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事迹材料

扶贫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4-03-24 12:17:01 查看人数:40

扶贫典型材料

扶贫典型材料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5139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3分钟,共有294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一、卜庄镇草编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昌邑市卜庄镇位于昌邑市东北部,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5个村,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70元。

据史料记载,草编在卜庄一带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门类,也是当地传统民俗和文化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草编产业,是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当地丰富的麦草和玉米皮等资源,就地取材,主要制作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如草帽、坐垫、草篮、草鞋、草帘等以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支持发展手工业制品用于出口创汇,通过外贸公司渠道带动乡村草编产业发展,在昌邑、莱州、平度一带,男女老少在集体劳动之余,几乎家家户户加工草编外贸产品,草编成为农民在生产队务工收入之外的重要家庭收入来源,形成了历史上草编产业发展最兴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草编产业因劳动力成本提高和纺织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工业制成品的替代,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草编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市场对草编等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对草编这类兼具实用和工艺审美属性的大自然原生态产品的需求持续升温,在旅游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各类物美价廉的草编工艺品大受欢迎。当地一些农民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看准了这个市场商机,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手工艺特色资源,以开拓国际市场为先导,采取公司(合作社)连结千家万户等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为草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卜庄镇也形成了以润天、小芳两个草编合作社为龙头的新型草编产业链。

润天草制品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由当地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纪丛建领头创办。合作社目前有固定农民工100多名,在全镇20个中心村设有加工服务站,每处服务站辐射周边几个村庄,组织和带动家庭从业人员4000多人。润天合作社以小麦秸秆、玉米皮、纸绳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制作草帽、提篮、收纳筐等500多个品种,主要承接外贸订单,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年营业收入9000余万元。

小芳草编工艺品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现有固定职工100多名,设有8个中心村加工服务站,带动农民家庭从业人员1000多人。以芦苇、小麦秸秆、玉米皮等为原料,加工提篮、草帽、餐垫、收纳盒等工艺品,主要销住日本、德国等市场,年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

两家合作社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主要承接外贸公司订单,而且主要是发达国家市场。根据外商提供的图纸式样等先制作出样品,符合要求后获得订单,再组织当地农民加工。二是产品加工采用公司(合作社)加农户方式以降低投资和劳动成本。获得订单以后,合作社先制作出样品,分发给各加工点负责人,加工点负责人再把有关原材料和样品送给加工户,并负责从农户中回收合格产品交回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进行质量把关、后期整理、包装集运等,从而完成一个产品流程。三是对一些工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用工具设备、不适合分散加工的产品或分散加工后需进一步处理的少数关键工序,由合作社的固定职工集中进行加工生产,实现集中生产与分散生产相结合。四是两家合作社都意识到今后应当树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自主设计比重,开拓自己的市场销售渠道。

二、草编等手工业是典型的扶贫产业,应当大力扶持

通过对卜庄草编产业发展情况的实地考察,调研组认为,草柳编、家具、工艺美术、五金制品、灯具灯饰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手工业在扶贫攻坚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在助力扶贫中具有其它产业不具备的几个突出优势,应当大力扶持。

一是市场空间大,投资门槛低、投入产出比高。手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大众日用消费品,品种繁多,产品花色式样更新快,生产周期短,国内外需求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草编等兼具实用和装饰纪念意义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具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弹性。

产业进入门槛低,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初始投资可多可少,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现有闲置场所和房屋灵活布点。如润天合作社在镇上的总部厂区主要用来收储原材料、存放回收上来的制成品、进行产品后期处理和加工包装发运等,厂房面积仅有1200多平方米,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不到100万元,流动资金平均占用300万元左右。而分散在中心村的20多个加工服务站都是本村村民利用自己家庭闲置房屋改建而成,主要用于产品临时存放和周转,基本不需要新建。千家万户农民从业人员在自己家里进行编织加工,与合作社之间是劳务外包关系,合作社只需按件支付加工费即可。但合作社一年的营业收入却可以达到近亿元。每1元资本投入可以带来20倍左右的销售产出。卜庄镇规划到“十三五”末草编年产值由目前的3亿元提高到10亿元,成为镇里的支柱产业。

二是扶贫作用十分明显。城镇和乡村比较,扶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在广大农村。扶贫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中的老弱病残群体。这些群体的共同特点是平均年龄偏大,主要集中在六、七十岁区间,已经不能再从事田间作业等重体力劳动,也不具备外出打工或做生意的能力,基本靠子女们供养,无其它收入来源。或者因为文化程度低或身体病残等原因,创收能力相对较差,是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昌邑市虽然是经济强县,处于贫困收入线以下的人口总量较少,但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认识到,广大农村中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群体仍然是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吕珊珊市长对调研组说:“从昌邑市政府的财力上分析,对贫困线以下人员的低保救助市里财力可以解决,实现老有所养没有大的问题。但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提高农村弱势群体收入水平仍然是个大难题,关键是要找到好的产业结合点。只有依托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才是扶贫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调研过程中大家也觉得,草编产业的发展,恰恰就精准地解决了这一部分就业最难群体的从业和收入问题。草编产品易学易做,一个人在家里坐着就可以干,白天晚上都可以干,干多干少都随意,不耽误做饭和照看孩子,可以随时随地干,可以一边在邻舍家串门一边编织,既有一定收入,又可以多活动,解决了老年人孤独、交流等方面的困难,可谓一举多得。

调研组在卜庄镇新胜村的一农户家中看到,三五个妇女正围坐在一起,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编着小筐,谈笑间一件精美的草编工艺品就完成了。63岁的村民王大娘坐在沙发上一边编着筐一边笑着对调研组说:“没干这活儿之前,俺们靠孩子养着。现在俺领了活儿,在家里干,不耽误干活、又误不了做饭,干多干少自己说了算,一天能挣个三四十块,一年有近万元的收入,自己还花不了,不用再向子女们要钱了,孙子、孙女过来还能买点好吃好喝的哄哄。” 新胜村的贾乃仁、卢瑞香大爷大娘老俩口都七十多岁了,地里的活干不了,也没有其它农活需要做,就在家里搞草编。老俩口一年靠草编收入1.6万元左右,完全解决日常生活来源。调研组走访了几个草编家庭,基本都是听到类似反映,草编加工受到农民真诚欢迎。

像这样的农户加工点,在卜庄镇随处可见。行走在卜庄镇姚家村的村道上,看不到闲逛闲聊的农民。深入农户家中,看到洁白的玉米皮在农家人的手里飞快的跳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草编不仅给卜庄农民提供了赚钱的门道,还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通过编织草编,活动了手脑,锻炼了思维,强健了身体。

卜庄镇党委书记刘广杰说:“全镇目前从事草编编织的人数已有6000余人,其中妇女4000多人,覆盖全镇70多个村庄,90%以上都是不能干重体力活的老年人,也是农村收入最少的低收入群体。现在有了草编,从业农民年人均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草编产业解决了民生的一个大问题”。

根据卜庄镇两个草编合作社情况测算,合作社每件草编最终产品每100元销售收入当中,由合作社环节支付给上游业户的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草辫、处理好的玉米皮、纸绳等)成本占75元左右,支付给下游加工户劳务费占10元左右,全产业链活劳动成本占产品销售收入的80%以上。不论是上游采购原料还是下游委托农户加工,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上下游农民的收入。物耗成本非常少,民生价值十分突出。草编产业在对当地经济总量的贡献、提供财税收入等方面可能还不是支柱产业,但在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收入方面却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和发展前景。

三是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草编产业所用的材料都是麦秸草、玉米皮、苇秸、纸绳、纺织线头等农作物副产品或下脚料,原料易得,可以就地取材,并且可以同时拉动上游的收购商、初加工户等,将农村大量难以处理的农作物秸秆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以手工为主,最多用几台缝纫机,基本上不耗费水电。小芳合作社加工的一些向欧盟出口的产品中,按照外商的要求,整件产品都要使用丢弃后可自然降解和无污染的天然原材料。因此是典型的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

三、发展草编等手工业产业的几个关键因素

从卜庄镇发展草编产业的实践看,发展草编等手工业,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

一是要有产业带头人引领。润天合作社的纪丛建社长是卜庄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肩负着传承草编技艺、发展草编产业的历史责任。他率先组织起了卜庄镇润天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筹资金、收原料、传技艺、跑市场、卖产品,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脱贫增收的致富路。卜庄镇草编产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以纪丛建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带头人创业拼搏的过程。草编产业利润率低,批量大,规格多,组织生产难度也大,企业经营者既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又要有热心肠,对这个产业有感情,乐于奉献,愿意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二是要以公司(合作社)为依托。草编产业虽然适宜家庭分散生产,但也必须以公司或合作社等企业组织为依托,解决单个家庭难以承担的功能。只有成立公司(合作社),才能够承接国内外客户的批量订单,决定产品具体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确定产品质量标准,统一采购原材料,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以及统一解决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问题。而采用公司(合作社)加农户的生产方式,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和加工成本,实现批量规模生产的目的,才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当地民间有一定的技艺传统。自古以来,卜庄镇民间就有深厚的创业传统。解放前,就有大批农民背着丝绸下南洋,闯市场。至今,卜庄镇在外华侨仍有245人,遍及美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昌邑市侨乡第一镇。草编文化、丝绸文化、陶艺文化、商贸文化、侨乡文化是当地文化的鲜明特色。当地农村中的懒人、闲人、无正经职业的人都被瞧不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是主流价值观。草编技艺在当地本来就有很深厚的传统,现在有了合作社组织,就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四是离不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卜庄镇将草编产业作为该镇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给予大力支持。一是抽调机关干部成立了草编产业发展推动小组,负责草编产业的规划、发展、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镇领导干部分工具体联系合作社,及时解决草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农民合作社发展争取土地使用指标、产业信贷资金,提供消防安全指导;四是成立了草编行业协会,形成集团效应,积极为合作社提业资讯、市场开拓、权益保障、品牌宣传等服务;五是加大宣传,将草编产业作为卜庄镇的特色标志性符号,深入挖掘草编历史,鼓励技艺传承,邀请各层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专题报道,提高卜庄草编的知名度。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以草编等传统手工业为代表的各地特色产业,在活跃地方经济、吸纳农村弱势群体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扶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典型的扶贫产业,应当重新认识其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支持同类产业加快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为扶贫产业创造更加优惠政策环境。建议国家和省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扶贫意义的产业,进行评审认定,对达到标准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在税费减免、社保交费比例等方面比照福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对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龙头企业,按就业贡献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加大资金扶持。草编等手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社会效益大,各级应当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其加快发展。建议广泛开辟资金渠道,充分利用各级扶贫资金和妇联、残联等其它方面的创业发展基金,与县乡进行对接,找准产业结合点,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扶贫产业发展。

3.加强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支持。要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龙头品牌,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辅导,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难题,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

扶贫典型材料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65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我是个95后,在还没有感受到爱情美好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工作给我带来的美好,我的青春和在座的你们都不一样,因为我在21岁的时候遇见了“扶贫”,在高喊着“不能虚度青春”的那个还太不懂青春的年纪,我把青春悄悄留给了它。

2017年,我和它相遇在栏杆集镇柳集居委会,而我的父亲是我们的中间介绍人。那年,我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那年暑假,不记得热不热,只记得了红袋子和扶贫手册。“快来快来,帮我抄扶贫手册”我的父亲用这么一句话把我和扶贫紧紧的栓在了一起。什么是贫困户属性,什么是主要致贫原因,什么是帮扶人?帮扶措施有哪些?应该怎么写才规范?他像个老师一样,教我填写着扶贫手册。

而也是在那个暑假,通过扶贫手册,我重新认识了住在周边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屋后头那牵着两头牛、养着一大群鸡鸭的爷爷,是五保贫困户,是缺劳力致贫的;东头那刚化疗回来走起路来还一晃一晃的爷爷,还要照顾着躺在床上的老母亲,他们一家是低保贫困户,是因病致贫的;还有我的初中同学,因为爸爸车祸去世,妈妈一人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他们是因学致贫。

2017年的我,虽不知其所以然,但却知其然,知扶贫的贫在其然也。

转眼,到了2018年,我和它再遇于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那时的我是一名实习老师。“语文老师”那52个满口凤台方言的孩子是现在想起来都会嘴角上扬的。那群孩子中有个个子最矮的小女孩,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离婚后基本没再见过爸爸妈妈,她黑黑的、头发乱乱的,但是在我到那后的第二个星期,她变了。校长说我是她的包保教师,她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那时候我开始接触教育扶贫。从洗脸、扎头发开始,我让她学会干净整洁;从粉红发夹、发圈开始,我给了她美的点缀品;从放学教她写作业、星期天带她画画、植树节一起画板报、儿童节一起唱歌,她越来越自信,期末考试92分,她笑了,我也笑了;而我走的那天,她哭了,我也哭了,我哭是因为她说她想当老师。

2018年7月的我,知贫其然,也知扶贫其所以然,那就是贫而不再贫。

2018年的10月,我和它正式见面了,在苏湾镇人民政府。“想去哪个部门?”第一天某个严肃的领导开口就问了这一句,“扶贫办”那天的我心里只有一个答案,而他也仿佛听到了,2018年10月15日,我踏入了苏湾镇扶贫工作站。

已经过去了611天,在这611天里,我学会了扶贫材料的书面填写,既繁琐又富有逻辑性;我开始了扶贫故事的寻找,拿起笔写下了身残志坚的残疾妈妈张仁妹、养蜂创业照顾家庭的王凤菊、甘为贫困群众育雏护养的戴建敏等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为了倾听这些故事,我骑着小电驴一户一户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口一口叫,曾在包坊村和奶奶剥了3个多小时的花生,曾在东黄村看着做豆腐的爷爷过滤去渣,曾在大坝村学着王凤菊阿姨取蜂王浆,曾在苏湾社区陪着王胜群阿姨居家做玩具,她用缝纫机走线缝制,我在一旁剪线头给玩具翻着面塞着空心棉。

扶贫典型材料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0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57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村级精准扶贫事迹材料(一)

闫xx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自20**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 谋化扶贫思路

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全镇各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深入各村逐村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村排摸,全镇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镇1720户、6696人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

他根据全镇土地结构和川区、半山区、山区的地理差异状况,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并把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劳务输出把劳动力培训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他针对富康、八娘、唐家、铁池等川区村交通便利、中药材种植加工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以往的种植-贩运模式为种植-加工-贩运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目前,全镇家庭式中药材饮片加工模式在全乡川区村得到全面推广,正在逐步向半山区、山区延伸。家庭式中药材饮片种植-加工-贩运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了贫困户脱贫主要渠道。目前,铁池、八娘等村建成了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长廊,在大坪等村建成1500亩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亩以上。

他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推动富康村建成新型塑料大棚120座,新建8亩联动式日光温室一座,在八娘村新建退耕还林塑料大棚90座,带动贫困户85户从事蔬菜种植。草畜产业方面,通过整村推进项目,投资221万元在团结、红古、南屏等3个村建成暖棚圈舍294座,引进基础母羊1270只;投资44万元在八娘、唐家川两村实施暖棚养猪户110户,引进籽猪330头;先后投资建成了富康村园区肉牛场、奶牛场和养鸡场,甫洞村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团结村永安养羊专业合作社,在红古村建成养殖小区2个,在长青村建成林小养鸡小区。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通过草畜项目带动贫困户400多户从事养殖。

近两年全镇七八月份降雨量集中,传统马铃薯种子抗病毒传播能力差,导致晚疫病频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他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积极帮助群众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邀请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培训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及时协调发放晚疫病防治药品,有效防治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增加了群众收入,贫困户脱贫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他还在唐家川、八娘村建成了马铃薯良种生产基地各800亩,推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以上。

为了将劳动力培训这项帮扶措施与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多、输出时间长的特点相结合,有效增加家庭收入,他和业务人员、驻村干部一道深入各村对贫困户中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进行登记,分类梳理,建立档案,做到培训对象摸底准确。他先后邀请劳务办、科技局、农牧局、卫计局等单位对前期摸底的960名贫困户培训了劳务知识、电子商务、中药材种植加工等技术,并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劳动技能。20xx年劳务输出6500多人,预计劳务收入在1.2亿元以上。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他还将县直各部门讲解的重点内容录像刻碟,在每一个贫困村组织群众进行观看学习,为广大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协助镇党委、镇政府落实省市县一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村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在项目落实上保质保量。20xx年配合完成婆婆庄至青山15.5公里通畅公路建设和24条46.5公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唐家川、甫洞两个村集中安置点道路建设等项目。完成了八娘沟、红城沟、中谷沟、结扎村等防洪堤坝建设工程,配合水务局实施北部饮水工程。完成 2960户灾后重建工程,完成2023户群众的房屋维修加固工程,群众住房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在资金使用上精准到户。他组织镇扶贫工作站业务人员和镇村干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贷款政策,督促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摸底,使所有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精准扶贫贷款政策。2015年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方面,通过企业带动型370户、1850万元,自我发展型523户、1569万元。他经常与县扶贫办积极衔接,最大限度争取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在结扎等16个村建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将大部分有自身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协会中来,通过互助资金贷款,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户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闫xx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村级精准扶贫事迹材料(二)

近三年以来,xx乡严格按照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苏区振兴发展的头等大事真正落到了实处,采取产业大户带产业小户、产业强户带产业弱户等办法,推动产业扶贫,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户为核心,扎实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先进典型事迹如下:

xxx乡垄下村是国家贫困村,垄下村委会的田岭下自然村现有农户10户,人口45人,过去均无支柱产业,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全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经济来源,贫困比例相对较高。

农户王xx就是田岭下小组的一家贫困户,一家4口人,因缺乏技术和支柱产业导致家庭贫困,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粮食作物,劳动力不足也使得他家中无外出务工人员,20xx年底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居住在一间60平米左右宽的砖木房里,家中并无其他家用电器,更别说买得起车。

扶贫典型材料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42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张某,男,51岁,xx街道xx社区居民,全家2口人,一间c级危房,全家参加新农合,无土地,1人有劳动能力,属因病型贫困户。

多年来,张某一家一直在xx街道xx社区居住。由于父亲张某立年迈且患有慢性皮肤病,一直依靠药物治疗,医药费用开支较大,张某听力残疾2级,无稳定工作,未婚未育,家中缺少能干的劳动力,家里的生活日渐走上了下坡道,生活异常贫困。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给他们带来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极大信心。市、街办、村干部来到了他家,和他们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他们介绍全市即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xxx单位、xxx社区为他们一家捐助2万元住房修缮资金,使得他们住房得到安全保障。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收集招工信息,知道张某踏实肯干的人,就是苦于没有谋生出路,经过与某化肥厂协商,让张某到该厂从事搬运工作,并为其缴纳五险,每个月3000元工资收入,xxx一家实现稳定脱贫,家里条件越来越好。

乘精准扶贫好东风 做劳动致富新农民

2016年11月2日,对于竹瓦根镇是特别的一天,这一天竹瓦根镇迎来了首个主动要求自主脱贫的贫困户,空档村村民江村。

缺少劳力 家庭贫困

江村,男,65岁,竹瓦根镇空档村空档组农民,全家9口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劳力。家中3个老人(其中一个瘫痪,生活不能自理),4个学生,全家老小靠儿子、儿媳照料,家中缺劳力,家庭经济困难。

2016年年初,江村一家中9人,只有2个劳动力,老人要看病、孩子要上学,家庭经济困难为由,向空挡村村委会提出了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空挡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组织全体村民,按照贫困户纳入流程,开展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评选工作,通过村、乡、县三级审核公示,江村一户被纳入我镇建档立卡贫户。

精准施策 促力脱贫

指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我镇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始终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本着精准原则,开展一户一策的帮扶工作。经镇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等人的长期摸底调研,发现江村家中存在劳力少、房屋内部破旧、生产生活资料不齐全等困难,且一家老小缺乏脱贫致富自信心。

了解这一状况后,我镇对该户实施扶贫与“志智”双扶双管齐下的帮扶措施。俗话说“人穷志短”,对于长期处于贫困边缘的群众来讲,因看不到脱贫致富的希望,导致内心脆弱,生活缺少奔头。镇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等人为转变这一现状,加大了对该户扶贫政策、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案列等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台球桌前看不到仁青达瓦的身影,日东片区修路工地上却时有仁青达瓦的身影,2016年,通过在日东片区打工,仁青达瓦收入了三万元的工资,我镇结合该户实际情况和脱贫意愿从产业扶持(修建猪圈、配备猪仔)、生态补偿(家中有劳力人员全部安排岗位)、微型基建(房屋内部装修、发放家具家电)几方面实施了该户帮扶措施,通过我镇帮扶及贫困户个人努力,江村户收入持续递增、树立了脱贫致富信心。 2016年10月,江村到村文化室,对村“两委”说:“在镇领导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的儿子现在变得勤奋上进了,自己出去打工赚钱了,且政府对我门家实施了产业扶持、生态补偿、微型基建等帮扶措施,通过一系列帮扶,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家中不存在困难,特申请脱贫。” 在知晓这一情况后,我镇立即组织干部通过核算收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该户是否达到脱贫标准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发现,江村户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达到3311元,达到脱贫标准,同意该户脱贫。

勤劳致富 不忘感恩

扶贫典型材料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5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46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kasatina”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开展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汇报材料

2021年1月26日,贵阳市南明小学副校长、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第一校长王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48岁,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2月3日,中共从江县委、从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广泛开展向王玉同志学习活动。为做好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从江县结合实际,按照“六个一”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开展一批典型事迹宣传报道。把王玉校长支教帮扶病逝的典型故事作为宣传从江脱贫故事、讲述从江战贫感人事迹、传递从江扶贫正能量的重点任务,积极对接省委宣传部和州委宣传部,主动对接央级媒体和省州媒体,精心策划做好系列宣传报道,先后在《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教育报》《黔东南日报》《黔东南新闻联播》等媒体宣传报道,加强正面宣传,打造先进典型。

二是开展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为扩大宣传教育效果,拟定在全县“两会”期间举办一场王玉校长先进事迹报告会,安排贵阳市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贵阳市南明小学支教教师赵发勇、省纪委驻大歹村扶贫干部林思宇、从江县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等作先进事迹报告,精心准备事迹报告稿,确保宣传教育效果。

三是开展一系列感恩感师宣传教育活动。由县教育工委和县教科局谋划安排“七个一”系列活动,即:一是开展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二是开展一次专题研讨会、三是组织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活动、四是开展一次宣讲活动、五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六是绘制一次手抄报、七是树立一块感恩墙。各中小学校在春季开学后,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学习她以爱育爱、潜心育人的大爱精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情系苗乡、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矢志不渝、忘我工作的担当精神。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感恩感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四是编撰一部舞台剧目。由县文旅局和县艺术团牵头,以王玉校长患癌康复后到深度贫困山区大歹村支教先进典型事迹为原型,编撰一部多语言版本的舞台剧目,以情景舞台剧等文艺创作方式进行展演,作为大歹景区定时表演内容之一,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扶贫典型材料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0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80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一是强化问题整改。对县巡查、审计、督导扶贫工作中反馈的问题,我们列出清单,认真分析,逐一落责任人员、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等,着力解决扶贫“不精准”问题,对扶贫地图进行了及时更新,进一步摸清底数,对虚假脱贫、应脱贫未脱贫的,及时予以纠正,整理好相关材料并报县扶贫办;规范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完善扶贫车间移交手续,对危房改造工作中面积严重超标的取消补助资金,移交县执法局处理。对30万元扶贫资金,与姚垓森农食用菌合作社签订了合同,确保了资金落实到位,贫困户能早日分红见利。

二是强化工作责任。街道、管区、社区(村)主要负责人是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把扶贫工作当做当前第一要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不折不扣的落实好扶贫政策和上级部署要求。细化包保责任,街道干部包户包人,是扶贫工作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贫困户的档案材料、脱贫措施的制定实施等。

三是强化措施落实。积极发挥以姚垓食用菌种植为典型的“一村一品”引领作用,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员创造力所能及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争取安置贫困户从事企业、小区、社区的保洁、安保等岗位;全面落实上级扶贫政策,用足用好棚改政策,着力实现“五通十有”,确保实现贫困户“三保障”;积极引导开展社会扶贫,努力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格局;规范扶贫项目管理,确保贫困户长期受益;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加强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的监督管理,确保了按要求、按标准、按时限完成任务。

扶贫典型材料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1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11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xx村位于xx镇政府西部距镇政府x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约x公里,是全县最远的村屯。xx村有三个自然屯分别是xx,其中王家街至新立屯的屯间公路仍是自然路。全村人口xx户,x人。贫困户x户,x人。其中一二级残疾x户。耕地面积x亩,水浇田x亩,全部为山坡地。2017年11月工作队深知xx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相比其他村要大的多,但仍毅然决然的扎根这里,带领村民们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走向富裕的小康生活。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包村工作的前提。为详细掌握xx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进驻xx村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专访群众,同当地群众面对面的交谈,详细了解了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帮扶xx村脱贫致富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密切了党群、干群相互关系,为驻xx村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第一书记杨卫华想到了上级帮扶单位交通局,向李天利局长及局党委汇报了关于王家街至新立屯依然为土公路,百姓出行困难,严重制约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并争取为百姓修建这条公路。李局长接到汇报后高度重视并立即召开党委会研究,经研究决定,局党委为新立屯屯间修建两处过水路面,并将王家街至新立屯公路维修事宜向县委、县政府请示。会后,安排分管业务副局长李永贵,公路管理所长白子平,路政队长杨卫华马上进行实地勘测,并制定了相应的修建方案。在汛期来临前修建好了两处过水路面,消除了洪水安全隐患并给屯间的百姓出行带来了便捷。为此工作队及局党委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认可,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在驻村开展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职能优势,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修通了王家街至新立屯的通村公路,解决了当地村民出行困难,严重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大顽疾。现王家街至新立屯的通村公路已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通过入户了解贫困户庄永财因母亲去世花光积蓄,在危房改造前吃水及工程用水面临困难,第一书记杨卫华了解到他家里有一口深水井但是没有水泵及饮水设施,个人自费为庄永财买来了水泵及相关的饮水设施。当把水泵及饮水设施拿到庄永财的面前时,堂堂的七尺男儿竟然痛哭流涕,正说明了他心里的苦及无奈,我们心里也坚定了坚决打赢xx村脱贫攻坚战,一定要带领村民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的决心。

xx的地理环境受限及百姓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落后,使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大大提升。工作队常常加班至深夜,整理档案核对贫困户信息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出详细计划。在此期间,通过不间断的分析、研判把贫困户的产业全部落实到位,施策率达到了100%。

扶贫先从头脑扶。每次入户均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逐步让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和决心。驻村工作队主动学习扶贫政策,摸透扶贫精髓,抓住扶贫要点,增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采取发放告知单、入户讲解、召开会议等形式,向群众详细传达各级精准扶贫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政府帮扶、群众大干的生动局面。先后发放了“扶贫政策”宣传单200余份,制作扶贫政策宣传展板5块等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平时工作队会经常对贫困户进行入户宣讲相关政策,并逐户做好家庭情况的记录,对于老弱病残,也做好了相应的备注。真正的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于主动到驻点来了解情况的群众,工作队会热情接待并及时为他们作出解答。通过聊天方式把扶贫的政策宣讲给他们,真正的做到了工作队的心中有百姓,大大提高了百姓对政策的了解率。

2018年7月16日这天接到暴雨通知,工作队主动到村委陪同村书记值班,雨后配合村书记进行灾害统计,返回村部队灾害进行汇总时,紧邻村部的一座桥被山洪冲断,王家街的百姓被困在河西,工作队与村书记商量后马上联系铲车为百姓抢修出一条便道,解决了王家街百姓的忧虑。水火无情,人有情。工作队一直与村两委共同在抗洪一线,说明了我们真正的做到了心系百姓,一切以百姓利益为主,也体现出了工作队对xx村委会的工作支持与工作配合。

扶贫典型材料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3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96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项目名称: 牲畜养殖(羊)

申报时间: 2019年7月2日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实施单位:**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年限:2019年

项目负责单位:**扶贫办、**财政局

**产业发展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总论

项目名称:牲畜养殖(羊)

项目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为**3户贫困户发放30头生产母羊,每户发放一头生产母羊。

项目建设拟定起止年限及项目建设期:2019年

申请资金来源:申请财政扶贫资金解决。

项目投资总规模,投资组成(申请资金、自筹资金等):

项目总投资3万元,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万元。

二、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以东55公里的**,东邻**,西邻**,北邻北天山,南邻**,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结合型乡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国道从该镇贯通而过,发展畜牧养殖优势明显。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逐年进行,**贫困户已基本实现畜牧养殖入户项目全覆盖,但部分贫困户具备养殖羊的条件,且有养殖扶贫羊的意愿。

(二)可行性

**通过近几年各层面帮扶力量的帮扶,**户贫困户已于2017年全部脱贫,2016年以来依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三批发放扶贫牛141头、羊30只,畜牧养殖项目也基本实现全覆盖,部分贫困户具备养殖羊的条件,且有养殖扶贫羊的意愿,对3户贫困户实施畜牧养殖(羊)项目,可一定程度上壮大贫困户生产资料,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项目的提出既符合国家、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又符合项目区贫困群众的需要。是符合国情、符合民生、切实可行的精品“民心”工程。

四、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为**3户贫困户发放30只生产母羊,每户发放10只生产母羊。

五、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为**3户贫困户发放30头生产母羊,每户发放10只生产母羊,需资金3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万元,争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3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使受益贫困户扩大养殖范围,为项目区贫困户壮大生产资料、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主要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最大限度地为贫困户提供脱贫致富的基础和政策支持,通过爱心扶贫工程,为贫困户扶持增收致富生产资料,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使贫困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扶贫典型材料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5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65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xx年,我们按照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为目的,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公司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把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治本之策,长久之计,在培训方式上,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法律法规等。

二、坚持上好党课,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本年度,共进行了三次的教育。

三、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教育管理行为。

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注重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党员教育管理的行为。从日常教育管理,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不合格党员和违纪党员的处理、责任追究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我们还就党内组织制度,党员定期学习制度,制、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党支部能够坚持每月正常组织一次以上活动,一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活动。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规范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四、健全党建责任体系,强化培训教育职责。

我们把加强领导作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履行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狠抓落实。一是落实党建及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制。经常研究并督促检查,随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避免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在对党员教育管理中,严格制度,在明确教育对象、教育时间、教育内容的同时,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争先创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从制度上强化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为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五、存在问题与原因

总体上看,我公司党员培训工作,已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学习材料比较少,获取资料的时间总是滞后。

六、下步工作打算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加强党员培训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党员的理论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每个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解决能否代表、如何代表的问题。

2、要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适应当前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准确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改进培训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3、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挖掘先进党员的典型,总结典型经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使全体党员在典型的带动下奋发工作,锐意进取。

2016党员年终述职报告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xx年,在局党组、行政及分管局长的领导下,在各委处室中心的支持下,在中心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本人较好履行了岗位职责,率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述职如下:

一、关于三项外资扶贫工作

(一)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重点做了5个方面工作。一是牵头筹办世行在川召开的3个会议。1月中旬,在泸州召开的项目准备情况汇报会;3月中下旬,在成都召开的世行第六期项目文件准备会议;9月上旬,在成都召开的世行第六期项目设计框架及评审会议。

二是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等相关报告。5月、8月,两次组织项目两市州6县相关部门力量,编制了项目可研报告以及《四川省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参考资料》等相关研究材料。与环保厅沟通、并委托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编制中国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四川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心配合世行开展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工作。

三是对项目县开展现场指导。中心派出人员,分赴6个项目特别是凉山州的金阳、昭觉、布拖和美姑进行现场指导,使其对项目区的选择、产业确定、精准扶贫、合作社创新等,尽可能地符合世行要求和当地实际。四是派员参与世行项目的探索研讨。多批次派员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和世行组织的在北京、甘肃、四川、贵州等地举办的财务采购和支付类别等各类研讨会议。五是接受世行技术准备团检查。6月14日至16日,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准备团一行15人赴叙永县就我省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后,充分肯定四川在三省的项目中,已经走在最前列了。由此,我省项目准备免除了第二次技术检查,直接进入到预评估阶段。

(二)加强与国际扶贫中心的合作。一是加强国际减贫培训基地建设。2月17日,经省局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续签了第二期基地建设协议,中心承担所有工作。4月812日,组织承办由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代表,以及东盟秘书处代表约48人参加的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活动。5月2429日,组织承办尼日利亚政府扶贫相关部门3名官员参加的尼日利亚减贫战略研修班赴我省实地考查工作。同时,组织中心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撰写了两个基本教材和4个案例。二是参与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对坦桑尼亚的开发式扶贫工作,委派川农大到坦桑尼亚实地指导。

(三)开展国际扶贫领域合作。定期了解掌握英国四川农村发展组织在雅安、凉山扶贫情况,5月中旬该组织负责人罗斯艾柯克女士来华期间,与省局主要领导进行了会谈交流;继续与香港乐施会在阆中、剑阁、中江和南江开展灾后产业扶贫试点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与国际小母牛、国际美慈签定了201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国际美慈在三台开展灾区防灾减灾产业扶贫和能力建设试点,完成投资164万元。

二、关于三项内资扶贫工作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全年中心加大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调研指导工作,同时也积极探索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创新模式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带队先后到屏山、渠县、通江等15县开展调研、指导、监管工作,本人撰写了《对高县贫困村互助资金机制创新的调查》、《对雅安市王家村、石坪村互助资金的对比调查》、《对邛崃市贫困村互助资金整体退出情况调查》。中心筹办了全省贫困村互助资金工作座谈会。代省局和财政厅起草了《四川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退出管理(暂行)办法》。1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奖励四川省互助资金试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万元。

(二)中央公益金项目。2015年底起,全省叙永、旺苍等8个革命老区县启动中央公益金扶贫项目。2015年,重点抓了项目的调研监管、检查指导,本人先后带队去了巴州、筠连等8县全面开展检查指导,积极探索中央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途径,创新资源整合、差异化扶贫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2015年,中央专项公益金新增的投资总额为725万元,在古蔺、南部等7县实施小型公益性项目。本人带队去了南江县鹿角垭村实地查看了项目启动实施现场,与基层干部一道商量项目实施从一开始就坚持按规划行事。中心召开了全省公益金扶贫项目总结及培训工作会议。

(三)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牵头及时总结对2015年扶贫考核工作的经验,修改完善我省扶贫考核实施办法。1月末,主持召开了2015年度扶贫考核培训会议;3月,组织完成了对资阳、绵阳等的实地核查。修改了《四川省2015年度扶贫考核自评报告》等。同时,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工作总结会,并结合其他工作开展了改进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方式的调研。2015年四川扶贫开发工作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a级第二名。

三、关于四项活动

(一)主题教育活动。本人代中心起草了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多次主持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开展了集中学习、上党课、作辅导报告、集中讨论交流等;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到雅安市与市扶贫移民局进行互动交流。个人撰写了《着力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的体会》,中心其他15名干部职工全部撰写了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印发了主题教育活动简报6期。

(二)群教实践活动。在群教实践活动中,本人起草了《四川省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外资中心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同时,本人撰写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在本人新浪实名博客公开,阅读量达31多万人次、评论16多条、收藏23次、转载79次。本着开门搞群教、现场搞整改的要求,7月中旬本人带队到大英县吊脚楼村、船山区唐春村开展了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中心在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意见,并撰写了《对遂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农民股金的调查》报告。对照的22种表现,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查找中心主要存在学用脱节、调研不够、实效不够、落实不力、脱离群众、纪律松懈、不思进取等7个方面的问题。本人与每一名党员开展了交心谈心活动,在组织生活会上做了认真的自我批评与批评。通过活动,中心每党员同志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道德品行都有了进一步增强,受到局党组和省委第27督导组的肯定。

(三)走基层活动。11月中旬,省委提出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活动。12月7日,本人带队去到了通江最边远的空山乡五福村,入户走访、实地察看了两户贫困户,与张吉英、杨映富两户贫困群众进行了交流,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12月12月1721日,本人带队到西昌、德昌、米易县走基层察看农民增收,走访村民13人、乡村干部队1余人。中心两位副主任也带队开展了此项活动。

(四)双报到活动。中心党支部积极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的意见》,党支部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或服务岗位,为居民提供帮扶服务。

四、关于完成省局交办的工作

全年,中心完成了省局交办的十来项工作,本人重点完成的就有5项。一是完成对《四川省志扶贫开发志》中文件编号漏缺的补充等工作。《四川省志扶贫开发志》作为全国首部扶贫开发志于6月正式出版发行,并组织发送到全国相关省区和局干部职工及市县相关部门等。二是牵头开展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暨总结表彰大会材料的相关准备工作,对所有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把关。三是参与完成省领导课题扶贫部分的起草工作,其中本人提出的五大扶贫工程受到省委、省政府采纳。四是牵头开展全省扶贫系统工作会议材料起草修改等工作。五是到宜宾、达州等市开展了扶贫开发立法调研,修改了由本人代拟的《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草稿;到遂宁船山区唐春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农民股金、到巴中市南江县南鹰村就贫困农民廉租房作了专题总结调研。同时,本人担任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深入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课题组长,完成了课题。

五、关于加强中心自身建设

一是理论学习。继续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印发了学习十精神心得体会小册子;认真学习了全国和省两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等,特别是认真学习新一届中央关于扶贫的系列讲话精神。二是自身建设。本人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省纪委和省委党校举办的第一期省管新任职干部岗前培训班两位同志结束试用期正式晋升处长,一位同志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强了机关人事、财务、办文、办会、车辆、安全、卫生以及文件传阅、报刊收发、来信来访等管理工作,确保了正常运转。三是廉洁从政。落实了本人一岗双责和中心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省委十项规定,下基层坚持五不准:不准打麻将、不准进歌舞厅、不准收受礼金、不准喝酒、不准浴足。全年,中心没有违反廉政纪律的人和事。全年,中心1名同志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3名同志受到省局表彰、2名同志被评为局的优秀党员,中心党支部被评为省局先进党支部。

六、关于21x年工作初步打算

重点有:一是精心准备、全力以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工作,力争启动项目先导工程。二是举办23期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在川培训及研修班工作。三继续加强与英国四川农村发展组织和国际小母牛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四是按照《四川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退出管理(暂行)办法》做好退出工作,积极探索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创新模式。五是积极推进公益金项目创新,加强对2015年、2015年实施并竣工项目县的检查、验收和竣工报告编制工作。六是开展对21个市州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探索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推进扶贫开发机制。七是做好事业单位的改革,建设学习、廉洁、高效型机关,为推进扶贫外资工作提供保障。

扶贫典型材料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4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19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一、领着干,帮助贫困群众找到发展方向

x县委、县政府聚焦x队绝大多数村民听不懂、不会讲汉语,沟通交流难的问题,按照“每支工作队至少要有1名队员懂本地民族语言、熟悉三农工作”要求,抽调由教师、农业技术人员、有“三农”经验的x族干部组成驻村扶贫工作组,驻村帮扶x队。做群众的“代言人”,共同找准脱贫方向。自入村以来,x始终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x省扶贫工作队队员手册》的工作职责,工作中从严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遵守工作队纪律,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全身心扑在扶贫攻坚的工作中,关注扶贫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尽最大努力为群众脱贫致富做实事,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他结合自己在x队执教x年的经历和与群众沟通交流中了解的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编制x队帮扶方案时,提出很多贴合实际、群众期望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x精准脱贫攻坚试点方案》。方案坚持脱贫规划与美丽宜居乡村相结合、短期扶持与稳定增收相结合、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相结合、发展生产增收与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素质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制定实施x户贫困户帮扶计划,真正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做群众的“领头人”,共同建设美丽家园。x把自己融入百姓的生活中,借助民族优势,转变角色,成为一名地道的“x队x人”。他把x队的发展当做自己家乡来考虑,在帮助村民素质提升及学龄前教育之外,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他用x语言动员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村寨的公共设施建设,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集体感。经过几年来,上级党委、政府的不断投入和群众的共同建设下,x队完成x公里进村、x公里村内水泥路建设;修复x亩农田,修缮x米沟渠,完成x米河道改道、x个沉砂池建设;建成户均x平方米的养猪和养牛小区;新建修缮篮球场、卫生间、活动场所;完成村内垃圾池、污水处理池、生活用水地下排污管道,住房改厨改厕、地板硬化和村内美化、绿化、亮化配套工程建设;数字电视已全面接通,户均配有1台电视;4g网络实现全覆盖。全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做群众的“监督人”,共同发展产业致富。x及工作队坚持“培植长远、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思路,带领x队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种养殖业。针对x队村民自我发展意愿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出发,采取“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半军事化模式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改善环境。按照节令和群众产业发展情况为他们安排近期生产任务,对上午9点后无特殊原因不劳作的群众逐户督促,对相对懒散的村民且屡教不改的村民大会上通报,发动群众共同监督,逐步改变群众安于现状的思想状态和懒散、随意的生活习惯,形成学比赶超的氛围,提高生产积极性。x年x队发展产业项目x项,户均发展x亩粮经作物、养殖大牲畜x头,其中玉米、水稻等作物实现增产增收,全村人均增收x多元,达到脱贫标准。全村“短期能脱贫、长久能致富”有了一定基础。

二、教着干,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综合素质

x深刻感受到x队素质贫困亟待解决,他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智先扶志”的精准扶贫理念,根据x队大部分村民不懂汉语、交流困难等情况,分两步走教育引导群众能交流、会交流。加强汉语教学,做到能交流。针对年龄在x岁以下的人员汉语交流不畅的情况,每周至少利用x天晚上、每晚x小时的时间进行汉语口语交流强化培训。针对学前儿童把文化课和语言结合起来,每周授课x至x天。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每天早晚播放1小时的中国之声广播,让村民了解时政信息、增加见闻。x年来共举办两期普通话共培训x场次x人次参训,有x人取得普通话培训合格证书;开展各类技能培训x期x人次参训;开展成人扫盲培训x场次x人次参训,学前儿童教育x场次x人次参训。到现在x队村民已能与外界交流,从不识汉字到现在村民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用电话,目前村子里x村民会用微信语音聊天、发图片等。加强精神文明,逐步自信自立。x通过几年来与x队村民相处、生活中找到帮扶切入点,就是从生活习惯抓起,帮助引导群主逐步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他从穿衣、穿鞋、洗衣、做饭等细节,手把手、一步步帮助村民改变习惯,如白天干活一套衣服,下午洗澡换一套干净衣服,慢慢改变以前一个星期不洗一次澡或换洗一次衣服地习惯;每个月定时给每个男村民理发一次,为他们改变个人形象。同时,带领他们开展唱歌、跳舞打篮球、羽毛球等的文体活动,从玩中学习、从学习中玩带动村民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慢慢地跟上社会主义的步伐和节奏。

三、全力干,充分发挥工作队主力作用

扶贫典型材料

一、卜庄镇草编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昌邑市卜庄镇位于昌邑市东北部,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5个村,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70元。 据史料记载,草编在卜庄一带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已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扶贫典型信息

  • 扶贫典型材料
  • 扶贫典型材料40人关注

    一、卜庄镇草编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昌邑市卜庄镇位于昌邑市东北部,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5个村,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比全省平均 ...[更多]

事迹材料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