课题培训会;选派x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新教材解读培训”;选派x人(次)参加了市专家团队组织的小学语数英,中学语文、物理观摩交流活动;组织全区三年级语文,九年级历史、语文教师进行了部编本教材培训;组织全区教师参加省级德育精品课活动,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级体育教学案例评选工作,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x名教师获全国第四届初中群文阅读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省级课题立项x项,市级课题立项x项、结题x项。

(四)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实施了《x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x名教师参加了“师德师风”国培项目,引导区直各校开展了以“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教师宣讲教育活动,参与面达x%;强化专业水平提升,采取集中培训、置换研修、远程培训、送培进校、校本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先后选派x名园长、x余名幼儿教师、x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其他各类培训;公开招聘教师x人,评选申报高级教师x人、中级教师x人;评选区级优秀教师x人、优秀教育工作者x人,推荐评选省级农村骨干教师x人;选派x名农村教师到x总校进行顶岗培训,选派x名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x名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轮岗交流培训。

(五)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组织各校开展了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关爱帮扶、研学实践、“六·一”文艺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成功举办x区“读经典、学新知、演绎美好生活”首届少儿名著新编短剧大赛、“诵读经典·唱响新时代”为祖国母亲70华诞献礼暨第六届青少年读书征文活动、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组队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x赛区x赛点“分能利用”命题初赛,获一等奖x个;组队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x赛区复赛活动,获省级三等奖x个。

(六)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补助公用经费x万元,落实寄宿生困难生活补助x万元,落实周末班车接送资金x万元,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x万元,补助学前教育保教费x万元;为x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x万元;为x人进行了中央公益金大学新生入学资助,资助金额x万元。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x人,资助金额x万元;资助中职教育阶段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x人,资助金额x万元;在完成各项精准资助、对精准扶贫工作“回头看”的基础上,印发实施了《x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双线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基本做到了依法控辍、制度控辍、责任控辍、宣传控辍、质量控辍、关爱控辍、扶贫控辍,有效防止了在校学生流失;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健全了“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档案,提高了“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关爱水平。

(七)安全教育长抓不懈。

强化安全治理,在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联合各职能部门对常规安全管理、校车安全管理、营养改善计划及食品卫生管理、隐患排查整治、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加大扫黑除恶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与各校(园)签订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标责任书》《“落实领导责任和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排查工作责任书》;积极开展禁毒、民族宗教、“扫黄打非”、校园反欺凌、不良网贷整治等活动,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调查问卷、《致家长的一封信》、宣传资料等x余份,举办校园反欺凌相关法治报道x余场(次)、主题班队会x节、国旗下讲话x场,悬挂横幅x多条,设立举报箱x个,制作手抄报x余份、黑板报x余幅,与全区x名学生签订了拒绝网络贷款承诺书。

(八)其它工作圆满完成。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持续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我家园”行动,高质量完成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前期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小学入学、小升初办法,严格落实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有力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积极推进x区教育云平台建设进度,制定了《x区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目前已交信息化办进一步研讨论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考生,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顺利完成了x考区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课考试、体育考试,夏季初中会考;高质量完成高中夏季学业水平考试及大中专院校招生报名、数据采集、体检、考试、建档、填报志愿、提档等工作。办理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x件、市政协委员提案x件、区政协委员提案x件,办理区党外代表人士协商意见x件,圆满完成了固定资产投入、招商引资任务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实施x中学、x小学、x学校的煤改电项目;

全面完成x区第一幼儿园、x中学教师周转房续建项目,进一步改善办条件,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聚焦资质、安全、队伍建设等办学重点领域,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举办民办学校艺术成果展演,促进校外培训机构依法、规范经营。

(三)强化民办幼儿园督导评估,对x等x所民办幼儿园进行督导评估;

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推动民办幼儿园规范普惠发展,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四)全面实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成立区域协作联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及专业水平,壮大专业型教师队伍。

(五)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冬夏令营、研学等活动,举办第五届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三届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尽最大努力满足全区广大少年儿童各方面特长发展的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成才的机会、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扩大联盟、集团办学成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彻底根治“择校”“大班额”等顽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努力使全区教育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2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80位用户关注,43人点赞!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数

目前,我县中小学校共34所:高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县城小学1所、乡镇中心校23所、中心校下设教学点5所、初级中学3所;独立幼儿园7所,中心校附设幼儿班58所。

(二)教师、学生数

我县在编教职工1100人,专业教师1038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总数6961人。其中:高中760人、初中1283人、小学3443人、学前幼儿1475人。

二、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实施对接工作

根据双方协议坚持智力帮扶为主、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量力而行、坚持质量为本、坚持个性原则的帮扶基础上,我县28所中小学校与市“四县一区”的优质学校已展开了“校对校”结对帮扶工作。

四、接收支教、教师工作

为加快我县教育发展步伐,提升我县教师业务水平,实现由“能管、能教”到“管的好、教得好”的转变。2020年迎来支教、教师32人,其中支教教师28人,教师4人。根据我县各学校实际情况,将支教、教师派遣到各学校,并提前安排好支教、教师的食宿、生活用品等一切必备,关心支教、教师的身体,嘘寒问暖,确保支教、教师的援教工作顺利进行。

五、选派教师跟岗培训工作

为着力增强我县教育发展,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0年9月14日,我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队,各股室长、骨干教师一行17人赴市县、区、县进行为期1周的考察学习,并选派镇第三小学校教师等16位教师赴帮扶学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岗培训学习。

六、接收送陪送教工作

为着力增强我县教育发展,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开展工作坊修

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帮带”方式,定期通过“备课分享、资源分享、课件分享”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研修,形成稳定的学习共同体,我县各校园与优质学校共建工作坊32个,参加工作坊研修达到223人次。

八、资金物资支持工作

优质学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我县各校园资金物资帮扶,力所能及地帮扶我县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2020年对我县各校园资金物资支持共计13.4万元,其中物资支持11.13万元。

九、取得的成效

实施“中小学结对帮扶行动”,我县2020年开展送培人数达到34人次,接收送教人数达到119人次,提高了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带动了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我县学校园管理水平。

十、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疫情影响,对口帮扶工作上半年未能正常开展,为进一步加大我县教师及支教、教师的各项培训,更有力提高我县的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加快我县教育脱贫,我县将根据上级通知及文件精神,有序开展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92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170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近年来,甘肃省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主打教育扶贫 “精准”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6年2月24日,教育部专门召开新闻会,介绍甘肃省开展教育扶贫的有关情况。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2015年6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精准扶贫配套文件。《甘肃省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即17个精准扶贫配套文件之一。《实施方案》是2015年至2020年我省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而在教育领域推进精准扶贫的任务书、时间表和作战图。在《实施方案》具体落实过程中,省教育厅出台实施了“7+1”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做法,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多元举措,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为全省教育找准抓手、补齐短板、精准推进教育扶贫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和实践指引。

作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省86个县中有58个县分别属于秦巴山片区、六盘山片区和藏区等三个片区的连片特困县,还有17个县属于不在国家扶贫片区内的插花型贫困县,贫困县占比87%。全省现有417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贫困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七,贫困发生率居全国第二。

教育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如何依靠教育“拔穷根”,不仅关系到全省千家万户的脱贫致富,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曾说:“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办好教育不仅是给每个孩子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是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

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是甘肃的现实,财力有限的穷省该如何做好教育扶贫这一大文章呢?甘肃省教育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聚焦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精准对接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际,提出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着力点和路线图,出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等7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7+1”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以此来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建立大数据平台 提供精准扶贫的“靶心”

教育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上,如果做不到精准,不但扶贫的效果会打折扣,而且大水漫灌式、撒胡椒面式的做法还会造成新的不公。为此,甘肃省首先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建立起了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把好“对象精准识别关”,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建立窗口。

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精准”统计平台,它汇集了各受教育阶段的扶贫对象、扶贫现状、扶持措施、扶贫效果等综合信息,具有查询、统计、分析、筛选等多种功能,能够准确反映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真正实现了教育领域扶贫工作“精准建档,精准入户,精准录入,精准审核,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各项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从而解决了以往扶贫过程中发生各种不公平现象的问题,真正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靶心”。

补学前教育短板 幼儿园向行政村延伸

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原因,学前教育一直是甘肃省教育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紧缺,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让更多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幼儿有园入,入好园,是教育精准扶贫中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甘肃省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方便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精心组织实施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

当前,甘肃省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乡镇幼儿园1616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2015年建成行政村幼儿园939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

拿会宁县来说,其境内自然条件严酷,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教育扶贫中,会宁县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突破口,开创了学前教育赶超发展的新局面。2014年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2015年实现了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2016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形成了以县城幼儿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延伸、辐射、带动所有行政村幼儿园发展的学前教育格局。目前,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36所,在园幼儿12624人,幼儿教师775人。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02%,是2011年的两倍多。

会宁县学前教育是全省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较2011年提高33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3%。

为了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我省努力扩大革命老区学前教育资源,2015年优先下达资金5.69亿元,在革命老区建设1072所行政村幼儿园,支持革命老区、藏区贫困村到2017年率先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持续开展大学生藏区顶岗支教,每年选派300余名大学生赴藏区农牧村幼儿园实习支教。

同时,我省还制定了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配齐保教设施、配足保教人员,真正使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兜义务教育底线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核心环节。在义务教育方面,甘肃依据“兜底线”的原则,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4年,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启动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简称“全面改薄”)。

2015年,甘肃省实施《精准扶贫义务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活动、生活等设施基本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精心实施“全面改薄”工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缺口,“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引入“第三方”督查、向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致信等方式,督促落实县级政府责任,加大地方投入,加快项目进度。

据了解,甘肃省2014-2015年共落实“全面改薄”资金103.17亿元,占五年规划总投入的48.21%。实施土建类项目10016个,完工项目8328个;完成设施设备类项目2970个。购置生活设施19.1万台(件、套)、图书386万册、课桌凳69.5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等13.44万台(件、套)。

“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省一大批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已实施项目惠及757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88万名学生,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数的79.37%和在校生数的69.33%。与此同时,全省还为薄弱学校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2.98万套,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和教学点建设“班班通”教室8.4万个,3930个教学点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

为了改善我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全面改薄”资金则按在校生数的120%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支持,向民族地区1142所学校安排资金16.47亿元。优先支持革命老区实现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宽带网络全覆盖,所有班级“班班通”全覆盖。

此外,我省还不断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制定《甘肃省实施意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教育投入向百人以下规模学校倾斜,按百人标准补助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校1.9万元提高到2.29万元,保障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确保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2015年,增拔补助资金1.85亿元,7920所小规模学校受益。

拔贫困地区穷根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

近年来,甘肃省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人才,然而,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提出: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17年,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每年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

《甘肃省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方面,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以推进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部级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培养贫困地区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另一方面,发挥“农”字头中职学校、农林类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点作用,广泛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增强“造血”能力。

此外,还将支持革命老区每市重点办好1-2所国家中职示范校,每县重点建设1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

2015年,我省面向贫困县招收“两后生”6万余人,大力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20余万人次,有效促进了转移就业。

建队伍建设机制 支持乡村教师发展

甘肃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边远贫困地区。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省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着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这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甘肃省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出台,旨在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甘肃省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涉及乡村教师待遇、工作条件以及培训等多个方面。如,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方面,把贫困县乡村幼儿园教师纳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月享受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助。2016年,我省还把乡村教师周转房纳入保障房建设计划,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了缓解乡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我省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师资补充力度,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2015年全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781人,其中乡村教师7461人。

在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省上扎实推进“三计划两工程”(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及“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网络与校本研修“薪火网研行动”、乡村微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访名校“微访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千千树行动”),采取送培下乡、专家指导、校本与网络研修等形式,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年,累计培训教师13.93万人次,其中乡村教师占85%。

在全省市县具体的实践当中,秦安县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农村小学布点多、班级规模小、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在秦安县十分突出。为此,秦安县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互助、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深化教研、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率先在陇城镇建成了集食宿、办公、管理于一体的教育园区,以中心小学为主体,与全镇各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建立互动联合体,实行教师走教,校点一体化管理。各小学教师集中在园区统一食宿、统一接送,园区规划4个走教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专车1辆,每天负责接送教师白天到走教区学校上课,晚上在园区食宿、备课及开展教研活动。各校课程由园区统一安排,教师由园区统一调配,全学区小学教师统一纳入园区管理,打破校际界限,按照完全小学与山区教学点的地理分布、学生就近划片入学和各小学教师的余缺情况,进行统一调剂调配,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园区人”。

陇城教育园区为全镇144名教职工提供食宿,学区教师携家入住,极大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稳定了教师队伍。教育园区运行后,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实现了教育资源山川共享,可谓一举多得。

健全资助保障体系 拓宽贫困家庭学生升学通道

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促进教育公平,我省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建立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资助体系。

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省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所有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2016年,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对全省在园幼儿免除(补助)学前教育保教费,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除(补助)学杂费和书本费。同时,免除所有中职学生的学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元中职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除学费和书本费,并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每学年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015年,落实各类学生资助经费17.47亿元,99.35万名贫困生受益;发放助学贷款12.22亿元,21.06万名贫困生受益。藏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生均1950元提高到2168元,甘南州等12个高寒阴湿地区取暖费标准按其他地区两倍标准拨付,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免费营养餐。

在建立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为了扩大农村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甘肃省在招生政策上则对贫困地区学生予以倾斜,做到各类招生扶贫倾斜政策精准到人。如,单设批次、单列计划,专门增设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计划、革命老区专项招生计划,精准招录贫困县、贫困家庭学生。中央、省上的各类招生计划均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倾斜,使更多贫困家庭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在实施《精准扶贫高校招生专项支持计划》过程中,我省增加了面向贫困地区的高考招生专项计划。2015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同时,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也精准到贫困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此外,还开展了省内高职(专科)院校面向贫困县单独测试和推荐免试招生试点,单独面向贫困县安排农村定向全科医生招生计划。各类扶贫专项共录取贫困地区学生2.23万人。

2016年,我省还将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面向贫困县定向培养乡村全科医生300名,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450名。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05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6分钟,共有259位用户关注,43人点赞!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haoba”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教育履职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教育履职工作总结

根据寿县教育工作领导组关于开展寿县乡镇(园区)和县直部门2020年度教育履职工作考核的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镇教育领导组工作会议,认真梳理堰口镇教育履职的工作,对照考核内容及细则,现将自评报告报告如下:

基本概况:全镇现有初中3所(含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6所,教学点3个,幼儿园4个(含民办幼儿园3个),b类看护点2个,无证园2个,小学附属幼儿园2个;现有初中在校学生 1822人,小学在校学生 3418 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93人;中小学留守儿童1516人。现有在编在岗教师308人,特岗教师24人,“三支一扶”教师3人,民办学校教师127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97.7%,初中在校生巩固率100%,小学在校生巩固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7.7%。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学区工作运行高效、有序、规范。

堰口学区党总支在县教体局党委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强化支部基础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助力学校办学内涵提升。

一是规范阵地建设。认真对接党建工作新任务,按照全县的统一要求,各党支部均按照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党委关于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的统一要求,建设党员活动室,完善软硬件设施;在学区党总支的统一安排下,各支部按照规范程序,全面完成党支部换届和支委人员配备工作,新成立的党支部人员精干,职责明确,人岗相宜;全面加强学区内民办大光中学支部、中心幼儿园联合支部的党建指导工作,以党建引领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学区总支一班人,一方面精心为基层支部上专题党课,并带头参与学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一方面建立学区党总支联系、指导学校支部制度,确保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及民主评议党员及党员培养等活动取得实效;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牢记教育初心、使命,直击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带着问题深入基础学校,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为堰口学区基础学校发展面临的布局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无证园治理及教育“三乱”治理等问题寻找路径,明确措施,确立目标。

三是党员活动丰富多彩。5月份,学区党总支组织开展“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6-7月份,集中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集中学习、研讨,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8月份,贯彻学习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9月份,学区总支书记杨光俊同志上专题党课,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要求,学区党总支立足校情,因校制宜,合理设置,精心布置,序时推进所有党支部进行达标建设;11-12月份,学区逐一支部指导并进行过关验收,实现全学区党建齐步走的整体推进新目标。

四是党员学习教育载体多样。学区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认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党建双月考评及党员信息排查、党建网络系统维护等系列活动。江黄回族初中党支部齐传新、顾承磊、张坤,幼儿园联合党支部毕如好,青莲教学点党支部庄天马、张磊、徐辉、万涛、张运国,堰口初中党支部陶威等同志学习积分达到或逼近30000分。

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强化“以制度管理,按规矩办事”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全面深化“三个议案”警示教育,从严规范党员行为,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工作中凸显。

六是积极开展党建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试点,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先进教师、优秀党员评比等活动有机结合,评选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在党建引领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堰口初中党员教师李理培养成学校后勤主任候选人,老庙小学副校长丁涛发展为预备党员,红桥小学优秀教师王璐作为建党积极分子培养。

七是全面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衷,学区各支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群众的办事满意度。学区管理中心党支部、堰口初中党支部、幼儿园联合支部等部分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小红帽”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这一公益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爱老助残、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丰富堰口学区党总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各党支部党员活动日的实践内涵。

八是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工作职责。在教体局党委和镇党委政府的共同领导下,学区管理中心一班人勤于学习、苦于钻研、乐于奉献,在政策执行上不折不扣成内行,在工作履职上游刃有余有思路,在艰难险阻中任劳任怨讲奉献,时刻注重发挥全镇的“头雁”引领、示范作用,为学校、教师、学生在校园安全管理、教育质量提升、教师待遇保障及学校硬件建设等方面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赢得好口碑。

二、以科学防护为抓手,学校返校复课工作组织有力、管理有序、秩序井然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学校工作带来巨大冲击。今春以来,各类学校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逆行而为,负重前行,抗击疫情,教书育人。暑期,被洪水摧毁家园的沿湖村民又住进了部分校园。为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工作,堰口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依据县开学工作方案要求,一收抓疫情防控保生命安全,一手抓教学管理提教育质量,开学工作平稳有序。工作举措主要有: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组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镇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牵头教育、卫生、市场管理、公安等部门负责和分管同志,成立疫情防控复学工作领导组和工作组,镇领导、学区管理中心人员包片到校,镇疫情防控指导员指导到校。学区、学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二是因校制宜,制订方案。为切实做好堰口镇2020年春季学期各学段学生返校复学工作, 根据《安徽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返校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皖疫指秘〔2020) 27号)文件精神,按照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其他学段学生返校复课安排的通告》、《淮南市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方案(二)》等文件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含看护点)均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案”“十制”,并报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员审核及镇疫情防控复学工作领导组审批。

三是围绕方案,组织验收。堰口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方案通过基础上,召开验收工作培训会,抽调公安、医院、市场监督管理等专业人员,由镇分管疫情防控及教育工作的领导带队,逐校、逐项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下发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再进行复核验收。各组验收初步结果在镇党政联席会议汇报,通过后报县教体局备案,学校依据验收合格通知再组织有序开学。

四是注重细节,精准实施。堰口镇复学工作突出细节,注重环节,严把以下关口:一是人员健康信息管理关。在精准人员信息排除后,只有符合规定的人员方可返校复学;二是严把校园消毒关。学校安排专业人员规范性地实行预防性消毒;三是严把宣传培训关。通过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提高师生的疫情防控能力、水平;四是严把物质储备关。围绕上级指导标准,配备数量足够、门类齐全、经济适用的消杀物质;五是严把守门关,全面封闭校园管理,严格查验入校人员,确保绿码、健康通行;六是严把家校联动关。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建立家校联系平台,让家长承担应有的管控责任;七是严把联防联控关。学校、医院、社区建立协作机制,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联防联控保校园平安;八是规范应急处置关。设立隔离观察室,配备隔离室管理人员,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让校内外发热等症状学生得以科学处置,快速准确;九是严把关键部位管理关。突出食堂、学生宿舍、校门、教室、楼梯间及厕所等重点位置管理,让“一米线”、戴口罩、不聚集、多通风、勤洗手等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良好行为习惯;十是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秋学期,学区、学校毫不放松疫情防控管理,坚持“外防输入、内让反弹”的总要求,强化校园封闭式管理及体温检测、卫生消毒、“一米线”距离等日常管理,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让疫情防控成为常态,让新冠疫情远离学校。

经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科学管控,堰口镇复学工作规范、有序、安全。九年级学生于4月13日返校复课,八年级学生于4月27日返校复课,七年级及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于4月26日返校复课;小学一至三年级于5月11日返校复课,幼儿园(看护点)幼儿于5月19日返校复课,顺利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任务。9月1日,全镇3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含教学点)和8所幼儿园(含看护点和小学附属园)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共有初中 1822人、小学3418人、幼儿园1693名学生平安返校,无一名流失,所有在编在岗教职工全部返岗。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课工作组织有力,管理有章,秩序井然,师生平安,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三、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初衷,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精细、暖心

自2013年9月成立学区以来,堰口学管理中心按照文件规定,严格学区人员的岗位管理、编制管理及绩效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突出协调、服务、管理职能,紧扣工作重心,突出教育中心,强化育人效果,全面履行县教体局及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成绩斐然:相继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教师职称、岗位管理及学校布局调整等工作,先后安排44名德才兼备教师到岗支持薄弱学校,进一步均衡了学区内师资队伍。58位教师顺利通过高一级职称评审、63名教职工晋升高一级岗位,大力提升了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赢得县教体局、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四年在县教育局组织的综合考评中获“优秀学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全面加强全镇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政府注重教育干部队伍的培养、考核、提拔及轮岗交流等常规管理,注重教育干部的岗位培训及提高培训,其中有3位校长、园长参加了高规格培训,6位校长参加了优秀校长培训,4位校长参加了骨干校长培训,1位校长参加了市级任职培训,27位中小学中层领导参加了专题研修班,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大胆调整干部,启用新人9人,交流轮岗3人,提拔重用10人。实现了校长队伍能干事、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校班子整体战斗力,改变了薄弱学校面貌,实现堰口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区持续、深入开展“铸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专题教育活动,注重学习培训、自我剖析、对照整改及建章立制等环节管理,先后安排289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5人入选乡村首席教师、7人入选市职称评审评委库、12人入选县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十字路学校作为全市唯一获选淮南师范学院“贫困地区一对一精准帮扶”的单位,通过三年帮扶,办学内涵及品牌定会得到大力提升。

突出社会关注的“三乱”问题整治,以师德承诺、师德宣誓、师德考核及师德先进典型宣讲等活动为抓手,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日常监督及监督执纪相结合,每月均不定期深入到街区、学校督查暗访师德师风。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一场触及灵魂的教育活动,切实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教好书、育好人、引好路。

四、以教学管理为主线,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具体、务实、高效

堰口镇全面落实国家针对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全员合理安排,覆盖所有学科,突出精准培训,注重学习效果,全镇 245 名乡村教师参加27个层次的学习。全面落实统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师业务培训工作,学区集中资源平台组织培训,授课教师全员参加,严把培训质量与效果,切实提升一线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开展 “新秀杯”中小学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组织、遴选优秀教师参与全县优质课比赛、微课大赛、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书法美术等基本功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展演,以及各类评优评先等活动,本学区(不完全统计)获得市级优秀奖以上教师2人次、学生7人次,其中省三等奖教师1人次;获得县级一等奖教师7人次,县二等奖教师10人次、学生3人次,县三等奖教师6人次、学生13人次,县优秀奖(含校、班集体)教师22人次、学生15人次。

全面加强全镇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紧紧依托学区管理中心、学校教导处、教研组三级教研平台,夯实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通过期中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调研监测、教师教学业务汇报及专题教学业务诊断等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陈规陋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着力抓好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十字路学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把诊问脉,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新入职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学区抽调首席教师,逐校、逐人进行教学视导,通过听课、研讨交流、查阅备课、计划、学生作业等多种形式,为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助力他们快速、健康成长。学区、学校认真分析学校生源不足、优质生源不足、教师专业不配套、民办学校蓬勃发展及校长办学思想行为倦怠等现状,通过毕业班工作视导、质量联考分析、学情分析及校长对话等形式,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传导压力,明确方向,提振信心,艰难前行,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在2020年中考工作中,堰口镇成绩斐然,4所初中均实现新的突破,堰口初中在逆境中奋进,统招寿县一中2人;大光中学蔡赟考入一中创新班,中考成绩位列全县前30名;十字路学校九年级学生成绩提升率在全县排名第五,获得市教体局奖励2万元教育经费。

五、以师生安全为底线,校园安全管理全面、细致、深入

一是全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岗双责”的校园安全管理规定,突出安全隐患排查、突出安全主题教育、突出学生安全能力提升等工作重点,紧扣安全教育的月份主题并结合不同时段安全教育、管理的特点,通过镇综治办、文明办、派出所、交警三中队、市场监管所及学区管理中心的密切联动,集中开展的一月一次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不漏校、不漏项、不留白,逐一排查隐患,现场下发整改意见书并建立问题台账,限期回访督促整改,突出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及执行力。二是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落实“一车一档”管理制度,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体检,切实规范了有证幼儿园制式校车的安全运行,在2020暑期校车检查中,淮南市对堰口镇校车管理工作给予工作肯定;三是全面清理了公办中小学校园内的超市,从源头上堵住“三无”食品进入校园的渠道,给学生饮食安全再添一层防护网;四是全面完善了校园安保人防、物防、技防的配备,张士菊等11名保安通过招聘、培训及考核,走向工作岗位,切实担负起校园安保“守门员”的责任;设立了10个规模学校的公安护学岗,镇派出所、交警三中队干警王灿等切实履职尽责,在岗护学,实现了所有校园的封闭式管理及一键式报警装置的全覆盖。五是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于5月9日下发《于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全镇防溺水工作,5月19日、6月8日,先后召开镇内中小学校校长、园长工作会议,分析当前的安全形势,进行精细化安排、布置,明确学校防溺水工作岗位、任务、职责及措施,切实将堰口镇学生防溺水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以落实。会议之后,各校、园相继召开会议,积极行动,全面安排,有序推进。各村街、社区、学区及学校人员定期开展拉网式摸排、督查,摸排沟塘堰坝69处,并及时进行情况反馈与问题整改,并由镇政府办公室统一制作防溺水警示牌,先后安插警示标牌263块。红桥小学、九槐小学距离深水渠较近,镇党委、政府为红桥村、许寺村境内全渠学生上放学经过道路段设置了密集的波形护栏长约11000米(包括县道),标牌约600块。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围绕 “十个一”教育宣传活动和“六不一会”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预防溺水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的工作氛围。学校平安,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六是统筹做好校园防欺凌、心理健康、防校园套路贷、扫黑除恶、消防安全以及传染病防控等安全管理工作,紧扣安全管理的重点及未成年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5.12”应急疏散演练、 “12.4”法制报告会以及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心理关爱(集体过生日、研学)等活动,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最安全的地方。

六、以增强服务功能为重点,突出薄弱改造,增加教育项目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义务教育均衡创建之后,学校实现基本达标,但薄弱的地方依然存在,离学生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仍有差距。堰口镇不等不靠,积极申报并实施十字路学校教辅及生活用房项目,红桥小学、堰口初中、新店小学、青莲教学点等学校食堂维修、道路硬化、小水道贯通、厕所改造等项目,所有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切实补齐学校硬件建设短板,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统筹规划学校的能力提升建设,积极打造数字化校园,首批江黄初中、江黄小学智慧课堂已投入使用,开课率、开课率均达到100%以上,江黄小学还承担了全县的培训任务,江黄初中接受了王道红副县长一行的检查、评估,初步释放了教学效益;老庙小学、红桥小学、青莲教学点、高王教学点、马岭教学点已完成智慧课堂设备安装和人员培训、制定开课计划,正陆续开课,堰口初中、大光小学、新店小学项目已完成规划申报,老班班通设备即将全部得到更换,届时,学区内将实现在线课堂开课率、接受率100%。各校校光纤接入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带宽不低于200兆。

扎实做好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学校的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纳入学区对学校工作的考评,教师充分利于现有资源帮助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学区还全面加强对教师用机、学生用机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查、评比,确保使用正常、管理规范。

七、以保障教育民生为关键,深入做好教育扶贫及“双包”工作

镇扶贫办、学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及扶贫帮扶工作,切实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均成立教育扶贫办公室并明确一名扶贫专干,组建三人扶贫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扶贫工作开展。扶贫办、学区、学校强化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管理,通过大数据比对,摸清、核实、查对所有建挡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的信息,分类分学期建立档案,及时、准确办理资助,实现全覆盖、无遗漏、最高档的工作目标, 截止目前,我镇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已全覆盖,全镇共有5240人享受免费营养午餐,2020年春学期拨付资金856131.34元,秋学期截止到10月份已经拨付700000元。实施学校覆盖率和受益学生覆盖率均为100%,做到应享尽享。2020年秋学期,全学区共有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611人,其中,初中227人 ,小学278人,幼儿园106人。其中初中贫困寄宿生补助625元每生,小计141875元;小学贫困非寄宿生补助250元每生,小计69500元,幼儿园补助600元每生,小计:63600元。合计:274875元。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97户,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81人,享受各类资助政策的863人,其中,学前77人,小学283人,初中229人,普高75人,中职79人,大学及以上120;18人未享受资助,其中9人正在办理资助中,4人在省外就读,已邮寄学生资助商请函件,1人开学迟,未打卡,1人休学,2人在高中辍学,1人不符合资助政策,人籍不一致。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教育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就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是阻断贫困代际,实现教育改变贫困命运的重要保障。2020年暑假我镇共办理大学生助学贷款60人,其中本科41人,专科14人,研究生5人。

认真做好教育扶智工作,学校建立贫困学生成长记录袋,优秀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子,通过免费订阅学习资料、课后作业辅导、家访及谈心交心等关爱活动开展,补学习短板,壮精神之钙,养浩然之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更高层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扎实做好在职教职工包保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全镇共有221名在职教职工参与包保,共包保建档立卡贫困户764户。学区、学校突出组织保障,实行校长一把手负责制,强化教职工的业务知识的指导,通过专题会议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电话随机访谈及学校集中理论学习等形式,为教职工充电加油;谨遵镇村安排,扎实开展每月不低于一次的走访活动,一户一策,有的放矢,注重精准,全面落实帮扶任务,助力贫困户如期高质量脱贫;全面对接包保村教育扶贫信息核实工作,包保学校认真比对联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基础信息,及时与村扶贫工作室对接,确保贫困户家庭基本信息准确,学生基本信息准确,资助信息准确,实现同镇、村的资源共享。

八、以健康堰口为目标,突出全民健身,体育工作推进如火如荼

体育教师,开齐体育课程,保证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认真开展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新生入校接种查验及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明显高于往年,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略有下降;认真开展校内体育活动,堰口初级中学、大光中学等学校成功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全面开展社会体育工作,选派王玉双、陶玉、姜攀3名教师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并取得资格证;堰口学区第四届教职工篮球赛于12月6日顺利举行,学区管理中心、十字路学校、堰口初中、江黄小学4个代表队3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激烈角逐;今秋成立的堰口镇“万步健康”步行运动队,现有40名队员,教职工超过三成;另外,还有一大批长期坚持跑步、跳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健步走、广场舞、等运动项目强身健体的师生,数以千计。积极谋划体育活动场馆建设,项目实施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项目落地后,必将提升堰口镇体育锻炼的硬件水平。

九,以政策法规为准绳,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依法依规管理、使用教育经费

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拨付及支出管理事关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事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学区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管理中心全体同志为成员的工作组,并抽调学校专业会计组建财务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经费管理工作。全面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全年四次从县财政局、县教体局会计中心邀请专家到堰口学区核查账务,培训人员,学区多次对学校会计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让学校的兼职会计都能从外行到内行,胜任学校的会计岗位工作。严格学校预算管理,按照“两上两下”的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坚持“先预算,后开支,没预算,不开支”的基本要求,增强预算的指导性及支出的计划性。认真核实各校人员及财务状况,完成了2019年决算及2020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年报)的编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校的现状及下一年度的需求,制定了详实的2021年度部门预算,为各校新年度工作的开展夯实资金基础。仔细梳理本年度财政平台资金,及时完成各项支付,保证各校正常业务的开展和重点项目的执行。严格资金的支出管理。各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财经领导小组,还通过教代会或全体教师会公开推选学校的财经审核小组、分散采购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财务公开小组,人员结构涵盖教务、总务、工会及一般教师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互相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校全面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收费公示等管理,按月公开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并公示大额支出情况。本年度组织人员对各校2019年及2020上半年的账目进行了2次稽核,列出了详细的问题清单并要求问题学校及时整改,全面提高财经管理的通明度,维护学校稳定。切实加大学校收费管理力度,严防乱收费及私设“小金库”行为发生,规范学校的行为,维护教育良好形象。本学期,全学区各中小学没有发生违规收费行为,没有任何关于违规收费的信访举报。

十、以社团组织为依托,团队、工会、关工委工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根据团县委、县教体局、县少工委《关于规范成立学校少工委加强少先队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学区管理中心及各中小学校先后规范成立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学区、学校少先队工作领导,推动学区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

学区先后开展了“青年大学习既防疫知识宣传”、“文化清明、网上祭英烈”、“维护国家安全,共筑钢铁长城”安全日主题教育、“讲爱国主义故事、重温入队誓词”暨抗美援朝精神主题队日活动,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系列活动,开展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各校积极宣传发动,少年队员、共青团员广泛踊跃参加,及时宣传报道。其中青莲小学教学点、大光中学、江黄民族希望小学、红桥小学、堰口初中等学校的活动信息报道先后被淮南日报、淮南共青团、寿县共青团、寿县青年等媒体刊发报道,充分展示了堰口学区更多青少年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聚焦少先队员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切实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积极“红领巾防疫章”争章等一系列活动。其中,老庙小学汪静怡、江黄民族希望小学少先队五(1)中队、青莲教学点少先队大队获市级“三星”章;红桥小学张丽雅、新店小学陈钰彤、堰口初级中学少先队大队八(1)中队、江黄回族初级中学少先队大队七(2)中队、十字路学校少先队大队三2中队、大光中学少先队大队八(5)中队、大光小学少先队大队获县级“二星”章

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教育活动,参学人数及参学率位居全县前列,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5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12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一、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我区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宗旨,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6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4所,比2011年增加13所。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3所。全区在园幼儿1073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76%增长到9448%,“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实施公办园集团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区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区及边远农村地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不高,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加强,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小学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城乡、园际间发展不平衡,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总体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成农村公办主体、城区公办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一)扩大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好城乡结合部和城区新增的居民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2015-2017年,全区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见附件1),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7%、98%和99%以上。

(二)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到2017年,全区乡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区域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乡镇及以下入园幼儿享受普惠。

(三)提高质量。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保教人员素质,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消除无证办园和“小学化”现象。全区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安保人员、炊管人员等持证上岗率达100%,专任教师持幼儿教师资格证比例达75%以上。

(四)健全机制。建立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制定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政策等。按照省定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建立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和人员补充机制。到2017年秋季开学时,全区公办园编制内园长和专任教师的数量占本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资源总量,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

1、完善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区统筹,以乡镇(街道)为规划单元,制定布局规划,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要求,明确定点幼儿园,确定办园规模。

2、继续实施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大政府投入,抓住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机遇,新建公办园9所,实现公办园乡镇全覆盖,扩大城区、城郊学前教育资源。

3、认真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市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宜教发〔2012〕7号),确保符合配建条件的小区幼儿园全部按要求建设到位,并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无偿移交区教育主管部门,用于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国土、住建、房管、财政、地税、教育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责,采取事前控制、跟踪督查整改等措施,加大对新建配套园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到位。小区配套园不用于举办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部门不得为其颁发办园许可证。对于宜教发〔2012〕7号文件出台前竣工的小区,建有配套幼儿园的由区政府会同相关部门与开发商协商回购办法。

4、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修订完善《区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管理办法(施行)》,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成本核算、收费管理、日常监管、财务审计、奖补政策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划拨土地使用权、安排贴息贷款、减免租金、补贴运行经费、派驻公办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扶持,引导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提升办园水平,提供普惠。区财政将普惠性民办园奖补资金纳入预算。

5、大力推进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各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

(二)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完善以区为主、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等投入政策要求,区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2、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2016年3月底以前,区物价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测算核定全区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办法和家庭经济贫困幼儿资助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财政、社会、家长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规范学前教育资金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支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学前教育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和效益评估。

(三)推进办园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完善集团化办园机制。继续发挥省、市级示范园的办园优势,优化公办园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对集团管理的考核评估以及保障机制,确保集团运作规范、管理高效。鼓励全区民办园通过城乡共同体、连锁办园、强弱结对帮扶等模式实行集团化管理,提高保障能力。

(四)加强科学保教指导,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1、提升科学保教水平。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制定教玩具达标计划,到2017年秋季开学前,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玩教具配备达到省定标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教育部门要根据各园实际逐园核定办园规模,对幼儿园实行总量控制下的招生管理,坚决杜绝“大班额”现象。严格控制幼儿入园年龄,小班不能招收3岁以下幼儿。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小学招生时,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类考试。严禁给幼儿统一配备人手一册的教材(资源包)。

2、加快提档升级。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定期组织办园水平评估工作,实行办园水平动态认定机制。推进“家园共建”,严格执行“家长代表入园制度”,形成“家园共建、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快升等晋级步伐,提高办园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2017年,省级、市级示范园比例达到15%。

3、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全区至少配备1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专兼职专家团队,为开展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与经费。根据地域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包片到园、指导到人等方式开展教科研工作。

(五)强化管理,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1、严格幼儿园教职工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幼儿园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保育员、卫生保健员、炊事员和安保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2016年起,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实行备案管理,凡不符合相关从业规定要求的,不允许进入幼儿园工作。

2、探索建立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及人员补充机制。按照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职工,严禁挤占、挪用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3、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与高校开展合作,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为农村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实施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支持幼儿教师在职参加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所需经费由幼儿园和个人共同承担,力争到2017年,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以上。实施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培训计划,培养学前教育领军人物,用3年时间培训35名骨干园长、70名优秀教师。建立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工作室制度,推动园际教研、园本研修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区级培训网络,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4、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对公办园在编教职工,实行工资全额预算,其工资待遇水平应与区内小学教职工基本一致,逐步实现公办园编内编外教职工同工同酬。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园教师,按有关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民办园教职工,要引导和监督举办者依法与其签定劳动合同,保障其工资待遇,足项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深入开展集团公办园教师交流工作,合理确定区域内公办幼儿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园在编教职工享有同等地位。

(六)健全学前教育监管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以区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创省“学前教育示范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办园体制、投入机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制订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全区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乡镇(街道)政府教育工作实绩考核。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5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68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县教育科技局幼教工作材料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阶段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足以体现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性。为做好学前教育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宗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我县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学前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幼儿园35所,其中公办园9所(乡镇园8所),附设班12个,民办园8所,共有教职工442名,专任教师171名,取得教师资格证233名,共有幼儿2747名。

二、主要工作成绩

(一)改善办园条件

办好学前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环境与条件成为家长择园的优先考虑,我县一直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2018年9月,一所投资2000万的高标准私立幼儿园城北幼儿园顺利开园,可容纳360名幼儿,解决了县城内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县财政每年按期足额拨付学前教育事业专项经费,2010—2018年对学前教育投入累计652.8万元,全县改建古阳幼儿园、旧县幼儿园、下冶幼儿园、石壁幼儿园共4所、新建北平幼儿园、郭店幼儿园2所,扩建永乐幼儿园1所,全县7所乡镇都建立了标准化的幼儿园,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满足了幼儿入园需求。

2019年新建湾里幼儿园纳入县级百项工程,该项工程已完成选址、准备拆迁赔偿事宜,设计规制为4规,建成后可容纳360名幼儿,解决城区幼儿入园贵的问题

(二)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三年内完成对全县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工作,我县根据要求于2018年完成了13所幼儿园的市级督导评估工作,2019年6月24日—6月28日对古县旧县镇中心幼儿园等12所幼儿园开展了办园行为的专项督导评估,对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幼儿园,下发了督导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世家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根据省、市精神,我县制定了《古县“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全县各幼儿园开展自查、县教科局结合幼儿园年检及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针对“小学化”倾向进行专项检查,教材过难的要求他们更换,上课方式满堂灌的要求调整。要求各幼儿园做好家园工作,积极进行科学的育儿理念宣传,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升办园质量。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每年对全县幼儿园常规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提高幼儿园办园管理水平。2019年取缔了一所无证幼儿园,继续做好无证园清理工作,对无证园采取逐步取缔,妥善分流安置在园幼儿的办法,坚决取缔无证办园行为。

(三)抓教师培训

幼儿教师是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教师的师德、专业知识及技能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为此,我县始终把幼儿教师培训抓在首位,积极组织园长、幼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今年参加市级培训三次,暑期骨干教师培训三天,国培计划覆盖了民办园。今年7月12日,我县组织园长骨干教师50余人赴兄弟县乡宁参观学习,实地考察4所幼儿园,它们先进的办园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强大硬件建设,无不深深地震撼着老师们,使他们豁然开朗,收获满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增长了见识,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汲取和发扬,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保教质量。通过培训,增加了教师专业学习和实践机会,幼儿园教师想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愿望将变得更为迫切,自觉程度增强,其自主学习与专业成长对幼儿园的积极作用也日趋明显,幼儿园教师校内校外都能感受到专业发展和学习的气氛,必将带给幼儿园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成为改善幼儿园教学质量、提升幼儿园文化内涵的重要保障。

(四)举办“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庆六一活动

全县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从节目编排到节目录制积极参与,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县幼教股评选出20个优秀的幼教节目,包括3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在古县电视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循环展播,并嘉奖了20位优秀辅导教师。此次庆六一活动展现了老师和孩子们阳光向上的面貌,传播了正能量,受到广泛好评。

(五)助力教育扶贫

通过与各乡镇计生所联系,了解全县3-6岁适龄幼儿户籍状况、入园状况、并重点关注扶贫村的情况进行登记,目前,我县已实现入园率95.6%,达到教育扶贫退出指标。

为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推进“教育脱贫一批”精神,落实《临汾市优质幼儿园对口帮扶贫困幼儿园工作实施方案》(临教基[2017]1号)文件安排,根据《古县教育局关于建立优质幼儿园帮扶机制实施方案》(2015[37]号,继续实施优质帮扶活动,缩小城乡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差距。推动全县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城镇幼儿园是“龙头”,直接承担各乡镇及民办园的示范和指导责任,全年在郭店、旧县镇、古阳镇、北平镇共开展了4次结对帮扶活动,各乡镇园、民办园保育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规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共享,逐步缩小园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县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适龄儿童接受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协同提高各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六)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教科局会同自然资源、城乡建设部门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全县2014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没有人口达5000人以上规模的住宅小区。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8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76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一、强化理论学习方面

教育局领导班子集中学习《扶贫论述摘编》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汇编》以及中央巡视组对安徽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情况反馈会议、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安徽省反馈意见整改动员会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做到学深悟透,把握核心要义,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转变工作作风方面

(一)集中下基层宣讲

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行业扶贫进结对村(老洲镇源潭村)进村宣讲,教育局7名帮扶干部到结对的11户贫困户家中宣讲。

(二)领导班子大讨论

教育局领导班子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工作实际,深入剖析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下一步工作方法和建议,集中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供政治站位。

(三)扶贫干部大讨论

教育局领导班子到联系村(老洲镇源潭村)召开扶贫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座谈会,开展脱贫攻坚讨论座谈,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推动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听取群众诉求,把准工作突破点,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形成浓厚的排查整改工作氛围。

(四)扶贫干部大调研

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结合本教育部门工作实际,深入联系村(老洲镇源潭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及时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提出解决方案。教育局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形成贫困户诉求清单,协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照政策及时帮助落实。

三、完善保障措施方面

(一)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和各学段教育资助底数,做到应享尽享,不存在遗漏。

本学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总数为1253名,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3.6525万元。其中:资助学前幼儿134人,资助资金6.7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小学693人,资助资金3.1185万元,初中426人,资助资金3.834万元。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做好教师招聘工作,今年拟招聘教师60名,绝大部分补充到江北三镇学校中小学任教。完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鼓励音体美及计算机等专业课教师走教,跨校授课,解决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空缺问题。

(三)加强农村小学、幼儿园建设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74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

——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学校先后承担了凉山州美姑县嘎姑乃拖村和马洛村、布拖县、巴州区青莲村、简阳市大堰村、蒲江县洪福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思路,学校先后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学校实施的帮扶举措

(一)领导高度重视,教职工全员参与

1.学校党委统筹负责,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口扶贫工作,专门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研究部署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先后带队深入扶贫点、贫困家庭调查研究30余次、走访群众近百余人次,与当地政府反复论证,制定了帮扶实施方案和实施路径。学校建立了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扶贫点的工作机制,每位校领导联系一个扶贫点,校领导每月定期带队前往扶贫点调研、督查扶贫工作,构建了学校党委统筹负责、班子成员负责到村到户的工作机制。

2.精准选派驻村干部,获得群众高度认可。“精准”选派扶贫干部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学校根据扶贫点不同情况,制定了驻村任职党员干部暨第一书记的具体要求,除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底子要硬外,更需要因事择人,瞄准贫困的靶心,结合个人专业特长选出更加适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干部。学校要求驻村干部每周坚持至少3天走访贫困户,开展贫困因素的分析,找准穷困的病根;规定驻村期间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10余件,主动宣讲党的精神4次以上,坚决杜绝“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等现象。经过层层考核,学校先后派出了陈志欣、蒋斌等7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蹲点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均获得了驻村点相关部门和当地百姓的高度评价,其中陈志欣、蒋斌2人被中共凉山州委评为“凉山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何英华在2017年度考核评定中被蒲江县委组织部认定为优秀,刘利被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委认定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郑怀海被中共简阳市委评选为2019年度先进驻村工作队干部。

3.党支部主动作为,教职工自发参与帮扶。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党总支(直属支部)主动作为,为扶贫点的困难家庭全部建档立卡,涵盖了贫困户302户、1122人的数据,确定每个党总支负责2-3户困难家庭。通过大量走访摸清了每户困难家庭底子,掌握了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地贫困家庭致贫的原因,发掘困难家庭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符合家庭需要、满足个人意愿的帮扶措施,做到扶贫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学校教职工对扶贫工作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各类帮扶工作,借助教师的专业优势,主动用教学无人机为农户喷洒农药等,变被动帮扶为主动帮扶,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人人参与的帮扶局面。

(二)实施党建扶贫,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阵地建设,有效改善村委办公和便民服务条件。一是修建村文化走廊。学校出资20余万元建设简阳市大堰村文化走廊(文化院坝),并捐赠台式计算机2台,打印机1台,为村委提供了村级文化宣传阵地和解决了办公条件不足问题。二是修建村党建宣传栏。学校汽车学院党总支为蒲江县洪福村出资1万元修建党员宣传栏2个,为村委捐赠党员阅读书籍50余本,“两学一做”专用笔记本50余本,为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基础平台和精神食粮。三是改建村活动场所。针对巴中市清莲村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学校出资14万元用于原村小学墙体翻新、装修教室8间,为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提供了基本办公条件,为广大村民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开展集中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

2.开展结对帮扶,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学校行政一支部、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等10个基层党组织分别与蒲江县洪福村杨友霞、骆邦元等10户贫困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出资6.21万元用于开展技能培训、购买柑橘树苗、农业工具或节日慰问品等,让10户贫困家庭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学校行政二支部、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等10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分别与巴中市清莲村雷猛、王秀现等10户贫困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先后出资近8万元资金用于购买鸡崽、猪崽、桂花树苗等,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提高贫困家庭经济收入,以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学校驻美姑县嘎姑乃拖村第一书记蒋斌按照“帮钱帮人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的思路,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岗位责任制,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协助村级党组织完成换届工作。二是建立网络供销平台。学校驻蒲江县洪福村第一书记何英华,利用专业知识建设“蒲江大塘洪福特产直销店”淘宝和微信平台,为本村贫困户销售柑橘1300多箱,共7000余斤,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5万余元;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爱心企业,前后筹集帮扶资金100余万元。财贸管理学院专业教师团队为美姑县农特产品进行线上直播销售。三是积极宣讲扶贫政策。驻巴中市清莲村第一书记刘利,利用“农民夜校”平台开展党建培训,积极宣传党的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政策,让偏远山区贫困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扶贫惠民政策,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主动脱贫致富意识。

(三)实施教育扶贫,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1.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美姑县教育局实施“一村一幼”学前双语教育计划为契机,2016、2017年学校出资80万元在嘎姑乃拖村、马洛村各捐建幼儿园1所,解决了两个村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难题,让两个村的儿童从小学习普通话,有力助推当地实施双语教育计划。

2.资助贫困生上学。学校坚持扶贫要先“扶智”“扶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并决定学校分别为特困户曹述富、困难户黄建国的孙子到学校学习机械加工和汽车维修专业提供上学机会;为残疾家庭唐元吉的两个孩子唐文丽、唐灵凤捐助学费和生活费。

3.开展辅导员培训。2016年7月,学校与美姑县教育局对接,先后选派何莉、巨晶等5名专业教师开展为期6天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为美姑县培训学前辅导员102名。2018年6月,学校为美姑县选派的31名幼师开展为期8天的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4.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学校教职工积极为美姑县依波窝村小学捐赠3万元用于购买学习用具,爱心企业为瓦吉吉村小学捐赠3千元学习用具及2千元体育教育器材、为嘎姑乃拖村幼儿园学生筹集5.28万元购买过冬衣物。学校行政一总支发起“一日一蛋”活动,广泛传递社会正能量,得到爱心人士大量帮助,为马洛村、嘎姑乃拖村幼儿园贫困儿童提供了一年免费午餐。

(四)助推产业扶贫,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1.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在蒲江县洪福村,学校出资30万元发展优质晚熟柑橘产业,新栽和改种柑橘近1000余亩。为畅通柑橘销售渠道,洪福村鹤天为农合作社、**市技师学院、**优果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农校企示范基地,推动该村合作社与四川维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供销协议,直接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2.发展羊鸡养殖业。在美姑县马洛村、嘎姑乃拖村,学校开展“决战贫困、党员在行动”示范养殖项目,并出资近7万元为建卡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羊和草科鸡,逐步壮大“借羊还羊、借鸡还鸡”规模,健全“市场+合作社+农户”家禽业发展模式,先后为两村81户贫困户购买母羊187只、购买黑毛猪50头发展黑毛猪养殖,种植“青薯9号”土豆20余万斤,户均增值千元左右。

3.开展种植技术讲座。学校邀请**果品协会会长为蒲江县140名贫困村民开展为期3天的柑橘和猕猴桃种植技术专题讲座。聘请专业人士对当地土壤进行取样检测,经过对土壤ph值、电导率值等养分指标科学分析,确定了“千亩柑橘产业园·百亩柑橘观光园”产业提升计划。参培群众既学到了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了树苗种植成活率,又学到了果品保鲜储藏知识和市场营销技巧,提高了将种植成果转为经济价值的能力。

4.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学校结合巴中市巴州区清莲村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产品种植不成规模的特点,经过科学论证和村民研讨,确定了发展水果产业园区和观光旅游园区的方案,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大面积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方式,提高贫困家庭收入,带动和发展乡村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学校投入5万元建立产业试验区,实施开荒,修建机耕道,规模发展椪柑园和紫薇树景观树旅游园,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让困难家庭入股确保有稳定产业收入,同时合作社聘用当地村民,解决了困难家庭就业难题。

5.助力当地农副产品销售。为帮助美姑县产业发展,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请示**市委市政府,协调市财政部门在2019年度增加了20万资金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用于美姑县购买冷链车辆,解决山区农产品输送难题,持续提升当地群众经济收入。2020年学校在校内超市设置美姑、巴州扶贫产品专柜,帮助对口帮扶村的农特产品销售。学校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以购代捐”活动,累计购买扶帮扶村农特产品13万余元。

(五)助推文化扶贫,开展申遗和技术讲座

文化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发掘和发展当地文化,通过文化力量激活脱贫的内生动力,启迪群众心灵、鼓舞村民斗志。**市蒲江县的川西二人转“幺妹灯”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种文化表演形式,为打造区域文化特色,丰富百姓文化生活,防止传统文化流失,学校出资10.80万元修缮舞台和陈列馆,并与**云相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编排表演节目和录制宣传片,积极助推蒲江县大塘镇开展“幺妹灯”申报省级文化遗产工作。

(六)实施技能扶贫,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1.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学校领导赴凉山州深度贫困县布拖县实地调研后,根据当地政府的实际需求,实施帮扶新型农民技能培训项目。截止2019年10月,学校共选派了8名教师共20余人次到布拖县开展了九期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为来自布拖县合井乡、火烈乡、洛古乡等1171名家庭贫困人员提供了焊工、电工、砌筑工、灰土回填、墙面刷涂、中餐点菜、烹饪原材料切配、汽车美容、灯具安装等实用技能培训。

2.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针对美姑县全县无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学校为当地贫困群众开展“建筑、焊接、汽修、幼师”等多方面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实现了由帮扶单位“输血”到提高贫困群众自身“造血”能力的转变。

二、帮扶取得的成效

(一)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

通过学校在美姑县嘎姑乃拖村、马洛村捐建幼儿园,累计为当地近300名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学位;并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免费到我校上学的机会。目前,两个村均无适龄儿童辍学的情况,有力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二)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学校为美姑县培训幼教师资约133人,提升了当地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使彝族地区的儿童掌握普通话技能,促进了彝族地区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流融合,并不断把普通话技能转变为自己就业、创业的技能。

(三)思想观念积极转变

在驻村干部和村委班子的积极引导下,各帮扶村大部分贫困群众逐步放弃“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意识明显增强。蒲江县洪福村贫困户李祥林在江艳华老师的帮助下主动将茶园改成柑橘园,每年增收约4万元;巴中市清莲村贫困户岳永明积极发展养猪养鱼业,每年增收2万余元。

(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美姑县嘎姑乃拖村、蒲江县洪福村、简阳市大堰村等对口帮扶村逐步完善了教育基础设施、修缮了村委活动场所,实施了危房异地搬迁、改建了村级公共道路、连通了广播电视、开通了4g网络,民风民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国家“真扶贫”幸福感。

(五)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

学校为美姑县培训贫困人口近1000人,当地贫困群众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充分就业,大大提升自身内生动力。蒲江洪福村贫困村民骆安良在学校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免费焊工培训,拿到焊工技能资格证书并实现再就业后,每月工资可增加收入500元。布拖县四棵乡贫困人员莫色尔你参加了布拖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和**市技师学院联合举办的焊工技能培训后,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金属加工焊接小作坊,技能带动了创业。蒲江洪福村贫困青年罗智远在学校汽车工程学院学习了汽车美容技术后,回家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通过技能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他自主创业梦想。

(六)激发村委干事激情

学校党总支与对口帮扶村村委“结对子”,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各村委成员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了村委干部带头脱贫致富的激情和信心。蒲江洪福村村委成功换届后,村委班子战斗力和个人业务能力明显提升,新任村支书主动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引进牛郎山酒厂,并为酒厂新征土地90亩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村民新增近500个就业岗位。

(七)贫困群众致富能力持续增强

种植业规模逐步壮大,蒲江县洪福村柑橘规模达2300亩,猕猴桃规模达800亩,预计3年后,柑橘平均每亩产值约1万元,猕猴桃每亩产值约0.8万元。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美姑县嘎姑乃拖村和马洛村81个贫困家庭养殖山羊320余只,合计经济收入25.68万元,除去成本每户可增加收入约2000元。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0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3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为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根据《????》文件要求,结合xx教育需求和xxx教育实际,形成本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一、对口帮扶目标

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教育援助是最好的造血”理念,根据全域结对帮扶政策,合理利用xx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选派教师到xx支教、举办xx县干部教师xx培训班、搭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帮助xx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动xx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发展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对口帮扶举措

一是加大xx教师培养力度。选派11~14名教师到色达支教。利用xx支教教师资源,开展“xx支教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深入xxx、xxx等自然条件艰苦和教学质量较差的地区,开展赛课、评课、学科教研等活动。有效利用xxx名优校长、教师资源,结合xxx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师业务提升的实际需求,选派不少于7名xxx名优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专家团队赴xxx开展讲教讲学活动。

二是全面深化全域结对。加大对xxx区?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目标考核,深化xx 区结对学校与xx学校、幼儿园的校对校帮扶工作,按“xx教育缺什么?为xx教育做什么”的思路,统计梳理需求,实现精准帮扶。大力开展结对学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利用“成都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网”、“成都市校本研修网”和xx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立“xx——xx远程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发挥xx区学校优秀资源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为xx广大教师拓宽多渠道学习途径,实现两地教育资源共享互通,推进xx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三是努力开创学前教育新局面。根据对xx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优化xx县学前教育三级管理机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高xx地区学前教育办学水平,推进xx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四是开办xx干部教师温江培训班。将根据xx教师培训需求,在xx举办各种类型干部教师培训班,接纳12-14名xx干部教师到xx跟岗学习两周,接纳1名xx县选派的干部到xx挂职锻炼3-4个月。通过校际结对,接纳20~30名xx干部教师到xx结对学校开展学习、跟岗锻炼,感受体验xx教育理念和文化,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交流经验。

五是实施藏区学生“雏鹰”培育工程。接纳藏区学生来xx就读,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帮忙,让他们在xx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制定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是广泛开展教育关爱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资源,根据色达贫困学生需求,持续开展“暖冬行动”,募集爱心资金,对贫困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同时,积极对接xx区中职高职等院校,接收藏区优秀学生到xx就读学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与指导服务上做文章,培育一批能为xx建设脱贫攻坚的学生,帮助他们利用所学所获回馈藏区、回馈社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xx区教育局援藏援彝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援藏援彝工作。援藏援彝办公室,负责结对帮扶日常工作。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人事科、区教管中心、基础教育科、综改办、研培中心等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及各学校、幼儿园按职责开展结对帮扶相关工作。按照“一对一”常态化关心慰问机制,区教育局、学校幼儿园领导多渠道了解援藏援彝干部教师的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

(二)加强信息沟通。积极对接xx教体局,了解他们的教育发展需求、教育人才需求,双方共同协商制定结对帮扶计划。针对结对帮扶需求,丰富结对帮扶形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断提高结对帮扶工作成效。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一、政策宣传,提知晓率。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家庭和谐,为了提升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幼儿园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发放告家长书,家访期间为家长发放资助清单条,还在幼儿园电子屏循环播放资助宣传标语,采用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扶贫信息

  • 扶贫总结材料
  • 扶贫总结材料95人关注

    精准扶贫驻村蹲点一个月,与乡镇和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深度体验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由衷地觉得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 别的不说,就说说他们要应付的种种文山会海吧 ...[更多]

  • 机关干部扶贫总结
  • 机关干部扶贫总结88人关注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各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扶贫工作方案,落实了具体经办人,从组织上 ...[更多]

  • 教师扶贫总结
  • 教师扶贫总结79人关注

    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重大部署和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 ...[更多]

  • 教师个人扶贫总结
  • 教师个人扶贫总结75人关注

    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返贫。做到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坚决完成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工 ...[更多]

  • 精准扶贫总结
  • 精准扶贫总结71人关注

    X村贫困户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村750户287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63人,已脱贫50户163人(其中2014年脱贫5户17人,2015年脱贫26户95人,2016年脱贫14户51人,2017年脱贫25户9 ...[更多]

  •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
  • 幼儿园教师扶贫总结39人关注

    一、政策宣传,提知晓率。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家庭和谐,为了提升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幼儿园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 ...[更多]

  • 校地结对帮扶扶贫总结
  • 校地结对帮扶扶贫总结21人关注

    今年五一,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县委、县政府对全县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根据教育局选派,五月份我被派驻到檀林镇河东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一年来,在县扶 ...[更多]

  • 上半年驻村扶贫总结
  • 上半年驻村扶贫总结14人关注

    一、村基本情况 我村是一个罗、麻二县交界,居住分散,条件落后的边远村和一般贫困村,全村总版图面积为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500 亩,耕地面积805亩,水田面积650亩。共有10 ...[更多]

  • 学校扶贫总结
  • 学校扶贫总结11人关注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问题,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了《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包括10个部分100 条,其中7 ...[更多]

  • 农村扶贫总结
  • 农村扶贫总结11人关注

    扶贫济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一) ***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 ...[更多]

工作总结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