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65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5分钟,共有188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1.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
在劳技教育中,学生运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又动脑,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劳技教育,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关心集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因此,劳技教育对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起着重大作用。
2.劳技教育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一个时期以来,单一的升学目标的追求影响和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把师生的思想禁锢在唯一的一种教育形式上,劳技教育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实际中的特点和作用,对家乡经济发展有所感悟。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利用劳技课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了解和接触社会。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学习结合起来,把社会的发展与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实践能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学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内化为“我要学”,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劳动是使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技教育则使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劳技教育实质上是开发人的潜能。在当前,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成为世界潮流,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劳技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学生不但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加理想,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劳技教育深受学生喜欢,其重要原因是它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把自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释放了人的自由。学生们在劳技课上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这就可以适应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挥。学生感到劳技课学习轻松愉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们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初中劳技教育的途径
1.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地教育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书本模式,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接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3.建立有形有效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施,我校已把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列入学校办学方针,这从制度上保证了劳技课教学应有的位置。根据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劳技课分为选修课和活动课两大块,使劳技课教学做到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选修课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是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九年级一般为职业规划和创新课,八年级一般为家政课和简易维修,七年级一般为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活动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参观考察加工车间、实践基地等形式,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调查研究等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劳动技能的充分生动活泼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采用学分制、星级制的办法,每学期进行考评并纳入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档案中。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4位用户关注,42人点赞!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模范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治教。
2、把教育事业列入镇乡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落实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教育体系完备。
3、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乡镇领导和学校建立联系点,并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司其职、负其责,形成了尊师重教的环境。
4、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乡、村办学的责任落得实,效果好。
5、乡镇布局调整规划落实到位。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依托,川原乡镇全部撤并了300名学生以下规模的完全小学,山区乡镇实现了集中办学目标。
6、镇乡教委(教育组)人员配备齐,职责明确,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管理和服务工作搞得好。
二、条件保障
7、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
8、对中央、省、市转移支付和项目专款管理规范,无挪用现象;积极扶持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收效明显。
9、小学、初中的生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达到省颁标准,托幼园所达到省上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校舍全部实现砖木结构化,其中川原楼房化学校达到80%;凡小学服务半径超过3公里以上的学生,初中服务半径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能够住宿,寄宿制学校安装有供暖锅炉。
10、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有一定数量的窗口学校。
11、重视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中心小学部室达到一部十三室(少先队大队部、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音乐舞蹈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心理咨询室、读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完全小学达到一部十室(少先队大队部、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播放室、音乐舞蹈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读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内设配备均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初中内设达省颁一类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内设配备达到省上有关规定的较高标准。
12、按规定镇中心小学建立了足够的劳动实习和勤工俭学基地。
三、干部和教师队伍
13、重视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有干部培训计划,有考核要求和奖惩办法;中小学领导均持证上岗;涌现出一批县级优秀校长。
1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按学科和编制配齐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生全部使用在教育岗位;中小学及托幼园所教师岗位合格率均达省颁标准;有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的措施,效果好;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权益能得到落实和保护;培养和涌现出一批市、县级教学能手和新秀。
15、寄宿制学校配备有素质高,能力强,有爱心的生活指导和管理人员。
四、教育质量和效益
16、所有学校在验收前通过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且优秀率达到80%以上。
17、学校管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成绩显著。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达到省颁标准,有控制学生流失的具体措施;实施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措施,有经验、有典型;重视并抓好教育教学改革,镇(乡)中心教研组作用发挥得好;中小学承担县级有关教育教改项目并取得成果,有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重视抓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学生无犯罪现象;中小学教育质量在本县处于领先地位;重视抓学前教育,镇(乡)中心幼儿园和农村学前班办得好;弱智儿童和盲、聋、哑儿少能随班就读。
18、教育综合改革,三教统筹工作效果显著,中小学开展劳技教育,有专兼职教师,有实习基地或巩固实习场所。
19、重视发展成人教育。镇(乡)政府有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镇(乡)农技校办学规范,内设齐全,在全县属一流水平,村农技校办学面达loo%,有校舍、教员、教材、教学计划;围绕本地区主要产业搞好农技教育和科技推广,使60%的从业人员受到培训,学有所得,《扫盲工作条例》落得实,15周岁人口中非盲率,青壮年人口中非盲率达到规定标准,有杜绝新文盲产生的具体措施和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措施。
五、程序、办法和表彰奖励
20、教育强镇(乡)的命名表彰每年进行一次。其程序是,各镇(乡)政府对照标准,先行自评,认为达到标准后,以镇(乡)政府名义向县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写出自评报告,由县区组织督学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市上提交书面报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终评验收。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4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58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根据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技工院校*招生计划〉的通知》(苏劳社培[*]24号)(以下简称“招生计划”)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年我市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江苏省《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7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组织部等10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锡委办发[*]119号)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促进我市技能型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能熟练地掌握本职业(工种)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招生计划和对象
根据“招生计划”,我市26所技工院校的招生总数为15705人,其中无锡市区计划招生1800人,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和技师班学员计划招生5195人。招生对象必须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身体健康的应、往届初中、高中、中职、大专和本科毕业生。
三、教育学制和年限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技工院校教育学制和年限基本确定为: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教育学制和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纺织、服装、餐饮服务、营销、导游和电子装接工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的专业,教育学制可为2年;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教育学制和年限一般为5年;预备技师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教育学制和年限一般为7年;高中、中职、大专和本科毕业生接受技工院校教育的,学制可视具体情况相应缩短年限。
四、报名时间和办法
应届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集体办理报名手续;往届初中毕业生、在外地借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技(职)校、高中、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可直接到招生院校报名。未能继续升学的应、往届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可于8月中旬起到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登记、报名(地址:无锡市塘南一支路4号—1,联系电话:85017847)。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写明学校代码及专业代码。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技工院校,考生所在学校和地区阻止学生报考或截留时,学生和家长可直接向我局培训处反映和报名。
五、考查和体检
报考技工院校的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由考生报考的技工院校负责。市区考生体检由市招办统一安排进行,外地考生体检由当地统一安排进行。色弱考生不能录取化工、铁路行业、运输驾驶、轮机、印刷、工艺美术等专业(工种);色盲考生不能录取的专业除色弱外,还有烹饪、纺织化纤、电工、电子、热加工等专业(工种)。各专业(工种)的考查、体检等具体要求见招生计划表备注栏。
六、录取
根据考生德、智、体全面考核情况,按考生所填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填报第一志愿的考生优先录取。
七、毕业、就业和待遇
1.技工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行助学金和奖学金相结合的制度。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由学校推荐就业或毕业生自主择业。定向委培的毕业生到定向委培的单位就业。
2.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当工人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当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和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实行聘任制。毕业生被推荐录用后,与录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免除其试用期。
3.技工院校学生毕业时实行“双证制度”,即技工院校学生毕业时须取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后按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八、户籍管理
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苏政发[*]142号)和无锡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新生在入学时可将户口迁入录取学校所在地,从*年开始,新生户口的迁移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具体操作办法按无锡市公安局户政处的规定办理。
九、收费标准
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技工学校收费标准的通知》(苏劳社[2000]21号、苏价费[2000]237号、苏财综[2000]133号)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衔接同类高职院校收费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05]136号、苏财综[2005]47号)的文件规定执行。学校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可采取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十、有关要求
1.各技工院校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市场需求预测。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工种专业和招生计划。学校招生专业的设置要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积极开展“定单式”培养。
2.各技工院校要以国家技工学校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优化专业设置,规范专业名称,打造品牌专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各技工院校要坚持按需招生、按需办学的原则,扩大定向培养、委托培养面,促进招生就业的紧密结合,畅通就业渠道。
4.各技工院校要深入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为社会培养高、中级技能型人才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务。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5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00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职工失业保险基金、再就业基金、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和职工教育统筹基金。
一、预算的编制
1、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基金财务收支计划,并附详细的编制说明。
2、职工失业保险基金的“职业培训补贴”根据失业人员培训计划;“职业介绍补贴”根据当年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服务情况;“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费”根据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和维护要求,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编制年度支出计划。
再就业基金由局就业和失业处根据政府工作目标,编制年度支出计划。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根据市政府确定的解决失业大龄人员就业年度目标编制年度支出计划。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关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根据国家规定编制年度计划。
工伤保险中的事故预防费等六项费用,由局医保处根据当年工作要求,编制年度支出计划。
3、各经办机构将编制基金财务收支计划和编制说明报局财务基金监督处审查,并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后报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审核,经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二、基金支付
1、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职工失业保险基金的经常性支付,由市各经办机构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年度预算,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2、职工失业保险基金的“职业培训补贴”,由市职业培训中心根据年初培训计划和培训协议等提出初审意见,送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审核;“职业介绍补贴”,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根据年度计划以及为失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费”,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和维护情况进行审核。上述费用由初审和审核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局财务基金监督处根据年度预算进行复核,报局长审批签字。
促进就业资金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根据年初计划及实际解决失业大龄人员就业情况进行审核,局财务基金监督处根据年度预算进行复核,报局长审批签字。
再就业基金的支付由局就业和失业处进行审核,局财务基金监督处根据年度预算进行复核,报局长审批签字。
职工教育统筹金的支付由市职教统筹办根据年度计划和学校实际要求提出初审意见,局财务基金监督处根据年度预算审核,报局长审批签字。
工伤保险中的事故预防费等六项费用的支付,分配给经贸委的,由市经贸委提出意见;留局的由局医保处提出意见,局财务基金监督处根据年度预算审核,报局长审批签字。
以上各项原则上一个季度办理一次。
三、基金决算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8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8分钟,共有273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均在西部,聚居有46个以上民族。众所周知,由于受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十分缓慢,全国尚未普及初等教育的县绝大部分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见“普九”任务十分艰巨,已成为当前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全国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其中,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模式等问题尤为突出,制约着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并极大地限制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改革现有办学模式,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步伐,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振兴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进程及办学模式的现状怎样?就此我们对四川省阿坝州的羌民族主要聚居地棗茂县进行了实地调查。
茂汉羌族自治县(简称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岷江、涪江上游河谷地带。县辖5个区22个乡镇,居住有羌、藏、回、汉8万多人,其中羌族占人口总数的88.1%,成为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是全国羌族主要聚居地。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本地区义务教育,保证实施质量,茂县县委、县府及文教部门依据《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茂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确立了“普九”目标:“九五”,期间,占全县总人口57.5%的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占全县总人口58%的地区基本普及中等义务教育。2001年以前全县基本完成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分地区、分年度、先易后难、逐一推进;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双向出击,一步到位,同步实施,逐步完善。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联合国儿基会的帮助、支持下,该县义务教育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行。到1997年底,已有5乡2镇完成“普九”任务,“普九”乡镇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2%。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该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县尚有近一半的乡未实现“普六”,2/3的乡未实现“普九”,在短短的4年间(1997-2001年)要完成这些乡的“普九”任务,因难极大,即使在已实现“普六”或“普九”的乡镇学校,也只是办学条件基本达标,而办学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调查发现,茂县羌族地区义务教育力学质量不太高的原因固然与本地区办学条件差有关,更与其办学模式单一有密切关系。从该县中小学办学模式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办学模式单一,升学型为其主模式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普遍反映出一种渴望升学的心态,这种愿望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尤甚,升学成为人们摆脱贫穷与落后的惟一途径。同时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仍主要以升学率为标准,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都出现“偏离”。从所调查的茂县民族地区来看,受渴望升学心态的驱使,又迫于外界升学压力,中小学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而忽视为本地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这一目标,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升学为主。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升学教育仍然是学校办学的主模式,无论是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属重点学校,还是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不高的乡村学校,办学目标一律以使学生升入高一级普通学校为主,从而游离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也与提高每个公民素质的义务教育目标和功能相悖。与此相适应的课程模式单一,以学科课程为主,只设必修课,以发展学生各种素质和个性为目标的各种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极为忽视。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针对性。重视文化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日常生活生产中必备劳动技术素质的培养。
(二)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尚处于自发阶段
茂县羌族地区为改革本地教育的落后面貌,着手进行了各种教育改革。为推进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质量,该地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探索。调查发现,少数学校在以升学型为其办学主模式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力图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义务教育阶段,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发展其职业素质,以便尽快走入社会,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该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模式有:
加续型(3+x)。这种模式是在学生初中毕业后,对不能升学的毕业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用技术教育。该县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条件,采取与其他地区的职业学校或中专联合办学的方式,对初中毕业生进行连续性职技培训。如茂县民族中学在1998年与四川绵阳电子学校联办,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培训;土门中学也是采取与外地职业学校联合对所有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一年的职技培训。
渗透型(3+0)。这种模式是在不改变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适当增设农业技术课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农业、职业技术知识。茂县一些中学在各科教育中渗透实用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土门中学生物课教学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增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知识,在生物课和卫生课中增加常见病诊治、血压测定等知识,化学课中则结合教学内容讲授农药配置等生产知识;南新中学从阿坝州林业生产较发达的实际出发,在劳动技术课中讲授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在物理课中渗透电子技术知识和家电维修技术;茂县民族中学在植物课中也渗透了果树栽培及花椒种植技术等知识。
总之,该县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距探索。但是,各个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结合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一般是学校或学科教师自发行为,并且这种发展尚未形成制度,步伐极为缓慢。
(三)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实行缺乏有效保障条件
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不仅尚未形成规模,而且又受到民族地区财力和物力的限制,使其难成气候。据1989年统计数据反映,我国贫困人口有45.7%在西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中,有307个在西部,约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51.9%。而这些贫困县又多在西部民族地区。这种经济贫困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茂县为省级贫困县,1997年全县农村人平纯收入为796元,有的乡不到350元,与全国相比偏低;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18707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1750万元。可见,该地区工业生产不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由于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少,赤字严重,教育投入比例偏小,致使基础教育的发展伴随地方经济的贫困而走入困境。据调查1997年茂县财政经费缺口较大,教育支出困难,仅能基本保证学校人头经费开支,而学校基建维修等费用,只能依靠学校自筹。不仅如此,教育经费拖欠和挪用现象仍然存在。四川省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专项拨款,被阿坝州政府挪作他用,无法保证专款专用;为发展普教中的职技教育,阿坝州政府每年划拨的职教经费也迟迟不能到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限制了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实验实习场地缺乏,教学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阻碍了多样化办学模式发展的进程。据调查,全县尚无一所学校有校办工厂,仅有少数学校拥有少量实验实习场地。即使如此缺乏的实验实习场地也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如茂县中学有果园一个,但从增加学校办学经费的现实出发,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其租借给他人经营:另一中学为保证学校硬件设施在“普九”验收中达标,不得不将原来的苹果、蔬菜园地平整为标准运动场。早在1987年茂县民族中学就打算以3+1加续型办学实现普教与职教的结合,改革学校单一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计划一直无法实施,直到1998年才采取与外地学校联合的方式实行加续型办学模式的探索,其间推迟了近10年的时间。中小学基本的教学仪器设备十分简陋。地处县府所在地的茂县中学是该县惟一一所高完中,其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但十分缺乏电教设备,家电维修职高班所需的基本零配件因经费不足难以保证,给职教班的教学和技能培训带来种种困难;为适应开设电脑选修课的需要,不得不以中华学习机代替微机。县镇重点学校尚且如此,其他乡衬学校的办学设施则更加简陋。所有这些极大地限制了普教中职技教育的发展,致使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困难重重。
二、茂县羌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升学型成为其办学主模式,而多样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举步维艰,从而导致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诸多弊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校教育难以培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销对路的合格劳动者,学校缺乏地方适应性,难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转贴于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急需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长期以来,落后、封闭的教育导致了民族地区各类人才匠乏。如茂县羌族地区地处通往具有“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风景区的交通要道,并且本地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县的花椒、苹果闻名省内外;由于毗邻顺江,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除此之外,还拥有大量的森林、药材资源。但这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十分有限,这与其地方特色产业不发达,旅游、服务、食品深加工等第三产业人才极端缺乏有密切关系。振兴民族经济急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然而,从目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满足民族地区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是极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民族区的地情。
我国自30年代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至今,全国范围内中等教育结构已基本趋于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将基本维持现状。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受“普高热”的冲击和经费投入的限制,使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又面临一次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兴办较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极不现实的。在民族地区,受地方经济限制及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十分艰难。从所调查的羌民族地区来看,目前全县尚无一所职业高中,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大批劳动后备军的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义务教育阶段而得以实现。
西部民族地区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民族教育相对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初中阶段的教育作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终端,实际上也是大多数民族学生的终端教育,甚至于小学教育便成为一些民族学生的终端教育。据茂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近三年来,该县小学升初中的学生为70%左右,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则仅占30%左右。以1997年为例,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升学率为74.1%(1996年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33.6%(1996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8.8%)。可见,该地区约30%的小学毕业生和7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将结束他们的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或回乡务农。然而,以升学为目的和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升学教育模式,使大多数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尚未受到产业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脱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生产岗位上难有用武之地,不得不向其父辈学习传统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或接受就业培训,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种不从民族地区学校、学生实际出发,脱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模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不懂技术、不会劳动,热衷于跳“农门”的农牧民新一代,极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振兴。
三、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不太高,学校教育严重脱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校办学模式单一。西部民族地区在逐步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必须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力争在2000年保质保量地完成“普九”任务。切不可盲目追求“普九”速度,而忽视了其办学质量。从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出发,提高其办学质量,增强学校教育的适应性,一条有效途径是改革目前单一的办学模式,力求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一)坚持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也限制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除继续依目标按计划,在所有乡镇逐步实现“普九”任务外,必须改革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性,结合民族地区特点,从学校具体实际出发,坚持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中小学,无论其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都优于区乡级学校,其办学质量相对较高,尤其是重点学校更是如此。这类学校应继续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搞好升学预备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民族地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办学条件较差、办学质量不高的区乡级中小学,应迅速改变过去以升学为主的办学指导思想,扭转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从单一的升学型向普教与职教相结合的有效模式转轨。3+x的办学模式,其好处是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些“短、平、快”实用技术,尽快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办学质量不太高的学校可继续进行这类办学模式的探索,并采取“借鸡下蛋”的方式,与外地或本地的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共同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根据学习成绩把升学有望和升学无望的学生分别编为普通班和职教班,在初中二三年级实现分流的2+1、2.5+0.5的办学模式,也不失为普教与职教结合的较为有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框架,有利于缓解升学与就业的突出矛盾,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种层次的学校应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课程改革,增加适应学生个性和特长的选修课、活动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生产技术的培训;努力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职技教育因素,实施渗透型的办学模式。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培养民族地区所需的多种层次、多种规格人才。
(二)确立渗透型办学主模式的地位
从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实际出发,在发展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同时,逐步确立能有效兼顾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的渗透型办学模式的地位。这种办学模式在保证升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或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渗透途径有多种:一是在文化基础课中发掘或补充职教内容,体现出融合性特点。如在政治课中渗透经济政策、生产责任制和生产管理、法律常识等内容;植物课中渗透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在化学课中增加土壤成分简易测定、常用农药配制等;在地理课中增加乡土地理、乡土资源的内容;在历史课中补充家乡史、民族史,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在数学课中增加简单的财会、生产统计等内容。二是加强劳技课的教学。首先是开足开好劳技课,保证教学计划规定的劳技课时间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在不影响最基本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劳技课的时间和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实用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强化劳技课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学到一至二门实用技术。三是利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地方安排课程的条件,适当开设适合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选修课,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定向和职技培训,使学生在受完义务教育之后既具有一个公民所具备的文化科学素质,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科技致富本领。
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之所以以渗透型为其办学主模式,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能有效兼顾升学与就业需要。普通学校历来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然而,以升学为主的办学模式却只能满足升学要求,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就业的需要。渗透型办学模式由于不改变现行课程计划,只是在现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中实行职技因素的渗透,既保证了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使学生职业素质得到培养,能有效兼顾升学与就业需要,解决升学与就业矛盾,使学生既“升学有望”又“致富有门”。第二,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升学愿望。历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就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读书成为人们通向美好未来,获取一种良好职业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农村地区,人们通过升学读书跳出“农门”,走出贫穷与落后的愿望更为迫切。与加续型、分流型的办学模式相比,渗透型的办学模式更能满足人们的升学需求,同时又能有效实施职技培训,即使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也能致富有门。第三,能有效缓解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至此基础教育建立起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学校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这种投资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日益突出,尤其对发达地区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在不发达或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其积极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由于西部经济落后,地方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地方负责的投资管理体制,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地区教育的发展。从所调查的茂县羌族地区看,地方财政严重赤字,拖欠挪用教育经费的状况仍然存在,“普九”经费投入十分紧张,要依靠地方政府拿出更多的经费来兴办较多的职业学校和职教班,以加强职技教育,可谓十分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必须承担职教任务,加强学生职技培养与提高,而这只能依靠学校现有资源和师资、场地,实行在普教中渗透职教因素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职技教育,以缓解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教育。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40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农民合理流动和进城的政策、文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进城就业,非农收入难以提高,国家城市化进程缓慢。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下,有关涉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限制、集中管理,主要维护涉农主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的利益。农业政策的目标本是针对农业生产者的,但农民得不到的好处消耗到中间环节,保护的是农业的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政策损失2)。有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业、部门的封闭性,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从全局考虑,全国一盘棋;从全球考虑,农业国际化,摆脱就农业而农业,就教育而教育的狭隘思路,可从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得到更为开阔、清晰和准确的答案,这也是入世对我国农业提出的警示。
研究表明,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非农收入,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更为有效之举。近几年,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浙江省却一花独放的原因就是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2000年浙江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253.67元,其中非农收入达2964.62元,比1999年增长12.1%,占农民收入的70%。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长7.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准。农民人均农业收入为953.82元,比1999年下降3.5%,增长率连年下降幅度也大大缓和3)。当然,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和个体经济发达,带动建筑、运输、服务业等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农村城市化建设,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就业人口长期大量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世纪性难题的一项国策和对策。原创:目前,我国有4.2万个小城镇和1.82万个村庄正在发育成为小城镇,居住人口达2亿,平均每一小城镇的人口达1.63万,面积为1.76平方公里。农村城市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农民的转岗培训、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农村城市化也不是简单的工业化,农村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文化、教育建设同样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因此,农村教育又涉及到农村社区教育和社会化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农村教育的诸多内涵归结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关键是正确把握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社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一、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点和问题
(一)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全国小城镇平均面积是1.76平方公里,人均占用耕地面积是108平方米,与大中城市比较没有差别。小城镇具备城市基本设施和职能,有幼儿园、中小学、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图书馆、医院、邮局、车站、自来水等设施。(2)就业人口比重比城市高,非农人口占大多数。根据有关统计,在小城镇中就业人口占71.6%,比城市的48.6%高得多。农业人口占37%,非农人口占63%。(3)第三产业发展快,从事三产的就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17%,从事第二产业人口占44.4%,从事第三产业人口占38.6%,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多达83%。第三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1%,第三产业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72.2%。(4)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占多数。在国有企业就业的人口占22%,集体企业占28%,个体企业占25%,非国有企业数和就业人口都比全国平均高是小城镇的特点。(5)工商业发达。小城镇的工商业发达,占全镇财政预算内总收入的63%,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经济十分发达。在商品交易中,生产资料占34%,生活用品占66%。(6)根据1996年统计,小城镇人均纯收入为3100元,比全镇人均纯收入高900元,高出农村人口纯收入1倍4)。
(二)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落后,难以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村城市化要求。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缓慢,2/3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每年有500多万名中小学辍学生,且有上升的趋势;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现实中的农村教育违背了农村智力和资源“发”和“不可分离性”规律5),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活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更是难以入门,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三是农村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落后,阻碍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效益农业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此外,目前的户籍制度不合理,不利于农村人口的快速转移。“离土不离乡”的制度和观念,农村人口难以转移和集中,小城镇产业规模小,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慢,城市化率低。城市化最低标准要达到10万人口、10平方公里的规模。因此,小城镇建设从理论上就有不少缺陷,不如农村城市化建设更为科学。土地、企业等所有制和使用、经营产权不明,经营权脆弱,小城镇的财政管理职能衰减。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多,耕地占用率提高,环境恶化,城市化建设的成本逐步提高。短期信贷资金不足,城市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6)。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城市企业向农村扩散也受地区、行业、部门垄断的阻碍,都已成为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很大障碍。
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农村城市化建设涉及到户籍制度、土地经营制度和相关投入等条件,但关键问题是对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如何有序、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如何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收入。这里涉及到转移农民的转岗培训、农业劳动力的继续教育以及农村社区教育。
革命老区河南省新县积极培训农村青年加强老务输出,每年老务输出6万人以上,其中涉外务工人员常年稳定在2100人,年均老务收入3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科技培训站17个、成人学校17所、文化夜校197所,主要从事外语、机械加工、木工、电工等业务培训。农村职业教育于是增添了新的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务输出培训成为农民培训的新亮点。近几年,新县先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农村青年,仅在册的培训人员就达2万多人,仅2000年就向国外输出人员800人,年创收入5000万元7)。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1)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今后20-30年,农村劳动力转岗转移职业继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核心问题。今后20-30年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正是如何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按人口转移角度预测:每年通过升学转出400--500万,通过职业培训转出400万已从业的青年农民进城,使现有的3、2亿农民在20-30年内自然减员1亿,转出1亿,新增1亿,农业人口(城乡二元户口制度改革后,以农业人口为准)减到全国人口的50%(农村8亿/全国16亿);通过进一步发展在50--60年内减到30%(4、8亿/16亿)人口,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目标。按建国后城市化率发展过程预测(审慎乐观预测):1982--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15、51%8),平均每年增长0、86%,要达到70%,需39.5年。1953--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22、83%,平均每年增长0、486%,要达到70%,需70年。按“九五”期间的城镇化年平均提高速度0、46%计算则需要74年。改革开放2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加上外资企业吸纳了近2亿农民工,今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也不会达到这一速度,可能略低于1978--2000年的城市化率发展速度,根据审慎乐观预测,约需要40-50年,快则2040年实现,如果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可能推迟到2060--2070年,需要60--70年时间。按照这一农村人口转移进程,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委实任重而道远。农村人口转岗、转移就业培训将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应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规划,明确发展适合当地资源、气候、人文条件的二三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思路与对策,制定劳动力转移转岗培训计划,配备师资,选择教材,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业劳动力转岗培训。经过转岗培训就业后的从业者也要定期开展以更新、补充和提高为目标和内容的继续教育。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是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劳务国际输出在一些沿海地区也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与之相适应的水产、远洋捕捞、建筑、装修、财会、汽车驾驶、家政、刺绣、传统工艺等技术培训也是深受欢迎的职业教育。
(2)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将涌现大量专业农户和先导农户,他们是支撑和繁荣社区农业发展的中坚农民,他们不会只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的小规模经营和效益,而是想成为发展经营十几亩甚至几十亩、几百亩的种养业和加工业,以及农产品的贮藏、保险、包装、运输业经营大户、农业经纪人,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场主、农业企业家。对这些农民要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通过绿色证书的分级培训,将现在的农民职业教育按对象分成大众化的农民技术入门培训、骨干农民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农民、先导农民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上我国面临加入wto,对农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规模经营和提高附加值的能力,还要具备根据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能自觉创新的农民,他们有能力不断引进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效益农业、提高附加值,在社区农业发展中起到先进、先导、示范、辐射和扩散作用。
(3)做好青年后继农民培养工作。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农村妇女在一些地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70%。农业劳动力素质不仅难以提高,紧接着又出现了工业化初期的问题,即农业后继乏人和老龄化、弱质化。因此,有计划地培养青年后继农民在沿海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农民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农村普通初高中教育中加入一些农业以及二三产业的职业教育内容。对毕业后自愿继承和从事家业、农业的青年农民系统传授农业经营知识和技术,使他们努力成为专业农民和先导农民,这是提高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4)大力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渠道。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要在基础、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我们难以想象在不断产生新文盲的条件下能够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不断向后推迟,为的是让国民在掌握更深更宽厚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职业教育高层次化,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在于其创新能力上。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没有任何理由农村的学生只有到了城市才能读高中、读大学。城郊、沿海发达地区已在农村建起了高质量的高中和大学。积极发展农村高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积极面向农村,是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5)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稳定农村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劳动技能课解决不了很多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因此,绿色证书教育与农村初中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这是在农村普通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农村普通教育,培养和确保较高素质的农村后备劳动力,确保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2+1”(还有2.5+1)教育,原创:即在二、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相比之下,初中全程渗透式职业教育是比较有效的做法1)。根据教育部、农业部文件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绿色证书教育,在初中阶段有效实施,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学习和系统掌握农村产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社区经济的发展和高中教育在广大地区的普及,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郊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向高中后推迟;中部地区逐步向高中后过度;西部地区仍在初中阶段实施一个阶段。职业教育的内容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二三产业发展。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9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91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劳技课教学计划(一)
一、教学内容:
① 种植几种观赏植物;种植油菜花
② 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③ 生活小常识,劳技课教学计划。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本学期劳技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生活,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和种植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和种植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兴趣。
4、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技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劳技课教学计划(二)
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根据1992年秋季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写。本册教材为二期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工作计划《劳技课教学计划》。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工具的认识与使用,二,自我服务劳动,三,家务劳动,四,公益劳动,五,简单生产劳动,六,创造与制作。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班级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每班学生数为50人左右。由于去年我已经开始教劳动技术课,知道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虽然我不太熟悉这一学期的学生,但在三年级时,我也给他们上过课,所以还是有所了解。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三、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90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230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1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80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条、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城市职业教育应当与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农村职业教育应当与农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紧密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职业教育的规划、管理、科研和督导评估等工作。
劳动、人事、经济计划、财政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
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在劳动用工中,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应当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第五条、在全省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六条、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初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属于国家义务教育。农村应当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积极发展初等职业教育,或者在普通初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学校教育,应当调整学校布局,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结合高等教育的改革、调整,积极发展。
第七条、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下岗培训、转岗培训、农村成人技术培训以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实施。
第八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第九条、职业学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按照下列规定办理申报审批手续:
(一)初等职业学校,由学校主管部门或者办学单位申报,经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二)职业高级中学,由学校主管部门或者办学单位申报,经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三)中等专业学校,由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者省级主管部门申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四)技工学校由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者省级主管部门申报,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和计划行政部门审批;
(五)高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
第十条、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由教育、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管理权限审批。
第十一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招生广告,应当报经批准其设立的教育或者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实施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实施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按照下列规定办理申报审批手续:
(一)普通初中附设初等职业教育班,由学校申报,经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二)普通高中附设职业高中教育班,由学校申报,经所在地的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三)高等学校附设高等职业教育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
第十三条、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相关职业学校的 学生进行实验、实习;对参加实验、实习的教师和学生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安排学生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第十四条、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期满,经学校考核合格者,发给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行政部门验证的学历证书;技术性专业(工种)的学生,经劳动行政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机构鉴定(考核)合格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培训的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
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和享受相应待遇的凭证。
第十五条、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确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模式,发展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
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对口支援。各级教育、计划、财政、劳动和人事部门,应当在经费、师资、基建、设备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进行扶持。
第十七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定向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办民族职业班。
高等职业学校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时,可以适当放宽入学条件或举办预科班。
第十八条、职业教育经费采取财政拨款,行业、企业事业组织和用人单位合理承担,办学者自筹,收取学杂费,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收入,社会资助和捐赠以及金融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经费。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年增长。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职业教育专款,用于加强骨干职业学校建设和扶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征收的城乡教育费附加和省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有关规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应当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适当应用于农村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经费中的财政性经费,也应当适当用于农村职业教育。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并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所需经费。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把职业学校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和生产实习基地,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第二十二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实行产教结合,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生产实习场所,并享受国家有关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其收入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第二十三条、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应当高于同级普通学校标准。具体标准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规定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
第二十四条、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学费,收费标准按照收费管理权限,由省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的学杂费等,应当酌情予以减免。
鼓励境内外组织及个人向职业教育提供资助、捐赠或者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贷学金。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高等学校应当承担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并给予相应报酬。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给予支持。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逐步实行评定教师职务和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制度,学校对具有双职务资格的教师在晋级、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职业教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广告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初中劳动教育计划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89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264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一、办学方向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全教会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潜能挖掘的关系,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工作,学生的过重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校有明确的三风建设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认真、勤奋、刻苦、向上”的校风,“团结、守纪、好学、创新”的学风,“修身、敬业、爱生、奉献”的教风。学校以“面向新世纪,培养现代人”为目标,以劳技、科技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后制订了《城北中心校素质教育规划》、《城北中心校推进素质教育方案》、《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做到学期有工作计划、每周有工作安排、学校有大事记载,每学期均有工作总结。
学校做好布局调整计划,结合改造薄弱学校,**年九月撤并了比较薄弱的民乐小学,并将小河岸小学的培智班搬至中心校,使施教区适龄儿童享受现代平等教育。
2、实现教育目标在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过程中,本校十分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做到“减负增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上好各门课程,有计划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的兴趣小组20多个,还充分利用双休日对300多名学生进行计算机初级培训,学生参与面广,人数多,效果好。在参加市、省、全国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中学生参加市以上竞赛获奖人次达100多人次。有十多个项目在全国、省比赛中获
一、二等奖。小学四率均达100%,全面完成各项事业指标要求。学校科技、劳技教育特色鲜明,有满足特色教育的设备、设施--生物园、标本室、天象厅、省优秀自然实验室等,有事业性强、乐于奉献的有特长的老师,在进行特色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特色成果,在省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外语教学成果喜人,英语情景剧参加市素质教育现场表演获好评,计算机初级考试通过率高。
二、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
3、管理体制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参与的民主治校的管理体制。凡学校重大事情,均要通过党支部讨论、校行政商量,教代会审议后由校长执行,确保了校长决策的准确性。同时在这过程中,使决策形成全员共识,确保贯彻的效率,如学校规划、计划、基建、教师奖罚、职务评聘、考核方案等。本学年根据上级用人制度改革政策,学校与教职工签订了合同,变国家用工为单位用工并清退了部分临时工。
4、领导班子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领导班子已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克服困难,使学校的办学水平迅速提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班子成员,敬业勤政,团结协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踏实,模范遵纪守法,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办事
公正。班子人员除1人中师外,其余全部达到大专学历,1人达到本科学历,有4人参加本科进修,校长参加全国骨干校长研修班培训,副校长等几名干部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校长提高班学习,不断“充电”,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校长坚持上课,副校长以下的干部坚持上语文、数学课,带头上挂牌课、公开课,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组织参加校级教研活动,班子中有**学科带头人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学术带头人3名
5、依法办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园。制订和贯彻执行学校章程,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法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力度的重大措施。学校章程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校在学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学校以前制订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经过广泛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后交教代会通过,形成学校第一部章程。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办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路子,成功地实现学校管理由常规管理向法规管理的转变。学校的一些重大事情。如素质教育十条基本要求,减负工作,行风建设,重大基建项目、发展规划等贯彻落实,就是校长根据学校章程,依法管理,得到有效落实的最好说明。
三、教师管理和提高
6、教师管理经过创建省实小和多年的培训教育,本校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较好,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达60%,学校通过实施师表工程,加强师德教育、法制教育,通过采取树身边的先进人物,实施名教师工程,结合行风建设,采用不定期座谈会,师生、家长问卷调查,严格依法考核奖罚力度,坚持表彰和查处相结合等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未发现有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7、教师素质提高。
每学期,学校认真制订了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做到时间、内容、组织和台帐四落实。期末进行考核。根据学校特点,认真制订了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教师形成了“两热”:一是进修热:如计算机、英语双考100%的青年教师通过考核,100%的青年教师取得普通话培训合格证书,10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计算机中级培训,100%的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考试,60%以上的教师取得大专学历,有14人参加本科学习。二是教研热:学校广泛组织教师磨课活动,以课堂教学六优化,以“新精活实”为目标,坚持上挂牌课、精品课,钱四芳等老师在省、市级上公开课受到好评,学校定期组织对外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好课和较好率达85%以上,目前,本校共有**市学术带头人1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并有一支数量较多的校级骨干教师。
四、教育教学工作
8、
德育工作学校将德育置于首位,组织网络健全,制度落实,基地有特色,计划、措施到位,课题研究注重实效,德育效果好。学校是**市德育先进学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家长学校,做到有计划地开展法制、心理辅导等宣传教育,家长学校是**市合格家长学校。建立了社区教育组织,还建立了十多个校内外教育基地。学校花20万元建成的生物园是一个融思想品德、劳技、科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发挥出良好的教育效益。建立了班主任等德育考核制度,档案齐全。德育工作做到网络健全,制度落实,资源丰实,效果良好。
9、教学工作教学常规健全,“六认真”工作扎实,学生作业量符合减负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学期只进行一次语数期终考试,课外兴趣小组20多个,学生参与面达90%以上。
重视教学基地建设,特别是生物园、标本室、天象厅为学生提供了特有的实践基地,所有专用教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资料台帐齐全,自然实验室被评为省优秀实验室,目前正在创建省标准化实验室;图书人均达27册,借阅平均每学期每生达20册。
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资料规范。**年10月27日由**教科所对学校“九五”主课题“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探索”进行了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设计规范,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成果显著,为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经验。该成果(结题报告)发表在《实小科研集粹》上,并荣获**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学校参与的部级课题“活动课程与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部级课题“**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已完成了成果的搜集、整理工作,即将参与省分课题组织的结题仪式。本学期申报了学校“十五”主课题“现代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研究”,旨在探索现代教育形势下,农村小学开展科技教育的方法、评价。一年中,教师撰写的论文有24篇在市级以上范围发表、交流、获奖。其中,**市级9篇,**市级9篇,省以上6篇。有1人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市学术带头人,学校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集体。
10、体育卫生工作本校是**市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学校,被评为**市优秀卫生室。本学期接受**市体育、卫生两个条例的复查,获得优秀等级并作为省先进集体推荐到省。学校严格按两个条例要求,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每年举办校田径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单项竞赛活动,如田径、航模、乒乓球、女篮、跳绳、广播操等比赛。还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平时带好校级田径队,女子篮球队和航模队,坚持常年训练。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教育、卫生教育的宣传工作,定期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认真开展六病防治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无食物中毒发生。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还延伸到社会,结合科普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活动,用黑板报、小报、演讲、上街宣传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深获群众欢迎,干部的好评。
11、美育工作。
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严格按要求进行音乐、美术教学,平时建立了舞蹈、音乐、书法、美术等艺术兴趣小组,还组织双休日活动,深受家长的欢迎。
12、劳技教育劳技教育是本校的特色教育,学校除以按大纲要求进行劳动教育外,充分利用生物园劳动基地,根据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自编教材,如无土栽培、生活插花、烹饪、缝纫、金工、木工等,积极开展种养实践活动,学生每天按班级轮流到基地参加劳动实践,作观察记录,还努力探索劳动课内外教学模式。小河岸完小结合中德合作劳技教育试点,在烹饪、缝纫、传统工
艺等方面进行劳技教育的研究,为学生创造了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态度、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有利环境。
五、行政工作的常规管理
13、机构和制度学校行政机构设置齐全。各职能部门均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各个职能部门和条线部门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措施扎实,工作到位,本校教导处、教科室均是**市优秀科室。
14、管理和服务学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管理资料由一名副教导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归档,资料规范、齐全。
学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纪律,实行校务公开,建好校务公开栏。按规定收好、管理好经费,无乱收费现象。本学期进入镇财务结算中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学校基建工程项目、两个校办厂停业所有资产全部进行审计。在**市规范收费检查和**市校务公开检查中,本校的资料和做法得到检查组的表扬。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管理,建立一整套校园管理制度,如门卫管理制度,护导值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整洁,环境教育氛围浓。食堂人员树立服务育人思想,保证800名师生的中餐供应和1200余名学生的饮水,师生较满意,一年中无责任事故发生。
六、办学条件
15、教育经费学校预算外收入60%以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出售店面房收入188万元、校办厂拆迁补偿还12万元,自筹50万元,共计250万元。经决算主体工程212万元,部分甲供项目、另星工程、装修工程、绿化工程、各类规费、等造价370万元。目前尚欠120万元(有部分房产)。全部为教职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教职工的福利待遇都得到了落实,全年教职工人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货币分房资料全部送到镇政府待批。
16、学校设施绿化、供电符合要求,教育仪器设备、专用教室、办公条件等设施符合要求,图书室、阅览室、报刊杂志,生均图书超过标准。卫生室配备了专职校医,资料齐全。
一年中,中心校由于学生人数骤增,教学用房紧缺,校舍陈旧,与省实小不相称,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经努力,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支持学校综合楼新建,但由于政府受集资款困扰,在政府不投资资金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自费开发,多渠道筹措资金,克服困难重重,确保了工程按期完成,并于**年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同时,学校还结合新校舍的重建加大了教育设施的改造力度。重新规划生物园,对原部分养猪场进行改造开辟劳技专用教室,配备了具有六种功能的劳技装备,新种各类花草树木上千棵。完成第一自然实验室的改造,按省标准化实验室标准装备,更新实验室课桌椅并建好了第二实验室。改造电脑房新增奔腾电脑30台全部上网,利用原有电脑建好第二电脑房。新建学校演播室和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和控制室。新购可供电800多名学生用餐的桌椅。翻建食堂职工休息室并对
二、三号楼进行维修。对大会议室、小会室、行政用房、部分专用教室进行装修,新建100多平方米的学生自行车棚、大型不锈钢画廊两个和防盗设施。重新绿化校园、改造校外人行道1000多平方米、新建劳动基地――星火服务中心。还计划在对
二、三号楼、跑道进行维修。目前,学校教育用房得到缓解,校容校貌得到改观,交通安全系数得到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大渔完小三机一幕进教室,新建篮球场一面。小河小学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完成食堂改造,新建200平方米的餐厅,三机一幕进教室,建好单向闭路电视系统。幼儿园建好单向闭路电视系统三机一幕进教室,更换全部课桌椅。
七、教育质量
17、德育学校始终突出德育工作,组织开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其中,在“新华杯”诗歌朗诵比赛中一名学生获二等奖。广泛开展
“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发动师生为**林周县捐款900元,为**扶贫希望工程捐款1500元,为本校贫困生**治病捐款6400元,为**省**县捐款8094元,学校为**师家园则小学捐赠5000元。结合创省绿色学校、省环境教育基地,成立了红领巾护绿队,为学校新移植的树木浇水、养护,还走出校园,为居民小区护绿。还开展了以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和德育要求的知识掌握较好,校风校纪好,后进生转化率高,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有两名学生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四(4)中队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
18、智育毕业班双科合格率95.9%,语文优秀率44.8%,数学优秀率50.3%;非毕业班双科合格率98.1%、语文优秀率62.2%,数学优秀率63.4%。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中我校有2名学生获三等奖、参加《小学生数学报》杯竞赛有3名学生获一等奖、有2名学生获二等奖、有9名学生获三等奖。
19、体育卫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体育达标率达99.88%,优秀率32.3%,近视新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参加**市田径运动会比赛荣获第五名,参加市十校田径赛获第三名,参片田径夏令营比赛获第十名,参加市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二名,小女篮代表**参加**市比赛获第五名,参加省、市航模比赛获得较好成绩。
20、美育学生能掌握大纲规定的初步的识谱、视唱、素描、作品欣赏知识,学生的美术作品参加省科技创新比赛,有十多名同学获奖,舞蹈队参加市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已连续5年获得此奖。参加市英语情景剧获二等奖。
21、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本校的特色教育。学生除了掌握大纲规定的劳动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学校带领学生经常参加生物园的劳动实践,学生对种养殖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对生物知识了解较多,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劳动成果,无土栽培、创造发明,参加省市比赛获得好成绩。
22、办学特色区域性特色基本形成。